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0: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德育;大学生;创新

前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人本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加强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血液,也让德育管理的方法更加灵活[1]。重视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让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得以提高。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需求的创新理念,要使人本管理理念对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就要深入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一)过分重视情感育人、忽视教育理性

在人本管理理念落实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管理者认为加强自己个人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动作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就能够促进德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学生管理者努力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引导学生。但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过分重视情感育人的作用,一味地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德育管理工作的理性下降[2]。部分教师片面认为情感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威信,让学生信服自己。极端的教育思想,使少数大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吃吃喝喝,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也让师生关系变得过于社会化。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反而为了维护情感袒护学生,最终害了学生。教育理性的丧失,还表现在一些学生管理者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利益,告诉学生做到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影响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合理建立。

(二)过分重视好人主义、忽视教育原则

加大大学生德育管理的人情味,是落实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表现。但是部分学生管理者纯粹地认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浓了,学生就可以接受教师管理的思想。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目标,一些教师开始无限制地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遇到问题只顾着人情,忽视了学校的纪律与原则。在学生制造问题的时候,学生管理者会先想批评教育会不会得罪学生,会不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更有的学生管理者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会向上级领导求情,或帮助学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原则被架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意义的实现。

(三)过分迁就高校学生、忽视批评教育

在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会遇到形形的学生。近些年来,学生因琐事跳楼自杀的新闻时有出现,这让许多学生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会在学生管理中迁就学生,为了落实人本管理理念,不对学生进行正面批评。管理者担心自己的正面批评与惩罚会有悖于人本思想,更担心学生心理脆弱,做出傻事。用迁就的方法纵容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认识不到个人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导致错误一犯再犯。德育管理虽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也有严格的要求,只顾迁就学生,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了解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将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应用人本管理理念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如下。

(一)重视人本化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

利用人本理念改革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就要利用人本理念教育思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就要对高校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改革。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人格与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去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首先,重视人本理念管理落实。人本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形成,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智慧与涵养[3]。落实人本理念,不仅要改革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明确个人的做人目标。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肩上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教育责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修养,认可人本管理理念,将人本管理理念与自己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本理念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具有人本意识,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人本化教学行为,能够配合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其次,要营造人本化的关怀环境。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管理者要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服务学生的工作。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想尽方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氛围。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在许多方面,比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加长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学生要求,扩大机房规模,提高机房网速;给学生创设专门的学习基础,组织具有同样学习目标的学生一起交流。除了学习方法,德育管理者还要通过生活上的关怀,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环境中。德育管理者可以建议学校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丰富品种;结合大学生和体育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编排晚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管理者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思考,会激发学生的感激之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工作科学性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对于他们的管理较为严格,他们更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走进大学,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考虑自己的成绩,家长也放松了家庭管理。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摸索着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大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仍然处于建立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较差,稍有不甚,就会走入歧途。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更为了给大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法律教育。让学生学习与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并结合学校中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讲解法律后果,提高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绝不意味着纵容[4]。第二,加强民主教育。人本管理理念强调民主思想的落实,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可以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也渴望能为自己做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来做决定。比如在组织迎新春晚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集合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来制定晚会的流程或节目的数量、类型。让学生参与到与自己相关事物的决定中,体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德育教育信服度提高。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者绝对不能替学生做决定,更不能顶着为学生好的帽子剥夺学生的自我决策权利。教师可以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信群或者网络意见箱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调动一切资源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更提高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让高校教育工作进度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管理者要重视人本管理理念与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给德育工作者更多的提高机会。学校要组织德育管理者定期学习最新的德育管理思想与方法,并在学习中交流,探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力量,给学生干部自我提升的机会,以学生干部为载体,打造一个学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的学生化,也就是人本化,促进人本管理理念的自然落实。

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德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通过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建立大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践行人本管理理念,才能让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得以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

[2]赵萍.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孙晓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及运行中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

第2篇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因分析

很多院校认为,学生们就业就是最好的归宿。在大学期间,多进行社会活动的参与,并能够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让大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大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在公开课上,都有相应课时的安排。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大学生们对德育教育课程并不重视。再加上高校教学,公共课程都被学生们认为是及格以及积累学分的过程,对其真正的教学意义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从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欠佳。那么,为什么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视域角度下,要进行加强呢?从目前以及以往的案例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经验教训,证明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必须要予以加强了。

第一,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越来越显得脆弱。

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面试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大学生在面对主考官的考验时,往往表现出怯场或者是逃避的心理。对于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承受能力,能够经得起挫折和挑战。市场经济是一个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体制,对于人才也是如此。优胜劣汰,落后就会被淘汰。而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积极应对。

第二,在运用自身技能的时候,过于追逐利益,而泯灭了良心。这样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已经有了萌芽,并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膨胀现象比较明显。在自身拥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地沟油事件已经证明了,只是拥有高智商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危害社会的败类。

二、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对于道德教育而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高校应该能够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准备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该首先能够让学生们明确市场经济的真实含义。压力并不代表一切成功都成为奢望,利益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功。让学生们了解未来将会面对的种种可能,让大学生们通过正面的实例去体味未来的道路。其真正的路径能够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并积极开展相关组织活动,从而锻炼其品质。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德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77-02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按照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德育媒介和德育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重新制定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德育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需要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规范、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强烈情感[2]。

信息时代给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信息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淡化,不能积极主动的维护良好的道德关系,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由于害怕道德欺骗而拒绝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崇高的道德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以至于放弃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有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亲人只索取不回报,对恋爱对象不负责,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道德、思想、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命脉,大学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代表,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命脉,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克服道德危机现象。

(二)解决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需要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

首先,德育地位逐步弱化。高校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德育课程的学时,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学时。其次,德育目标“同一”化。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说得多、管得多、灌得多,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最后,德育没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工作任务。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基本内容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

我国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做出了总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中,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应该在高校德育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特点,按照分类、有序、整体构建、循序渐进、动态更新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应该避免德育目标“同一化”,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二)德育内容现代性

现代性指人所具有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统一。现实生活是德育内容施展的依托,高校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思想实际不断调整其内容结构,更多的体现其现实性特征,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德育原则科学性

德育原则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应该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贯彻在各项管理、服务中。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

求,又要热情关怀,不仅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德育途径丰富性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德育途径的选定,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必须符合德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的要求,必须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因此德育途径必须具有丰富性。

(五)德育考评合理性

德育考评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德育工作做出评价、判断、分析与反馈,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考评要合理,必须坚持考评内容上政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考评方法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另外还应坚持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六)德育实施保障性

实施德育大纲必须加强领导,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是“主体—客体”的德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一言堂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使德育课枯燥无味,无法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主体—主体”的德育模式。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言,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接受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设施、建筑的文化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些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体育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学术类、社会实践类、人文素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德育方式

网络在其发展与应用中,逐渐展现出了其他技术形态与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特征,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在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网上的德育阵地,构建德育网络平台,培养优秀的网上德育队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达到网络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主观状况,根据客观条件,采取疏导的办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信息”进入,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成为德育理想的开放空间。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人只有通过做才能成为人。”[5]因此,德育要强调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合一。在德育的方法上,要增强实践性,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质。

(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实现德育新突破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

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6]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配合、交互作用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总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浪潮为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整,内容具体,易于实施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长周,胡小林,张明.高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6,(04):23.

[2]周欣,陈安民.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j].琼州学院学报,2009,(01):58.

[3]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65.

[4]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27.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经验 启示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政治中心走向经济中心,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从而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这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为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回顾这一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宝贵经验。

(一)始终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大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要让大学生懂得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才能正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才能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用,引导和推动当代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

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用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等。

(三)始终坚持了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同时,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要着眼知行合一,注重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做到宣讲教育与身体力行相统一。每一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宣讲者,而且是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其自身的言行就是对大学生最有力的导向。因此,增强德育教育的说服力,教育者要“台上当老师、台下当模范”。

第二,要做到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统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用事实阐明理论,才能让大学生信服。要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评定德育教育的依据,是要看大学生究竟弄懂了多少基本道理,解决了多少认识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三,要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给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键是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矛盾,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要注意从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疑难问题入手,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明大道理,又要善于结合实际把大道理讲实、讲透、讲具体,对“歪道理”予以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批驳。

(四)积极拓展了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创新为先导,要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模式、载体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德育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网络载体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高校师生的思想情绪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校园传媒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文化建设普遍受到重视。借助这些文化建设的载体,把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于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

(五)积极构建和完善了大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测评体系。

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导航仪。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实际操作也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对于营造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全新环境,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蕴涵丰富的新课题,这也给予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从国外德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当今世界各国德育都力求通过本民族的创业史、斗争史和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唤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念,以使他们成为本民族的接班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有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而当今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通过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新的时代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人们实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精神力量。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和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连的,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而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连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也就是说,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二)努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无意识性”教育。

当前现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它为何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出神入化”,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德育教育重在感染,这不仅是中国德育的精华,而且是西方国家的共识。我国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并实施无意识性教育,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把教育的政治性也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平等性,教育上要以启发为主,以利于形成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管理上实行较为宽松的非强制管理方式,以利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一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选择。德育教育除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外,还要通过学科课、各种文化设施、重大节假日、重大事件、国旗、国歌等多途径、多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第二,加强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大众传媒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左右着人们的价值道德观,发挥着其对受教育者的“软约束”作用。第三,要建立起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机制。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密切联系、反馈信息,通过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达到教育目的。

(三)必须强调知行合一,讲求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重在实践。要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人心,就必须使人们自觉践行,在践行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心理上的认同升华为内心的一种信仰。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将思想道德体系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人们从德育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德育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他们从“政治人”向“社会人”转变,注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说教上。我们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引导他们增强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更注重对社会和他人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行合一。我国的高校德育,一定要强化学校德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把德育放在真实的人的发展上,根据大学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特征有序地安排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的人格典范,对道德层次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大学生的普遍行为进行规范的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教材,使教材通俗易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大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建设,提高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我国德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德育的人本主义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时期,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现实道德问题能力为目的,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是全面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还应趋向生活化,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5,(8).

[2]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第5篇

1.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网络的需要。立德树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级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形成立德树人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构建学校、社会紧密协作的德育网络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是拓展高校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功能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寻求与社会组织交流合作的关键平台,有助于高校引进丰富的社会资源。首先,既然高校立德树人是项系统工程,那么光靠学校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远不足够。这时,家长和社区名人能人的作用则凸显出来。学校需要家长的支持,学生需要称职的家长。“社区名人能人是社区精神的代表,集中体现了所在社区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信仰”。通过实践活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进而吸引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或任教,为学校增添更多的一流大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产生高质量的教育。其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吸收社会文化、家庭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最终促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局面的形成,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素养的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社会为支撑的联合活动。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指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高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创新水平,强化教学技能,提升管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兴则育人兴,育人兴则教育兴。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走出课堂的讨论让学生没有压抑感,更容易吐露心声,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不足与优势,进而发掘潜力股;通过活动效果的反馈,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另外,社会实践也有助于锻炼教师的隐性教育能力,升华个人魅力。如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教师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形载体

“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是相辅相成的,提出“实践育人”是为了更好地“立德树人”。但是两者之间的衔接还需要一座桥梁——社会实践。为此,高校应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效应,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1.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的直接路径这一关。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学生实习实验、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了解国情民情,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中“系统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关键。如今,这一主张已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得到落实。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学校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坚持以“百名学生访百村、百名学生访百校、百名学生访百企”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百”实践育人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校结合农村学生多的实际,开展“百名学生访百村”活动,主要包括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惠农政策、农民工返乡就业等内容;结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开展“百名学生访百校”活动,就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师资均衡发展、教师能力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并在偏远地区的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结合非师范生的培养,开展“百名学生访百企”活动,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创业历程、市场定位等为主要内容。参与活动的师生提交的调查报告、访谈报告,为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学校研究机构撰写政府部门咨询报告等提供参考。通过走访调研,使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有了更加切身、理性的感受,增进了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同,增强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类似于华中师范大学的做法,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实践育人的直接途径,更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有形载体。

2.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载体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素质教育功能,对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应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以下几方面的特殊作用。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之一。“如果德育目标仅定位于认知维度,那么德育只能解决‘知善’‘知恶’的问题”,“不能把‘知’转化为‘行’,个体所接受的知识就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体的品质,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德育观只能是一种仅把受教育者看作德育过程中的客体,忽略其主体地位的片面德育观,必然会削弱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为此,高校应“坚持能力为重,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统一起来”。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因素,其培养归根到底依赖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大学生面对多变情形时,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跃思维,为培育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二是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和身心健康水平。自我认知力强,身心健康水平高是衡量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感知社会变化,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体认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客观思考问题”“少说多做”的良好习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出个人小天地,进入社会,既锻炼了身体素质,也磨练了心理素质。这既能减少大学生“宅宿舍”“迷网络”等现象,又能增强其抗挫心理和抗压能力。三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实践活动,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大学生义务支教,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模拟法庭进基层”“法律咨询进社区”等服务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如此一来,大学生对国情、市情、民情、社情的认知得到提升,促使他们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四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顺利完成立德树人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指标。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能给大学生创设未来即将面临的应聘情境、岗位选择、团队合作、职场反应等方面的实景训练。在此期间,“大学生构建自我角色,反思总结自身,发掘出自我潜能和个性特质,从而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理想”。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健全高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指标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分析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大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影响大专院校学生思想的各种原因,才能进一步展开大学生德育工作。

一、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

(一)传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远离亲人使大学生思想出现孤独感或自我放任感。大学生一般都远离亲人,尤其是刚进校门的大一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无法避免地会产生浓厚的孤独感。相反,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远离家长,也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2.城乡对比的强烈思想碰撞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进入省城后,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迷失了自己。3.大学的放松与高中的紧张也会使大学生产生迷茫感。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进入大学之后,课程减少,压力减小,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

(二)新时期新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交流不断加剧,从而使得主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对社会最为敏感的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3.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网络文化盛行,而且良莠不齐,也加大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4.大学扩招和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增大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大学的扩招,失业大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再加上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性措施

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德育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基础。2.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培养出好的学生,首先必须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3.对大学生的思想做专门的调查。大专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八到二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和教师的想法很多是不一致的,而许多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喜欢以己度人,这种做法往往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距离感,甚至是反感。4.引进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对极个别心理有疾病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才是更好的选择。

(二)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工作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工作的一个传统阵地,笔者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发展成为让学生自己参与的讨论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真理,坚信真理。2.支持学生多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对学生的社团工作,我们既要严格管理,也要大力支持。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发现学生一般都喜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4.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可以请警察、法官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5.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学校应该多多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6.重视奖、贷、助、减、免工作。奖、贷、助、减、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经济利益和个人荣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使之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7.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体系。虽然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但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仍然会很大。所以,学校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应其子女的思想动向,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8.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大学生都处在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婚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往,如果不加以很好的引导,也会为犯错误埋下伏笔。所以,学校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而应该很好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既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也为其今后幸福的婚姻生活做好铺垫。

高校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采取举措,解决问题,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德育观。高校德育必须统筹兼顾,在德育内容上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抓住共鸣点,找准切入点,把握兴奋点,升华闪光点,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廉永杰.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创新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3.从教学过程看,要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课首的导入、课中的展开、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课首的导入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回忆或体验生活的经验;在课中的展开上,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在课尾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践。

4.从德育教学的空间看,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把德育教学从课堂伸延到课堂外,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高校德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同属道德个体成长的现实环境,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价值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行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中生成的。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学活动和过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应当构筑起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加强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的整合,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使高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更贴近学生生活。

5.从道德教学的评价看,要重视道德学习的评价,实现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转变为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与方法是推动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学效果的知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发展评价,这与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模式。在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上,我们认为:一是要淡化考试;二是要探索能体现学生德育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需要。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对策

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道德世俗化、多元化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变化等现实作了许多探索和改革,但其中仍存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其任务是确定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我们从实际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被称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生长生活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面对我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特别是现在进入信息时代,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体,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研究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向上的特点

1.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快速的获取各种信息与知识。因而他们思想成熟,对各种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实践和各种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乐于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做奋斗的愿望,并为此而自豪和骄傲;他们都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热情和意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中的主流。

2.当代大学生自信心强,有时代感,思想敏捷,他们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不甘落后于他人,追赶时尚,不断的完善丰富自己,更加注重自我设计,自我感觉良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展现自己,追求现代,追求进步,有一定的进取精神。

3.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工作有较强烈的参与热情。他们愿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很高兴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并表现自己,体现自己,对于所参与的社会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对一些喜闻乐见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也为今后融入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大学生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思想心理缺点

1.个人本位,独立性不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显示出了较强的攻击性,喜欢公开批评他人、情绪波动大,遇到与他人观点不同不是从理论上反驳,而是更倾向于人格攻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开支,藐视勤劳简朴的生活作风,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漠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2.追求享受,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润,而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道德上、感情上,把名誉、地位、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于是,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这引起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一但精神防线被击垮,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便会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

3.道德多元化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价值观模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旧经济体制、东西方文化不断产生矛盾,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迷茫、困惑及质疑,尤其是当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时,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容易发生扭曲,使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拜金主义等思潮的蔓延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德育工作者是落实高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而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仅能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还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实施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德育的实效性。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重视程度,加强德育工作力度

首先,高校的德育工作直接影响大学生终身发展,它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人格,确立革命的人生观,教育学生有一种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准则和自强自立精神。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培养什么人的高度看待高校的德育工作。教师不论是执教什么课,目的是要把育人结合融入于教学之中,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总结,发现推广德育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其次,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当今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已远远不满足于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的作风、言行等,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要讲求工作的针对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的使命是陶冶人、铸造人格,教给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针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选择德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德育必须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冒险精神等进取品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和发展观。

(二)积极开展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家庭教育为辅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方式

首先,要强化和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学时代是学生思想成形,定位的重要阶段,高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要不断地强化和完善德育工作。强化“两课”教学,德育是进行政治理论、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通过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品德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代性。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而选择和制定德育内容;增加德育工作中的互动性,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实际工作和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的学习精神,必须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其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德育工作的中的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示了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本质特征。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对所学到的德育知识获得体验和内化,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道德境界,达到实践育人的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再次,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发挥家属亲友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长久,最直接的,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发挥家庭亲友的作用具有不可代替的效果,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学习和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亚文化系统。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内同学间相互关爱的友情、师生间相互尊重的情谊、后勤人员的热心服务及完善的服务设施等都能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只有把学生置于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潜移默化地得以逐步提高。

(四)改革德育评价体系

改变以往教什么,记什么,考什么的德育考试方式。提倡考核形式多样化,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口试,并配合写小论文,重在理解,运用而非记忆,重在课堂参与而非结果。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应视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特长,采用“知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努力构建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涛,论绿色教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