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课题申报材料

科研课题申报材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申报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研课题申报材料

第1篇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

近年来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各层次各类型科研课题数不断增多。但在数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科研课题研究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定位偏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三改一补”而来,对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竞争力形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还缺乏认识,对科研管理工作定位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基本上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机构,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对科研课题、经费。成果鉴定,报奖等进行被动的统计管理,很少进行科研课题信息搜集、加工和传递方面的工作,不能对科研人员申报课题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难以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课题过程管理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科研课题立项工作,但对课题的管理则不够重视,常常出现”重课题申报立项、轻课题研究,重结题。轻成果”的现象,不管课题能否按期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对课题立项以后的实施指导、检查监督缺乏力度,对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控制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性成果质量等缺乏明确和规范有效的检查手段和制度,实施管理不到位,结题验收不规范,课题延期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保证科研课题研究质量。

1.3 课题管理制度不完善、无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大多都是套用本科院校管理办法,缺少适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特色的管理制度,导致课题管理操作难度大,实效性不强。由于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行业课题,重点课题、重大课题、一般立项课题等在选题标准、过程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其立项率、社会绩效与影响也差之甚远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题管理办法都是框架式、笼统形管理办法,均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题制定的针对性管理办法,难以激发科研工作人员挑战高难度课题、出精品成果的动力。

2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1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科研课题管理实践,其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面质量管理中演变而来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最先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概念界定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科研课题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的科学管理和控制过程,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可定义为: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以科研课题质量为中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课题研究所进行的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活动。

2.2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2.2.1全员的质量管理

一项科研课题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科研课题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课题主持人所在系部、图书馆,实训中心,甚至涉及到后勤服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科研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学院各部门、各系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科研课题管理中,认识到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绝非只是少数管理人员和课题组成员的事,而是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需要。

2.2.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与科研课题质量有关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课题的选题设计、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及课题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绩效反馈等重要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以保证达到预先确定的质量标准。

2.2.3全要素的质量管理

指对影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全部可控要素(课题质量目标、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经费使用,课题文件资料档案管理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全要素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个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2.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所谓多方法,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组成多样化,复合化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除日常工作使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之外,还应包括组织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专业技术理论。

3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3.1 一切为优质结项服务

这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向。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严格的课题管理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实现优质结项,因此,它是贯彻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3.2 一切以预防为主

就是把课题管理工作重点由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控制上来,从由管课题结题为主转变为管因素为主,不仅要“事后把关”,而且要“事先控制”,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期,防患于未然。

3.3 一切用数据说话

这是高职院校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数据是反映课题质量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准确地发现影响课题成果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3.4 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PDCA循环表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or])。即按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下去地进行质量管理,每循环一次就总结提高一次,螺旋式和阶梯式上升,使课题质量不断提高。

4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 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全面管理计划是实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课题质量目标与标准的制定。全面管理计划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反馈,以全员参与为核心,把与科研课题开展有关的过程和相关人员都纳入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使管理的效能达到最大化。高职院校在制定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时,一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的科研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质量方针和目标。

4.2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

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课题结题期质量管理、课题成果转化推广期质量管理四个环节。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地规划,检查、反馈与调节,从而稳定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

4.2.1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期是课题全过程管理的一个起始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申报质量,提高课题立项率。提高课题申报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申报课题选题的指导:二是对申报课题设计的指导。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及时让课题申报人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及课题研究方向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课题:二是要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及一些长期从事课题立项评审的专家,就科学课题申报进行指导、评议,让申报人对科学课题申报的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了解,全面掌握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编写技巧,使课题申报材料能更充分反映出所申报课题的针对性,创新性、前瞻性等关键要素,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

4.2.2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实施期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结题前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提高课题结项率及优秀率。

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指导二是对立项课题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因此,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及时组织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研究目标、成果要求,经费使用和课题结题条件等事宜,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统筹安排部署工作;二是签订课题合同,制定出课题具体实施计划及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所列内容尽可能量化),便于课题检查鉴定,三是抓好课题中期检查督促工作,组织有关专家采用书面和汇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地深入课题组,对课题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取得阶段成果情况以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四是严把课题成果结题鉴定关,对每个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验收,重点检查成果质量是否达到课题设计要求、成果形式是否规范、成果的效益及影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等。

4.3科研课题的经费管理

课题经费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课题经费使用管理则是课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主要有:一是实行学院和处(室),系(部)两级管理,经费统一进入财务账户,实行专款专用制,二是明确科研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三是根据课题经费来源及性质设立专项经费管理同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等手段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分析:四是定期与财务收支对帐,课题结题时须经财务审核签字确认。只有合理、有效、科学地使用课题经费,做到既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又能方便广大科研人员开发课题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课题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

4.4科研课题的档案管理

科研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便于利用。主要包括: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课题档案管理必须做到“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档案管理部门出具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5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

5.1 以质量保障为目的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质量保障”为目的,以同等级科研课题管理方面做得好的院校作为参照标准,聘请专家和学者对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系统进行内部或外部评审。当符合参照标准时,即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提供质量保障。

5.2 面向过程改进的诊断性评价方法

第2篇

关键词: 科学选题;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项目申报

中图分类号: R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21-02

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计划。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政府财政的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意见协调、引导,由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及相关的科技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科研项目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科学选题在项目申报中的作用

科研选题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关键。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起点;又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关键;是科研人员实施课题研究前瞻性计划的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课题质量的重要措施。因为提出新的问题,要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它的可行性,从创新的角度去处理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需要新技术来实现,这本身就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申请科研课题,是广大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所必需进行的重要工作。许多的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通过对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申请,从而获得项目经费资助,进行深入研究。所以科学选题是争取项目立项、申请科研课题获得经费资助与否的重要环节,它的依据是每年国家和地方项目申请指南,找准支持方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向,拟定研究题目。因为拟定题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指导设计科研工作的主线,题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成败,只有找准申请课题的切入点,科学选题才能获得经费支持,这就是科学选题的作用所在。

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计划研究领域,是重大项目实现;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研究专项来实施,研究专项由若干重大项目组成。通常采用课题制管理方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允许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人员,最好是以产学研结合形式来承担科研课题。在立项过程中,采取专家评审遴选项目和按项目任务审核经费相结合,在专家评审保证项目研究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同时,加强了预算编报和审核。

自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即从2001年起,国家的科研经费采取项目招标的方式进行投入,以推动科研机构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取得活力和动力,从此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是项目,而项目的取得靠申请,科研机构必须通过申请,来获得政府支持和市场支持,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清楚国家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申报程序,认真作好每个环节的申报工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科技计划有着不同的侧重。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近年来政府对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科技计划的投入经费也在大幅增长。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科技计划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三、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国家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等。

1. 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如陕西省2007新一代铁路编组自动化项目;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项目。

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如: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采煤机远程控制技术及监测系统”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相关部门的专家验收。

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如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项目,陕西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项目。

5. 政策引导类计划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

四、选题原则

1. 需要性原则: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根本任务,就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每年出台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和各省项目指南,都是按照国家与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如:陕西省2010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重大专项其中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支持范围,(1)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苹果、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3)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陕北红枣防裂增效技术研究与开发;(5)陕北山地经济林旱作丰产技术研究与示范,(6)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系选育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等。均是陕西省农业生产重点支持范围,是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准确选题必须了解掌握“项目指南”等相关文件,力求符合《项目申报指南》所列的选题范围。

2. 创新性原则:申报课题时必须坚持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立项尽量以前人或他人未曾研究过,或有研究尚未解决,或出现新问题需要解决,或原有技术的不能满足新需求要进一步提高为前提,研究的结果也应该是前人所不曾获得过的成就,这样,才能体现出研究的创新性,研究出的成果也才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3. 先进性原则:申请科研课题要求起点高、选题新、方法先进、技术现代化。在这四点的基础上,要瞄准世界先进或世界领先水平,力争在科学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的在于试图发现新的现象,探讨新的规律,通过科学研究能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理论,在技术领域是具有先进性的,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国内空白,国际领先。

4. 科学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不要主观臆想;要有独特见解,一般不能与科学规律相矛盾,具有实用性;具体反映申报者科研思路的清晰度和深刻性,所选课题要突出研究工作的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不能过于分散。另外题目不宜过大,内容不宜过多,在有限的资助强度和资助期限内要能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如: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申报《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建设(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8ZDKG-33)》建设项目,申报很合理,已按时完成。

5. 可行性原则:每一类研究课题都有一定的研究周期,在选题时必须考虑到研究周期要符合要求,按期结题。有的课题研究周期太长,选题太大,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先进性。因此选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有多年积累研究工作经验和知识沉淀,有近年研究结果和经验。其次需结合本人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所掌握的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进展程度,认真构思和选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可行性的课题。

五、熟悉科研项目类型

1. 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以观察事实基本理论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特点: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比较高。其成果以科学论文为主要形式,常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和定律。

2. 应用研究:是为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而采取新方法的研究,即把基础技术理论知识物化为生产技术的可能。特点:研究周期一般较基础研究短,成功率比较高。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3. 开发研究:是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设计、流程和系统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方面的研究。特点:研究所需经费较多,并受生产或试用条件的制约。成果形式是专利、专有技术、原始样机等。

只有了解科研项目的类型,选题才有方向和目标,才能做到科学选题,课题申报命中率才能相对较高。

六、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历来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项目获资助的情况常被上级管理部门视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科学研究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在项目申报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项目选题、论证要体现“新"字

课题选题、论证是科研项目申报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选题、论证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判明情况、研究本课题有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选题、论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立项。因此,选题、论证时必须花费大力气,立争以新内容、新观念赢人。

2. 使用材料要新

每一位申请者都需要对项目研究方向上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研究,要准确地把握该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在选题、论证过程中保证所参考和引用的观点、资料必须是最新的,在国际国内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3. 选择题目要新

研究人员要在参考研究观点和材料的基础之上,构思一个好的题目。项目的题目是项目的点睛之笔,是项目的灵魂、核心、主题,是项目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好的项目题目,应该是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及价值意义的集中体现。因此,申请者在拟定题目时,要简明扼要、用词准确、易于理解。

4. 规范申报书填写

项目申报时必须填写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书是作为项目申报者与评审专家之间沟通的依据,要准确、全面地反映申报者的申报信息以及申报者对该项目基本内容和大体框架的理解.

5. 项目申请经费预算合理、详细

目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资助计划在申报过程中,都要求项目申报者对项目申请经费中支出的各项条款有明确的用途说明,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经费的支出比例花销。因此,在项目申报时,一是要注意项目主管部门能给予的经费支持强度,申请金额不可过高;二是准确计算项目进行所需的各项费用,注意比例的划分,保证支出时不超过预算的15%为宜。

6. 及时上报

现在科研项目是在线申报。如2010年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工作采用“陕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单位按照拟申报项目类别,在陕西省科技厅网站下载相应的申报说明、项目申请书、申报表和申报软件。实现在线申报。

结束语:一项科研课题的选题是建立在研究者对相关学科或领域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深刻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要求研究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研究技术最新水平。[4]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研究者对一个普遍期望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构建和预期科研成果的展现。要求科研行为达到设计的科学性、科研方法或技术的先进性、科研实施的可行性、科研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科研选题的准确性。应该说科学选题是一个具体科学研究的目标、方向、展望和灵魂体现。

参考文献:

[1] 赵醒村.科学选题是获得科研课题资助的重要环节[J].医学信息,2010(2):318-319.

[2] 焦向炜.浅谈科研选题在项目申报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3):161-163.

[3] 李幼玲,刘中国.浅谈医学科研选题及项目申报的方法[J].护理研究,2006(1):267-268.

[4] 陈灵犀.浅析基础研究的科学选题[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9(2):69-72.

第3篇

始建于1970年的长冲中学,位于县城南毕升大道中收地段,座落在三面环茶的万绿丛中。占地面积51260平方米,校舍面积18022平方米。

这里,办学理念独特: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

这里,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实验、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多媒体设备两套,图书、阅览、微机、摄像、广播系统完备。

这里,育才力量雄厚:107名教职工中,有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91人,属于省市级骨干教师的占五分之一,学历合格率达100%。

这里,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现有25人教学班,1838名在校学生 。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毕业率100%。

这里,教育质量上乘:综合实力属于黄冈市示范、黄冈市普通初中先进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中考和竞赛成绩突出,校刊《山茶花》获全省一等奖。

这里,承担了“创新教育”、“综合实践”等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小有成果。

起步——建构立项

为了确保教科研的落实,学校于2003年初成立了科研处,配备了一名主任,并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同时制定了远期目标和近期计划。

2003年以前,学校积极参与县域之内的异步教学和物理STS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上不了档次,出不了品位。2002年底,学校抓住市教科院下发的湖北省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契机,向市院申报了涉及六个学科,八个子课题的创新教育立项方案,很快得到了市院的立项,正式投入研究,并建立了三个实验体系。

一是学科创新实验体系。语文确立了作文个性化与阅读个性化“生活源泉与个性化发展”课题;数学确定了“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中求异思维研究”;英语确定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物理学科确立了“物理合作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确立了“政治实践途径研究”;音乐确立了“音乐地方特色研究”;美术学科确立了“美术乡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实验班体系。开展之初,我校只确定在三个年级六个班中开展实验;实验运行阶段,扩大到八个班,到今年初,全面铺开到学校24个班。

三是实践内容体系。全校107个任课教师全面参与人人自己的研究课题,个个都有整套的方案计划及实践过程记录、阶段总结与反思。

跨步——有序推进

1、实验运行阶段

根据学科、类型与学段的不同,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课堂模式。语文学科的个性化作文指导“启发——激情——引导——动笔——互评”模式;精读课文“导——悟——创——评”模式;数学课的“准备——发现——探究——质疑——应用——延伸”模式;物理课的“设疑——操作——观察——小结——质疑——讨论——解释——归纳”八步教学模式;化学课的“问(激活思维)——动(多维互动)——探(探索求知)——导(归纳引导)——创(应用迁移)”模式;音乐课的“兴趣感知——模仿感悟——情景与体验——创新展现”等模式。创新课实验推广到大多数学科,涉及到绝大多数教师。

2、全面实践阶段

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在教师中推广模式;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和实践活动课;说讲创新研讨课,写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论文;召开学科创新说课听课研讨会;举办创新论坛;举办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调整完善各学科堂教学模式;全面探索新的创新策略。

3、踊跃投身课改

2004年秋进入新课改后,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培训,七年级教师重点训练,在随后的全县语、数、外三大科研讨会上,分别推出了与课改俱进的三篇实验介绍。占全县发言材料的三分之一,学校在语文、数学、物理、音乐等学科还承担了全县教师新课程培训主讲任务。

4、不断外派学习

外派学习时不放过每一次机遇,近三年,我们先后派出126人次赴北京、武汉、黄冈、武穴、罗田、孝感、黄梅、蕲春观摩学习,参加研讨会,学校相继在黄梅、市院参加全市的创新教育专题会议,并分别作了《稳步、科学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创新教育第二阶段小结》专题发言。

飞步——全面开花

我校积极稳步开展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得到了市教科院的充分肯定,在2004年的创新视导中,李小七书记、朱书超主任、王泽芳、商瑞国等老师亲临我校,指导实践,获得良好印象,并决定以我校为现场召开该课题全市第三次专题会议,在今年的5月中旬,全市在我校和红山中学召开了专题会议,学校推出了六节研讨课、一台创新晚会、一个电子创新汇报、一室创新展览、一套创新资料,市教科院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实践已进入结题阶段。

第4篇

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调整学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出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实行事业和企业分离为核心的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伴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公益性研究领域的建立,该院原有的科研院所两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科研过程的周期性和不可逆转性、延续性与不可分割性,要求保证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工作难度相当大,传统的"四同步"管理仅限于阶段性控制,难以实现对重点农业科研课题档案质量的全面控制。为此,在管理机制上,我们深入调研,反复论证,从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出发,重点分析研究现行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需要深化改革的重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成立院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一位院领导兼任,成员则是各部门主管业务的所长,各所的业务秘书则是兼职档案员。二是完善网络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以院为中心的全院系统的五级档案管理网络。三是规范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形成院所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实施超前管理和控制。从过去重视档案验收,成果申报材料齐全的监督和指导,转向以过程管理和深化服务为中心的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指导;从管理所有档案转向重点管理成果档案、管理在研项目档案材料的形成;从重视归档后的监管转向文件材料形成过程和形成前的监管。五是创建管理新模式。为解决保存与利用的矛盾,从既有利于档案的规范管理又方便于科研人员利用的层面出发,积极探索以院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的分级管理模式,即院抓所,所抓项目组,项目组抓课题组,课题组抓科技人员,一级抓一级,管理网络化。档案科负责跟踪业务指导,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确定一名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其项目研究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纳入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并把科研成果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列入各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责,实行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落实责任目标的动态式管理方法,其归档率作为完成工作的主要依据并纳入项目管理与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做到年初制订计划,年中定期检查、评比打分并严明奖惩制度。

为保证农业科研档案内在质量的真实性,实现科研课题研究全过程的档案管理,我们结合农业科研的实际情况,在遵照农业科技档案规范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具体做了以下几个层面的工作。

一抓源头。各科研项目一立项,档案人员就开始跟踪指导,将应归档的内容、形成材料的要求,在研项目形成材料一览表以及有档案局监制的科技档案盒发放于各项目组,以指导科研原始形成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各项目组指定一名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该项目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积累。

二抓过程。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档案人员会同院科研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课题研究进展动态,针对课题进展的每一个阶段应形成的原始材料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研究活动中原始材料形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课题一立项就建档,材料一形成就装盒,课题一结束材料就齐全。

三抓考核。档案人员积极参与项目主管部门和院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的项目进展阶段检查、阶段验收等活动。在检查科研课题研究进展时,同时检查研究实施的原始资料、实验记载形成及管理情况;在对各研究项目实施进展进行评比时,同时评定研究材料形成的质量。档案科对研究项目形成材料的质量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参与项目评比、考核、打分。

四抓审签。档案人员积极参与课题鉴定、材料审核。按照有关规定,科研项目完成后,各项目组课题验收、鉴定、申报成果前,项目组兼职档案员要将该项目已经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送档案科审查,档案人员按照归档要求对其所形成材料进行审核,如材料不规范、不齐全,将不予签字。

此外,为了规范管理,该院还建立了项目实施保证金,凡档案管理不规范、材料不齐全的将扣除部分项目经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者,院将依法取消资助并追究其责任。笔者认为,这种事前介入、事中检查指导、考核评比,事后审核签字验收的全程动态跟踪管理模式,既提高了科技人员参与意识和自觉性,也有利于加强全院档案的监督和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创新服务机制 加大服务力度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档案工作者也必须相应从被动的"保管员"转为主动的科技信息服务者,从封闭走向开放,主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这是新形势下实现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我们在工作思路上明确两点:一是在努力做好档案利用为科研工作服务的同时,着眼和立足于为广大农民服务,主动配合全省"科技兴农"、"科技扶贫"、"科技促小康"工程,深入研究利用需求,寻找工作突破点,有针对性地筛选1000多项重点科研成果,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使之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二是适应市场,找准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走集成联合的道路。2001年,我们依托丰富的室藏积极配合院科技情报信息中心,以科研成果档案和在研项目内容为依托,建立了"江苏省农业科技信息网",其内容包括农科院及各专业研究所简介、国内外以及院内农业研究动态、科技产品介绍等;完成了"江苏省农业科研成果数据库"、"江苏省农业在研课题数据库"近600个科研成果与1200多个研究项目主要内容介绍的录入工作。科技成果档案的编研,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建立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科技促小康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构筑全省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平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5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搜集;利用

医院是科研密集型单位,科技兴院已经成为当今医疗卫生单位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在科教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声像、图表、软盘等各种载体,并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历史记录集中起来保管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医疗卫生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同时也为国家积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档案史料。由于受医院职能特殊性的限制和不同种类档案载体作用特点的影响,致使许多重要的珍贵的文件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甚至损坏散失,给医院工作带来诸多不利。随着医院的发展,各个部门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应向着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健康发展。

一、科研档案的特点

科研档案是医院科技档案的一种,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真实性

科研档案是医院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它真实地记录了医院的科研活动、科研水平,反映了医院科研活动的历时过程。

(二)实用性

科研档案是经过收集、分类、鉴定等科学方法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价值的文件体系,是医院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能为科研管理机构和科技人员在科研管理、科技决策、科学研究、技术交流、著书立说、职称晋升、经验总结等方面提供信息和依据,起到凭证和参考作用。

(三)保密性

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拥有其知识产权的有价性。科研档案本身的价值确定其保密等级,并正确处理好利用和保密的关系。

(四)专业性

各医院有各自的专业特点,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

二、科研档案的收集

(一)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

各医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的特点,确定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收集。

1.科研准备阶段 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

2.研究实验阶段 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

3.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入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决算材料等。

4.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 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

5.推广应用阶段 推广应用方案、总结,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生产定型鉴定材料,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等。

(二)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

1.由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的责任制。每项科研项目(包括中断或取得结果的项目)完成或某部分结束后,对所形成的科研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经审查验收后归档。科研人员应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并作为对其进行考核的内容之一。

2.科研文件材料应在科研项目完成后及时归档,研究周期长的项目,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必须是原件(定稿),根据需要可复制若干份。

3.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要做到审查手续完备,制成材料优良,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洁,禁用字迹不牢固的书写工具。

(三)科研档案收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档案宣传,增强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保守落后观念,担心把自己的科研材料交给档案部门后今后利用不方便,或粗心丢失,造成科研档案归档不及时、不完整。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宣传档案法规、档案知识,增强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积极配合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实现医院科研档案的统一管理。

2.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要实行“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

3.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把审查验收关。《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

对已完成的每个科研项目进行鉴定、验收之前,必须通知本单位档案部门对准备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加以审查验收。科研文件材料归档不符合要求的成果项目,不得进行鉴定、验收。对重点科研项目鉴定、验收,按照专业分级管理的原则,其档案应由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审查验收。未经档案部门验收的科研项目,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不予承认。各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对已获得奖励或正在上报的科研成果,如检查发现其档案不符合要求,有权建议有关部门推迟或撤销对该项成果的奖励。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进行认真的审查验收,确保每份科研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三、科研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一)完善设施,健全制度

科研档案应有专用库房保管。绝密级科研档案必须严加保管。档案库房内必须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并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要不断完善相关设备,如复印、扫描、录音、录像、照相等设备,同时结合医院业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医院要建立健全保密、利用、借阅、统计、更改等各项管理制度。单位撤销、合并和科研人员调动时,必须办理档案和科研文件材料的交接手续。

(二)认真整理,科学鉴定

医院档案部门要对接收的科研档案进行登记、编目、统计、分类和必要的加工整理。绝密级的科研档案应单独登记,专门保存。对收集整理后的档案,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及保管期限、密级等组织认真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有关部门及有关科技人员、档案人员组成。档案人员对保管期限变动、密级调整的档案提出建议,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三)大力开发,积权利用

档案工作人员要大力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面向单位领导、科研人员,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技术市场服务。要加强科研档案的信息加工,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

编撰简介、文摘、汇编、手册、史料等,以利利用。档案的利用形式主要有借阅、咨询、跟踪服务、编印目录及出版有关资料等。医院科研档案主要供医院内部利用,其他部门查询需持单位介绍信,经主管档案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对绝密和贵重的科研档案材料,除医院领导特许并严格办理借阅手续外,一般不提供阅览或外借。

参考文献:

第6篇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事业高速发展,科技三项经费的逐年递增,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经费管理部门对科技三项费用的管理愈来愈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经济实力和经营效果业绩显著。但是,地方科技三项费用使用部门在经费管理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预算不科学。有些单位在申请课题时,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往往对课题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和估算,而是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如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不需要进行试验,却出现了试验费等;当项目立项后,科研部门不按照申请数量下拨经费,致使预算经费与下拨项目经费差距较大,出现许多不合理的开支类别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支出。

2.项目资金被挪用。很多科研经费立项审批后,有责任感的课题承担单位,上级批多少钱干多少事,责任感差的课题承担单位,课题经费一到,就用于补充单位经费不足、人员开支、购置固定资产、改善办公条件等与课题无关的支出。

3.财务管理不严格。对争取来的科研课题,资金管理上存在没有专账核算,资金来源渠道分不开,与其它资金有混合,有的课题经费在多个银行开户,白条开支、大额现金支付等,无计划列支管理费现象,财务发票把关不严等现象。

4.项目管理不到位。表现为:一是科技部门未与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二是个别科研项目申报材料不完整,手续不完备。三是个别科研项目中期监管不到位。四是部分科研项目既未按时结题,也未通过验收。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科研项目预算不同于工程项目预算,工程项目国家有一套成熟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科研项目不确定性和没有成熟的可以参照的数据蓝本,给编制准确预算带来了较大困难。

2.一些课题承担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了解少。在管理和使用本单位承担的课题经费方面随心所欲,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违规违纪行为。

3.现存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作用不强。由于受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并非是每发生一笔科研经费都能够对其进行“跟踪问效”。

4.项目管理责任和风险认识不足。部分单位领导对课题依托单位的监管责任以及单位项目管理责任和风险认识不足。部分课题承担单位的领导片面认为课题组长负责制,就是课题组长全面责任,而忽略课题依托单位对课题执行的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对课题经费及项目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编制项目预算时,科研和财政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预算,使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预算的严肃性,增加了可操作性。在项目申请阶段,合理制定支出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做到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要与科研部门签定协议书,严格按预算支出经费,从源头和过程两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优的经济效益。

2.建立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其中进行评价。对于那些不太明确是否必要的项目支出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而对于确实必要的支出往往又缺乏事后的评价制度,难以判定支出的效果。因此,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经费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

3.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跟踪问效制”。对每一笔科研经费,有关部门(包括资金监管部门和项目主管单位)都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与“跟踪问效”,从审批、拨付到使用各环节上都进行“跟踪问效”,及时杜绝资金浪费和项目不实等现象的发生。

第7篇

此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管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对学校和教师的影响等。采用的是科研主任汇报、查看文本材料、与课题实验教师座谈等方式。通过调研,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应该突出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而且必须通过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受惠于教育科研。

一、延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概述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建立了基于“学校问题研究”的集体课题和基于“教学问题研究”的教师课题相结合的规划课题研究体系。目前,我市基层学校承担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国家级子课题11项、省级课题10项、州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12项;教师个人课题在州级立项的有两个,市级立项的有152个。从我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等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学校主课题针对性强,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基层学校主课题的研究能够与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建紧密联系起来,可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主课题研究引导本校的教改方向,能够加快课堂转型的实现。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的《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延吉市第四中学的《初中大班额环境下满足学生差异需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等;二是学校主课题研究体现了学校领导要通过教育科研来成就学校发展的决心和规划,如东山小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延吉市建工小学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等;三是学校主课题具有较高的实践研究价值,可通过潜心探索,形成学校的特色,如延吉市公园小学的课题《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提升朝鲜族小学特色办学水平的研究》、延吉市向阳幼儿园的课题《探索主题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验研究》等等。

2. 教师课题切口较小,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通过课题研究造就具有真正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来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教师的研究课题都较为切合教师实际、切合教育教学实际,如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历史教研员金兰的课题《学法指导为重的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建工小学李慧英的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便于操作,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注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教育科研实效性得到提高

1. 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多数学校的领导能够带头进行课题研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延吉市中央小学既承担了州级课题《关于建设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的研究任务,又承担了延吉市教育局州级重点课题《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师生共学案”设计与实施为基点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将科研活动与教研活动做了很好的整合,而且学校班子成员全部参与课题组,千美淑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参加课题研究的讨论、交流等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领导的重视,不仅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更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自己。如,中央小学汉语组的教师全部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有参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的,也有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尤其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相衔接,形成了本校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2. 课题研究扎实有效,课题档案管理规范。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到,进入“十二五”以来,延吉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有两方面比较突出。

一方面,大多数学校课题研究方向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分别涉及教育评价、课堂转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利于解决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各课题组都能按照科研规范及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稳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及时召开开题会、教科研工作会议、课题研讨交流会、阶段性成果交流会等,并且课题组成员对本校需要完成的课题研究阶段性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扎扎实实地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课题过程研究扎实、有效,基本实现了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金哲校长承担的课题《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该课题能结合朝鲜族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立足课堂,强调实践,注重过程,寻求规律,解决教师与学生全时段、全方位的交流问题,基本构建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效转变,课题研究成果是真实、有效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每项课题的申报材料、课题的前期论证、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计划、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总结、自评报告以及学校的课题组织机构、课题的管理情况等全面、详细的检查,可以看到,基层学校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上能够按照延吉市教科所的要求,把科研课题档案材料分为基础性材料、计划性材料、过程性材料、专题性材料、效果性材料和成果性材料等进行归档,并做到了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及时登记、建档。应该说,“十二五”课题档案材料的管理比较规范,学校能把科研档案纳入到学校档案的统一管理中。

3. 课题阶段性成果显著,注重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尽管目前进行的是课题研究现状的中期调研,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课题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学生作品、研究案例、学校特色等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科研兴校的美景。如,延吉市进学小学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构建小学活力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其最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是初步构建了符合进学小学实际的活力课堂“两段六步”教学模式(“两段”指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第一阶段:指学生个体的课前研究;第二阶段指学生小组及全班合作的课中学习。“六步”指的是课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检查预留;第二步,合作交流;第三步,展示分享;第四步,拓展延伸;第五步,总结提升;第六步,反馈验收),该课题成果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理念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于2012年12月23日,在中国教科院组织的2012年度全国性的课题经验交流和教学技艺展示会上由进学小学的安维民校长做了经验交流,这是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学校中,唯一一所进行经验交流的小学,也是学校从事课题研究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延边州唯一的一所在全国进行课题成果交流的学校,当时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少数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重视不够。

2. 部分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着课题的阶段性研究目标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不一致的现象。

3. 部分学校在课题研究上缺少科学的数据对比分析,佐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证据不足。

4. 部分学校缺少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等。

四、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觉得,学校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领导要明确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找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应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要善于引导教师对课题的有效资料进行总结、提升,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等。

五、反思与展望:我们将再续新篇章

第8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