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评估汇报

评估汇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评估汇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评估汇报

第1篇

——西山初级中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洱源县西山初级中学,坐落在西山乡政府所在地——西山村杉树小组,担负着全乡初中教育,提高全乡人口素质的重任,是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洱源县西山初级中学始建于1988年,学校占地面积8.7亩,校舍建筑面积4856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123平方米。现有学生424人,寄宿生421人,送教3人。共有9个教学班,教职工23人,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占12%,本科学历22人,学历合格率占100%。1997年荣获“洱源县文明单位”;2003年荣获“大理州文明单位”;2012年县级“文明单位”复审通过;2015年12月荣获洱源县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阳光大课间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团体总分初中组第六名;2015-2017年获县局表彰为职高招生“先进集体”;2017年获县委政府表彰为“化学教师集体奖”和“优秀学生培养奖”。2017年县“中华魂”知识竞赛中学生荣获二等奖。2017年普高上线率37%,2018年普高上线率4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处于我县中等水平。2012年以来,1位教师荣获省级表彰,1位教师获州级表彰,18位教师获县级相关部门表彰,是一所全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目前固定资产总值达1049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达90万元。学校自2016年7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投入377.12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厕所,大门、运动场、旗台,围栏,绿化及购买实验器材等工程,进一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各班进行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完善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挖掘地方民族特色,建好德育室。我校以“诵读经典,弘扬传统”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德育室,走廊、过道宣传图片,以西山民族文化、西山特产为主题,做到民族文化进校园;目前校园已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松林伴书声的乐园。几年来学校坚持改革,坚持发展,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诚实勤奋、自律自强的校园美德。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既有压力、又有活力全方位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继续以推进均衡发展为己任,扎实工作,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奋发进取,力争将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而努力。

二、办学条件达标情况

(一)生均占地面积。按照标准,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生均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生为合格,特殊地区12.0平方米/生为合格,我校无法扩建又不能搬迁,占地面积是5786平方米,在校学生424人,生均占地面积13.65平方米/生,此项未达标。

(二)生均绿化面积。按照标准,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生均绿化面积2平方米/生,为合格,我校绿化面积是1320平方米,在校学生424人,生均绿化面积3.1平方米/生,此项达标。

(三)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按照标准,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6平方米/生为合格,我校建筑面积是4856平方米(含师生宿舍1924平方米),在校学生424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1.5平方米/生,此项达标。

(四)生均体育运动场面积。按照标准,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生均体育场地面积7.5平方米/生为合格,特殊地区≥4.0,我校体育场地面积3223平方米,在校学生424人,生均面积7.6平方米/生,此项达标。

(五)中学仪器配备,按照标准,应为1类配备,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有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此项达标。

(六)音体美器材配备,按照标准,应为1类配备,我校属农村初中,有9个教学班,有音乐、美术教室和体育活动室及相关器材,此项达标。

(七)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我校总共只有50台计算机,在校学生424人,按达标数应有44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达到11.8台,此项达标。

(八)生均图书册数。我校现有图书13980册,按中学生均30册进行配备,在校学生424人,应该配备12720册图书,此项达标。

(九)教师编制情况。中学按照1:18的师生比核定学校编制总量,我校现有23名教师,在校学生424,教师编制应配备24名。此项未达标。

(十)教师学历合格率,我校23名教师,专任教师22名, 其中1人为大专学历,22人为本科学历,按要求,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不小于70℅。我校本科教师数占96℅,此项达标。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 精心准备迎检工作

把迎检当成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按照县政府、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项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校长亲自作专题动员报告,专门部署此项迎检工作。做到全校动员,全校参与,分工明细,落实责任。制定工作进度日程表表。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迎检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自查、整改工作。真正体现了全员重视,责任落实,人员安排到位,措施保障得力,工作扎实有效。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完善建档工作;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

(二)课程开设。我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开设符合有关规定。按规定开齐、上足、教好各类学科,坚决做到: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不随意调课。

(三)组织入学。普及程度:普及程度指标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为使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宣传发动入村到户落实,救助特困生的措施落实。几年来,经过努力,普及程度达到“两基”指标要求。我校适龄学生入学率连续几年均为100%,15周岁人口入学率、完成初等教育的完成率三年均为100%,辍学率低于1.8%。

(四)教学研究。我校注重教学研究和校本教研,让全校教师积极参加活动,本学年结合学期初制定的教研计划,学校重点进行了上公开课、薄弱学科提高研讨课、结对活动、课堂竞赛、数学计算题竞赛、优差生辅导活动、专题教研等活动,特别是教师在薄弱学科提高研讨课中,能诚恳地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缺点,讲课教师作自我反思和总结,通过本学年的教学成绩看,薄弱学科教学成绩提高较大,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加大教师的培训学习力度,首先是继续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搞好骨干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能量辐射工作,让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教研交流,通过交流,让其他教师学着做,跟着做,达到了辐射作用。再次,通过在网站上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使教师拓宽了学习面,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优化德育环境,提高育人水平。

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的常规管理,不断充实完善德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积极开展德育演讲赛,同读经典作品感受书韵墨香读书节活动、艺术节、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尤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注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和法律知识教育,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育人水平。遵循少年儿童认识水平和发展规律,在学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经常性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制定文明规范实施细则,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遵规守纪抓起,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机制,并结合教师周值日制度来保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七)切实开展体艺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坚持做好三操。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和文艺汇演。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严格体育考勤和考核。体育场地器材达标。

2、坚持每年对学生进行体检,作好登记、统计、分析反馈工作。努力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体检,对食堂卫生、索证、索票、食品留样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用餐安全卫生。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重大疾病报告制度,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3、组建了课外兴趣小组,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八)加强控辍保学,关爱弱势群体。

1、严格管理,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2、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评价制度把巩固率和教师业绩与绩效考核挂钩,最大限度的做好控辍保学工作。3、责任到人,与全体教师签订控辍责任书。4、各个班级成立扶差控辍小组,让有辍学倾向的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树立学习的自信,把辍学的苗头消灭于萌芽之中。5、认真落实“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帮扶政策,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学校几年来能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水平,能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脉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思想,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注意为人师表,树立良好形象,开展评优创优活动,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把师德建设与年度考核、评优、职评挂钩。全体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进取,敬业爱岗,忠诚专注,为人师表,坚持家访,关爱学生,无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过去,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1)资金紧缺;(2)个别学生行为习惯还有待改善;(3)教师的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4)学生管理特别是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还需要加强和研究;(5)音、美艺术类师资紧缺。

今后,我校将以此迎检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落实整改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

第2篇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管理机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学常规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注意工作的协调和谐。学校班子成员分管年级,带管教研组,协管教学班,明确责任,站岗值班,校长刘占东抓全面,姚鹏主任主抓九年级毕业班,王建军、于晓静主任主抓八年级,张树林主任主抓七年级,张仲礼主任负责教学的后勤调配。

实施中层领导蹲点负责制,确保教研活动落实“中层领导员是教研组长的助手”,所有中层领导都被教导处分配到各个教研组辅助教研组长开展组内外的教研活动工作,做教研组长的助手,出谋划策,做服务协调类的工作。

学校规定中层领导必须每次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必须到课堂听课达2节以上,校长及所有中层领导必须到第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落实常规

学校始终将课堂常规的落实放在首要任务,制定了许多课堂常规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备课

坚持“不备课不得上课”的原则,任何人是任何课都得备课才能进教室授课。其次,要正确理解,处理备课与编写教案的关系。我们要强调备课的内容。备课中心任务应是钻研教材和撰写教学过程,主要精力应放在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不要机械使用固定教案模式,而要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渗透新教学理念、体现个性的教案。要废除假教案,力求多一点实质少一点形式。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是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的基础,鉴于我校教师队伍状况,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都规定了地点、时间、中心发言人,我们要求集体备课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教法和学法指导,并且实行督查制度。

(2)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重点。在执行教学常规中,全体教师要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转变:重视讲授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之间的综合贯通;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3)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

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的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以及探究、合作、创新意识。作业要求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实行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作业批改与评价注意过程评价,习惯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批改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参与,师评、生评、自评相结合。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

二、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搞好校本教研

1、严格按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

学校不分主课副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开课一视同仁。以往对非中考科目忽视,如健康教育课和劳动技术等课程少开或干脆不开,现在一律保证开足。对活动课和选修课,列入课程表且加强监督,不准挪作考试课。所有课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学校都全程跟踪,全程评估。

2、学校有教学常现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和培优帮困、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校本课程、活动类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

我校根据校情制定了本年度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面对学生学习实际,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着眼师生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群体互助,专家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拟定了“学习案例分析,教学互相观摩,针对问题研讨,反复实践体验”的教研程序,本学年在师生两个层面上培养习惯,以教师、学生、校情三个基点开展系统化的校本教研,有力推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制定了层次性的教研领导制度,推进了教研活动有健康开展;着重发挥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年级组管理模式,通过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常规化。

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我校积极配合县教研室活动,组织教师广泛参与新课程培训和在**三中、**三中、**三中、**第一实验小学、**二中等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集中收看魏书生讲座、示范课的视频,通过专家引领把校本教研引向深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实施“一个课例,多次研讨”、“一个课例,多人研讨”的研究模式,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反复研究过程,使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处理分析教材、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认真落实滦政教字【2008】57号文与【2009】9号文精神,通过学习研训、课堂研训、合作研训、反思研训等方式,全面开展了校本研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领导亲自抓教学,落实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

苏霍姆林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

自**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工作日文件下达后,我校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同志在中学校长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原则,抓好课堂教学,上好常态课、保底课,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校长亲自带领下,踏踏实实谋发展,认认真真搞教研。校长亲自主持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并多次讲话,规划教研教改方案,提出合理布局。

校长多次在全体任课教师会上做教研讲座,亲自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公开课评议,从知识到教法均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给予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帮助教师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局《关于“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第一次集中检查情况的通报》中被认定为成绩比较突出。

在校长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校教师教研积极性空前高涨,教研教改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局面,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在校长半天教学工作制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校长、教导主任率先研究课堂教学;在课堂达标活动中,我们立足校内,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动”促“思”,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1、投身课程改革,优化创新教学行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负责任的常规教学观的教师必将受到淘汰。教师必定要走出封闭、狭隘的视野,在新课程环境下重视塑造自己。新课程将会让教师们认识到: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定位,新课程教学不断向如何促进学生“学”的重心转换,将使得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课改经验,进一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课改,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民主平等和谐为本的师生观,优化教学行为。并处理好六大关系:①教书与育人的关系;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③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④教学常规与教学创新的关系;⑤优生与差生的关系;⑥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关系。

2、加大教研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我校围绕素质教育,不断进行学科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把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把实施教研教改作为教师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化的途径,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断加大了教研教改力度,认真开展了新“双三课”和“七个一”活动,做到了教研教改的科学管理,增加了科技含量。

(1)我校制定了《教学工作三年规划》,有指导思想,有目标,有措施,成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大正方针。

(2)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符合教学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切实可行,并付诸实施。

(3)明确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及其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抓好常规教学中的“备、教、改、导、考、评、析”的基本环节。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导处本学期先后两次对“备改”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在大会上通报,并且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4)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多形式开展素质教育专题教改实验。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专题下,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学科教育科学课题。语文组开展“传世经典《论语》的解读”的专题实验。数学组开展“阶梯式分层教学模式”的专题实验。英语组开展“提高英语阅读课效率的策略研究”的专题实验。历史组开展“初中历史课中如何使学生更快乐学习”的专题实验。本学期主要从这四科开展试点,以便总结经验,争取下学期各科全面铺开。

(5)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教师开展讲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了一节课,每学期上了一节公开课(示范课),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6)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大比武,确定了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也为培养骨干教师迈出了第一步。

(7)狠抓“三”落实,即落实教学常规、落实集体备课、落实每月月考与每次考后质量分析。

(8)加强毕业年级工作管理。以学科内的备课协作来优化教学内容,克服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大胆启用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同时在备课组内狠抓协作备课,严把“二关”,即内容关和过程落实关;以校际间的联考协作来强化内部绩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的成功欲。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自尊意识和自强意识。每一此质量分析会,大家都能真心实意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切实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此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每学期由学校中层领导主持的新课程标准学习活动及讲座,共有讲座8次,新课程的学习讲座,使老师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任务,具体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通过老师对不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自学,教研组学,使得新课程标准在我校老师中已深入人心。

(10)广泛开展撰写教研教改论文活动。广大教师把自己平时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体会等认真进行总结,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以书面的形式撰写出来,进行全校交流,做到了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11)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构想,在各教研组教研中进行“磨课”、“下水作业”、“磨题”活动。磨课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对教师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有了更深层感悟,不仅澄清模糊认识,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老师们的有了更多的收获与积累,出现了许多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成为新一轮磨课主题的产生的基础,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理念、教材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的变革。但是教师手中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导用书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旧题、陈题甚至是已被删除的教学内容的题目。把这些题目布置给学生练习,浪费了学生的许多精力,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校推行的“下水作业”制度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先做一遍,以便发现作题的价值,决定取舍,也更多地了解解题思路。另外,每周由各备课组确定一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磨题”。先由命题教师和“下水作业”教师提出磨题意见,备课组教师集体教研,磨去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科学的题目以及陈题、怪题、错题。磨出具有新意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新题。各科作业都在作业量总体控制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出精题、出新题,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12)根据教研室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新“双三课”教研活动,每学期中,35岁以下的教师每人上一节合格课,中学一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上一节优质课,各学科教学带头人上一节展示课。并通过观课、议课、说课活动,不断提升教研教学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3个教学班。除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因年龄较大在学校干点力所能及的老同志外,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去小学支教4人),平均年龄37岁。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1人,其他全部具有专科学历。从职称看,35个专任教师中,中高1人,其他全部为中一。专任教师中有县级教研骨干教师3人。

在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提高、改革增效”相结合,坚持不懈的抓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教材观、评价观,已逐步成为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航标。

二是教师师德观念得到更新,良好的师德师风已经形成。原来存在于教师中的职业观念不正、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喜欢找客观原因等现象已经看不到了,把教书纯粹当作谋生职业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中有违师德的不良言行基本杜绝,做到了师德师风“零投诉”。

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现在在课堂第一线的教师中,60%的人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全部参加自考等学历进修。

四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研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

2、主要工作及措施

(1)、抓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利用每周五集体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2)、抓组织领导: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教育形象,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做到“校长挂帅亲自抓,中层领导具体抓”。

(3)、抓制度管理:完善制度,明确目标

我校结合当前实际,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划和目标,即《教师培训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教师考评方案和细则》、《教研制度》;同时,还制订了《师德管理制度》、《师德考核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师德管理制度》等;学校严格制度管理,认真师德考核,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抓师德师风:学习先进典型,塑造良师形象

一是树立和宣传身边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校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事迹,树立教师榜样。

二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的“教师从教行为规范”和“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们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三是通过搞教师“每日十问”活动,通过“教师每日十问”的设计,为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专业水平,优化自身素养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

四是加强舆论监督作用,强化师德整改效果。认真开展学生及家长评教活动。全体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方法与态度给予客观评价。学校领导班子将材料综合之后,找老师个别谈话,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的不断提高。

(5)、抓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升自身文化技术水平的学习。如提高学历、计算机技术、普通话知识等的学习,给教师定任务、提要求、出政策、给方便。

二是通过新课程的培训,促使教师观念更新。各级各类培训,我校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基本上达到了“培训有记录、学习有收获、观念有更新”的目标。

三是以课堂达标活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学校规定上课的教师都必须经过教研组内说课、组内听课、组内评课的环节。

第3篇

(一)落实课程标准。

1、我校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开全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严格按照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上课。为保证课程落实,我们坚持兼课教师不带学科邻近的两科。课表上墙,分发到人,值日领导下年级核查,定期调查学生,以保证严格按课程表上课。

2、重视薄弱学科教学。在师资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我们配齐了体、音、美、信息技术、地方、、综合实践活动等薄弱学科的教师,力求做到薄弱学科教师专业化,把薄弱学科教学置于常规评价范畴,不搞特殊化,不走过场。同时把薄弱学科教学引入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调动薄弱学科教师的积极性。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到一严格、三不准、五控制。

一严格: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

三不准:不准早中晚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乱发乱印各种资料。

五控制:控制学生到校、放学时间、在校活动时间、作业量、考试次数。

(二)创新常规管理。

1、常规管理五认真。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教学常规的五认真,即: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编和评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查;学生认真预习、认真听课、认真复习、认真作业、认真达标。我们狠抓常规管理不放松,且愈来愈规范化、正常化,因此学校基本形成了爱范细严、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的学风。尤为可贵的是学生们已经初步养成了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的四先四后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4篇

××中学地处赣江东岸、市区南郊,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全校现有学生749人,18个教学班。现在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教辅人员10人。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有7名中学高级教师,25名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始建于1969年,当时座落在××××村委××村,后因乡党委、政府重视教育,改善教学条件,于1984年1月搬迁至现址,我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委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已形成了一所师资力量强、学习环境舒适、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多次荣获得市、乡两级的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市、乡政府把“督导”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把“督导”’工作作为加快教育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来对待,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教育所需要办的事,所需要做的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学校新形势下“提高师生生命质量,建设和谐平安学校”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强化政府行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市、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流保学的乡规民约、制度、措施等,为了强有力地遏制流生,乡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组织人员,落实责任,确保“控流保学”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对流生,学校先后同村委—起上门送《催学通知书》,询问情况,动员其返校:其次,对其监护人在就业、参军、经商、办厂、建房等方面给予限制,并处以义务教育保证金的经济处罚,以确保其授完学业;第三,对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学生,我们则采取了—系列扶助措施,包括“园丁助学”基金工程及学校采取的减、免、缓办法,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学校先后有9人获得了“园丁助学基金”,金额为900元。先后有三百多人得到学校的减、免、缓的入学资助,减免金额达9000多元。如:2004届中考录入省重点××中学的××娜同学[原初三(2)班],就是受到我校的减、免、缓措施资助后才完成初业学业的。*年已下拨“两免一补”资助贫困生56079.86元,社会力量“日化公司”资助特困生3951.2元,园丁助学基金资助特困生300元。强有力的“控流保学”措施,使我校在这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2006—*年我校初中入学三年保留率105.78%,在校学生年辍学率为1.3%。同时,我们还确保残疾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做好了我校残疾儿童、少年的摸底、建档及分年度的入学规划工作。

三、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市、乡政府重视下,学校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业务培训及达标。在业务培训上:(1)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管是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还是劳人局举办的继续教育,我校没有一个教师不参加,没有一个教师考试不合格。(2)注重了校长培训,全校所有的校长、书记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班培训,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3)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100%。(4)在学历达标上,我校采取参加自学考试、函授、脱产进修等方式,力争学历达标,我校教师学历达本科以上的比例为79.7%。

四、增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在市、乡政府的领导下,尽管财力紧张,但政府还是采取各种手段扩大校园、校舍规模及面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仅2004/2005一学年,乡政府就投资20多万元,修校道、建文化墙、对校舍进行立邦漆装饰等。目前,学校校舍总面积为12199平方米(其中成套教师住房2728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14.8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为2874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46.2平方米。学校配备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各一室。图书总册数16660册,生均27.1册/生。

五、强化安全教育,切实抓好学校安全

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应时时刻刻心中绷着安全这根弦。学校安全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市教委、乡政府分别与学校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学校与班主任也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到位。

2、经常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学校经常对校舍、饮食饮水、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等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出现隐患立即排除。

3、学校加强食堂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全部持健康证上岗,保证食堂卫生天天洁净,饮用水经常消毒,杜绝出售变质劣质食物,从未出现过一起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4、认真抓好安全教育,学校经常利用班会、班刊、讲座、录相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建校来,我校从未出现一起校内伤亡事故。

六、认真抓好素质教育,谱写教改新篇章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方向,也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得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学校按新课标开足开齐了所有课程;其次,学校配备具有专业知识较强的老师授课。如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课程,我校均配备了专业教师授课,学校并且每年的秋季举行田径运动会,每年的元旦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并办一些丰富多彩,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如组织学生成立书画、剪纸、体操表演、舞蹈队、小记者队等活动小组,并派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定期、定量进行指导。学校还成立了各学科的兴趣小组,如数、理、化兴趣小组和写作兴趣小组等,并定期举办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学校先后有21人获××*市学科竞赛奖,有52人次获××*市学科竞赛奖。1999年我校选送的舞蹈《摇太阳》在××市迎文艺汇报演出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5年我校代表××乡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了两金一银三铜的好成绩。仅*年,××同学获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省级一等奖。××市学科竞赛奖有9人次,有19人次获××*市学科竞赛奖。*年中考,我校再传捷报,考上省重点中学——××*中学57人,创造中考历史最好成绩。

七、憧憬未来,××中学再创新辉煌

第5篇

(在幕后说)(齐说)均安中学迎接省一级学校评估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齐说)全体肃立!

(等幕拉到一半说)(嘉星说)奏国歌!

(国歌奏完)(丽映说)请就坐!

(主持人出场)(丽映说)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康图说)老师、同学们,(丽映、康图齐说)大家好!

(柱雯)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省一级学校评估团的专家们!

(康图)第一个节目,管乐队演奏《我们走在大路上》,表演者:校管乐队。

(丽映)感谢管乐队同学的精彩表演!下面请欣赏胡静老师为我们演唱的抒情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伴舞:徐敏老师。(作鼓掌姿势)

(康图)非常感谢胡静老师的深情演绎!青春的舞步伴随我们度过最愉快的校园生活,下面欢迎高一级的同学为我们表演舞蹈《飞吧》,表演者欧阳嘉琪等。

(丽映)均安是曲艺之乡、中华民俗文化之乡,秀美的岭南风光蕴含着浓郁的粤风粤味,均安儿女将其发扬光大,走出海外,下面有请曾经远赴新加坡表演的欧阳雪芳老师为我们献上一曲《荔枝颂》。

(康图)非常感谢雪芳老师的精彩演唱!均安是著名的牛仔之乡。我们的父辈用牛仔创造着财富,我们用牛仔装扮着青春,下面请欣赏时装表演《牛仔show》!表演者欧阳丽映、何世昌等。

(康图)是不是对刚才的时装表演还意犹未尽呢!别着急,精彩的节目陆续有来,下面欣赏游世乾老师的器乐联奏。

(丽映)看,初一年级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青春的萌发,他们要用自己的舞姿来表达对均中生活的热爱,对均中未来的憧憬。有请舞蹈《流星下的希望》,表演者:余嘉敏等。

(丽映)我们均中真是人才济济,老师和同学都多才多艺,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石建彬老师的男高音独唱《长江之歌》,钢琴伴奏:胡静老师。

(康图)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完美的个性却是值得欣赏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一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小品《绝对自由》。

(康图)我们有幸长在中国,有幸长在盛世,现在,我们更有幸走进新时代,让我们尽情地演绎新世纪的风采吧!请欣赏由欧阳玉娥、卢嘉星等同学表演的舞蹈《走进新时代》。

第6篇

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新举措,最早开展于20世纪末,主要通过封禁治理等措施,充分调动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自我恢复能力,逐步修复被扰动和损害的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和野生动物等),使其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地区进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是检验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据区域特征和治理目标进行构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趋势,在空间上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一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治理的规模,在层次上反映流域系统的功能和水平。这样的指标体系就不只是单指标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评价、解释和决策等功能的有机体系}2,。构造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客观性。评价指标选择以生态理论为基础,所选指标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态修复的基本特征和整体水平。指标必须客观存在,能够真实反映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指标的名称和含义要客观而明确。

(2)主导性。不同地区的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尽相同。在进行评价时,应选择最为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3)独立性。指标意义必须明确,且具有完全独立的内涵。各指标在统计上独众,相互之间关联度小。指标间不存在因果、矛盾、交义、重复关系。单个指标反映生态修复区域的一个方面,同一层指标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生态修复的特征和本质。

(4)可操作性。指标选取要同时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某些指标在当前阶段能够给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学上的阐述,而在实际获得过程中很难实现,因此,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是否容易获得。评价指标必需的数据要容易获得、必需的计算方法容易操作,不运用计算复杂、采集困难的指标。

现有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指标不全面:目前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指标大多只能反映生态修复的个别方面,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侧重反映水土保持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其它方面。

(2)指标停留在静态层面:目前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的评价都是用若干指标分别进行的,即对在工程实施后单个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指标值的变化程度来衡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绝大多数研究采用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三个指标来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效益。尽管这三个指标可以直接而准确的反映修复区域的治理效果。但是,仅靠这三个指标为基准的效益评价并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修复区域生态系统的演替情况,不能保证生态系统今后一直保持良性发展。修复目标应该能够动态的衡量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关注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功能和特性。

(3)指标缺乏普适性:目前关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特定生态修复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针对不同修复区域的独有特征筛选的,建立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区域局限性,不具备普遍适应性,难以推厂一到更为J’一泛的空间范围中。

评价指标与标准

1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由生态基础性、生态结构性和生态适应性三部分组成,生态基础性包含治理程度、上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三个指标;生态结构性包含乡土植物比例、群落结构层次、植物多度三个指标;生态适应性包含抗逆性、生长势、病虫害状况三个指标。评价体系共分二层,即口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结构如表4一l所示: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并分为优良、达标、未达标三个等级,即目标层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综合指数、准则层中三个模块以及指标层中各个指标得分都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与生态修复等级划分存在对应关系,如表4一2所示:

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与程序

当面临类型多样含义丰富的内容决策时都要进行比较、过程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判断、评价、最后做出决策。此这些决策系统的各因素间难以完全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此时必须将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层次分析法作为系统分析的数学方法之一,可以充分兼顾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步骤、有层次、全方位的解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决策问题。

1评价建模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待解决的问题清晰化、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模型。一般分为上面的目标层,下面的指标层和中间的准则层。同一层次指标隶属于上一层指标或影响上一层指标,同时又支配下层指标或受下层指标影响。上层为目标层,是评价的最终目标,通常只含有一个因素。下层为指标层,含有若干具体指标。中间为准则层,可分为一层或多层,当准则层指标过多时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牡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门对复杂多因素问题进行条理化、层次化,依据其本身的属性和相互关系构造出几个层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¹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º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各层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¼计算出总元素组合的权重,并对总体进行一致性检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设某层有n个因素,X一{xl,x2,……,xn},要比较它们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比较时取卜9尺度。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一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aji习/aij,A是成对比较矩阵,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二l/aij,aii=l。层次分析法中所要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都是正互反矩阵。其中1一9的含义见表5一l2,4,6,8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相邻等级之间。成对比较矩阵A若同时满足:aij>o,aji=l/aij,aii一1,则称为互反矩阵。例如,一个正互反矩阵z的构造如表5一2所示。以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为基础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各指标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对于判断矩阵B,有以下公式:式中,A为B的最大特征值,w为相应于A的正规化特征向量。解决问题时常用求和法或求根法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利用腼ax与n之差检验一致性,其一致性指标为Cl.,公式为:显然,n值的增加会加大判断误差,因此使用随机一致性比值CR.=Cl.瓜.L一般认为,当C.R.<0.10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则就需要进行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即可计算出各层次下各个指标的权重。

幻权重计算结果由于认知的差异性,不同专家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数据也存在着差异。评价系统评价的结果必须具有较强说服力。本研究将专家构造的所有矩阵得到的权重汇总,计算出最终的权重向量。把不同专家构造矩阵得到的权重向量一一对应,去掉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剩下的权重取均值,这样得到一组权重,而该权重某一向量的所有权重的和可能不为1,因此我们还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完成之后得到的权重向量即可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的权重向量。水上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确定较为合理。本文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层为具体可操作指标,包括治理程度、土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乡土植物比例等9个指标。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同时考虑各指标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山具有丰富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水保工作者构建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5一3所示

2计算方法

(l)各层分值计算:¹准则层、目标层以下指标分值计算指标层各指标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_卜层指标可以在下层指标分值基础_卜结合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或求积得出。加权求和公式如下:º目标层分值计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分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得到。根据指标分值和权重逐层计算得出其分值,最后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计算出的目标层得分即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

结论与讨论

第7篇

【导语】

2019年6月北京平谷普通高中会考合格性考试报名时间为2019年5月6日12时至5月14日12时:考生网上报考(各区可在此范围内自行确定本区起止时间)。

网上自行注册考生,首次报考时须按注册区考试中心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办理报考信息确认手续,逾期未办理确认手续的报考无效。

2019年6月北京平谷普通高中会考合格性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第8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是指用来反映和衡量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水平的概念和具体指标。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政府绩效评估有不少相关研究,并且已经相对成熟,但具体反映我国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相对薄弱。鉴于此,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

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以下功能:

反映功能。通过一些指标体系来客观地反映政府社会保障决策效果、执法力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使人们对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有一个条理化、精确化的认识。

评价功能。通过科学、系统的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为评价政府社会保障提出量化指标。

监测功能。监测和跟踪社会保障的运行过程,对社会保障运行的各项指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对社会保障运行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指标,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保证政府社会保障行为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矫正功能。根据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果对比分析,对政府社会保障运行状况之优劣做出评价,促使政府及时调整社会保障政策,调整资源的配置,使之达到优化。

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同时,指标体系内的各个指标之间的涵义、口径、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等要衔接、统一。

二、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

根据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的特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分成定量指标体系模块和定性指标体系模块,两者相互结合。

(一)定量指标体系

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包括反映政府社会保障总体概况、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的绩效评估指标。这些评估指标可以通过与标准值比较得到评价值(见附表)。

1.反映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总体概况的评估指标

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最终反映在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参与力度、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以及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等方面。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总体概况的主要评估指标有:

(1)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X1):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20%—35%,而发展中国家普遍

在10%左右,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1996年的平均数是16%,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6%。

(2)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X2):该指标反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40%—55%,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1996年的比例在30%左右,p1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30%。

(3)基尼系数(X3):该指标反映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基尼系数大于0.35时,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0.35。该指标是一个逆向指标,越小说明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

(4)失业率(X4):该指标反映一国失业状况,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失业率不超过4%,是一个正常的失业率,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4%。该指标也属于逆向指标。

(5)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X1):该指标在财务上反映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状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不同,结余率也不同,但理论界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基金至少要有三个月的储备来应付社会保障支付的需要,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6)社会保障基金收益率(X6):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投资收益率是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还是以国债利率作为该项评估指标标准值,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同期国债利率。

2.反映社会保险绩效的评估指标

社会保险绩效评估指标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绩效评估指标构成。其主要评估指标有:

(1)养老保险覆盖率(X7):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理论上养老保险覆盖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2)养老金替代率(X8):指养老金额/退休前工资额,该项指标反映养老保险支付水平,国际上一般认为替代率在60%—70%比较合理,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60%,当然,在计算该项指标评估值时需技术处理,该项指标过高过低都不合理。

(3)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X9):该项指标在财务上反映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4)失业保险覆盖率(X10):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理论上失业保险覆盖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5)失业金替代率(X11):指失业金/退休前工资额,该项指标反映失业保险支付水平。1988年国际劳工组织第168号《促进就业和失业保护公约》规定,失业金替代率不低于50%,世界各国失业金替代率一般在40%—80%之间,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0%,当然,在计算该项指标评估值时也需技术处理,该项指标过高过低都不合理。

(6)医疗保险覆盖率(X12):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理论上医疗保险覆盖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7)医疗保险支付率(X13):该项指标反映医疗保险机构承担投保人的医疗费用比例。国际上承担比例普遍在80%左右,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80%。

(8)工伤保险覆盖率(x14):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理论上工伤保险覆盖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9)工伤津贴替代率(X15):指工伤津贴额/工伤者原工资额,该项指标反映工伤保险支付水平。根据国际劳工大会1964年121号公约规定,工伤津贴替代率为60%,大多数国家的比例在60%—75%,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60%。

3.反映社会救助绩效的评估指标

(1)人口贫困率(X16):指全国贫困人口数/全国人口数,该项指标反映全国贫困状况,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贫困率的正常值不应超过5%,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该指标也是逆向指标。

(2)贫困人口救助率(X17):该项指标反映政府贫困救助的覆盖面,理论上的贫困人口救助率应是 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3)灾害救助率(X18):该项指标反映政府灾害救助的覆盖面,理论上的灾害救助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4)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率(X19):指弱势群体医疗受救助人数/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需求人数,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对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的覆盖面,理论上的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5)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率(X20):指弱势群体法律受援助人数/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需求人数,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的覆盖面,理论上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4.反映社会优抚绩效的评估指标

(1)军人保险覆盖率(X21):该指标反映军人保险的覆盖面,理论上的军人保险覆盖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2)军人就业安置率(X22):该指标反映政府对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情况,理论上的就业安置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3)伤残抚恤金水平(X23):指伤残抚恤金/当年人均工资额,该指标反映伤残军人抚恤金支付水平,根据伤残程度不同,伤残抚恤金水平不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可以确定为40%。

(4)死亡抚恤金水平(X24):指死亡抚恤金/当年人均工资额,该指标反映对死亡军人家属抚恤金支付水平,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30%。

5.反映社会福利绩效的评估指标

社会福利既包括精神福利也包括物质福利,精神福利很难用具体的评估指标来衡量,有些物质福利也是很难用指标来衡量,本文研究的绩效评估指标仅仅考虑物质福利中的部分评估指标。

(1)残疾人就业率(X25):该指标反映残疾人就业状况。理论上残疾人就业率应是100%,但由于整个社会就业状况对残疾人的影响,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社会总体平均就业率。

(2)残疾津贴水平(X26):指残疾人津贴/当年人均工资额,该指标反映政府对残疾人照顾程度,该指标在国际上大约在20%左右,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0%。

(3)特殊教育入学率(X27):该指标反映政府对残疾儿童教育照顾程度。理论上特殊教育入学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4)老年福利津贴水平(X28):指政府对高年老人支付的除养老金外的福利津贴颇/人均工资额,该指标反映政府对高年老人的经济照顾程度。该指标在国际上有老年福利津贴的国家大约在10%左右,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

(5)老人福利院床位拥有率(X29):指老人福利院床位数/老人数,该指标反映老人福利院服务状况。根据国际上老年人福利院发展情况,结合我国老年人需求来看,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

(6)义务教育入学率(X30):该指标反映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程度。理论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应是 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7)助学贷款发放率(X31):该指标反映政府对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力度。理论上助学贷款发放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8)妇女就业率(X32):该指标反映妇女就业程度。理论上妇女就业率应是100%,但考虑到社会总体就业状况对妇女就业的影响,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社会平均就业率。

(9)廉租房提供率(X33):该指标反映政府廉租房提供力度。理论上廉租房提供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10)经济适用房提供率(x34):该指标反映政府经济适用房提供力度。理论上经济适用房提供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 100%。

(11)住房公积金覆盖率(X35):该指标反映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理论上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应是 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6.对评估指标权重、标准值确定的说明

对各类、各项指标权重可以采取按照重要性及影响程度来赋予,也可以采取平均化的方法。在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时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不明确各指标重要性差别时尽量采取将同一级指标权重平均化的办法,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各指标分值的影响,最终造成综合得分的偏差;对于能够明确并能判断出重要程度差别的指标,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

标准值确定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为标准值;二是根据国际上平均标准作为标准值;三是将某一指标理论上的理想值作为标准值。

7.评价值的确定

对于每个定量指标评价值可以采用指数法来确定。对于正向指标,指标评价值=某指标的实际俭该指标的标准值;对于逆向指标,指标评价值=某指标的标准值/该指标的实际值。

对于政府社会保障绩效的总体评估评价值,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附表中的每个三级评估指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政府社会保障绩效状况,但要反映政府社会保障绩效的总体状况,就需要对上述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常用的综合评分法,其函数公式为:

上式中,Bi是某二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Xi是某三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凡是某三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A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Wi是某二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Y是总评估指标的评价值,Q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

(二)定性指标体系

定量指标体系从客观的角度上反映政府社会保障绩效程度,同时也应该有一些主观指标体系来反映人们对政府社会保障的态度和取向。可以用满意度来衡量,对于每项指标的满意度,可量化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层次,每个层次系数可以分别以100、80、60、40、 20计量,以此来计量各分类指标和总体指标的公众满意度。

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根据附表的五个一级指标、十九个二级指标设置评价表,对政府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估,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一一说明。

定性指标评价值的计算,可以将公众评价表评价结果按照一定分值加权平均进行计量。

(三)定量指标评价值与定性指标评价值的比较

本文在研究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对于定量指标评价值和定性指标评价值是分别计算并得出结果的,没有将两者分别设置权数合并计算总的绩效评估结果,主要是考虑到定量评估指标数据来自于历年统计资料,是政府社会保障绩效的客观反映,而定性指标评价值由主观判断得到,其指标值或多或少受到个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存在随机性和不可控性,会对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的整体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将定量指标评价值和定性指标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必须对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找出评估差距的原因,政府及时对社会保障的具体政策措施、服务、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政府社会保障的思路进行改进、校正。由于公众对政府社会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定性指标评价值一般会低于定量指标评价值。但是,一旦政府社会保障绩效定量指标评价值、定性指标评价值都同时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则反映政府社会保障已经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已经不能被公众所认同。

参考文献:

[1]国际劳工局.2000年世界劳动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朱庆芳.社会保障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王良健.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