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邮轮经济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前,在我国各大油田当中,抽油机井在所有的采油井当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抽油机本身也是石油生产当中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抽油设备,它运行的效率直接影响着石油生产的总量。然而,当油田开始生产的时候,抽油机井却在对抽油机进行电能传输的过程当中,损耗掉了大量的电能,比如:在大庆油田的石油生产过程当中,由抽油机井自身所消耗掉的总电能就达到了采油生产总耗电能的82.4%。由此可见,要想降低油田采油过程当中的耗电总量,就必须要对抽油机井系统的设备进行合理的改善。而目前最能够有效改善抽油机井这一现状的,就是将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油田生产的过程当中。
2抽油机井各部分电能损耗情况
2.1各个节点对电能损耗的情况
抽油机井是一个集成式抽油系统,它主要由地上和井下两个部分组成,它同时具有八个相对来说非常重要的节点,比如:电机、抽油管道、皮带、井筒以及减速箱等。虽然,这八个节点都是抽油机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实际运转效率却是大不相同的,比如:电机能够达到的最大运转效率是86%,皮带能够达到的最大运转效率是67%。
2.2“黏滞”引起的电能损耗
所谓“黏滞”引起的电能损耗,指的就是:抽油机井在进行采油的过程当中,被抽油机提升到地面上的部分溶液会跟抽油机井的抽油管道进行摩擦,从而让抽油机井损失了一部分的实际功率,最终导致抽油机井电能的进一步损耗。其中,引起电能损耗的主要因素有:抽油机井的冲次、溶液的稠度、冲程的大小以及油管的直径。其中,能够对溶液的稠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又有很多,如:溶液自身的含水量、溶液的温度以及抽油管道的温度等等。
2.3系统运转时的参数引起的电能损耗
能够对抽油机井的井下功率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抽油机井运行时的参数、泵运转的实际情况以及井下抽油杆和抽油管道的组合方式等。而在这些因素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抽油机井运行时的参数。因此,只要掌控好了抽油机井运行时的参数,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抽油机井井下部分的电能损耗。
3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抽油机井的现状,并让它为油田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将抽油机井节能技术更为广泛地应用在油田生产的过程当中。传统的抽油机井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抽油机井地面上的一些机械设备进行改进,来让抽油机井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节能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田企业的总投资量,且它在抽油机井实际运转参数的选择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就使得传统的节能技术,并不能够让抽油机井从本质上实现节能的目的。因此,对抽油机井进行合理地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我国抽油机井节能技术有很多,如:具备两个转速的电机、直流的变频器以及直径口比较小的皮带轮等。现针对这些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对它们在油田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3.1引入“双速”电机
所谓的“双速”电机指的就是:该电机本身就具备两个转速,其中一个转速为低档转速,而这个低档转速也恰恰是抽油机井目前最需要的。因为这种低档转速不仅能够提高抽油机井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大大降低抽油机井运行时对电能的损耗总量。因此,把这种具备两个转速的电机合理地应用到油田生产当中来是非常重要的。
3.2对抽油杆柱进行优化
抽油杆柱的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考虑:
(1)对抽油机井的载荷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出抽油机井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这样技术人员在对泵实施检查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计算结果作为依据,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对抽油机井杆柱的载荷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使抽油机井达到节能的目的。
(2)计算出抽油机井的扭矩,再结合扭矩的实际情况来对抽油机井的杆柱进行合理的调整。值得提出来的是,抽油机井扭矩计算的最佳时机,应当是抽油机井的功率达到最大的时候。
3.3使用“过渡轮”对抽油机井的参数进行调整
目前,在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当中,“过渡轮”的使用是最能够有效改善抽油机井参数的一个办法。因此,将“过渡轮”应用到抽油机井当中,就可以对抽油机井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一来,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抽油机井运行时的电能损耗总量。
4试析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应用给油田企业带来的影响
现针对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对其在油田当中的应用给油田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究,并总结出以下几点:
(1)抽油机井节能技术在油田当中的应用,促进了油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生产总量。
(3)大大降低了抽油机井在进行运转的过程当中,因各种因素损耗的电能总量。
(4)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应用,从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油田企业对抽油机井实施检泵工作的周期。
(5)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田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5结束语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不是历史上的一次性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度,更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知,个体小生产或私有经济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在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利用外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怎样利用外资,列宁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通过借款、租让制、与外资(外商)合办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者。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其中,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后人的探索乃至今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到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思考生产关系改革的经济建设的思想轮迹。由于历史的局限,的这些经济建设的思想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对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经济类型。它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并且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自经营的经济。
(一)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基本原因
诚然,个体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是个量的概念,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个质的概念。能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而是生产力量变到一定程度后,使生产关系所依存的实体形式即劳动方式发生变化,才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所以,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不直接是生产力,但又离不开生产力,直接的决定作用是个体劳动方式。个体劳动方式存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社会化生产还没有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方面,也就是说,不但是某些领域或行业基本上还是非社会化的生产,而且在基本上社会化生产领域或行业中,也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使个体劳动方式不能存在的程度,个体经营的不少领域已经不完全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而是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并越来越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由此可见,只要还存在个体劳动方式,尤其是独立型的个体劳动方式,个体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下去。
(二)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根本原因
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指在现阶段劳动力既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个人,而是具有部分公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性质,在这两种所有中,部分个人所有是主要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力的部分私有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之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劳动力的归属问题,主要应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训练费用由谁支出来决定:如果这个费用是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劳动力就应归个人所有;如果这个费用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支付的,那么劳动力就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所有的属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劳动力的自产费用和训练费用兼有国家支付和家庭支付两种形式,而且家庭支付占绝大部分。因此,劳动力的归属关系就不能不带有部分公有和部分私有的双重属性。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国私营经济的产生与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是承认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还呈现为落后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同时发展,这就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阶段,个体经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发展是私营经济产生的客观条件。个体经营者还不愿意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个体工商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通过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农村,可以说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经济条件的动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自由购买。而能否自由地购买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是私营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资本只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私营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党的以后,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改革,逐步给予了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进行要素流动的自利。从而推动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更符合投资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施展个人经营才能的要求,而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因。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动因。只要客观条件还没有达到使其不能存在的时候,这一动因制约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现阶段,劳动还具有很强的谋生手段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个人经济利益在个人经济行为目标中仍然处于基本动因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对消费利益的追求必然转化为对财产利益的追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并且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文献[13-15]中旅游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旅游投资经济影响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第一,可以有效增加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借助旅游投资,旅游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极大地加速区域人才、物资、信息的流动,提升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地的游客数量。第二,发展旅游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旅游资源高禀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旅游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转移,提高全社会就业率。第三,旅游投资直接增加了全社会的经济需求,一方面增加旅游产业各个部门如饭店、景区、旅行社、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相关产业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的配套发展,从而提高当地的GDP。
2旅游投资经济影响SD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系统分析,适当引入其他相关变量,可建立旅游投资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图1所示。
3实证研究
文章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旅游投资行为的经济影响。根据《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自治区的实际,文章确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娱乐业6个行业作为自治区旅游特定行业,以这6个行业的投资总和作为旅游投资。模型仿真步长为一年。
3.1模型检验
文章选取模型中的三个积累变量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的起始时间为1999年~2008年,共10年。选取的建模工具是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GDP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1.52%,标准差为1.3%;就业人口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0.41%,标准差为0.33%;游客数量仿真值与历史值的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2.57%,标准差为2.2%。因此,从历史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以代表现实系统的运行状况。
3.2积累变量模拟输出
在未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等三个积累变量的模拟曲线,如图2的run所示。仿真时间从1999年~2030年。由模拟结果可知,在已有的旅游投资条件下,到2030年,自治区GDP值约为3431.8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3%;就业人口288.96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62%;游客数量达到2050.75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15%。通过仿真结果,自治区2030年旅游收入将达到410.15亿元,旅游收入增加值143.55亿元,占GDP总量的4.18%。模拟结果与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较为吻合,并且与《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的预测大体相同。
3.3决策分析
利用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改变旅游投资比例,分析旅游投资对自治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的贡献,如图2所示。图2中,run表示未作任何参数改变的模拟结果,run1表示旅游投资比例降低5%的模拟结果,run2表示旅游投资比例增加5%的模拟结果。从run到run1,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下降,GDP、就业人口以及入藏游客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减少到3190.26亿元,减少了7.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减少到236.13万人,减少了18.28%;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减少到1842.64万人次,减少了15.02%。从run到run2,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增加,GDP、就业人口与入藏游客数量都有所上升。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增加到3845.24亿元,增加了12.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增加到315.04万人,增加了9.02%;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增加到2397.41万人次,增加了16.9%。由此,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加大对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投资,重点发展旅游事业可以使得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平稳的发展,并且对扩大就业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通过追加旅游业投资,可以极大地增加的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第三,随着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慢慢凸显出来,闲置劳动力的增加无论对经济还是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负面的影响,而通过加大旅游投资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来带动就业的增加,是一个十分现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4结语
我国的现代旅游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走上了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也成为了国家大力推动和发展的服务性支柱产业。从始至今,我国的现代旅游经济的管理,都是在积极地寻求、借鉴、吸取欧美日先进旅游经济管理学的科学经验、运作模式、市场操作和工商企业管理,并结合我国的旅游资源、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来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品牌质量和旅游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旅游经济管理就是国家为发展旅游经济产业,有序地、引导性地、宏观地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有法规、有调节和有监督的规范适法的管理活动。它具有多层级管理、多构成管理以及多方面管理的内容,始终贯穿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管理事业中。通过对旅游产业经济的过程管理,发展壮大国家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规模、完善民生民计、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通过确立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建立旅游经济产业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经济事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完备旅游事业发展的预测、决策和监督职能等方式,达到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绿色环保的国家战略发展大计。
国家旅游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并规划现代旅游经济的总体目标,运用宏观旅游经济产业调控、组织发展旅游经济产业规划、协调并监督旅游经济产业运营、服务旅游经济产业社会职能等方式,统一规划、组织引导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企业、国家、地方旅游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旅游经济的调控运营与协调发展,提高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谐发展效益和生态环保的绿色效益,促进整个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战略
1.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产业战略专业化产业战略是通过政策导向、法律规章、金融运作和组织扶植等方式,引导和培育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专业产业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创造出在旅游经济领域的专业化产业,利用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不断地做大做强,蓬勃发展,形成整个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支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稳定和提高。专业化产业经营的战略优势就是:整合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承,集中各种专业资源致力于最优势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和培育出优质的现代旅游经济实体和品牌。例如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歌舞《长恨歌》,就是利用了华清池这个不可再生的文化历史资源,集中各种专业力量,成功开发的一个集文化与历史于一体的优质品牌项目,通过几年的不断打磨,实景歌舞《长恨歌》不仅是陕西旅游集团的一张耀眼名片,更成为国内乃至走向国际的一个金字招牌,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打造出的将历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个优质旅游项目品牌。
2.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规模战略作为国家第三支柱产业的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是通过产业规模的集聚形式,依靠产业资源、产业资本的合力,使得产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建成集体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现代旅游经济的战略航母。通过产业集聚的集体化规模经营,调整、提高旅游经济的规模体量,更好地服务民生大计,使产业经济规模的特性与生产、消费高度一致,从而提升国家、地区旅游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促进现代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规模发展,随着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经济产业通过提升、整合和集聚必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实现合纵连横的资源整合和跨区域旅游经济规模的战略发展。3.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经营战略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现代旅游经济与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结合,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经营战略,是未来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局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乡村游”或“中国和谐城乡游”,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2亿元人民币。本文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农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农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1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众所周知,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应该是农村,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1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内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生产的内容,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有些乡村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自愿退耕还林还草,治荒治污,出现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有些乡村对农产品等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还为城市宾馆直供绿色农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同时照样发展种植业,但都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民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务农为主转向农商并举。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开发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业1个直接就业岗位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地贫瘠,耕地较少。发展旅游业是其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农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性等特点,且投资较少,收效较快。这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当地农村的就业人员比发展旅游业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实现了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经营户的收入平均达40万元以上。
1.3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对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配套发展,在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产品设计、营销及规范化服务,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意识增强,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了政治文明建设。
1.4有利于农村形成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带来人流、资金流,还带来信息流、观念流,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促进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从而使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农民主动学习旅游服务、礼仪礼节、科学种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农民在与外来游客交往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旅游审美情趣;同时旅游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文明风尚。
1.5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2.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
发展旅游确实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旅游。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一哄而起,无序开发。同时政府应该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对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引导:第一,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城镇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费意识,树立新的消费观念。第二,通过有关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全面了解旅游业,了解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第三,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以法治旅,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实工作,如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延长带薪假期。第五,联合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指导本地农业旅游健康发展,防止农业旅游开发的冒进现象发生。
《万国邮政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邮政“以合理的价格在领土的每一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业务。”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邮政服务网点要普及、资费要低廉、对传播文化类及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邮件要给予优惠,力求做到国家每个公民都能使用邮政。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一大批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改革。进入21世纪,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邮政也纷纷实行邮政政企分开。这次改革特点是放开市场管制、实行政企分开,甚至是私有化。世界范围的邮政改革有深刻的经济、技术背景,也符合邮政行业的特殊规律。中国邮政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世纪之交,也开始了义无反顾的改革历程。因此,我认为研究中国邮政改革发展对中国邮政如何在改革中生存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邮政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邮政企业的经营业务及特征,从现状中分析了其改革的初步成效,并研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借鉴国外邮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适合我国邮政业现状的改革方案以及方案的具体设计。本文研究的核心思路是在我国邮政业的现实情况中,寻找的也是一条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改革发展之路,而不是理论上的改革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和数据描述等方法。文献法主要应用于中国邮政改革理论分析,为中国邮政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创新基础。在分析中国邮政改革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时,较多的应用了数据描述的方法,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以求得较为适当的结论和对策。
三、设计提纲安排
一、邮政业的界定及特征
二、我国邮政业改革发展现状
(一)我国邮政业改革现状及初步成效
(二)我国邮政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面临问题
2.原因分析
三、中国邮政改革发展
(一)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宏观路径
1、政企分开是必然选择
2、邮政业务的分类改革
3、对于储蓄银行的思考
(二)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微观举措
1、邮政政企分开,理清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关系
2、建立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缓慢
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存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农村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在农业经济中一直都是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局面目前有所改善;第二就是农村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对于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的增值率较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本身的价格已没有多少上涨空间,而且许多的农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较高,质量并不过关,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供大于求而又质量低下的情况。而市场上人们所追求的更好口感和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却发展不足的局面,全面的高质量的农业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2.农民耕种意愿下降,种植效率低下
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我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外出打工挣的比在老家种地收入多得多,使得大量的年轻人放弃耕种转而投身到外出打工的滚滚洪流中去。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的基础设施本身存在建设不完善,而且相应的为了控制农业风险而建立的经济补偿机制也都并不健全,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也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的种粮的成本使得种粮不再划算。我国的农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耕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依靠规模化,机械化来拉低成本,而这些在我国还不具有复制性,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赖于以独家独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来进行农业生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对于一些新技术的使用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经营成本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3.对于新的农业科技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情况:第一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科技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效果不明显;第二农业科技的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也都存在很大的转化阻碍,使得科学技术的转化率很低下,存在浪费;第三目前的农村的大量的留守人口都是老年人,他们的思想守旧,文化不高,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农业生产需要一些基础的设施来保证正常的灌溉,而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大多都老旧不堪,不仅仅是超过了设计使用的年限,也并不能够很好地来应对一些新的自然灾害,这都带给了农民大量的损失。这种局面的存在就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很好地来建立起对于农业的长期规划,对有关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使得当前的农业工作中存在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的随意性和不持续性,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措施
1.大力开展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在新时期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落实:依据国家制定的优质,高效的原则来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于拳头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化的农业,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化,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出口的力度;积极地转向畜牧业的发展,投入专项资金到专业化的养殖中去,强化畜禽良种的补贴,做好家禽家畜的科学防疫,建立健全疫情应急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合格、实践水平高的畜牧业人才;而且沿海地区也都可以大力的发展水产养殖。这些举措都可以很好地来帮助传统的农业经济进行转变而向着优质的方向进行转变。
2.政府通过惠农政策帮助农民增收
近些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在发展上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各地的地区政府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来持续的改善民生的整体不成熟的情况,优化社会环境来帮助中央制定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落到实处,为农民的增收问题做好制度保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有意识地降低一些市场的准入门槛,引入民资来进入到有关于农业经济的相关市场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的标准。除了这些工作以外也要对于粮食的补贴标准进行适度的提高,加大对于农民的综合补贴的力度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3.大力推广新的农业科技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如何有效地解决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障碍也是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对农业的科研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打造区域性的农业研究的平台;切实的改善我国农业科研的环境氛围,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为进行科研创新的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措施;认识到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的力度,研究外国技术如何在我国实际推广开来;大力推广农业的机械化改造,摒弃以往的落后的生产设备,以达到现代化农业改造的目的。这些措施都并不是孤立的开展的,需要各种的措施相互进行配合来联合的发挥最后的综合效果才可以对我国的农业经济起到改善的目的。
4.投入资金对基础生产设施进行完善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就是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所在。政府在这方面需要起到主导作用,加大对于农业领域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适当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途径进行解决,比如政府财政拿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受益村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进行解决。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主要就是水利方面的,包括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和用于灌溉排涝的支渠的建设,对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可以很好地把防洪减灾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以便最大的发挥水利设施的基础作用;农村居民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农村道路的建设,饮用水建设和绿化建设这些方面,有了这些使得农民生活质量上升的保障才可以帮助农民安居乐业,完善了这些基础设施之后农业的发展才可以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5.加强对于农业各种生产资源的保护
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的热情高涨,各种的农业用地被更改用途而转作商业地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势头必须要遏制住;还有就是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要高效的进行利用,增加土壤的肥力来提高单位产出,以便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地生产率;最后就是需要可以加强对于荒地的利用,防治土地的水土流失和盐碱化,最大限度的保持土地资源的可重复利用。当前对于耕地资源的浪费也都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了,有鉴于此政府制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制度,对各级政府的土地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结语
[关键词]耗散结构企业资源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产业经济竞争优势是企业通过实施特定的竞争战略而维持企业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竞争优势”这一概念最早在1939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ain)提出,后来霍夫和申德尔(Hofer&Schendd)把它引入到了战略管理领域。对企业来说,获得竞争优势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
传统战略管理一般认为竞争优势的持续就是指某种既定形式的竞争优势在更长时间内的延续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就是能够在长期(日历时间)内一直存在或维持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MichadE.Porter)认为,一个企业只要能够长时间维持高于其所在产业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即竞争优势,就可以说这个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杰恩·巴尼(JayB.Barney)指出,如果尽管有竞争者或潜在进入者倾力模仿或减少竞争厂商的优势,这种优势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竞争优势是持续性的,即持续竞争优势或持久竞争优势。法斯指出,以均衡法来定义可持续竞争优势意味着失去了和现实的直接联系,即持久性不再是日历时间,而是均衡模型中的“逻辑时间”,且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时间。项保华教授认为,“竞争优势可以是一种短期临时状态,也可以是一种长期存在状态,能长期存在的竞争优势称为持续竞争优势。”国内外学者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解释和认识,主要是基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或者说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
如图1所示,企业首先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从环境中摄取相应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满足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通过对自身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运作与管理向外界环境输出它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并获得利润。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当于系统做功,会耗费它自身的自由能,因此就需要持续不断的自由能补充。一旦有新的能量输入系统,系统中就会有负熵生成,这些负熵对系统做功给予的补偿,使系统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做功的延续。同时,从图2也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逐渐向一种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发展。这个过程促使企业从一种有序向更高级的有序状态过度。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这些企业内部因素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推动了企业向更高级的有序状态过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作为一种耗散结构,企业若要实现竞争优势的动态持续,不断发展、成长,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负熵,以抵消企业内部正熵的增加,同时保持内部的有序状态,从一种有序向更高级的有序过度。因此,从耗散结构的角度来矛,企业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能量的摄取;及其内部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确保有序状态的维系和加强,这二者的结合保证了系统做功的延续,共同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二、资源、动态环境与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资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并对企业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资源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创造企业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而资源基础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共同形成了资源的有价性。即:需求,稀缺性和专属性。这三个方面的交互叠加共同构成了资源的价值创造区域,如图3所示。有价资源的识别、获取是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耗散结构告诉我们,企业内部产生的正熵主要来自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沟通不力、管理混乱等造成的组织内耗,所以要减少企业内部的熵增、提高企业的有序度必然要求能够合理有效地组合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为此,如何识别、获得有价资源,并合理高效的组合运用这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有价资源对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是脱离了外界动态环境特别是行业环境的分析,并不能确保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从耗散结构论可知,外部环境对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内部要素的优化和更新,为此企业亟需更快的感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导人负熵流。否则企业在遭遇环境状况突变时,竞争优势很可能会消散。从能量的交互角度来说,为了最大限度的引入负熵流。三、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对策
1.建立创新机制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在20世纪初期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夺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这五项创新包括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市场创新更多的体现为企业对市场、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挖掘和占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更利于转化为企业的能力,当这种能力具有不可模仿性或不可复制性时,也就形成了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如图3所示,在动态的环境中,竞争优势的获得是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每一个创新都是在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样连续不断的创新就使企业在整个发展期内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2.实施变革管理
变革管理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针对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另外,及时掌握企业行为的市场反馈信息,以便验证企业决策并及时调整。建立健全、完善的应对机制有利于企业从与动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摄取能量。引入负熵流,以保证管理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讲。变革主要体现为组织流程变革、文化变革、结构变革、行革四个维度。组织的变革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再造过程。通过各要素间的重新整合,使企业产生质的突破与超越。
3.构建学习型组织
从整体上看,学习型组织一方面是面向组织外部的环境感知、快速反应和有效的企业间学习与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组织内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构建富有成效的管理、学习团队;培养系统、全面、积极主动思考方式的过程。
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必须先建立组织的共同远景,识别组织目标,明确企业或组织的任务以及定义组织的原则;二是要建立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氛围和组织文化,使组织的每个成员彼此间能主动的、无障碍的沟通和学习;三是充分发挥组织中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
构建学习型组织,一方面为企业创新,实施变革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打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四、结论
持续竞争优势是一种动态的竞争优势,耗散结构论很好的解释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为了获取这种优势,企业必须将外界动态环境和内部资源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坚持走创新之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玲: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