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地理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

第1篇

关键字: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收到极大的挑战,但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一、 彻底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此种教学误区,容易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每做地理练习就心烦。

1、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主动性为主要方向。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同时构建地理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也至关重要。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同时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地理教育内容的广阔性,地理环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地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师生的互动不仅一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课堂上,偶尔引用一两旬歌曲,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活了课堂教学。二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有时是决定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讨厌老师,连带反应就是老师教的课程也不喜欢。反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老师教的课程也自然喜欢。所以搞好师生关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势在必行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根本的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地理课程强调的是人地关系,通过学习地理形成正确的天地观念,认识自然环境的美、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与相互影响,关注未来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身发展、服务社会的最基本知识素质,也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之一。

地理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法制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环保教育以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中,在学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之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课外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分析,直观地认识环境问题,并思考应如何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环境观念和自觉自律的行为规范。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作用于生活,这是不变的真理。高中地理的教学也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新的教学模式则应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例如: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如今虽然大力倡导新课程的改革,但是新课程的改革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在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传武《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2]丁利《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内容组织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33-01

高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以致教学难度大。现代高中地理教育提倡的是通过探究地理规律及其形成原因为人类提供服务,掌握该课程重要知识点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狭隘之处,只有进行教学创新研究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该文正是在此情况下提出,以期为广大教育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否能够实现教学创新,往往与课程教学设计的优良程度有关。为此,要求教师围绕课程基本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局限于现有教材内容,要基于课程需要适当给以延伸,教学内容延伸的同时不能随意选择素材,尽量选择具有一定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内容,进而充实课堂。例如,当讲授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应结合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知识点。另外,教学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零散知识点。与此同时,注意调控课堂节奏,主次分明,避免枯燥。

2 突出学科特色

严格来说,高中地理课程属于系统地理,尽管如此教学上也要突出地理空间性,及其空间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应用案例,并基于区域背景进行探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讲究区域性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另外,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地理包括气候、地形、洋流、水文、植被等内容,综合性很强,为了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例如,探讨某一区域经济时,要结合该区域的人口政策、自然环境等要素去探究。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较为生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借助于这些现代化工具可以动态化地将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化难为易,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知识,并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打开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赶超的,不仅具有以上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进行创新。

4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叉和互动,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为此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为此,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要“填鸭式”的一味讲授知识,让学生通过强记以掌握知识点,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学创新活动不断推进,互动式、探究性、讨论式、情景式等新型教学方式随之兴起,这些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以往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们不要为了追求分数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应多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一种愉悦氛围下获取知识。例如,课堂上教师先抛出问题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后再进行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时间,开拓思维,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 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实践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自己所用。从这一点来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成了地理课程教学一大特色。现实生活中,天文观测、气象观测、野外地理地貌等研究都经历了研究问题、重现知识和知识迁移三段心理活动过程,足见知识只有与时间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彻底发挥知识用处。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点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实践教学,用实践活动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6 结语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训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高中地理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慧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科技信息,2009(26).

第3篇

[关键词] 变革 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而且在国民经济规划及普及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学的教学过程是地理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如何合理的利用、保护、改造我们的环境,建立起合理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并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地理课程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从现行教学过程发现,在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1.地理教育的价值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地理教育的价值未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是制约我国地理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的瓶颈,这一突出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我过地理教育地位低的主要原因,地理由于长期作为“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而被学校、社会、家庭所忽视,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广大地理教育者地积极性。在新世纪,世界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越加密切,人们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安全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从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地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决策力,应变力和竞争力。

2.地理教育者教学观念落后

科学知识的传授应当与科学探索精神、科学价值融为一体。许多教育者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地理思维训练与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同时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教师应有的作用-引导者和向导。教师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结论,学生被动的咀嚼吞咽,缺乏主动思考。而且当前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而不是同一化的教学方式。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观,实现教育个性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

3.地理教学实践性活动少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上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地理课外活动较少。地理的教学性实验活动应该死地理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地理课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知大自然,正确的认知社会,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就应该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理论,同时使学生不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遵循的原则

地理教学应建立在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为对象,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

1.强调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原则

传统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表面上表现为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但深层次却反映出传统教学没有形成一套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机制,亦没有将素质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上,这也就造成了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辛辛苦苦的学习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做事的能力却普遍较差。

2.坚持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原则

有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价值能否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体验到平等、理解、宽容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中,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自我的发展。

三、现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理素质教育的水平。作为地理教师首先应有丰富的文化素质,这不仅需要教师贯通地理教材,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构建新的地理知识框架。同时教师还应该有必要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不仅要有理论修养及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手段引入课堂,而且还要把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引人课堂,从而调动学生追求知识真谛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地理成为学生爱听的课。同时要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大胆猜疑,敢于标新立异。

3.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地理学科作用

地理学是一门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也要求我们重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

4.利用教学设备,制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们知道,地理知识不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涉及领域极大,单纯靠老师口头上的表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同学们此时也不会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因此应该借助各种教学工具,比如实物的地球仪等其他一些设备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力争把地理学中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生动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有一个立体的视觉感受。这时候同学们得课堂气氛往往会被带动起来,良好的课堂氛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敏感性,很多东西会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掌握并理解,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境能够很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四、总结

在新世纪,我们不只需要读懂书的人而且更需要会读书的人。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而且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与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地理知识生活现象分析能力生活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地理教学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地理知识来进行解释和说明,激发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促进了课堂教学。如讲“日界线”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讲一个故事:有个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婴,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世的当然是姐姐,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妹妹是在日界线东侧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妹妹的年龄就比姐姐大一岁。在讲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列举其他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等。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例如,教室里贴的课程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中国教育过于重视动脑,而比较不重视动手实践,虽然思维活跃了,但是接受的知识都是死的,除非用于实际的运用中。让学生学习地理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阐述一些生活现象,使地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有所增强。因此,应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课堂运用实例,在课堂上动手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以培养绘图能力(地图基础知识);肯德基分布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暑期夏令营的考察方案,包括目的、路线、景点概况、预算等,以培养考察能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为不同企业布局,培养地理评价与决策能力等。

三、结合乡土地理资源和经济发展策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5篇

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区域地理,其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在具体的区域内,对经济、环保、社会发展进行综合的考虑、协调、解决。因此,要求我们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区域基本条件、区域发展的方向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地理课本中涉及了资源、环境等各种事实,也明确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有利于现实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在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在学生已经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就进一步分析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让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地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要懂得区域可持续发展,就要学会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状况与基本条件,以及怎样促进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等。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是开发与整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例,不断引导学生探究与规划河流开发整治的过程与方法。

2.运用乡土地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要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突出本地方的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仅让学生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结合一定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观念必须要在实践中获得。而学习乡土地理知识能较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例如:在学习“自然资源”这一内容时,就从淮安地区的资源特点与发展现状出发,使学生认识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如淮安地区的盐化资源与凹吐资源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分析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把准课程改革的脉搏,结合地理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着力纠正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地理教学更加高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要前置环节,不要局限课堂

众所周知,充分的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得以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有些地理教师忽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局限课堂、忽略课前,影响了教学互动的有效程度。笔者在教学中既立足课堂抓好课堂,同时将教学环节向前充分拓展延伸,对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适当向课前拓展,指导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预习,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自主解决一些问题,将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用于重难点的突破。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中,笔者事前安排学生针对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资料搜集,并分析本地区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情况,对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具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拥有的信息量就会大大增加,和教进行互动以及教学活跃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地理教学环节的前置对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要造浓氛围,不要死气沉沉

教学工作不同于普通的生产劳动,这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多时候需要通过沟通来传达信息。教学中的氛围和教学成效关联非常密切,有些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听得兴趣索然,这显然极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笔者在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致力于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幸福感,提高他们在地理学习中的投入参与程度。首先,笔者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表扬激励,针对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加以充分的鼓励,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满足,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深入开展地理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造浓氛围,还要充分掌控课堂让学生活跃起来,特别是设置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演示提高教学信息的生动程度等等。这些方面对地理教学氛围的营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广大教师要注重打造更加具有生机活力的地理课堂。

三、高中地理教学要鼓励探究,不要单向灌输

过去一段时期,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将教学的主要着力点放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主要是接受知识点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应试成效,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极为不利。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更要让他们获得探究的途径手段。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不以单向灌输的模式组织教学,更多时候采取教师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获得答案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在《全球气候变化》教学中,笔者专门设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分析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状况,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其中推动和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应对气候的变化等等。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相互探讨寻找答案、和教师进行热烈互动,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的统一,较好的提高了地理教学的素质化程度。

四、高中地理教学要授人以渔,不要死记硬背

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记忆的概念、规律、常识非常多,学生容易前学后忘,在这些方面提高技巧指导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成效。在这一方面,笔者充分强化了学习方法指导,起到授人以渔的效果。例如在地理规律教学中,笔者在具体讲解的时候,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地理规律现象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探究和分析思考能力。再比如地理知识点的记忆面广量大,对学生而言困难非常多。笔者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记忆的效果,要求学生分门别类对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如概念重点有哪些、规律重点有哪些、现象重点有哪些、分析研究的类型有哪些等等,通过这样的分门别类筛选,使记忆的重点更加突出、更具条理性,提高了记忆的效果。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误录,将平时地理学习中混淆的地方、容易出错的内容专门摘记出来,有空的时间久翻一翻、看一看,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五、高中地理教学要聚合资源,不要呆板乏味

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和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大教师在地理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将教学中各种有利的资源运用起来,既立足课堂又拓展到课外,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而且提高了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之后,笔者鼓励学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调查研究活动,对水循环的方式路径进行初步的探索,增强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并且在课外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上网搜集拓宽地理知识面,使地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理念的创新和模式的改革,要注重从教学环节、教学氛围、教学互动、教学技巧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综合着手,扎实有效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 堂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人口、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正是以这些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的教育。地理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对人的素质提高即在完成人们必备的起码的地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地理品德素质、爱国主义、国情国策、人地思想、全球意识等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在主阵地上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设疑推进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设疑推进法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动手操作培养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纵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用乒乓球做一个小地球仪,然后评比,看谁做得最好。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4 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地理兴趣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象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我将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盘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5 心得体会、论文交流培养思维能力

第8篇

现阶段,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生活的技能。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教学互动来深化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却非常的少,学生们被动的跟对着教师进行学习,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抽象的地理知识点没有形成深刻的具象化的内容,学生知识掌握了知识点,在应用和情感价值上都没有得到训练。

二、高中地理教学互动的切入点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参与性,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到学习互动中,从而提升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以生动的教学环节设计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教学本身入手,了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生活化的角度为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教学互动深化教学实践。

三、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于教学实践有很积极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体验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让学生能够从内心出发,感受教学互动中的学习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反馈。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渗透

在教学互动中,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将教学活动丰富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地理知识的要点,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要点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不断的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现象,通过充分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从而自觉的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

教学互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环节,教学互动体现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视频和图像等资料呈现具体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们通过主动的观察和发现,总结学习的规律。将教学活动渗透到生活当中,通过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教师从旁进行引导和启发式的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生动化的教学体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