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随着冬天的到来,这一年也即将过去,大家除了关心2022年节假日的安排,也关心着2022年放寒假的时间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河南2022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2022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一年级到九年级于1月22日、高中于1月26日进入寒假,都于2月20日准备开学。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注意事项1、饮水机的热水键要注意

冬天的话热水用得比较多,但热水的温度很高,如果孩子自己去倒水的话很容易被烫伤的,所以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热水会烫手。

2、打火机/火柴不要放在孩子可接触到的地方

有关火源的问题也要着重注意,比如打火机和火柴,这个是比较细小的东西,相对于其他大的物件来说,小物件比较容易被家长忽略,放在抽屉等地方,很容易被孩子找到。

3、热水器要记得关

热水器同样是有热水出现的,如果你的热水器没有关,那么24小时都是有热水的,孩子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放水,不小心就会被烫伤。所以热水器不用就立即关掉,不但安全还省电。

假期学习计划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寒假已经开始,也是时候制定一个寒假目标了。为了防止之前大多数假期中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情况再次发生,特制定此假期目标。

语文:在语文上,我要付出更多努力,以弥补自身原有的缺陷和不足。每天练半张字,争取在一个假期内是自己的字体得到较大的改善,改正写字的不良习惯,把因为作文而失的不应失的分争回来,每天坚持随笔上传,预习下册课本。

数学:预习下册内容,争取做到对知识点熟练掌握,在开学前做到自学完整本书。同时对上册内容重点与薄弱点进行复习。

英语: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也要制订一些额外目标。把下册单词记完之后,再把接下来的单词记几个单元,多多益善,同时加强阅读多阅读英文书籍,多积累词汇,让英语积累本发挥起自己的作用,学唱几首英文歌曲。对上册内容要进行总结

政治:多看《新闻联擂》,了解国家大事;提前预习,通读课本了解课本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学习。

历史:对历史来说,任务主要是复习,因为历史可以看作我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科目,在假期中,我要进行复习,背记知识点;多做题以此来锻练自己的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

地理: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开始对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的所有内容进行复习,争取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备战中考。

生物:有选择性的完成作业,对自己薄弱点进行回顾,同时对四册内容进行复习。

信息技术:利用软件多做题,确保操作题与打字题不失分。将题库中的选择题与判断题熟记于心。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思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41

如何尽量少讲已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甚至只要教师一多话,就有“灌”的嫌疑,就与启发式教学背道而驰。所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可能是在守成守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但也不能在全盘否定旧式教育的条件下进行。

一、教师一定惜字如金?――点石成金

【片段1】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

小组合作完成:剪下四个大小不同的圆,用线围或用尺滚的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师:说说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生1:用线围的时候要紧贴圆边,不能松。

生2:用尺滚的时候可以先在圆的起点做个记号,这样就知道终点了。

师:可以汇报你们探究的结果了吗?

生3:我们的圆直径2.5厘米,用线围的方法量出周长8.5厘米,商是3.4厘米。

生4:我们用滚的方法,圆直径3厘米,周长8.7厘米,商是2.9。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5:我发现这个商在不断地变化着。

生6:我发现商在3左右。

简析:由于此项操作具有难度,所以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时已至此,学生已经感到疲惫和无趣,可离预设还有一定距离,怎么办?是牢牢抓住“探究出真知”?还是直接告知学生其中原委?

事实上,圆周率的研究相当繁琐,点到为止才是王道。所以,教师可以适时总结,告知学生圆周率的存在,介绍圆周率的来之不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课堂一定热闹非凡?――张弛有度

【片段2】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熊猫京京请4个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要把12个竹笋分给朋友们,该怎样分才公平呢?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平均分”与加号、减号、乘号一样,可以用一种简洁方便的“符号”来表示。能创造一个符号表示“平均分”吗?

生1:用*表示,表示不管怎么分,结果都一样。

生2:用“”表示分得一样多。

生3:用“:”表示平均分。

师: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点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简析:除号的由来历史悠久,除号的产生有文化的积淀,有历史的淘汰,有数学的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简单地在课堂上创造几个新奇的符号就能代替除号吗?这样的创造探究有何意义?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意义建构,促使其有效学习,显然更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究一定面面俱到?――有的放矢

【片段3】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何为面?摸一摸、比一比你身边的桌子、凳子的表面,什么感觉?桌上有一个长方形,它有多大?用信封中的材料测量一下。

生1:这个长方形有8个正方形纸片那么大。

生2:我们测到只有2个正方形纸片那么大。

师:同样的长方形,为什么有的测到8个,有的测到2个呢?

生3:用来测量的正方形大小不同。

师:测量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就不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4: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去测量。

师:要统一测量面积的单位。

师(出示1平方分米纸片):这就是1平方分米。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大小吗?

生5: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简析:此课的知识点较多,包括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产生、常用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如果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面面俱到,那么就会导致内容太杂,目标太散,多者兼顾的后果就是匆匆引入,草草收场,学生犹如雾里看花般中抓不住重点。所以,探究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找准“关键点”,触动学生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主动性的构建。此课应当把时间花在常用面积单位的感知上,其他知识点则可以蜻蜓点水般地掠过,或者启发式地“灌”,合理搭配,重点突出。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 新课改 课堂教学 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推动学生寻求知识、钻研问题,而且是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催化剂。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课,情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 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每节课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我先通过讲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讨的愿望,然后提出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被当作战败国并遭到瓜分?”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们被吸引住了,并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如此导入新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音响、影视导入、史论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巧用史料激活思维,引趣

情趣的培养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史料教学,是将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学法指导,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在评价隋炀帝时,我引用皮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算多。”然后提问:“材料反映隋炀帝有什么过失?他又有什么功劳呢?皮日休的评价是否正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评价隋运河的历史作用,学会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开元盛世》,我引用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公私仓廪俱丰实。”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景象?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一景象的?”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时间关键词“开元”,地域关键词“小邑” ,主要介绍了经济与社会治安两个方面的繁荣景象。最后总结出该诗描绘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

教师适当巧妙地运用相关史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史料,提高了他们对史料的辨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对学生的情感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三、巧妙迂回设问,以疑激趣

教学实践中,如何组织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呢?关键在于“善问”,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主动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发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引导,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要达到这一目的,课堂设问千万不可太随意,也不能太简单,当然也不能太难,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师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使他们充满情趣地、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林肯在美国历史发展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我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引言中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前说的名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然后设问:“林肯所说的‘房子’是什么?(美国国家)‘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又指什么?(内战前南北方施行不同的制度)‘房子崩塌’ 又是什么意思?(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接着问:“美国人民好不容易才取得了民族独立,为什么还要进行内战?这场内战可以避免吗?”这样层层递进、连环设问,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想去了解美国内战这段历史的兴趣,也为下面去分析内战的原因做了铺垫,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保持“乐之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如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七年级下册《杯酒释兵权》这一课时,我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本,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学生回答后,我让几位学生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活灵活现的情境设置,既利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

第4篇

下面的这个方法是:学生回忆――再现历史――找出关联――归纳专题――升华主题。我就一节复习课来说明如何实现以上的学习过程。比如我在教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让学生通过回忆得出这个单元实际学习的朝代是隋唐。这就是这个单元的主题。明确主题,以之为据,对知识加以梳理,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基本框架。这时注意要以能否为主题服务为标准来寻找和选择知识内容,敢于取舍,大胆优化,适当适量的放弃“细枝末叶”,保证史实内容全面围绕主题不动摇。通过提问“我们都学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让学生不看课本再次努力回忆,把自己所能记得的有关隋唐的所有零散知识点一一找出。学生说一个,老师写一个,把学生所说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第三步找出关联,即要求学生自己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彼此间的关系连接起来,而连接的方式或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学生们又都跃跃欲试了。有的学生把唐太宗和贞观之治、魏征、“房谋杜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国学、开明开放等知识点连接起来,理由是都是唐太宗在位时期的史实。理由充分,通过!有的学生把“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殿试、武举、国学、科举制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理由是都是反映科举制的完善。理由充分,通过!有的学生把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开明开放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理由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理由同样充分,通过!学生通过知识的串联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发现历史其实并不是那么枯燥。其实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主题小结。这种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有的知识点既属于这个专题也可以属于那个专题,比如玄奘西行既可以是唐太宗时期的史实专题,也可以是唐朝对外关系这个专题。每一次对知识点的串联等于是对知识点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记忆。

通过以上的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事实了。最后一环升华主题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脉络,将所学历史上升到更高的理性层次,理解历史的本质,获得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和内在理论性的知识。老师通过提问“隋唐时期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点,那这个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呢?”再次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单元的标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论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个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政治?外交?还是文化?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还不可能理解这时老师就要起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经济、国力的强盛,就不会取得外交和文化方面的成就。让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能够理解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个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是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历史课堂教学很自然地完成了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思维过程。

第5篇

首先,高中政治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高一经济学常识上、下册(共八课),高二哲学常识上、下册(共八课),及高三政治学常识全一册(共五课),为了应对高二下学期的政治会考,更为了尽早投入高三复习,一般在高二结束时便已完成了所有的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的教学,这样在高三开始就及早进入第一轮复习。

其次,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巩固基础,包括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最好不要过早把重心放在做题训练上,当然,适当的做题训练是必要的,但主要目的应是为夯实基础服务,否则在基础尚未打牢时就过早追求成绩提高,是不太现实的,甚至欲速则不达,功败垂成。

另外,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数量大,而在高一、二两年的学习中,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造成很多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所以第一轮复习时巩固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要固好这个"本",千万不可舍本逐末,放弃基础。

二忌分而不联,缺乏综合

虽然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基础,但复习毕竟不等于新课,所有内容学生都至少已经学习过,这次复习中就应该注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合以便建构知识体系了。我们知道,无论哪一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是很紧密的:经济学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环环相扣;哲学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政治学中国家的内政外交民族宗教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在新课学习中仿佛是彼此独立的,现在是该给它们整合的时候了。如果这时的复习仍然是只分不联,没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那再讲几遍也是徒劳。比如一个"就业"问题,增加就业需要多方面措施,但在课本上却没有一节是专门讲就业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综合能力了:第二课的宏观调控、非公有制经济,第三课的企业,第四课的劳动者素质,等等,都应该充分讲透。

另外,从高考的角度来看,现在的高考试题不仅要求专业性,也要求一定的综合性,在复习中没有综合,学生答题的视野和思路就无法扩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复习中的知识点综合。

三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复习中既要有综合性,层次性和深入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材料型的试题,学生往往答题时不能全面,或者找不到要点,或者看不懂材料,或者找不到答题的方向,这当然跟我们的复习是有一定关系的,试题所用材料不会是课本上的内容,甚至可能是从未见过的,但无论何种材料,我们都可以去做出正确的概括和分析,这就要求复习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不只要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而且还要能够从深度去研究"这是什么?"、"它会怎样?"、"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例如,经济常识考查,给了我们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不正当经济行为的材料,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呢?(1)这是什么?――不正当经济行为或不正当竞争;(2)为什么?――市场调节的缺陷;(3)会怎样?――违背市场交易原则,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4)怎么办?――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这样,对教材第2课、第3课、第7课等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就有了一个综合把握。

四忌脱离学生,自娱自乐

曾有一个同事向我诉苦:学生上课挺认真的,但成绩老是上不去。我就去听了他的课,他思维很敏捷,条理也很清楚,整堂课他都讲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直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来尽。而学生们也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对他说:"你的讲解没有问题,但是你发现了没有,学生们整堂课都在看你表演了,可他们却连动脑的时间都没有!"

讲课要有一定的演说技巧,才能调动学生,吸引学生,但讲课毕竞不等于演说,你还得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增强点针对性。我们不妨常常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们的思维在跟着我吗?我讲的内容他们已经懂了吗?他们的疑问已完全消除了吗?他们受到启发,有所收获了吗?

五忌为考而考,以考代讲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每个月都会有最少一次测试或考试。一是为了随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存在的问题,二是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但是,如果考得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好考试的话,我们除了得到一个成绩之外,往往收效甚微。所以,每一次考试,我们都应该做好几个环节:所用试卷的选择、考试时间的安排,阅卷工作的组织,以及考后试卷的分析等。

这里重点说说考后试卷分析这一环节:

首先,客观题易错点的分析。

不仅要找到这套试卷中学生易错的那几题,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在这些题中学生容易误选的那几个选项,为什么会误选这个选项?它和正确选项的区分在哪?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主观题丢分的原因。

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答题的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试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是设问方向把握不准,还是材料分析能力差?是结合材料不够,还是答题格式有误?我们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归纳,再有针对性地在试卷讲析中解决好这些问题。

再次,试卷分析还应注意纵向分析,既要分析这一次的问题,还应把几次的问题作一个比较和综合,几次考试中有没有重复出现的问题?几次考试下来,表现比较集中的是哪一类错误或者哪一板块知识?只有充分汇集、综合把握了这些信息,在以后的复习中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无的放矢。

六忌各自为政,闭门造车

高考的文科综合考试已经开始很多年了,考生们也已经基本适应了这种考试方式,然而,由于文综各科老师的知识水平限制和其他客观原因,所以综合仍然只能是学生自己的综合,在教学中各科任老师也只能是各自为政,各自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交流是高考复习必不可少的要求。

一是同校教师间的交流。

既包括同科目任课老师间的交流,也包括与其他科目,特别是地理历史科老师的交流。以我们政治学科为例,如果老师缺乏一些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识、中国地理知识,那又如何讲好"区域经济"、"中部崛起"?又如何让学生理解 "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扩大了讲,语言基础薄弱,就无法理解哲学常识中那么多古人的名言、诗词。没有基本计算能力,经济学中的"股票价格"、"货币发行量"怎么计算?没有基础英语知识,又怎能区分"WTO"和"WHO"?所以说文科教师绝不能偏安一隅,照本宣科,既要对本专业驾轻就熟,更应该在其他学科中有所涉措,拓展知识面。

二是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点,但同样是高中政治教学,有很多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地方,所以通过校际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完全有可能且完全必要的。

第6篇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可能很难适应现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只能挫伤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不是中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将一些历史故事加入课堂讲解中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例如,我们的川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其中一课是《远古的传说》,在讲授之前可以准备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这个人物带领当地居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故事,大禹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认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进一步疏导,通过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场将有效引导初中生从下课的兴奋劲中迅速安静下来,激发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从而进一步过渡到整个《远古的传说》这个课程的讲解之中。可以在课程讲解之中进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疲劳的神经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献精神。

二、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三、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

整个历史教学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因此,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例如,川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从开皇之治说起,说的唐、宋、元、明、清,再从政治谈到文化、谈到科技的发展。整个七年级下册都是在述说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只有有时其中时间跨度加大很难实现我们真正讲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其中的时间跨度问题将整个历史教学变得抽象。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由于时间跨度造成一些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川教版教材七年级课本中有一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可以讲解“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就是说在汉朝时代有一个小国家叫夜郎,这里的国王被自己的大臣们奉承后,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汉朝的使节出使该国,夜郎的国王就问,汉朝和他们夜郎哪个更大哈?当时来使感到十分震惊。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夜郎自大”成语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汉朝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汉朝,周边还有很多小的国家,进而进一步理解了汉武帝为什么要进一步收复边疆等。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但是可以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国之道的历史背景,使得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更加的鲜明突出。

四、讲故事的题材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科技意识 实用性 物理科学史 自主实验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112-01

物理学科的广泛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它早已渗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为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方面,高中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进行探讨。

一、突出知识实用性,唤醒学生科技意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从而唤醒学生的科技意识。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明确物理学科所具备的本质属性,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出发,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列举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延伸和拓展知识,揭示物理规律,总结归纳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唤醒学生的科技意识。

例如,教学《超声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二下册)这一课时,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大家都知道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医院是如何给患者上药的呢?

生C:让患者使用一个类似喷雾器的东西,里面装有药物。

生A:那个是加湿器,用加湿器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如此一来,便能达到用药的效果了。

师:那么,这个加湿器又是如何让药物达到患病的部位呢?

生B:似乎这个加湿器叫做“超声波加湿器”,但具体如何工作就不太清楚了。

师:对的,医院使用的正是“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所产生的超大能量,将药物中的液体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喷出,让患者吸入药物,直达病灶,增进疗效。

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将课堂知识延伸到实际,将课本与生活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引入物理科学史,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物理科学史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把它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便可摆脱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导入新课阶段,将物理科学史作为新课的切入点,根据所教学的内容,搜寻相关的较具人文性、创新性的物理科学史,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说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有比较深的认识,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一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在新课导入阶段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科学家牛顿的生平史,接着让学生讲述他们所认识的牛顿。有的学生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有的学生说“他发现了太阳光能够分解成七种颜色”。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对关于牛顿的信息进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发现学生对这位大科学家肃然起敬,这时,将这位科学家命名的定律作为新的知识点引入课堂,开始正式讲解。

通过物理科学史的普及,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物理的热情和态度,而且能够学习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对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科学史,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把物理科学史更好地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精神。

三、学生自主实验,强化学生科技意识

将实验的操作者变为学生,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思考,在小组内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对学生的观点提出适宜的建议,让每个小组确定好各自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多次预演操作,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操作演示,最后由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

例如,在对《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一下册)这一实验进行教学时,笔者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独立实验,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为: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笔者对在这一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一指点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成功地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最后的点评中笔者对出现的误差做出详细分析,总结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如此,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科技意识。

但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谨慎选择学生自主操作的实验,较复杂且严格的实验不宜安排为学生的自主实验,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8篇

关键词:基础 审题 运用 回归 解读 灵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今中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脱离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框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中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到“问题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初三学生经常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历史解题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在最后复习阶段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对策,成为当前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常见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几乎每份《历史与社会》试卷都会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设置一至两个基础知识题,每次考试出卷老师都认为这些是送分题,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是往往这些题学生失分最多。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都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分析试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失分原因就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材料甚至摘录课本中的原句,学生竟然也不知道出处。

如选择题: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话出自的文献是( )A.《联合国》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上述材料选自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课书)第三课-新体制的确立,阅卷结束后对此题进行了统计,全班学生43人,答案选错的学生达25人人,占了全部学生的58.1%。其中有30%左右的学生知道这则材料来自课本,但具体在哪个文献不清楚。甚至有不少的学生都说在课本中没有阅读过此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对书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审题常常出现偏差

在平时的练习以及考试过程中,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失分的现象也占据较大比例。因为审题常常出现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出现错误。

如材料题:

材料:台州市频临东海,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滩涂面积广大,自然风光优美,神仙居、天台山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说说台州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宜发展哪些产业?(4分)大部分学生在审题时出现偏差,甚至没有仔细审题,简单的认为是考察他们台州可以发展哪些产业,所以在答题时简单的把可以发展的产业一股脑儿都写了上去,结果答案是五花八门,得分很低。学生没有从提示中“结合材料说说”“发展区域经济”去审题,没有理解材料包含的两层含义:“台州频临东海,海洋资源丰富”和“台州旅游资源丰富”的意图。所以在复习“区域经济原则”时,练习这道题目,拿满分的学生不多。

3、拘泥于课本知识

很多学生在熟悉和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常常拘泥于课本知识,不从材料出发,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点。遇到一些灵活的题目往往就措手不及。

如选择题:

唐朝时,金华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很多学生在阅读了材料后马上知道题目考查他们的是“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大部分认真的学生在平时记忆的时候的掌握了大运河由北往南的四段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是题目并非原原本本考这四段组成部分,而是其中截取了一部分,面对此种题目,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殊不知他们在答题时已经拘泥于课本知识,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没有明白出题意图,所以才会作出错误的选择。

当然,在改作和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问题不止以上这些,我只是选择了其中比较常见的三个。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能让学生尽量克服以上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正确的对症下药?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二、采取的对策

1、落实基础知识,回归课本

历史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学生必须记住大量历史年代、地点、人物及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学好历史。“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中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就不难发现中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根基。可以说,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考试的关键所在。

在第一轮复习备课时,我们参考了《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和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竭尽所能地把所有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在上课时做笔记非常认真,课后却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消化。由于教科书较多,如在复习抗争史时有些学生不仅新复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甚至原来复习的屈辱史也遗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碰到题目时也不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具体在从哪本书哪个章节。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复习时先让学生熟悉每本书的目录,了解每本书所包含的专题、章节及相关的知识点。以后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知识点提问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它们的出处了。

在第二轮复习时,让学生根据提纲到课本中找相对应的知识点,回归课本。对于平常在答题中常见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而那些出现频率不高但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也不能忽视。在复习过程中,有时也设置很多基础知识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采用回答和抢答等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有时也采用学生互问互答方式,让学生学会设置基础知识问题,或通过平常的练习把握知识点考察的方向和角度。从实践的效果看,有些学生提问的角度还很新颖,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总之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只有基础知识学的扎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出题,学生都能得心应手解答。只有夯实的基础方能建成参天大厦。

2、认真解读题目,渗透审题技巧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那才是第一步,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会审题。审题是否正确关系到最后的解题思路和得分。近几年的中考中材料型选择题比例不断增加,在解答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之前引导学生最起码把材料仔细阅读两至三次,切不可囫囵吞枣读一次就轻易下结论,由于审题偏差,导致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错误。

在平常讲解练习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审题技巧。例如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五审”,第一、审题要明确题目结构;第二,审题要搞清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第三:审题要搞清题目的基本类型,根据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审题要认真推敲备选项,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第五:审题要明确涉题理论观点。另外,审题还要明确题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学科考试的要求,历史往往与地理、国情教育、语文等学科发生“天然的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的互补性,做好答题的准备。当然,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辅之以正确的解答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对于材料解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第一、审题先要了解常用问法:(1)“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3)结合所学知识,……(4)“综合x材料……谈认识(紧扣材料主题、史实+理性思考后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二、审关键词:(1)提示词:基本思路、答题的方式(2)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程度等限制(3)中心词:答题所围绕的中心内容(4)求答词:须回答的具体方面;第三、 审分值;第四、审问题间及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等。

学生只有在认真解读题目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审题技巧,才会减少审题偏差,把握好正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向,才能正确答题,并获取高分。

3、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把课本知识条条框框化。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是最后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再认再现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四大方面。《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任重道远。

三、反思

针对初三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取了上述对策,在短时间内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点困难,因为这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为了使以后学生解题时尽量少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师在初一、初二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教会学生学会审题,不断向学生渗透解题技巧。在考试结束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失分理由,并且能在以后的预习、复习中引起重视并不断改进。

经过初一、初二的训练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解题技巧,到了初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但这些问题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这一项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