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水利工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农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源,如果没有完好的水利工程设施,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有可能严重危及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在降水较多的季节起到防洪、泄洪、灌溉的作用,减少洪水对农业、农村的冲击;将多余的水存起来,还能在旱季将其用于农业灌溉,很大程度改善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农村的水利建设过程中,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村貌,将农民的居住环境越变越好,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由此可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与意义。
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盲目建设,工程质量没有保证
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安全进行,也关乎农业的收入状况,因此,只有保证农业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部门,为了争取国家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还没有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分析和计划,就直接进行项目的立项,没有通过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就盲目进行建设。同时,由于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计划不周、管理不善、分工不明等问题,造成了大量的人财物的浪费,加大工程建设的成本,工程效益低下,直接将其转交给其他的建设部门,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难以得到保证。
2.2疏于管理,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就没有那么充足,所以所建工程不是质量较差就是没有足够的经费用于监督管理,这样,工程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功能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反而给农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2.3建设标准偏低,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都已建成很久,由于早年建设水利工程的标准较低,功能简单,难以满足现在的要求,很多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固和维修。如排水系统,由于年久失修,一旦天降大水,难以迅速将洪水排泄出去,导致农田被淹;或者,由于降雨不及时,就需要水利工程进行农业灌溉,如果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较差,将难以满足农业的要求,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所以,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已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2.4资金投入不足
在工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农业的生产却在不断下降。由于农业不是地方政府考核的主要内容,所以地方政府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的积极性较差,投入不足。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农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同时,随着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不断上升,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而资金的缺乏,进一步导致水利建设工程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就会通过缩减不必要的项目减少开支,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
2.5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公益性与经营开发的综合性,它对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到位,仍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在建设后的运行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达不到要求,同样会使工程的资源不足,影响工程的建设发展。
3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最佳方法
3.1加强工程管理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大量的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的全能型人才,大力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技术队伍薄弱,这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当不利,因此,培养新一代年轻管理人才应作为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2加强农业水利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加大农业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要从2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工程建设的人员、材料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3.3合理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在建设的各阶段进行合理的投入,在保障资金的前提下,要合理进行资金管理及人员调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避免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坏重复修建而造成的浪费。此外,可以通过建立维护基金,定期对工程进行维护,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3.4不断完善项目的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遇到问题,就可以根据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明确的解决办法。政府要不断完善农业水利工程的改革制度,并给予指导意见,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4结语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4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地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和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新疆以其地大物博,资源辽阔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新疆被誉为瓜果飘香富饶之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横跨三大河流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农垦区内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措施
1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况
农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质量和农业发展产出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方式很多,但大多采用最基本的地表灌溉方式,即直接灌溉农田表面的水资源,直至农田全部灌溉完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人力,但很容易导致不同的农田作物获得不同数量的水资源,而且作物种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使作物均衡发展。
2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中国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落后,新设备的推广不足,传统灌溉方式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于灌溉设备投资不足,很难适应新的灌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设备不足,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仅限于经济作物的广泛推广。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机制存在诸多不足,如产权不清晰管理责任不明确,政府与企业不可分割,缺乏监督激励机制,管理粗放调度灵活,农民缺乏节水灌溉的意识和热情,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差,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不同,许多工程设备质量问题使用寿命长损坏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此外,相关负责人及地方政府缺乏节水意识,没有认识到我国现在面临缺水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新设备的购置。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了解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针对这种情况,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人员在进行科学研发的同时,应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解释对它的优点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术,从而主动去接受这项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而且有益于农业生产。
3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1喷灌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喷灌技术节水效果显著节水率高达80.0%,渠道灌溉节水率为47.0%,管道灌溉节水率为90.0%。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毛管,农渠,灌溉渠占用耕地的节约从而增加了耕地面积。此外即使灌溉也能使土壤更加坚硬,有利于保持苗木和收获季节,以适应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农田小气候,节省劳动力减少农业运输强度增加农民收入。
3.2灌溉渠道防渗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渠道防渗主要用于减少输水过程中泄漏造成的损失。传统的土壤渠道灌溉系统一般在0.4~0.5之间,渗透损失可以减少50.0%~90.0%。渠系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6~0.85比传统土工渠道提高50.0%~70.0%。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防止地下水位上升进一步防止土壤二次盐碱化,还可以减少渠道的侵蚀和沉积防止其坍塌,提高通道的输水能力。
3.3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引水技术主要替代原有明渠灌溉方式,将水引至农田利用管道引水喷嘴引水直接将水引至边沟。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管道的直接输水,还可以结合喷灌技术为农田提供压力输水管道。生物技术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改变作物的质量实现高效节水。除生物技术外,一些乡镇已开始引入GPS,GIS等技术,及时获取作物生长信息,然后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组织节水灌溉。
4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探讨
转变工作观念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指导,必须合理动员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整理从中小型种植甚至大规模种植。土地平整作为服装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深化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中国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中国的节水管理现代化和高效率在农田水资源监测,信息收集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富水高产农业转化为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然而该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农业节水方法不能完全改善水资源短缺,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宏观角度考虑农业节水。对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虽然农业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仍是杯水车薪。为了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应建立地下潜水层,其补给包括降雨供应,渠道和排水渠道泄漏供应,该区域外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该区域内外的人工补给,包括蒸发流出和采矿。区域平衡法和非稳定地下水流法可以用来平衡这两种水资源。目前,农业节水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集体投资,农民融资和国家补贴。各级政府应把农业节水工作放在重要议程上,形成增加政策和财政支持的体系。建立农业节水的最终重要性导致了关心,珍惜和保护水的总趋势。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之下,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相关部门体制僵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管理方式粗疏、管理资金投入不够;水费计收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供水价格体系不规范。例如某市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灌区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逐年衰退,但运行管理费用却仍旧居高不下,税费收缴难度大,在2010年,由于该市遭遇干旱灾情,也正是该市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善,导致该市灾情没能得到有效处理,全市受灾严重。正是这样,提高我国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目标,进一步深入探究农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相关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
1 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多元化的经营
我们从理论层面来谈,水管机构里面,负责农业灌溉、防旱、防涝、防洪等任务的工作人员相关经费等日常支出与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管理维护资金均需要国家财政全方面的支持。然而由于长久以来,由于财政支持不充分,水管机构考量自身日常管理维护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进行多元化的经营管理。
1.1充分利用水资源
水管相关机构,如管理水库的机构、管理河渠的机构等,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为其开创经济效益。例如管理水库的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其管理的大面积水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管理河渠的机构则可以引进外资,建设水电站等。种种事实表明,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好之后,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推动周边社会发展方面都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1.2 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相关土地规章制度,利用开发水利工程河道周边景观、建设绿化带、治理环城河道、开发房地产等项目,创新级差地租,推动水利工程周边土地价值,进而得到经济效益,再将这部分经济利润投入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方面。
1.3 利用好砂石资源
当水利工程进入洪汛阶段,洪水就会将大批量的砂石带入河渠之中,这些砂石会影响河渠及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水利工程相关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建立砂石开采企业,又或者是与已建成的砂石开采公司合作,通过市场运作的方面,对河渠中的砂石进行科学的开采。这样一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不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与此同时又有效控制了砂石挖掘的深度等方面,避免河渠中砂石的过度开采,不但保证了河道的畅通,确保了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又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
2 深化水管部门改革
2.1 转变管理理念与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农业水利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这使得我们国家低价供水,甚至是无偿性供水的理念积重难返,农业水利项目的建设完全变成是国家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难题,农业水利管理机构变为完完全全的服务性机构。伴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市场经济赋予水以一定的价值,需要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依靠水的供应,持续加强自身“供水”的能力,慢慢转变为依托国家财政,自己承担盈利与亏损的机构。实际上,转变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理念也就是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水利项目运行管理形式的改革,又或者说从当初的计划经济慢慢转变为市场经济管理思维方式,根据市场要求更科学、合理进行水土资源的配置,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成本控制,提高农业水利运行管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2 逐渐实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养护分离的方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水利工程项目都是由一个机构包管了管理与养护相关工作,在机构中有很多是重复性的岗位,导致机构工作人员有较大的富余空间,而且管理养护经费也不好管理,致使较少的管理养护经费大部分都用来支付机构中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方面,而原本就缺乏管理养护经费的问题更为突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养护的状况不容乐观。所以,从精简相关机构,提升管理养护工作的质量,减小水利工程项目运行养护管理成本的方面来考量,实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养护分开管理的政策市相当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推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改革的建议,第一,是深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改革,在职能方面推行当前管理体制中养护、维修、运行管理的独立。负责水利工程项目养护工作与维修管理工作的工作员工必须从管理单位中脱离出来,利用建设技术化的专门养护维护管理集体,达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专门管理队伍。第二,在架构与健全准入体制的基础之上,在进行培育专门的水利项目养护管理相关市场的时候,将水利项目的养护工作、维修工作、管理工作推向社会,根据所负责的养护、管理、维修对象,组建相关部门或机构。无论是哪种养护、管理、维修工作,都用招投标的形式选出最适合的机构,这样不但能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减小这方面的费用,还可以从本质上处理管而不养、管养不分等难题。
3 深化农业水价的改革
农业方面的用水往往占了整个水利工程供水的绝大部分,在开展农业或灌区水价改革的时候,必须以农民的利益为基础,充分考虑农民的承担能力,给予农民、农业更高效率的供水服务,并确保这项服务是以成本价格作为计量方式的,尽可能扩大农业水利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另外,在灌区农业水利项目的日常运行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并且利用相关部门提供的农业补贴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必须与健全计量措施、改革农业供水体制、提升灌区供水形式的科技含量等措施进行有效的协调,将工作合理安排得当。为了达到上面所说的各项目的,提出以下三方面有效改革对策:(1)在确定供水价格的时候,需要根据科学补偿供水成本相关措施,开展季节差价补偿与农业供水地域差价补偿,也可以依据农业供水项目实际情况与水资源各方面条件等开展分灌区或者是分地域确定水价格。(2)加强用水计量相关设施的建设,实行供水的合同化,也就是由用水方与供水方进行充分协商之后,签订有效的供水合同,供水放依据所签订的供水合同要求提供供水服务,用水方则根据供水合同进行上交一定的水费。(3)架构有针对性的民主管理部门,如农民用水者协会等等,避免水费管理与征收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逐渐提升水费征管的管理力度及实际收纳比例。第四,按照水资源实际状况、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情况、水资源供求情况等方面,及时进行水价格的修改,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将水价管理工作做好。第五,进一步确定财政补偿方式及方法,对农业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偿。第六,推行农业水价补贴。这里我们说的农业水价补贴,指的是在审核供水项目的供水单价与供水成本之后,按照我们国家相关部门与市场对供水项目的补贴措施及相关政策拟定供水价格。
当前,我们国家建议让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水利项目开展直接的供水价格补贴,而补贴额度的大小则由用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用水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式的供水价格,譬如针对农业方面的用水可以应用直接拨款、低利息贷款、用水补偿等方式进行支持。自然现在我们所说的水价补贴仅仅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政策,当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更为进步,供水市场渐渐完善之后,可以减小水价补贴,又或者是将水价补贴这一政策直接取消,进而提升供水价格,提高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总之,农业水利工程为适应新时期乡村城镇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水利工程不但要注重建设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扭转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农业水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管理制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就会出现某些不合理、不完善的方面,需要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养护
一、概况
2020年平凉市水利管理工作认真按照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加强农村人饮管理,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完成灌溉面积2.36万hm2,完成水费征收4 076.6万元,其中灌溉水费完成62.3万元,人饮水费完成4 014.3万元,超额完成任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是持续开展试点,总结改革经验。按照省、市等文件精神,平凉市持续开展灌区改革试点,设施进行了维修养护,并建立健全了试点灌区管理制度,村社管水小组章程等,累计实施改革试点面积0.344万hm2。二是建立工程台账,落实管护责任。对全市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程现状、产权归属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分类建立了工程台账,明确了工程管护主体。共颁发产权证155个,产权使用证631个,并与各村社管水小组签订了《支(斗)渠以下及田间工程产权移交协议》和《农田灌溉用水协议书》712份,将试点村社支(斗)渠以下水利工程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移交到具体的村社管水小组,由村社管水小组履行其职责。三是精准核算水量,建立分配机制。坚持“明晰水权、总量控制、效率优先、定额管理”的工作原则,结合灌溉用水定额、灌溉面积、种植结构、灌溉保证率等因素,以“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水管单位、乡(镇)、村社管水小组、用水户”五级分配机制,逐级明晰水权、建立水权分配台账,目前共颁发水权证96个,完成率100%。四是核定改革面积,明确改革目标。按照省上相关要求,核减县(市、区)改革范围面积。五是配置计量设施,保障灌区节水。全市现有万亩灌区19个,中型灌区4处,一般中型灌区15处。分水口1 081处,已配置量水设施总数量675处,能够正常使用423处,占总配置数的68%。(二)持续做好人饮工程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农村供水长效保障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方面,7县(市、区)结合实际,完善了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管理体制机制,推行智能化水表安装13.48万块,占总水表数的38%;全面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村级管护人员1 586人,并分批次进行专业培训;水费收缴机制方面,制定完善水费收缴机制,建立收费水表底数信息台账,加大用水政策宣传,做到水费应收尽收,2020年水费收入比2019年提高29%。二是强化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按照农村人饮供水工程制定了年度检测计划,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实现了水质检测工作常态化,消毒设施设备操作和运行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建立维修抢修物资储备仓库。各县(市、区)制定完善了农村供水应急抢修预案,建立了县级供水抢修物资仓库7个,乡(镇)级供水抢修物资仓库76个,为农村供水抢修服务提供了物资保障。四是加强提升基层人员素质能力。市水务局组织县(市、区)开展了农村人饮供水管理大练兵活动,举办了全市农村饮水管理培训班。五是农村供水管理规范化出成效。坚持每季度对水利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群众反馈问题集中的供水工程进行明查暗访,建立问题台账,进行问题回访、跟踪整改,促使基层管理单位逐步达到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三)进一步提升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水平落实了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水库运行安全问题台账,并针对问题开展督查检查工作;核对34座注册水库信息,对符合安全鉴定和降等报废的31座水库实施安全鉴定和降等报废。争取中央维修资金475万元,开展水库维修养护。一是逐级落实管理责任。认真落实了以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具体责任。二是加大督查问题整改。对水利部、省级在4轮督查检查中发现的 128个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全面完成问题整改。三是全面完成水库安全鉴定和降等报废。对34座注册登记水库进行摸底,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程序,对33座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其中2020年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25座。对4座水库予以降等、2座水库予以报废。四是开展水库工程维修。落实中央投资475万元对21座水库进行了维修养护。(四)多措并举,做好灌溉保障工作。1.春检春修确保灌溉工作进展顺畅。在春灌开始前疫情期间及时下发了《关于抓紧抓好疫情防控期间春检春修春灌工作的通知》,开展水利工程设施全面大检查,对灌区干、支、斗渠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清淤清障,检修机电设备,查漏补缺,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灌水渠道畅通。2.足额落实到位灌区公益性“两费”。崆峒区、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均已将灌区公益性人员经费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按现行事业单位同期同类人员工资标准套改,实行全额供给。3.中型灌区纳入2021-2022年及“十四五”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崆峒区泾河灌区已纳入省级“十四五”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崇信县汭河灌区纳入2021—2022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其中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严重缺水。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大量增加,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水,另外绿地等其他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供水紧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可取,许多干旱地区已经采用了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但是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还需大力普及。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管理措施;陕西合阳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24-01
合阳县是渭北旱塬的典型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作物生产主要靠黄河流域水资源和当地的地下水资源来灌溉。全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如何能在旱季安全运行、高效发挥水利设施作用,关键是靠平时的安全管理及日常的维护、保养。合阳县农业抗旱灌溉工程主要靠渭南市东雷抽黄以电力提灌来浇地,其次是靠合阳县的北良红旗水库、定国、东风和机井等来为农业抗旱服务。合阳县农业灌溉作业地貌类型分塬区和滩地两大类,大部分属渭北黄土旱塬区。西北塬面海拔高程635 m,东南滩地349 m。农业土地面积9.81万hm2,农业种植面积5.84万hm2。合阳县农业抗旱灌溉分为大、中、小灌区相结合,提、蓄、引、节、保措施并举,灌溉、供水抗旱比较集中,时间短、任务重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全县共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95处,设施灌溉面积3.68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56万hm2,为抗御自然干旱、全面促进全县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巡视安全管理
合阳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在当地农业抗旱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高效管理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使水利工程蓄水、农业灌溉安全顺利、渠道水利用系数高,不断提高蓄水和输水安全巡视,在抗旱季节不论黑白昼夜,水利主管部门都应特别加强水利工程细节安全检查。重点渠道两边的护坡,防止护坡上下有鼠洞、蛇窝、蚂蚁窝等而造成不安全事故发生,影响农作物抗旱。每次抗旱前期,各级管理部门开会要求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抓好细节落实,决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通过搞好安全巡视管理细节工作才能实现农业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2 做好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
搞好合阳县农业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是保证农作物抗旱灌溉不失时机。合阳县水利主管部门每次开会强调安全管理,关键要从安全教育工作抓起,让基层水利职工时刻树立牢固安全意识是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在抗旱中安全的基础和关键。近2年来,合阳县各级领导一直把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农业灌溉首位来抓,经常强调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际中去,切实抓实实施,反对虚张声势,忽视安全工作。通过“六讲”(讲政治、讲思想、讲奉献、讲立场、讲工作、讲安全)和正面与反面教育、奖励教育和处罚教育来提高水利职工综合业务管理素质。让职工树立先进个人事迹,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让全体水利职工自觉增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心。每次抗旱前期,水利部门积极召开前期安全排查会议,会议要求分工明确,全体水利职工下基层,对所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查隐患、查问题、查水工建筑物故障,对所有输水渠道的总渠、支渠、斗渠等进行排查;渠道上面的所有大小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是否灵活可靠、是否存在问题;通往田间地头的渠道边坡是否有隐患等细致的工作安排,确保了合阳县水利工程设施近几年来比较安全、高效地运行。
3 水利工程设施管理要到位
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就需要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以备抗旱安全、高效地运行[1-3]。
3.1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设施档案
对每个总渠、分渠、支渠、斗渠上面的闸门和设施建立档案,记录水利工程设施输水运行中出现过的异常现象、故障或事故,造成的原因,当时的处理方法等,设施维修期限,以及每次维修后的记录,随时掌握水利工程设施状况。
3.2 进行分层次管理
对所有的水利工程设施管理进行台阶式分层次管理,落实到每个人,对所有工程设施包括每个渠道上面的水工建筑物和阀门都设有专门负责,要求对所管理的设施结构、性能必须掌握,了解并熟悉常见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尤其在抗旱中派专人负责水利工程设施安全巡视、加强细节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4]。
4 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合阳县水利部门积极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程设施精心布置,分工明确,加强细节管理,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落实并实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蹲点监督检查安全工作,防止因工作时疏忽而造成不安全隐患。每个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管理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安全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核查,检查其安全隐患工作,为农业抗旱做好基础性工作,确保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安全。
5 参考文献
[1] 徐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320.
[2] 徐满杰.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5):61-62.
关键词:《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6-02
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4]。我院于2011年起开展校级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其中,对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水力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是在教学实践中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的客观运动规律,以及水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力学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给排水、水文环境、机械、动力、动能、化工、石油等领域,也是本校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建设项目增多,任务繁重,而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却十分紧缺;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层面来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此,在本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本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具体阐述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实施情况与体会。
1 《水力学》双语教学前的准备
双语教学不同于纯外语教学,不再是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纯外语教学把外语当作一门课程,把语言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教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是非常必要的。《水力学》课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课,在此之前有部分同学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考试,这部分同学无论是听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农业院校的工科同学来说,英语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有部分没有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在词汇量、听力等方面非常受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笔者对我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3个方面,一是当前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情况;二是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渠道和时间保证情况;三是对《水力学》双语教学的中英文学时分配比例的建议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预测。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50%以上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同学们学英语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背单词、看外文电影为主,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h左右,对双语教学的期望是30%英文,70%中文,普遍认为听力是双语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水力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专业词汇表,便于同学们在课程教学前进行预习,以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材料。
教学前的英语水平摸底工作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2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
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课程教学前需考虑的重要内容。经过广泛调研和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我们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双语教材。该套教材比较适合于初次接触《水力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学习,中英文并重,先用英语阐述,后面紧跟汉语内容,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适应双语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水力学》课程内容比较多,基础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基础部分的内容和大学物理的衔接比较紧密,学生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而进展到课程教学的中后部分内容时,学生比较陌生,许多概念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新,应用双语教学,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定上,我们初选以前4部分章节作为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组织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水力学》课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演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用英文推算公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精心制作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基本概念的讲述中,适当穿插某些概念的趣味性应用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历史事件的介绍,辅以图片或视频资料,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可帮助学生加快适应双语教学。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补充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使学生学习掌握的水力学专业知识不仅仅停留于书本。比如在教学中穿插介绍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科研项目,通过学生们自己用英文介绍,教师辅以说明,激发同学们学习水力学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水力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在《水力学》双语教学中,根据本专业与课程要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采用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要衡量基础知识的接受程度,又要反映能力的提高程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水力学》课程考试中,采用了闭卷考试(占70%)与课堂考核(占30%)相结合的办法。闭卷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考核为主;课堂考核着重考察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堂发言为主,这样学生就必须在认真学好水力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语交流水平,避免出现学生消极对待双语教学的现象。
4 体会与建议
抓住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笔者进行了《水力学》双语教学实施方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下。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加以引导,充分重视双语教学专业创建工作,创造和完善双语教育环境,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加强对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教学指导,减少双语教学的盲目性。其次,提升师资水平。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因此,要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到其他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教师之间要开展相互听课、相互督促和相互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尽早让他们接触专业英语词汇,这些都是促进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加强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本来学生接受工科知识就觉得难,而加入英语后更增加难度。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最好能在课堂教学中辅以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视频、图片等以及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李娜,栗海燕.高校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