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多样性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多样性论文

第1篇

 

在这样的问题意识的促发下,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些学者积极吸收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扎根于中国审美与艺术实践之中,在深入把握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的当代语境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呼应当代审美文化经验的有效方式,并强调在全球与地方、东方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的对话语境中探索基于 “中国美学”理论与经验的学理形式与实践方式,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高建平教授的美学研究即是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中的重要代表。高建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美学研究,在三十多年的美学研究历程中,高建平教授积极参与和构建中国美学理论经验与范式,特别是在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对话中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优秀成果,他的一系列著作,如《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与王柯平合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及大量的译著,如《超越美学》(诺埃尔·卡罗尔著,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斯佩克特著,高建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西方美学简史》(门罗·C·比厄斯利著,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先锋派理论》(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艺术即经验》(约翰·杜威著,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除了显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理论学养以及他所追求的学术理念和学问旨趣之外,更显示了他三十多年来在美学研究领域刻苦跋涉的学术足迹。可以说,中国美学研究30年,高建平先生不仅仅是一个全程的亲历者,而且以他开阔的理论视野、独特的研究方法、现代的学术理念为中国美学的继往开来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发展的艺术观与中国美学的当代语境

 

高建平教授的美学研究涉猎广泛,博采众长,美学研究早已自成一格。近几年来,高建平教授致力于中国美学与文化多样性问题研究,深刻关注中国美学的当代语境,并努力在一种发展的艺术观中探索美学研究介入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在西方“后学”思潮崛起与文化多样性日益明显的形势下,他积极参与国际美学对话,以严谨扎实的理论态度、卓有成效的学理建构强调树立走出“美学在中国”、建立“中国美学”的意识,他的美学研究不但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对中国美学如何在当代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语境中完善理论建构,实现理论对现实审美文化经验的责任有重要的启发。

 

从整体看,近几年来,高建平教授的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当代文化多样化语境中,如何走出“美学在中国”的理论预设,建立 “中国美学”的理论意识,并集中关注当代文化多样化的语境中,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出路问题以及中国美学的理论立场问题;2.在文化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中,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一种来自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美学对话的共同的美学,并着力解决这种共同的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的条件问题;3.强调发展的艺术观与美学的当代意义问题,关注中国当代美学有效融入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方式与价值问题,深入思考当代美学研究如何有效吸收马克思美学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并在现代性的视野以及“美学的复兴”时代展现理论的生命力;4.在一种“共同的美学发展”视野中,展现中国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经验,提出强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实践的学理批判,深入思考当代美学如何更加有效地介入中国当代文化与艺术的人文思想建设,如何呈现美学的人文价值与当代关怀;5.深刻关注中国美学研究在走出“美学在中国”的理论预设后,如何建立“中国美”的意识,如何在当代文化多样化的历史语境中通过中西美学对话,实现中国美学的现实发展,并积极思考在世界美学体系与世界美学研究格局中,中国美学的定位问题:6.努力探求文化多样性背后的美学依据,探索多元文化的视野下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方式,提出在新的问题意识下革新“做”美学的方法与意识,并深入思考如何呈现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特征与影响。可以说,这些问题既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同时又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讨论解决的问题。受到历史条件与现实思想发展的影响,中国美学研究面临着多种理论与思想资源,在多种理论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美学无论是从理论形态上,还是从思想样式上,都面临着融汇整合进而现代转换的压力,这些理论问题已经集中地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沉重的理论包袱。正是在这些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高建平教授认真思考当代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语境中“中国美学”的定位与出路,并以一个跨时代学者的严谨的学理探索当代文化多样性语境中我们是否能有一个区别于“美学在中国”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美学”?如果说,这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一直努力的方向的话,那么,高建平的研究正是以此找到了理论掘进的方向。

 

二、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理论选择

 

近年来,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是理论界不断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区域间的金融、贸易、交通和通信等方面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化以及信息传媒的日益快捷所带来的信息共享的方便,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经济联系与往来日益密切,金融与资本合作日益深入,同时人们在生活方式、文化消费以及情感体验间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的经济基础变化导致了审美文化交往的地理空间形式的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面前,有的研究者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了,认为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尽管当前世界人们的经济、金融以及通信等方面的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趋同化越来越明显,但不同民族、不同传统、不同文化习俗的人们之间审美与文化交往并没有走向一体化,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乃至同一国家不同民族区域间的审美交流的差异与多样性现实仍然存在,而且如何保护这种由文化多样性导致的地方审美文化经验间的差异更加重要。可以说,在当前的文化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念都存在着合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根据,在社会与资本往来的经济社会中,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人们有目共睹;而另一方面,无论世界是在变大还是变小,无论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在拉长还是缩短,不同文化群落、文化区域中的审美交流的差异不但现实存在而且弥足珍贵。正是从这个方面考虑,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刻的语境意义,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文学与美学研究必须面对“中国与世界”“自我与他者”的问题,更无法回避“古典与现代”“审美与生活”的现代性困境。

 

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高建平的美学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视野与视角,在他看来,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语境,是由于社会与经济领域的落差以及文化资源与理论传统的差异决定的,他敏锐地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提法”,“‘文化多样性’的口号,虽然最早是美国以外的一些西方国家提出的,但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是有利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自身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怎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因子,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毋庸置疑,在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中,中国美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美学不仅需要找到中外文化对话的切合点,而且更需要研究中国审美与艺术的实际。高建平将中国美学与艺术融入了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立场之中,将文化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与中国美学的立场与姿态联系起来,认为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语境,光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还不足以充分展现中国当代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特征,也不能完全体现中国美学的独特地位,只有严肃对待中国美学的传统,使之获得现代的解读,为现代中国文化建设服务,这才是我们的文化建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同时也是中国美学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中展现自身理论立场与生命力的所在。他提出:“不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美学,但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美学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一种来自世界各民族、各文化的美学对话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发展各民族和各文化的美学,发展民族和文化间的美学对话,就是为这种共同的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这不仅体现了严肃的学理批判和坚定的人文立场,而且就中国美学研究的经验来看,他在立足中国美学的当代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学现实发展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的理论选择。这种理论选择一方面回望传统,更主要的是关注中国的艺术实践与审美现实,正是在这个立场上,高建平的美学研究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接地性”。他认为,“中国美学的建设,不等于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整理。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当代审美和艺术的实践,解决我们今天在艺术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说,当代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实本身也预示了当代美学研究的多重的理论路向的话,那么这种面向当代审美与艺术实践的理论选择无疑是中国美学研究应该严肃对待的方向。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不仅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与理论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美学发展的新的文化时代的来临,正是认识到这样一份重要的理论责任,高建平先生才提出:“只有来自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能够为这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的活动提供解释和指导的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学。”

 

三、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

 

高建平的美学研究充分强调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但并没有忽略文化主体性立场。在他看来,之所以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语境,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美学本身是属于时代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是从属于它们的时代的,人们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定义的思考,也与它所属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所以,文化多样性不仅在语境层面上对中国美学的时展提出了严肃的理论挑战,同时,中国美学研究更是无法选择地融入了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语境之中。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多样性既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条件,同时更是它的基本问题。就现实的情形而言,中国当代美学与艺术不仅仅是在现实的层面上加入了文化多样性的进程,更是在艺术实践中重构着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正是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高建平先生才提出了“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问题。

 

就中国美学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古代美学资源的整理消化,还是中国现代以来美学发展经历的“三次热潮”以及从中国现代美学发生那一天开始就一直进行的对西方美学思想与资源的引进吸收,其实都存在着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一种哲学思考的美学理论如何与中国文学艺术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在学理上建构一种基于“中国美”意识的“中国美学”。在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讨论中,高建平提出了这个深刻的理论问题。这当然不是老生常淡,而是在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下展现出的及时的理论思考。

 

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理论探索与建构是高建平在当前文化多样性语境中从事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立场,他不仅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实与格局中来探索建立“中国美学”理论出路与设想,而且,更主要的是将这一观点扩大到一般美学的建构上来,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这个思想同时也是近几年来高建平教授集中思考的理论问题,凝聚着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的整体格局与历史走向的基本判断,同时也是体现他的美学理论体系与逻辑立场的思想基点。

 

在高建平看来,之所提出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是由于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所展现出的学科内在的结构与特征所决定的。高建平提出,在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对于中国美学的最初理解是“美学在中国”(Aestheticsin China),或更为确切地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Western Aesthetics in China),从中国20世纪初最早的一批美学研究者开始,中国的美学研究一直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但在早期的中国美学家学习西方时,难免有“西方出理论、中国出材料”之嫌,这种状况内在地影响了中国美学的思维逻辑与内在的理论发展路数,以至于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建立中国美学的强烈意识,“‘西方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是同义语”。但是,中国美学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研究当代中国审美与艺术实际,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那种“美学在中国”的理论状态,真正建立“中国美学”的意识与理论,这种“中国美学”,不再是古典意义的“中国美学”,而是现代“中国美”,“只有现代‘中国美’,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美学’”。

 

从学术背景上看,高建平教授本身具有非常优异的西方美学背景,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他是为数不多的对西方美学的整体发展过程有着系统把握的学者。但同时,高建平教授也对中国美学与艺术的现实与经验有着深刻体验与充分的研究,正是在对中西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有着直接而深刻的体验,才使他对 “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具有难能可贵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见,更主要的是,它切合了中国美学的历史化的任务,同时,更深入地反思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问题,文化多样性的现实让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在多元的历史语境中显得更加复杂,在众声喧哗中,这份严肃的理论思考给我们的启发正在于让我们更加深入地面对现实。

 

四、“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

 

那么,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之路何在呢?高建平教授在这方面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思考。他提出,首先要改变“做”美学的方式。在他看来,美学这个学问,我们曾将它想得很抽象、神秘、高不可攀,其实它是从一些很简单、很具体的问题开始的。他强调的是美学研究中审美经验在批评和理论中的地位,并以此反思“美学的复兴”的意义。“美学的复兴,并不只是说,我们曾经有过‘美学热’,后来,美学变‘冷’了,现在呼吁它再次变‘热’。或者说,将‘热’的标准定义为:美学书可以发行多少本?美学的新书有多少种?美学研究生投考人数有多少?美学课在大学里受欢迎的程度?如此等等。这一类数量的指标还只是外在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做美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什么是新的“做”美学的方式?用新的方式“做”美学,首先要剔除伪问题,美学家们要改变姿态。在他看来,思辨的美学家们赞美旁观,要凝神观照;分析的美学家们赞美间接性,只对批评的术语进行分析,而“今天的美学,需要的是一种‘介入’的态度。美学要介入到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介入剑艺术的发展之中,介入到城市、乡村的再造和环境的保护之中。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就要从这里做起”。其次,要面对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中国美学不仅需要反思和清理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传统,更需要在面对生动而真实的艺术世界与审美现实中展现自身的理论特色,在结合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拓展当代美学格局,“美学要经过而不是拒绝文化研究。这种美学研究,是文化研究的哲学化,同时也为审美经验重新回到人们关注的中心位置提供了条件。”再次,需要分析文化多样性背后的美学依据,在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语境中重新探寻中国美学的建构的理论路径和方式。高建平提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任何外来的影响,都必须具有一个相当长的与中国的情况结合、在中国语境中发展的过程。有时,一个西方的思想在中国所起的作用,与在西方完全不同。一个在西方相当古典的思想,在中国却具有现代的意义;相反,一个在西方相当现代的思想,在中国却起着保守的作用。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美学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继续翻译西方美学著作,我们也要继续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特别注重在一个当代的世界美学的背景中研究,从而将中国传统引入到当代世界美学的对话之中。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发展与中国的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中国当代美学。”中国美学的发展与西方美学显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境遇,消化、吸收西方美学资源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创造与革新,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全球”与“地方”的关系,思考“为地方的地方”与“为全球的地方”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美学意义,很显然,在这方面,高建平的美学思考已经走在前面。第四,通过世界美学交流与对话,走出“美学在中国”、建立“中国美”的意识。这方面也是高建平近年来主要从事的美学工作之一。他不仅从学理层面上积极探索如何在世界美学的对话中建构中国美学的学理内容,同时更以实际的美学交流工作寻求发展中国美学的契机。在他看来,“通过美学上的国际对话,我们一方面可能了解当代国际美学的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种对话的语境中重新省视我们自身的文化遗产,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当代性的理论。这种建设,对于国际美学的发展,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他说:“我们也可以建立一种普世性。相对于过去西方人建立的普世性,这是另一种普世性。普世性也可以是复数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最终会由于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普遍,越来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成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高建平的美学研究正行进在这样一种建设的路途上,他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超出了学理建构的意义,而真正地融入到了那种“介入”的美学之中了。最后,他强调发展的艺术观与美学的意义,重视美学当代遗产,并以美学的思想与立场呼应当代审美文化现实,从而展现出了深刻的当代立场。在他看来,19世纪中期和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文学艺术的许多论述和通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当代美学走出康德,与杜威和其他一些当代西方美学对话的语境中,有着特殊的价值。艺术要批评生活,揭示历史规律,塑造理想,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商品拜物教的洪流中注入反异化的力量,这些思想尽管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但仍使我们感到亲切和富有启发,成为当代美学建构的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他进而认为:

 

“无论是消费社会和媒介科幻主义,都是发展中迷航的表现。对此,我认为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的思路:物质财富生产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有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之直接对应;但是,物质财富生产所带来的社会变化需要精神产品的生产来对它进行相应的调整、制约和平衡。

 

艺术应该成为生活的解毒剂而不是。当日常生活中到处都美之时,艺术所提供的,应该是力量和警示;当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媒介即艺术”的幻象时,还是要坚持文学是人学,艺术是人的艺术这些古老的观点;当消费驱动下的奢华之风不止之时,艺术要展示,那不是品位!

 

这是一种介入的美学。美学家不能扮演书报检察官的角色,对艺术横加干预,而应该通过对话的方式对艺术评述;美学可以通过阐释艺术本质和定义的方式,给社会所需要的艺术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美学应回到一种批判的立场,在论争中使自身得到发展。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同时,也需要过上有品位的生活。这是当代美学的追求,这也是艺术的使命。”

 

与那些更具学院派特征的美学理论研究相比,高建平的美学研究更重视艺术实践的现实研究与问题意识,他坚持:“只有接触到问题,抓住问题不放,解决问题或使问题在通向其解决的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才更有意义,才能形成理论的生长点。”中国美学的当代立场,或者,正如他所说,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我们的美学立场不该再将美学上的一种普遍真理与一国之具体文化特点相结合,而应该寻找被西方的美学实践所掩盖的另一种普遍真理。我们不能说他已经为我们找到了一种明确的方向和途径,但这种理论探索与艺术实践无疑是重要的,这也正是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语境中中国美学应该采取的立场,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庆贺美学的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来临。

第2篇

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理性与价值判断、科学与人文等素质相协调,真善美相统一的个体人格[1-2]。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求真的人文活动,同时也包含着对善和美的人文追求,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3]。在教育领域内,传统的科学主义倾向的生物学课程曾经受到批评和指责,认为科学主义的强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严重隔离,使得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愈发彰显[4]104-106。因此,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都要进行基本的建设,缺少了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其作为自然科学的根本,是不完整的科学教育;缺少了人文精神的生物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灵魂,也是不完整的科学教育[4]104-106。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的多重体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一)考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体验生命之伟大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生物要与生存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一些从未涉足西北环境的南方同学,总以为沙漠里是荒凉无际、寸草不生。而当他们面对浩瀚无垠的巴丹吉林沙漠中郁郁葱葱、傲然挺立的沙生植物时,深刻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奇妙关系,更由衷地感叹: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看似弱小的植物,不断与恶劣的环境顽强抗争,经历了伟大的进化历程,是奇迹,也是生命的赞歌!学生们通过考察深刻领悟到沙生植物种种奇特的形态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如梭梭和红柳的叶子成了鳞片状;骆驼刺的根系不仅发达,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份,可供一年的生命之需。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因此,在教学实习中,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本质和意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关注自然界的和谐,思考如何增强自己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考察民勤生态危机,体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羊河流域最后一个湖泊青土湖干涸而成沙源,民勤荒漠化生态加速发展,时至今日,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5]。在民勤县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考察了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中的生物类型和特点,也深刻体会到了民勤的生态危机:严重的资源性缺水、人口剧增、耕地不断扩大、灌溉用水急剧增加、石羊河下游断流、湖泊干涸。因此,在野外实习中,教师以事实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民勤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策略。同学们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观点,即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能力,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石羊河流域和民勤干旱缺水的实际出发,坚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学习民族文化,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甘肃境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有利于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体现在、禁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丧葬文化等不同方面,它们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保护作用。如藏族的祖先崇拜以及图腾崇拜,使大部分动物作为直接崇拜对象,如鸟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昆虫类等,由崇拜而形成禁忌杀生的观念。从生态学的观点分析,禁忌杀生观念及由此而引申出的素食、放生、不穿动物皮毛服装等行为,实质是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尤其对野生濒危动物的保护,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天葬也反映出藏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和尊重,因为无须为做棺材而砍树伐木,也不占用土地,使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减少秃鹭对其它兽类和鸟类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6]。甘肃玛曲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全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地方,足以说明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与藏族崇尚自然、保护资源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实习引导学生们深刻体验了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积极内涵这一社会资源来推动现代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四)考察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实习基地之一的碌曲县是甘肃境内最大的黄河支流。碌曲和玛曲都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生态地位,在维系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经过在碌曲尕海湿地、则岔森林、黄河首曲阿万仓湿地的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到,近年来,甘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地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的渗水和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暴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方沙化,严重威胁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此外,甘南黄河源区还面临天然草地严重退化、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草原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以及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降低、河流水量急剧减少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甘南黄河源区的实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重视该地区的生态保护,才能使生态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实现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全面地纳入教学体系

1•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实践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明确“学生主体”观念,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唤醒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整个实习活动的主人。这方面,兰州大学的野外生物学实习带队教师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实习时间相对短暂,穿越和经历的路线较长,因此,如何克服地域广泛、生态类型复杂、物种特异性较强与学生多、时间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是实习队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全面了解不同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改革大团队式的野外实习活动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分组模式,将整个实组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如民勤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小组、甘南牧区草地退化人文因素调查小组、阿万仓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小组等,由不同的教师带队具体指导,让学生在开展野外生物学实习的同时,对个人感兴趣的社会实践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而且也有效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开展生物学实习的同时,主动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实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2•改革教学内容,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

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主动将人文知识内化到生物科学知识中,这是兰州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地域特色和教学特色。拓展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内容,在自然科学实习中引入人文内容,加强同实习地社会、文化、经济的联系,使实习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主题。如兰州大学理科基地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时刻灌输环保的思想,激发环保意识和使命感,注重将植物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观察、研究,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界的了解,开阔其视野,还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生态和环境意识,从而提高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并建立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鼓励学生走入实习地的居住区域中,了解当地经济结构、宗教文化、人口密度等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可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努力激发学生热爱知识、崇尚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以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视角来认识问题的眼光与情怀。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导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实践中广泛学习和运用人文知识、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反思、总结、探索,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实习活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了解实习地的生态环境、生物类型等,也要尽量搜集当地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料,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因此,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和人文内涵的教师,才能善于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环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取向等都受到感染,获得升华。

第3篇

【关键词】滨水城 景观设计 生态规划 原则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和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海上建城市,湿地建公园,人在城中行,城在水中映。随着各地滨水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各地的滨水经济区都成为了全国当地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摘要:

一、整体优化原则

从滨水区自身来看,滨水区的设计在整体上应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虽然因各地块属性、自然环境的不同,滨水区内各部分在使用性质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该统一。城市的滨水区和市区之间要加强联系,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规划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探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二、景观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内各要素之间或景观要素内的差异性,是景观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应是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原则。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三、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由于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应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重物种的多样化,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提高景观异质性。

四、景观针对性原则即地域特色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和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不论从生态还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差异等角度看,每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征,这些地域差别形成了纷繁多彩的风格和特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征,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选用地方材料,造就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一样的,滨水空间要有特色,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当地的条件仁。

五、遗留地保护原则

即对原始自然保留的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和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城市往往是沿河、沿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这种文化的挖掘和继续,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为一个具有“记忆”的地区。

当今地球上绝大多数自然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人类的干扰和影响,并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真正原始的自然保留的己经极为稀少,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具有不可补偿、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价值。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对这样的区域加以绝对的保护。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尤其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对水源地、名胜古迹、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加以格外的保护。

六、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重一切设计都联系人的生活和尺度。只有建立在对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才会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遗失了这一点,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成为和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相抵触的消极因素,成为“为设计而设计”、和现代人需要相抵触的东西。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和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七、平安性原则

确保城市堤防的稳固,防止因绿化植被或其他景观设施破坏大堤结构,防止堤防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管涌、溃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是城市堤岸的首要职责,是综合开发城市堤岸、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多重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八、亲水性原则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轻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滨水区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九、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参考文献摘要:

1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北京摘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赵宏伟,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反思.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生长的自然阶梯.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

作者简介:

第4篇

1引言... 1

1.1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3

2目前国内城市滨水设计的利用状况... 4

2.1滨水区在城市中的作用... 4

2.2目前国内城市滨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4

2.2.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

2.2.2滨水与城市在空间上缺少整体性... 5

2.2.3土地使用形态片断化... 5

2.2.4表面化的照搬照抄... 6

2.2.5对生态概念模糊... 6

2.2.6交通组织混乱... 6

2.2.7护岸景观缺乏连续性... 7

3城市滨水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8

3.1城市滨水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

3.1.1自然性原则... 8

3.1.2整体性原则... 8

3.1.3连续性原则... 8

3.1.4多样化原则... 9

3.1.5安全性原则... 9

3.1.6亲水性原则... 9

3.2城市滨水设计应遵循的方法... 10

3.2.1人文设计... 10

3.2.2生态设计... 10

3.2.3景观序列... 10

4以广州新电视塔滨水区为例... 12

4.1珠江滨水区的过去及不足... 12

4.2珠江滨水区的规划建议... 13

4.2.1大珠江理念... 13

4.2.2文化珠江理念... 14

4.2.3多功能复合珠江与生态珠江... 15

4.2.4亲水性珠江... 17

4.3以新电视塔滨水区为例看滨水设计的成果... 17

4.3.1景观的二元性... 17

4.3.2对功能空间与生态的协调... 17

4.3.3亲水性的体现... 18

4.3.4公众参与理念的深入... 18

第5篇

关键词:女书习俗;女书研究;女书数字化;女书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91-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习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活化石,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最深的根源,一个民族或者群体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特寓其中。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在全球化语境下,社会变迁加剧,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许多独特的文化都面临着衰落和消亡,女书也正是其中一例。女书是流传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及毗邻一带妇女中间的一种独特文字符号体系。女书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她的消亡必将给世界文化多元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982年,女书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被中南民族大学专家发现。从此,女书走进了学者的视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她由女性创造,并且仅有女性能够使用的特性,正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002年4月,女书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江永县政府正式立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性别意识的文字。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女书习俗”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二 、女书数字化的问题阶段式浅探

从对女书研究的梳理当中可以大致找寻出对女书的研究、保护、开发的轨迹。从1982年至今的30年中,以每个十年为单位,女书的研究、女书的保护与开发都有着阶段式的特点,女书数字化作为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一环,也有着阶段式的特点。

(一)由探索期的“资源占有”而引发的问题

1982年至1992年,为女书的发现期。在这十年里,学者对女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初期,最开始发现女书的惊奇引领学者们走进瑶山中去探索她留下的痕迹。与女书相关的各类物品被相继发现,女书作品,三朝书,女书女红等等;对女书的传承,女书的特性,女书的历史渊源,学者们怀有着茂盛的好奇心。女书研究的初期,学者们针对女书的族属、女书产生的时代,女书造字说发出了各式的疑问,主要针对女书的定义进行了各式的探讨。为了解开女书的谜题,学者们在瑶山里进行了“掠夺式”的资料搜集。他们大量收集女书原始资料,并对女书作品资料进行整理、出版。

学者们的工作为后来的女书研究奠定了基础,却也同时引发了女书数字化问题的开端。原始资料大量存于少数人手中,江永当地遗存的最原始的女书自然传人的女书作品更为稀少,这为后来新加入女书研究的学者制造了一定的困难,也为女书数字化的进程制造了最初的问题。从最初研究女书的宫哲兵教授发表的书籍里就可以明确地看到这一点,在其每一本与女书相关的书籍里都有展示女书的图片,有许多是女书的原件,宫哲兵教授称这些原件为他的资料。在他谈到的一则轶事里,他提到一个法国的女学者提出到他家看资料,而后拿走了他收集的近百本原件,幸而被他发现。虽然他要表达的是女学者对于女书的狂热,但也侧面反映出女书研究初期少数学者对资源的占有。这种“资源占有”使得研究局限在一部分人的手里,从而使得女书数字化的进程在前十年里的进展相当缓慢,所出现的数字化成果多是新闻报道,及各式论文,专著。而女书的原件与原文资料,乃至文字资料都只做为附录或图片资料零星出现在这些文章中。当然,在80年代初期,国内电子技术的低下,以及电子传播形式的未推广也同样不利于女书数字化。

(二)整理期的失真对数字化的影响

19世纪90年代到2002年的十年间,经过了对女书资料的疯狂收集后,部分学者开始对女书作品进行整理,对女书文字进行归纳,解说。在此期间所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周硕沂的《永明女书》(字典类书籍),谢志民的《江永女书之谜》、赵丽明的《中国女书集成―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资料总汇》(作品整理类书籍)。文字及原文资料的编纂成集无疑是女书数字化的一大成果。然而在这十年里,女书数字化一直停留在书面层次上,并没有向前跨进。

究其原因,在整理期出现在资料失真使得女书资料没有权威性,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不完善的资料,而且是被质疑的资料,这使得研究的成果失却了可信度,整理成集的资料版本不同,内容不同,甚至观点也不同。在对一种古文字,一种特殊文化的诠释初期,尤其是缺乏历史实证的这样一种文化面前,没人能全方位地真正地了解女书。当出现失真的局面时,研究者的首要要义是提出问题并且科学地用理论依据,或充分的实证来指正问题,以求后来的研究者不至于走进研究的误区。对于女书研究中的失真问题,赵丽明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失真比失传更可怕。只有文字而没有文脉的女书将失去历史的真实性,缺少了可信性。”失真比失传更可怕,这才是研究的首要原则。脱离了真实,就是脱离了历史,就是脱离了文化作为古文化,古文字,古籍来研究的依据,即研究毫无意义。没有确切可信的原件资料,数字化的进程又一次受到阻挡。但有关女书的数据库基本形成,内容多为女书原始资料,女书作品,女红,三朝书等的图片资料,大量的论文及书籍也收录在内。

(三)新世纪女书数字化的成果与问题

2002年宫哲兵先生帮助江永政府建立了女书现代学堂。新世纪初至今的十余年间,女书学堂毕业的女书传人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活跃起来。她们有的去到外地演讲宣传,有的参与电视剧演出,有的在当地进行旅游项目的表演。在这期间,女书数字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电影《雪花秘扇》,电子发声字典《女书字典》,各类网址,各种视频,以及女书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等等,都是女书数字化在新世纪的成果。这些成果与国家的重视,女书保护与开发的侧重角度改变,以及国内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都是分不开。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女书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已经成为女书文化保护的一种趋势。网络传播的巨大力量在后女书时代已经被女书研究的个人、机构、各级政府及民间力量认识到。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女书进行活态保护,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女书及女书文化,使女书真正得到活态传承及发展。

然而这样突飞猛进的成果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1、网络信息数量虽多,但信息散乱,系统性不强,且信息重复现象突出。没有统一的整理和规划,权威的数据库信息不对外公布,令女书爱好者望洋兴叹。2、女书数字化成果以文字内容的论文为主,音频,视频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制作粗糙。3、书籍资源多以扫描形式上传,无法检索,且没有系统的资源库,多以散乱形式发售。至关重要的女书作品集,也是如此,不利于研究者的研究。

在2001年奉恒高《在“中国女书文化抢救工程座谈会暨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一文的结尾,他重要地提到:“要重视舆论宣传,提高女书文化的知名度……通过宣传吸引四方宾客来旅游,投资、振兴和发展当地经济,造福于人民。” 可见女书数字化的进程站在经济发展的高度上越走越远的。然而文化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联合国宣言的定义里来看,更多的应该是精神的,纯文化的价值。电影《雪花秘扇》对女书的误解读,市面上流传越来越多的伪“女书”,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看是拯救实为加速消亡的种种行为,都是经济价值观的推动。面对即将消亡的特殊文字,和其所代表的女性文化,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难道还应该只站在经济发展的舞台上作秀吗?

让人欣慰的是女书文化发展至今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女书书法、女书与音乐的结合等。很多对女书有着热爱的人,因为各种缘由与女书结缘,并且开始了自己的女书创作之路。这种创作,并不是一种文字的,文本的篡写,而是对女书文化的一种新解读。他们有的结合自己对女书的解读,对女书艺术的认识,对女书字体重新创作。许多女书书法者(多为女性),在这样一种创作中展现着女书新时代的文化含义――女性在新时代的地位,女性文化在新时代的又一种表达。爱好女书书法的人日益增多,女书书法也成为女书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类展示女书书法的视频和网站越来越多。

也有的结合音乐展开对女书的传播,如上海的音乐家谭盾先生。2013年3月他与宫哲兵教授就女书交响乐的制作进行了探讨。他将运用“微电影”和“交响乐”的元素,将女书的音乐、生存环境、和优雅的女书文字结合在一起,制成《女书》交响曲,并计划展开全球巡演和宣传。

这种别样的解读是以文化宣扬为主角的,是促进女书研究的一种方式,也是在新时代对女书的最妙的一种保护与开发的手段。

怎样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怎样做到并肩齐进,怎样坚持在不改变其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又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女书习俗的保护与开发来说,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宫哲兵.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3)

【2】谢志民.“女书”研究十年综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无法离开理念的导向作用,而理念的形成一方面受到社会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特征、社会要求以及内容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关注主体性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受教育者的定位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围绕教育形成的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涉及教育的目的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对封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比较单一,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定位更加趋于实证性和工具性,人的整体性价值渐趋冷落,导致“人的缺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左”的思想影响,同时受到人群的阶级划分意识的影响,把大学生看成是被教育和被改造的对象,当成被动、无个性差异的群体,从根本上忽视每一个个体的特征、个体的需求和个体的诉求,导致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掩饰下漠视个体的需要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无论在教育的手段上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上都是机械地、居高临下的说教与灌输,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当成实现某一社会目标的工具。

改革开放打破了僵化的思想对人们头脑的束缚,也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极大地进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这不仅证明了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且,最具有革命性的认识是对人的定位从工具性向主体性的转变。这样一种转变符合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样的转变同样符合我们对社会发展目的重新认识,符合我们对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人的成长规律的重新认识,符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也验证了这种转变的正确性,那就是社会中个体积极性的极大进发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在现实的层面上,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基础和根本。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注重从人性学的角度研究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强调了人性学说的指导作用。在指导思想上逐渐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弘扬、培育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因此,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一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巨大变革,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无效性、空洞化等困境的根本前提,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从环境到对象、从机制到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巨大转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从阶级性为主向注重社会性的转变

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阶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社会,也就是它的普遍,是维系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是互相促进的,也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级,完全忽视了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批判、克服、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样一种功能定位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民内部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不相符的,其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泛阶级化现象和泛政治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政治思想教育领域的功能定位发生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导的内涵与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多地表现为人民性、建设性为主的社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从社会性目标向重视个性化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社会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社会化目标意味着大学生要成长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体现了目标的共性、普遍性和共同性。个体化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体现了教育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社会化的目标是个体化目标实现的条件和主导因素,个性化目标是社会化目标的基础,是社会化目标的促进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与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相背离的个体化会有多大的空间,同时,扼杀了个体化的目标则是教育的目的相背离,从而会导致社会化目标的泛化和空洞化。

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侧重其社会性,这种目标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单一性的反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学生的自身要求与自身定位多元化、选择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目标凸显。对学生的个性化目标的尊重与重视无疑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越来越兼顾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目标定位要求,突出个性化的目标定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一是尊重差异,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选择环境;二是注重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为学生按照个性的特点规划自己,超越自己提供条件和制度安排,给每一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三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单一化向融入人文教育的转变

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环境中一个大系统,那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密切相关性。一方面,政治思想与人文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另一方面,政治思想无时不刻不是处于人文思想的氛围中,而且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应该体现的就是人文精神。人为地割裂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育,似乎谈人文教育就是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谈人文教育就是讲温情和人情,而不讲阶级性。所以,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语言表达乏味、教育模式僵化,最主要的问题是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失去了人文关怀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根基。

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要培养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成长在一定历史时代和实践基础上的人,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有着健康的人格特征,个性鲜明的人,也应该是有着高尚道德和懂得人文关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是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寻找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和真正的精神归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则是相对注重对发展人的感性、情感和个性的独特价值的挖掘,强调人的思想、意识、情感等属于主体范畴的因素对于客观外在的制约,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精神超越性”。一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乃至人的合理需要。这样的教育要体现出人性化、生活化与幸福感。坚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生活化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平凡生活;幸福感不仅要关照人内心的幸福,还要滋养其社会性幸福感情,使人成为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的、高品位的、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另一方面,重新定位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是什么”的追问也引发更多思考,高等教育从整齐划一的模式向尊重个性的转变,从谋生的预备期向人文精神培育的转变体现了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人文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人文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环境。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在单一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也是封闭的。

第7篇

【关 键 词】 议论文;语言;作文

一提记叙文的语言,我们马上想到的是生动形象;一提议论文,我们想到的则是枯燥乏味。其实,议论文的语言完全可以像记叙文的语言一样生动起来,下面就教你几招。

一、巧用四字词语,增强论证的气势

四字语是汉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现象,《诗经》多用四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感人至深。汉语独有的语法特点,四个字巧妙组合能表达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气势,可以说在表意、表情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能起达其他字数句子所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议论文中如果巧用四字语,能大大增强论证的力量。如2011年高考新疆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段文字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或单独使用,或镶嵌在句子中,有力地论证了“诚信”这个论题。

二、引述事例诠释概念,化抽象为具体

写议论文,如果空洞地说教或空发议论,会让人觉得语言干瘪、生硬;但如果用典型的事例、典故、诗文来分析论述,就会避免这种情况,所诠释的概念会灵动起来,所论述的道理也会更具说服力。如2011高考北京优秀作文《让或不让》: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众人所称颂。赞扬,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我不禁问道,我们是否应该让出它们,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

一开篇概述出两个典故巧妙地引出了要论述的话题,既简洁又生动。

三、妙用古典文学意象,化枯燥为生动

古典文学中的一些文学意象鲜活而生动,一看便能给人以美感,如果能巧妙地借用到议论文中来,不但能使议论文的语言不再枯燥,还能让读者在美的愉悦中轻松地领悟你所论述的道理。如2011年湖南优秀作文《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大自然厚德载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自然”“雨水”“海水”“清风”“花香”这都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意象,一看这些词就让人振奋,作者运用到自己的文中,巧妙地引出了“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四、引用古诗文,增加议论文语言的文化神韵

古诗文意蕴浓郁,写议论文时如果能巧妙地把它镶嵌到说事论理的句子中,不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浓郁的文化情趣会让读者把玩不已。如2011年辽宁优秀作文《君子之风》: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孤傲。

作者在概述完兰、竹、菊、梅的特性后,在句子中嵌入古诗文句,生动地阐释清了“君子之风”这一概念。

五、使用整句增加语言的气势,突出文章的旨意

过于单一的散句,容易让语言乏味,但如果在文中适当加进一些整句来诠释概念或者概述事例,就会让语言生动起来,而且还会让论证更有气势,旨意更加突出。如2011北京优秀作文《包揽后的反思》:

近年来,姚明创造了中国第一高度;刘翔创造了中国第一速度;丁俊晖创造了中国第一准度;而李娜创造了中国第一力度!这一个个中国实力的体现,无不是中国近年来在体育领域进行改革,调整运作体制使之科学与完善的结果。

文章最后,作者运用排比造出一个整句,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也有力地总结了自己对我国包揽乒乓球金牌一事的看法。

六、巧用比喻,让语言直观生动,富有感性

比喻是各类文体都可使用的修辞方法,如果能用比喻在议论文中形象、具体、感性地来论证抽象的道理,就会使所论证、诠释的观点更容易让人接受。如2011年甘肃优秀作文《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诚信是最美的情感,请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请让诚信的春风,拂尽你我心头的那些尘埃。

文章最后,重申“诚信是最美的情感”的观点,并巧用比喻呼应题目,生动又富有说服力。

总之,运用这些技巧,你的议论文语言也会和这些高考作文一样精彩,请努力试一试吧!

【参考文献】

[1] 陆丽琴. 例谈提升议论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9).

第8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 建筑层级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层级特指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住宅设计规范按层数对住宅有四种划分:一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对高层住宅又做了进一步划分,即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百米的超高层住宅。因此就界定出六个建筑层级: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10~18F)、高层住宅(19F~100M)和超高层住宅。

1. 整体性原则

1. 住区内部的整体性

1)住区总体设计

在住区总体设计中注重小区的建筑总体布局、交通系统、绿地系统这三个不同层面的整体协调组合。而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中,住宅建筑在二维总平面的布局优化和住宅建筑层级的多样是建立住宅小区整体性的基础,以不同层级的住宅建筑与空间这一正一负要素的组合与变换有利于住区整体性的形成。

2)住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以往的住宅小区建设,在处理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上只注重物质利益,违背了自然和生态条件的原则,不仅造成了损坏自然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局面,而且对自身创造的微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住区设计和建设应考虑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这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1]

3)物质空间与住区文化的整合

物质空间整合注重的是住区的物质特征与社会属性的融合,通过住区内部层级的划分和建筑层级的布局优化,使小区的物质空间得到改善,创造促进住区居民互动的物质条件。物质空间和住区文化整合需要考虑各层面文化和谐共处及相互映衬,通过在小区营建适合不同收入阶层构成特点的住宅建筑载体,为不用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相遇交往提供可能,加强居民之间的精神交流。

2. 城市区域内的整体性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功能要素,它是城市的一部分,住宅小区的整体形态要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调,其外部空间与周边环境各要素也应达到整体协调,能够让空间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这对小区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连贯与统一是有利的。因此这就要求住宅小区内多种住宅建筑层级的布局优化上升到城市设计的层面,在保证住宅小区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城市形态的整体秩序。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矛盾,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其物质功能的实现,更应体现住区多方面的内涵。住区空间与环境的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担负起满足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要求的任务,其表现形式也必然是多样的。

大多数理想化总体规划的住区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于过度的图解式的城市规划理念。尽管单体建筑具有特色但却回避了住宅小区的系统性。[2]而成功的住区则具有不同的居民、空间、建筑层级、规模和社会机遇。在与其周围环境形成和谐联系的同时,它将考虑到自身的鲜明特征:一种既考虑住宅建筑多层级的有序布局又避免小区整体混乱的住区发展演变规律。

3.个性化原则

伴随着多样化要求,个性化的表达成为住宅小区精神面貌的灵魂。个性化原则以独特的居住文化为导向,在城市区块中彰显住区的个性特征。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里。当前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单一文化模式的危害性,在对城市住区的营造中,努力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多样性,以改变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的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在当今以多元化快速变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生产模式从标准化大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生产的转变,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以居住空间模式模糊化、精神化、表皮化为特征的居住文化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

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文化保护日益重视。传统的居住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人与环境共选、共生、共建才形成的,具有深厚的生态和人文经验的积淀,进入信息社会,虽然原有的生态基础已改变,但作为特定区域的居住文化,其价值将予以重新评价,并加以吸收和再创造。全球文化的趋同的趋势,更要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保留自己独特的居住文化。只有保持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我们才能维持文化这一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和生态平衡。[3]对传统居住文化的承续及与现代文化的整合是我们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世界文化趋同,国内城市文化的迷失的窘况。

4.视觉化原则

住宅小区是一个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再加入时间这样一个四向度的空间系统。空间结构系统不仅仅是二维平面上的相互组合,还有立面天际轮廓及群组关系的组合,将二维的平面结构组织向三维的立体网络体系发展,使居住主体无论静止观赏还是动态游行,都可以看到建筑层级丰富的现代小区。

尤其是近年来的高层住宅建筑逐渐增多,更加需要开拓立体空间网络体系及其绿化体系。通过住宅建筑层级的布局优化形成大小开合、内外空间相互穿插、整体感较强的立体空间网络体系,缓解由于高层远离地面带来的视觉单调感以及空间尺度不协调的问题。

5.集约化和综合价值原则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其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也要考虑它的经济价值,更要发挥它的生态价值,只寻求单一价值,是不全面的。例如在城市住区的选址问题上,德国50年代到70年代的新建住宅区一般选在城市郊区,有较大的规模和独立性;而从80年代起,德国开始在城市中心,通过城市改造兴建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相混合的小规模住宅区。内城作为居住地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其选址主要考虑的就是经济效益。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原则指的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住区各构成要素进行重组,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在住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在同一范围内,通过建筑层级的合理搭配和优化布局来促进住区的多样化。

6.结论

通过以上设计原则的确立,将高、中、低不同层级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而把控小区整体设计朝着整体有序的方向发展,使住宅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王彦辉著. 齐康主编.走向新社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