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证券投资实训总结

证券投资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2: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证券投资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证券投资实训总结

第1篇

一、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失调

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必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基础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课的安排比重上,应明确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适当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调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化。而较多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实践性教学,即便考虑到实践性教学,但实践性教学学时很少。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应按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理论课时占45%,实训、专业岗位实习课时占55%。这样就明确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

(二)校内模拟实习缺乏实践性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一般已经配备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但是校内综合模拟实习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拟实习指导教师多数都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精力不够,实践经验不足;二是模拟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实习资料所涉及各行业的多样性仍然不足;三是模拟实习的效果不明显,无法将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业务有效衔接。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学生实习,一是前往大中型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有关经济决策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不同于化工、汽车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顶岗实习,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还能够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操作性人才。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的限制、岗位的具体要求、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等因素制约,实习单位只是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象征性的工作,往往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联系安排专业实习很艰难,很多时候是靠领导和教师的私人关系在维系,没有任何保障,难以寻求与企业双赢的切入点开展社会实践。

二、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训教学体系

(一)全方位

1.模拟实训内容的全方位。包括证券、期货投资,证券期货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同时配以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岗位化,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

2.模拟教学形式全方位。根据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不同而采取不同形式,既有每门课程单元实训,又有针对岗位需求的专项实训,还有集证券、会计、理财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同时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紧密结合的实训与实习,以及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的实训。3.模拟教学环境的全方位。校内建立健全“仿真模拟证券实验室”“、银行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

(二)双循环

双循环是指日常教学中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

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

(三)多模块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证券保荐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发行的准备与承销、证券上市保荐、证券估值与询价、证券信息披露,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发行承销能力、证券营销能力、会计计量核算能力。

2.证券经纪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回购交易、证券风险控制、现资银行业务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柜台服务能力、证券经纪能力、证券委托交易能力。

3.证券投资咨询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营销、企业财务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软件应用能力、证券咨询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4.期货交易实训。该模块主要学习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期货结算,着重培养学生的期货交易能力、价格分析能力、交易结算能力。

5.基金管理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基金募集交易、基金估值、基金收益分配、基金信息披露、证券组合投资,着重培养学生的基金募集能力、基金交易、基金营销能力、基金运作组合能力。

6.证券会计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会计核算、期货会计核算,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证券会计基本核算能力、证券会计分析与监督能力。

7.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训的升华,是对四年(专科三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

三、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第一,将实训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了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从而保证上述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

第二,认真做好实训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二是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三是课堂集中实训与课余学生分散实训相结合。所谓的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四是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五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

第三,加强实训教学资料建设。包括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实训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第2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逻辑推理;实践;人才培养

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指出:“我们最关心的主要是概念、方法、标准、原理以及最重要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并不因为理论本身而在于它在实践中的价值”。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能熟记理论本身,而在于运用理论推导出正确的买入或卖出的决策。

在证券投资教学的实践中,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将逻辑推理的教学融人证券投资理论教学中,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手,通过明确本专业的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的界定.制定了一套新的证券投资人才培养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一、合格的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知识结构的界定

我国现有的证券投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领域的主要课程,理论知识覆盖面宽.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基本具备了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储备。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缺陷在于: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逻辑推理课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知识.而证券投资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以前的结论与实践中的演绎过程不一定是一致的。因此加强推导过程的教学是必须的,逻辑推理应该包含在证券投资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二)知识结构的扩展

将逻辑推理知识纳入证券投资专业课程的一部分.是扩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必然。然而现实中,没有一所高校将逻辑推理列为证券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证券分析的复杂性,理论课程中的结论与实际的证券价格运行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普遍对理论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学生开始怀疑证券理论的正确性.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前景充满困惑。为此,课题组成员利用实践课教学、模拟比赛辅导等机会,穿行逻辑推理的教学,并运用推理引导学生进行证券分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解释市场交易行为。在证券投资专业(含金融专业中的证券方向)课程设置中增加逻辑推理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必要的。

(三)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科与专科阶段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证券投资专门人才,即为证券公司、证券咨询公司、民间投资机构输送投资分析人员、操作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

最终培养的人才必须像格雷厄姆教授所说的掌握了证券投资领域主要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并且具有较高水平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并不强调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巴菲特,但是我们必须按照培养巴菲特的方法一样去培养我们的学生,在高风险的证券投资领域,学生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收益,为客户规避风险。高水平的投资人员,不仅仅是指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的人,而且是指具备运用知识解析复杂的市场能力的人,所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而在证券投资领域,逻辑推理能力是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价值的首要能力。

二、在证券投资专业开展逻辑推理教学的探索

我们在实践课教学与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投资大赛中,以证券投资理论为基础,强调逻辑推理与理论的结合,主动调整教学方案,增加逻辑推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逻辑学基础

限于教学时间,将逻辑学课件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在学习课件的基础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课堂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在逻辑基础教育中,首先强调数理逻辑与概率逻辑的教学,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理论与实际的偏差是客观的,理论中包含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是引导我们进入成功投资的依据,从理论出发,我们的成功将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其次,将逻辑推理具体运用到个股的价值投资分析、技术分析中.引导学生追求高概率的成功投资,而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投资。

(二)价值投资中的逻辑推理

所谓价值投资.是一种寻找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股票的投资方式。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鼻祖,其学生巴菲特是最成功的价值投资大师。在价值投资的教学中.仅仅传输格雷厄姆的价值评估方法是不够的.动态看待公司的价值,从未来的角度估量公司的价值才是成功的关键。

价值投资理论本身是正确的,巴菲特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很多人从静态低估的角度买入,结果失败了.理论的缔造者格雷厄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在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中用过去的数据计算公司价值,事实证明他错了,价值投资理论也曾经因此受到质疑。我们所说的某某公司的股票价值,是一个微观问题,我们的推理逻辑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先看宏观经济、再看行业经济,最后才定格在某一个公司(微观)的股票价格上,这样价格是否低估,就不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了,具体的结果,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公司,结合经济学与逻辑学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评判。这种评判如果被事实证明是成熟的,就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如巴菲特提倡的贴现价值模型,实际上就是一种量化的逻辑推理。

(三)技术分析中的逻辑推理

技术分析理论中的流派更多.比较流行的技术分析理论有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等。这些理论也属于格雷厄姆所说的“概念、方法、标准、原理”而不是格雷厄姆说的“最重要的逻辑推理能力”。主流的技术分析理论无疑是正确的,是经过市场无数次检验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要求学生从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前提人手.自己重新推导技术分析理论的逻辑合理性。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技术分析理论中的主流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逻辑的。但是市场上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分析方法,逻辑思维是混乱的,没有说服力的。

技术分析理论对交易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求学生从三大技术分析的假设前提出发.依据主流的技术分析理论,建立符合逻辑的交易原则.并严格执行。如果我们所有的交易行为都是符合数理逻辑或概率逻辑的.那么交易行为成功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前提的核心是:股票的价格是沿着趋势运动的。道氏理论指出:趋势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短期趋势。好了,我们的问题出来了——如何判断趋势即将发生变化?目前我们已经结合趋势理论与K线理论有一个初步的,符合逻辑的推断,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而不是告诉他判断的结果。趋势变化的转折点的出现,操作(买人或卖出)决策必须及时执行,成功投资主要是体现在趋势转折点的操作行为上的。

三、成功案例分析

在证券专业实践教学中.建立了以世华财经教学软件为主的仿真实验室,这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证券奥秘的积极性。在2006年-2008年连续三次组织学生参加“世华财经”杯全国大学生模拟投资大赛,并且三次获得优胜,是全国200多所参赛学校中仅有的两所每次都位于前十名的学校之一。我们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已经毕业的学生有多名现在服务于国内知名的证券机构.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获得的。

1.基本技能的巩固。金融学科实践与一般工科实践不完全相同,金融产品的交易涉及盈亏数字较大,不可能冒着较大风险让学生直接参与现实的金融交易。所以基本技能的巩固一般是从模拟交易开始的。

我们充分利用世华软件的模拟交易功能,给每一个学生开立模拟交易帐户。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从趋势理论、均线理论、形态理论中找到依据,写好属于自己的操盘日记。强调买人的理由,只有理由充分了,才能做出买入的动作。卖出也是一样。学生在模拟中,加强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根本价值在于使用,活化知识的使用可充分学生所学知识的主旨价值。

发挥年轻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主动运用投资理论与逻辑推理知识,通过比赛成功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的热情。

2.逻辑推理教学的展开。(1)基本推理能力教学的展开。我们为实验班级编写普及型的逻辑推理教案,利用商学院提供的开放式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兴趣,要求学生做笔记,完成课后练习,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将参加后面的全国金融投资大赛的相关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战分析能力;(2)使用与探究。对知识使用效果的检验,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所在。鼓励学生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探究.培养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即每一个操作指令完成后,必须写出:操作运用的原理,逻辑推理过程,结论等三个主要步骤。并提示学生过一段时间.再来观察结论的合理性。

3.合作与交流。在实践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教师适时启发诱导,提示点拨。可将学生分成3—5人一组,自愿组合.选择各组感兴趣的项目。实践性教学过程包括明确任务、协作学习、创设情境等。早期,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者:后期,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习方向的引导者。

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取到“解惑”的作用。合作与交流是多方面的,还包括学生与公司客户的直接接触.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4.展示与评价。通过以上的个别化实践与协作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接着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可分阶段,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小组实践成果在课堂上通过电脑、投影等方式介绍给大家,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实践成果,并启发、诱导学生对别人的实践成果进行讨论、评价、纠正错误,补充正确观点,这样,学生不但在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小组的实践成果,提高了实践创新的能力。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给分.一般记入平时成绩,如果是单列实践课,则单列成绩。

四、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师队伍的构建

(一)建立单项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教学体系

1.单项训练是根据培养目标所需岗位基本技能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提倡边教理论边做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

我们提倡将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融入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的教学实践中,在每一个单项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自己依据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推导属于自己的结论。

并要求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偏差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通过对单一的技术分析理论的运用,要求学生从投资决策出发,对现实中的行情变化,推导出买入、卖出或者等待的决策。全面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是每一个单项训练的最终目标。

2.综合实践则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践教学.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全面提升金融投资的决策水平。目前,我校金融专业已经建成申银万国证券九江营业部、国盛证券九江营业部等实训基地,学生良好的操作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由实训计划、实训报告、实习评语等组成较完整的实训质量监控措施。

对于参与综合实训的学生,要求学生做好实习笔记.对实训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好记录。强调综合实训中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解决.由教师最后进行评估。投资中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实际上就是最终决策的正确率。是未来学生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正确率高是投资决策能力的体现,在证券行业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自己在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二)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后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师资队伍

证券投资专业实践性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示范性、职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因此,我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加强现有的教师与证券专业人士的交流,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请证券投资一线的高素质人才走进校园.通过讲座等形式传授他们的经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3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高职教学;反思;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前言

在这十数年里,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发展到如今这样,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都要感激那些默默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所以,归根到底,最要感谢的就是高职院校课程中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如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旨在于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如今证券投资又作为人们理财投资主导工具,要如何更好地教育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就要不断改善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理财水平十分重要。

二、证券投资实务相关概念及主要学习内容

(一)投资的主要概念

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而对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进行资金投入,以购买形式达到增值的行为和过程就是投资。为保持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断增长,投资者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行为,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地,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获取预期的经济收益,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整个投资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投资者投入资金,资产增值以及投资者收回本金。

(二)证券投资的主要概念

根据投资的对象类型可以把投资的类型分为两种:证券投资和实物投资。

其中证券投资是发达国家现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也是让投资者致富时间最短的一种投资方法,但风险也是最高的。证券投资是指金融投资或间接投资的一种,也属于信用活动的一种,具体是指通过买卖或投资有价证券获得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尽管表面上证券投资是对有价证券进行资金的投资,但实际上是对实物资产进行投资。投资者通过对有价证券的投资间接地参加了资本的积累。

(三)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

证券投资中的证券只是各种类的经济权益凭证的总称,是证明证券的持有人有权获得相应权益的一种法律凭证。根据投资证券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无价证券和有价证券。日常人们所提及到的证券一般是指有价证券。

无价证券别称凭证证券,是单纯证明事实的凭证,一般并不具备市场流通性,例如:票证、借据或收据等。

有价凭证是指标有一定金额,代表财产权或债权的整数,具有交易价格,刻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或流通,如股票或债券等。其中有价证券可按证券的用途和持有者的权益不同而分为三大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其中,有价证券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证券,而人们所讲的证券就是指资本证券。

(四)主要学习内容

证券投资实务是投资理财有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教育学生投资证券市场的基础理论技能。其中,教学内容涉及到股票、债券、基金以及“涉证”金融衍生品等证券市场投资领域。教学目的以教育学生对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作为教学主线,通过实训导向令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证券投资的的基础知识,了解和熟悉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和证券投资理财的操作方法,并且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且详尽地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的证券投资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或个人理财投资活动奠定一个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高职证券投资实务教学概况

自2007年以来,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一直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主干课程。根据证券投资实务的课程要求,要求学院的课程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累计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尽管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开设目标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到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理念,但课程开设后,并不能真正正确且全面地体现出课程应有的实训价值,反而开始回到课堂理论教育模式。这些都说明现时我国的高职证券投资实务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作者将简单地分析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相符合的教材

现时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所采用的是中央电大统一编写的教材。尽管中央电大所编写的教材能够根据实际证券市场情况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但其中一些较为专业的事务性教材编写还是不够科学,实用性较弱。高职院校中的学生要求实际操作能力强,技巧熟练,再者,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工作,假如不能够结合实际和市场的特点岁问题进行分析,那只会让全局变得更不堪。证券投资分析的相关教材中大多引用国外的理论、数据或例子。尽管教材中的理论较为先进,但是和我国的国内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相比起来,就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严重脱节。教材中的理论和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不相符,极容易误导学生分析思考方向,导致解决问题的办法脱离实际。如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变化多端,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脚步,不能及时提现出市场的特点,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也会变得艰苦,学生也会因此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没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

上文提到,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一般来说,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操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模拟投资操作,这需要学生在学校里的金融实验室中进行。第二个就是学校和证券公司合作,建立一个专门的证券实验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把实际投资操作还原。这些都需要学校和当地的证券公司大力支持,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很多学校的课程教学都只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不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或模拟交易都形同虚设。即使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多么生动有趣,也无法把证券市场的真实情况告知同学。学生不能进行亲身体验交易中的乐趣,很同意会失去学习证券投资实务的兴趣。

(三)教学资源落后

在授课证券投资分析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图表,教师通过图表把交易中任意两个因素的关系简明易懂地表达出来。这些图表是不可能单单依靠授课老师单独完成的。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简单的幻灯片已经不能满足证券投资分析的专业需求,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积累的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足以可见,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成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项目式教育法

根据证券投资实务的专业要求和相关的特点,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选择项目式教育法教授学生。项目式教育法是指通过进行完整的“项目”工作达到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培训方法,十分适合专业性职业技术的教育工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前,授课老师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期间还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员从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项目式教学法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老师把项目布置下去以后,由学生自己亲手实施这个项目。学生期间遇到问题时需要自己查找有关的书籍或资料解决,从而达到让学生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而且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高。因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最根本的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关键。项目式教育方法的中心是学生自身。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就无形地有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施项目所需要的收集信息、制定计划或选择方案,每个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心理满足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和书记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终身有益。

尽管项目式教学法符合了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的专业要求,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教师注意的地方:

(一)把好项目设机关

教师在设计项目式要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握好项目的难度,力求做到既能包含教材中基本的知识点之余,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

在布置项目时,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思路,项目的相关资料也要准备详细。在学生实施项目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否则难题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给予适当的评价

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定,并给予适当的建议,让学生从中得益,在下一次的实施中做得更好。也可以把三级评定的平均分作为总分,所谓的三级评定是指首先是老师对项目小组的王城项目情况进行总体评定,再而就是小组成员根据各同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和态度进行互评,最后就是由学生自己对本人进行自评。这三个评定的平均值将会是每一位学生的最终学习评价。

五、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优化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的高职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优劣并存,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进行反思,优化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得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应有的实训价值。针对上文提出的不足及优势,以下是作者总结得出的几点优化建议:

(一)更改教材内容

证券投资分析教育应该把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者要平衡,结合实际。因此,对于教材内容应该同时收录与证券投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经典的案例简要说明现时我国的交易制度及要求。另外,还要及时因应证券交易市场的改变而更新教材中对于证券投资、宏观经济、公司财务以及证券价值的分析。其次,校方要加大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让学生可以多进行证券模拟交易训练或模拟交易竞赛等相关的比赛和训练,闲时还可以接受投资风险教育和投资监督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双重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实务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

除了运用项目式教育法之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重要知识点利用图标和文字相结合,化繁为简,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和理解。但由于证券投资实务的专业性,相关的课件基层办学单位很难完成的。因此,建议可由当地有关专业单位统一完成开发。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各地方高职学院的教学成本,还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三)课程设置改革

如今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学也开始发展为较为独立的金融类专业。因此,课程的类型必须进行优化。证券投资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教学:基础课程、实务课程以及相关的辅修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教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进行投资分析打好理论的基础。实务课程则包括证券投资的分析、公司财务分析、证券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综合教授,作为专业知识的扩展,和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相互结合,与时俱进。最后,与证券投资实务相关的辅修课程则包括法学、财会、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等多种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学生日后工作时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四)增加学生实际操作时间

通过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弥补之前课堂式教育不足和缺陷。因此,校方要加大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让学生可以有优质的设备进行训练,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便学生日后在工作时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投资者的经济收益。还可以间接地训练学生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五)考试评价优化

一旦专业的课程发生改变,那么期末考试的评价也要相应地更改。过去的考试评价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却轻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考试的评价标准应减轻理论知识的比重,增加实际操作的比例,这样可以无意地激发了学生钻研理论的学习热情。

不管是证券投资还是投机,都一定要遵循证券市场运行的规律,对学生们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正确地选择证券投资工具,科学地对证券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成功地运用证券投资的技巧和策略。这些不仅对学生或以后的投资者有好处,还可以让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科学规范的不断发展,让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

六、结言

证券投资不仅仅关系着理财者的业绩,更关乎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证券投资行业来说,更需要一些有着职业道德、责任心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加入。碰巧的是,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和宗旨,因此,高职院校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必须要不改优化,这不仅仅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更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利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时代教育,2009.

[2]蒲涛,刘先锋.证券投资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4篇

应用型本科教学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热点,是我国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提出的新型教学设想。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需要高校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摆脱先前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教学要以理论够用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高度相关,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课程。时下证券市场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交易品种日趋繁杂,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出校门之后是否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如今各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都斥巨资配备了模拟教学软件,这为学生熟悉金融市场提供了仿真平台,同时也能够营造师生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但硬件的投入同时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匹配。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高校必须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预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此时,作为高校更应该深入思考,只有培养学生多种知识与技能,才能在他们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以便改变大学生所面临的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作为知识和资源高度密集的证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能达到企业所提出的用人要求吗?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并不明晰自己学的专业是否符合自身兴趣,对于将来的职业方向是迷茫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所学专业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到底如何,进而提升自身学习的目的性,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相关经验,以提升将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所用教学材料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取得的教学效果。目前,各高校所采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几乎都是沿用以前经典教材,或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其中的部分内容已与实际情况不符,社会在进步,市场在变革,教材内容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与现实联系紧密,但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理论都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现有教材体系的更新没能体现出证券市场所需要的新内容。

2.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开发不足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当前楼市遇冷,居民投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证券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捧。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巨大,因此让学生熟悉怎么应用软件进行证券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高校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几乎占据所有课时,对实际证券投资操作规则及分析技巧的讲解相对较少。高校关于学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的授课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证券投资分析的实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多媒体影片里把一些经典的图形组合用静态的图片格式演示给学生看,缺乏动态的直观感受,取得的收效可想而知。另外,虽然有些高校紧跟潮流,开设了《证券投资学》的实践课程,但大多数学校一般将其分散或集中在学期中的某一段。无论是分散还是集中,其模拟实训所获得的短暂信息与真实市场交易都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集中一周的实践,学生的真实交易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时间的仓促导致学生来不及将所学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故而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3.课程配置不合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现在高校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安排大多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么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理论课教师只负责教授理论,实践课教师也只负责软件模拟的指导。无论是哪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证券投资涉及领域较多,覆盖面较广,内容较细,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相当繁杂。如此多的经典理论杂糅在一起,导致在教师讲授时基本上都是“一言堂”,虽然每个知识点都介绍到了,但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都不是特别深刻,而且缺乏实际市场交易的刺激,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对于一些虽然增加了时间课程,却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分而治之的高校,由于课程教师配置的不同,导致无论是实践老师还是理论老师,都无法对自己所教授学生的素质做到全面了解,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教师教学侧重点不甚相同,这样既可能导致某些知识重复讲解,也可能导致部分教学内容缺漏。

三、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补充更新教学内容,紧贴市场脉搏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用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投资分析理论也处于不断更新之中。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紧紧跟随证券投资实践的发展,总结最新的证券投资理论和案例,不断更新和完善《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做到教材内容紧跟市场需要,不落后于实践。

2.增加实验教学力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证券投资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直接接触过实际的证券交易,才有可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同时,通过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或者掌握的不牢靠知识。学校可以加大学生模拟操盘实训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实际动手每日跟踪大盘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通过反复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市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尽快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宏观环境的瞬息万变,作为晴雨表中的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经济社会的宏观大势,来挖掘当下的热点问题,并对所选择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选择可供投资的个股。这样在整个选股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让他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通过思考实际问题,挖掘可投资个股,判断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的能力,也就是以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举行相关的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好的激励。通过参与比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证券投资实践中运用所学证券投资理论。

3.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第5篇

一、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

精确思维是指用精确的,数字化的指标分析事物,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纯理性思维,精确思维追求最大限度的严密性,它善于解决具有确定性、适于用数字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问题。模糊思维以人们的分析判断和洞察能力为基础,感性色彩较为浓厚,适用于解决确实性体现得不充分、难以量化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要辩证的看待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的关系。比如:艺术创作,条件是模糊的,要得出的结论却是清晰的。股市走势预测,条件是清晰的,要得出的结论却是或然性的。

二、模糊思维与学科的结合

根据学科特点,将模糊思维与学科结合起来,能解决学科中用传统思维不能解决的问题。

1.模糊思维在于“顿悟”,使学生更具创新能力。顿悟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在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看来,顿悟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加工过程,不同于常规的,线性信息加工思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引入模糊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右脑的潜能,产生顿悟,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理论模型,探索出新的理论模型,观点。

2.模糊思维通过近似方式勾勒事物轮廓,估测事件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金融环境是不断变化,宏观政策、企业重大事件、行业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股市的发展,即使用精确的思维推出确定的结果,然而外在因素影响仍然会使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另外,推论出的结论将持续多久,什么时间将发生改变,这在实际情况中是不确定的,即使用精确的数学模型也难以求证出定量的结论。要使学生灵活的估测股市的走势,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则要通过模糊思维的训练,不能采用绝对定量的数据衡量分析出的结论。通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分析出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遇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出来的结论矛盾时,应灵活,综合的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在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要多动脑,分析原因,推论过程与结果,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理清发展与变化,变化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事态发展就越能清晰的把握。模糊思维在于对结果亦此亦彼,能很好的处理非唯一结果的问题。

3.模糊思维有助于学生摆脱单一逻辑思维的束缚。证券投资分析过程要求人们将感知的内容进行加工、更新,比较,抽象并概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以机械的僵化的知识教育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时代信息更新快速的大环境下,采用单一的认知是很难做出理想的分析结论,学好该门课,除了知识的把握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关键,而学习方法主要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学习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学生从上学开始一直受精确思维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都比较单一,要求结论是精、准并量化。精确思维模式运用到证券投资分析中显然是不合理的,分析中所运用的理论模型通常都附加不同的条件,得出的精确结论也是存在在理想状态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在这门课中长期的模糊思维训练,有助于摆脱单一思维方式的束缚,解放思维。

三、模糊思维在证券投资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开放于一体的课程,对历史和现在的行情信息采用经典的理论及模型分析,预测未来证券的走势。模糊思维运用到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使学生更准确、灵活的判断未来证券的发展态势。

1.理论教学中引入模糊思维的概念,讲解时多采用不确定性的词语,如“应该”、“可能性”、“可视为”、“大多数”、“相对来说”等,引导学生进入模糊思维的情境,启发学生的非线性思考思维,产生顿悟。例如:在讲解RSI指标的用法时,整理期间,RSI一底比一底高,是多头气势强,后势再涨一段的可能性大,为买进时机。反之,RSI一底比一底低,是多头气势转弱,下跌可能性大,是卖出时机。

2.在投资分析过程中引入模糊思维,多采用跳跃性思维讲解分析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摆脱惯性的线性思维的影响,发散思维。多提醒学生切忌机械照搬分析的套路,而应该多方面多方向进行投资分析。例如:在开展技术分析教学之前,首要任务是跟学生说明技术分析使用的注意事项,忌机械照搬技术指标,忌频繁使用技术指标。然后在开展技术分析教学过程中还要反复的进行强调,比如在分析ADJ指标时,K值大于80,短期内股价容易向下出现回档;K值小于20,短期内股价容易向上出现反弹;但在极强、极弱行情中K、D指标会在超买、超卖区内徘徊,此时应参考VR、ROC指标以确定走势的强弱。

第6篇

为科学设计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课程考核要求,首先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考核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要求;二是考核的项目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三是要体现对学生能力考评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四是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评定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改革方案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根据上述基本原则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改革方案的“过程”考核项目及考评目标要求设置如下:

1.1课堂考勤、提问和课外作业

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课堂考勤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课堂提问分为课后布置、课前提问和课堂随时提问,但两种提问的目的和作用是不同的。课后布置、课前提问主要考核学生课后的学习与知识掌握情况,课堂随时提问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随堂理解与掌握情况,督促学生集中听课注意力,提高课堂听课和学习效率。课外作业主要包括自主总结、计算应用和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总体把握、案例综合分析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2证券市场调研

证券市场调研为学生创造了走出校门了解证券市场的实践机会。为有效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老师为学生提供调研的单位。调研的问题要事先由各小组拟定,待老师审阅通过后,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按要求由学生分组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

1.3阶段测试和上机操作

阶段测试的目的是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平时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阶段性掌握情况。以抽签方式进行的上机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内的实训项目内容的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

1.4小组作业

小组作业是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培养的重要形式。要求由4-5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5-6周时间内以课外任务的方式完成一份综合性行业或上市公司的投资分析报告。主要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与研究、创新与协作、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写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上述考核项目是证券投资学课程“过程”考核内容的构成部分,它与期末考试结合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能力”和“过程+结果”培养与考评体系。在“知识+能力”和“过程+结果”的能力培养与考评体系设计完成后,方案的实施对预期效果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实现方案实施的预期效果,在方案实施前,首先向学生公布全部方案内容,让学生明确考核项目和具体考核要求,以及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项目的成绩分布。小组作业是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培养的重要方式。为达到小组作业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预期效果,首先,是小组作业的定题要科学,既要反映课程的授课进程和课程的特点要求,又要能够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次,是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组织分工。为使小组作业在对学生能力考核方面更具可比性,指导教师要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框架进行统一界定,在这个前提下,由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内容撰写提纲,再由组长对整个报告的提纲进行整理,提交小组作业的研究计划,经老师审阅通过后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讨论交流和报告的分工撰写。在分析报告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参加小组作业的讨论,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的课外训练活动。小组报告会是小组作业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小组报告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展示的平台。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负责的内容按要求制作PPT课件,按小组研究报告的顺序在课堂上进行规定时间内的口述。实践表明,学生对以小组报告会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极富成就感。

2改革效果

2.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前,学生不仅对课堂听课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老师的提问也没有回答的积极性,对于在课堂上理解不深的内容也不会主动找老师解决。改革的实施,由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和成绩的评定高度透明,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活,课堂上,不仅听课认真,学习效率提高,而且积极思维,主动发言。学习上只要有不明确的地方,学生就会及时找老师解决,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学生认为,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必须勤奋努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使他们克服了以往的懒惰。课前提问、课堂小测验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小组作业和小组展示促使学生自主制定学习与研究计划,促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完成学习小组共同的计划任务,尤其是小组作业展示,要求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走上讲台,以幻灯片的形式,将小组作业成果进行讲解展示;课外的市场调研,要求学生依据调研任务,拟定调研提纲,设计调研问卷。由于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2.2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整个课程都是由教师个人演“独角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判断课程成功的标准是教案备得是否细致熟练、教师讲得是否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是否聚精会神。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方案的实施,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促进了教师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启发进行思维,随时回答老师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3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课外小组作业以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或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报告的形式作为小组研究成果,教师在讲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过程中,必须更多地结合证券市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评述,结合证券分析师的市场分析报告或公司分析报告进行市场分析或公司分析,才能满足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和要求。这必然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学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为了定量分析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收集了同一专业不同班级同一课程改革前后学生的相关成绩数据,如表1所示。从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前后的班级成绩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布以及各成绩档次的百分率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使得学生成绩分布趋于集中,班级平均成绩提高,成绩的优良率也显著提高,成绩分布更加合理。分析可见,改革前,学生成绩存在高低分差距悬殊的现象,显然是由于期末“一张卷”造成的。而课改后,该现象消除。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改的成绩及能力考核指标清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动力得以提升。

2.4提高了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方案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能力训练与考核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体现了课程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学、科研相结合,学习、研究、实践相统一,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参与机会,为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符合。

2.5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在学生自由组合形成的学习小组中,提倡合作学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团队、以合作为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以研究为手段[4]、以应用为目的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这在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方案的实施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结语

第7篇

摘 要:基于协同育人理论,从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入手,致力于打破导致理论与实践分割的传统教育理念,重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符合“行业标准、企业要求、社会认可”适应现代金融转型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 课程体系

通过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从构建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着手,以提高高职投资与理财人才培养质量以符合“行业标准、企业要求、社会认可”,满足金融行业转型升级、职业变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投资与理财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为同类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证经验,推动投资与理财专业群的建设。

1、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建设

学院公司——汇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由惠州市理财师协会与财经学院金融系部分教师共同出资创办,经工商注册,面向社会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投资管理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业务。

该项目将以学院公司为主体,联合惠州市金融管理局、惠州市理财师协会,通过积极加强同惠州学院协作关系,广泛开展同联讯证券有限公司、广发证券惠州营业部、长江证券惠州下铺营业部、太东商银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构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在此平台上组建博知学子创业培训中心、股民夜校、理财沙龙,筹建坤林证券投资工作室、暹亮理财规划工作室等。项目基于协同育人理论,从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入手,致力于打破导致理论与实践分割的传统教育理念,重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符合“行业标准、企业要求、社会认可” 适应现代金融转型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1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构建目标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构建目标:一是学校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部门联手针对金融类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社会调研,建立金融类人员需求库;同时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建立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供应库,从而掌握人才的供求情况,为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平台的构建使改革的课程体系及时得到实践检验,为构建的课程体系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企业要求、社会认可”提供了实践依据。

1.2 协同创新育人平台资源共享机制

1.2.1 师资队伍共享。学校教师既是学校的老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合作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技能、高素质企业员工被聘为学校实践教学指导老师。

1.2.2 信息共享。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等信息的共享。

1.2.3 教学条件的共享。平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专门的培训。学校教师为企业提供证券经纪、金融产品营销、企业融资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策划等服务。

2、基于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保障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2.2 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下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要明确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构建实现培养学生能力进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能力——持续创新能力”。

二是要明确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构建主体、步骤和方法。拟定的方案如图2:

3、实施方案

该项目在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下,通过平台有机整合资源,调查和分析金融类人才的具体要求,主要从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着手构建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地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3.1 具体实施方案:

3.1.1 完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院公司的基础上,拓展博知学子创业培训中心运行的各个主体,同时建立“坤林证券投资工作室”和“暹亮理财规划工作室”,使以学院公司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能够为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如图3)。

3.1.2 强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坚持教学内容与学生“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相结合,立足为珠江三角区特别是惠州市金融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在今后的建设中,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调研,会同行业企业专家,研究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对现有的基于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二次开发,促进课程、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系列化,着手开发“课证一体化”课程,保障课程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

3.1.3 充分利用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打造高水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立足已有师资队伍,通过引进与培养、进修提高等手段,优化师资队伍,通过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专任教师到企业、外聘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的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方案的优化夯实基础。

3.1.4 建成设施设备省内一流,集学生实训、教师技能培训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通过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不断推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训练;完善现有的证券投资实训室、保险业务实训室;新建1个商业银行业务实训室;新建1个黄金外汇交易实训室。

3.1.5 构建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在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学校与社会(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媒体、家长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形成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适当引进第三方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构建以后的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的效果。

通过在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下进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惠州市尽快进入广东省第二梯队输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金融专业人才。改革后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加强,综合素质高,对行业忠诚度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就业对口率和留职率显著提高。对广东省同类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整个地区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的发展。辐射并带动我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促进该专业群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顶岗就业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我院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一个新亮点,同时也提高我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群的社会知名度。在原有我院教学改革成果奖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推广应用,为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理财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持续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萌,张光跃.高职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的路径探索[J] .广州职业教育,2013年01期.

[2]程忠国,周晖,鄢维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2014年09期.

[3]?揭平英.基于协同创新“多方共建”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吕献荣.基于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2年08期.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金融产品营销实习 质量保障 高职院校

金融产品营销实习是投资理财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训环节。该实习是在学生学完《证券基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基础》、《金融产品营销》、《社交礼仪》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金融行业(证券、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综合营销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金融产品营销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笔者根据投资理财专业的教学经验和多次指导实习的实践进行了一个初步总结,发现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学生对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少数学生对工作缺少热情、激情和动力,得过且过,存在“混日子”的消极思想;缺乏必要的毅力和耐心。有的学生在实习开始时积极性很高,但是当面对繁琐重复的日常工作时,往往缺乏毅力和耐力,出现焦躁不安、萎靡不振的现象;在保险公司实习的学生在展业遭拒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技巧,会在心理上造成恐惧、紧张、不安等影响;极少数学生由于纪律观念不强,自由散漫,在指导教师监管不严时,会擅自离岗。

(二)指导教师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没有做好实习生的监督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校外实习的质量,学校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与实习单位负责人合作,齐抓共管,严格考勤制度,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把双方的要求和想法及时进行传递和交流,提高双方对实习的认识,合理安排实习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习任务。

(三)企业方面的问题

企业有自己特有的活动规律,受经济规律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金融企业而言,企业经营往往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淡季和旺季差别很大。例如:由于今年股市低迷,证券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很大的影响,实习学生普遍反映去证券公司实习没活干,实习只是做一些开户之类的简易工作,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由于学生实习时间较短,而培训学生不仅成本高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导致某些企业对实习工作消极怠慢,只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日常业务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感觉不受重视,反映实习工作枯燥无味。

二、解决办法

加强校企双方协同合作,注重从事前安排、事中监管、事后总结三个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同时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这是解决实习中诸多问题,保证实习质量和效果的有效办法。

(一)加强过程控制

金融产品营销实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校外实训,涉及学校、企业、学生等诸多方面。要想达到实习满意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管理控制工作。

(1)事前控制。首先,要选择经营业绩较好、社会认可度较高、责任心强的企业作为实习的合作对象。指导教师应该提前与实习单位沟通联系,确定实习人数、实习内容、时间安排、监管方法等相关事宜。其次,指导教师应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认真撰写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实习纪律、实习任务、考核方法和奖惩标准,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开展实习工作。再次,加强实习前的动员和教育,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2)事中控制。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撰写实习日志、实习周记,把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其次,指导教师应该每天到所负责的实习单位看望学生,检查学生的出勤和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思想、技能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掌握工作方法,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生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请病假或事假,应按照《金融产品营销实习任务书》中实习纪律的要求办理请假手续。再次,指导教师应加强与实习单位负责人的沟通和配合,争取企业的支持,建议企业为学生配备优秀的指导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工作和培训计划,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3)事后控制。实习结束后,及时召开师生座谈会,特邀实习单位的负责人莅临会议,由指导教师、单位代表、学生代表三方共同对本次实习的完成情况作出总结和点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和创新实习的内容、形式和方式。要求实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的工作内容、实习心得、工作经验制作成PPT进行实习成果汇报展示,并认真撰写实结。实结的内容应包含实习期间完成的工作、接受的培训、参加的活动、实习心得、职业展望等几个部分,力求突出真情实感。实结和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考核与奖惩制度

考核与奖惩既是保障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1)考核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出勤、表现和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学生表现出的任务完成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忍耐力和意志力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于金融产品的分析能力、营销能力都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内容。

(2)考核采取指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评定的方法。企业负责人根据该生在实习中的实际表现,填写《金融产品营销实习检查与评定表》和《金融产品实习鉴定表》;指导教师根据实习过程中对该生的观察和了解,结合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结,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其中,实习单位评分和指导教师评分各占学生实习成绩的50%。

(3)严肃考勤和实习纪律。在实习过程中如需要请病假或事假,学生应提前电话通知指导教师和单位负责人,得到允许后方可请假。对于无故缺勤旷工的同学,提出严肃批评的同时,记入缺勤记录,两次缺勤的同学,本次实习成绩为不合格;对于拒不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规章制度,不服从指导教师安排和管理,组织意识淡薄,自由散漫的同学,经劝说无效后取消该生的实习资格。

(4)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次。实习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的学生需参加该实习的补考,交纳补考费。

三、结束语

通过加强校企双方的协同合作、齐抓共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平台,让学生通过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的锻炼,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以及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营销技能,在实习中不断增强对金融行业的认知和理解,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顺利择业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辛树森.个人金融产品营销[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周建波,刘志梅.金融服务营销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