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2: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上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身上。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多下功夫,收集相关的成语,加大读、写、背的力度,逢周六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并让有条件的学生发到博客上,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教学中,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
但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二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所以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种问题,在工作中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多表扬、多鼓励。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2篇课文。
其中有8组教学内容(即8个专题):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还有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八组课文之后,有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隔音符号。
3、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能在观察图和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的话。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6、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借助字典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 1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查看更多>>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前20%和后20%学生名单及辅导措施
七、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13~15课时
第五单元:13~16课时
第二单元:11~13课时
第六单元:12~14课时
第三单元:13~16课时
第七单元:13~16课时
第四单元:13~16课时
第八单元:13~16课时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2"18——2"24
1找春天(2)2古诗两首(2)3笋芽儿(2)机动(3)
2
2"25——3"2
4小鹿的玫瑰花(2)语文园地一(4)机动(3)
3
3"3——3"9
5泉水(2)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7我不是最弱小的(3)机动(2)
4
3"10——3"16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2)语文园地二(4)机动(3)
5
3"17——3"23
9日月潭(2)10葡萄沟(2)11难忘的泼水节(2)机动(3)
6
3"24——3"30
12北京亮起来了(3) 语文园地三(3) 机动(3)
7
3"31——4"6
13动手做做看(2)14邮票齿孔的故事(2)15画风(2)清明节放假(3)
8
4"7——4"13
16充气雨衣(2)语文园地四(3)机动(4)
9
4"14——4"20
17古诗两首(2)18雷雨(2)19最大的“书”(2)机动(3)
10
4"21——4"27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语文园地五(4)机动(3)
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4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三、教材分析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4篇课文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写话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二)识字、写字教学
(三)阅读教学
一、教材分析
1、 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 “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 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 “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同学22人,女同学26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班里国彤彤、国泽龙、杭玉洁、国雪曼、田佩琪、何永帅等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国彤彤等朗读较好。
三、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 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对英语学科的喜爱;
3.引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
4.继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听和说的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能跟磁带演唱教材中的英文歌曲
2.能根据图片或实物,说出所学单词,发音正确
3.能利用所学交际用语在相应的情景下进行会话
四、主要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尽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Lesson1Lesson2
第二周:Lesson3Lesson4
第三周:Lesson5Lesson6
第四周:Lesson7Lesson8
第五周:Lesson9Lesson10
第六周:Lesson11Lesson12
第七周:Lesson13Lesson14
第八周:RevisionLesson15
第九周:Lesson16Lesson17
第十周:Lesson18Lesson19
第十一周:Lesson20Lesson21
第十二周:RevisionLesson22
第十三周:Lesson23Lesson24
第十四周:Lesson25Lesson26
第十五周:Lesson27Lesson28
第十六周:RevisionLesson29
第十七周:Lesson30Lesson31
第十八周:Lesson32Lesson33
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设定的情境,处于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教改措施:
1、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博览参考资料,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4)班现有学生82人,其中男生43人,女生39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春天的发现;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二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本册书新增加了四篇略读课文,分别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新增了“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0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0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在识字的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因为,识了字就能阅读,所以,要求认识的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可以了。但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
3.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6.关于生字的注音问题。
本册教材中的生字一律注本音。有些字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或变调(如,玫瑰的“瑰”应读轻声),教师用书中都作了提示,请老师们在教学中予以注意,即教生字时按本音读,在课文中按轻声或变调来读。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对学生读书、背诵、预习的自主性培养)
(一)对孩子读书的培养
1、怎么分组:以学校的学习小组为例,将这一小组的每个孩子家长加进一个QQ群,选一位负责人,有空闲时间的家长作为群主,负责汇总和记录每天学生的读书情况。2、怎么检查:周一到周五每人都读教材,但是组群内每天只能两个孩子发读书语音,其他孩子读完后家长在组群内发一句话(注意要打字不要发语音)。我每天会布置读哪一课。我们班共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八个人,编上号码,每天两个学生发语音。
3、读什么:一天一课。8周读完8单元,1周读完补充的课文,剩余几周读《阅读力测试》。每个孩子把课文读三遍,会认的字拼读三遍,会写的字组词读三遍,发语音的学生只发一遍。周末每个学生讲故事,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语音,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每个孩子要听至少两个别的孩子讲的故事,取长补短。
优点:借助家长的力量,培养孩子的读书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利用孩子在家时间,可以起到督导促进作用。可以节省孩子在学校的课堂时间,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其他方面的教学,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对孩子背诵的培养
1、课内背诵的课文,在学生平时读书、预习和上课中完成。
2、为了配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孩子多积累,多诵读,我和组内其他老师研究决定让孩子多诵读课外经典美文。放在早读来读,放学时间试着背诵。
优点:从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着手,培养孩子背诵和朗读的能力,同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让学生爱上诵读,而不是成为负担。
(三)对孩子预习的培养
预习的要求
1、 课文读三遍。做到读通顺,不加字,不减字。
2、 圈出生字,并注音。
3、 查会写的生字的部首和音序,组两个词。
预习内容也在平时的读书中进行,提前预习可以使学生预知学习内容,在课堂实际学习中做到心里有数,提高自信心,以此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四)二年级的孩子应该要写一段完整的话,因此本学期,我着力研究二年级学生写作的培养。研究步骤如下:
1、 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孩子写话。
2、 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孩子读好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共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共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儿童文化;低年级;写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67-04
一、儿童文化视野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特征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化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联系的。
写字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也是将来学生面向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写字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同时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良好地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儿童文化视野下的低年级写字教学应该具有三个特征:
1.形象性。儿童思维是以直观行动、具体形象为主的,他们往往通过自身的动作、声音、感觉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这反映在其文化上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字教学,是具有形象性的。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写字教学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2.理解性。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字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该怎样写”,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引导学生理解的时候,教师不是将自己原有的理解经验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感悟的理解过程。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过程中获得的独特的感悟性的理解,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3.互补性。教师的化和学生的儿童文化都有其长处。因此,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字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化和学生的儿童文化互补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学习、视界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当前低年级写字教学中的偏差现象
随着《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写字教学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是将指导学生写好字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然而,用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字教学思想来审视当前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我们就会发现,由于认识上的局限、理解上的偏差,有些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1.机械练习――弱化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有些教师教学时,比较关注学生的字写得对还是错、端正还是潦草,相对忽视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布置写字作业,也就是让学生“放羊式”地练习。加上教师对学生写字训练量的安排失当,重复机械的练习使学生写字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弱化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2.零碎讲解――浅化了学生的写字知识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经常会对着一个字的某些笔画讲“这里要弯一点,那里要直一点;这里要长一点,那里要短一点……”,至于说哪些字为什么要“这里要弯一点,那里要直一点;这里要长一点,那里要短一点……”,教师没有进行深入备课,学生自然也就一概不知。这样的零碎讲解,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写字知识,学生只能就字论字、依葫芦画瓢、机械模仿。这样的写字教学,浅化了学生的写字知识。
3.被动参与――虚化了学生的写字技能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总觉得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知道的东西很少,也有些教师觉得学生绕来绕去,总是说不到点子上,浪费了时间也浪费精力,还不如把自己对一个字的感悟和理解直接告诉学生来得简单方便。于是,写字教学时,教师将话语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成为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则成为了写字教学的陪衬。长期在这样严密控制的写字教学之中,学生将会失去主体的个性、情感和思想,陷于精神上的单一和苍白,当然,也谈不上提高审美能力和写字技能。
三、在比照中寻找对应的策略
写字教学的偏差现象,导致了写字教学的虚浮和无效,使写字教学失却了真正的意义。如何纠正偏差,实现理性的回归呢?将具体的教学行为和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字教学思想进行比照寻找相应的策略,是一条必要的途径。
(一)形象导趣,让学生愿写
兴趣是写字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维持、强化。形象导趣,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而采用的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对应策略。
1.讲解生趣。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让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讲解中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基本笔画“捺”的教学,“捺”是基本笔画中最难写的,学生写得不是太直就是太翘,很不好看。如何来突破这一个难点呢?依据“捺”的样子,教师不妨画一个滑梯,张贴在黑板上,同时和学生一起寻找“捺”和滑梯的相似点。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捺,就像一个滑梯。开始的一段是比较平的,可以让小朋友坐下来。中间的一段是斜的,这样才方便大家滑下来。最后一段又是平的,以便大家安全地停下来。以此,把“捺”的“一波三折”的运笔规律巧妙地融在形象的描述之中。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这个滑滑梯太直或者是太翘,会有怎样的后果?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趁机调侃:“大家可要把滑滑梯造好哇,否则的话,出了安全事故谁也负不起责任哪……”
这样的讲解,在赢得学生开心的哄堂大笑之后,更赢得了学生对如何写好“捺”的深刻记忆。
2.电教引趣。运用实物投影、电脑演示等电教手段,可以使抽象的起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如,部首“四点底”的教学,倘若教师仅仅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四点底”的四个点,大小不一样,中间两个小点,边上两个大点,而且方向不一样。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对四个点的印象模糊,随便生硬地点了四个点就算完事大吉。
倘若教学时在电脑上演示这样的动画内容:这四个点就像一家人出去郊游,爸爸迈着大步走在前面,怕孩子掉队,妈妈走在最后。两个大人保护着中间的两个小不点。然后辅以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的范写。这样的教学一下子使四个点在孩子们的眼中活了起来,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学生们在感到兴趣盎然的同时,轻松掌握了“四点底”的书写要求。并且,当学生们自己提笔书写的时候,“四点底”也变得更加灵动了。
3.评价激趣。如果说,生动的讲解、直观的电教激发的是学生即时的兴趣,那么,自评、互评、点评、测评、展评等多样的评价则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持续动力。教师要努力在儿童文化的视野下寻找相应的评价方法。
如,卡片收集评价法,教师只要走近学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爱收集小卡片,这不仅是因为小卡片精美好玩,更因为收集的过程充满期待,是一个不断收获与感受成功的过程。这对写字教学也有很好的可借鉴性。在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时,教师不妨运用多样的评价符号,如笑脸、金苹果、大拇指等,这些符号符合当今学生求奇求趣的心理,容易激发他们对下次写字的期待。
学生每得一次笑脸(或者是金苹果、大拇指),就在自己写字作业本的第一页做上相应的记号。等记号满5个的时候,就可以换一张“小卡片”,等“小卡片”集满10个的时候,就可以被评为“写字之星”。被评为“写字之星”的同学家长,还会收到教师通过校信通向家长的喜报。这样的收集规则起点不高,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努力都能得到。实践证明,卡片收集评价法是维持、强化低年级学生写字兴趣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二)分层授法,让学生会写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研究、掌握了它的规律,遵循其规律,就是“得法”。写字也有其“法”,依“法”施教,则会事半功倍。因此,写字教学要重视授学生以写字方法,让学生“会写”。
1.按规律分层授法。写好字是一项长期的、逐步推进的工程。针对目前低年级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认同“写字教学两步走”的观点,即,语文课上的写字教学,重在将生字“写对”,写字课上的写字教学重在将字“写好”。要写好的这个“字”不一定要和“生字”完全同步进行。
写字课上的写字教学要把握写字训练的基本规律。写字训练一般应该遵循“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笔画―偏旁―结构”的基本流程,切不可将其中的训练环节本末倒置。每一个环节的训练时间和强度,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
把握字形结构,是写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寻找规律,建立具有集合性的字群模型,是突破把握字形结构这一重难点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把汉字各种形态特点进行归类,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便于小学生识别、领悟的字形模块,使学生在书写前能做到“心中有型”。
集合性的字群模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偏旁为单位的字群模型。如,含有“心”字底的字群,思、恩、恶。初看这三个字,都含有“心”字底,而且都是上下结构,写法似乎相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思、恩”两个字上面部分是封闭的,所以,下面的“心”字底要故意向右舒展,使整个字灵动起来。而“恶”这个字,上面部分是开放的,所以下面的“心”字底就要写得中正规矩,让整个字能立起来。
另一类是体态相同的字群模型。如,“马”“鸟”“写”“岛”等字,它们为“马驮体”。要写好这类字,其下部的“横折钩”的“横”要稍长,好似马背上能驮东西。
这样的写字教学,避免了零碎的、无序的讲解,使得学生在习字前心中就建立了字形的模块。当学生提笔写字的时候,就能从大局着眼,行笔自如。
2.按对象分层授法。写字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学习进展的不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学生的思想是率真单纯的,他们写的字也往往表现为一种“原始性”。针对原始笔迹的特征,可将学生笔迹粗略地划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灵动型。这类笔迹书写流畅,笔画有姿态,结构合理。二是随意型。这类笔迹不守本分,忽大忽小,书写时大脑不加思考,随意涂鸦。三是谨慎型。这类笔迹字体小,缩手蹑足,谨小慎微。
针对不同的笔迹类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谨慎型,这类学生大多性格文静,不善交际,倘若再“保守”一些,即会变得沉默寡语,腼腆羞涩。待人接物如此,作文写字也不例外。教师要将这些学生从拘谨的天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拿出勇气“放胆书写”。书法练习应该比通常写得大,多写“大字”,才能练出笔力笔势,才能给笔势的往返运动留下充足的余地,逐渐做到笔画干净利落,字距匀称,大小适中。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始终抱以热情、赞赏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三)培养字感,让学生能写
良好的字感是学生写好字的关键。字感是长期有效的汉字接触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汉字直觉。字感是由学生自己对汉字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的,是学生感受的结晶,而非教师教学的产品,因此多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汉字材料,应该是字感培养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
1.欣赏,铺垫字感。古往今来,汉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它以“象形”“指事”为本源,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具体的象形中抽象出来,成为变化多端而又简约的造型。在写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简单技法,还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
低年级学生可以适当地欣赏整幅的写字作品,以建立对所学字体的整体感觉。但更多情况下,教师要通过呈现典型的个体字,让学生感受汉字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不同的美感。
如,欣赏“今”字,感受汉字笔画的流畅感;欣赏“水”字,感受汉字结构的紧凑感;欣赏“粗”字,感受汉字布局的均匀感。又如,欣赏“火”字,感受上面的“点”和“撇”之间相互呼应的情趣感;欣赏“雨”字,感受中间四个“点”姿态不一的变化感;欣赏“飞”字,感受中间“撇”与“点”如翅膀般栩栩如生的灵动感。
经常进行这样的欣赏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字感的体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字感做好前期的铺垫。
2.比较,锤炼字感。比较,是鉴别汉字书写美与丑的最基本的方法。经常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能锤炼学生的字感和鉴别能力。
新授时,教师要注意将好看的字和不好看的字进行比较。如,教学左右结构字“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交叉避让”的道理。教师可在黑板上同时出现两个“对”字,一个“对”字注意了交叉避让,还有一个“对”字没有注意交叉避让。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练习时,要注意和字帖进行比较。将学生练习时写在田字格中的字和字帖上的范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再一次仔细观察范字的点画位置、结构、取势,观察学生所写字的点画位置、结构、取势,在比较中找到改进的方向。
评价时,要注意和学生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让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
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比较,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规范的、好看的汉字图式,进而形成良好的字感。
3.久练,积淀字感。“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学生只有在多机会、长时间的执笔练习中,才会真正养成良好的字感。
首先,要注意创设多种机会。一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提笔即练字”的意识。课上课后的各项作业、练习,都要严格书写质量的要求。开始时宁慢勿乱,要舍得下功夫,宁可多费些时间也不放松书写的要求。二是注意创设“学以致用”的机会。帮教师在作业本上写名字、写写班级倡议书等,都是让学生练习书写的好机会。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坚持练字的毅力。这里的“长时间”指的是“坚持”,并非指每一次练习的时间很长。因为写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次任务过多、时间过长,效果反而不好,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贪一时之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练字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短”练,勤练,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