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2: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科教育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科教育硕士论文

第1篇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第2篇

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有效落实。

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1]。教师不断增强的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型教师。

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

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因此,每年班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3]。

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1~6年级的基础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4]。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studiesandorientationstudies,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subjectstudiesineducation,140CR)、辅修课程(Minorsubjectstudies,60CR)、选修辅修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Optionalminorsubjectandoptionalstudies,75CR)[5]。芬兰中学教师又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量需要实践的教学[6]。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

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大约20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8]。在教学实践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反思与批判能力、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发现问题、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省思、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能够协助学生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是指将研究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全部课程都要和研究相统整,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自主、反思与研究型的教师[9]。这样,教师就能够每天带着研究意识进入教学现场,不断审视与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师范生的研究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思考[10]。

第3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国际趋势

【正文】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将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和相应的文化发展,而科技和相应的文化发展又有赖于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即教育的发展。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中枢部位——师范教育体制成为攸关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由于不同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养成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在这样一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时期,教师的培养方式即师范教育体制或机构也将做出相应的变革。实际上,国际师范教育体制已经出现了变革的端倪,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本文从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认识出发,总结了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种趋势。

一、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注:本观点参考了成有信教授的未刊稿《教师养成方式的演变和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注:参阅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0—13页。)

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注:学术性和师范性的争论有待澄清的一个事实是,是在何种空间下讨论的。因为在综合大学培养师资和在纯粹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资是在不同的培养空间中进行的。在综合大学,本来就是文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或教师学院共存的多维空间,它们可以是先后为继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容易找到整合的契合点。而在高等师范院校则是一维的培养空间,且文理学院和教育系或教育研究所不是一种前后连接的空间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维的空间变成多维的空间,或者说使多维空间成为前后相连的统一体。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才会有可能。所以,在这里讨论的是在综合大学或大学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空间下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问题。)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

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注:这种倾向对我国目前单一的师资培养模式是一种挑战,实际上,国家将允许非师范类院校承担师资培养的任务,因此不久的将来,师资培养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师范院校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间的竞争,如何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和进行像非师范类院校在承担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的改革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96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ro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

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

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

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

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2)英国的牛津实习期计划和莱斯特大学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牛津实习期计划是由牛津大学和牛津郡地方教育局和该郡的中学校长联合实施的计划。该计划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课程计划(涉及班级教学的所有方面);其二是普通计划(涉及教学的其它方面,包括个性和社会教育、整个学校的问题和跨课程的问题)。课程计划的开展完全是以学科为基础。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主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导师来负责以学校为基地的工作,每个导师指导两位实习生,以大学为基地的课程研究,是由课程指导教师来负责,他同时协调整个学科课程计划。它是一个大学和学校合作培养的实习计划。

莱斯特大学的师资培训模式是莱斯特大学和莱斯特郡的中小学合作实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研究生教育证书的伙伴计划。其课程包括教学实习、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科课程包括不同的课程领域,如数学、物理等。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科目,如教育原理、教育史等。师资培训计划有四种职能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方面有学科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大学教育学院方面有联络教师和主课指导教师。

第4篇

关键词:第二次科技革命 学科渗透

在世界近代史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中,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和新的通讯设备的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又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在这一阶段完全确立,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时期。而如何上好这一课,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各个知识点甚至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不能不说是对每一位历史教师的挑战。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来谈谈学科渗透教学方法在这一课中的运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的利用(发电机原理的创立,电灯泡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的发明),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这些内容牵涉到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教师只有把这些知识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才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上的创新,从而才能更使学生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这一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而讲清发电机电的知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一般的历史教科书对法拉第的发电机工作原理都略有描述,在上海地区的历史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1831年8月29日,他(法拉第)把一根长8.5英寸,直径3/4英寸的圆柱形磁铁插入用220英尺铜线绕成的线圈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动了,表明产生了电流……这对于学过电磁感应的人来说可以理解,但电磁感应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接触较少,因此对高一的学生解释这一原理就比较困难。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动态的电磁感应示意图:闭合线圈以固定轴匀速转动切割静止磁铁的磁力线,从而在线圈内产生电流(接入安培表可观察到)。这样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又有学生提出:要保持持续的电流,必须使线圈不停地转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电能必须有其他能量的转化,那么其他能量从何而来呢?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复习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蒸气机。当时蒸汽作动能已经十分普遍了,通过蒸气机带动摇柄转动,这样蒸汽机内能就转化为机械能,使线圈持续匀速转动,切割磁力线又产生了电能,这样,蒸汽机内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就完成了,电能是人类继通过蒸气机获得内能之后获得的又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能源。

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是讲清其他几个新能源的问题,如果说电能解决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问题,那么几个新能源发动机的问世则解决的是人们的出行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和汽船,时速在40KM左右,但是两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汽船只适用水路,火车必须铺设铁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发动机来提升自己的速度,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就是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讲清楚这两种内燃机为何要比蒸汽机优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化学物质燃烧在汽缸内燃烧,气体急剧膨胀,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曲杆,通过方向性的转换驱动想要驱动的机器。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这几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无非都是把热能转化为动能,而要获得高效的热能,就要使燃烧更充分,蒸汽机的燃料是煤炭,后两者的燃料是柴油和汽油,燃烧要比煤炭充分。再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蒸汽机燃烧煤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产生的动力是间接的,而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是直接通过气体燃烧获得推助力,热能直接转化为动能,能量转化越直接,能量流失就越少。这就是后者比前者进步的要点。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

历史课的人文因素要多于自然科学因素,因此我们在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中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最好的素材莫过于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科学家的小故事,学习他们的事迹以励志成才。而教师则提供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儿子以替别人放羊维持生计。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准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长大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展示完这个故事,教师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莱特兄弟给自己的印象比较深,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少数几位学生认为飞机的发明得益于莱特兄弟丰富的想象力,能从大雁联想到人类的飞翔,个别学生认为人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应该有梦想,这才是每个人的翅膀。而教师个人比较推崇莱特兄弟的父亲,是他用善意的谎言给了孩子一个梦,并用这个梦造就了一明大师。那的确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而教师在这节课上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要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甚至从一个小故事上折射出不同的的人生理念。

考虑到当今英语学科已经与历史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上海地区历史学科的二期课改教材中,双语教学势不可挡,但本课内容因为涉及跨学科的内容比较多,一些科技术语需要用一大段中文解释学生才能明白,如果再用英文叙述这些知识会增加教学难度,所以笔者选择的英语资料偏重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轶事。笔者挑选了一位个性鲜明、享誉全球的人――诺贝尔的生平简介:Alfred Nobel, the great Swedish inventor and industrialist, was a man of many contrasts. He was the son of a bankrupt, but became a millionaire; a scientist with a love of literature, an industrialist who managed to remain an idealist. 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 and although cheerful in company he was often sad in private. A lover of mankind, he never had a wife or family to love him; a patriotic son of his native land, he died alone on foreign soil. 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就趣味性而言这段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诺贝尔的一生,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和传奇性,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就难度而言,材料中的词汇量基本上没有超出高一学生的学习范围,因此这一段材料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在教师出示了材料以后,大家都能看懂。教师根据材料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提问:你怎么看待诺贝尔奖自己的财产捐赠给科学事业?很快,全班开始积极讨论诺贝尔奖对全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而针对: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对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和平时期的工业、矿业、筑路业,但是炸药又是一把双刃剑,成为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因此,讨论如何利用这样一把双刃剑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不少学生都能慷慨陈词,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而又因为这是一节历史课而非英语课,教师不必强调学生发言都用英语讲,教师运用英语仅仅起到提供原始材料的作用。

本课涉及了物理、化学、政治、英语等各门学科的知识,因此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学科渗透课,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历史学科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和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拓宽思路、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科渗透是将来各个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像历史课这样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怎样才能将这种课上好,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科渗透不能上成综合课。综合课是在同一节课里,平行地、平均地讲述各学科的知识,而进行学科渗透应该是以历史知识为线索,以历史课堂为载体,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简明地介绍给学生,通过历史课里面的学科渗透,学生既明白各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时,学科渗透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但前提是在历史的视野中。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向学生讲授其它学科的知识,只是一种将历史知识讲透彻的手段。如果学生不能明白发电机比蒸汽机的优越性,他就不能理解为何第二次科技革命比第一次科技革命先进;如果学生不理解内燃机比蒸汽机优越,他就不能理解人类的物质文明是不断进步的,因此学科渗透也是教师更好的进行历史教学的手段。学科渗透又是目的,历史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应该有论从史出、史由论证、史论结合的初步能力,而只有综合的掌握历史课这一坐标体系中的各项知识,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这些能力,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其次,始终保持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教学秩序,不能喧宾夺主。比如本课在讲到内燃机的问题时,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深入讲解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缩比、点火方式、所用燃料及用途。汽油机的压缩比为4~6。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18。从理论上讲,压缩比越大,效率越高。但因为气缸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而且气缸内工质的温度不能超过燃料的燃点,所以压缩比不能太大。它们的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把吸入气缸的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加压,然后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是由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与空气混合、加压,靠压缩来提高混合气体的温度自动点火。汽油机是用汽油做燃料,柴油机是用柴油做燃料,它们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汽油机使用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体积小,重量轻,起动方便,运转平稳,转速快,适用于汽车、飞机等要求体积小、速度快的运输工具。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气缸因为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做得较为牢固笨重,一般用钢铁等材料制成。它的功率大,适用于载重较大的大型卡车、拖拉机、机车和船舰……但是如果教师如此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就变成了主次不分,将历史课变成了物理课,所以教师要适可而止,将此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就可以了。

再次,对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样一节与各门学科渗透的历史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这些知识面包括:(一)教学内容的知识。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自己所教授的这节课的知识体系,清楚在什么时候适时地插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二)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师在平时应该广博群书,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将一些课外知识传授给学生。(三)对学生所掌握的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力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在这一课中牵涉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学过多少,以便在上课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与学生一起讨论。

当然,除了知识面,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这包括备课过程中能积极挖取交叉学科知识点,比如能够把蒸汽机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原理在历史的视野下进行比较,能够说清楚贝尔的电话与马可尼的电报的工作原理的区分……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能够积极与学生交流,尤其像柴油与汽油的区别这一类的问题,学生是知道的,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避免一言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在课外学习知识,活学活用。

就历史学科特征而言,历史是各门学科发展进程的坐标系。历史学科的广博性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当今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决定了学生应该以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中采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注意到综上所述的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去积极实践的。

参考文献:

[1]常生龙.历史与科学的对话.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杨向阳.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

[3]冯常丽.关于目前中学历史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4]何大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迁移.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