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2: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化学练习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5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9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初中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锻炼与培养,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由于部分化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生对化学课堂感到厌烦。在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改革,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激发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主要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收获到快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真正实现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比如,在讲初中化学“氧气”时,这节内容主要包括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两部分,在教课时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初中生认识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因此,我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和尝试,首先向初中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给学生演示和观看电子课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样可以让初中生感受到化学是有趣的,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然后,我让学生去探究总结,得出氧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再详细讲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而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讲台桌面上摆上没有标签的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并提问学生如何区别。
二、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化学知识的多元化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目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宽教学范围,促进化学知识的延伸,另一方面还能够彰显时代特色,打造现代化的化学课堂。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切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根据实际学情选择教学方案,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比如在讲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还让学生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对此,在新课导入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国的各大水系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等,让学生对水资源有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这时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互动,有的说水可以解渴,有的说水可以用来灌溉,有的说水可以做饭,还有的说水可以洗衣服,等等。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实际即可。
三、 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注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必须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初中生自主实验,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还要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做铺垫,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学重点是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难点是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利用燃烧的反应已有几十万年了。你知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然后,我会跟学生一起进行燃烧的实验,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让学生回忆“烧不坏手帕”实验,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化的知识: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所以我们要学会灭火的技能。那么,哪些方法可以灭火呢?这样的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组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关键。良好的化学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还能够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初中生对化学的喜爱程度。在设计化学练习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难会打击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初中生的思维发散。如果问题太简单会让初中生不重视,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我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会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改进,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练习内容,面向全体初中生,促进初中生共同进步。比如讲完初中化学“溶解度”,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题。对于化学上等生,我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如: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10克。如果在24℃的相同温度下,A与B的溶解度(SA和SB)的关系是什么?对于化学下等生,我给他们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做法能够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达到统筹兼顾、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解题思维;逻辑推理;探究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讨论
一、联想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思维能力
对相似或相近事物的特征进行联想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比较归纳思维能力,是拓宽初中生化学解题思路的重要方法,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开展联想,首先是对所学到的新知识与以前接收的旧知识进行相似联想,寻找新旧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以便于在对旧知识点加深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新学到的化学知识;其次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提炼,分析比较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对相关联新旧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解巩固;最后是通过新旧知识点的差异性来比较和加深对新学到的化学知识的理解,总之,利用联想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化学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找到化学解题方式和方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思维能力十分有效。例如:由氧化联想到碳化、风化等相关知识点,由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联想到具有相似现象的氢气还原性及可燃性;通过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等相反化学机理来加深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学生比较归纳思维锻炼,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初中化学解题能力。
二、定性加定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解答化学试题时,运用较强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来对化学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试验研究,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根据问题的已知相关信息来推断问题的设计目的和命题方向,最终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不断进行定性推理和定量推理的分析和训练,将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初中化学解题中的定性推理主要是通过对问题现象、特征变化、反应过程等进行细致的观察,进行层层分析和推理,最终得到较为完整的所需结论,然后通过相关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推理所得到的结论,确定相关结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及正确性。定性推理分析主要是通过化学实验来开展的,在对试验现象和特征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来提取出事务的本质,很多化学推断题、图框题、实验题、数据分析题都是运用定性推理思维模式进行解答的。定量推理区别于定性推理的地方在于它是由已知具体数量的信息来进行运算和推理,并联系各信息量与命题的联系,结合定性推理对问题的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试题的计算题和判断题形式主要应用的就是定量推理思维能力。
三、遵循科学,转换思维角度,加强学生的有序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训练
初中化学试题都是遵循客观存在的科学原理来设置的,符合科学发展客观规律,学生在思考和解决初中化学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遵循科学规律,按照特定的线索以及一定的解题顺序和步骤来探究试题的本质,积极应用有序思维能力考虑问题,并遵照常规的具有普遍规律的解题思维顺序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同时练习并强化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能力的提高,并且帮助学生建立转换思维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因为有些化学问题通过正向思维虽然可以得到最终结果,但是过程繁琐并且复杂,影响初中化学解题效率,引导学生灵活改变思维方式从逆向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常会起到事半功倍、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时对于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和加强思维灵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通过开放性习题的练习,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初中化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并有效推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化学教师必须向学生们布置大量的开放性化学习题,通过开放性习题的练习,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大家都知道,开放性习题具备材料新颖性、解题方式灵活性与答案多样性等诸多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摒弃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创造,积极探索出创新性的解题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每一位学生的初中化学解题思路也必然存在迥异性,化学教师必须及时认可并鼓励学生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欲,进而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创设新颖、有效的化学教学实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实验学科,化学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新颖、有效的化学教学实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广阔性。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必须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化学教学的探究点。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化学实例,将生活中的化学实例真正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探究兴趣。化学教师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制作松花蛋的实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和认知欲望。另一方面,化学教师还可以创设悬疑、新颖的化学教学情境,运用提出问题的课堂授课导入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化学教师可以导入“松花蛋蘸醋吃鲜美可口”这样的化学情境,让每一位同学真正参与到化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从而展开一系列激烈的课堂讨论,促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叶永珍.初中化学解题能力训练方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S1).
[2]徐庆贵,李方荣.初中化学计算题巧解方法举隅[J].考试(中考版),2005,(02).
[3]罗小敏.初中化学思维训练中问题设计的策略[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一、分解化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一般情况下,化学概念比较精练,抽象、涉及的知识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必须对化学概念进行分解和讲解,找出关键词,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如“溶解度”的概念,因为句子比较长,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其分解开,找出关键词。首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其次说明溶剂的量;再次,强调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最后,指出在满足以上条件时,需要溶质的量。这是四个限制条件,必须在满足这四个限制条件的情况下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二、用实验法进行化学概念教学
教师用语言表述化学概念可能对学生来说接受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体验和理解。如关于制氧器的实验,要引入催化剂的概念。教师在实验前,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再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二氧化锰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就是二氧化锰的特性,是一种催化剂,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催化剂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对催化剂有更透彻的理解。
三、注意归纳和总结化学概念
教师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例如:在一章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一章所有化学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在讲完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之后,可以总结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突出元素在这些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概念出一些相关习题,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用化学概念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四、注意化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学生在理解初中化学概念时,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但是因为学生知识面有限,所以对概念的理解不可能特别深入和全面。例如:燃烧的概念必须强调两点。首先是有可燃物,其次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温度,最后是必须有氧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就是燃烧这一概念的内涵。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要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再设计试验进行操作,最后得出凡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改变”这一结论,同时可以指出这个概念在高中化学学习时将进一步深入化。
五、利用图表和多媒体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的语言表述比较抽象,概括性比较强,有的概念中还有一些隐含条件。因此,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可以设计一些图表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例如:教师在讲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动画,通过形象的声音,色彩和形状帮助学生从感性层面认识这些概念,再通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化学概念。
六、教学生学会理解记忆
很多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状态,这种记忆不是长期记忆,而且记忆效率比较差,理解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概念记忆方法,可以防止死记硬背,容易遗忘,不会运用概念的情况。因此,教师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注重理解记忆,分析化学概念,发现化学规律,明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记忆起来更容易一些,这种理解性记忆,一旦记住就不容易忘记,而且可以更好地运用。
七、理解化学概念的实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 过渡 复习 学法指导
新学年快开始了,有些同学即将升入高中,进行新一阶段的学习。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为了使他们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学好高中化学,笔者认为:在讲授高中新知识之前,应将初中化学知识加以复习。复习实质上是初步完成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扎实迈好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步。
一、搞好初高中化学过渡的学习方法
1.集中复习法。新学期开始,集中用两到三周时间复习与高中化学密切联系的初中双基内容。2.穿插复习法。高、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想对比,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究获取新知识,使高、初中知识得到合理衔接与过渡。3.专题复习法。在章节复习时,应以专题知识形式整合以往所学内容,使高、初中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
初三同学在学习《溶液》、《酸碱盐》知识时,会感到对知识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高中化学知识相对于初中,内容加多,难度加大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知识建立的思路,逐渐体会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通过必要的练习,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初中我们已经有了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认识,高中也希望同学们多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在脑子里逐渐建立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三、开设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
既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时,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不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强化实验特色,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无论课堂演示实验、精心设计的启发性实验或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具有直观、形象、趣味、生动的学科特点,能够不断激发出创设悬念引人入胜,既增强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知识,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学习态度。通过典型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学会抓住关键、寻找规律、触类旁通。
五、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探讨的重点课
题,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综合素质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加全面地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意义。在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型教学手段出现,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
分析。
一、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建立在布鲁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这一观点强调,在必要情况下予以学生帮助,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分层教学法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将其与教学评价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分层教学思想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孔子也曾经提出,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如果教学活动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原则就是根据因材施教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
在开展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时,需要先对学生来分层,学生基础知识不同,个人能力和学习态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教学初期,为了弄清楚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这不仅可以分析出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还可以为后续的分层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分析清楚学生的情况之后,即可根据他们的基础能力划分为A、B、C、D四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安排一名小组长,尽可能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A层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归纳和总结,在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可以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类问题;B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纲内容,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C层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要求把握好教学大纲,在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及时归纳和总结,有所进步;D层教学目标则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的基础知识,应用知识来完成作业与课本知识。
每堂课结束之后,可以大约用35~40分钟的时间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余下的时间可用于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可以采用个别化指导的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达到一类教学目标。同时,为要求达到二类教学目标的学生提供训练题,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的拓展一般采用讨论的方式,结合本节内容提出讨论题或者提供必要的资料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达标情况进行当堂检测,及时掌握达标情况,以备课后分层指导。再根据要求分三个层次布置每节课的作业。
三、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模式的评估方式
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自主分层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分层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教师设计练习作业分两个层次:基础过关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并且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能力提升题要求A、B两层的学生完成,A层的要求达到优秀,B 层学生要求完成情况良好,鼓励C、D两层的学生有能力的可以去完成。由于时间仓促,对于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法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设计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有独特特点的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其次,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安排,实现教学的合理化,实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初中化学分层教学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再次,分层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要有一个动态的分层效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分层,科学合理地实现层次的调整,需要继续改进。最后,对于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实际意义。相信在不断的发展研究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会做得更好,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有更为有益的价值。相信在不断的发展研究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会做得更好,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有更为有益的
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 操作原则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引言
初中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由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滞后等原因,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校目前倡导的积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积极课堂在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基础
作为我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积极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对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探索及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积极课堂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由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C.R.Rogers)、凯利等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其理论主要包含人的生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选择的权利及人本性中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等方面的观点。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人本主义教育者认为人自身的行为不取决于外部因素,而是个人基于情感及意愿做出的综合性及自主性选择。人的学习是人的潜能充分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学习的本质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强调学习者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者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及优化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及成功感,使得学生能够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自主积极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激发学生从自我的倾向性中产生学习倾向,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学习。
二、积极课堂的组织原则及操作方案
在积极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并遵循教学模式的原则及实际操作。积极课堂的组织实施原则主要是贯彻“四少四多”的原则。即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减少对于教学内容的直接讲解,而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多对学生进行任务明确下的指导,减少对于知识的直接讲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减少单一的直接讲授,最后要求少对知识进行直接教学,而要多倡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能够在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及合作学习,积极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求学生独立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并通过最后的实践练习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校的积极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明确任务,个人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学习—班级交流,知识构建—总结提升,检测反馈的基本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三、积极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的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对于不可见的分子及分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原理这样的抽象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积极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能够充分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的素质教育目标,也就是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掌握混合物及纯净物的判别方案,在能力训练目标上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在德育目标方面要能够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分子的概念进行探究,教师提出: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问题,引导学生对于分子的基本特征之一:分子是永恒运动的,进行初步的认识及理解,通过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的体积变化,引导学生对分子的基本特征之二: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进行自主研究,让学生阅读图和对比一组数据,小组内谈感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之小。这样不断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教师要能够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情境内容进行小结,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的快乐及自主进行知识探析的成功感。最后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某个反应过程,或借助拆分并组合分子模型诠释反应实质突破这一难点。为了使学习效果得到充分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达成度,教师要精心设计适量适度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错误诊断,知识消化,方法提炼。
结语
初中化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自然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思维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要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校推行的积极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问题研究的习惯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及增强初中化学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2010(4).
[2]谢岱燕.浅谈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3]邱助民.浅谈初中化学(上)化学方程式的巧记法[J].新课程(教师版),2010(6).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探讨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理想的科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协调的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做好化学教学情境设计、推行多感官表征学习、根据首因—近因效应调节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时间、做好化学知识的深加工和实验教学的科学思维引导。只有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的化学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好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化学教学情境设计
1.运用新颖性来创造相关联的、社会的、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接触感兴趣的事物,对应化学中的实验,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出来比较感兴趣。
2.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科逻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网络的要求。情境的设计应该符合科学的逻辑,注意情境设计的一贯性,有梯度和层次,考虑问题能够全面。
3.情境的设计要符合知识类型的特点。化学新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可以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但是情境的设计要符合知识类型的特点,不是任何情况都要使用情境的教学。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知识的学习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理解、记忆方式就可掌握。
4.情境的设计不仅要能激发学习动机,还要能体现教育的价值、目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教学的价值,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新的学习理念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
5.情境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共同经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上去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所带来的兴趣,素材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能激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6.设计的情境要能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注重学生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体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丰富课题的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能使学生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探究欲望,从而将探究学习进行下去。
7.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充分利用经验的连续性与互动性。对应课堂中,小组讨论是否有效,学生发言的贡献是否大,都得充分考虑,任何活动都必须奠基于儿童经验生长的逻辑,不能随意安排。
8.将知识内容从单一的书本和黑板上分散或以其它的方式复制到其它地方。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教学知识嵌入具体的问题情境。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学习、研究和发展的空间。
二、多感官表征学习
即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多表征学习模式。即实验操作中学生不仅动手,而且还要向同学说出自己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下面同学要观察、思考、纠错,同时每一个步骤结束要求学生马上进行随堂练习。多感官表征学习高效地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满足了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对丰富课堂内容,推动学生多参入到课堂实际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首因一近因效应安排
教师在进行示范实验时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事可干,才能造就高效的课堂。有效的时间要用在重点、难点知识上,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根据首因—近因效应调节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时间。将复习内容放在课程中间穿行,提高课堂的效率。复习还要及时,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要及时的进行总结,一般一周进行一次总结,及时复习本周学习到的知识,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化学知识的深加工
教师对教材知识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知识特点进行再加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注重智力训练。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后,教会学生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更快的提取知识。
②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理解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良好的记忆方法是建立在符合记忆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③.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梳理归纳,培养对科学问题完善的思考方法。总结知识既是学习策略、方法的学习,也是一种科学素养的练习,这种技能与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④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应该除注重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外,还要扩大学习范围,强调知识的综合与相互渗透。
五、实验教学的科学思维引导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思维。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利用科学探究问题的基本流程是:情境导入—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归纳—综合与应用。
六、结束语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初中化学教育是基础科学教育,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不断摸索,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的特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向东.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化学教学. 2009(02)
[2]阎立泽等主编.化学教学论[M]. 科学出版社,2004.
[3]毕晓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单陶文.初中化学中探究教学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理念;兴趣;提高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93-02
我们每天都置身于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每天会看到一些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煤炭的燃烧、铁的生锈,等等,在这些现象中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变成了另一些物质。还会看到各种物品,它们是怎么得到的?例如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子、发出各种颜色的灯管,等等。这些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是要用化学来解释的。要想理解这个世界,就要学会去探索化学里面的东西,化学世界里的种种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而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才能够理解到这个充满色彩的化学世界。
一、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直到我们初三才开始学习的新课程,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门学科带着神秘的面纱,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好奇心,使他们迫切的想了解这门学科要带来怎样的内容。由于刚开始的内容会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比较高涨,因此在开始的学习中学生的成绩是相当的。但是随着后面内容的出现,学会们接触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式等等,还会出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态等等。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不仅是要牢记的,还要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才能够使自己应用一些化学语言。这门学科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是比较强的,需要掌握前面的一些基础,才能够保障后面的学习,要学会推理、联系知识。
二、初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第一,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师,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心理学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些知识,经常会存在这样的教师,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教授不出来,让学生难以理解。第二,有的教师所做的就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教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理解,讲完就算完成任务,并不懂得用一些比较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第三,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是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而如今教师对学生缺乏深刻的了解,只会用一种方法去教授不同的个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进入初三以后,刚开始对于化学的学习还是充满好奇心,但是时间久了新鲜感就不存在了,又面对许多学科造成的学习困难以及升学的压力,还有化学学科的分数不是很高,继而对于化学的学习缺乏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的动力相反的是,他们只会被动地、形式化地去学习所学的知识,一遇到困难就挺直不进,丧失信心,因而学习得不到坚持。第二,学习方法不正确。学生在学习中用功的同时,也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恰恰缺乏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缺少预习。其次,缺乏练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有的学生只会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而不会主动的去练习一些自己不会的题目。再次,由于初三课程多,学生不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往往用在化学上的时间会很少。最后,没有解析题目、总结题目、吸取经验的习惯,缺乏了逻辑性的锻炼。第三,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差,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学习注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的学生渴望在短时间内见到收效,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就会放弃学习,坚持的意志荡然无存。
三、提高初中生化学成绩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深入掌握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心理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应变力,这就需要教师有着认真细致的备课工作,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缜密的思考。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和自己能够互动,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再次,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能力等各个关于学生的方面,对其进行选择性的教育培养,然后正确的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第二,学生自身方面。首先,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提示,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气馁,凡事都有难有易,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要多做一些自己会分析解决的问题,给自己一些成就感,然后慢慢的过渡到自己不太懂的知识点上,逐渐的去剖析然后解决,兴趣也就逐渐的被培养起来了。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在教师讲课之前要有计划地将要学习的内容自学一遍,标记处自己不懂得地方,上课着重听讲一下这些部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自己听课的效率;多做练习,练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题目、解析题目能力的一个过程,只有在练习中才可以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要有目的性的去进行知识的温习;要有自控能力,对自己要有心理暗示,学习是主要任务,要让自己培养起刻苦学习的毅力和品质,只有好的学习方法,而没有坚持的毅力那么一些都是空谈。总之,根据初中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身为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改掉不良的一些现状,做好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身为学生,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刻苦学习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潘仁情.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原因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