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学习个人总结

政治学习个人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8 11:30: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学习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政治学习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政治课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困难,也称学(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在国内此概念被翻译成“学”“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等,包括由于智能不足、情绪困扰、环境不利及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学业不良。

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者从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对学困生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等进行研究。国内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学困生。早期研究者关于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放在病理因素方面,如大脑器质性损伤导致阅读困难;后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开始注意到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和社会背景方面的探索。寇平平基于教学论视角的分析,把学习困难学生概括成以下五种类型: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内驱力不足型、外因致差型。基于对学困生不同成因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盛文燕等研究者提出多种转化策略:行为干预模式、加强感觉统合训练、强化学习动机、夯实学习基础、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等。

本文的学困生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生理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笔者所教的学生为南宁市 B+ 的生源,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出现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现象。政治课学困生致使高考备考的难度增加,效果不理想,也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探究政治学困生成因,有效转化学困生,成为高三政治备考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为此,本文以笔者所教的两名学生为例,通过访谈及作业统计分析政治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二、政治课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研究过程

1.抽样

P者选取自己所教班级的两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熟悉研究对象,便于收集数据;二是他们两人的入学成绩均为B+,学习基础在整个南宁市处于中间层次,但是政治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他们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状况有一定代表性。

2.数据收集

一是访谈。围绕这两名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困难成因,笔者对他们以及他们的班主任分别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 10 到 20 分钟。二是作业分析。对这两名学生在高三一年备考中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从上交次数、质量透视他们在政治学科学习困难的成因。

(二)研究结果

1.基于访谈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表 1,我们可以看到学生 A 和学生 B 的家庭都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一是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只因高考需要而学;二是政治需要背诵的东西过多,而他们疏于背诵;三是政治课堂听课效果较差,学生 A 认为自己可以理解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可是又承认有时会走神,而学生 B 认为政治课过于公式化。从他们的讲话中不难看出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他们一方面希望表达的是自己已经花时间去学习政治;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还不够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且他们都把政治学习困难归因为只是背诵不够,这是对政治课的一大误解。

为更深入了解两人的政治学困情况,笔者对两人的班主任进行访谈。班主任王老师对他们的描述是这样的:

学生 A 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的位置,造成她学困的原因:一是学习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心理因素,杂念太多,没有能够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三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作业质量也比较差。要改变她政治学困的情况,她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结合学校近几年的上线人数,明确自己的定位;其次就是努力,改掉一些坏的习惯,集中注意力听课,勤写作业,排除外界干扰。

相对于学生 A ,我更看好学生 B 。他高一高二的重心放在社团那边;学习上也有一些坏习惯。但进入到高三之后他很投入,加上他比较有灵性,成绩进步很大。以他现在的基础和努力程度,上二本应该问题不大,冲一本的话就需要更加努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从上述谈话记录可以看出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有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学生A,她片面地认为只要加强背诵就能学好政治,没有能够从自己的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努力程度等方面找原因。班主任对于学生B的评价较好,认为他很有潜力,现在的学困只是因为之前的重心没有放在学习上,但已在慢慢改进。

2.基于作业统计的政治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他们上交的作业次数和质量来看,两人都有未按时上交作业的情况,且上交的作业质量并不高,这与他们在访谈中对自己的评价出现较大偏差。

综上所述,造成他们政治学习困难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三、政治学困生转化策略

从以上的访谈和作业情况看,学生 A 和 B 二人在政治科的学习困难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哲学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改变他们在政治课学习困难的情况,就应从内外因着手采取转化策略。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杜郎口模式”、“洋思中学”模式不断涌现,它们的共性在于秉承“三贴近”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政治学习的热情。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与自己的政治学习密切相关,政治课过于公式化或者吸引力缺乏都是导致学生政治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我们要秉承新课程“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结合本土文化、时政热点或巧借游戏、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复习中,笔者选取秦火火及“立二拆四”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知识“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网民称为“水军首领”,二人先后制造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获得非法经营收入 17 万余元。2013 年两人同时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刑拘,“立二拆四”一审判决,获刑 4 年,罚金 15 万元,秦火火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获刑 3 年。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秦火火与“立二拆四”为何被捕?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热点切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思考秦火火等网络犯罪问题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途径及要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一般解题思路,突破难点。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秦火火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把深刻的道理通俗讲,让深奥的政治知识落地生根。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 A 和学生 B 都表示他们已经花相应的时间去学习政治,那为什么他们的政治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呢?注意力不集中、W习习惯差、学习效率不高是很大的原因。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前要求他们根据“问题导航”做好预习;上课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抓关键、记要点;课后要求他们及时总结回顾。教师要严格把关,环环监督,把学习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夯实基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受先前的认知条件和情感特点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没有具备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就难以理解新知识;如果没有先前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害怕学习。从学生 A 和学生 B 的访谈与作业情况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政治学习基础都不牢固,课堂上也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在高强度的高三备考复习时比较吃力,听老师讲解知识点时脑子容易放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的复习中,笔者依据学生的认知条件、学力水平、学习动力等情况,将他们分成 6 个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在教学目标与布置教学任务时体现梯度性的差异。能力较差的 2 个小组负责找出最近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并根据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这些例子归类。能力中等的 2 个小组负责厘清易混易错点。最后 2 个小组负责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并建构知识体系。这样每个小组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任务,就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政治课堂中。

当然每一个学困生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因此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学困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一只鞭策学生前进的“牛虻”,不断助推他们前进。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困的原因,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帮助他们制定目标,赏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让他们在政治学科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有针对性、有方法地转化学困生,相信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参考文献】

[1]杨芳权.辅助房县一中高一“学困生”摆脱“学困”的行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寇平平.教学中注重后进生的转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

[3]盛文燕.高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王绪军.政治学困生的教育转化[J].职业,2011(36)

[5]胡定荣,洪煜.北京市公立初中民工子弟学习困难生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报,2008(2)

第2篇

有很多同学认为政治就是背,只要把书本背好就能考出好成绩。其实要想真正学好政治,必须突出五个字,即:“趣”、“悟”、“联”、“忆”、“练”。

1.“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政治知识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与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例如拿着一块石头,叫做“物质”,扔出去,叫做“运动”,不小心砸到一个人,人受伤,叫做“因果联系”,伤势的轻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伤势的轻重做出正确的判断,叫做“一切从实际出发”,遇到一点挫折从此心灰意冷,叫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诸如此类,我们完全可以把政治的学习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它成为我们的乐趣来源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发言,兴趣就会培养起来,从而为学好政治创造必要的前提。

2.“悟”

“学而不思则惘”,政治学上的很多语句和概念,除了记忆,都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反复领悟的。无论是背诵还是分析问题,都应该透过字面的东西,去思考他们的内涵本质和真正的关键意思。对于相似的知识我们只有在平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养成习惯,才会不至于在高考中犯看错题意之类让人懊悔的错误。例如,在学习当代不同国家的政体时,可以通过列表对两者特征进行比较,分别对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领悟,从而减少学习负担。除了应用表格形式,还可以构建知识框架、网络等。

领悟书本精髓,抓住关键思想,这在我们学习哲学部分内容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对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要进行辨别、归类,找出他们的异同。

3.“联”

一般来说,政治学的内容都可以形成一种系统,是一个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前面学过的东西,尤其是有共同之处的东西,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印象,使自己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学习哲学时,必须始终注意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了解哪些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和唯物辨证法的原理可以共同阐述一个现象,哪些人生观的知识和价值观的知识对人的主观思想有着共同的要求等;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也可以联系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经常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逐步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法律时,更可以找来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公布的各种案例,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其中的人物、行为做出分析和判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联系能力。我们甚至可以做一些小报告、小调查,监督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尝试着写一封给县长,区长或市长的信。

4.“忆”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相同的时段,不同人的记忆效率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要注意总结自己的记忆规律,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最适合记忆政治,从而把特定的时间分配给政治,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成果。当然,在学习过程中穿插文体活动,对记忆也是十分有利的。

要想巩固记忆成果,回忆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做好回忆工作有利于我们将知识内容记牢记实巩固战果。同时,回忆也是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回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背诵、复述、默写等方式。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5.“练”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措施

一、当前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认识不到位

部分政治教师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抓住政治课的特点,也没有找到真正适合政治教学的方法,只是单纯地将政治理论知识阐述给学生,而政治课的理论知识更多地侧重于宏篇大论,学生不能抓住政治课的本质,学了一堆理论知识却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学生很多还是处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阶段,对于政治课的学习也是单纯地去掌握一些理论知识,纯粹是为了应付高考,并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的情景下单纯地为了学而去学,学习的效果就差很多。

2.提升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在高中的政治课上经常可以看到有昏昏欲睡的学生,学生的这种状态,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会很差。首先,师生之间互动不起来,教师即使提出问题,学生也不会有所反应,整个课堂气氛都是沉闷压抑的,所以,教师的讲授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政治学科理论的枯燥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面对政治学科的这个特点,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怕的是成为“一言堂”,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说、在讲,学生们不发表意见,只是静静地听,这样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死的课堂变为活的课堂。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法、问题法的运用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布置设问,让学生们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答案。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政治教学中采取的对策措施

1.让学生认识政治学科的重要性

教师在讲授政治课时要首先给学生讲清,政治课并不只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政治课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真正把握政治学科的特点,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知行合一,使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其实政治思想课的学习是使学生养成一种的良好的习惯,政治学科的意义在于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保证教学活动正确开展的基础,只有在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在学习时才会主动、积极努力,学习的效果就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睿智,它将使整个教学过程顿时生辉,并能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要通过有趣的案例、幽默诙谐的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师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有改观。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改善。

3.多媒体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网络资源已成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内容,在补充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要按照大纲的要求拓宽知识,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中吸取丰富的教学素材,广泛引进自然的、社会的真实现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使教学更加社会化和生活化。很多的政治现象与时代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思想的准则,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总地说来,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从而使政治教学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另外,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搞好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教师要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第4篇

20xx年x月,我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被招录到xxxx,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和人民警察。几个月来,在各级组织的言传身教、关心培养下,在老民警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下发的文件,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使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在工作上本着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领导和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请教,努力学习各项业务技能。在工作中主动寻找方法,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挡获各类违法嫌疑人数十名,行政罚款七百元。同时在自己上班期间加强巡逻,加强对惯性治安问题的整治,严防恶性案件发生,保证了执勤期间无恶性案件发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车站

辖区的治安秩序稳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净化了派出所辖区社会风气。

第5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促进高中政治学科改革创新的必要前提。高中政治学科,是向学生展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做好高中政治教学,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下,积极进行政治教学工作反思,更新教学手段,才能让高中政治教学与时俱进。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措施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效率仍然不足,并没有达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就是在教学后让学生感觉有所收获,并愿意去让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活动。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较为深奥,只有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引导,才能让高中学生的个人政治思想水平有所提升。也只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

(一)教学态度问题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影响。热情洋溢的教师,更能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严肃的教师,则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育岗位上,许多教师的教学热情会一点点消退,教学态度也会发生改变。这些教师会因为长期实施教学活动而产生明显的教学倦怠心理,变得死板与懒惰。高中政治课本内容较为官方,如果教师教学态度不佳,则会加剧课堂的枯燥性,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组织问题

教学组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能够从教学质量、进度与效果等方面将教学活动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决定。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没有明确的政治教学目标,也无法将政治课本内容与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导致课堂的混乱。混乱的课堂组织,会影响学生政治思维的形成,最终影响政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内容问题

高中政治课本中的内容是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一些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的教师,只关注政治课本上的政治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概念、意义、问题、对策等知识。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也没有考虑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不进行政治教学内容的扩展,会让学生的政治思维限制在课本上,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措施

(一)加强政治教学观念的更新,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的教学思想,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直接影响。作为政治课堂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让自己成为一名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教师的个人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提升。首先,一线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推进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研读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发现教学思想上的不足。教师要积极阅读社会政治方面的杂志与网络新闻,利用现代技术条件,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个人政治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其次,教师应当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积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日常教学的束缚。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吸取与反思经验。

(二)加强政治教学方法的更新,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规划政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分析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特点与学生对于政治课堂的心理期待。在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利用能够给学生更多学习空间与自由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内容万变教学方法不变的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每一节政治课中都有学习新鲜感。除了保持政治课堂的新鲜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新兴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政治知识,更为深入地理解政治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政治教学中。像在讲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经济全球化大会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经济人士探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氛围。在全球化的情境下,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提升,也更容易理解经济全球化背后的意义。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法实施政治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合作教学法,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就某一个政治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在讲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我国公民如何参与政治”这样的合作学习主题,让学生以团体为单位去讨论,开发与总结出尽可能多的政治参与方法。在合作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更可以在合作中汲取不同的资源,促进个人政治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政治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高效课堂

政治教学内容,是政治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得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支持。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最新鲜的教学内容。也要深入到高中学生的生活中,利用生活化的实例给政治教学更多支持。比如在讲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蝴蝶效应”这样的融合去阐述世界的普遍联系性。也可以用高中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叶知秋”实例去分析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教学内容的丰富,会让高中政治课堂更有趣味,有利于学生政治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构建高效高中政治课堂,就要明确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现状。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反思与尝试,每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反思其利弊。只有教师工作者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才能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边洪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田重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张彦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余乔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王芬.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第6篇

一、初中政治n堂现状

政治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里面涉及大量的抽象概念,让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普遍对政治课堂不感兴趣。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死记硬背课本内容,但是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内涵,更别提活学活用了。同时,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很呆板,教师照着板书不停地讲,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是无法产生吸引力的,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下去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对政治学习的热情。

二、初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

很多政治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像政治这种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学得好坏跟老师没太大关系,主要看个人悟性,因此很少帮助学生们进行总结和拓展。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无法被政治课堂所吸引,从而对政治学习失去了信心。

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规则与秩序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内容涉及的是一些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教师也就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因为这种规则类知识点是固定的,教师无法具体讲解原因,就只要求学生记住就可以了。枯燥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对政治课堂产生兴趣。

2.学生层面。

不少学生都认为政治是一门注重记忆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把政治当做课文来学习,通过死记硬背来进行政治课的学习。虽然采用这种方法学习政治,在政治考试时往往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政治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如果单纯靠背的话,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很少有学生愿意通过理解来进行记忆,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改善初中政治课堂气氛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研究表明,人在合适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时下有关自我保护的新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会明白什么是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对我们自身有怎样的意义。这样,学生们在观看短片时,就会不自觉地对政治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老师再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是非常有必要的。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因为政治课的内容大都比较抽象,概念又很难理解,要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小竞赛或者小问答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小问答活动,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准备一些有关诚信为本的小问题,让学生分组抢答。例如,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如诚信为本的含义、有关诚信为本的人或事等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学生肯定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展开了对政治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是活跃初中政治课堂的一个重要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喜悦。

教师要逐渐改变以老师引导为主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地引导,才能够活跃初中政治课堂。

第7篇

关键词:德育功能;学习方法;言行;生活实践

当前,凸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已成为初中政治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就如何彰显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对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因此,思想政治课平时的课堂教学,必须联系当前的时事政治,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和难点,用理论引导时事,用时事印证理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做人,树立关心社会、热爱国家的意识,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标对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成绩的评估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脱离青少年心理发展实际和精神需要的做法,使思想课不再单调乏味。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可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用正确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学生

贯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一条主线,就是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即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不深,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教师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遇到问题后根据需要,再从书本中寻求理论支持,然后再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经过这样反复训练,既消除了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又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的理解程度,思想道德水平也相应得以提高。如在教授“不良诱惑”这一知识点时,我引入了“网络”这一话题,设计了两个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可以带给我们生活、工作上诸多便利,但是不正确对待也会有害,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和现象。

三、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

不可否认,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教育干扰太多,冲淡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些干扰因素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学校和社会的,人们往往由于急于求成、功利色彩浓厚等,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人格尊严和积极的情感、意志、品质、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就需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做到知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表率,同时运用各种正当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起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认识,塑造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情、意、行的转化,使学生对真理的认识深深地植根于自已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个人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

四、用生活实践磨炼学生

我所说的生活实践就是坚持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书本理念的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养成积极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必要性。现在的初中生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认识相当肤浅。《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措施,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直接观察与体验,认识社会本质,获得生活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使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控制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学生在各种正确、积极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2.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1)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参加各种社会性的征文读书竞赛活动,向书中的前先、英烈学习;(2)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工厂、田头等,走访、观察、调查、对比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社会、国家的情感;(3)访问老革命、退伍军人、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聆听他们的奋斗及创业历程,感受他们催人奋进的斗志,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学生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4)邀请热心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到班座谈,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的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品质;(5)聘请校外辅导员,加强社会法制教育,要求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6)组织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学生负重步行,自己动手拾柴造灶,培养学生耐挫能力,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3.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应首先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影响。

第8篇

研究性学习强调自主、自觉、自发,所有的问题基本来自于学生,但是因为高中生知识水平的差异与不足,提出来的问题较为多样,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无法做到直接根据问题进行研究。此时就要求教师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帮助学生梳理整合既有问题,学生才能更加明确所研究问题的目标、更加清楚研究的操作范围,据此制定出合理的研究方案,避免研究陷入到错误与空洞的窘境中去。与此同时要对学习组织形式加以改造,应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把研究任务分配至个人。另外,指导学生创设必要的研究情境,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之一,无论是政治部分、经济部分,还是思想道德部分,教师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创设者与指导者,因此要从自身做起,形成尊重意识、与民主意识,对于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要给以支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灌输弊病。

(二)利用网络材料丰富教学资料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若想取得有效成果,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持与配合,研究性学习更是如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网络上接收新闻资料时会觉得目不暇接,这说明了网络资源的多样化,既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也可以使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所以教师需要以政治课教学为中心,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提取与深度加工,将资料同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随用随拿资料库。比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设置专题信息库、课本配套信息库等。在设置资料库时,需要注意教师随时收集、学生积极参与,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利用网络互联优势达到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