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3: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效益,人力资源效益

1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亦称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 价值的总和。构成人力资源的核心并非人的数量而是劳动者的健康、价值观、知识量及技能水平。人力,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财富生产的源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人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确定了该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力资源研究的热情[1] 。

2人力资源效益的内涵

区域人力资源效益是指人的能力所产生的效益,指一个区域所拥有活控制的人力资源载体运用自身的能力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为此区域创造的效益和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源效益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效益的测量,并与区域内部过去的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应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分

对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研究,着重于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程度(即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怎么写论文

3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的作用

3.1 为领导者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 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到在人力资源上已经花费或将要花费的支出和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以更好地进行成本收益平衡分析, 为合理的人力资源引进、配置、使用、开发、管理和辞退决策提供依据[3]。

3.2 可以有效防止区域资产的流失

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 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会日渐活跃起来。为维护中国各个区域的正当权益, 避免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失, 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的效益进行评价。

3.3 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价值参考

在劳动力市场上, 供需双方交易的是劳动者的知识、智慧、技能和能力,不同质量的人力资源创造不同的价值量, 也就要求不同的薪酬水平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效益进行评价。

3.4 可以激励人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人力资源价值以及效益的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各区域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

4人力资源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评价一个区域的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模型有四个: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

4.1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M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 –M)≈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4.2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 Z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3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 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M)≈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4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1经济效益,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5案例分析

以我国山东为例,全域指代中国,局域指代山东省,根据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山东地区生产总值[4](表1)。全国以及山东的从业人员数量及总人口(表2)[4],计算出山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全国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并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近几年的绝对离散指数(表3)。

表1单位:亿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国内生产总值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49529.9

山东地区生产总值

12078.15

15021.84

18516.9

22077.4

25965.9

表2单位:万人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国从业人员数

74432

75200

75825

76400

76990

山东省从业人员数

879.7

874.3

871.1

776.1

762.3

全国人口数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山东省人口数

9125

9180

9248

9309

9367

表3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绝对离散指数

1.6574

1.96164

2.2539

2.6304

3.1015

评价结果判别:

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 –M)≈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通过上述要素构建和要素折算以及对人力资源贡献率和劳动生产力的定性分析,绝对离散指数始终大于0且在近几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表3表明山东省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直比较好,近几年从业人员人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此方法简单明了,评价要素可观、易于计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客观性、公正性等特点,能够较好反映人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怎么写论文。人才资源在某区域所发挥的效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体现在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降低是基于哪一方面原因,然后针对性地给予弥补。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人才资源的拥有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是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关键,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此模型也可用于区域或组织核定从业人员整体资源价值并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绝对离散指数G - M”从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等指标同全域的相关性来评价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因子“人才密度”较多地反映了该局域人才资源的数量特征经济效益,其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甚为相符。

6提高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的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提高人力资源效益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使用制度,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市场化之路,推动企业坚持“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5]。

6.1 健全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使人力资源发挥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程度,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其次,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

6.2 扩大就业,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现有自然资源的潜力,以保证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其次,放开劳务市场,允许劳动者按照一定规范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再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鼓励区域内的劳动者到区外境外乃至国际劳务市场寻求发展。

6.3 加强培训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首先,要抓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从而提高在职职工的知识水平并改变其知识结构。其次经济效益,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强化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怎么写论文。再次,要强化基础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进一步深化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教育面向当地经济,为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服务。

6.4 抑制人口增长,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现行的生育政策已经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人口出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第二,实行两种生产一起抓,即控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抓。第三,调整人口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6.5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和聚集人才资源

就目前来讲,必须狠抓人力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把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并且能够善用人才和重用人才,使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7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效益评价越来约受到重视,如何构思全面而综合的评估系统,如何选择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计量方法和评估模型,是建立人力资源综合评估系统所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对每个因素进行数量分析,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传统的评估方法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比较通俗易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的增长与中国近些年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在以后的人力资源选择中指明了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由于时间和能力限制,本文构建的定量模型的描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评估要素研究以及一些指标的确定方面。因此,我们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更多关于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多.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2]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44-247.

[3]李幸、冯媛编著,《SAP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实训指导》,2007.10.

第2篇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供;溴化锂;节能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frigeration co-production of existing problem,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hermoelectric cooling joint production, and analyzes the cool co-genera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trigeneration supply; lithium bromide;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如果仅是热电联产.热负荷通常会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完全的热电联供,这会降低热电厂供能的热经济性.以热电厂的供热为能源,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集中制冷,从而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提高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而热经济性较高

一、现状概述:

滨海热电厂在非采暖期出现热负荷低谷,供热机组在非设计负荷下运行,偏离了最佳经济工况点,运行效率低下,供热系统的大量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发电量不稳定,联产系统运行的指标不能在全年内达到最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生产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90年代起我国南方城市出现了空调热。从目前已普遍采用的空调设备来看,绝大部分都采用电空调,尽管电空调有许多优点,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耗电量高,大量使用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电空调以CFC为制冷剂,大量使用及排放破坏臭氧层,使地球表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另外电空调在夏季制冷时,向室外排出热浪,其结果是室内凉爽室外更热,给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和制冷现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善。而热、电、冷三联供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热电冷三联供其核心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置吸收式制冷机。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低位热能为动力,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热电厂供热机组的抽汽或排汽制冷,这对于背压式机组来说可以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热效率提高。对于抽汽式机组来说,在增加冷负荷以后,无论是维持发电量不变,还是保持进汽量不变,都会减少机组的凝汽量,降低发电煤耗率。近年来地球温度呈上升趋势,在北方地区出现了酷夏年,空调也日益进入北方家庭。同时,在剧场、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一般是装设集中空调设备,这就为热电冷三联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采取的节能方案:

在非采暖期发展制冷热负荷,可填补热电厂热负荷低谷,提高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扩大热电厂适用范围。采用制冷机实现热电冷三联产,其循环热效率可达65%以上,对于增加供热机组夏季供热量,提高机组热效率和全厂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三、效益分析:

1、发展热电冷三联产,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

首先确定几个参数:天津地区室内每平方米用冷量按100W计算,假设油田有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民用电价按0.49元/度计算,民用空调为1匹(制冷量2324W,制冷功率735.35W),煤价按900元/吨计算,夏季用冷时间按每天8小时总计4个月计算。利用电厂参数为1.27Mpa、300℃的蒸汽配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冷用户提供冷量。

1)通过初步计算得出冷用户用1匹空调制冷所耗的电能折合成人民币为2381.5万元;

2)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用户供冷所消耗的蒸汽量折合成人民币为338万元;

3)经过对比采用热电冷联供方式在每个夏季可节约2043万元。

4)我厂#2机组容量为25MW抽背式汽轮机,如果夏季能够满负荷发电,售出电价为0.3元/度计算,则夏季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160万元。

5)初期投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价格为1200元/kW,则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初投资约2.4亿元。

经过计算应用热电冷联供技术需要6年即可收回成本。

2、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保护环境

以氟利昂(CFC)作为制冷剂的空调机组,会引起臭氧层破坏而导致温室效应,而现在采用的氢氧氟氢(HCFC)虽然对环境影响小些,仍对臭氧层有破坏。热电冷三联产(CCHP)在降低碳和污染空气的排放物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采用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无毒无害,对环境保护很有利。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从2005年起,每年25%的新建筑及从2010年起50%的新建筑均采用CCHP的话,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19%。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热电冷联产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3 节电分析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突出优点就是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高沸点物质(溴化锂)为吸收剂,低沸点物质(水)为制冷剂,组成二元溶液,取代压缩式制冷,其制冷系统的能耗主要是热能,电耗量仅为压缩式制冷的25%~30%.(见下表),与压缩式相比,每制1163kw冷量,吸收式制冷机可节电250kw左右,节电是很明显的。另吸收式制冷机也可以直接利用工业生产的废热和余热,也有很好的效益。

4 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根据初步估算夏季油区内部由于使用空调所消耗的电能约计为48600MW,而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缓解夏季用电矛盾,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结论:

(1)经济效益:热、电、冷三联供解决了热电厂冬夏季热负荷不均造成的热经济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发电煤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2)环保效益: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压缩式制冷机,避免了9C9 类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和排泄,起到环保的作用。

(3)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较压缩式有明显的节电效益,可以大大缓解夏季用电紧张的问题。

(4)投资少: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建投资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的50%~60%左右,年运行费用也较压缩式少。由上述分析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海贵 采用天然气的小型斯特林冷热电三联供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邢黎军热电冷联供系统优化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4

[3]李静宜.臧杰立热电厂采用热电冷联供的适用性分析[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 2010(1)

[4]崔锦丹.荆玲.韦新东长春市住宅中分散型能源系统导入效果的评价[期刊论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1)

[5]任华华.王森森燃气内燃发电机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期刊论文]-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9(1)

第3篇

我国的专业技术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经历了任命制、评定制、职务聘任制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由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改革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第二次是由评聘合一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过渡为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专业技术职务社会化的平行运行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化,人事管理逐步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而作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要基础的职称评审工作,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按着一套方法、标准等在实施。综合来看,我国专业技术评价条件体系一直在进行改进,也对我国主业技术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已与现代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相比较而言,专业技术人才在自我发展、公平公正,尊重与参与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而且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现有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更多的是讲“量”,而对“质”重视不够;不同系统使用同一个量化标准可比性不强;不少量化标准难以细化,不易操作;教学工作的量化标准不好把握等等。随着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我国部分省份构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探索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职称评价法律依据,中央职称改革办公室于1986年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建立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规范工作制度,促进科研院所职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无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做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进一步规范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我国各省基于自身的省情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副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业绩与成果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评价的标准主要为科技奖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效益、技术成果、学术水平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研究的内容要有创新性,二是承担项目要求高,三是将发明专利等指标作为评价条件之一,四是关注科研开发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五是不采取分类评价。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主要从基本条件、申报条件和业绩条件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是:一是采取分类评价。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从事科技情报、信息查新、文献咨询及软科学研究三类人群。二是不把论文作为必备条件。三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经济收益。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主要从申报条件、评审条件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为:一是把论文论著作为必备条件,二是不采取分类评价,三是突出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重要地位,四是突出科研成果的应用开发价值,以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3构建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建议

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评价标准与条件已不能满足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自我评价诉求,条件的设置可操作性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导向性不强,在专家评审时不利于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自然科学科研人员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对完善职称评价体系的意见。针对现有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为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职称评定的实践,结合职称评定的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科学确定评价思路。专业资格评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水平、能力、业绩、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的程度等。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相应的评价条件体系要坚持重业绩、重能力、重贡献的导向,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潜力的发展。通过分类评价的方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突出产学研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综合考虑奖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同时,兼顾过程性指标,对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考量。第二,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评价,有利于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评价条件和重点,更好地发挥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

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评价对象,为省内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应根据其研究内容不同,将专业技术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咨询与科技推广、专利服务四大类,明确各个类别的评价条件和要求。第三,内容涵盖要全面。目前,浙江省已出台的文件多以高级职称评价为主,无法对各市和省级主要部门,开展中级职称评审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该涵盖中高级职称的评审,评价对象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级)、研究员(正高级)。第四,要重视基本条件。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对申报各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包括思想道德条件、学历资历条件、破格申报条件、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年度考核等级要求、继续教育要求等。如思想道德条件,要强调职业道德及学术道德,继续教育,要依据省里实施的细则进行规范管理。第五,评价条件要以认可度作为依据。笔者向主要省属、市属科研院所中的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从事农业、林业、医学、药学、科技管理、化工、生物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设定为100分,其它打分项目以此为标准进行赋值。要求填写人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领域,认真、负责、客观地对表格内各项目进行打分,由此,分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客观评价与认可度。通过求平均、看频率,确定科技成果及其不同排名的影响力,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成为确定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条件的依据。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肥种,竹蔸腐烂度,出笋,探讨

 

近年来毛竹林经营经济效益较高,但在经营过程中,每年的采伐留下了大量的竹蔸占据林地,笔者通过对尤溪县3.32万公顷的毛竹林调查,竹蔸每公顷平均数量达3952个,占据了林地面积10.4%农业论文,且竹蔸的腐烂速度相当缓慢,长达9-15年。竹蔸占据林地影响毛竹林有限的地下空间,严重影响出笋,影响竹山产值的提高。过去对竹蔸的处理主要让其自然腐烂及少数挖掘加工,而在少数挖掘过程也存在着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对竹蔸是否科学处理,直接影响毛竹经营效益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拟从这方面进行探讨。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尤溪县坂面乡(25°48′N―26°24′N,117°48′E―118°36′E),属戴云山脉西北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母岩为侏罗纪下统陆相盆地岩浆岩,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A+AB层为35cm论文提纲怎么写。海拔为150―230m。平均坡度25°。年平均气温17.9℃农业论文,年均隆水量为1460―178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26.6mm,年相对湿度83%,年日照时数1764.6h,无霜期299―333d。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选择竹林分相近、立地条件大致相同的毛竹林设立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1公顷,以等氮量(含氮量172.5kg)的尿素375公斤/公顷、碳酸氢氨(1000kg)、复合肥(615kg)分别进行施肥⑴,与不施肥为对照。设立隔离带15―20m,隔离带一律不施肥,采用随机区组排列⑵,试验共4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

2.2 施肥的方法

施肥时间在2002年6月(竹林小年,次年大年)农业论文,施肥的方法为竹蔸施肥。选择采伐时间1年内的竹蔸,用钢钎打通节隔,再根据施肥量及林地内竹蔸的多少确定每株施肥量,然后用林内土壤封口,以防肥料挥发。

2.3 观测评价

将竹蔸的腐烂情况分成三级:完全腐烂、发霉腐烂、变色发霉。每年分别观测评价一次,连续3年。

表1评价等级表

 

名 称

等 级

说 明

变色发霉

发霉腐烂

完全腐烂

竹青显著变色并霉点较多,腔内积水

第5篇

1.1科研观念上重纵向课题、轻横向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横向项目、科研论文、奖励和经费等容易统计,是显性指标,且这些指标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排名、地位和声誉,是学校的业绩和荣耀;即使直接面向民生的经费较多的横向项目,也常被认为是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含金量有限的项目,难以纳入学校的成果范畴。在教师层面,尽管国家多次强调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部分教师依旧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关注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且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没能将关注民生、立足民生作为自身的科研方向,没能将服务民生、惠及百姓作为自身的科研重心。多数教师乐于承担纵向课题,并只将获得纵向课题、经费作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推广横向课题和科研成果的意识淡薄;在选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忽视了生产上的可行性和应用上的经济性,只满足于“发论文、提职称和分房子”,不愿意做对个人晋升作用不大、“不显眼”的研究工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积极。

1.2评价取向上重学术价值、轻社会效益目前,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中往往侧重于论文、著作、项目和经费,而对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等不太关注;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而轻视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只重研究前期的理论成果,不重成果的社会效益;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将所谓的“技术水平”(发表文章的级别)作为重要依据或唯一指标,而对于直接面向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科研项目而言,尽管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常被定义为水平不高、意义不大。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横向项目的权重价值往往明显低于纵向项目,科研成果主要靠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而不是按照成果的转化前景和转化可能评价。在职称评审中,仍然将“是否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是否发表过论文作”为主要指标;在评价科技成果时,仍然将“技术水平”作为重要依据。因学术评价异化,导致相当多的教师侧重于方案的理论分析和评价,而不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研究成果仅限于做鉴定、写论文和报奖,轻视成果的实用价值,没有顾及科研工作与生产力的联系,更没有考虑科技成果的惠民性。

1.3运行模式上重闭门研究、轻成果转化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在“象牙塔”里的内部循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待遇而研究是比较普遍的科研现状。许多高校在制订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条例时,都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科技管理奖励条例中也存在对民生科技激励不足的问题。多数科研管理者不直接参与研究,不了解研究成果本身,不熟悉成果产出的流程,无市场运行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没有有效推广研究成果;作为开发研制者的教师,多数不了解整个生产和商业环节,这极易导致科研成果在转化中难产。研究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没有沟通和融合,高校科学研究和生产推广缺乏理解和沟通,二者形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一方面,高校每年推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导致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民生化。即使有部分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行为具有零散性和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

2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措施

在科技惠民重要性日益突显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观念取向、评价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制约科技惠民有效开展的瓶颈,落实科技惠民政策,提高科技产品的惠民效果。

2.1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主导科技惠民现行的直线型科层制组织体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相互矛盾,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惠民的管理体制。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改革:①效仿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科技惠民(或民生科技)中心,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和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增强科研成果的惠民性。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放宽条件设置,使教师能到企业兼职或以技术入股,科学地规定利益参与者的参与责任和利益分成,加强民生科技产品的合作开发和转化,将停留在论文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变成惠民型的现实生产力。②设立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当今社会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平台是目前较理想、较实用的传播工具。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持有方、科研成果购买方和其他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息服务,可有效提高技术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③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以提供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积极推介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等买方市场提供准确、到位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疏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从而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惠民程度。

2.2革新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科技惠民高校的科研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惠民的认识以及在此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民生观和科技成果的惠民性。因此,要树立以下3种理念:①树立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的基地,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产业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工程硕士和经营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直接面向民生、服务百姓,要“接地气”,多关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的技术,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的研究、转移和扩散,使科技真正地服务于社会。②树立纵向与横向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横向项目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做优横向项目可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应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是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③树立只有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理念。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因此,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泛运用科技成果,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潜在的生产力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浓郁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技惠民意识,积极承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

2.3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技惠民有学者认为,现今将纵向项目、课题作为评价学术成就指标的做法,就像“种田不比收成,而比谁的肥料多”一样。该评价体系导致大量的学术经费被浪费,学术氛围极为功利、浮躁,学术变为“课题学术”和“经费学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中指出,要“改革评价体制,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的新体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必须改变以往简单地通过项目、论文评价科研成果的做法,建立多元的科研业绩评价考核指标,调动广大教师关注民生科技创新、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对于基础研究成果,可着重于学术价值的考核,比如可考核其和引用情况。对于关注民生应用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考核,多用市场、社会需求和应用情况评价,具体包括社情参数和民意参数。关注社情是指反映民生科技发展的数量、质量、程度、状态和等级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哪些项目与科技惠民相关和项目自身的发展状况如何等;民意参数是指反映社会成员对民生科技发展状况的认知、感受、评价、态度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人们对民生科技发展的认可程度,充分发挥用户在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林业项目;差别补贴制度;差别税率制度

林业不仅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稳定生态平衡,同时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和行业的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公共财政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论文就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

1 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政府对林业投入方面依然存在很多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林业投入不足表现最为明显,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林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这样使得林业建设任务与资金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投入机制十分必要,这是解决政府林业投入与林业实际需求不足矛盾的最有效的措施。

2 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内容分析

具体而言,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建立林业项目的评价机制

对林业项目的客观评价是建立林业补偿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林业项目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林业是多效益行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效益上,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和生态效益上。无论是生态林还是商品林,都能同时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是表现出来的效益程度不同而已。

2.2 保证财政倾斜的公平公正

目前我国政府出台的大部分优惠扶持政策都是针对国有林区和林场等国有林业经营者,没有覆盖到集体、个体林业经营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业发展环境不利于经营者公平竞争的现象。我国各级财政在林业项目上的支出依据主要是林业经营主体的性质,而不是项目贡献能力,这严重影响到我国林业的平衡发展,也制约着林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因此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的设计,要注重引导各级政府在实施林业财政政策时,淡化补贴对象的性质,而更多关注林业项目对生态、社会的贡献度,以保证对不同性质的林业经营者的公平对待。

2.3 提供林业财政投入的标准

目前关于林业差别补贴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上的研究,操作层面的东西仍然非常欠缺。我国各级政府林业财政投入始终没有合理的标准。而本制度的设计就要求提供制定财政林业投入的标准,为各级政府在做林业财政投入决策时提供依据。

3 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模型和制度设计分析

3.1 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模型和方法如下。

林业差别补贴制度设计。林业项目效益的具有动态性,财政补贴也必须具备动态性,所以林业差别补贴制度设计宜运用财政滑动补贴模型。财政补贴主要是对林业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补偿,该模型借鉴国际贸易理论中滑动关税原理,全面考虑了林业项目生态和社会效益动态性。具体制度设计过程中将补贴划分成两部分,次补和年补相结合。即在预测的基础之上对林业工程和项目进行一次性补贴,也称为初始补贴[1]。同时,各级政府根据辖区内需要补贴的林业项目情况,在考虑补贴资金量的基础上,对各项目依据生态和社会方面目前和未来贡献度,给予的一次性补贴。

3.2 林业差别税率制度设计

林业税是对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征收的一种林业收入税,属于农业税的范畴。由于林业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作用,所以林业税收既要将林业纳入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大循环,也要对森林公益价值给予肯定,并进行合理的补偿,这就决定了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是,可以实行林业

差别税率制度[2]。

3.3 生态配额制或绿色证书制度设计

配额制是指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管理和分配,是对供需不等或者各方利益不同的一种平衡方法。而绿色证书制度是对配额证明的一种形象描述。这种制度要求建立在对生态效益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由中央政府根据各省级单位的具体生态贡献度发放绿色证书,然后各级政府依次分配,最后分配到林业企业[3]。该绿色证书代表生态配额,可以在碳金融市场上出售给有减排任务的企业,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这样可以弥补森林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资金不足的弊端。

4 结语

论文在分析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最后分析了林业项目差别财政扶持模型和制度设计方法。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企业及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与参考。

第7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通过优化财务行为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

一、民营企业的目标及其财务管理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因此,民营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这就要求企业的成功以及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政策。财务管理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及合理的决策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联系。

二、民营企业的财务目标

1.利润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论文写作,选择。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化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之目的。这一目标由于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但是,它没有明确企业赚取利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干什么,这就与目标应具有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统一性和明晰性三个特征不太相符。作为目标缺少了这三个特征,就不利于建立企业的内部利益的制衡机制,目标的激励鼓动作用也就不十分明显,这是该目标的重大缺陷。由于该目标缺少统一性特征,所以它未能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矛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结果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短期行为。论文写作,选择。因此,把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太恰当。

2..每股盈余最大化

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但是它还是存在以下缺陷“(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性。(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是以一定期间企业所取得的报酬(按净现金流量表示),按与取得该报酬相适应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表示。企业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建价值的一部分,而企业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潜在活预期的获利能力。如果用V表示企业价值;t表示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NCF表示第t年取得的企业报酬(企业净现金流),i表示预计风险报酬率,则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V=nt=1 NCFt 1(1+i)t。若假定企业持续经营,即n∞,且每年的NCF相等,则V=NCF/i。由此可见,企业总价在V与NCF成正比,与i成反比。即企业价值与预期报酬成正比,与预期风险成反比。由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可知,报酬与风险是成比例变动的,所获得的报酬越大,所冒的风险也就越大。而风险的增加又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获利能力。因此,企业的价值只有在其报酬与风险达到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如果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存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论文写作,选择。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算,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企业的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三.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管理决策的因素。外部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因为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鼓励态度更为明显,地方政府各种优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经济结构中的市场化成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为民营企业调节资金余缺,进行资本投资提供便利。论文写作,选择。税法和公司法等法规,为民营企业市场公平竞争、规范管理活动起到推动作用。论文写作,选择。

管理决策因素,是民营企业可控制的因素。企业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又是企业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等决定的。因此,这些因素影响企业的价值。财务管理正是通过投资决策、筹建决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其目标。

1、投资报酬率。 在风险相等的情况下,提供风险报酬率可以增加股东财富。

2、风险。 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并且会有或多或少的风险。决策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报酬,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论文写作,选择。

3、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是决定企业报酬率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被企业采纳的投资项目,都会增加企业的报酬,否则企业就没有必要为它投资。与此同时,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区别只在于风险的大小不同。因此,企业的投资计划会改变其报酬率和风险。

4、资本机构。 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只有当企业总资金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应将财务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会展;竞争力;产业链;会展旅游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4-0120-03

[作者简介]方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会展经济。(福建福州3500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但是,与世界会展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等相比,我国会展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会展业,就必须借鉴国外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模式、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会展发展道路。那么,这就要求我国会展学术研究领域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理论研究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前首要的就是对现阶段的会展理论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内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会展理论取得了较大进步。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会展的论文进行检索整理,截至2008年10月的统计结果显示:有关会展的期刊论文有2208篇,其中涉及会展经济的论文有138篇;有关会展的硕博论文达428篇,而涉及会展经济的有86篇。目前,还鲜有博士论文专门围绕会展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一)当前硕博论文的研究现状

对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逐步深入,而到了2007年特别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会展理论研究论文篇数逐步增加,研究视角也日益深化及新颖化、细化(详见下表)。通过归纳,可以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综合性研究,一共涉及8篇论文。方敏(2006)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来探讨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后发潜在比较优势;林俊蜂(2006)对中国网络会展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三篇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研究,如薛华(2007)通过考察中国会展产业集群情况来分析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情况等。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业区域性问题研究,其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此问题:一是以我国经济区域作为研究背景,一共涉及论文4篇,如付桦(2006)结合海外会展业发展实践,研究长江三角洲未来的空间格局走势;李新月(2005)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研究北京地区周围会展产业效率低下问题等。二是关于我国各省份会展业发展问题研究,一共涉及论文3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林蔓(2006)从城市会展发展能力因素入手,探讨浙江省会展能力及提高能力方面的对策。

第三个方面是把会展与相关行业联系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如黄玉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体化会展物流模式与报价体系。此外,还有6篇论文则是探讨了会展旅游问题,主要是结合城市特征来进行具体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郑秀娟(2007)关于会展旅游战略联盟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将价值链理论引用到会展产业中,提出构建会展旅游战略联盟模型,并指出联盟核心是会展组织企业。此项研究为构建会展旅游价值链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业竞争力的评价及相应指标体系问题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一是关于会展旅游竞争力研究,一共涉及到3篇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国娟(2007)采用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方法,建立重庆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关于城市会展竞争力研究,一共涉及到9篇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是王程凯(2006)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而对上海会展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第五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产业链问题研究,一共涉及到论文3篇。分别是殷瑞普(2006)以产业链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会展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表现、机制以及约束因素;徐佳(2005)从会展产业链规律人手,分析基于世博会的上海会展产业链整合模式;应彩虹(2004)应用SCP分析框架建立会展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对我国会展产业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期刊论文研究概况

笔者通过对有关会展经济的138篇期刊论文进行归纳整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如库瑞关于我国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实施(2008);赵成效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2003)。二是关于会展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研究。如罗薇的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2008);郭先登关于城市发展现代会展产业研究(2005)。三是关于会展地区或城市的具体规划研究。如叶莉的湖南会展业与产业基础的互动关系研究(2007);徐文的上海世博会与会展产业集群化研究(2007)。四是关于中外会展产业对比分析,如王春雷关于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2006);徐丹的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及借鉴(2008)。五是关于会展教育发展研究。如何颖的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06);沈丽关于会展教育市场化研究(2006)。

(三)国内著作研究概况

自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市场,有关会展产业的研究著作也日益增多,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关会展经济管理类著作达上百部,代表性著作作者是过聚荣、刘大可、施昌奎、应丽君、程红、龚平、陈来生,等等。过聚荣的《会展导论》在综合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演变特征,较详细地对会展概念、会展产业链、会展管理原理及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当今世界几个会展业相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程红的《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会展经济的基本经济功能、运行原理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用了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对会展经济的优势、关联性与制约因素、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也加强了作者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和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此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会展经济蓝皮书,即年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分

析当年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特征、相关问题以及变化趋势,探索中国会展经济内在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与国际会展企业的比较,提出相应的专家建议。

二、国外会展经济理论

笔者通过World Scientific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Exhibition/MICE”等信息的检索,截至2008年8月,共收集相关论文156篇,其中涉及会展产业理论研究的论文有128篇,较多集中于实务分析。如MCCab(2007)的论文《Strategiesfbr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vention andExhibition industry in Australia》通过对126个供职于会展业的职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会展业的职员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女性居多,往往都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职业规划。Luis Rubaleaba-Bermejo and Juan R.Cuadrado-Roura(1995)的论文《urban Hierarchies and Territorial Competitionin Europe:Exploring the Role of Fairs andExhibitions》则针对展览业在城市区域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论述。Kay.Li Kuen.Anderw(2007)的论文《INTERNATIONALEXHIBITION ORGANIZERS IN CHINA AND THEIR PER- FORMANCE》,通过运用描述研究设计与探索性因素,从展览组织者的角度分析如何构建会展业战略规划,并以中国会展市场作为案例展开论述,研究如何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的问题。此外值得指出来的是,Hugh Pizey and Chris Huxham(1991)在《1990 and Beyond Developing a process for groupdecision support in large scale event planning》中提到用决策技术方法来研究大型展会如何抓住各个时间段的机会,进而提高展览会对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的影响力。

国外关于会展方面的研究专著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代表性作者有富兰克、克里斯汀・克林斯曼、卡林・韦伯、米尔顿T・阿斯道夫,等等。他们的著作大多集中于研究会展商务运作、后续工作、前期策划、会展营销等方面。如米尔顿T・阿斯道夫和詹姆斯R・阿比合著的《会展管理与服务》把饭店行业与会展业结合起来,特别是向那些目前从事饭店行业的人士提供鲜活的例证,并探讨会议布展的各个层面的因素构成。卡林・韦伯所著的《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对比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3个举办展会和会议的主要地区,来展望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此外,为了宣传世博会,研究世博会,举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信息中心组织出版了《世博信息丛书》,分批推出了相关译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著包括由克劳德・塞尔旺和竹田一平合著的《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马塞尔・加洛潘所著《20世纪世界博览会与国际展览局》。前者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博览会举办者和参加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基本信息,这对于人们更好地评估国际博览会性质和价值提供了一项重要工具。后者则详细地描绘了博览会辉煌的历史,并介绍了博览会组织问题,主办国与参展国的关系,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动机与目标,重要经济和财政筹码,也勾勒出了未来博览会的理想发展方向。

三、会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