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视觉设计论文

视觉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3: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视觉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视觉设计论文

第1篇

招贴设计的表现内容丰富、色彩鲜明,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具有冲击力的形式语言。因展示的需要,大多采用纸质的印刷效果。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大众欣赏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虽然设计的作品鳞次栉比,但所展现的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1.1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

招贴是以印刷为主的户外广告表现形式,分为以图形元素和文字元素为主的两种招贴形式。图形是一种最直接的视觉语言,并兼具审美与实用两种属性。如果说图形是招贴设计中象征性的传达方式,那么文字便是招贴设计中最直接的表达,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招贴设计中能使文字具有演绎图形语言和信息语言的双重功能。招贴大致分商业性招贴和文化性招贴两种,前者以宣传企业、产品为主,明显带有商业盈利目的;而后者则注重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表达,并逐渐成为招贴的新方向。绘画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招贴的设计风格和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招贴的设计制作是以绘画颜料为主要材料。法国的劳特累克是招贴设计的先驱,《红磨坊与拉•古留小姐》是其经典招贴作品之一,也是现代招贴设计的雏形。招贴中运用日本浮世绘的技巧,以线条创造出主观的空间感,大胆地抛弃透视法,在构图上采取左右不对称的方法来衬托主题,独特的人物形象刻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中,绘画风格的招贴设计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是其他设计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摄影以画面真实、吸引力强倍受追捧,利用影像图片进行拼贴以产生蒙太奇式的效果,是招贴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奥赛罗》是冈特•兰堡的经典之作,其运用摄影手法将《奥赛罗》这部莎士比亚戏剧所表达的悲情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梦幻与现实、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各种元素集中展现并进行强烈对比,其微妙写实的手法达到了照片和抽象艺术相结合的效果,并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设计工具,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的招贴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便于保存,给现代招贴设计带来了新的表现空间。

1.2招贴设计过程中的淘汰制

招贴涉及内容广泛,一幅成功的招贴设计能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人驻足欣赏,并且快速读懂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招贴源于艺术,是现代经济与艺术孕育出来的魅力花朵,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将功能与审美的凝聚提炼达到极致。依然坚守传统,埋头做手工的设计师值得我们尊重,传统设计依然会继续,但能够拨动时代脉搏的一定是新知识平台上的设计语言。在当代的招贴设计中,我们找不到冈特•兰堡的强悍视觉冲击,福田繁雄式的沉郁与幽默。在过多注重招贴中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其文化性却日益缺失,将多样图形设计应用在招贴设计中,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同感,但当图形元素普遍成为设计语言的同时,表现形式的个性化也被淹没了。虽然图形元素带来了招贴的现代感与形式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推动招贴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强招贴视觉语言的亲和力,并提升招贴设计独具个性,这对于我国的设计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电脑软件成为现在设计师们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养成了思维上的惰性,束缚了思想,制约了设计师个性的表达。注重技术表现,忽视创意本质,忽略了不同工具本身所带来独特美感,是造成设计似曾相似感觉的主要原因。

2招贴设计的文化传承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把传统的文化元素应用到招贴设计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加以创造。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传统美学意境的渲染,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2.1招贴设计中传统元素的新演绎

书法的笔墨韵味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将书法笔墨中灵气飘逸的意境应用在招贴设计中,能更好地提升招贴设计的情感语境,丰富招贴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书法笔墨中的线条粗细、墨色深浅和结构对比是笔墨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的基本方法。“书法汉字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招贴的文化性,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向公众传达着主题信息。”招贴设计中将笔墨元素和汉字字形灵活地融合运用,并注重传统美学意境的渲染,在表现文墨精神同时,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中国人的淡泊与宁静,从而提升招贴的艺术感染力,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是其他元素所不可替代的。

2.2招贴设计中文化传承的价值

失去文化内涵的招贴设计,往往显得空洞。传统文化是支撑着现代设计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把握招贴设计中的文化性尤为重要,只有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招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设计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说,“招贴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象征。”“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典型的设计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在精神、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新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使大多数设计师越来越重视形式,反而忽略招贴的文化特质。招贴设计不仅需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兼具视觉个性和深刻的文化艺术性,坚持招贴设计的时代性与文化性至关重要。

2.3传统元素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招贴设计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汲取养分,不能墨守成规,打破传统的束缚,融入世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将中国元素与时代相结合,给予时代感和现代性,保持招贴设计持久的生命力,使受众在被吸引的瞬间产生心理上的艺术共鸣。运用传统元素的寓意表达自我的设计思想,不是将表意性的元素直接运用于形式之上,而是追求主观精神上的相似。将受众所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通过现代的招贴设计语言重新进行演绎,使其既有民族感又不失时代风貌。作为设计师来说要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不是简单地堆砌和复制,而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3设计语言的创新表现

用新的设计语言来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形式的转变,表现形式会更加丰富,并突破形态上的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语言已不再简单地局限于图形、文字和色彩,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地不断尝试新方法,创造新的视觉语言与设计观念。

3.1设计语言的创新形式

文字图形化是将文字看成一个独立的元素,在不改变汉字原有的意识形态下,将具象的字体拆分成抽象的笔画,用图形化的视觉语言丰富版面的形式内容。2004年蒋华为靳埭强、卡里•碧波、肖勇三位的著名讲座所设计的海报作品,就是以设计师的中文名字的汉字为主要元素,以汉字中古老的宋体为基础,铺陈排列构成汉字图形。在保证识别性的前提下,传播信息将并汉字的结构美有序地呈现出来,同时透着浓浓的书卷气。“插画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丰富多变,自由,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可以加强设计的主题,丰富设计的版面,在形式上更具现代感。”招贴设计中的插画风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兼备艺术和商业双重性,插画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追求新的表达形式。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说:“我们是设计师,设计师应当从多角度,多维空间去思考事物,而不应当单纯从平面的视觉效果去思考问题。”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探求二维平面图形向多维空间的拓展研究,在二维空间上追求视觉的维度变化,并利用图与底之间的转换关系营造出多维度空间的视觉效果。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给受众带来奇异的视觉冲击,这种空间置换的表现方式,超越了视觉习惯,给受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纸质招贴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占据着招贴设计介质的主要地位。设计的材质与制作工艺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招贴设计的呈现形态。新型材质的运用和个性化的创意,刺激和打动了受众的视觉神经。在形态上,传统招贴大都以平面的形式传递信息,但由于角度和距离问题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而比起二维形态的招贴设计,多维度形态的表现形式更具空间感和想象力,这不仅提升了设计语言的趣味性,同时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也更吸引了眼球。

3.2转变思维模式的创新理念

平庸的招贴是“爱信不信”,出色的招贴是“不得不信”。招贴设计中创意是要突破思维定式,改变惯性思维模式,颠覆人们的想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创意是通过抽象的思维转化成形象的表达,是由抽象的感知向具象的文字、图形、图像转化。是以感性、直观、想象为基础的思维创造活动。招贴创意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思维创造,使设计思维得以延伸,诉求得以传达。逆向思维是招贴设计中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创造出来的反常规的图形、符号元素不仅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拓宽了想象的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引发人们的思考。追求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这种手法。其作品曾获华沙国际招贴设计双年展大奖,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幽默诙谐,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简洁而不简单地表达了反对战争的主题。元素解构、图底反转共生、夸张等都是设计者招贴中创意的表现形式,将招贴中的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使新的形象产生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并且深刻地揭示主题,尽可能地引发受众心灵上的共鸣。

3.3探索民族风格的招贴设计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也与欧洲、美国形成“三国”鼎足之势。日本设计界开始注重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与西方现代设计的风格融会贯通。日本把汉字与浮世绘风格的版画频繁运用在招贴设计中,同时日本的招贴设计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较强,且表现语言也多样化,并渐渐形成了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日本的舞蹈造型简洁却蕴涵着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同时兼具强烈的现代美感。设计大师田中一光赋予了其传统舞蹈以新的时代气息。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和现代的表现手法,其设计水平走在了设计的前沿,很值得当下的设计师学习和借鉴。韩国现代招贴设计中也有明显的民族化倾向。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举办促进韩国的设计水平快速提升与发展,涌现出安尚秀等一批著名设计大师。其作品以韩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背景,安尚秀用一张陈旧的影像,成功地勾起人们对战争时期的记忆,画面沉寂,躺在岸边的并不是鱼而是炸飞的子弹,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气息,令人深思。由于早期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使韩国的设计作品或多或少地带有日本特色的痕迹。“解码当代著名招贴设计大师靳埭强的招贴作品,靳埭强先生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其作品《西安印象》以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为雏形,运用中国水墨画技法,并融合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加以毛笔的手法,形象生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中国式韵味”,使现代视觉语言气息浓厚且不失传统风格。探究民族化风格的招贴设计,我们应该在设计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的未来应该是朝着国际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处时代的不同,招贴设计所表达的形式内容也应不同。只有创新招贴设计的多样风格,追求创作上的个性表达,吸收新的文化内涵,注入新的能量,才能使招贴设计更具时代活力。

4结语

第2篇

众所周知,时尚和大众流行是不同的,时尚永远是新锐,是高端,是少部分人所能持有的,当时尚被大部分人所跟进时,便沦为大众。而大众则具有盲从性的,这不仅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审美观决定,更多的是由当下流行趋势决定的据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仍停留在中小学水平,高学历人口比例很低,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化素养整体偏低,大众审美的层级较为低下。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师的作品若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满足于受众的需求。然而,在当代中国人民文化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境下,设计师要做出让审美受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同受众审美趋同一致,但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作品代表了大众审美这个较为低层次的审美观,驱生了设计的消极自动观。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占据了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数不胜数。在消费主义全球化的洪流中,视觉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征,价值取向渐渐异化,难以遏制的拜物主义潮流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离和扭曲、人文精神的缺失。视觉传达设计运用多种手法公然表现人性的直观欲望,满足人欲望宣泄的心理,这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自动主义”异曲同工。

2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责任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而不容忽视。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各种视觉媒介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潜移默化地让受众接纳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出发,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应更多地传达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构建社会积极的“自动主义”审美观,优化人的品质,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多年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感人至深,小孩子端着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他端水走来时的跌跌撞撞,一幕朴实的场景,一句简单的话语“不累,烫烫脚对您身体有好处”……一种孝心和欣慰,呼唤出大众被世俗打磨的迟钝了的人性和爱心,这则广告正是传达正确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典范,是积极“自动主义”的表彰。

3设计师与“自动主义”

视觉传达设计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正确的文化定位能够促成积极“自动主义”。从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出发,其责任之一就是坚决抵制消极的“自动主义”,反对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并从根本上阻止视觉文化艺术全盘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视觉传达的过程,其实就是设计师的创意创作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的意义只有在受众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实现。以受众为主导,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发展到现阶段的大趋势所在。设计师应以田野工作者的人类学家为典范,驻足于人民大众,以敏锐的态度洞察社会,真正了解大众的需求,坚持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杜绝迎合人性的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消极“自动主义”。

4结论

第3篇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视觉传达;色彩;编排;文化内涵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人性化设计”一词就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并逐渐成为设计界引人注目的亮点,从而形成一股设计的新潮流。这一潮流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设计相对发达的今天,受众对某个产品的设计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其功能的层面上了,而是更多的要求其满足感官上的享受,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在这种情形下诞生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功能性,也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人性化的产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人文本,为人而设计,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性化产品是人与物完美结合的设计。也就是说人性化设计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设计,不仅仅是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还反映了人文关怀,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等层面。人性化设计表现为: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娱乐性,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同时强化对残疾人用品的关怀。

在设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也可谓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主要谈色彩的人性化设计,编排的人性化设计,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说:“在眼睛和头脑里开始的光学、电磁学和化学作用,常常是同心理学领域的作用平行并进的。色彩经验的这种反响可传达到最深处的神经中枢,因而影响到精神和感情体验的主要领域。”由此可见,色彩的设计直接与受众的审美心理相联系,色彩作为事物的表象在人脑中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和文化因素产生出某种深层次上的审美意义。基于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验、色彩联想和象征的色彩设计,即为色彩的人性化设计。色彩设计的人性化是基于设计心理学理论,以品牌认知为目标,通过对消费者色彩心理及情感体验的研究来制定相关产品的色彩策略。要使色彩设计人性化,就要增加视觉传达作品在感官上的刺激。简单地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就是用来赏心悦目的,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就是为了制造强大的视觉的冲击力,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销售产品,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在购买商品时,视觉因素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一个产品的色彩而产生购买欲望。

编排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就是指着进行视觉传达过程中,各个视觉要素的安排要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从而引导受众更有效地去接受产品,以建立品牌认知。著名心理学家阿因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指出:人在看一款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有一定视觉流程,这个流程一般是从左至右的从上至下的,最后视觉中心会停留在画面中上的三分之一处。所以要想做到人性化的编排设计就要在设计中遵从这一视觉流程的规律,将各个视觉符号编排到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的位置上,这样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视觉信息,又符合设计心理学的规律。

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文化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例如有些国家或民族有他们忌讳的颜色或动植物,所以在做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吉祥物的设计及包装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运用这些视觉要素,从而能使信息的传达更加畅通。此外,为了更好的对某个国家或某民族的人传达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设计具有相应文化元素的设计,以提高视觉传达作品的亲和力,使宣传的主题更为受众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

设计人性化即在保持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中注入包括情感的、心理的、伦理道德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因素的人性化。它给人以想像的余地和韵味,引发人的心灵感动、震撼和回味,从而使设计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能给人带来或轻松愉快或亲切温馨或幽默有趣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使冷冰冰设计富于生命感和人情味。设计的人性化内涵,即是在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最优化设计的物质功能,使设计符合和充分适应人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习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界面;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外在需求;同时关注人们的自然情怀和人文需求,在设计中表现人们的人文趋向,使人们的内在需求得到最大、最有效的尊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更要从为人设计的角度出发,把人的感觉,心理,情感放在首位,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和平衡情感,既满足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快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使设计在功能完备的前提下实现其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在这样的要求下,设计师必须用爱心去关注人和人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蕴涵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真正做到周到、细腻,使更多的使用者感动。

参考文献:

[1]《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何晓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第4篇

(一)点、线、面有效结合

点、线、面是视觉构成的基本要素,网页的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点、线、面的合理搭配出来的效果,因此,要提高网页的视觉效果,首先就要从这三者的结合上来分析。例如:在点的运用中,工作者可以通过将点聚合或者离散使用,从而达到动静态结合的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通过点的有效结合形成线,线之间交叉使用,虚实线的结合、线的明暗渐变等,让整个网页的版面形成大概的轮廓,达到版面的基本效果。

(二)图文、色彩的合理搭配

在网页设计中,图文、色彩也是必不可少的视觉构成因素,不同的图文、色彩搭配达到的网页效果就会千差万别。所以,设计者要想提高网页的视觉效果,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图文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上。在选择网页的图片、文字、色彩等信息时需要与网页的主题结合起来。所选的文字、图片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出网页的主题,选择的色彩更应该科学合理,对于比较柔情的网站可以选择淡粉色,而对于某些具有科技研究性能的网站要选用蓝色、绿色等有生机的色调来渲染。另外,所选的色彩还需要合理搭配才能体现出网站的主题,同色调的搭配、相似色调的搭配、反差大的色调搭配以及主色调的选择、辅色调的选择等都要设计者仔细掂量,并将网站的主题结合进来,才能让网页的视觉效果吸引用户的眼球。

(三)将用户的认知习惯合理的结合起来

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审美观也各不相同,要想让用户对网页的设计效果满意,还需要将他们的认知习惯科学合理地结合到网页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明确用户需求、了解用户认知习惯的能力,才能将各种网页设计中的视觉构成要素科学系统地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网页的效果,达到用户的需求。

二、结语

第5篇

城市是人类文化必然的产物,是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们在共同感知的事物。城市的发展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并且是可以被视觉感知的。在人的感觉器官中,由于视觉感知是人们认识环境最基本也是最初始的通道,所以视觉化倾向的形成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对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或潜移默化、或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也开始借助视觉这一信息传达手段展现自己的魅力。城市视觉形象是指城市的公共生活环境,即普通人能够在城市空间中体验到的城市景观。著名的社会学大师丹尔贝早在1976年曾说过:“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成了一种视觉美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在如今的城市中,这种“视觉文化”特点显得越来越突出。概念中城市视觉形象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客观物质文化的一面,如城市建筑的形态、空间的环境、公共设施、植被绿化的营造、户外广告的规划以及城市活动、事件等;二是指人们对这种城市物质形态转化为视觉形式的主观感知,如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特征、城市的亲和力、人们的归属感等。所以说城市视觉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是通过视觉要素的设计来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城市信息。人们通过整合各种感官特别是视觉感知接收到的信息,便形成了关于这座城市形象的认知。这种认知把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当这种认知与当地鲜明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时,城市的辨识度便会提高,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

二、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内容的组构

视觉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系统中最直观也是最为基础的视觉表现,是城市精神、内涵、个性等外在表达的重要载体,它将城市最具特色的因素集于一身,因此它就成为整个城市形象系统中内容组构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基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器官能够直接感知这一因素,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组构主要包含有城市的建筑、景观、户外广告、广场、道路铺装、绿地、雕塑、公共设施、水景、照明设计以及城市形象标志、色彩、吉祥物等,这些视觉上的要素,主要是以构筑物为主体的人工环境为主,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最为直接的因素。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曾经说过:特色有地域的分界、是历史的构成、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凝结、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典型的表现。其中“地域、历史、文化、民族、一定时间、地点的典型事物”,每个词都反映出“地域文化”是创造特色的关键之所在。一座城市若没有自己的特色,便难引起公众的注意,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其有效的解决之道应当是以当地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向公众迅速、准确地传达城市特征信息。

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特征迥异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本与灵魂。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当地域文化借助于某种视觉要素的载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城市的识别形象就容易形成,并且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历史延续和象征。从地域文化包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看,地域文化与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体现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特定的地域文化对城市中各视觉要素的形态、空间、色彩、材质甚至尺度都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视觉要素的设计又会提高整个城市的识别度与品位,显示出个性特色。地域文化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是城市文化观念的自然延伸。一切决定城市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的、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如重要历史建筑、艺术、人物、事件、诗词及考古挖掘的历史文物等,这些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蕴,代表了这座城市的风格和文化风貌。当今的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更需要有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这一理念,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元素进行保留与重现、对功能进行利用与置换,使得城市历史文脉在视觉形象的层面得到延续。在历史元素的保留与再现方面的,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堪称是典范。东京的银座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许多百年老铺与本土品牌的发祥地,与巴黎的香谢丽大街,纽约的第五街齐名。其中始建于1881年的和光百货就位于银座繁华高级商业区的十字路口,建筑顶部的时钟塔一直是它的象征,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一直留存至今。可以想象,如果和光百货从银座消失了,银座的商业历史也就意味着中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彼得拉茨教授夫妇把废弃钢铁厂改造成颇具震撼力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设计上作者遵循和利用了生态原则,深入挖掘了该场所的历史文化,通过改造与再利用和保留、置换的设计手法,延续了典型的前工业时代的历史画面,体现了尊重工业时代的历史延续和现状的设计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北京798艺术区的建设。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随着80年代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798厂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随着原有的工业外迁,需要在闲置的原址上有更适合城市发展和定位的新型产业。于是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纷纷入驻,在对原有朴实无华及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工业厂房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对工业厂房在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他们带来的是对于原建筑和新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尊重历史文化遗留,艺术区的名称仍沿用了原北京老厂区的名字798,并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悠闲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和个性特色的艺术聚落,成为了北京都市化进程中文化的新地标,在国内外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不仅是庞大的建筑,城市空间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要素都可以成为保存城市历史与文脉的重要因素。如韩国庆州公园内的“缸状”垃圾筒、首尔仁寺洞木质的户外广告招牌、苏州老城市区灯笼样式的路灯等,都细致地向公众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2.地域特征的表达

如果说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了纵向时间层面的城市文脉,那么城市的地域特征则代表了横向地区层面的城市文脉。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当地表现出对古城苏州地域特征的充分研究与理解。新馆安静地嵌入于一片传统民居聚集区,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名园,所以在设计上借鉴了苏州传统民居与古典园林艺术的表现方式,以墙和小庭院围合的建筑群构成非对称布局,体量上“不高、不大、不突出”,与周围传统街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相互整合的观念是对于江南传统文化中内敛、含蓄的情感因素的表达和对周围民居的建筑特质与生活精神的反映,传统苏州园林独特的意境在设计师独具匠心的现代设计语言中得到了诠释。巴渝人有着“磐石般”坚强的性格,其文化中包含对“山”的描述和赞颂随处可见。从重庆市大型彩色浮雕“岩之魂”作品,可以透视到当地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浮雕采用不同的自然石材和硅酸盐石质加工材料,来呈现岩石和重庆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各种艺术处理手法,揭示重庆人和城市衍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成功地表现出地域特征和巴渝文明的渐进史。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以城市雕塑为载体得以传承和发展。作为地域特征的延伸,民俗是一个区域的集体记忆,是生活、文化与历史的统一体,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嵌入进一个城市的肌理中,具有自身的特色与魅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并加以维护。

3.彰显人文精神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它的提炼需要尊重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积淀,通过标志性城市视觉形象的建立能够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认定。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国,地理资源环境单纯造就了日本人对自然景观敏感而细腻的表现,文化发展至今尚具有鲜明的特色。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平静、和谐、平衡,设计中他们将平凡的自然提炼出来,变换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充分体现了日本禅宗的空灵、简单朴实、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珍爱,也表达了他们传统而独特的审美意识。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设计的崎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在以距离地面7米的“空中之林”为主题的城市广场上,栽植了220棵榉树。营造出具有展望和商业功能的“森林的休闲廊”交流广场“、下沉式广场”“、草之广场”、座椅、屏障标志、台阶状跌水等空间。试图创造出一种与环境对话和“人与自然共生”的都市广场语言,将自然提炼与升华,与枯山水的意象一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使每位来这里的人都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共鸣。佐佐木叶二用这片极具生命张力的榉树林,表达了对自然的偏爱,也表达了日本人文精神中对于“真”的审美需求。当然,真正能够彰显人文精神的因素并非形式本身,而是来源于地域空间意境的感知蕴含了社会、文化、历史、自然及风土的内涵。如果对一个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没有很好的把握,就不可能对一个地域人文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地域性的人文精神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地域性的人文精神。

4.回归生态的理念传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传统,并以此来判定自身的归属。自古以来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蒙•得•瑞恩曾经说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不谋而合。“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一方面关注的是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对地域特色资源进行保护,设计上采用独特营造手段和技术、使之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如废弃地的改造、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地域特色的再现等。日本千叶市的家乡公园设计,设计师运用了地域性特征的符号:水车、风车、农舍、农作物等可以营造农业空间特征的元素,公园被设计成进行人与自然共存的环保教育的场所,使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合肥的环城公园,设计上以环绕护城河的绿色植物带为基础,顺应自然,采用敞式布局手法,形成了线带状敞开式公园。由于环城公园绿树成荫,环状的水系恰似一条碧绿的丝带束在新城与老城之间,被人们形象地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密集居住的城市环境,人们与自然隔绝开来。嘈杂的街道、耀眼的户外招牌、灰冷的建筑物……,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设计”概念被日益重视,这也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结语

第6篇

(一)自身固有的优越性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享受大多是经过眼睛对外界事物的捕捉而实现的。一般来说,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在捕捉外界事物时主要有两个特点:

1.对于相对静止的事物,视觉系统会优先接收那些正在运动的事物或场景;

2.颜色艳丽的事物同那些颜色略显暗淡的事物相比,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注意。视觉心理学本身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事物的第一印象牢牢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二)存在空间局限性

从本质上来说,人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范围并不是无限大的,如人眼在水平方向上的视觉范围角度大约为120°,也就是以眼睛中线为基准,左右各一半,而在垂直方向上,视觉范围角度为上50°,下70°,相应的,有效色彩所获得的视觉空间范围则是在此基础上减掉10°,在这样一个视觉范围内,人们所获得视觉效果是最好的。

(三)可实现视觉效果的完整获取

一般来说,人们可对自身脑海中的某些深刻印象进行更深入的图形构建,即现代人常说的“脑补”,以此来获得更为完整的视觉效果。从自身视觉接收来说,视觉效果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一场景或事物的显现,更多的是在当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对缺失场景或事物展开自助构建,进而达到视觉效果整体性的目的。

(四)存在视错觉

人在用眼睛接收外界事物时,容易受到光影、眼膜及自身相关因素的影响,故有时对所获取的事物或场景会产生一种视错觉影像。另外,在观看有序水平图像时,人们往往会获得一种更为广阔的空间感,故在室内设计中可利用镜子,使房间产生一种“变大了”的视错觉效果,实际上,房子大小并未改变,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设计,不仅可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还能使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二、住宅室内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一)自身固有的优越性与图形构建性的应用

结合视觉心理学原理,那些运动着的物体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而且在住宅中人们往往都会将目光先转向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游戏房,进入这个房间后,人们很容易被色彩明亮的柜子吸引住目光,而后目光转移,将视线转向窗边的灯具,舍不得移开眼球。另外,在室内设计中,图形的构建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如乔治•卡内考于罗森菲尔德住宅设计中,就在墙壁上设计了一个残缺的圆形,人们看到它时会自觉根据自我经验来推出那应该是一个圆形,设计者就是通过应用这样一个残缺的圆作为墙壁装饰物,来引起人的遐想,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而且人们在看到图像的时候,其视觉也会沿着缺口的方向去寻求,进而发挥一定的导向效果。

(二)空间局限性的应用

人们在视觉上存在空间局限性,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中,会先环顾四周,大致了解情况,后将目光聚集在某一点上,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一般都需留一个或是几个能吸引人目光的视觉中心,以此来使住户或来访者获得更好的视觉享受。一般来说,室内视觉中心概括为三种。一是设计中心。要求设计师必须分清矛盾主次,对重点部分重点设计,次要部分次要设计。比如对于会客厅的两个界面,需重点关注沙发前面墙壁的设计,因为它是人们在坐上沙发之后眼睛注视点最多的一个地方,故设计时可通过不同造型、材质与色彩等装饰物来表现,使之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但是假如这面墙壁上有电视等设备,其设计就不可太炫目,避免喧宾夺主。二是,功能中心。室内的各个角落都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卧室内,同起坐、储藏等功能相比,睡眠、休息才是其主要的功能,故设计时需重点突出该功能特点。三是,兴趣中心。不同年龄段、性别与民族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兴趣中心,故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区域”、学龄儿童的“学习区域”、白领的“工作区域”、女主人的“化妆区域”,就成为了设计者需要重点设计的“兴趣中心”。那么,如何创设住宅室内的“视觉中心”呢?方式有很多。比如,对于地面,可使用地毯、拼花等多种材料,来实现地面突出的效果;对于墙面,可选用壁画、浮雕与工艺品等来创造一个“视觉中心”,且在整个室内空间中也可应用一些植物或是奇特家具等来进一步突出墙面。

(三)视错觉的应用

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尤其是对于低矮且窄小的住宅的设计,需全面理解并辩证处理各种各样的视错觉情况,并在设计中加以利用。

1.通过降低家具高度来获得空间变大的视错觉。人们所居住的房间,高度多为3m,面积多在15m2,故总是希望让其显得更大一些,以此来获得更广泛的视角空间,缓解因住宅太小而带来的压抑感。对此,设计者可尽量选择一些矮小家具,避免遮挡四周墙壁,从而给人以“屋顶其实挺高的”的感觉。

2.选择重叠形式组合家具,获得更大空间。如小房间给人拥挤感,就可选择上下重叠形式的组合家具,并贴墙放置,以实现室内边角面积的最大化利用,使人们获得更大的视觉空间感。

3.利用装饰画与色彩让空间变大。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布置一些色彩淡雅但层次丰富且透视感极强的风景照片或风景画,不仅可使室内景色变得更加好看,还能使室内空间“变大”,尤其是将正面墙布置成风景画,更是会给人一种望不到尽头的空间感。另外,不同色彩的选用也会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如红色、黄色与橙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蓝色、绿色与青色给人以清新、寒冷之感,且低明亮度色彩让人感觉空间变小,反之,高明亮度色彩则感觉空间变大,加之冷色调给人退后感,暖色调给人凸出感,故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把握各种色彩所独有的性质,从而加以设计,给人以视错觉感。比如,室内窗帘、家具与墙壁最好选用高亮度的淡色作为主要的装饰色,从而让居住者有种“房屋更亮”的感觉。

4.利用灯光、材质感与镜子来合理调节空间。运用灯光或灯具可让人在视觉上产生错觉感,如嵌入型灯具与吸顶灯可给人以房屋顶棚“往上提”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形体比较大的枝形灯具能够让人感觉顶棚在“往下降”,故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充分利用好灯光这个元素。直接照明会使空间变得更“紧凑”,间接照明则会使小空间变得“更大”,设计者要合理利用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同时,还可利用材质感来改善空间感。比如质地光滑的界面给人以比较远的感觉,表面光滑的界面则给人的感觉为在往前靠,设计者要合理选用这两种材质的家具,来调节居住空间。此外,还可利用镜子来合理调节空间。比如在狭长室内,就可在一侧墙面上镶上一面大镜子,使之反射出室内景致,让房间变得更加宽阔,而对于景深较浅的房间,则可通过镜映来使房间变得更加气派。

第7篇

平面设计中的文字除了内容意义之外,还是极致化了的图形,文字排列组合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吸引力、使版面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版面的设计也是创意的过程。创意是设计者的思维水准的体现,是评价一件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图形是感性的元素,具有吸引、诱发受众的作用。图形是主要的平面设计表现手法,巧妙运用图形语言要素可以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让消费者自发的产生一种肯定、赞同以及愉悦的心理。同时,色彩也是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情感更为直观地传递出广告信息的情感。色彩传达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第一位的,色彩具有影响人的心理、唤起人的情感的作用。这三种视觉语言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衍生出信息传达的优势,从而共生共存地展示出平面广告的审美属性。

二、准确的信息传达方式——文字

文字是视觉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是平面广告中信息的最终载体,从文字诞生以来,它就是人类记载生活、历史、生产经验的媒介,在仅靠语言无法满足保留、传递信息的时候,文字承担了传承和记载的作用,因此文字存在的第一重要作用就是准确明了地传递信息。然而平面广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告知公众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字体在平面广告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中的要素之一,有传达情感的功能,所以它必须要有视觉美感。巧妙的文字设计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很好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反应。反之,如果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就会让受众拒而不看,这必然会导致受众接收不到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意图和想法。

(一)文字的重要作用

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首要途径,具有直接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其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具有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功能,图形、符号、图像等信息,根据地域、文化、时代的不同,对其所表达的含义具有相对大的表意理解,受众阅读广告时单凭此类信息无法准确读懂广告,往往需要加上文字说明才能让读者准确无误地读懂产品所传达的信息;另一方面,一则构思奇妙的广告语能够使受众过目不忘,这就需要设计者根据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设计简洁易懂、朗朗上口的标题,从而引导公众按照设计师的思路去思考、感受。此外,文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文字形态也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很多广告作品中文字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传递信息,当文字以一种图形符号的形式出现时,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通过设计思路的转变和拓展,文字本身潜在的表现力,对字形、笔画等变化、文字组合编排的方式,将文字整体融入作品之中,成为在整幅广告中会起到的画龙点睛之笔,体现出字体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增强平面广告作品的视觉效果。

(二)文字的表达形式

平面广告中的文字,除了文案本身的内容表达外,还包括文字本身的大小、字体、间距等。英文文字和中文文字是广告设计中文字应用的两大部分。但是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还是不同的字体,文字设计都必须遵守表达主题的要求,并与其内容一致。任何一个标题,文字符号、品牌名称都是有其自身的内涵的,将它正确地传达给消费者,是文字设计的目的,否则将失去了它的功能。如秀丽柔美的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之感,适合于女性用品或者家庭日用品;沉稳挺拔的文字造型规整,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明朗的现代感,适用于生活耐用品或者男性用品;活泼有趣的文字造型生动有趣,有节奏鲜明的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适合儿童用品;苍劲古朴的文字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适合于有着厚重历史感和文化积淀的产品品牌。

三、引人联想的语言形式——图形

图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是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具有生动性和丰富的表现力,直观展现广告诉求并营造气氛激发受众情绪。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图形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文字。因此设计者应该努力运用图形语言去解释创意,让受众在一接触到作品的时候就心领神会且记忆深刻。一般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技法得到图形,而图形这种语言要素则是追求巧用从而准确传达设计者创意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平面广告中图形的运用特点

平面广告中的图形主要利用图形符号,直观、有效、生动地传达广告信息和内容,超越时间和空间,给在不同的文化及语言背景下的民族提供了更便捷的沟通方式,因此图形凭借其直观性、有效性和生动性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产生广告效应,具有“一图胜万言”的作用。德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符号的意义,是由造型所传达”,图像最明显的本质是“形”。设计者对图形符号进行挑选、组合、转换,利用准确、恰当的图形视觉表达方式向受众者传达自身对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与结论,同时受众者通过阅读、理解设计者的作品,用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来证实,最终了解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广告创意和思想内容。在此过程中图形便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的符号表达途径,搭建了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而这座桥梁的距离越短,传递速度就越快,效果自然就越好。因此,图形视觉语言是设计者向受众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同时图形的运用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有时仅仅依靠图形不能完全表达创意,还需要借助其他辅助要素,但图形语言是平面广告中永恒的主题。

(二)平面广告中图形的表现形式

图形本身就是平面视觉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是最直接、准确的传达媒介。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图形符号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广告的表述,因此,只要是可以在广告的图像中表达出一定视觉图像信息,都可以称之为广告图形。广告图形的创意表现主要常常以符号化的经典形象为基本元素,根据广告内容的需求进行设计,通过对视觉形象的创造性设计表现出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以实现传播的目的。图形设计常以新颖奇特的表达方式给受众最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以强烈的画面感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此来加深记忆,最终促成商业消费。常见的图形表现方法有下面几种:

(1)真实再现:以写实的手段表现产品的真实面貌或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真实场景。

(2)幽默夸张:通过对产品外观或性能作适当的夸张表现,引人注目。

(3)对比联系:运用大小对比、黑白对比、色彩对比等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4)制造悬念: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运用独特的理念和表现手法,使读者感到惊奇并产生悬念。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区别于其他的图形的要求

1.主题鲜明、形象突出。平面广告中的文字首先应该是简洁、明确的,能准确表达诉求目标;其次应该做到主题单一,不宜表达过多的含义与诉求目标,必须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着眼于消费卖点,以消费者最关心的事物和人物、场景商品功能特性,表达诉求目标。

2.形象合理、创意新颖。画面形象要合理贴切,继而才是独特新颖。广告创意者应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心态设计插图,必须真实——符合产品的本身技术特点,不能歪曲虚构;必须美观——必须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和审美习惯,画面能带给人以愉悦感,令人有美的享受。这才使得广告具备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

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进行广告诉求的时候,注意情感的交融和沟通,以此充分发挥广告画面的心理诱导攻势,促使消费者接近商品,并以合理正确的观念去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努力证明消费者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以情作为诱导因素,以理作为说服因素。

4.图文呼应,协调一致。图形的作用是以艺术形式将广告主题形象化,而文案的作用则是使用语言文字表达广告主题,两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关联性,互相配合,互为一体,使人能见图知文知图,画面动人,才能准确地表达广告主题。图文不一致,将会导致消费者对广告创意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广告传达信息的畅通,最后会造成文不对题的尴尬结局。

四、立场鲜明的传递途径——色彩

(一)色彩的冲击力作用

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色彩作为重要因素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瞬间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是最强的,一个广告的整体色彩感觉往往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在人体各感官系统全方位地从外界获得信息的过程中,色彩作为视觉感官的第一要素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系统使其产生联想,唤起人的情感等因素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影响,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联想与象征、色彩的个性语言等都是平面广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提到可口可乐,我们脑海会立刻出现鲜艳的红色;提到麦当劳,大家又情不自禁会联想到金灿灿的黄色。如今的色彩已经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感性的认知形式,它更是一种概念性的解释和象征性的比附。一个好的平面广告设计,要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为首要条件,而色彩是最直接的刺激因素。一般情况下,鲜明、和谐、明亮的色彩会让人眼睛一亮;而杂乱、灰暗、陈旧的色彩则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色彩的基本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色相、明度、纯度三个要素本身的视觉属性与其他有之关联的因素诱发产生一系列非视觉的关联性意识经验,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夏季的饮品广告多利用色彩的冷暖感,多以蓝色调为主,给人凉爽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强烈与否与纯度、明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纯度越低感觉越是强烈。而在寒冷的冬季,红色与橙色为主的暖色系则运用更为广泛一些。色彩的情感因素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色彩会产生出不同的联想,这与人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性别、兴趣等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要正确地运用色彩的联系这一要素,如人们看到蓝色,就会想到大海、蓝天,看到红色就会想起火焰等。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地域、文化等因素,人们对色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形成了色彩文化因素。同一色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往往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色彩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渊源,大到五行天地,小到人体的五脏都与色彩息息相关。而我们日常的平面广告中最常应用的色彩莫过于带有名族烙印的“中国红”和“炎黄之色”的黄色。红色是在中国人的内心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它是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在一定的程度上红色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深深印上了民族烙印,在海外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看到洋溢着红色的节日海报心中总有一种暖意与喜悦,这正是色彩文化因素的体现。因此,在设计平面广告时必须要了解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的色彩语言,并结合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内容做出合理的色彩定位。

五、结语

第8篇

影视场景规划工作较为复杂,包括人物、装饰器具等物质要素,和颜色、光线等效果元素在内,需要后者予以前者更加精准、艺术的衬托能效,主动构建场景直接化视觉效应。场景是凸显角色性格、情景动作的支持工具,其中的视觉审美集中功效便联合绘画造型模式映衬,尤其在幻想、象征空间下,设计主体会使用夸张等技艺将个人意念传达完毕。经过系统化思考,自然景物被成功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方便与受众人流,此时情感共鸣与艺术渲染语言无限传播。上述任何细节都直接决定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和环境风貌,这通常会透过不同角度将创造动机彰显完全。

二、动画场景的合理创造措施分析

视觉艺术作为影视动画作品设计内部规划思想的外部表现手段,需要借助规划主体对现实事物的形象性改造,以及特殊图形语言交流技能加以梳理的。这部分造型语言具备一定的叙述性、抒情,所以,经过不同渠道空间设定,人们幻想需要也便得到现场观赏气氛的支撑。

第一,我国动画场景设置工作应该联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内涵提取,特别是在民族文化造型和风格特征管制范围之下,加上时代气息渲染,后期造型形态也就变化万千了。装饰手法能够体现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动机,赋予画面更加强烈的艺术美感,使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千丝万缕般交缠。例如:我国传统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便将水墨技艺传扬。另一方面,涉及多元文化思想体系的开放也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千与千寻》就是在类似教堂的室内,包括彩绘玻璃等都饱含某种神秘气息,使得故事情节自然且波动;奇特的建筑风格与东方特有神秘场景,在极致强烈的主观色彩范围之下,将千寻性格特征暴露无遗。由此不难发现,日本动漫事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将当地传统习俗、艺术造型工艺与三维转换技术交接起来,使得各类场景富有亲切感且鲜活无比,观众视线便也不能轻易摆动。

第二,开创多元艺术表现格局。动画背景能够有机衬托角色的存在价值,尤其在空间深度与情调主线交错过程中,叙事内容便也如行云流水般延展。这种场景设计模式繁多,包括幻灯、搭建以及电脑合成等,所以将上述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有机融合,便可充分彰显情节的波动状况,令观众不时称赞连绵。在设计艺术场景过程中,具体可以应用以下方式加以疏导,包括自然形态、色彩梳理以及角色动作特写等,都会令场景富有双重意义,最终贯彻借景抒情之动机指标;再就是透过合理想象,协调艺术形式特有功效,同时针对神话、未来等非现实场景进行创造,强化人的主观意图,塑造空间悬念效果。

第三,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动画场景设计。目前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了全面发挥动画作品的艺术特性,赋予其中角色高端的形象气质,设计主体有必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思路拓宽处理。运用三维软件制作背景与特效,使得空间体积感、纵深感广泛交接,同时不乏自然生活韵味的传承,具体来说,可以展现某种超现实的神奇感官效应。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