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4: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校本课程开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在各学校受到高度的重视。如何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规律,开发出符合自身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爱好的高效率课程成为各个学校探讨的一个热门
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办公越来越离不开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文秘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里面除了原来的电脑操作课程外,增加了一门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悉时下像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刻录机、碎纸机、名片通、投影仪等主流的办公设备的安装、使用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利用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职前培训。
由于现在的办公设备品牌、型号众多,消费者不免有雾里看花的烦恼。另外,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设备购买资金投入的大小影响到设备的高低档次。师生比的大小同样会影响到办公设备购买的高低档次等。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发设计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校本课程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来开发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来展开论述。
一、课程开发的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采取“选用”“改编”“新编”相结合的方式。
1.我们要搜集市面各个出版社出版的和文秘专业办公设备
使用相关的书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别人编写得好的例子、习题,我们要借鉴参考。除了书本,现在发达的国际互联网也是我们寻找资源的一个必备途径,网上的相关文献资料的选用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我这里谈的是资源有选择性地使用,而非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随后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填鸭式教学是要批判的。
2.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学会改编现代办公设备操作的一些课程资源。办公设备的操作越来越智能化。科技进步了,那么我们老师的教学也要跟上。比如,现在企业里一体机的使用频繁,而且还出现了远程办公模式,通过网络远距离遥控设备。这些新技能在以往的教科书里是没有的,或者当时有的是老版本的技术。
那么课程资源开发就要适时跟上,不能掉队。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课程开发亦离不开创造性活动。“新编”是课程开发中的一种必要方式,特别是办公设备型号升级换代以后,原有教科书里的内容要更改。比如,以前的教学内容里是没有名片通这种设备,但随着像汉王这样的公司推出基于扫描技术的新产品后,极大地方便了商务活动频繁的人士对于名片资料录入的需求。既然名片通方便了办公事务,文秘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会使用。针对名片通的使用技巧就要加入校本课程资源里去。
二、课程开发的步骤
第一步,组建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和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教授担任课程开发顾问。专业化老师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取长补短。大家在一起围绕教材教法、课程建设来进行可行性论证,研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特色和实际情况的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去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其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课程教学情况,以资借鉴。
第二步,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收集工作第一线的真实资料,了解企业对文秘人才技能的要求,对办公设备操作的能力要求,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资源,并适当磋商校企合作事宜,为学生赢得到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尽快积累运用机器设备的经验。
第三步,争取所在学校的相关支持,比如文秘实训室、办公设备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学校里能有操作办公设备的足够场地和机器设备。学校亦可在图书馆、行政办公室、文印室等部门提供实习岗位,增加学生基于真实任务完成的训练。
第四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课程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参照时下流行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来设置教学平台内容模块。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专业教研组也要建设试题资源库、教学资源库放在学校办公网络共享。借鉴现在的网站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线下线上互动模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知识问答交流。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交流沟通开辟新途径。
三、课程开发的跟踪反馈和维护、改进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在课程开发实验和初步实施的各个阶段,从办公设备安装、操作到维护各个环节,及时到位的教与学的动态跟踪和信息的反馈必不可少。专业课老师在教授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原来无法预计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记录在案,并且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电脑重装系统后,驱动程序不慎丢失,要通过下载程序安装解决。又如,学校很久前买的一台多功能一体机,由于几经易手,原配的操作说明书找不到了,我们老师要懂得去官方网站下载或者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下载。以上我所说的这些突发问题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写进我们的校本教程里面,作为鲜活的实训案例讲给学生。
教师要边教边积累经验,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问要放在心上耐心解答,有适合的案例可以编进教程,而且要规范校本课程文本。例如,学生问到用扫描仪扫出的图片效果不大好,我们有没有办法进行特效处理?教师就这个时候可以引申教给学生使用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图片处理的技巧。又如,学生要参加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想用DV拍个宣传片,并且这个宣传短片要加入动态特效。在这个时候求教老师,老师在原有课堂教授过DV使用的前提下,再把会声会影这个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讲给全班学生。依据真实需求带来的问题解决比照本宣科更容易让学生接纳吸收。
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向学生下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在适当时候对课程进行调整完善。
没有任何一种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是可以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就像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一样,因此,紧跟形势,把握主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这门课程的资源才能使它
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课程开发的教学团队面临的问题很多,在实践过程中要调整心态,注意方法,讲求实效,把难题层层分解,各个击破。
我们要借助校本课程开发的东风,探索出一条文秘专业建设的好路子,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创新教学形式,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出一批批出色的高素质文秘人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月茹,叶丽新.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散点透视[M].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4]孙钦刚.办公设备使用标准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师;化学校本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5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20
我国从1999年开始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5年江苏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过程中我省出台了高中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文件从校本课程的内涵、目的意义、开发原则与程序、评价与管理、推进保障等角度对校本课程提出了要求。[1]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学大体上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只告诉我们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的三个概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由此导致了我国教育体系中“课程”这一块的结构性缺乏。[2]由于大部分教师原先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当前普通高中“试点”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主要有:第一,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第二,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增加选修课或增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3]笔者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地方资源状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而形成的课程,能使学校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化学校本课程则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化学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公民素养的提升。
虽然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主动权,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就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和能动的反映。[4]课程意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意识,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在于“怎么教”,而课程意识则更关注“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学意识往往追求教学功能的最大化,而课程意识则追求教学功能的最优化;教学意识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主要是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四个要素构成的,我们就结合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来谈谈深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1. 明确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首先要确定选取什么作为“校本化”改造的内容。而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首先考虑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等。因为如果预设的课程目标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即使实现了既定的课程目标也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学。例如,我们在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围绕太湖物产中多含钙元素这一主题开展课程设计,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太湖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太湖石为碳酸盐岩,石质成分主要为石灰岩、白云质岩、大理岩等,太湖三白和东西山枇杷的含钙情况与其它区域物种有差异,太湖水环境问题之一的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氮、磷营养元素充足的情况下,钙离子等也起着重要作用。[5]在课程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知识进行思考,由于贝壳粉和珍珠粉在外观和理化性质上极为相似,央视曝光不法商贩将其冒充珍珠粉销售,太湖石为何会具有“瘦、皱、漏、透”的奇美特色呢?太湖物产中含钙量较其它区域高,那么太湖居民每日饮食中钙摄入量是否能达标,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呢?如何看待“引江济太”与太湖蓝藻的利弊呢?我们不是仅仅把眼光停留在上述物质的性质、检测的方法、物质的应用等的科普介绍,而是将课程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探索未知物质成分的科学方法;了解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利弊;通过了解地方资源增进学生爱乡之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符合化学校本课程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特点。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教什么”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思考预设的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加强课程资源的自觉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往往埋怨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太少,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并立即加以收集和保存,能在课程设计时合理采用匹配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除了教材、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等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我们以太湖资源为研究对象,筛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钙”元素作为课程研究内容,大大丰富了课程资源。我们从开始选题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经历了从茫然到豁然的过程,这份体验与收获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也让我们领会到教师具有课程资源意识的重要性。由于校本课程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课程中对于问题的探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即便如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以及与教师交流和对话的体验也已成为课程中不小的资源。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开拓教师课程资源的视野,加强课程资源的自觉性。
3. 突出研究过程的教育性
美国后现代课程学者威廉·多尔认为,“课程不再是被视为固定、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6]课程已不再仅是“跑道”,也应成为“跑的过程”。[7]化学校本课程要尽量减少理论讲解或原理推演,避免把知识授受作为唯一的任务和方式;应注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过程,避免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研究性活动和过程[8],缺少了“研究”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完全偏离了课程开发的本质。我们将研究中获得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情感态度的改变等都转变成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和学生的活动与对话的过程,分享研究中的知识视野与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始终保持过程意识,突出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的教育价值。
4. 突出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教师在评价方法和方式上仍偏爱传统意义上的量化考试,容易忽略教学过程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过程后的终结性评价及反思性评价。基于课程意识的课程评价则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分小组开展研究,除了教师评价外我们还实行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课程中及时获得鼓励,对增强学生研究的兴趣和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以突出评价的发展。
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实施、再造和评价的源泉和基础[9]。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基于“课程意识”,以此来选择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发出有科学味道的化学校本课程。因此,要创造性地开发好化学校本课程,教师就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意识。然而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10]。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地、有意识地转变观念,超越以往种种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整合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此外,教师还需要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质疑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检视教学效能,促进课程意识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黄晓玲,杨德军. 我国各省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 中小学管理,2011,(11):7-10
[2] 王效靖,冷泽兵.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54-55
[3] 高翔. 基于常态实施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20-22
[4][9]沈建民.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61-64
[5] 李林,朱伟,罗永刚. 钙、镁离子在水流作用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5):9-12
[6] 多尔(美)著,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
[7] 沈建民.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归因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59-61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开发 注意问题
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教育部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目前校本课程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口中,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如果要很好地贯彻新课程的实行,就必须对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如何开发、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
“校本课程”从字面上可以分为“校本”和“课程”两部分。所谓“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课程是一个争议很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作了界定,课程概念的多样性同时也带来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概念,它要求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们不可固守某一种概念而以词害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任何一种定义,那反而会阻碍思路。
如果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校本课程,可以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由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能够反映多种需求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改变、拓展或重新开发等方式开发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课程。
校本课程产生和使用确实意味着课程权力的下移,它的出现使得学校、教师在课程的选择、实施、评价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自,这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实施、评价各个环节都要能体现出一种民主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教师得到成长,使得学校成为一个更为和谐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它主要强调以校为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条件来进行课程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
1.以学校为基地。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的。
2.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是否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必须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
3.以学校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学校在领会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或整合的校本化的过程。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成员,特别是广大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人。
4.以学校为整体。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整体学习需要,要充分依托并最大程度地调动校内相关人员和校外课程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临近社区、学生家庭等学校办学因素的功能。
5.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校本课程开发要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更要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
虽然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但是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央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一味强调以校为本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也不允许脱离国家的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体现出的是不同的学术理念,两者在课程目标、教师观、学生观、课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列工程,从西方引入中国存在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
1.不可把校本课程当作“救命稻草”。目前一提到一种新的思想或理念,都会被用来试图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校本课程,以为只要实施了校本课程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那恐怕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选错了目标,而且还可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引向歧途。如果过于追求功利的目的,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措施和环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积淀和酝酿。
2.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理念上,而非技术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其背后有民主的观念在支撑,可以说它是民主观念进入到学校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只是把它的操作层面的东西拿来使用而忽视或无视其背后的民主理念,则可以说是买椟还珠,与校本课程之所以产生背道而驰。
关键词:校本课堂;参与;决策
1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理解。因而校长有责任让教师明白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角色,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从一个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一个课程的开发者、课程研究者。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意识转化问题,更具有现实价值的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教师们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许多教师(尤其是年长者)对课程开发还采取排斥的态度。年轻的教师虽容易接受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而校长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以便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应鼓励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开发的能力,最后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2 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
尽管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但它受到来自校内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来自国家课程机构的观点、地方政府的需要、课程组织的压力,地方工商业、各种专业协会、大专院校、家长、教师和学生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校长也理所当然负有综合协调这些因素的责任。从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长主要有3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好学校与地方政府、上级行政部门的关系;二是协调好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三是协调好学校与科研部门的关系。
3 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个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是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身教育哲学的产物,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是全校人员合作的结果,这样就必然要求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呈民主开放状态才可能保证交流渠道的广泛和畅通。此外,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下,教师们真正接受领导的依据是基于专业能力的认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和学生一定的专业自主权和课程选择权,这就要求对权力进行再分配,否则就难以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当然,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建设需要全校人员的协同努力,其中,校长是健全的学校组织机构建设的主要责任人。
4 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就是说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广泛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因此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的说,校长必须考虑给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给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的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要非常审慎地考虑和计划沟通与内容(例如可以采用中心布告栏的形式或简报的形式不断通报学校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情况),让参与者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沟通的优先权必须审慎地设置,分享信息的各种方法也应仔细考虑(如可以设一个校长开放日,让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人员都有机会与校长直接沟通)等等。总之,要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让参与人员都能及时地获得相关信息。
5 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就是说这些人都有参与校本课程决策的权力。校长应该设法让这些人明白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始方面拥有哪些权力,并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力。
首先,学生层面。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确定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学习项目。
其次,教师层面。教师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希望开发的课程的具体项目,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程纲要的编写,最后交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查。这里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课程评估的标准与手段。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层面。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与审查,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与发展。
6 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
校本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并与校外教育机构合作,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开发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这样学校就不仅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机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课程的开发机构。无疑,这会给校长增加一些新的职责。具体地说,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校长至少应承担如下一些职责。
我校为三至六年级开设了中国陶艺校本课程,目的是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欣赏、参观、创作、游戏中建立起质朴的泥土情怀,激发爱祖国、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探索中国陶艺的文化、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泥与火的生命意义,受到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陶冶,提高艺术鉴赏力;在学习、实践、创造中发展多元智能,提高综合素养。
中国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知识文化的积累与深度探究
陶艺中的成型技法主要有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拉坯、注浆等。在新课程中,陶艺教学已被小学劳技学科和美术学科列入教材内容,涉及到陶艺工艺中的全部成型技法,在技法学习的同时进行人文、美育、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但是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和陶艺相关技术的难度,以及教材的普及性,教材只将陶艺定位在“泥工”,对成型后的烧制环节只作为了解内容,将拉坯工艺作为选学内容。另外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属于劳技课的陶艺教学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第一学期,而美术教材也仅是在每学期设置了一个相关内容,对陶艺中的中国文化不够突出。我们学校的中国陶艺校本课程以“知识对接心灵”为理念,以北京版小学劳技教材和美术教材中的泥工部分为基础,将小学阶段的全部泥工教材抽出来进行整合,并扩充了拉坯和校外实践等内容,在三至六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了一定的学习内容,达到知识技能逐渐积累、文化艺术逐渐渗透的学习效果。在课时安排上,与国家课程整合,将割裂的内容按单元分阶段集中授课,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节省了课时,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的形成,也使中国陶艺的学习内容可以向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2.有利于学科间的互相促进
陶艺课程与语文、数学、常识、艺术、美育等多项学科都有结合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情感教育、乡土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陶艺课更有其突出优势。
“中国陶艺课”有着继承民族工艺美术文化的教育特征,可以培养学生民族的价值观和自豪感。陶艺课中壶、罐、人物、动物等的创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生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艺术反思与评价能力。陶艺是人们综合调动眼、脑、手、脚等各种器官所产生的可感可触的艺术,把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环境作为陶艺学习的最初起点,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在陶艺课堂中,学生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学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个的世界。教学证明,陶艺教学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捏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创造的乐趣和学习的快乐。
中国陶艺校本课程将劳技课与美术课整合,配合语文、品社、科学等多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性、跨学科的认识。中国陶艺课程将多学科整合,并在多学科中渗透,将有利于推进各学科课程发展。
一、主要措施
1、用资料收集、讲授法学习满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
2、通过对满族歌舞的视频欣赏,了解满族歌曲及舞蹈的风格特点。加深对满族歌舞的印象。
3、用传统的“心传口授”法教唱满族歌曲。
4、用模仿法学习歌舞表演。
5、用满族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满族歌舞大舞台等一系列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主要内容
1、满族历史文化知识及满族歌舞的风格特点。
2、满族歌舞的视频欣赏。
3、演唱《满乡四季》、《满族姑娘》、《望祭山》、《摇篮曲》等满族歌曲。
4、满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5、学跳《腰铃舞》、《宫廷舞》、等满族舞蹈。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