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4: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背影的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人教版;英语;备课;教案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特点
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在总体上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掌握,强调记忆和机械的训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常出现学生英语成绩很好,但无法开口的尴尬现象。另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注程度不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也不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对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教学定位,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有所加强,教学重心逐渐由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向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转移。这些都促进了更为完善的新课程标准的诞生。
经过改良的新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1)新的教学设计思
路。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进行综合考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难度和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等级,保证各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2)新的教学课程目标。新课标以让21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为目标。即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终身服务。(3)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4)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新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更公平、公正、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5)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对高中阶段英语词汇量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从而促进了阅读量与阅读内容的丰富,给我们增添了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给高中英语带来的这些新变化,推动了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给我们的课程准备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定位与英语备课的重要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课堂评价的标准。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教学成效。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教师就必须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的整体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要对高中英语课程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首先要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描述,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提出的教学要求,设置每个学习单元的总目标。其次,合理分配课时后,根据单个课时内的教学容量设置每个课时的目标。最后,按照教学流程设计,再将单个课时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备课来实现。
备课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准备,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进行准备设计,让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特有的教学设计目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更注重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准备旅行单元的课程时,就可以以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设计一些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训练。
三、教案教学设计要与课堂和实际紧密结合
我们所说的教学准备设计就是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教案的编写。教案编写必须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布置和教学后记等。其中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和课外作业布置,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时,除了要注重基础内容的完整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目的的细节补充,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写出它的教学设计目的。这样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教学与练习时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另外,教案的编写一定要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课时、课堂环境、学生人数等实际因素,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顺利进行,同时也让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发挥应有的课堂效用。
教案的重要内容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除了要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外,站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而言,更应该注重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例如:在讲到奥运会的主题单元时,不同地域的教学应该结合当地的重点体育项目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际语言训练或者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像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以射箭为小的学习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搜集这项运动的奥运历史,有哪些项目,哪些人获得了奥运奖牌等资料,积累相关词汇内容,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竞赛等。
备课过程与教案编写是老师进行课堂指导的重要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无人机;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装备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无人机任职教育教学现状
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模式。任职教育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我院自2004年起开始增设生长干部任职教育,专业数量和培训员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培训模式越来越完善,培养质量也不断提高。装备教学是任职教育的主体内容,占居培训全过程的主导地位。但较发展成熟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装备教学仍然为较薄弱的环节,影响任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内容与实战化岗位能力需求联系不紧密
我院现有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课程标准,基本是沿用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脱离学历教育的内容框架,内容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实战化条件下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
(二) 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
现有的装备教学教材基本是厂家技术资料的扩充和升华,偏重技术和原理,对于无人机的保障、维修以及运用方面涉及的比较少,而且随着无人机装备的快速更新换代,装备教材的更新周期逐渐缩短,这些都导致所选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
(三)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目前,在无人机专业装备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还沿用学历教育的套路,尤其是在理论教授方面,主要还是以教员为中心,采用课堂教授的模式,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性较弱,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不够,达不到预期学习的目的。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得现有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员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部队岗位任职能力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学员认为学习没有用,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些都导致毕业学员到部队后不能尽快胜任装备保障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远不能满足装备修理工作的需要,存在对于故障装备“不愿修、不敢修、不会修、不能修”等现象。因此,深入研究适应于提供实战化条件下的无人机专业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军队院校都在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它对于培养、提升学员整合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对于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弘扬学员学习的个性、增强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军队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新的增长点。
二、案例教学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员用包含疑难问题的典型教学情境,引导学员学习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并进行必要讲授评价来拓展学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主要把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员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各种商场争斗,以培养学员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法律、医学和管理学的教育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进入教师教育的领域,是当代最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军事任职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其目的就是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获得相应的任职资格,相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素材来源于真实发生的案例
案例本身来源于某专业领域真实发生的事件,学员毕业后有可能将要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调动任职培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发展、素质提高等综合目标,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融入案例,提高学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
教师在介绍了案例以后,通常是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可以展开讨论和交流,形成热烈、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促成思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这完全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源于实践的案例引入课堂,可以给培训学员提供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背景,使学员产生共鸣,他们会自觉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并通过分析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以及应用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将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施案例式装备教学的步骤和原则
案例教学并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通常按照案例教学理论的普遍性要求,结合任职教育装备教学的实践,应用案例教学对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 构建案例装备教学内容体系
开展案例式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建立丰富的案例,但是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相关案例资源的缺乏,尤其是针对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的。因此,需要对无人机部队、试验训练基地和装备研制单位广泛调研,收集无人机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故障维修案例,并结合无人机系统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案例,使其兼具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紧贴无人机装备的实际应用,并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水平,使得案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同时在制作案例的时候,要保证课堂时间安排得当,预设课堂讨论的方案,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预案。
(二)设计与案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设计强调以教材内容的基本知识点为核心,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引出相关知识点,逐渐归纳知识脉络并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员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这一部分涉及的工作比较多,包括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计课前预留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互动的效果。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员的认知水平;二是教员的素质及组织引导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设想课堂的互动情景,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针对不同内容灵活应用实装、多媒体资源、虚拟维修设备、专修室等资源,使对案例背景的描述更形象真实,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环环相扣。
(三) 案例装备教学课堂实施
在案例装备教学中,课堂实施是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案例的展示可以依据时间长短,操作难易,灵活选择实装演示、播放录像等不同方式。首先介绍装备维修案例的时间、地点、引起装备故障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设计应难易适当,要有启发思考价值,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引出相关教学内容 然后让学员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利用课前预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还要对讨论中涉及的重要原理作补充或提高性阐述,比如帮助学生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将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更大范围的激发学员的思维能力,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共享其他学员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四) 总结和评价案例式教学效果
教学任务结束以后还需要依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包括预习必要性预习所需时间等)教 员课前准备情况(准备时间 参考文献和书籍的数量等)教员教学方法、学员学习效果等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案例教学法的完善,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使学员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从实际问题到理论分析,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循环过程,最终提高自身对于无人机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
四、基于案例式教学的无人机专业装备教学实例
根据案例式装备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步骤,笔者引入某型炮兵侦察校射无人机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上行遥控指令无法发出”作为典型案例,说明案例分析法在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案例背景
首先交代案例背景,2015年4月,豫北某训练基地,无人机系统正在进行拉距离试验训练,地面控制站飞行操纵手在飞机锁定后,与飞机检测员沟通进行指令循环,发现遥控指令无法发出,地面控制站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地面数据终端的控制。飞机下行信号稳定,地面数据终端电视信号显示清晰。通过上面分析交代了故障现象
(二) 案例分析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员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2.故障是发生在地面控制站还是在地面数据终端?3.发生故障以后,该如何组织排除,存在哪些基本的排除原则?
(三)案例讨论与实践
按照学员的数量,分成若干组,进行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表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提出小组讨论后得出的故障原因和故障排除方案。具体如下:
从故障现象看,地面控制站无法发出遥控指令,而下行信号稳定,图像显示正常,应该是上行无线电链路出现故障。地面控制站同时无法对地面数据终端进行控制,可初步判定故障部位在地面控制站与地面数据终端两系统之间。由此得出以下四种情况分析。
情况①:地面数据终端死机,失去控制;
情况②:地面控制站与地面数据终端之间连接电缆接口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现象;或者测控电缆中间遥控信号线路出现断路。
情况③:飞行操纵台故障;
情况④:前端故障;
对照以上四种情况,逐一进行隔离验证判断。情况①.地面数据终端转为内控,转为内控后,调整天线方位和俯仰角度,均能实现,显示正常。因此,可排除情况①。情况②.将测控电缆重新连接,故障现象无变化;切换光缆进行通信连接,故障仍然无变化。可排除情况②。情况③.改用软面板操纵,仍然无法发送遥控指令。回报栏内亦无红色回报显示。情况③可排除。情况④. 切换飞行控制柜,选择飞行控制柜Ⅰ后,故障现象排除。可进一步断定,故障部位在飞行控制柜Ⅱ内。情况三已排除飞行操纵台故障,因此,故障部件应该为前端Ⅱ。
故障排除。打开综合显示+实时处理计算机机箱,将前端拔出并用橡皮清理,重新安装后,开机检测,故障现象排除。
(四) 总结与评价
通过上行遥控指令无法发出案例,采用提出故障现象、故障讨论与分析和故障排除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故障讨论与分析过程中,引导学员通过前期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基础来分析故障现象可能的原因。经过分组讨论,最终在实装上对故障现象进行验证。而且与直接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教员更好地总结前面理论和实践学习的成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员而言,实施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学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形成维修保障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式教学其突出优点就是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强,能够让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最终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式教学是任职教育装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把案例式教学引入到了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当中,分析了案例式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步骤,并在2014年和2015年两期无人机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当中进行了实践,通过实践表明,采用案例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了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导思想和“精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为部队培养出更多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立龙,邓飙,张宝生.案例教学在任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教育,2013(8).
[2]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3]洪庆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周泉兴.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概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关键词: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航海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58-02
《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维护海上人命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最重要的公约之一。2010年6月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STCW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上STCW公约修正案获得通过,该修正案结合航运业和航海现代技术的发展,加强新技术应用要求,完善适应海员新的岗位需求的培训与发证要求,增强船员安保训练,更加注重海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马尼拉修正案的生效必将对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加强海上保安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球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建立更为严格、统一的标准。
一、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修订
1.我国的船员市场。船员是反映教育和培训质量的载体,是履行国际公约的主体。根据交通部海事局2006年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拥有150万船员,其中远洋船员50万人,是世界上拥有船员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中,中国船员不足4万人,其中操作级及以上船员仅2万余人,占市场总量不到4%,而菲律宾船员达25万人,占市场总量约28%。据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委员会(BIMCO)和国际航运联合会(ISF)统计,全球船员需求量为高级船员42万,普通船员59.9万;高级船员短缺约1.6万,缺少4%,而普通船员则过剩约27%,如表1。虽然现代化的先进船舶会使船员需求总量有所减少,但船员本身语言沟通能力的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船员劳务市场占有率的瓶颈所在。
2.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修订。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在STCW78/95公约确定的功能培训发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航运需要和发展情况对船员的教育和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在公约规则的船员适任标准中新增加的要求和标准将对世界各国的航海教育和培训产生明显的影响。[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简称04规则)制定的《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也针对STCW马尼拉修正案进行讨论和修订。但目前考试大纲(讨论稿)只是对考试科目进行大幅度的合并调整,考试科目是得到减少,但每个科目考试知识点却有所增加。和前两次大纲修订一样,总体内容变化不大。主管机关应根据04规则的实施情况和航运需要调整考试和评估内容,以适应包括国际海员劳务市场在内的雇主对我国船员的要求。海事局应当要根据船员市场需求和船员职业定位,把握履约契机,按照新公约要求,广泛征求船公司意见,制定大纲总体方向。修订船员适任考试大纲时,删除对专业要求过高的内容,增加公约新要求的内容,特别细化了国际公约和规则部分。航海英语知识点统计如表2。新考纲增加了写作部分的考试要求,目的是加强驾驶员各职务必须的英文业务函电等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航海英语教学实施
STCW公约要求船员的语言沟通能力要达到:具备足够的英语知识履行船员职责,能使用海图和其它航海出版物,了解有关船舶安全和操纵的信息,具备各职务必须的业务函电等写作能力。[3]公约不以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在航海英语教学中,口语和阅读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航海英语评估主要是口语表达的评估,理论考试是考阅读理解。因此,航海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听、说、读”三方面进行安排的,“写”,曾经因为不考,基本被忽略。任课老师在航海英语的日常教学中重点把握的是课文的分析、讲解,基本上不进行写作和翻译训练,有的老师甚至只要求学生认识单词词义而不要求记单词拼写,疏忽了英语函电的书写规范和技能的训练。[4]任课教师应经常召开教学研讨会,探讨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及教学场景的设置。任课教师由于自身专业出身的不同,对航海英语教学的侧重不太一样,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和驾驶专业的任课教师应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取长补短,融合相互间语言功底和航海专业素养的不足,提高航海英语教学效果。航海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多门专业课程,包括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学、值班与避碰、船舶管理以及GMDSS等,是用英语来讲授航海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生词。两年制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表现在多数学生词汇量极少,语法几乎空白。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基础词汇抓起。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通过研究一些词汇学习的方法来帮助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对于英语语法,在航海英语教学中不是很复杂,也不是关键,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适当讲解,或针对语句来重点分析,几个学期下来,简单的语法基本都能掌握。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存在英语阅读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弱的问题,原因主要是缺乏应有的练习。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增加听说课时,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在船舶航行到其他国家的港口时,首先要通过VHF与港口当局进行交流,而不同的民族在用英语表达时多少都会带一点当地口音和语调,因此只有通过大量的情景练习,积累语感,才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5]任课教师应结合航海英语评估大纲,编写适量的参考答案,并设计船舶实际场景,安排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相互间对话,进行体验练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评估,检验学习效果。
三、适任考试和评估
加强对海员的实际技能培训和评估是1995年STCW修正案新增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尼拉修正案增加海洋环境意识培训新要求;强调沟通能力和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作为鉴别船员是否合格的重要环节,理应为提高船员操作技能和管理沟通能力做出不懈努力。海事局在海员适任考试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试题库和计算机管理系统,使适任证书考试逐步走向标准化,适任证书考试更加公平、公正。从近几年考试(特别是实行计算机考试以来)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负面影响。电脑组卷全部采用单项选择题,因考试时间限制,试卷不可能很系统,有些题干和答案的设置不是很合理。[6]个别学员为了通过考试,未能真正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死背题库答案,不求甚解。从目前实施的04规则要求来看,晋升三副和大副都要参加六至七门课程的理论考试,每门课程的题库量平均有3000题,而且得有两、三遍的重复做题,才可以心中有数。任课老师为了提高本课程的通过率,也在努力出练习题给考生做,考生的负担沉重,结果却不理想。表3为2010年福建海事局辖区船员(驾驶)适任考试通过率统计,可以看出:在本科学员上船意愿不高的情况下,作为船员主力军的两年制学员由于基础差,在校训练时间短,通过率一直很低。
海事局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不仅是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标准,也是航海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教学的依据。海事机构应组织院校专业老师、船公司管理人员和资深船员等共同组成固定的专家组,结合新的考试大纲对现行试题库进行研究和更新,确保更新后的题库符合船舶实际并具有指导意义。航海英语二副、三副适任考试内容应侧重对英版航海图书资料和航海仪器使用说明书的查阅,对国际公约的概要了解等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如航海日志、演习记录等基本写作能力的考核,考试题型增加关联分析题和写作能力的考核比重。
秉承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精神,我们在船员教育和培训工作中要更加注重船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源头抓起,认真修订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并在大纲的指导下开展船员教育和培训工作。航海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语言类课程,任课教师必须熟悉航海专业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航海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上好每一堂课。力争通过航海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顺利通过航海英语适任考试和评估,迈出航海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进行无障碍交流,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国际航运企业需求的航海专门人才,从而加快实现我国从海员大国向海员强国的战略转变。
参考文献:
[1]BIMCO/ISF Manpower. Update-The world wide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seafarers[Z]. UK:Team Impression Ltd,December 2005.
[2]孟祥武.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中国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和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0,(3):3-5.
[3]朱建洲.加强船员教育培训提高船员素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74-75.
[4]栾娈.ESP教学理念在航海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9,(2):96-97.
[5]沈江,姜春国.改进航海英语教学的建议[J].航海技术,2008,(5):67-68.
一、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把内容弄得精彩些。其实不然: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设计更显出了其特点,更多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教学设计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
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在设计《背影》时,从设计的建构、资料的查找、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突破、新课的导入、目标的达成、课件的制作等,都经过数次反反复复的集体讨论、修改。例如,难点的突破:对“背影”深层的理解,最初自己的设计就是按部就班,先讲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再讲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结果学生不易理解,后经过大家公关,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教材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讲解,而是先抛出从家庭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景气,再讲解父亲的关切使作者感激,父亲的艰难挣扎令作者感动,从而引出焦点问题——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这样重新组合了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分析原因,很自然地学生了解了原因,突破了难点。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作用,仅依靠个人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谬误。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实现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既彼此交流了情感,又能引发参与者的智慧,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堂课好不好,其实是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因为评价标准可以随学校、教师、学生、学科、教材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叶澜教授总结了实验学校的教育改革经验,她提倡一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要做到这“五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有时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原因是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孩子。也难怪,我们所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却又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在课堂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从而让我们感到与自己的教学相冲突。因此,面对不同地方、不同班级的孩子,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有所不同;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学时也应有所调整和变化,要以学生为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在遇到没有设计到的课堂问题时,我们要心平静气、稳定情绪、妥当处理。
总之,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而应一切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的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好的教学设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卡尔森也说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新课改也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在课堂上实施好。
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课堂上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表情,从而判断出学生对自己的课是否满意,在语文课上,学生最容易出现厌倦、烦燥情绪,若教师还一味地讲下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紧张;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设计自己的方法、语言或提问方式等,从而达到师生和谐。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其参与的机会,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此外,还应注重那些对语文有“天资”的学生,他们因特别喜欢语文而有趣味地学习语文,他们思维开阔、知识丰富,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张民生(国家督学)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一堂好课,不是为一个人,也不是为几个人,而是为全班所有学生上的,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通过反思促进教学设计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设计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通过教学反思,学生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学习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理念自觉转化为学习行动。课堂反思,不仅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学习中,让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充分发挥。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因此,反思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可以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这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它既能优化教学设计,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追求个性化的教材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这个“异”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那种将教参的提示、名师的教案简单地演变成自己的教案的做法并无个性而言。对教材的处理,我们应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对教材作带有教师本人鲜明个性色彩的自我体验与变角解读,并苦苦寻觅“教”与“学”的恰当“联络点”,同时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备课不是“复制”和“粘贴”,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去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例如,我在设计《紫藤萝瀑布》教案时,试从迅速接近教学目标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教材处理成“中间人手,突破首尾”的两段式。具体操作为:先引领学生集中研读2-7自然段,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第7段的最后一句“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加以理解和领悟。在理解和领悟这句话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该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领悟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对“生的喜悦”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教材处理,师生的感情融为一体,真正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感情:生命的永恒,在人生的征途上应不断进取。实践证明,这种迅速接近教学目标的教材处理,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堂课结束。关于紫藤萝十年间的巨大变化给予作者深刻的人生启示,学生了然于胸。
教材处理的个性化还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在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时,我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从课文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而且也会使学生很容易学会迁移。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建立在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个性化探索热情而把握个性化作品内容及感悟的阅读过程。因此,我们应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提出来自己对教材处理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要新颖,富有个性,就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只能根据所教的课文,所面对学生来安排。对几“环节”几“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那必然会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抒真实的情,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少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能首先读出阅读教材的个性,进而根据教材个性,并结合学生个性,个性化地设计教学思路。如在教学《背影》时,有的老师采用“内容呈现(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设置问题情境(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交流对话(师生、生师、生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链接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请学生谈阅读体验”;有的老师则采用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出质朴的文字中所包含的深深的人情美;有的老师则从引领学生学习本文“平中见奇”的定作手法设计教学思路;也有的老师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和父母进行沟通方面来进行设计教学思路。而我在设计《背影》时,能根据《背影》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封建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现状,从标题“背影”人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刻画描摹,再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理解和领悟“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在教学中,我留下了空白,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这是一个多么____的“背影”,不信你看:
当听到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背影”“这是一个多么至真至至诚的背影等时及引用的课文有关的语句时,我感到学生正沿着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在自由驰骋,他们有了自己心中的“背影”,他们对广西的理解已经变得深刻、丰富而立体起来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必拘泥于“情境创设”“整体感知”“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这四部曲,而应该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做文章,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底线——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思维)、想(想象和联想)能力,立足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熏陶,思路应是千姿百态的,有创造性的。同时,我们还应找准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个教学思路的“突破口”。
三、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因为善于诵读的,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善于表述的,那生动、精彩的描绘,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应学会运用生动的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来打动学生,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想沟通,随时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意境中去。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情感,进行个性化解读课文。
要做到能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我们应牢记于漪老师的话:“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外同学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总之,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将教学的情 四、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成功之路,在于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取决于语文教师鲜明的个性和教材不同的特点。个性从不相同,因而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应力求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竞争、创新的课堂氛围。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首先有的是民主、平等、合作的讨论: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两个人都不生,加起来却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童年时代的乐趣是什么;在教学《海燕》时,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要求学生能读出海燕在暴风雨中的自信与勇敢,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能达到要求;在教学《变色龙》时,我组织学生辩论奥楚蔑洛夫个性特征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在其中,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自由,即使学生的见解过于偏激甚至近乎荒谬,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感悟。
其次,有的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表现力,营造了强烈的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交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再次,有的是将“活动”引进课堂,如采用“茶馆”“书场”式等教学方式,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个性、张扬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背影教学 课本到生活 写作到品德教育
《背影》一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这一课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具体实施的问题。
我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上第二课前临时调整教学方案,将本课时的内容与重点确定为:研讨课文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我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讨文中所写的四次“背影”与四次“流泪”入手,用对话的方式,同学生讨论总结出结果:
第一次是在文章开头,作者点出“背影”,引出本文的主题是难忘父亲的“背影”,接下来作者着重描写父亲不惧艰辛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作者对父亲购买橘子的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描写与刻画,这时父亲的背影让儿子感动至深,让读者不难看出作者难忘父亲背影的原因。第三次“背影”是父亲安顿好儿子离开之时,进入茫茫人海之中,儿子在人海中搜寻父亲的“背影”,难舍父亲的离开,这别离时的背影更让儿子情难自已。最后,作者再次写道因读父亲的来信而想起当初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将想念父亲的情感和盘托出,使文章戛然而止。整篇文章材料与内容围绕主题丝丝入扣。
文中的四次流泪,学生通过研讨,也一一总结: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祖母去世,父亲“下岗”赋闲失去经济来源,家中光景变得惨淡,父子见面,难免伤心难过,这当然是作者的伤心难过之泪,此时父亲却抑制着自己的伤心难过宽慰儿子,“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听了这话,自然感到轻松些,然而父亲却是将一切都压抑在自己的心间。这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的表现之一。第二次流泪,便是文中的重点,被父亲不辞辛劳为儿子购买橘子而深受感动之泪,同时也是一把辛酸之泪。买橘子本是儿子自己能轻松搞定的事,对于年轻的儿子来说,也是举手之劳,而父亲却一定要亲自去为儿子购买,这一份情,这一份爱,是何其的深沉,也难怪儿子在那一瞬间为之感动得潸然泪下。第三次流泪,相对应的是文中所写的第三次背影,作者在人海中搜寻父亲背影时,难舍父亲的别离之泪,那是因为父亲在离开之前,紧接着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的含义为父亲一定要收到儿子到了那边的信以后才会放心;一句是“进去吧,里边没人。”要儿子看守好行李,这是父亲交待儿子在外一定要小心,别出了什么问题。父亲的话然而简单,但每一个字里都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是一份山一样深沉的父爱。第四次流泪,是作者在读父亲的来信时,对父亲流下的思念的泪水。父亲的信中流露出对儿子的牵挂,也真实地将自己的晚景如实地告知儿子,那也是情不能自已的真情的流露,是预知将来故去时对儿子不舍的一分真情。这里的字字句句都是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一份爱,伟大的父爱的写真。儿子怎能不知道呢。
学生们研讨到以上内容之后,有一个学生突然说:“我明白了,作者的构思非常精巧,选材是经过精心取舍的。每一处都是为中心服务的。”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也明白了,本文的中心,作者在于重点刻画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极为深沉的爱。”
又有一个学生说:“哦,对了,也就是说,作者写到的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以致文中的每一句话,无论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无不都是在为中心服务,无不在于表达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爱。
“从文章内容及课外材料来看,据我所知,作者写父亲这种深沉的爱,是在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越深,而作者的内心便越愧疚。因而,作者精心选材的这种写作手法的精妙,应该是我们学习这一课的重、难点。”
“不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中,父亲来信告知儿子说到他‘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言语之中,何其凄凉,对儿子是何其的难舍与牵挂?按理说,儿子读到这儿的时候,就不应该叹气说:‘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父亲相见!’我觉得这不应该啊!既然父亲这样了,你立即起身去看看父亲不行么,干嘛就不知道何时相见?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真是一个千古旷有的问题啊!教过了那么多年初中语文,我自己没有这样去想,过去的学生也没有提出相类似的问题来过。的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展开了新一轮激烈的争论。最终,没有结果。
我对学生说:“也许,作者的这种处事方式不是完美的。要是你的话,你应该怎样处理?”
“我合上信件,擦干眼泪,决定立即回一趟家,回到父亲的身边。”
立即有学生反对:“不对,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作者也许因为工作上的种种原因,在得知父亲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不能立即回到父亲的身边,也不知道何时能与父亲见面如果勉强去的话,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父亲一旦得知,他会理解我原谅我么?”
一、备课要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吃透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精心设计教案,既突出重点,又理解难点,二者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 体。如《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和杨二嫂不幸遭遇;难点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要点是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二、兴趣要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堂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才会收到最佳效果。让课堂教学兴趣常在,可从以下几点努力:1.精心设计导语。好导语不但能迅速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想象思维的能力。2.充分挖掘教材特点,激发兴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等,可讲一点与之有关的趣闻轶事,名胜古迹,或者分角色读、复述等,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3.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兴趣。它能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情并茂。
三、重点要突出。教学要抓重点,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背影》这篇感人的纪实散文,内容很浅显,但感情真挚。本文的重点是: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体会父子深情。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样突出重点,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鸿雁外语学校六年级
程靖涵
当我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不经意间看见她在细心缝补我刮破的衣裳,这是她的职责吗?也许是吧,我没有打扰她的专心,悄然离开,心,却在此刻微颤。
当我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他正在用电话和同事谈公事。他在为我奔波吗?应该是的,因为他很爱我,我们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转过头,继续看电视,却不知,心,在此刻温暖。
当我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教室里,他在把着我的手写范字,真是漂亮。一会儿,他又去指导别人,我低下头一笔一画模仿他的字。却不知此时,我的嘴角一定是上扬,半天合不拢。
当我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从她的头上流下几滴汗水。炎热的夏天中午,还在备课写教案。我把收上来的作业交给她,转过身,准备离开,却在不知不觉间,倒了一杯凉开水,轻轻放到了她的桌上。
当我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同桌的她一直在一遍一遍地给我讲着这道数学题,我却是一遍又一遍地摇着头,从以往的性子,她早就撂挑子走人了,可这次她很耐心。我把心思转回题上,却不禁握住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