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4: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朱自清春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只唯实。下面围绕这个“实”字谈我所追寻的语文课。
第一,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
“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用窦桂梅老师的话说,“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目前小语教学异常活跃,多种思想、观点、口号迭出,如同《瀑布》一诗中所说:“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似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面对光怪陆离的时尚,面对朝三暮四的浮躁,面对眼花缭乱的提法、五花八门的口号,我们要内心淡定与从容,冷静理性地凝视、审视语文课堂与语文教学,做出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例如对语文的定位:智力语文、诗意语文、情境语文、简单语文……在我看来,语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就是讲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其他无论哪一种提法,作为语文教学一个研究课题,无可厚非。但要给语文教学一个总体定位,不敢苟同。张三说一套,李四说一套,结果会乱套,广大教师会无所适从。
关于古诗教学,流行一种说法,淡化逐字逐句的讲解,强化情感的朗读。“淡化”论来自何处?朱光潜、朱自清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分歧意见。朱光潜先生不赞成古诗讲解,朱自清先生则认为古诗非讲解不可。有位名师论文自称朱光潜派,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走朱自清的路,引领学生分析理解诗意,不过是非常艺术地进行。我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朱自清派,彻头彻尾的朱自清古诗讲解论的实践者、拥护者。理由很充分:如果不需要讲解,为什么还要出版那么多的古诗词鉴赏书?
最近,我到一个学校借班教学《回乡偶书》,我先要学生自己尝试理解,学生认为“回乡偶书”是“回到家乡偶尔捡到一本书”,“少小离家老大回”是“小儿子离开家,大儿子回来了”,学生从字面上的理解令人捧腹;“乡音无改”译成“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我问学生有问题吗?学生说没有。我问“口音”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口里发出的声音”,你看又笑话了吧。曾经就古诗词的教学要不要逐句理解,我与同仁讨论,有位朋友持这样的观点:小学生嘛,对古诗词理解错了不要紧,长大了自然会知道。我说,假如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小学生做数学“1+1=3”,数学教师也不必纠正,长大了自己会知道。伟人在《实践论》中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最近我习练文征明的字帖《屈原九歌》,有的句子不懂意思,习字进不了意境,心里别扭。我找来资料,在逐句理解后,写起来心里顺畅,下笔流畅。习字要理解字帖,读古诗可以不理解诗意吗?
前文提到:“只唯实。”这个“实”,包括中国的实情。中国目前的考试,仍然保留“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这样的试题,平时理解不过关,学生如何应试?我们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应试,不要分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取得分数的途径不同。素质教育是通过教学改革,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正如一种形象的说法:你要鱼,给一张网;你要柴,给一把刀;你要粮,给一把锄。这样的教学,变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舍弃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学生也能得到高分。应试教育则恰恰相反。
在上述理念、观点观照下,我教学《回乡偶书》定下“四会”目标: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其中“我会理解”和“我会朗读”是重点,重点中的重点又是指导理解古诗的方法和朗读古诗的方法。我在“教后”笔记中坚定地写道:“为了学生的未来,不让学生一知半解。”
这是我第一个教学观:站着上课,上自己的课,而不是跪着上课,上别人的课。
第二,观摩课上成日常课,日常课当成观摩课上
如何评价语文课?什么样的课是好的语文课?我一直用两个标准。一个“时兴”标准: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通俗”标准: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听课教师凭听课笔记可以去上课。
“时兴”标准暂且不说,只说“通俗”标准。换个说法: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好看”,有创新有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好吃”,符合课标精神,实实在在,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教师凭听课笔记就可以进课堂移植上课。有些课好“看”,但不好“吃”。例如为了一节课,光课件就要准备十天半月,这样不现实的观摩课,只有观赏价值,没有学习推广的价值。
日常课与观摩课是两个对应的概念。辩证地看,观摩课是特殊时间、特殊空间,教师扮演特殊的角色,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一般来说比日常课准备更充分,展示的过程更精彩,这可以理解。打个比方,今天有客人来,总要多弄一两个菜,让餐桌丰盛点。但是观摩课如果作秀、作假、表演,失去语文教学本真,这就成观摩教学之大忌!为什么又提出要把日常课当成观摩课上?那是因为有人上观摩课认认真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日常上课则马马虎虎,甚至不备课就进课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连教态都有天壤之别。有学生说:“我希望天天上公开课。上公开课,老师特温和,笑得真美。平时可凶啦!”两种课两副面孔,不行,要有同样一副学生喜爱的面孔!
第三,上简单的课、艺术的课
《于丹〈庄子〉心得》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得到一张天下无双的良弓,爱不释手,但嫌外表不华美,于是请工匠加工刻上行猎图。这个工匠展示其绝技,雕上飞禽走兽,惟妙惟肖,持弓人满意了。可是他用力一拉,弓“啪”的一声断了。恰恰是这把良弓承受不了过多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冷静想一想,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复杂变简单才美,才有生命力。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来访者与童子的对话,一问一答,而诗中将问话省略了,只留下童子的回答。如果将问话补充,就是常见的问答对话,白描无华:
“你师傅呢?”
“采药去了。”
“哪里采药?”
“就在这山里。”
“怎么看不见呢?”
“云雾太浓,当然看不见。”
三番问答,至少六句表达,贾岛以答句包问句,精简为20字,益见情深意切。就那么简单、明白,因为简单而美,美到极致,才流传千古。
我们的语文教学,本来简单可以做得更好,可一味追求华美,适得其反。例如,复杂的结构、复杂的程序、复杂的提问、复杂的手段,结果把自己和学生弄得苦不堪言。我曾邀请《翠鸟》的作者陈益清先生一同去听《翠鸟》的教学,执教教师从文章的结构、遣词造句到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滴水不漏。课后,益清先生感叹:“太难为我们的教师了。他讲的连我本人也没有想到。当时我的创作意图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你喜欢的东西,仔细观察它,就能写好它!”
还有一个笑话式教例。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在教室里布灵堂,放哀乐,来校访的家长以为学校开追悼会,即返回。第二天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家长再次来访,走到校门口,又听到哀乐,心里狐疑:学校怎么接连死人啊!
语文课要上得简简单单,但光是简单还不行,还要有艺术。简单是艺术的简单,艺术是简单的艺术。打个比方,用一根红绳,绕出各式各样的吉祥物――“中国结”,既简单又艺术。
好多年前,我看到一节课,至今没忘。一位山里的教师,教学古诗《春晓》,怀里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一边晃孩子,一边带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怀里的孩子睡着了,课堂里的学生也昏昏欲睡。这恐怕是天底下最简单的语文课,但也是最无艺术的语文课、毫无美感的语文课,学生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我赞同江苏特级教师潘文彬的一句话:“语文教学要行走在简单与不简单之间!”
第四,上实在的课、有效的课
从“效”字的角度将语文课堂分类,可分为:无效课、低效课、负效课、有效课、高效课。五类课,我追求有效课,或者叫“实效课”。例如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第三自然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有教师用表演法教学,引导学生表演怎么睡觉、散步、奔跑……试想,小孩子谁不懂这些概念呢?这样的课无效、低效。另一位教师教学这课,用以错求正法,错排语句,“平常我在池子里散步,在小溪里奔跑,在江河里跳舞,在海洋里睡觉。”与原文比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的排列正确?使学生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注意恰当运用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这个目标的确立,引出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的口号提出后,北京优秀青年教师吉亚春补全这个口号,提出“学生用教本学”,很有创意。教什么?学什么?课改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看,三维只有两维得到落实: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以教本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我们语文教师万万不可忽视这个教学的大“效”。
第五,上创新的课、和谐的课
创新是大势所趋。从国家到行业,从集体到个人,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不创新没有活力。但创新不是赶时髦,不是猎奇,不是作秀。创新有个前提,就是“和谐”。和谐讲科学规律,离开科学规律,谈不上和谐,创而不新。当下流行一句话: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笑什么?笑你傻!笑你违背规律。例如《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衰”是生字,我起初设计用“字理识字”,讲解“衰”与“”(蓑)的关系,“衰”字的中间部分“口”字加“一”的字理,是古人穿的蓑衣上的扣眼和扣子。后来一想,二年级小朋友要装下这些知识,勉为其难,于是删除这一设计。再如有位教师进行识字教学,对本课只要求会认的字,教师不厌其烦,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字形,挺复杂的字真难为一年级的学生了,怎么也说不清;有几个安排在本课书写,早已认识的熟字,教师却让学生每个字重新注上拼音,反复拼读。拼音的作用是拐棍,试想:当一个已经会走路的人,又硬把拐棍塞给他,让他拄着拐棍走路,行吗?教师如此处理识字教学,科学吗?难怪学生对教师有些违背规律的做法不以为然,甚至很烦。
什么是素质教育?我的理解:合乎教育教学规律,就是素质教育。任何创新不能离开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否则上帝就发笑。“天下的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走任何一条新路,前提是“和谐”。决定一堂课的和谐是多方面的:文与道、学与导、自主与合作、文本与体验、理解与感悟、预设与生成、学业与评价等等,如果在一个环节出现不和谐,就降低了课的质量。当然,完美无缺的教学也是没有的。
每人对课的认识不一样,追求不一样,当然课堂教学观也不一样。我谈的仅是个人观点,一家之言,意在引起大家思考、碰撞,找到一条顺乎自然的语文教学大道。这样,人一思考,上帝不是发笑,而是点头微笑!(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兴趣 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乐趣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会乐此不疲,记忆力、创造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只有把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把语文课学好。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搞好和学生的关系
和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学生见了就讨厌的老师,他的教学水平再高,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学好语文的前提。
搞好和学生关系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首先,做好和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消除师生间的厚障壁。
其次,用好表扬的武器,表扬是缓解师生关系的最有效的武器。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好感。这种好感慢慢地会转化成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课。亲其师,信其道。为了用好表扬这个武器,老师要作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公正的人,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诚恳的去表扬。
鼓励是第三条途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一定要把握时机,及时去鼓励。特别是差生,对于他们的点滴成绩更应该多给掌声,让每个学生都对老师有亲近感觉,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如同盖大楼,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根基,只有把根基打好,才能盖起摩天大楼,只有把根基打牢,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兴趣。
二、保护好学生的“表现欲”,满足他们的成功欲望
这两种欲望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必要因素。教师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有的学生声音响亮、音质好,那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总之,你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表现的同时,不要吝啬赞美的词语:“你的音质很纯正”,“老师很欣赏你的字”等等。有了表现的机会,又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这些学生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
三、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文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一位老师执教《拿来主义》这一课,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时,一位记者问冯骥才:‘中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如果你是冯先生应怎样回答?”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众说纷纭。
最后,老师不忘揭开谜底: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学生恍然大悟,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所以,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是培养出学生语文兴趣的重要环节。
四、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
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没有兴趣,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些文章和他们毫无关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能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让文章和学生的情感联系起来,就能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
架起这座桥梁具体需要哪些材料?老师的提问不要只关注作者和作品,而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体验。我们很多老师分析课文时,只关注作品揭示了什么,反映了作者什么感情等。这类问题人为的拉开了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只要我们把提问的方式改变一下,即把问题更多的引向学生的体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下面是一位老师设计的《寻隐者不遇》的教案:
假如你是童子,你怎样回答贾岛的?(用动作、语言)
假如你是贾岛,随着童子的指点,你看到了怎样的景,你又仿佛看到了隐者怎样的踪影?(如何漫游、奔忙,如何采药)
这位教师的教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去想象,去创造,去体验,自然而然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兴趣。
五、把语文课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所谓:“一主两翼”就是以课堂“研读”为主,课前“自读”和课后“扩读”为两翼,以前者为前卫,以后者为推动。
“自读”就是课前预习(小预习),落实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做到“四读三结合”,即读预习提示、读课文、读注释、读练习题,三结合是课文与提示结合,课文与练习结合,课文与注释结合,在预习过程中,初步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知识点,发现新的疑点,教师必须在每日的课堂上,检查考核评比预习效果,评选预习先进小组或个人。
“扩读”就是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阅渎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要求初中三年的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日300字),每学年阅读一部名著。并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研读”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人意识,体现“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的教学精神, 做好三个环节工作:(1)围绕目标,问难质疑,开发智能;(2)及时小结,分析异同,揭示规律;(3)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加强读写能力的迁移。下面具体谈谈课堂的读写设计:
首先每日的课堂教学要立足一个“读”字。阅读的一般流程是:认知读――感知读――感情读――探究读――积累读。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对朗读提出要求:读准――读出语气――读出形象――读出韵味儿,并引导学生讨论要重点读好哪些语段,得出了有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段落结论,然后采用灵活多样的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合作背读等形式,学生兴趣大增。
第二、开展“大家都来说句话”活动。
读课文后,开展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堂交流一一说句话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想起来,品起来,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活动与丰富的积累,有创造的条件与成功的希望。语文课堂的一句话活动,主要有以下3种:
(1)概括式的说――讲求“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例如我们学习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学生读完课文后,可设计“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活动”。经过发言,得出简练的结论:鲁达为解救金家父女怒打恶霸郑屠而自己亡命出走的故事。
(2)发散式的说――讲求“广”。
如我们学习《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时,学生大声读完课文后,教师提出要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并以“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示例。学生按照句式发言,这样,可激活了学生思维,争先恐后的发言,随之,教师点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一下子,让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3)赏析式的说――讲求“美”。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为落实这一目标,可设计“一句话课文精妙列举”这一问题。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时,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可让学生用一句话点评本文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的妙处,有的说:妙在两种写景,写得恰到好处,能突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的说:妙在用一连串的动词“衔”、“吞”、“横”写出了洞庭湖包容天地、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同学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寻求语文课堂的另一种对话――写。
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克林伯格就曾经说过“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目前语文教师采用的最常见的对话模式是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这种口头对话有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可是班级人数过多,个个都要说话不可能,再加上初二、初三学生每遇到师生一起交流时,常常出现冷场的现象,做好口头相互交流的同时,还应落实另一种对话―写。 例如,在教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课,第一课时学生完成朗读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后,还剩1 O分钟,我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小说结局对孔乙已的死没有明确的写出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孔乙已的死设计合乎情理的情节。课后,认真阅读了学生作业,让我十分惊喜,感受颇受。
自己认为“写”有以下好处:(1)通过学生写的内容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据此适时修改教案,做到“因班施教”。 (2)可以“听”到全班学生的“发言”,扩大了学生“发言”的方面,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3)减少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有可乘之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美术老师一定要树立一种理念:美术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原因,现在,仍有不少学校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虽然安排的有美术课,但是却对美术教学质量不够重视,更别说组织什么美术兴趣小组,参加美术绘画比赛了。到了快要考试时,所有的艺术课都变成了语文、数学或英语,因为,在学生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文化课才是重中之重,而艺术课是可有可无的,美术老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也因为此原因,造成了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对课堂教学质量不够重视,甚至有些美术老师根本不用备课写教案,而是在上课前匆匆地看一眼就开始讲课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课堂内容,造成了学生对美术课提不起兴趣,美术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要使美术教育真正承担起自己的任务,真正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认为,除了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起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以外,美术老师必须从内心深处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美术教学不是中学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它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分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基础,更是一种保证。
二、美术老师必须探讨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质量的保障,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呢?我认为,首先要积极探讨选择一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鉴赏美的兴趣,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乐于学习。如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现代化的电教化教学引入美术课堂,强化直观教学,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春天的畅想》一课时,就给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春天的有关图画,做成课件进行展示,还播放了一段朱自清《春》的朗诵视频,通过多彩多姿的画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景物的变化。这样一来,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提高了上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说着春天到来时他们的所见所闻……接下来,我又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调配表现春天的色彩,虽然有些同学不小心把颜色弄到了自己的脸上、身上,但是他们一个个却神情专注,激情高涨,看到自己调配的颜色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大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总之,这节课下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美术老师一定要在选择教法时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多展示自己
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一片叶子,一条小路,一只小鸟,一棵小树,都会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而我们在上课时,切不可忽视了这一点,因为这也是一种创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老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让他们欣喜许久。因此,每次改作业时,我都会把画的比较好的、进步比较大的作业挑选出来,哪怕是画得比较好的一个线条,一块儿颜色,我都会在上课时进行公开表扬。同时,我经常利用学校的橱窗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美术绘画比赛,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与个性,让同学们观赏、评述,增强审美意识、评价意识,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相信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更加努力学好美术课。这样一来,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美术作业由最初的敷衍交差变得认真细致,而且画得更具新意。许多学生在市里举行的绘画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把获奖证书发到他们手中的时候,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四、美术老师一定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教学不同于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在于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去完成,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因此,我们要以热情的态度,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实施课改,关注学生发展。每一门课程的教授都离不开现实的教学情境,语文也不例外,教师应立足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生活环境,经历从生活到语文的认识过程,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是探索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语文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虽然很大范围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是也常常图文交错,意趣隐含其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案性的内容给学生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每一个机会,要善于扮演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再创造,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中进行,"在情境中引入新课"、"在情境中探究新知"和"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具体可阐述为:
1.1 在趣味情境中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的趣味情境可以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等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春》一课时,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画,百花争艳,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他们陶醉在其中,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春天的景色多美呀,那么朱自清是怎样用语言去描绘这美丽的春天呢?我们现在一起分析、品味。"然后让学生听配乐的录音朗读,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美丽春天,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1.2 在趣味情境中探究新知
在新知的教学时,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的语文趣味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态情境"。
1.3 在趣味情境中运用知识
在学习新知识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游戏情境、世间情境进行设置,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2.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学生团体中创设交流情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这一活动贯穿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团队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辩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教学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
3.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精彩的提问,往往能在一开始便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室、课堂、教材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也可以从教材出发,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或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自觉的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
4.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项思维"
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入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联系、想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传统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学生想象的空间,大力挖掘开展想象的因素,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项思维发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发挥学生想象力提供机会。通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能力。
4.1 再造想象拓宽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语文是一门意蕴深厚却也是难以言说的课程,这时候,更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想象的能力,用想象去表现诗词歌赋中的涵义,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领略美的品质,提升审美情操。
4.2 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贝弗里奇教授曾说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学中常说的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就是此种思维的体现。
4.3 超越想象发散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43-01
优化课堂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上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语文教学要和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下面就这个方面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授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需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思考,领会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黄山奇石》时,考虑到文章内容,作者的感情表现,为了配合课文,我制作了一部视频,搜集了很多黄山的视频资料,配以文本、声音、音乐等,让没有去过黄山的孩子们体会黄山怪石危峰突兀。对同学们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刺激,配合图片文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效果良好。又如在讲《敕勒歌》时,我做了一个课件: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诗中的景象,引导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有哪些颜色?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等,这时,学生们活跃起来了,展开想象描述他们“看”到的景象……,又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我制作了一段视频,配有音乐、图像、文字还能根据朗读速度滚动,使人仿佛感觉到了春天的活力,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一定要注意多媒体课堂形式化。多媒体教学虽有生动直观的一面,但是如果一昧的依赖就又会使课堂变的单调,把教师变成机械的放映员。学生只是观看根本没有参与这节课的讨论,像这样的课,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厌烦。对此,我们还需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下功夫,有效的提高辅助教学手段。
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作者介绍、历史背景、字词解释等,通过利用这些资源,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学校可以通过电子备课室,让教师互相交流,形成集体智慧,将电子教案保存,为今后教学提供一个教案库。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读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语言世界,从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要了解、要探究的欲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愈加强烈。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喜闻乐见,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文布置相关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我布置了任务,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生在那个朝代?花木兰生平如何?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互联网上去探究,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教学成效。
三、提升语文课堂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交流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让学生大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资源的量很大。网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无穷无尽的信息,可以让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挑选;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多,信息量大;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信息的流动畅通无比,学生学习、接受信息都无比便利;4.获取信息途径简捷。现代信息技术使获取信息的行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减轻广大教师了对图书馆等传统信息媒介的依赖性。由于具备的这些特征,丰富的信息量,在一定时间内传递给让学生,就会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充分与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相结合
一、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学生只有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才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掌握其中的知识,才会以读书为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是这个道理。
初中生年龄不大,尤其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一般只有十二三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较差,但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的学习兴趣不大,却很热衷于朗读。我们可投其所好,多进行朗读训练及有关指导,通过声音的媒介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朗读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主旨和含义;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乐书中之所乐,悲书中之所悲,进入一个忘我的境地。这样,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就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不再感到语文枯燥无味。当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后,就会随着老师的引导,深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寻求闪光的宝石。
二、指导朗读,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人叙事,或是说明议论,都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文学之美。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着眼于不同文体朗读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学习。一般是通过范读——讲解——练习——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范读课文,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采用录音磁带、多媒体等。如果没有磁带和多媒体,教师则应作示范朗读,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晰,情绪饱满,生动自然。要用范读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兴趣。范读后须对学生进行讲解,包括词句的停顿、读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不同的语调等等。学生听到范读和讲解,往往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时应趁热打铁,让学生练习朗读。短小的文章或重点段落可反复多次,达到以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很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声音美。
如朱自清的《春》开头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为重音,“/”为小停)文中两个“盼望”之所以重读,是因为更能表现出作者盼春的迫切心情。“来”、“近”、“欣欣然”、“张”应重读,因为这些词很有表现力,它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迎接春姑娘到来的情景,让读者体味到作者无比欣喜的心情;“朗润”、“涨”、“红”读重音,因为它们准确地描绘出春天景物的特征。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让学生首先从语言的角度体味到美,进而把他们引入一个个优美的境界:嫩绿柔软的春草,竟相争艳的春花,轻柔和煦的春风,轻盈连绵的春雨,精神抖擞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春景图,通过声音的媒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美感。类似的文章还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物描写,都以不同形式的美感染人们。
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优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要注意读出节拍,才能体会诗句的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感情。如朗读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间的两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按这样的节奏朗读这首诗,才能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一个神话般的境界:缥缈的天空,一条又宽又长的天街,天街上灯火辉煌,热闹无比;街两旁的商店,货物琳琅满目,全是人间没有的珍奇物品,珠光宝气,光彩夺目,漂亮至极;天河水清澈见底,只见牛郎骑在牛背上趟过河去,天河对岸的织女在向牛郎挥手呢。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了诗的意境,进而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的思想感情。相反,朗读中的停顿如果不对,不仅会影响诗句的美感,而且会影响诗句含义的理解。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词中有这样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如果将其读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么词中所抒发的大雨将至,急忙避雨的情趣就无从理解了。
记叙文形象鲜明,感情充沛,可把学生引入优美的胜地;诗歌意境优美,语言凝炼,节奏鲜明,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而优秀的议论文又常常以严密的论证、语意的气势使人产生美感。朗读议论文,不仅要突出重音,还要读出不同的音调,读出感情。朗读时语调要有高低,有强弱,有快慢,有缓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
三、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保持新鲜感
朗读课文,如果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老模式,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要使学生乐于读,爱好读,还需采取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根据文体特点和内容的不同,可采取范读、自由读、单读、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如诗歌类,句子短小,节奏鲜明,易琅琅上口,适合于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叙事一类的散文,可由学生独自朗读或轮流朗读;对话较多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剧本,则需要分角色朗读,模拟各个人物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口吻。这样必能唤起学生极大兴趣,争着朗读,进入角色。
此外,有的课件的制作,只注重了形声画的开发和利用,哗众取宠,却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因素,文本内容。比如,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和声音效果,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们只顾着好奇和欣赏,却忽视了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对于本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反而对在课件中出现的各种声音及动画津津乐道。这就是辅助过度,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的程式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调动,不利于课文内容的涵咏、品味,而且,教师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而忽略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却是基本一致,这不免有些得不偿失。
其实,任何事物,总具有两面性,只要我们消除以上的一些弊端,完全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开创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意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既有色香味又有营养价值的美味佳肴。
1.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时空中,让学生领悟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例如诗歌的教学就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多媒体那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的优势可以派上用场。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既可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可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就能生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就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在富有动感的画面中,让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倡导“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对于一些较为凝练的课文语言,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这里,本来是静止的山,竟具有了动感,这就把雪景写得很有立体感和亲切感。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远山在镜头里不停地运动,结合飘洒的雪花,很好地营造了至美的意蕴,从而领悟“舞”、“驰”的丰富内涵。
3.在多重互动中,让师生情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