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9 01:06: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信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学生活动行为等方面对新手型艺术教育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发现了运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师培训的特点、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以及提出改进运用微信平台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微信;艺术教育;专业化教师
教师培训是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业型教师的其中一个主要途径,如何让新手型教师较好地掌握新课改的思想并将之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师培训组织者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专业化的艺术教育老师不能满足各类要求。因此,对艺术教育专业老师的培训需要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研究发现,75.3%的教师所接受的教师培训为短期的集中培训。其中4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后期支持不足,28%的人认为传统的教师培训结束后几乎无法继续及时地获得新知识,还有25%的人觉得传统培训模式中与专家的联系不够紧密,基本上培训结束后就无法及时的与专家进行沟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传统培训的弱点,支撑起教师在传统培训结束后的继续再学习活动。微信的便利操作也使教师们可以方便的进行学习。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专业化教师的培训方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总结运用微信平台进行专业化教师培训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师培训的主要特点
(1)培训内容容量小,主题明确;(2)微培训时间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或是视频进行观看,使培训者可以集中精力观看某一段视频或是学习内容;(3)微培训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可以是学科知识内容,也可以是上课时所遇到的课堂秩序问题,或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等;(4)教师微培训是在信息化技术环境的支持下进行的,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培训;(5)教师微培训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资源、学习策略的提供。
2.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的优势
(1)教师传统培训形式主要是以集中面授为主,短期培训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处于初级阶段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集中培训这一种培训形式对教师的发展作用就会变得非常微弱。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师微培训主要是以移动学习为主,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不断反思并提升教学能力。(2)教师传统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以授导式教学为主,培训过后缺乏平台支撑,培训结束后,教师遇到问题一般无法及时直接获得帮助。教师微培训则是以活动元库为基础,提供多样式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得到帮助和引导。(3)教师传统培训时间短但内容多,受培训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培训资源针对性不强,教师平时利用率不高。教师微培训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培训,但是单元学习时间短,让教师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学习一个活动元内容。
3.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的劣势
(1)教师传统培训具有系统化,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构建系统知识库。教师微培训则在系统化方面相较于传统培训略为薄弱,知识比较零散,需要教师自身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2)教师传统培训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教师的学习动力。教师微培训在这一方面则比较不方便,需要前期对各个用户情况进行了解后才能开始分组,但是后续不断增长的自由关注的用户会加大培训者分组的难度。
4.基于微信平台教师培训策略
对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师培训,与以往的传统教师培训有所不同,教师微培训需要更注重教师的培训策略。教师微培训需要教师更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微培训上需要对教师培训策略进行规划。(1)在培训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教师传输微培训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有些教师是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师微培训”,在刚开始关注的时候并不太清楚这个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是什么。因此,培训者需要提供一份简单的说明和指导,并且通过微信平台的互动,告知教师们平台的任务和意义,帮助教师们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2)培训组织者根据成人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等理论,分析教师需求,合理选题,确定必讲内容,整理培训材料清单。确认培训内容后,培训组织者需要理清培训思路,选择图文模式、纯文字模式或图片模式的培训内容形式,设计培训内容并制作成适用于微信平台的培训形式,最后根据美学设计原则进行加工和处理,方便教师进行自我学习。(3)培训开始之后,教师开始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和研修,随时随地登陆微信观看教学设计及微课,阅读材料,获取资源。培训组织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及时通过微信平台统计工具跟进教师的学习情况和活动元选择情况,分析大部分教师所需要的活动元模式库和活动元,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4)在提供微培训内容时,及时提醒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进入微社区讨论、交流和评价课程,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其他教师或同伴进行非实时交流,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一方面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培训者提供建议和批评,以不断改进平台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结合,教师在微社区上或是微信平台上针对培训内容、培训主题、培训材料、教学实践情况等提出培训建议、批评和反馈,这是外部评价;培训组织者针对平台运作情况、图文阅读情况、培训材料转发分享情况、教师学习过程及整个培训过程进行不断反思,属于内部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帮助平台更好地为教师提供培训服务。(5)在微培训平台上学习的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受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培训者进行沟通,将自己说课、评课、同课异构、课堂实践等录像传送给培训者,上传到平台上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培训者还可以定期开展主题交流,及时收集教师们的反馈。(6)教师在微信平台上的活动与互动情况,培训组织者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和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评价。教师的自主学习不能缺少培训组织者的互动和反馈,否则会打击教师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训组织者自身也要投入到教学中,观察教师,观察教学活动,帮助其他教师提升的同时也要提升自我,不能脱离了教师群体。
教师微培训平台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上看,动态资源定期更新,为教师学习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以及同伴互助;从对教师提供的专业辅导上来看,平台拥有专家点评、培训答疑、案例研磨和实践点评等辅导,刺激教师的参与热情;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准上,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功能,对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帮助培训者分析学习者的需求,研究总结平台的不足和优势,接收教师的反馈,改进平台。
5.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微培训不是万能的,可能未必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渠道或主流,更不可能是教师培训的唯一。因此,需要用一种客观理智的角度来看待教师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培训”。毕竟,知识是系统的,培训也需要一个系统的搭建,教师微培训对知识的系统搭建能力可能不如集中培训来的好,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教师微培训的发展。世界的多元化,也注定未来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发展,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师培训也许是其中一块基石,也是多元中的其中一员。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发展仍在不断前进,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研究。教师微培训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但是笔者相信,通过今后和其他后来者的研究会不断完善,不断让微信发挥更大的培训与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思勇.表征: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13(08).
[2]陈向明.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13(8).
[关键词]互联网+;职教;管理;秦西学苑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66-02
1 在铁路职教工作中运用“互联网+”的必要性
1.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 “互联网+”在国内的运用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
2015年7月3日,腾讯正式“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并与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腾讯将与各高校将在校务管理移动化、校内消费数字一体化、校园大数据挖掘与信息化建设等搭建“智慧校园”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多“互联网+”人才,因此这会带来关于“互联网+”的培训及特训职业线上线下教育的爆发。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一直是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同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互联网+”职业培训主要面向两个群体,一是对传统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二是对想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培训。
1.3 我段针对“互联网+”思路的探索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大形势和铁路事业面临的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总公司、路局适时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切实从思想上融入并强化“互联网+”意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大力应用和拓展“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全局各工作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此,广大职教工作者纷纷尝试改革创新学习考试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仅仅停留在创新培训方法上。对于学员的学习意愿、知识短板等“学”的问题涉及较少,这就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培训效果难以提升。二是仅仅停留在丰富形式上。单纯在形式上下功夫,造成了治标不治本,从而导致培训学习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三是仅仅停留在“学练”上。以往研发的学习平台只是在重复“管理者下发内容、职工练习”的过程,管理者对职工整体学习情况不掌握,且职工对自己的学习和测试结果无法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缺少“大数据”思维,从而在管理者与职工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囤积了大量“无效”数。所以,创新“互联网+”运用模式,使之为我所用势在必行。
2 “互联网+”在职教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2.1 开发微信公众平台
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之后,多数铁路运输单位管理空间跨度大,职工人数多,分布广,职工培训难度随之增加。加之我段现有职工年龄差距较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各自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相差悬殊,这就给职工教育工作带来了更的难度。很多职工迫于种种外力被动地接受学习,但并未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段的职工教育能力亟待提高,职工教育方式亟待改变。基于以上难题,我段积极探索,于2015年开发手机APP职工学习软件,但由于条件限制,存在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使用率不高等问题,短暂运行后被搁置。介于此,我段没有放弃,而是开拓思路,充分发掘以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管理工作、以网络化手段开展全方位的职工教育工作,突破一个个“信息孤岛”, 丰富职工学练内容,架起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合理解决“教”“学”分离的问题。2015年,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以其快捷、简便的优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4G网络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广大职工基本普及,微信更是被大家广泛使用,这为微信公众平台在职工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其在职工教育中应用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移动多媒体工具,可以将它看作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应用于教学再合适不过。我段在总结2015年手机APP开发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于2016年10月正式申请开通“秦西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并开发与之相结合的手机APP及电脑版学习软件。
2.2 秦西学苑的功能介绍
根据职工日常学习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的初步探索,我段主动顺应形势、更新观念,积极与第三方开发公司联系,在多种方案中,选择受众面最广的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载体,申请开通“秦西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并开发手机APP及电脑版学习软件,针对性的解决职工学练脱节、只学不练、练不达意等问题,逐步通过“秦西学苑”形成了职工学练的闭环式管理,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切实提高职工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秦西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共分职工教育、学习视点、课程在线3大模块,模块又细分为职教文件、通知通报、职教信息、意见建议、标准化作业、事故案例、日常业务学习、注册登录、在线课程、我的课程等10类功能,每一类功能包含若干个子功能。微信公众平台的所有功能也已经通过手机APP(分Android和iPhone两个版本)及电脑版软件实现。其中的“习题收藏”功能,可以将章节练习时的错题纳入其中,职工可以只学习这部分习题进行知识巩固,而且可以将不易掌握的试题进行标注纳入,避免出现概念模糊的问题;“模拟考试”功能,既可以按照章节顺序逐一进行系统测试,也可以通过随机测试对职工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检验;“强化训练”功能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项目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章节、题量、题型、时间等均可自由控制;“职教文件”、“通知通报”功能用于下发近期职教文件、通知、通报、各类安全考试复习资料及职工日常业务学习内容等,可以使职工在闲暇之余了解最新的职教工作动态,方便管理者组织学习;“事故案例”功能用于下发多媒体一事一教、事故案例等;“标准化作业”功能用于下发标准化作业示范教学片,通过多媒体形式加深学习印象。
2.3 秦西学苑的优势
(1)考试记录,针对性增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连接起来的管理者和职工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流通的关系。“考试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所有职工的练习和测试情况,并对职工错题数量和次数进行统计分析,使职工培训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职工学习的难点、重点,职工培训更加有的放矢。
(2)互联互通,汇集分析有效数据。“成绩单”功能可以查看所有用户近期的测试成绩、日期、用时等,方便与其他职工进行对比提高。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掌握每一名职工的学习时长、内容,查看所有职工测试成绩,远程对职工学习短板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对各车间职工学习进行督促、指导。管理者与职工的数据可互联互通,汇集的平台化数据为精准指导职工学习奠定了基础。
2.4 秦西学苑的辅助管理
(1)软硬件结合,有效检验学练效果。为有效检验微信公众平台及手机APP学习测试效果,强化各类考试逐级监控、严格考试纪律。一方面,严肃考试纪律,把“裸考”贯穿全过程,参加考试人员一律上交手机、资料,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并结束考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同时,与段各科室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在历年岗位技能达标、技能竞赛、班组长培训等重点工作中,段劳人、线路、桥隧、安全、材料等科室积极配合,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及时组织进行强化培训,直至考试合格。另一方面,车间微机教室全面启用后,为进一步严肃车间考场纪律,段职教科立即与商家咨询,商讨解决办法,在局职教处的大力支持下,最快速度完成17个车间微机教室的监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在2016年下半年“一体化”专项考试中,各车间教室监控全面启用,段职教科利用大屏监控设备全程对各考场实行了远程监控,发现考场纪律松懈或不按规定时间组织考试的及时电话纠正,或取消考试资格,实现了对全部考场的远程把控。
(2)加强监督管理,用制度规范落实。段职教科不断完善《职教管理考核标准》,并将秦西学苑的使用、管理、维护纳入其中,逐步加大对日常培训学习、技能竞赛及演练等的奖惩考核力度,在奖惩考核责任人的同时,将所在科室、车间“同步”纳入奖惩考核范围,切实提高了科室、车间的重视程度。系统总结和提炼各科室、车间在使用秦西学苑过程中好做法和好经验,通过月度通报、半年互验、年终评估的方式在全段进行推广。
3 “互联网+”在职教工作中的效果
(1)职工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一年来,我段通过融合“互联网+”,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职工学习效率,逐步使职工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的转变,职工学习兴趣猛增,全段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类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段1044名职工中已有935名实名注册开通了“秦西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注册率达89.6%,对于年龄较大、使用智能手机相对困难的职工,我们的电脑版学习系统做了完美的补充,职工可以通过各车间微机教室或班组电脑完成培训学习,使微信公众平台在各类培训考试中得以充分运用。柳村线路车间职工赵久昌,今年已经54岁,每天仍和年轻的小伙子们一起用手机比谁的成绩高、谁的用时短。西张庄线路车间6名新入路大专生,自发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用于对比各自练习的记录和测试的成绩,并通过集赞的方式来一决高下。
(2)学习范围覆盖更广。在职工日常业务学习及背规竞赛的准备中,职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学习和练习,既减轻车间管理干部的负担,又提高了学习质量。在2016年防寒安全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练习_1200余人次,几乎每名职工每天都在学习,特别是部分年龄较大的职工,克服手机使用不熟练等多重困难,每天坚持学习测试。
(3)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安全科科长陈庆国感慨说,以前用纸质资料复习防寒考试,缺乏趣味性且效率不高,自从使用“秦西学苑”微信公众平台,只在晚上用手机全面练了一遍,然后侧重复习了错题本,就以99的高分通过了考试。2016年我段选派的选手在路局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职工夺得一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五个第三名;全段设备质量稳步提高,2016年轨检车排名每月稳居工务系统第一名;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全年无人身伤害事故及触“红线”问题。在防寒安全考试,2016年首次考试通过率达98.7%,较2015年提升12.4%,平均分94.8,较2015年提升17分;“一体化”评定中,2016年下半年A级职工占7.0%,较2015年上半年提升39.9%;B级职工占44.5%,较2015年上半年提升96.4%;C级职工占44.8%,较2015年上半年下降36.0%;D级职工占3.8%,较2015年上半年下降69.0%(A级职工:综合得分95分及以上,B级职工:90分≤综合得分
4 启示
从依托“互联网+”思路提升职教管理水平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职工教育培训要主动运用新思维、新技术。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职工教育培训必须创新思维,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效能和质量。第二,科学规范培训管理,建立协调、创新、共享的职工教育培训生态链。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路局、段、车间班组职能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果将各方数据汇集起来,建立起立体化的闭环职工培训管理系统,实现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委外培训等网络化、平台化管理,就能为职工教育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基础。第三,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针对性是职工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根据汇集的平台化数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其一,可以分析职工所掌握知识储备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专项培训,弥补其专业知识的缺陷,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学习需求的对接。其二,在实施委外培训时,可针对性地调训配置学员,实现职工实际供给与组织选拔需求的对接。其三,可以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针对性调整其班级培训课程、培训师资等方面内容,避免重复培训,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个体学习需求的对接。同时,可以分析学员个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调研等微观状况,对于调整职工培训行为,实现个性化服务、需求培训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而真正实现“整体素质提升、适应发展需求”的培训目标。其四,通过运用大数据,细化完善职工教育的电子档案,使职工培训管理数字化,通过查看培训档案和分析培训结果,以“符合现场实际、职工作业实用、培训务求实效”为原则,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环流机制。
结束语
“秦西学苑”微信平台的开通,是路局相继制定推广一系列“互联网+”措施中的重要举措,使铁路职工教育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提升职教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课 现代烟草农业 现代职业烟农 教育培训
现代职业烟农是指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在适度规模种植农户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以烟叶种植、生产服务或经营管理为职业,以劳动收入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
随着传统烟草农业小农生产加快向现代烟草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烟农不仅是烟叶生产的主力军,而且也是现代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的使用者。因此,现代烟草农业需要现代科学知识的现代职业烟农。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教育培训工作者,如何利用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使烟农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满足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需求,是当前培育现代职业烟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烟农集中培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烟叶产区对烟农的培训多采用集中课堂培训,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很难满足培育现代职业烟农的需求。笔者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在传统烟农课堂培训中,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培训效果。
1.烟农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一般讲授2~3个小时,其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加之烟农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记忆能力较差,烟农课堂纪律涣散,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集中培训学习容易受农忙的影响
烟农以烟叶为生,经常忙碌于烟叶生产,听课时还想着大棚、大田、烘烤工场、农场里还有哪些农活没干完或没干好,培训效果不理想。
3.烟农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问题出现的关联性
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全面系统讲解,而烟农则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当前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听起来乏味。
4.居住地域分散,集中授课困难
烟农居住地域分散,特别是居住在山区偏僻村庄的烟农,交通不便,不利于集中参加培训。
二、现代职业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的优势
从事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烟农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烟农培训引入微课教学,是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方式的一种创新,对有效解决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1.有利于烟农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烟农培训引入微课使培训方式适应烟农,而烟农不再被动地适应传统培训方式,烟农既可以根据农闲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学习。
2.有利于增强烟农学习的针对-[生
烟农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是烟农教育培训的难题,在传统培训教学模式下,很难实现分层级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现代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引入微课教学,烟农可以根据自己在烟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学习内容,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又实现了分层级培训的目的。
3.有利于现代职业烟农的培育
培育现代职业烟农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烟农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培训教学与烟农学习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了烟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烟农培训学习的效果作用。
三、烟农微课设计的基本思路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尤为重要。为烟农设计制作微课,不仅要考虑微课的类型,还要科学设计微课的内容、表现形式、微视频拍摄、文字脚本用语和配音解说等内容。
1.微课类型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按照教学方法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和探究学习类,共11大类型微课。其中,讲授型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讲授法为主,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演示与实验型是针对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以真人操作影像为主,把实物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知识。结合烟农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烟农微课应以讲授、演示与实验型优点相融合的案例式类型。
2.微课设计要求
微课内容设计以微视频作为表现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并通过融合配音、字幕和注释文字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促进其消化吸收,便于其学习记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烟农微课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针对性强。教学内容是当前和今后烟叶生产中烟农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以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位,内容精炼,主题明确,目标单一,易于被烟农接受和理解,能解决实际问题。
(2)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达到教学效果。
(3)生动有趣。微课设计应具有灵活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不枯燥乏味,吸引力强。一个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烟农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多,不会感觉倦怠。
(4)多途径观看学习。微课文件格式要有通用性,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利用电脑在线或下载观看学习,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和QQ平台观看学习。
3.微视频拍摄场地
为增强微课的现场感和生动感,根微课授课的内容不同,演示场景应设置在育苗大棚、烟田、分级工场、烘烤工场等实际劳作的环境下进行微视频拍摄,使烟农产生熟悉感,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
4.微课配音与解说
微课配音脚本语言要自然朴实,有时可以使用一些俗语,增强烟农的亲切感,促进理解记忆。视频字幕用词简洁,语义通俗易懂,减少或避免使用专业术语,降低学习和理解的难度。
四、培训指导烟农观看微课的方法
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给烟农学习实用技术、拓展烟农视野提供了平台,烟农可以通过固定或移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微信和QQ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微课的传输和观看学习提供了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将微课传输在微信或QQ平台上,具有灵活、快捷、方便、不受时空制约的特点。从事烟农教育培训工作者要深入烟区农村,指导烟农安装微信或QQ,建立微课群组,指导他们通过微信或QQ平台观看视频学习的操作使用方法。
五、小结
进入新的一年以来,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要求,工作上积极主动,求真务实,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以医德行为规范为准则,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现将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中吃苦耐劳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勤恳努力的精神状态。严格遵守医院管理规定,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力争把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做好。
二、思想工作
按医院要求认真学习了“三证三创三满意”活动等相关内容的思想政治学习,通过学习让我在思想上行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同时让我更加坚定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
三、业务工作和学习方面
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主要参与的有消防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院感内容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等。
2016年11月,我们刚刚结束了第十届英语分站拉力赛。从项目最初的思路进行分站、每站集中培训五天、一站一主题、以赛促培到之后的O2O、翻转课堂、微课堂,我们一直在紧跟培训前沿,不断对项目进行创新。
在复盘中优化项目设计
英语分站拉力赛项目为期1年,分为4站,每一站会有5天的集中培训时间。在2015年第九届英语分站拉力赛结束的当天,项目组邀请了几名学员代表参加了拉力赛项目的复盘,学员对我们项目的组织和设计提出了两点质疑。
一是每两站集中培训期间,每周五下午2个小时的实时课堂,很难保证学习效果,下一站集中培训期间的翻转课堂也难以实施。虽然实时课堂的初衷是搭建O2O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提升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借助了中石化远程平台和内部网络,造成很多工作在钻探一线的学员无法参与。即使学员在办公室能上内网,也可能因领导安排其他的工作而无法全程参与。虽然我们出发点很好,想通过实时课堂前置下一站的培训内容,但学员参与度并不高。
二是整个项目的设计采用“一站一主题”,每站五天的集中培训,虽然会短时间燃起学员的英语学习热情,但几天之后,激情散去,学员学习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英语水平就像过山车一样,得不到持续的提升。
在没有语言交流大环境的情况下,让学员的英语学习持续下去,是确保拉力赛四站培训结束之后每个学员都有收获和提高的前提。而且这种持续要借助一种人人都可及的渠道或工具,满足工学矛盾的需要,既不会占用学员每天太多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又可以激发学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第十届英语分站拉力赛项目时关注的焦点。结合实际需要,我们决定采取碎片化学习模式,辅以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不仅能解决工学矛盾、英语学习的持续性问题,而且可以使培训达到前展后延的效果。
分站渐进式打卡
两站之间的铺路石
借助微信交流平台,我们为参训学员建立了微信打卡群,并充分利用英语学习APP,为学员营造持续的英语学习环境。
选择合适的英语学习APP
在集中培训的两站之间,我们会为学员选择合适的英语学习APP(见图表1),要求学员每天抽出5~10分钟进行学习分享,并逐渐增大难度。一、二站之间是百词斩,以单词记忆为主。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模块(如托福、雅思、四级、六级、新概念等),制订学习计划(如单词记忆量、模块完成时间等),并每天将单词记忆成果在群里打卡分享。二、三站之间重点关注听力,我们选择的是VOA,要求学员每天坚持听一段音频,听完之后打卡分享。三、四站之间关注阅读,我们推荐了扇贝新闻和有声双语小说两个APP,学员读完每天计划的内容,即可以在群中打卡分享。
激励和监督作保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效果,我们配有适当的激励和监督措施。
榜样示范和监督
每两站之间,项目组成员每天领先打卡,他们不仅是学员打卡的监督者,而且是积极参与者。此外,我们会每周公布学员打卡进展以及打卡排行榜,这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学员在项目组成员的带领下纷纷晒出自己的打卡成果。
学习行为社区化
我们将学员分成几个学习团队,选出组长,负责督促、鼓励本小组成员打卡。在集训期间,还设立打卡“星级个人”(打卡次数最多者)和“星级团队”(团队所有成员打卡次数之和最多者)的奖项,在此驱动下,团队成员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也会主动投入到打卡的行列。
学习行为游戏化
学习行为游戏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发的个人及团队PK。一些APP自带个人及团队PK功能,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趣或枯燥的时候,可以在班级里约上几个学员,一起参与个人或团队PK。如此,我们便将简单枯燥的事情游戏化、有趣化了。
另一种是集训期间的个人和团队PK,我们称之为“一战到底”。以团队赛为例,分3轮,第一轮为单词描述,计时5分钟,由一名学员面对大屏幕用英语描述单词,其他团队成员背对屏幕,轮流回答所描述单词,答对者得一分。第二轮为听力问答,计时5分钟,团队成员轮流重述听到的英语句子、陈述听力片段的主旨大意或回答与段落相关的问题,答对者记2分。第三轮为句子互译,计时5分钟,大屏幕上依次显示一句英语或汉语,团队成员对句子进行口译,答对者记3分。3轮总分最高者获胜,获胜团队每一名成员可在本站比赛总成绩中获加1分。
测试与奖励并行
拉力赛每一站集训期间的最后一天,通常会安排学员进行笔试(听、读、写能力测试)和口试(听、说能力测试)。口试采用陈述、话题讨论、辩论、谈判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口试过程中会进行全程录音,以方便学员对自己两站的表现进行比对。通过笔试成绩分析及录音比对可以看出,坚持打卡的学员,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进步远远超出没有参与打卡的学员。
此外,从拉力赛第二站开始,每站都设有进步奖,是对学员本站学习和两站之间打卡努力的肯定。两站笔试和口试成绩综合排名进步最快的前五名学员可获得该奖项。获得奖项的学员看到自己打卡努力的成果,自然会继续坚持,且持续有学员在这种气氛的带动下加入打卡行列。
整个项目4站培训期间,学员坚持效果相当好,参与培训的2/3学员都做到了“日日学英语,天天来打卡”,即使在项目4站培训结束后,习惯仍然驱使他们每天打卡,分享成果。
移动学习“微课堂”
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借助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便捷高效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学习微时间,打造了移动学习“微课堂”。这对每一个微信群来说并不新鲜,每个群都会有相关内容的推送。可是推送下去之后,学员看不看可能很少有人再去关注。我们的创新点在于时间和话题选择,以及设计机制鼓励学员进行相关的讨论。
合理选择时间和话题
在英语分站拉力赛这个培训项目中,参训学员年龄都比较小,大部分是85后。他们在微信群里很活跃,特别是晚上睡前一段时间,是大家使用手机的一个高频时间,也是我们推送的好时机。所以,我们每周会选择1~2个讨论话题在晚上8点至9点之间推送。
对推送内容的选择,不是枯燥的语法或单词背诵,而是大家关心的热点、比较有趣的开放性话题或西方风俗文化,如南海仲裁案,特朗普、米歇尔演讲和英式早餐(A full English Breakfast)等。
引导学员讨论
完成文章、视频或话题的推送只是微课堂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会通过ORID焦点讨论思路,设计问题,引导学员参与讨论。例如,在推送米歇尔演讲的视频时,话题引导者依次抛出问题:演讲中的关键点有哪些?哪一部分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演讲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如何做好演讲?所有问题都用英语提问,学员在用英语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又提高了英语交流水平。
“我与专家微对话”
“我与专家微对话”是微课堂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活动由外教发起和主持,通过微信群“按住说话”功能来实现,主题聚焦于文化,如英式早餐、下午茶等。在这种轻松的交流环境下,学员纷纷参与讨论,锻炼了自己的口语。
微课堂虽然为自愿参与,但讨论主题会在下一站的集训笔试或口试中有所体现。每次都有超过1/2的学员在兴趣和获取高成绩的双重驱动下,主动加入到讨论中来。
开发微课
满足专业英语学习需求
拉力赛项目第三站设计的主题是石油专业英语学习。前两站为通用英语学习,第四站聚焦于商务英语及项目成果检验与总结。通用英语可以通过APP学习打卡,以及“微课堂”推送,专业英语则比较缺乏学习资料。由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及海外市场开拓的需求,专业英语的学习又是必须的,只能组织相关授课教师进行开发。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除了注重了解学员需求,找准痛点外,也会不断提炼、总结、沉淀授课内容。
三大体系微课 专业学习全覆盖
在因微而便、微而不碎和随需而学三大开发原则的指导下,项目组开发了三个体系:国际钻井项目英语系列、钻井项目HSE系列及国际项目生活场景系列,共40门微课(见图表2)。国际钻井项目英语系列侧重于钻机设备及钻井程序的介绍;钻井项目HSE系列课程基于目前胜利工程公司主要的海外市场――沙特现场HSE手册,将其中的重点项设计为微课,如硫化氢防护、消防等;国际项目生活鼍跋盗校则聚焦于生活场景模拟,从出入海关开始,将安检、登机、就医、购物等场景在对话中模拟呈现,确保每一名海外项目员工在学完这一体系的课程之后,都能进行基本的生活交流。
三大模块 游戏化和交互性设计
每一门微课都注重设计的游戏化和交互性,学习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分成三个模块:“单词练兵”“内容呈现”和“巩固提高”。
“单词练兵”是专业单词的学习,借鉴了百词斩的思路,学员可根据单词和读音,选择对应的单词图片,选对自动进入下一个单词,选错则会出现单词提示,学习者可根据提示重新选择,直到选对为止,如此便实现了单词学习的交互。
“内容呈现”是一个2~3分钟的小视频,视频中不仅介绍主题内容和重点表达方式,也会不断地呈现“单词练兵”环节的单词,加深学员记忆。
“巩固提高”是一个游戏化的小测验,学习者需将单词拉至图片对应的位置,完成整个微课的学习(见图表3)。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微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6-01-14
一、创建微信平台,促进交流成长
1.建立班级微信平台,实现“家校”共管共赢
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态,学校以手机短信方式,主动与所有的家长取得联系,邀请学生家长加入班级微信群。多数家长称赞学校工作贴心和到位。
微信群成员由“家长+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学生”构成,实现“家校”共管、“家校”共赢。微信平台的作用:班主任及时学校的一些信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及时表扬;家长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学生在校情况和安排,同时也可向学校、班级管理提出意见;授课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及时督促学生,引导学生;学院领导可以随时准确掌握学生和班级运转状态,针对管理思路进行指导,及时纠偏,针对问题和困难进行帮助和支持,避免问题升级。通过本平台,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大部分家长的好评。
2.全员参与群管理,共同受益你我他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于交流学习,促进学生间互帮互助,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使班级群发挥更大作用,让大家受益。根据班级管理和后续课程需要,周一到周日每天有群管理员定期相关内容。群管不建议由班干部做,一是因为班干部本身对自己管辖的工作要定时在群里,精力不足;二是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被认可感。
3.建立班干部微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成长
为了促进班干部之间相互学习,快速成长,建立班干部微信群。
4.建立优秀学生微信平台,实现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根据学生准备参加技能大赛的需求,提前进入专业课学习,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做充分准备。从本班挑选学习主动性强的11名同学,与大二优秀学生和参加过大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由大二学生进行指导、传授学习经验。既可以让大二学生学以致用,又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结对学生反映良好,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可取之处。
二、成立班委会,帮扶班干部
1.责任到人,自行管理
通过“学生自荐+军训教官、辅导员、学长推荐+公开竞选”方式成立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宿舍舍长组成;同时,根据二级学院对班级考核标准,将责任切实分到各班干部头上,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追责制度,让学生之间形成共管机制。
2.帮扶班干部,定期做培训
开学初,作为班主任,大小事一手抓,会很累。其实,应学会慢慢地放手,起好帮扶作用,让班干部逐步担起责任,在后方指导班干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而非替代。今天的扶,是为了明天的不扶!既可以把自己从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也给班干部充分的锻炼机会!同时,介绍大二的优秀班干部分享工作经验。
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如如何在群里面发通知、发文件;如何写个人计划、总结;如何更好地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拥护等。
三、编写管理制度,实行严管巧引
严格班级管理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严格的纪律、具体的要求、及时的检查、恰当的评价、严明的奖罚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有爱心,但不能失去原则而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没有原则的爱,只能是纵容学生,而且只能引起更多的违纪问题出现,使违纪人数扩大化,违纪性质严重化。
1.共同约定,共同遵守
班级管理制度主要由管理要求、班委会构成和班干部职责、学生手册学习内容及安排、请(销)假流程、违纪处分流程、宿舍检查办法、操行分评定标准、考试承诺书等内容构成,对新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保证持续有效。班委成员有义务告知所有人自己所管部分的规定及要求,如果已明确告知,但仍有人违纪,班委免责;如果未履行告知义务,班委承担连带责任。打印成册,每舍发放一份,舍长组织舍员学习。通过班级管理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地运转,让学生自觉遵守共同制订的班级纪律。
2.鼓励优秀,牵制后进
采取“前拉后推”的模式,通过树标杆,让积极、优秀的学生通过班会介绍经验体会,同时建立“传、帮、带”的形式营造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少违纪行为,将学生的操行分纳入评奖评优,即“鞭打慢牛”,防止个别学生掉队。
四、思想教育工作
1.用心策划班会,统一思想信念
班会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情感的重要机会。充分利用每一次班会的机会引导学生, 鼓舞信心。让全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为了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锻炼和展示机会,每周班会由班长组织。先由各班委总结汇报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情况、最新考核要求、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下周工作计划和下次班会议题,接着由班长汇报整体情况,最后由班主任总结点评。要求团支书对班会内容进行记录,主持班会的班干部在班级微信群里相应的文字材料,并写通信稿发往学院微信平台。
2.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为了避免违纪现象的蔓延和性质恶化,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类违纪问题,如宿舍卫生问题、旷操、旷课、旷自习等,及时与学生谈话,了解原因,明确告知学校管理制度,建议改进办法,并指定人员进行帮扶。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及时鼓励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于学生出现的重大问题,如旷课、旷宿、学习成绩差等,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讨论改进办法。
3.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互学活动
根据代课老师推荐,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学习代表,在班级树立学习榜样,开展互帮互学、相互比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做到学生间的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
2015年,笔者对两个班级管理均进行了大胆创新,解决了班级管理制度有与无的问题。2016年,笔者的目标是:以2015年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结果为导向,进一步深化班级管理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将班级管理做实做细,解决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实现“轻松、活泼、严肃、认真”的班级氛围,达到“学校放心、家长欢心、学生舒心、老师安心”的“家校共赢”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电话营销;职业迁移;人才培养
一、教学背景
作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首批品牌课程,电话营销申报为2016省教育厅MOOC项目。选用高职高专呼叫专业规划教材,结合行业标准、技能考证及大赛的相关要求,教材经二次开发,以电话营销中六个典型工作项目创新课程内容,本课选自项目5中的任务二 “处理客户异议”,内容为全景展现精准营销的企业应用,解决盲目电销导致异议频发的现实问题,两课时共90分钟。
授课对象是大二呼叫专业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呼叫坐席基础知识,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缺乏沟通技巧、盲目推销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其中建立用户分类属性标签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匹配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1.信息化策略
为避免传统教学中“拖延”“搭便车”等现象,选择国内团队协作工具创导者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搭建“电话营销”在线共享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Teambition下发、推动、帮助并监督学生团队定时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页、桌面、移动端认领任务、既分工到人又协作共享,并辅以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游戏、微直播、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学习兴趣。
2.技术路线
为解决盲目推销导致成交率低的问题,课程团队挖掘中国移动后台用户消费数据,与学生共同建立分类属性标签细分用户群,实现精准产品匹配。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将课程岗位化,引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以下简称“我院”)VBSE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的真实电话营销工作,课堂角色扮演、实训虚拟经营、实际操作顶岗实习三管齐下,实现教、学、做一体课岗对接。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前翻转
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和技巧。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程任务单,翻转学习项目五种异议处理的微课视频,并在微信发起投票,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客户异议是什么。
2.第二阶段:课中实训
(1)第一步为预习检查10分钟,教师打开Teambition平台,检查课前翻转学习情况如下:2015呼叫班有两位学生没有认领任务。19位学生在分享区反映顶岗实习中虽运用了异议处理话术,但仍常遭遇拒绝。预习检查后教师结合微信投票、实训作业、顶岗实习业绩,总结出共性问题――盲目外呼是导致成交率低的主要原因。
(2)带着问题进入第二步:攻克难题25分钟,树立精准营销理念。教师首先播放Flash微动画,还原顶岗实习中移动增值产品电话营销微情境,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岗位无缝对接的开放发展理念。师生共同打开Teambition,为中国移动增值产品设计精准营销方案。通过识别产品标签以知己,再构建用户标签以知彼,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匹配需求。接着通过案例视频中的微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3)第三步为技能操练25分钟,强化精准营销意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对“流量包”产品进行模拟实际操作训练,开展学生互评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给出示范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小组局限进行信息化头脑风暴,在Teambition分享区共享精准营销心得。教师将学生的分享心得总结成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信息化沟通,提升学习效率。
(4)第四步为企业虚拟经营30分钟,以提升精视销能力。学生打开VBSE虚拟商业实训平台,查看宝乐童车采购部CRM软件招标公示,分角色模拟投标过程中的电销异议处理场景。学生分为微群组,做到举一反三,自选品牌作为CRM软件供应商,与宝乐童车方进行接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产品特色进行精准营销微应用,用虚实结合法,实现精准营销理念可应用,可拓展,可复制。
教师通过映客直播,将学生模拟过程直播给行业专家。由专家在线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的同时,在直播呼叫中心工作现场,请优秀员工进行示范。至此,课上环节结束,学生细分客户精准得当,推荐产品精准有效,话术技巧贯穿其中,已具备呼叫坐席精准营销岗位技能。
3.第三阶段:课后实操
课后,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后实训任务。拍摄任务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分别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打分。课后一周内专家通过映客直播进行微访谈,从专业角度点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直播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提问,请专家现场解答。接着学以致用,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顶岗实习,由天骋公司销售主管进行现场指导。
顶岗实习中学生登录Teambition手机端秀出业绩,互相竞争。本周顶岗实习结束,移动增值产品销售业绩显示全班平均成交率上升15%,并由本周“销售之星”通过映客直播分享成功经验。此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更授之以渔,使学生拥有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迁移力,完成从呼叫中心坐席、主管到大客户经理的职业能力迁移。
课后,教学团队通过梳理顶岗实习录音、成交记录和后台数据,将移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整理拍摄成微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和云课堂平台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企业开放产教融合平台。
此外,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实战表现、课后实训作业和顶岗实习业绩共同组成,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在Teambition平台上实时呈现。
四、特色创新
1.多元见“微”,升华学习体验
践行五大理念,挖掘信息化资源,将微平台、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情境、微游戏、微应用、微直播、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多维度交互课堂,升华学习体验。
2.递升知“著”,迁移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驱动、三大平台贯穿践行我院理实一体、素能本位的育人理念,课岗对接提升职业迁移力,校企联动打造生态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 培训 课程 情感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7-01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培训故事。培训前,我为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讲稿内容,到时间安排,再到培训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清晨,我满怀欣喜的等待学员的到来……随着报道时间的临近,我拿起签到簿准备点名,此时,从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回头一看,是位大约50岁左右的女老师,未等我开口,老师问:“这是什么培训?学校通知让来,折腾人,赶时间我昨天晚上就来了……”就这样她一边到,一边自言自语。她的言行让我的心略有一沉。这不正是,学员参加培训“出人,不出心”的现象吗?今天的课有难度了。此时,那位女老师选择了靠后的座位已经坐下,叹着气将包放下。教师的“心”不在这儿,对培训没有期待。想到这里,我的导言是 “我们先来聊半个小时,互相认识一下吧。”话音刚落,大家都很诧异。第二句话是“小组内的成员先互相认识一下,一会有游戏,说不出同学名字的,要表演节目。”就这样大约5秒后,各小组渐渐的发出了声音。此时的我关注着那位迟到的女老师,她没有参与互动,我朝她走去。当我坐到她身边时,她不得不做出参与的姿势。我拍拍她的肩膀,递了一个坐垫和一杯热水。问她:“昨天,几点到的,车方便吗,住在哪里?早上吃饭了吗?”她开始愣了一下,回答:“倒了两次车,住亲戚家,今天结束的晚,还回不去!”。我说:“如果着急,可以早点离开,没有听到的内容,会后我可以给你电子版”。听我这么说,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看看吧”。就这样我们有了简单的交流。通过她的简介,了解到她是一位身兼两个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平时的课时量不小,此次培训对她来说,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例如工学矛盾、住宿问题、交通问题等。我又追加了一句:“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会尽量帮你解决”。我的培训课,在轻松愉快的参与式培训中逐步展开。当第二次轮到小组讨论交流研修主题时,我再次关注到了那位教师,她似乎没有一开始那么烦躁了。在介绍各自的教学困惑和解决对策时,我发现她竟成了组内焦点,同组的其他组员都在和她交流。在总结时,我点名要她来做经验分享,一开始是台下的一问一答式,到后来她全情投入,介绍了自己教学的成功案例――让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了很多生活实例。台下的学员频频鼓掌。她也展露了笑容。我总结点评时表扬了她-善于思考,乐于观察,系统总结。并结合她的教学谈了我的培训主题“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会后,我帮她定了返程的车票,帮助她当天赶回了家。再后来,她主动加我微信好友。微信留言让我很感动,她说:“今天,本来是不想来,为了完成任务才来的。但是,你的培训形式很喜欢,主要是你真的是很用心、很细心、很贴心,我愿意参加这样的培训,谢谢你!”一句我愿意,与我而言,是对我培训工作莫大的认可,让我很激动。
这次培训后我思考是什么让她转变了呢?是沟通?是鼓励?还是真心?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师在后续的活动中,主动邀请我参加其学校的校本级示范课。培训竟让一位老教师,又燃起了教学的热情。看来一次成功的培训真的就是一次唤醒!
其实,我做得很简单,就是学会倾听和理解,并尽力帮助。一杯热水、一个坐垫、预定车票……真的很简单!就是这些举动让一位教师,感受到了培训课程以外的温暖和真心。此时,提高培训效率的策略,我似乎已有了答案。那其实很简单,很质朴。就是做培训从教师的“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