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语文教案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高校改革及扩大办校规模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高校的不断改革,虽然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外来人员的增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许多学生在缺少安全意识的情况下,泄露了学校的一些情况,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素质层次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局面下,高校的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没有及时改进,导致高校资源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发生“安全事件”的主要根源。
1.2网络时代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生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得不深,高校校园网络容易受到外来非法的侵入,网络一些不文明的图片、语言或者容易让学生着迷、堕落的网络游戏等,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事物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较差,尚未形成完整、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网络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事物的影响而走上歧途,迷失了自己。
1.3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当前,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方式也从以往的封闭式管理转变成了开放式的管理,对学生宿舍也进行了社会化管理,高校管理方式的改变,增加了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接触量,也让高校环境及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的办学设施又没办法同步跟上,有些学生在外租房居住,高校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也是学生产生不安全因素的一个主要原因。
1.4高校学生对学生性安全教育问题高校学生各方面虽然比中学生更成熟,但由于还没参加工作,对外界接触少,社会经验不足,也缺乏性安全防范意识。高校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行业也出现在校园,增加了外来人员,这些外来人员有的素质较差,再加上高校学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相信别人,伤害到了自己。
2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措施分析
2.1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为了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他们实施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教育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还是一项根本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始终。高校应该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对策,领导者和教育者要从刚入校的大学生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让他们全面掌握各方面安全知识,加强防范,珍惜生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2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现在的高校学生,电脑是人人必备的学习工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涉足网络。高校学生虽然对电脑使用技能熟能生巧,但网络给他们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不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可建立一个网络安全主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防范。
2.3对学生住宿加强管理当前在学生宿舍管理上都采用了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方式,安全管理部门应选择有责任感、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考察。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但必须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可以支持学生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可以在宿舍楼逐级挑选出楼长、层长和舍长,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主动维护宿舍安全。同时还可定期对他们进行应对意外事故培训,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2.4对高校学生进行性安全教育,避免受到害高校应加强规范管理,对于外来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的性安全教育,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遇事果断,端正自身行为。教导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一旦遇到伤害到自身的事情,要勇敢揭发。
3结语
学校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里,紧紧抓住教书育人、成绩至上,而淡化了学生安全教育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在安全教育的监督方面缺乏执行能力,造成监管薄弱,落实不到位,学校安全隐患、伤害频频发生。如2008年,哈尔滨市某小学40名小学生集体中毒,经查中毒原因是食堂将未煮熟的豆角提供给学生食用。遗憾的是,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并未引起有关部门和其他学校的重视。第二天,哈尔滨某高校41名学生午餐后出现不适反应。随后,哈尔滨市另一所学校39名学生晚饭后也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经调查,这两起事件都是由于学生食用了未煮熟的豆角而引发的。连续的食品安全事故在同一城市内接连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010年教育部三度就校园安全表态,要求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将校园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而时至今日,投入到学校中有多少,答案只有在学校遭遇到安全事故后,被全省乃至全国通报“出名”后才知道。问卷调查显示,有48.1%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不太安全,有37.7%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安全状况一般。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室,安全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和宣传手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所需。学校大多数只做了表面功夫,在教材、宣传册、宣传栏和走廊提示语上“落实”了安全教育,但安全教育成效不大。
目前学校安全教育仍存在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等问题,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内容缺乏了解和掌握,造成实施不力、随意性强的问题。如广东省2010年1~4月的火灾数据显示死亡者近半是未成年学生,其中一半学生从未参加过逃生演习。另外,陕西省在2010年12月份出现的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也充分暴露出个别学校在安全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失和重大隐患。6.安全教育保障不充足学校在实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资源较少、教育时间不能保证、教材建设体系性不强、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导致安全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安全教育成效不大。这也集中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安全教育缺乏教育综合保障机制。
为保障各地中小学将安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教育部在2007年已出台“将公共安全教育列为各地中小学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规定。教育部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也着重强调安全教育的实施目的: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机制。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有一个实例足以说明校长主抓安全的重要性。汶川地震中有不少学校出现师生伤亡的情况,而地处重灾区的安县某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不到2分钟时间里全部疏散至操场,无一人伤亡。在此引用该校长的话:保护学生安全是校长的天职,这种话教育主管部门年年讲,校长天天说,但关键在于做。“教育局交待的安全工作认真执行了吗?别人没做或没认真做,我认真做了,所以我们学校安全。”该校长特别重视安全的理由非常简单“:安全问题上,学校犯不起错误!”正是对孩子和家长的这份责任,让这位校长严格执行上级要求,担任校长13年来从未间断过学校的安全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有:辽宁省开展“护校行动”,中小学校要配6名以上保安;杭州某学校安全教育从校长做起,实施建议问计于学生等。
首先,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内容应包括安全在家,含安全用电、用气、用火等;安全在校,含安全着装、游戏、课间活动、急救等;校外安全,含安全防火、防毒、防人、安全交通和出游等百科知识。其次,建立和完善安全事故防御体系: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演习训练,内容涵盖交通伤害事故、溺水伤害事故、火灾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暴力伤害事故、倒塌伤害事故、踩踏伤害事故、触电伤害事故、网瘾伤害事故、活动伤害事故、害、自杀自残、盗窃、校园猝死、传染性疾病和自然灾害事故等的防范与应急措施。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灾祸和伤病隐患,让中小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获得自护自救的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学校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上好“安全第一课”。第一,中小学校要建设安全教育活动室,有准备、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这是重视学生安全的真诚态度,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的有效途径。第二,要将安全百科类图书、宣传册做到人手一本,融入各门学科教育当中,并将安全教育所需材料全部购全,教育过程中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产生积极互动。第三,指派专人负责定期的安全教育演习训练工作和校园安全隐患防范与处理工作。第四,拿出一部分经费放在学校与家长安全防范举措一致的互动上,帮助家长获得更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和防范技能,在家里做辅助教育工作。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基于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从“教”、“养”、“取”、“任”四方面提出了人才形成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人才理论。所谓“教之之道”,即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在这方面,王安石以一个社会改革家的视野来审视教育,他否认天才说,认为教育才是造就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手段,而培养人才首在学校,应“陶冶而成之”,所以他尤为重视学校教育。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他指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才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议者之所患也”[3],强调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学校来育才。为此,他提出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有实才可用者”,认为学校教育应坚持“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4]的实用性原则,并通过设置一些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以培养“崇尚务实”、“经世致用”之人。可见,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了王安石教育改革的首选,同时也成了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即培养出的人必须有益于国家、造福于社会,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务实精神,否则只会纸上谈兵而误国害民,这是最为王安石不齿的。所谓“养之之道”,即管理、扶植人才的方法。对于如何养才,王安石提出了三项措施:首先,“饶之以财”。王安石认为“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5]所以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利养廉的观点,即给予一定的物质待遇,使“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由此等而上之,每有加焉,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6]这样,他们才能专心于本职,而不必一边工作一边兼营农商,避免其只谋利不谋政,甚至贪污受贿“侵牟百姓”。[7]也就是说,人才的培养要在物质供应充足的基础上来展开,否则人们只会陷入唯利是图的泥淖之中,所谓的服务社会也只能成为一句口号而无法落实而已。其次,“约之以礼”。为了避免人的欲望过度膨胀后产生“以奢为荣,以俭为耻”的不良风气,王安石把“礼”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这又不单纯是对人性的压制,也不同于后来朱熹的“克己复礼”,而认为“礼始于天而成于人”,主张在遵循人天性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行为准则加以约束和调节,以此避免“富者贪而不知止,贫者则强勉其不足以追之”、“廉耻之心毁也”现象的发生,进而达到“正人气而归正性”的目的。再次,“裁之以法”。何谓“裁之以法”呢?王安石解释道:“先王于天下之士,教之以道艺矣,不帅教,则待之以屏弃远方、终身不齿之法约之以礼也,不循礼,则待之以流、杀之法。”[8]只有当人们不服从教育、不遵循礼制的约束时,才依据法律、以刑罚来制裁,从而使人才的培养步入正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当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财、礼、法都只是外在的附加之物而已,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内部因素发挥作用,即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对自身修养的完善,因此,提高人才自身的素质也势在必行。所谓“取之之道”,即人才的选拔。在《材论》一文中,王安石指出:“广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9]就是说高层管理者一定要辩才、识才,否则“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10],这也是对人才的浪费。因此在人才的选拔方面王安石提出了三个环节:“问以行”、“问以言”、“试之以事”[11],通过言行及具体事例来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以此来减少“推恩荫补”的诸多弊端,这是从注重外在名分向注重内在本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人才的选拔方面,既要“取之有道”,又要以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为依据,通过精查使选拔出的人能更好的为国家所用。可以说王安石的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今重学历、轻能力、托关系的社会现实还是有诸多警醒意义的。所谓“任之之道”,即人才的任用、配置和使用方法。在论述了“教”、“养”、“取”之后,王安石进一步阐述了“任”的重要性,他强调:“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其德厚而才高者以为之长,德薄而才下者以为之佐属。”[12]就是说用人应量其德才之大小,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这是发挥人才作用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任用得当,才能使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建树。总之,从人才的培养到最后的任用即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王安石始于教而终于任的人才教育制度很好的阐述了各阶段的关系,即人才的教是根本,养是教的继续,取和任是教的作用,四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陶冶人才的教育制度。
二、王安石的人才观对我国当下学校教育理念的启示
教育理念揭示的是教育的应然状态,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或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它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特点。[13]然而在当下的学校教育理念中,教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而衍生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在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性与系统性;在教师的选拔与任用上缺少一定的制度保障等。纵观王安石的人才观,它反映了陶冶人才过程中某些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即使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具启发性。
1.规范教师教育与培训,学用一致
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即王安石人才观中的“教”,亦即师范学校中对准教师的培养。目前一些学校对师范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或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脱轨。按照王安石的观点,对人才的培养,学校首先要有一套具体的培养方案———“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根据社会需求制定长远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上也应加强针对性,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师范生的教育中应遵循学用一致原则,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其教学技能的训练,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微格教学,实现“讲———练———评”三位一体,从而使培养出的师范生具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但据一份对培训教师的调查显示[14],43.3%的教师认为“培训者一讲到底,方法非常单一”;不少教师反映,目前大部分培训内容过于抽象,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因此在培训之初首先应确定教师的学科背景,根据专业特长及所教科目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既要彰显学科性又要强调可操作性,用王安石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突出实用性,避免只重说教而使培训流于形式,这样教师才能将培训中所学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在培训中应注重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师打破常规从而更好地教学。
2.加强教师管理,礼法并用
首先,提供物质待遇,即王安石的“饶之以财”。教师虽然神圣,却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需要生活,尤其在广大的乡村偏远地区,基于生活所迫,一些教师常产生倦怠心理,能够真正留下来一心为学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据一份农村地区教师调查问卷显示[15],在问及“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时,78.9%的教师选择“待遇”;在“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中,47.9%选择了“加工资、改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要想永久地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就要首先从生活上予以解决,包括教师的婚姻、住房、工资等,并通过各种福利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物质上有了保障,精神上才有动力,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教师以补课为名向学生收取费用,也可使教师“致其力以生天下之才(财)”,亦即“高薪养才”。其次,注重师德建设,即“约之以礼”。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在现代社会,物欲的满足往往带来道德的沦丧,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一系列“欺童”、“辱童”事件已经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予以反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知识内涵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条。只有道德上的不僭越,教育中才更能体现出人性化来,教师也才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即“以礼约才”。再次,加强法制建设,即“裁之以法”。有时单纯依靠“礼”、“德”并不能杜绝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此时就需借助法律效力。这里所说的“法”不仅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言,同样适用于侵害教师权利的违法行为,为此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等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对教师的责任与权利从法律上予以约束和规范,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即“依法育才”。
3.规范教师选拔制度,量才录用
在选才的问题上,首先就是要识才,应“精察之”、“慎用之”。但当下许多学校在选拔教师时仍存在着仅以具备教师资格证或选拔考试的分数为依据的现象,虽然“强记博诵而略通于文辞”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但真正的实力则来自于教学。对此,王安石提出了“知人则哲”的观点,即要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就不能为其表面假象所蒙蔽,要以“试之以事”为考察的核心,这才是检验培养出的人是否具有务实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不同,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不能求全责备。对此,王安石明确指出“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16]通才与专才各有利弊,只有将其安置在合理的位置方能扬长避短,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中小学应以通才型的教师为主,而高校则以专才型的教师为最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优势,真正做到量才录用。
4.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任人唯贤
首先,“任之以专”,即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所以王安石说:“夫人之材成于专而毁于杂”,这就要求学校在任用教师方面“用其长”、“用其专”,而不能为解决师资问题实行跨科教学,如此才可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并在所属的教学领域内有所建树。其次,“任之以久”,即对人才的任用要相对稳定。在王安石看来,“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17]就是说通过对人才的长期任用来考核其政绩。对教师而言也同样如此,“用其久”既可以使之有充足的时间发挥才能、展现教学成效,又可避免因频繁的更换任课教师而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压力;同时还可发现不称职的教师,或勉其努力,或“固知辞避而去矣”。再次,“任之以信”,即用人贵信。王安石认为既然用人就要“信其忠而不疑其伪”,疑则勿任,任则勿疑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但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往往设置了太多的规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得不按部就班,甚至批量化教学。同时,学校的过多干预也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手足无措,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弄虚作假,致使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任务与使命。所以,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应该少一些框束,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规格,多一些默许,尤其对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应大力支持,从而使其在教育领域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如东北师大盛连喜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理念”[18]一样,学校不仅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更应该尊重教师。
三、结语
1、意识层面轻视安全教育。在如今素质教育实行改革的同时,在农村小学中,应试教育依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学习成绩依然是指挥棒,安全教育被无形之中淡薄化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大部分给了语数外,在课余时间包括假期,更是被行行的补习班充斥着,给孩子学习强化安全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安全教育缺失,比如他们会横穿马路,河边玩耍,玩弄易燃易爆物等等。在农村孩子的内心深处,他们安全第一的意识不强,随意性比较大,在面临危险情况时,大多不会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从而导致不良事件频发。
2、实施层面方法不当,安全教育效果差。在谈及安全教育时,农村小学为了弱化自己的风险,保证学生身心安全的方法,不是循序渐进的因时诱导和合理有效的讲述,而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不让或者少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同时像有益开拓小学生视野和锻炼其社会能力的活动也一概取消。打着保护学生的旗帜,而恰恰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也会因为能力锻炼的缺失而对日后个人发展极为不利的。另外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讲述时,教师方法不当,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分析和实战演练,比如:地震、雷雨、火灾发生时会有什么危险?该如何应对或逃脱?更简单的譬如:灭火器如何使用?等等安全小细节并未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发生几率少,讲述起来一笔带过,孩子们自然无法掌握,但有时这一简单问题的缺失却会引发致命的安全隐患。
3、基础设施不到位,安全性差。很多农村的小学资金并不富裕,设施条件也都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有限的资金可能会被优先考虑用作其他方面,升学率相关的教学投入占了很大比例,而安全设施、基础保障则流于形式,很多农村小学上课的教室安全性差、门窗破损、消防不到位、食品不安全等等,一系列的不健全会给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危险,一旦事故发生,后果很难想象。
4、来自家庭的安全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认为孩子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别的都在其次,安全教育也被束之高阁。农村父母对子女教育较少,他们觉得这都是常识,不用讲太多,又或者认为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家里呢,没有忧患意识,沟通欠缺,也就无从谈起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对于学校是否给与孩子足够的安全教育有些家长完全不知也无意识。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是在学校上学,安全自然由学校来保证,安全教育也应该在学校接受,这样无形之中自身的教育义务转嫁到学校,却忽视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的影响是多么重要。而忽视家庭安全教育的后果就是,孩子在学校学到的安全知识有限而实际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又缺失,待到事故发生时,只能手足无措。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解决农村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安全问题。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校园安全教育制度化、深化师生安全意识。要想将安全教育在学校真正重视起来就要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尤其在农村小学只有将其作为必备的一项教学任务,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师生思想上的安全意识。语数外成绩固然重要,素质教育也必不可少。学校不可只为了升学率而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因为生命安全是一切目标的基础,没有安全一切妄谈。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要积极发现问题,主动积极应对,以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杜绝安全隐患。要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分数不是唯一,生命才最为重要,让他们养成关注自己的安全,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牢牢树立安全意识。
2、构建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安全管理方法和技巧。理念是唯一的,方法却可以是多样的,万法唯心造,成功亦使然。教师可以从身边寻找素材,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灵活开展,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模拟实景演练,讲述触电的危险,如何避免触电;火灾发生时的特点,如何保护气道,呼救消防;又或者可以采用学生们喜欢的趣味问答活动,引发学生对于安全的讨论;还可以采用与其他部门联合,请消防员、警察、食品检验员等人员做客学校,进行相关行业里的安全知识普及。采用复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方式,还能更有效的使之理解并接受安全教育内容。
3、提高家长安全意识,让家长学会怎样爱护孩子。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又从事繁重劳作,没有过多时间教育孩子,造成了农村孩子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所以更应对他们强化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提高警惕,多花些精力教育孩子。假期或者休息日,孩子呆在家中时,家长要及时的提醒孩子不要制造危险。比如:要防止孩子玩弄燃气灶、电闸、插座、鞭炮等,制止孩子在池塘、高空等危险环境玩耍。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家长起了安全楷模的示范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家长安全意识的提高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安全与否。只有把家庭教育纳入安全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形成无死角的教育网,防止潜在危险的发生才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论;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81-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以及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论》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论而言,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实践能力,有效地实现教学理论的构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必须对课程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其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与教学目标一致,有效地突出教学的原则与理论,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流程,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辅导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进行探究。当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要具备判断能力,可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案例进行讨论和评析。这样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分析案例,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二)合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的选择和搜集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对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其可以选择原生态案例、音像案例以及文字案例等,但是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讲解字词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搜集字、词、句,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类课文时,教师可以一边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美景,一边学习作者在字、词、句方面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对“是……也是……”“既……又……”“因为……所以……”等词句进行仿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这些词句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词汇储备,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美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有效研读评析教学案例
研读和评析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案例时,应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和研究案例材料,并对其具体内容和有价值的命题进行深入分析。1.对对案例中揭示的情况和事实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对案例中教师的地位加以明确,考虑教师的对策和行为是否合理。2.要案例的因果关系加以重视,全面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3.对案例中即时性问题和基本性问题加以区分,有效掌握问题与事实背后的规则和原理加以了解,并归纳、总结、推理、演绎以及解释案例中的信息。同时利用已学知识和经验综合评判案例中的内外部因素和背景材料,并提供有效的方案和解决对策。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研究案例,并将相关的问题加以综合,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案例的背景、观点以及事实等加以熟悉,并对案例蕴涵的规则和原理等加以明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归纳和总结。
(四)创设有效的案例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这个时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反映出来,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案例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逐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些常识性文章的教学,案例教学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能够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重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实践的重要性加以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加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换位思考正确地看待问题,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般案例教学多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加以完善,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并与学生相互协商和尊重,促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从而加强师生的交流,增强合作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深入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体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促使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案例,通过丰富的教训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2]王本火.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
[3]林江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一、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
在高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绩单,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毕业论文(少数专业学生没有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是反映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档案资料,两类档案资料的显著共性特征是学生身份信息唯一和明确具体,体现在每位学生的学号具有唯一性。在教学进程中,这两类档案资料的时间属性也很明确,学生课程成绩每学期都有记载,毕业论文在本科学制最后一学期提交归档。此外,学生课程成绩具有私密性、调用频率高等特性;毕业论文属于学生科研成果,成果归属权清晰,学校有对成果进行使用的权利,除保密论文外,一般毕业论文均具有开放性,可供其他人和机构查询。毕业论文还具有页码多、图表字数多等特点,纸质档案占据较大的保存空间。归纳和理解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是开展档案管理和编研工作的基础。
二、以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
传统的常用的成绩档案和毕业论文档案组卷方法是采用入学年度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如组卷方法,或者采用以毕业年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的组卷方法。例如:××学校××级××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学校××届××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由于受到院系、专业调整和更名的影响,受到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影响,受到学分制和学籍异动等影响,这种组卷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4]。
就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而言,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一般都采用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管理,但这种双重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成绩电子档案一般依托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档案馆无权调阅;学生成绩电子档案虽然采用了学号查询入口,系统也具有一般的统计汇总功能,但对学生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功能开发的软件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教学管理的较高级需求;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一般是做成光盘,或者简单存贮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者计算机硬盘中,不利于长期保存、扩充内容和查询浏览。这说明,目前的所谓教学档案双重管理还仅仅是初步的、分离的档案保存,不能充分体现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各自的优势,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用户服务需求。
因此,建立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值得深入探索。朱惠钰,刘美娟(2001)提出,在新生入学时候,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学号姓名及身份证号对应的数据库,实现使用学号或身份证二选一的查询方式。以学号为支点组织成绩档案,形成的案卷题名为:××学校学生成绩总册(学号范围),把学号与档号一起贴在案卷脊背上排架,一目了然,有利于快速准确调档[4]。同时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以学号或身份证入口的查询界面,在主字段学号目录后面,添加更多的其他信息子目录,例如:姓名、院系、专业、学期、班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授课教师等,充分实现多维学生课程成绩数据分析的功能,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打下基础。谭玲玲等(2009)把整个学生成绩档案信息化管理分为五大功能模块,即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修改、成绩分析、成绩输出,每一个功能模块下面又设立若干子模块,共计11个子模块[5]。在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杨焕海(2007)提出了基于web的高校毕业论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分析与结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进行了论述,提出的系统具有录入、修改、查询、浏览、编审、检索和汇总等功能[6],该毕业论文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基于学生学号关键身份识别信息而建立起来。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可以把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应联系起来,实现双重管理。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强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档案的价值。
三、学生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的编研要点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它是一种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形式。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应立足于服务学校,做好选题规划,体现学校特色[7],对于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学校和院系档案管理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电子档案,选择一些关键选题,开展教学档案编研工作,供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参考,便于了解教学质量状态,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加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例如:对于学生课程成绩,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全校公共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一次性考试通过率;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班级大面积不及格课程分析;学生学籍异动警示分析等。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结合教师科研和生产实际题目的比例;历年选题的重复情况分析;不同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情况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
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是重要的教学档案资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记载。对其开展科学管理和编研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一般的快速查询功能,还能实现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的电子档案优势互补,弥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充分挖掘和利用该类档案的价值,便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档案服务,为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含卓,欧雪梅.加快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427-428.
[2]钱爱华.高校教学档案分类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100-103.
[3]王玉武.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1,(5):52.
[4]朱惠钰,刘美娟.浅谈高校学生成绩档案组卷方法[J].浙江档案,2001,(12):25.
[5]谭玲玲,邹妙玲,谭年元.基于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高校成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90-192.
优秀骨干教师工作总结1
张家口市沽源县丰元店寄宿制小学:郭秀荣自我1990年参建工作以来,已有20多个年头了。从走上三尺讲台那天起,我就以“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现就自己思想、工作等诸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师德为先,献身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进步的思想。教师的道德是立身之本,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条件。我在师德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及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还学习了德育专家孙学策老师的思想:德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近五年我的师德考核两优三良。
二、理论引领,提升素养
今天的世界是知识和科技的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我清楚地认识到: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敢于抓机遇,不断地追求自我的超越。多年来我坚持读书、学习,还虚心地向各位老师请教,认真地钻研教材和教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并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法。还积极参加学校、市级、省级的各种学习培训。20xx年11月7号到26号,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我不仅聆听了专家赵锦瑞的精彩课堂《我的语文教学探索》、柴东升的《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法》的讲座、姚颖的绘本故事从《好饿的毛毛虫说起》的讲解?而且零距离地学习了名师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的自身素养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主动将这次培训的成果带回单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示范,大胆引领,带领全校的语文教师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使学校语文组成为了全校活动最丰富,效果最显著的组别,促进了大家的专业素质的成长。
三、点滴成绩,收获充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劳和汗水,而我收获的却是一份份充实。几年来,我多次参加校、县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和比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1、1994年9月,因所任学科成绩突出,分别受到乡政府和总校的表彰;
2、20xx年9月,荣获沽源县“优秀教师”称号;
3、20xx年6月,在沽源县教育局举办的小学新课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
4、20xx年6月,我撰写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5、20xx年9月,荣获张家口市“优秀教师”称号;
6、20xx年5月,我指导程锦前同学的《我的家乡》作文,荣获县小学作文竞赛三等奖,我也受到学校的表彰;
7、20xx年5月,我的论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荣获教研成果一等奖,在小作家选刊上发表;
8、20xx年9月,荣获沽源县“优秀班主任”称号;
9、20xx年6月,我指导曹艳婷同学的书法作品在县少年活动中心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10、20xx年11月,我参与的张家口市“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顺利结题
11、20xx年1月,我参加的“国培计划”(20xx)——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语文培训,成绩合格。
因为我的努力,20xx年、20xx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
总之,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怎样把握好明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更加认真学习研究,扎实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让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更加鲜艳的花朵。
优秀骨干教师工作总结2
自从和贺丽萍老师结对成师徒以来,我一直以教学相长,互相学习的心态和她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和指导备课
在理论学习方面,除了每周认真进行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之外,我们还注重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理论。推荐给贺老师看有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共同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为贺老师修改语文教案,对其制作的语文课件提出修改意见。
二、随堂听课和课后评议
严格执行期初制定的师徒培养计划,每四周去听贺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并邀请她们同年级组的老师一同听课。每次均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写好评议。听课后及时与贺老师作相关交流,互相探讨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中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邀请贺老师也来听我的课,如果时间上有冲突,我们都能调节好课务,尽量做到每月听课一次。
三、撰写论文和辅导学生
除了推荐贺老师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之外,我还鼓励她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多写论文,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我还提醒她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工作,辅优转差,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优秀骨干教师工作总结3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年的骨干教师生涯已悄然而过。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能够被聘为骨干教师,这既是一种荣 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老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回顾一年的工作,我觉得既忙碌,又充实。现在 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以此来促进自己更快成长。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 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市、县、乡、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 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学期我还认真制定了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给自己定下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 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觉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认真学习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中的先进教育经验。我订阅了包括《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设计》等各级各类教育类报刊杂志,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与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学校同事与名师的教学方法,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织梦好,好织梦
4、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三、打造全优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我积极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并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备好课。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听课,听讲座,领会课改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撰写课后反思。回到学校,我把学到的知识应 用在教学上。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改,虚心向名师及同事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查资料、做教具,集 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
(2)上课。我听了许多名师的课,发觉他们上课有激情,有很深的教学艺术,也深深懂得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在课堂教学力求抓 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做练习巡视时,我注意对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争取让他们更快地进步。
(3)做好课后辅导,对后进生做到从友善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能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想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虚心向名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博采众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4)每天我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和时间,坚持独立地思考,即时做好教学后记,反思自己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掌握了吗?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或是哪个问题没有讲透,怎样讲会更好。
四、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好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我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发挥自身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多种渠道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学校培养新的教学能手。
五、反思工作,不断进取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我任教的毕业班在20**年小升初考试中取的优异成绩,有多名学生考入实中与灌中。我写的论文《敢问作文教学的路在何方》获市三等奖,《构建优质课堂,让学生享受生活》、《作文的快乐教学之我见》等多篇论文获得县二等奖,另外我制作的课件《千克的认识》也在县优秀教育资源评比中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