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设计

会计电算化毕业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5: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电算化毕业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电算化毕业设计

第1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本文借鉴了国家级和省级高职高专示范性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建设的经验,结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和路径、建设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建设情况,旨在为推动和提高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有效达到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目的提供经验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高职院校

0引言

教育部2012年的《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强调,职业教育应加快构建数字化、开放性、共享型职业教育网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统筹管理和综合利用。通过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为教师教学、学生和在职人员学习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提高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是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的方面看,普遍存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并未达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初衷。鉴于此,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依据专业特色、行业特色,在建设内容方面结合使用者的服务要求,在实践方面建立引导激励机制,以达到专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立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其个性化特征的构建、加强实训环节的比重以及不断完善其各项功能的使用,以服务于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

1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全国优秀高职院校,浙江省示范性院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以各级精品课程的网站建设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训环节,并通过教学考核推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使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会计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搭建“成型平台-成业平台-成才平台”的课程资源库框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库,多所院校企业联手,共建共享;按边建边用原则分阶段展开,在应用中完善资源库建设;并以应用为出发点,与会计职业岗位群对接。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共建共享、开放式管理的设计理念。建立了三个中心,即课程中心、应用中心、素材中心;五个平台,即优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教学实践科技结合平台、专业建设经验交流平台、教师学生教学应用平台、会计人员终身学习平台;两个系统,即能力训练测试系统和虚拟实训系统。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门购进得实平台作为资源库的软件支撑平台,构建了学习、测试、实训、培训、交流、就业、远程教育、信息共享等平台。

2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2.1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及路径

按照共建共享、开放式管理的设计理念。坚持“以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学习者的需求为根本,整体顶层设计为引领,以为会计电算化专业领域的资源建设为高质量的学习与借鉴的模板”,带动专业领域资源建设水平的提高。调研行业企业高职会计人才需求,论证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会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配套的课程体系,所有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为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建设等方面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校教学、在岗培训、终身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联合了院校、行业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团队要细化建设计划和分工,让院校发挥教育人力资源、教学信息资源、实训设施资源、学术成果资源等优势,让行业单位发挥行业专家资源、行业信息资源等优势,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全面需求,以提高会计电算化岗位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具体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服务平台功能设计开发工作中,建设团队要遵循会计职业教育规律、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做到让师生能“学有成效、教有支撑、用有依据”。要按照“团队组建-调查论证-框架设计-资源建设-推广应用-评价反馈-持续更新”的路径进行建设。

2.2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主要由“专业中心”、“课程中心”、“应用中心”、“经验积累与分享中心”构成,既关注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又关注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以专业为中心主要是重点建设普适性、可拓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建设职业调研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标准、业务流程、职业规范、职业证书、技能鉴定等方面资源。其中重点是制定普适性、可拓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展教育活动、谋求教育发展的基础,是特色办学的基本内容,其建设也应具有新的定位,即应以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定位为依托,以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实用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导向,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以课程为中心主要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会计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构建。实现“课证融合”,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融入高职课程体系之中,通过适当取舍和模块组合形成高职学生毕业标准,使高职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三种证书考试的范围。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又有主次,做到主次分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各种教学资源的支撑,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课堂教学环节而言,主要涉及教材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视频资料的配套,教学案例、项目设计方案和管理实训项目等资源的积累等;就实验教学环节而言,主要涉及实验室建设和实训软件配备等;就课外实践环节而言,涉及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此,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框架应与教学活动诸环节相对,为教学活动更好开展服务。

以应用中心是融教学做于一体,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建立能力训练与测试平台和视频教学平台,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上传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和教学课件,为使用者提供了音像、文字、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是综合管理素质的体现。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与教学活动的相互衔接配合,还应与全面素质教育相结合,即通过教学资源建设,让其发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社会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载体作用,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推动作用,提高其创造力,使得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社会适应性和创新性方面显现出特质。

以经验积累与分享中心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主线构建。重点建设技术服务案例库、企业项目库、学生毕业设计库,其中技术服务案例库具体包括:工商登记服务案例(工商登记、公司变更、工商年检);财税业务服务案例(记账、纳税申报、信息化实施与维护);审计服务案例(验资、审计);咨询服务案例(财务咨询、管理咨询、税务筹划)。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师生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资源库的使用为基础,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与教学质量关系研究。以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为试点,面向全院构建开放式学习体系。通过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社会人才培养的职能,服务于全院在校学生,构建面向全院的开放式学习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简单的资料积累与库存,也不是机械地只供师生学习永久性模板,而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信息变化的速度,不断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理念、知识、结构等的更新与运行管理,紧跟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与要求,结合产业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充分体现高职会计教育特色的共享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戴桂荣.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J].2012(23).

[2]冯丽丹.论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3,12.

[3]李广楠.跨区职教集团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2(11).

[4]李岚,刘洪海.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图书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9.

[5]吕文涛,张洪波.国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第2篇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我院于1998年开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2000年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招生35人,至2009年已有五届高职毕业生644名,目前在校生792名。为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目标,制定本建设方案。

1、根据市场需求开设高职教育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属于财经打雷中会计类的一个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还有7个,我们将依据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和调研,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前瞻性地开始相关专业。

2、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

国家教委95年下发的《关于成人高等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较快适应职业岗位,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工作的专科层次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要由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体现的。我们首先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分析要适应该岗位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又可分解成哪些技能,掌握这些能力和技能需要哪些知识,进而需要多少门课程,哪些实践训练。这样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岗位能力,按需设置课程,强化实践环节。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践课三类。基础课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课教学突出职业岗位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到实际岗位上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根据高职的发展形势和特点,对过去的高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使课程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完整地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各学科都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本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点及单项技能。

3、努力建设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到最终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要通过教师来完成的,因而在教学诸要素中,教师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要素。高职教育的每个专业课都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并要求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能紧密地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即要求有一支理论型和实践型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应理解为既是对每个教师个体而言,也是对整个教师队伍而言。

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继续加强与山东省地区企业、财会事业所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聘请企业财会或会计师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聘请他们学生讲课;另一方面,把这些企业公司作为学院的实训实习基地。专业课程教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动手能力较强,既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工作中深得学生的好评。

4、改革教学方法、体现高职特点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因而不可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采用启发式、讲座式、提高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学院教师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将课题研讨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操作法、企业现场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个体教学法等运用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这对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运用课题研讨法教学,教师把课题布置给学生并说明本课题的几个切入点(即突破口),让学生分组学习教材(资料),进行研讨,提出个人见解或操作方法,作好笔记,再选出代表作典型发言,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再如:运用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就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列出几种不同的业务情况,分别让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业务处理,然后再集中交流各自的做法,这样既可集思广益,活跃气氛,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进一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会计知识竞赛和沙盘对抗赛等相关活动。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试方法在高职教育中已不再适用。我们采用多方位考核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绩认定。对理论知识采用笔试的考核形式,对实践能力则采用现场操作形式进行考核;而对某些综合能力则采用写调查报告、写实习报告、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加以考核,最后各方面成绩加以综合确定分数。这样可以克服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下功夫,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5、努力实现高职毕业生"多证制"

积极实行毕业“多证制",除颁发高职高专教育毕业证书外,我系还把给毕业生发获得珠算证、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应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一就业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起跑线上。

6、改革高职专业的毕业环节工作

通过研究探索,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高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实施。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教学,重点培养和考核毕业生从事会计及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运算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从事商品流通会计工作能力、从事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能力、从事财务管理与分析能力、审计与稽核能力和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员的实践工作能力。学生在完成综合模拟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到工商企业、银行、税务等单位实习或调查研究,写出实习报告。答辩题的命题遵循考核学生会计业务(技能)的基本原则,分理论类和操作类,结合学生实习、调研情况。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写实习报告,做毕业设计,参加答辩,系统地复习所学理论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时已达到不需要过渡期,即能顶岗工作的水平。多数学生上岗工作基本没有明显的过渡期。绝大多数学生熟悉财务管理与分析、审计及涉外会计业务,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搜集会计信息、整理会计信息和利用会计信息。毕业生既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成为基层单位所需要的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7、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3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15-01

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培养人才视域下,高职院校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更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本文结合本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究。

1.正确定位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直接为社会经济管理服务,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具有会计手工及电算化双重操作能力,同时具有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职业资格证书。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2.两个层面

2.1 校内实训。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等多项实践内容,有效缩短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 校外实践。通过参加校外实习基地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岗位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调查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了解企业经济活动,掌握会计业务,熟练运用会计处理、分析方法,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三项保障

3.1 实训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确定、计划安排、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或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具备初、中、高级人员"双师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尤其重要。

3.2 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实训教材的选取应将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涵盖本专业各项核心技能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3.3 实训教学条件。训教学条件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应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提高建设层次,实现实训教学效益最大化。

4.四个统一

4.1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或只片面强调会计理论教学的倾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达到"必须、够用",实践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4.2 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统一。实践教学应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突出会计实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审计、财务分析等核心技能训练。教学中加强学生为人处世、团队协助、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4.3 硬件和软件相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统一,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有硬件的物质支撑,而且要软件充实。硬件建设相对简单,其建设应在满足客观需要前提下突出特色;软件建设则是难点和重点,其核心是文化内涵建设。

4.4 课内和课外相统一。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内实训是主体。在课内实训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分量。

5.五个环节

5.1 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指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边讲边练、当场指导,按照"必须、够用、实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设置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审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等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巩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

5.2 基本技能训练。这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

5.3 专业技能实训。这是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

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一、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总体架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变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图1-1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课程模式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精深和广博,或者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的熟练,已经不符合面向未来的高等职业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整体课程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九个方面来进行,即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营销模拟实验室建设、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一)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此,东软信息学院实施了“1321”的教学模式,即每学年有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每学年的实践学期平均为80学时左右,实践学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大学一年级完成概念实习、大学二年级完成技能实习,大学三年级完成毕业设计。

图2-1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学期三个阶段

实践学期的三个阶段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可分为课内实验、阶段实训和毕业实践。

课内实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验,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由任课教师组织在校内实验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

阶段实训是一门或几门课程讲授完成后,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一般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由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主要目的在于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

毕业实践体现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由系部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任务。

(二)市场营销教学组织模式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图2-2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

(三)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图2-3 东软信息学院SOVO运营模式

东软信息学院设立了SOVO(Students Office & Venture 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把申请进驻中心的学生都按照“虚拟公司”(Virtual Company)的形式来组织,公司中设有“董事会”、V-CEO来负责组织、管理“虚拟公司”的运营,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创业中心下的创业公司可以得到学院数字化教育研发中心的项目支持和东软创业投资公司、大连软件园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支持,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无缝链接的基地。同时,东软信息学院拥有东软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园区华光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新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个校外实训基地,与SUN、IBM、HP、松下电工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企业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训练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课程设计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旨在基本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以致用,对市场营销实务操作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可实施性,紧密结合企业市场和营销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能力。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学习法、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专题讲座、亲身实践等。教学方式鼓励勤于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发散性思维,养成写报告的习惯,摒弃完成作业的思想,以企业实际实施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环境,实施市场行为。教学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测试,演讲和发言踊跃性、创意和深度,论文、分析报告、企划书等文档写作水平,营销工具使用水平,营销实际业绩评价。

(二)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促进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选题、教师指导、教师评阅、学生答辩等各环节中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和培养,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与要求,促使指导教师和学生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确保毕业设计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鼓励学生上网或是查阅相关书籍杂志,了解国际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营销的实践操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推广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国际营销实务和案例进行分析,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实践中的理论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性教学借助simtrade实习平台,每个学生分别注册一个自己的公司,组建“模拟营销公司”,结合国际市场营销所学内容开展“虚拟营销”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销售量和盈利情况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寓教于乐”环境中,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以巩固理论知识。

(四)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市场营销模拟实验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五)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近年来众多营销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软件示范学院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营销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验到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平台建设、网站营销策划和营销实践。营销平台建设包括网站功能策划、网站风格策划、网站技术选择等;网站营销策划包括营销模式的选择、营销费用的预算等;营销实践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基础,为企业策划并制作网络营销的网站,并且与实际的业绩要联系在一起,体现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特色。

(六)消费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消费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需要“理论内容重深入浅出,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重紧密衔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校内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从消费者个性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消费者群体等方面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让学生根据实际营销活动的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中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以学生为消费者进行心理小测验;并共同分析讨论测验结果。组织学生到企业和市场实地调查和了解消费者行为,亲身感受作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等。

(七)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教学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在一个协同化、集成化的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完成信息、产品采购、产品交易等实践性电子商务初步应用的活动。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展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信息展示主要建设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预览、删除等功能,选择旅游行业信息或企业商务应用作为实验平台的基本建设内容。电子商务平台部分包括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网上企业动态、行业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产品和浏览等内容。

(八)会计电算化实践模式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课堂讲授以引导启发为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堂讨论,使学生充分参与,以提高其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建立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辅导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交流。重视教学手段的建设与更新,建立并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网络模拟实验室,自制多媒体实用型电子教案的互相交流,实行多种形式的专门辅导,巩固教学效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全方位进行教学媒体设计和教材编制。

(九)经济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济法课程以案例教学、疑案抗辩、模拟法庭、旁听审判、设立“第二课堂”等实践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法学素质教育的功效。模拟法庭通过学生模拟审理全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应变能力,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带领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使学生在熟悉程序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掌握实体法的具体运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疑难案例采取控辩式、正反方辩论式等对抗方式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开展法制宣传、社会调查活动,检验理论知识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迈克·R.所罗门,爱诺拉·W.斯图加特.市场营销学(实践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文艺.市场营销实训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 秦燕.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本科教学 实践性教学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具有竞争力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和教学实践中,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实践、与主干课程相对应、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原则,建立了“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五个系统,强化两方监控”的创新运作模式,即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建立课堂实践教学子系统、实验室实践教学子系统、实习子系统、社会实践子系统及毕业设计(论文)子系统等五个系统,对学生进行渐进的系列实践培训与锻炼,通过强化教学管理部门和专家组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和指导,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实践教学系统

课堂实践教学子系统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根据课程特色和需要进行了“焦点式”教学、案例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原理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操作与见习”、课程论文与设计、模拟学术会议讨论、辩论会等诸多教学方法的探索,并充分利用了电子课件、视频材料等形式新颖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查阅、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缩小了课堂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学生的现实适应能力。

二、与主干课程相对应的实验室模拟实践教学子系统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了与主干课程相对应的模拟实践课程如下:①会计手工和电算化“双轨”模拟实习:会计手工模拟实习软件是我校教师与专业计算机公司合作研发的成果,从原始单据的填制,到报表的编制的过程,完全模拟会计手工做账流程;会计电算化实验可运用金碟K/3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为分别建立一整套凭证、账簿、报表。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②财务管理模拟实践:可运用金碟K/3企业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运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和预算管理等模拟实习。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是财务分析报告、单项和综合案例分析报告。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和预算表等。③项目评价模拟实践:可运用项目评价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习。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是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技术经济学、项目可行性分析等。④审计实务手工实验: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践指导书和所给的审计实例在会计模拟实习室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为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等。⑤证券和期货交易模拟实践:证券与期货信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器接收深圳金中讯财经资讯公司证券和期货的实时行情,推荐学生使用wind金融分析数据库、天相证券投资分析系统等采集数据和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在机房进行与在证券交易所完全相同的各种操作与分析。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为实验报告,报告内容为证券、期货投资的操作步骤、操作理由、事后反馈和投资总收益等。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市场等。⑥统计模拟实践:运用SPSS或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和案例分析,这项实验项目的物化成果是实验报告。与该实验项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统计学。这些模拟实习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习子系统

实验室模拟实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以保证校外实践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一是,建立大学本科阶段全过程的实习子系统。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实习内容,建立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完善的实习体系;二是,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我院与衡阳探矿机械厂、水口山矿务局、株洲冶炼厂等企业、商业银行等单位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包含保密条款的实习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每年按计划、按比例、按照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实施实践教学。这样不仅给实习单位带来了效益,也节约了教师联系实习单位上的时间、精力和实习经费。在实习指导上,安排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及实习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实习,探索出课题式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并且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介绍该企业财务管理业务。

四、社会实践子系统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和课外技术服务;②结合我院正在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公开发表的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通过竞赛不仅可以发现、选拔优秀人才,还可以锻炼、培养优秀人才;④鼓励学生在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参加社会认可的资格考试,提高就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些科研和创新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个人才智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充分发挥。

五、毕业设计(论文)子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坚持学用结合,毕业论文教学要坚持将产学研相结合贯穿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论文题目要求来源于企事业、科研所,鼓励学生直接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参与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际工作。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选题、申报、审核机制,成立毕业论文评审小组,具体过程如下:①选题。通过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选题、开题申报、下达任务书、两次专家选题审查等环节,保证选题符合培养目标要求;②毕业设计(论文)形成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配备专人监督和检查论文质量,并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和学生,同时采取延缓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聘请专家实施论文抽检和公开答辩等举措,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爱荣.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财会月刊(综合),2005,(8)78-79.

[2]张功富.关于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教学体系的研究.会计之友.2004,(5):15-16.

[3]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56.

第6篇

本学期根据学院七届五次教代会精神、2006年成教院教工大会刘景斌院长做的“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突出特色、充实内涵”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和李奎书记所做的“认清形势、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特色发展”的讲话精神,按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推进,根据学院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要求,对本学期所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关于日常工作

效果:1、以“狠抓工作作风、强化教风、扭转学风”的三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远函部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好“窗口形象”,树立六种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

2、按学期初,函授(高职)教师培训会中提出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要求,加强了对函授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主要检查教师上课是否准时,教案是否书写,实际上课与授课计划是否相符;

3、以“不求所有,但为我用”、不断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严要求与增进感情交流相结合为途径,建立稳定师资队伍。

4、按各专业课程的特点,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学科课程的上机操作时数,在老师做授课计划时,要求计算机实验室只要能排开,尽量鼓励教师多做上机计划,提高函授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本学期会计电算化04专科的“电算化会计”一门课程利用用友软件采取了上机考试。以教研室活动为载体,研究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校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煤炭企业的要求,研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打造函授品牌专业。

5、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学员的自学环节,采取多留作业、思考题等工作,保证学员的自学时间;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要求教师检查自学笔记,并记录成绩;

6、加强了各联合办学单位教学站点的教学管理,以部分教学站点新建为契机,贯彻我院函授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材料不全的下次补交。

7、组织教师、按计划完成了东宁、穆棱煤炭局两地成人中专计算机能力CEAC的培训及考试工作;

8、组织了经济教研室进行对本学期函授部分课程进行大纲修订及撰写自学指导书。其他教研室此项工作期末阶段布置。

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学日志的填写有不认真的现象,在检查平时记录时,个别教师在做学生出勤记录时不能认真填写,还有学员自行修改的痕迹;

2、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为途径,从成人在职学习实际出发,探索成人学习、考核的新办法上突破不强。

3、关于学员作业的批改质量,作业成绩的管理等需要提高;

4、远函部全体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坚持教学管理的严肃、严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5、对于外设站点的日常教学检查没有强化。

二、关于外站教学工作

效果:按教学计划安排,通过教研室,外派了教师到东宁煤炭局组织毕业设计、穆棱县煤炭局、梨树矿、城子河矿、滴道电厂、双鸭山东荣二矿、东海矿进行教学,顺利完成了以上教学点教学任务。各函授站教学任务已经进行。

问题及整改措施:

1、各函授站对于学期计划安排上交不及时,有的站点不能按我院下达的计划进行面授,存在的问题很多。

2、由于到外站上课为集中上课,在日常教学管理方面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完全靠教师的自觉进行。对于作业的布置、批改等工作记录检查的少,今后应探索这方面管理研究。

三、关于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考试工作

效果:1、本考点报考496人,参加考试492人,156人通过考试。

2、考前成立了考务领导机构,对监考人员进行了考前培训、召开了考前会;

问题及整改措施:1、今年学员购买辅导资料较好,资料中的考点很多。另外,2006年学位外语考试的难度减小。

2、加强考试管理,尽管进行了考前培训与考前会,监考中大部分教师能履行职责,将许多替考者,清出考场,但仍有一人违纪,75人雷同,26人为我院考生,49人为外校考生。因此要大力加强监考人员的培训,加强手机传递信息的管理。

四、关于毕业环节工作

效果:1、按计划,3月5日对06届毕业班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布置,进行分组,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了毕业设计任务的讲解,由各班任通过电话通知学员与指导教师联络;

2、规范了毕业设计开题环节的管理,发给学员每人一份毕业设计要求;各专业指导教师,每人发一个工作记录本,记录指导工作;

3、加强平时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的督促,保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现有部分同学已经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收尾工作;

4、已经对02级毕业学员的学籍材料进行整理,毕业生登记表、新生入学登记表、成绩单汇总等工作已经开始,班任配合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毕业生电子注册的工作;

问题及整改措施:1、部分学员的论文借鉴的内容过多,不按格式要求打印的多,已经通告各指导教师,对此在进行审核稿件中加以注意;

2、加强对函授学员的教育,不能严重抄袭,一定要有程序盘;

3、继续督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按时完成设计工作;

4、做好2006年7月毕业生各项毕业材料的统计工作,以确保毕业生档案的顺利汇总;

第7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三门课程加以整合为《会计信息化基础》,本文以《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开发及设计进行探讨。

一、当前会计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设置重复

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许多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随着职业认证的进入,又增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课程,在内容的讲解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知识设置的重复必然后造成课程设置的重复,不利于学生学习,也造成了各项资源的浪费,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建立以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基于工作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为此,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会计信息化基础》这门课程。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相矛盾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不注重过程的讲解,一般是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而当前会计在发展,会计人员掌握的技能也必须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单单会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会计自制原始凭证的制作、相关会计报告和文件的撰写等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应围绕“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内容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加以实现。

(三)理论知识比重过大,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会计人才培养

原有的课程内容安排,主要是按知识内容逐章逐节地进行讲解,仍以高等院校的知识学科体系,没有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之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在用人需求上由过去高校学生进入工厂再进行岗前培训转向要求学生能够直接上岗,多数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使许多应届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使之毕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为此,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里的项目是指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工作过程中就是工作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被称之为“项目”。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设置是对会计专业课起支撑作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课服务,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结合企业会计人员按不同的会计岗位需要达到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会计从业资格,将原有的知识内容加以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三、《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对现代会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财会岗位,能在金融领域及管理领域从事出纳、核算、审核、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以及小型企业会计主管等实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此目标下,《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主要内容,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走入社会后的必须,设置此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素质养成、会计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会计专业,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基础、实用、新型、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以其相关性和内聚性为依据组织成四个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的项目,每个项目又以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四、《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又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一)走进计算机(16学时)

1、任务描述:“认识”计算机;e网无限。

2、知识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选购及键盘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信息搜索、邮件收发及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方法。

3、能力目标:能够完成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选购;能具备较好的文字录入能力;能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搜索与邮件收发。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和谐相处、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二)WindowsXP的使用(12学时)

1、任务描述:操作WindowsXP。

2、知识目标: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创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能力目标:会WindowsXP系统操作;会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三)Office2003应用(20学时)

1、任务描述:制作个人名片、简历、电子小报;制作、统计与分析入库单和出库单;制作毕业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2、知识目标:Word的基本操作及Word的高级应用;Excel基础知识及Excel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方法;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方法。

3、能力目标: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排版;会使用Excel进行制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适应财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四)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36学时)

1、任务描述:进入会计电算化;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2、知识目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会计软件操作流程;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3、能力目标:会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和企业实际选择商品化财务软件;会操作金算盘财务软件。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具备遵纪守法、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

五、《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以课程内容项目作为对象,根据相应项目教学要求对学生完成的成品进行评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形式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实现考核的全程化(平时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立体化(课堂听讲、作业、自学、阶段实训)、标准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期末考核根据学生对知识、方法的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引进了社会考核评价体系,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这种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学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学习情况,也考核了知识技能总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认真、主动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会计信息化基础》项目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

六、《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这样特殊的教学循环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传统的教师在多媒体进行灌输式的操作演示而后学生到实验室去“复制”教师的操作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法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性的进步。但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极易出现的问题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比如说,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不同,教师需要设计项目任务书以及收集为完成项目任务相关资料等诸多工作。

总之,要想使项目化教学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实践中收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在今天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优化,使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适应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也使我们的高职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商界,2009(1).

3、张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会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9).

4、侯克兴李长山.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第8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一、加强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是现代会计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国际会计惯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必然会推动会计教学改革,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来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这就要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让高职院校培养出既具有较宽厚的经济与会计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1.实践性教材贫乏

目前使用的实践教材种类虽多,几乎是“各自为政”。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与高职院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有相当部分院校采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环节的审核监督问题;模拟资料“过于其实”或“过于虚假”;实验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成体系等现象,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程,制约了高职人才的培养。

2.实践项目单一

大多数会计模拟实验都采用制造型工业企业,且局限在会计核算上,而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项目还有待开发,实验项目仅停留于“报账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要求和层次低,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缺乏特别有待开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性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

3.实践教学环境欠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还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自己的校内实验室。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验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虽个别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了实训基地,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实习学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忙于找工作,根本达不到预期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效果。

4.有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匮乏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后形成的,导致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具有一定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教学任务繁重,知识结构老化,没有精力参加进修,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在指导实践教学中,往往力不从心,也不清楚当代经济发展究竟需要哪些新技术,这与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是不相称的。

5.教学观念陈旧

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

1.领导重视,建立以素质、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

(1)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首先,学院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实践性教学改革。坚持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尽量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比重(理论4:实践6),更新实验内容,重组实验课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实验单独设课,增开实验选修课程。同时加大实验经费和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验基地,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2)更新观念,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会计案例,充实教学资源。教师在模拟案例的设置方面,应考虑有关国际理论与实务(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设置),拓宽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应开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学生也可根据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编写统一的、权威性的高质量财务会计实践教材

(1)要保证实践教学取得好效果: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必须有一本好教材!因此必须完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编写制度,组织那些具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的教授、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实验课教师、会计实务工作者和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教师共同组织编写,做到教材共享,既减少重复劳动,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应具备“全、新、实、简”的特点。所谓“全”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类型应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所谓“新”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应能反映最新的会计、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谓“实”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中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符合现实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所谓“简”就是指财务会计实践教材选用的经济业务应尽量典型化,即具有一定的“简约性”。同时,在基本资料中设置少量有问题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等,以解决目前模拟实验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其次,还可增加一些非常规的经济业务,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兼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或考虑与企业联合建立自身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实践人员担任实习基地的各科室负责人,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2)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按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财会教师读研或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以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选送会计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顶岗锻炼,到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进行适当地社会调查,既可以由学校联系对口单位,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3)适应社会,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会计的时效性强,不仅是从核算方法上,还是从内容上专业教师都应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校内实验室应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电算化实验室和ERP沙盘综合实验室等。现代会计教学中,手工模拟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手工会计实验基础上应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做到教材、数据共享,使两者融为一体。

(2)实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校内模拟实习,也不要让学生实习仅仅流于形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应积极寻求出路、拓宽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路,把财会管理有创新、有成果的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3)引进建立德国式“模拟公司”。实践证明,“实验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但没有外部相关部门的配合,还是摆脱不了“闭门造车”的境地,远远不能和“模拟公司”相比。学校应在教学理念、实践方式、实践手段上大胆创新,国家也要加大各级实践基地的投入,借鉴德国“模拟公司”的运作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实现“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