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班分类教案

小班分类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班分类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班分类教案

第1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

教学设计实践 探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

0055-0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高职教育林业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以可持续经营为基本原则、以分类经营为发展模式的理念,具备在林业生产单位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监测与评价、经营方案编制以及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等一线工作的能力。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内容较庞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听懂学会能用,是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自身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实践与探讨。

一、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授课前,对每次课的教学过程制定一个方案或者进行设计,上课时老师就按这个方案或设计开展教学。课程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写教案、备课授课、布置作业和考试等的教学方式,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了首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然后把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细分为若干个授课单元分别进行单元设计的实施方案。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不求全面系统,不局限于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老师“一言堂”和“满堂灌”,而是采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和工学结合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该课程的新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通过几年的尝试和改进,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并按知识与能力模块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6月组织编写、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其主要内容有九个章节,即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森林分类与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森林采伐量确定、森林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实物管理、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按照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比如森林区划与森林资源调查模块,首先设计森林区划系统和林班、小班区划条件,然后按照森林经营活动、测树因子等进行调查并填写小班调查卡片,最后检查录入小班调查数据、统计并输出森林资源报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操作训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把所有的能力模块逐一地设计出来,就可以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然后把每个能力模块按每两课时细分为若干个授课单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能运用森林分类经营理论,进行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区划界定;熟悉国有林场、集体林区森林区划系统;能按林班区划的原则、方法正确合理区划林班并编号;能使用地形图按小班区划的依据、步骤、技巧等,合理、准确区划小班;按技术标准进行小班各属性因子调查,并正确填写小班调查卡片;能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森林资源报表,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林业专题图;能进行用材林数量成熟龄、工艺成熟龄的计算;能计算用材林年伐量;能编写森林经营方案。(2)知识目标。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了解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办法;熟悉国有林场、集体林区森林区划系统及区划方法;理解森林成熟龄、轮伐期的概念,掌握用材林标准采伐年龄与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地类划分标准、区划条件、调查方法;掌握系统抽样调查的原理,了解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必要性。(3)素质目标。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总结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的情感及团队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不畏艰难困苦习惯,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能够适应林区艰苦工作条件。

⒉课程教学任务设计。详细的教学任务设计见表1。

(二)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下面以小班调查作为一个教学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说明。

1.教学设计思路。采用“案例引入—布置任务—讲授相关知识—课堂讨论—任务实施、检查验收—总结完善”的工作程序进行教学设计。

⒉任务提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是将森林资源数据落实到各个山头地块即小班,并要求详细记载有关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及提出森林经营意见。只有将各小班的资源调查清楚,才能因林、因地制宜,合理组织经营。所以,小班调查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最重要的调查工作。

⒊任务分析。查清森林资源是开展林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其目的就是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国家、地方和生产单位的林业区划、规划和计划,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小班,故小班调查应完成以下内容:小班一般因子调查,小班测树因子调查和小班调查卡片填写与检查。

⒋教学过程设计。详见表2。

三、结论与讨论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操作为重点的理念,开展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能够强化能力训练,突出工作情景,使得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转变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两个平台的锻炼,实现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相结合,完成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两个层次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课堂上信息单向传递、单向控制的局面,给学生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

第二,教师要熟悉学生的职业岗位里的知识、能力、任务;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准备真实的训练任务,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缩小和消除课程与岗位工作的距离。

第三,教师要从学生的职业岗位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调查改造。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拓展与更新技术方法手段,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主动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徐民,陈健.高职学院生产基地现场教学改革初探[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3]韦仲烈.“林业工作站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1(4)

[4]王巨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黎良财.高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2011(1)

[6]黎良财.高职《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2011JGZD006)

第2篇

一、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意义

笔者对手指游戏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小班幼儿情绪的影响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家人具有依恋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照管和爱护,在这一阶段老师如果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关于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手指游戏,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会拉近。这种安抚幼儿情绪的方法,远比将孩子搂在怀中,顾此失彼好得多。在小班幼儿初次入园时,处于焦虑情绪中的幼儿在手指游戏的引领下,渐渐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让幼儿爱上幼儿园。

2.对小班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自身器官――手,伴随儿歌口令节奏,通过手部动作和言语去构造游戏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从而使幼儿“心灵手巧”起来。

3.对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作用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我们选择以学习语言为重点的手指游戏,既能训练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节奏感,丰富孩子的语言感受性。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在边说边做宽松的氛围中,他们的语言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实践发现,通过形象的肢体动作的表演使幼儿对语言的理解 更深刻。

4.对锻炼小班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的作用

三周岁左右的孩子,手指肌肉骨骼还没充分发育,正是动作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手指游戏通过有趣的手部弯曲、伸展、摆动来表现,促进小肌肉的发展。这个时期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够,通过手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健康方面也是益处多多的。

5.对发展小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作用

幼儿初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数的认识、理解、记忆都很模糊,如果我们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学习数学。使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戏成为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它提升了孩子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6.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作用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家里围着他们的是一群大人。一旦进入幼儿园面对他们的是一群同龄的孩子,在交往中,他们的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常常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自己在游戏中去协商、配合、互助,去友好相处,去学习合作。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他们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并且互相帮助。

二、手指游戏教学方法

建立手指游戏研究小组,由组长带动大家收集手指游戏的教育内容,副组长动员各班的家长加入收集行列,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手指游戏按教育功效分类。通过副组长的分析、评价、分类,每班将15个手指游戏内容,整理后交给组长,再经过教研组全体成员的讨论选择和改编,最后,最合适的30个手指游戏将成为本学期幼儿特色活动时的学习内容。例如一套家庭系列的手指游戏《我的家》《家中五口人》《小客人》《好朋友》等,适合幼儿初次入园一段时间内,稳定他们的情绪之需。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设计生活习惯培养系列的游戏《玩具歌》《洗手歌》《穿衣歌》《吃饭歌》等。另一方面,我们还为手指游戏配置相应动作,设计了体现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目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深奥的语言他们往往很难接受,枯燥无味的故事儿歌吸引不了他们注意,我们就选择了语言色彩比较强烈的幼儿游戏,配上形象有趣的动作,使幼儿一看就爱,一学就会,一做就懂的境界。

三、幼儿园手指游戏策略探析

1.手指游戏主要内容

基本指法、基本手型和成型手指游戏。学习中,一般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引导孩子认真、活泼地开展活动;正确规范指导孩子手部动作、语言表达,指导孩子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活动中设置情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多做,真正把做想说结合起来。

2.在手指游戏中教学中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对手指游戏活动进行教案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使手指游戏取得良好预期教育目的。

(2)教师注重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游戏评价是影响幼儿游戏继续开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延伸。因此,要使幼儿在游戏水平上达到较高层次,教师在游戏评价中主体性的发挥同样不可或缺。

四、将手指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1.利用手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

例如利用“五只猴子荡秋千”的手指游戏帮助孩子学习5以内的顺数、倒数、加减法等。

2.运用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学习手指游戏“洗手歌”“吃饭歌”“穿衣歌”等。另一方面,借助手指游戏,内化常规管理。例如就餐前洗手后,孩子的手不能乱摸,这时往往是机械地强制孩子抱手等待,而我们用手指游戏组织孩子,效果较好。

第3篇

关键词:导学案 原则 基本环节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49-02

自杜郎口中学采用导学案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导学案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该校的升学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各方学校纷纷效法,但有的学校却事与愿违,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不禁让人们开始思考导学案的适用性或者说是应该如何使用导学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之一进程之中导学案的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

1 导学案概述

导学案自出现以来受到了各地学校的效仿,为了更好的让导学案服务于教学活动,更好的促进有效的教学,了解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以及其设计的基本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学习获得,克服教与学的分离而设计的以特定内容为载体的师生主体往活动的方案。[1]导学案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导即教师引导,学即学生学习,案即是在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出来的学生学习的方案。也就是说导学案应该是在一定的方案的引导下连接师生的为了让师生都走得更好更远的桥梁。

导学案不同于教案也不同于学案,它可以说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体。教案、学案和导学案的区别在于教案以教为主,教师是主体;学案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导学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案与导学案虽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有本质的区别,学案侧重于将知识掰碎了给学生如何“喂”,而导学案则侧重于研究学生如何“取”,着力点在于教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注重学习思路的引领,突出学生自学的过程。学案虽然强调学生的学,但教材内容的呈现缺乏启发性、系统性和阶梯性。[2]

1.2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并不是人云亦云,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归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探究的本能,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面对不同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对问题的具有梯度化的设计实现各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把握教学的环节,抓好教学的节奏,提高教学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导学案的使用要适应当下的环境,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导学案准确的用好用对。

1.3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的设计分为四大板块:学习目标――核心知识(问题引领)――知识应用(典例分析)――专题训练;课堂实施分为6个环节:情境导入――学习目标展示――预习导学――交流研讨――训练巩固――拓展延伸。[3]

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具体的内容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搬他人的导学案是绝对不可取的,每一个导学案都应该是教师根据当时当下的教学环境以及所面对的学生的特点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此将导学案复制粘贴必定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不恰当。导学案在具备了几个基本的环节的基础上,允许有教师或者学生的个体特征的存在,一般而言,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都是从问题的设计入手,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有效的学习知识,让他们学有所思,让导学真正的发挥作用。

2 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尽管对于导学案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正如世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教育领域也不可能会存在适应于任何情况任何学生的导学案,再加上导学案存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还有很多可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因而在导学案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日益显露出来一些问题,了解问题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因此必须直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2.1教师对导学案认识不足,让导学案流于形式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方案。但是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而只是将导学案流于形式,有时给学生的导学案也仅仅只是对于教案的再加工。导学案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一般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给出更多的指导,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的认识导学案,那么学生就不能真正从导学案中受益匪浅。

更有甚者居然将导学案逐渐引上了“练习册”的道路,导学案不再是帮助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循序渐进的思考问题,而是变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对于问题的回答,导致学生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无法深层次的去挖掘出更具价值的知识,这种对导学案的不正确的使用和认识不仅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起着消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增强教师对于导学案的积极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双赢甚至是形成多赢的局面。

2.2忽视学生的全体发展,无法面对全体学生

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有其独特性和个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导学案要求学生通过引导自己先行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在面对较多人数的班级的时候,教师往往不能够关注到所有学生。尽管一般教学方式下教师也不可能会关注到全体学生,但是导学案的实施则使这一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在面对较多学生的时候,教师往往更倾向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因为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清楚,思维更加灵敏。而对于成绩中等甚至是较弱的学生,他们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长此以往,只有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和控制的话必将阻碍学生整体的发展。

就导学案的适用性而言,导学案的使用更适合于小班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用于年级较高的学生身上。年级较低的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因此,导学案必须是主要针对较高年级的小班化形式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全体的发展。

2.3一定程度上带来教育不公平,产生两极分化

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总会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但是在一个组内学生的程度各有不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无可厚非。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需要思考更多的问题,而其他的学生相对就显得没有那么积极,这就会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思考的更多做的更多,因而所学到的也就会更多,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因为能力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对成绩较好学生的依赖心理或是不自信做的就会少,对问题的思考也就会相对减少,长此以往,强的变得更强,弱的就变得更弱,就会造成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而且在这样一种小组学习的方式之中,成绩好的学生相对成绩较弱的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的成长自己的机会,虽然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个体自身的学习能力,但是在知识的学习上并不需要遵循“弱肉强食”的原则,每个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机会都应该是均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很好的分配学习任务,恰当的处理好不同学生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下道尔顿制,充分考虑下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导学案尽可能的可以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不要让两极分化的局面不断的扩大,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学习知识的同样的平台,让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2.4阻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通过“问题化”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问题一方面起着引导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弊端。有了现成的问题之后,学生往往会失去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动力,仅仅是停留在回答问题这一层面,而不会去深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慢慢变成回答问题的机器,怀疑的热情慢慢被削减,思维变得刻板,缺乏创新精神,变得不喜欢思考,不想要思考。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中最关键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其实比教师所认为的要聪明,有时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就会思绪万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允许出现标准答案之外的声音,并不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学多想多思,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思考,愿意去创新,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进而思想碰撞的基础之上才能擦出新的火花。

因此,导学案不能只是在问题上徘徊,必须要善于培养学生自己再寻求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在这一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

3 结语

导学案的产生与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情境、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但是导学案也并非是万能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对用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导学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辉.“导学案”之思与辨[J].教育科学论坛,2011(9):22.

[2]潘全旺.教案、学案和导学案的内涵、价值及关系辨析[J].现代阅读,2012(9):177.

第4篇

摘要:《幼儿园新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自主的选择,主动的发展。”这已阐明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载体,加强身心引导,调动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071-01

作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指导者的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幼儿,调动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幼儿主动发展、自我发展?之前,笔者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一、幼儿教育内容和课程设计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多问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他们头脑中有无数个为什么,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小鸡不会?”“为什么喜洋洋总打不过灰太狼?”等等,这些“为什么”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探索,是兴趣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之成为永久的兴趣,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为此,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科学主题。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和收集幼儿在自由活动和游戏中提出的问题和疑问,整理后写入教案中,在以后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使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结合已有的经验作比较、概括,幼儿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得到充分发挥。

二、让幼儿亲身实践,体会参与幼儿主题教育活动的乐趣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通过创造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最迅速、最便捷地获得知识、经验。

(一)直接感知,培养兴趣。

幼儿在主题活动中都要和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摸等等,让幼儿探索周围的事物,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题探索活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兴趣主题确立后,老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报纸上的鱼、网上下载的图片、各种动物头像…… 利用这些资料,又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毛线,粘贴成各种好看的图画,有各种蔬菜,花,动物头像等,小朋友也玩得很开心,兴趣浓厚。

(二)亲身体验,学会探究。

在探索活动中,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幼儿动手,亲身体会,获得一些生活经验,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除了是孩子们的伙伴、协助者、引导者外,更是孩子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孩子们自选材料、自取工具、自己设计、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以最饱满的兴趣和最活跃的思维投入到活动中。

(三)动手操作,表达见解。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适合幼儿操作学习的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所以在小班的操作活动中,创设主题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开展主题为“我的鱼宝宝”的活动,通过创设“鱼宝宝的家”、“鱼宝宝的衣服”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喂养鱼宝宝、编织鱼宝宝衣服等操作活动认识鱼,学习鱼的相关知识。通过幼儿主题教育活动和一些探研活动,让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从而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利用真实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

大自然是孩子们智慧的永恒源泉。它的色彩鲜艳,变化多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促使他们去看、摸、闻、听,甚至品尝,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大自然中,幼儿认识了自然,认识了花草树木,阳光空气,风霜雨露,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

第5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 提问方式 指导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思考和学习的最基本方法是运用提问。西方学者加德默提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的有效提问是互动与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问题,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幼师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实践。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毕业生是幼师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之一。在幼师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重“有效提问”这一模块内容,并进行系统训练,让幼师生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实际教学。

一、幼师生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幼师生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因教师提问不当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着不少问题。

1.提问指向不明确

案例1 小班语言活动“云朵棉花糖”

师(指幼师生,下同):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幼:想。

师:今天呀,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棉花糖客人,小朋友们该怎么说?幼:(经提示)棉花糖客人你好!……

师:今天棉花糖是来给我们讲故事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该生提问目的不明确,没有紧扣活动目标来设计提问,为了引出课题绕了一大圈才回来,让听者一时茫然。

2.提问内容简单低效

案例2 小班语言活动“云朵棉花糖”

师(老师出示挂图问):这是什么?幼:云朵。

师:云朵是什么颜色的?幼:白色的。

师:你喜欢云朵吗?幼:喜欢。

该生设计的问题大多是封闭式的,这类问题简单容易,幼儿没多久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开启思维了。

3.提问的层次性不够

案例3 中班科学活动“水果变变变”

师: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好多水果,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他们都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幼:西瓜、香蕉、桔子……

师:老师请每个小朋友来闻一闻他们的味道是怎样的?摸一摸、按一按有什么感觉呢?

幼1:苹果闻起来香香的,外面很滑的。幼2:西瓜按下去硬硬的。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缺乏经验的幼师生来说比较困难,通常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不知如何用一些简单的问题作铺垫来达到预期目标。

4.提问准备不充分

案例4 大班综合活动“海底世界”

师(教师出示图片后):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它们哪些是鱼?哪些不是鱼呢?

幼儿纷纷举手回答…… 幼:老师,乌贼是不是鱼呢?

师:这个老师查了以后再告诉你好吗?下面请大家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是鱼呢?

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背教案”而没有“备幼儿”,对于临时出现的问题往往匆忙带过,草草了事。

5.提问对象不全面

案例5 中班科学活动“水果变变变”

师:你喜欢那些水果?它们都长什么样子的呢?

孩子们纷纷举手,有几个小朋友一直举手,老师没有请他们回答问题。

师:还有其他小朋友想说,等一下再和好朋友说好吗?

幼(小声嘀咕):每次都不请我,就喜欢叫×××回答。

面向全体、因人施教是施教者应遵循的教育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问题只有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参与,只要有正确答案出现就马上结束这部分内容。

二、培养幼师生提问能力的方法

1.讲练结合,理解有效提问的基本内涵

幼师生在设计教案时,普遍感觉提问设计无从下手,教师成功提问的关键是计划,即设计提问,因此,“什么是有效提问、提问有哪些、什么样的问题及怎样问才是有效提问”这三个问题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

(1)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师生明确有效提问的基本知识。有效提问的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在集体活动中有成立价值的前提下的有效提问;能使幼儿听得懂,有积极回应的有效提问;能够紧扣目标的达成而设计的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反馈性等特点。在已有的研究中,对提问的分类有很多,如从认知思维水平看,提问可以分为识记型问题、理解型问题等类型;从提问语的形式来看,可分为填空式、过渡式等。例如根据幼师生学习能力的特点,选择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绘本《跳芭蕾舞的牛》,先让他们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提问,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其归为开放式、递进式和针对式这三类问题,让他们比较后得出结论:教学因为提问的不同,呈现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有效提问的基本内涵。

(2)通过正反案例让幼师生练习提问设计。一个有效提问不仅取决于问题的内容,也依赖于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师让幼师生搜集在观摩中记录的教学活动,或事先设计教学活动,然后由教师示范模拟,通过比较发现有效或低效的提问,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分析诊断、代表汇总发言等形式,让幼师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教师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让幼师生通过感知、练习和评析来体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迁移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2.模拟演练,掌握设计提问的基本技巧

从苏格拉底时代以来,提问已被看作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提问的方式。而模拟教学既能为幼师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教学环境,让他们亲身感受自己所设计的问题、所采用提问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劣,解决“真实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非预想问题,又能整合他们学到的某些知识和技巧。我们通过模拟前通读教材设计提问、模拟时关注‘幼儿’修改提问、模拟后调整过程优化提问,掌握设计提问的基本技巧。

(1)顺逆相辅,激活思维。顺就是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正面的角度引导幼儿思考,逆就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引导幼儿利用事物之间的矛盾联系解决问题。如老师在小班语言活动《圆怪物》的引出环节中提问:“草地上真热闹,小动物们在议论什么呢?原来它们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花花绿绿的圆怪物,它们谁也不认识,你们觉得这圆圆的怪物会是什么呢?”让幼儿在矛盾中进行讨论、猜想,连结新旧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

(2)直曲相成,引人入胜。一语中的、直接了当是提问最常用的方式,但有时变直为曲,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以增加思维含量,如在小班语言活动《云朵棉花糖》中,老师通过问题“为什么三只老鼠把棉花糖分给别人,自己只吃了一点点还很高兴呢”,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享更快乐’这个道理。

(3)化难为易,深题浅问。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提问要考虑到幼儿的原有经验,难易适度,给孩子一个支点带动他们积极地思考。如在绘本教学《跳芭蕾舞的牛》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动物们‘嘲笑牛’的这个环节,指导后幼师生设计了以下问题:这么多动物凑在一起做什么?看看鸭子在学谁的样子……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这些提问感受画面中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4)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我爱爸爸妈妈》中,为了让幼儿体会故事中角色迁移到自己身上,理解爸妈对自己的细心照顾和关爱,老师通过提问‘鸟妈妈为什么会累病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有生病、有累的时候吗?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病了、累了?’多层提问,三面出击,难点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实践活动,运用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

幼师生在校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快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让幼师生在实践基地幼儿园进行真实的教学,在“同学幼儿”与真正幼儿在“反应”上的差异,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分析判断问题并作出适宜的应答,从而使幼师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1)清晰表达问题内容。要想让幼儿对问题有正确的反应并明确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就需要教师把问题清楚地表达出来,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问题本身就会导致幼儿的混淆,准确、清晰、亲切的提问语言是有效提问的基础。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前,我们要求幼师生根据设计好的详案,进行多次试讲,并设计5个以上的问题答案和回应语言,做个有准备的小老师。

(2)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有研究者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等候时间:第一类是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幼儿考虑的时间;第二类是在一名幼儿回答之后,教师或其他幼儿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老师再继续下去,如果能等候3~5秒钟,就会提高幼儿回答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适当延长候答时间,让幼师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较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幼儿就有了更多的探究发现、体验成功的机会。

(3)逐步丰富应答方式。提问本身是一个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应答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幼师生由于缺乏经验,为了尽快完成所设计的环节,对幼儿的回答或者含糊其词,或者是过早地把答案告诉了幼儿,因此,在实践环节运用应答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观摩骨干教师教学实况录像,将常用的应答策略:倾听和询问、接纳和赏识、观察和判断、提问与解释一一加以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幼师生对幼儿的回答不再是简单的评价“好与不好、对与错”,而进行了具体指导,肯定正确的观点并进一步追问,如“你认为如何?为什么要那样做呢?你是怎么想的”等等,鼓励和期待的语句激发幼儿再思考,而不是生拉硬拽到自己预设好的框框中去。

第6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学常规 问题 思考 南昌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78-02

为贯彻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调研的通知》(洪教研字[2011]29号)的文件精神,调研组对南昌市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组采用听取介绍、听课、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访谈、座谈、问卷、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方式,对学校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常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阅、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调研组在总结调研样本校的办学特色或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学校在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的学校过程管理不够细致,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各功能教室的管理职责也比较清楚明确,但是制度的落实、执行、检查力度还不够,功能教室使用率不高,有的成摆设,造成资源浪费。“三分决策,七分落实”,怎样把所制定的计划、措施、制度付诸行动,进一步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更应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科研意识不强,教科研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有的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基本没有制定,示范辐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有的教师对“科研兴教”、“科研促专业发展”认识不够,只埋头教书,缺少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缺少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很少思考如何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如何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因此,驾驭课堂的能力、参与教科研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还不强,敬业精神还有待增强。有的学校卡在集体备课、评议课活动不够深入扎实。部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学过程的跟踪管理还不够重视,深入课堂还较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与习惯养成情况了解不够。“校长是课程建设和校本研训第一责任人” 的理念还没有为所有学校的行政人员所接受,还不能身体力行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还在运用传统单一的接受式课堂教学模式,重讲解,轻学生主动建构学习,不敢放手,教师讲得多,学生读书思考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太少,缺乏学生课堂参与性。有的教师课堂上未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缺乏学习方法指导和思想渗透,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分层指导和差异评价理念缺失,激励评价的功能未能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导致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八、九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学生参与热情不尽人意。

(四)教学常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是计划的内容及项目过于简单,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或进度不完整,个别教师书写不认真,有应付之嫌;二是教案或学案不规范,项目不完整,备课中“过程与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在教案中过于重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条目式的备课无法体现师生课堂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部分教师教案无教后反思或教后反思缺乏针对性,教案书写不认真;三是集体备课未落到实处,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整合和挖掘不到位,设计的教学情景不是太简单,就是太复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生成;四是有的学校学生作业批改不及时,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仅仅给学生一个日期或打一个分数,无法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对学生能力形成的有效指导。

二、思考或建议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学校变革课堂教学,由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提升教学效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狠抓落实教学常规,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整体发展服务的。从横向来说,它是教学思想、课程计划、教学常规、教学行政、质量监控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内容的有机结合;从纵向来说,它关系到上级教育主管、教科研指导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衔接、执行和配合的问题。因此,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开展的今天,学校的常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要求越来越高。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前瞻性地提出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各环节、各阶段的管理计划,重建符合现代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加强教学实践,投身于教学第一线,才能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监控,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有效指导;要时时跟踪,狠抓落实,让每一项制度、措施都得以贯彻实施。

(二)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念学习,增强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建构主义认识论,教师和学生都是意义的建构者,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课程进行建构。课程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学校要引领教师在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改变“填鸭式”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要有思维深度,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动手实践,鼓励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方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设置情景、巧妙设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紧密联系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书写格式、字体要求、审题答卷、错题订正等各方面强化对学生的规范要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入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三)建设和运用好档案材料,向科学管理要质量

学校厚重的办学文化和办学特点来自学校平时办学思想的提炼、升华和积淀。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学校要注意提炼、升华和积淀自己办学思想,注重材料的建设和积累,对材料要进行科学分类归档,如每学期的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记录、教研活动安排与记录、教改情况、基础研究课题、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优秀教案、教学反思、试卷及试卷分析等等,每一项内容均应分类整理入档,规范教学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功能和作用,让存放的档案材料鲜活起来,将档案资料作为不可或缺的校本培训资源,向教师查阅开放,帮助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强化教科研活动内涵与形式建设,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应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反思为突破口,在建立科学有效的教研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既可以开展对学科疑难问题、教材处理、学业考试命题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可以结合学校师生比失调、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多的特点,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研究。学校要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检查和考评,促进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计划和活动记录不能只进行简单的罗列记载,要侧重于研讨和记载活动后的心得与反思,在活动的质量上下功夫,力求教研的实效性,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现状;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351-0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in Education

ZHANG Li-juan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the strategic responsibility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 Their ability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meets the requirment of modernlized education.This thesis analysed the basic skills teachers must own in this informationalized enviornment, what's more, it discusses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and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Status quo; integration

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课程“教”与“学”的内容和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接收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1]。这种变化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与教学很好地整合。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1 教学信息化现状

1)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上,仍然是高校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满堂灌。由于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已经接近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转。除个别超冷门专业可实现小班(30人以下)教学外,其余专业均存在大班(90人以上)授课。一名教师负责主导课堂教学、课下批改作业及辅导等一切教学活动。采用教师讲,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体,一本教案原封不动地用几年的教师也大有人在。在当今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以裂变的速度发展的信息社会,这只能传授给学生比较陈旧的知识。因而,对于有很多企业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评价为“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陈旧”的评论就不足为奇了。

2)在教学媒体上,大多数教师还是以粉笔、黑板和讲稿为主要工具,最多加上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教师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包括运用媒体能力、操作媒体能力、排除故障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

3)在教学评价上,仍然是以记忆、理解、判断、综合及简单应用书本知识为标准,计算机考核评价系统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2]。来自学生的反馈: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软件的表现力比较一般,有的学校的学生认为用多媒体教学比不上传统教学。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作用一般,没有提高教学质量。

2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2.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文字可以说与教师终生为伴,从远古时代的刀刻到毛笔、钢笔的使用,再到今天的计算机对文字的处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文字处理的探索,总是在寻找一种快捷方便的传播方式。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文字处理软件是WORD和WPS软件。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人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应用。

2.2 网络环境的利用

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网和互联网资源(包括收发邮件、上网查询、电子资源利用等),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3]。学生的答疑、作业提交均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往来、网络课件平台中的教学反馈系统省时高效地完成。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反馈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通过网络查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相关资料。网络对于今天教师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熟悉它、利用它,最后驾驭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掌握更为丰富的科研信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快捷高效的工作效率。

2.3 信息化教案的制作

信息化、电子化教案以其方便、美观、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电子教案可以使展示的教学内容做到图文并茂、静动结合、形象生动。教师还能适时方便地修改补充教学内容,实现常讲常新。多媒体技术的引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的讲授效率。因此,任课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去掌握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教师一旦掌握了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符合自己讲课风格和教学思想的电子教案[4]。

3 信息化与教学整合的思考

在运用信息技术于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以便利、迅速地检索与获取丰富的、合适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要清楚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准备情况。正如麦德克斯在文章中所指出的:“技术支持只是给教学过程提供了外部的技术环境,而课程支持则把这种技术条件转化为教学过程的直接促进力量,两个条件都非常重要,两者缺一不可”。麦德克斯的这一说法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整合的关键,即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运用”问题,而且是一个“课程资源”问题。更进一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而且意味着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比较。只有先有了课程资源的选择与比较,才会有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而才有建立在技术运用基础上的其他发展[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程与教学、促进学习与发展,更直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获得学习经验。虽然信息技术为课程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获取方式和全新的沟通机制,但信息不等于知识,学习也不纯粹是信息获取;运用信息技术接触信息和获取资源,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和获得了知识经验。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整合者必须对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比较,即把这些信息资源同学科课程目标、具体教学任务,以及学生认知特点等联系起来,选择和比较出有效的部分。信息资源的质量、组织、结构、交流工具等均是在整合实践中进行信息资源的选择和比较的首要考查因素。

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利的获取方式和全新的沟通机制,给课程与教学带来了形式的多样化、过程的优化和效果的提高。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广大学生获得了从多渠道学习的机会,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获得了更多进行再学习的自由。基于此,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整合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等概念相继出现。这些做法针对传统教学中刻板划一和机械灌输的弊端,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注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能力完备、只等发挥的主体。诚然,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特征,使其自身的主体性大大增强。但这种转变不是必然的,而是有条件的,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特征,又要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内在条件与能力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充分发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不是把信息技术的设备和资源放到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自然地主体性增强、主动性提高、创造性发展,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被系统地运用于课程与教学的优化过程中[6]。信息技术于课程与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工具;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教育工具与手段的更新以及这种更新引起的其他诸方面变化,即整合的最直接目的是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效果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可以说,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是翅膀,课程与教学是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活动应紧紧围绕和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首先,它是教学手段的变革,信息技术于学科课程与教学,不仅可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助教工具,还可作为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助学工具,或者两者兼可。其次,通过教学手段的变革来带动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变革,目的是要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一方面在课程物质载体上创新和建构信息化课程材料包,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注重知识体系、情感维度与能力梯度的全面整合。可以说,教学手段的更新是过程,课程形态的信息化是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应以现有课程与教学条件为基础,根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通过对过程的组织,把信息技术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课程与教学中,从而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参考文献:

[1] 朱新伟,周小浦.关于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1(1):10.

[2] 陈榕芝.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人才问题探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1):36-40.

[3] 赵国栋.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课题:交互网络运用于学校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1996,(12).

[4] 黄伟,谢利民.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辩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第8篇

关键词:有效性;目标设定;环节设计;师生互动;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18-2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一些评比考核活动中,为考查教师真实的教学能力,要求参评教师根据当场给出的课题,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独立完成教案及教具,然后随机抽班上课。这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在这样的要求下,不乏有相当精彩的课例呈现在我们评委的面前,但也有一些教师的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尤为突出,折射出以下令人思考的问题。

问题一:目标设定笼统化

如在一次评优课中有位教师设定的中班社会活动“鸡妈妈的翅膀”的目标是:(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鸡妈妈用翅膀保护小鸡的美好形象;(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体会母爱的无私。

本次活动的重点领域是社会,而第一个目标比较侧重于语言,作为社会领域应侧重于倾听故事后感受鸡妈妈对小鸡的爱;第二个目标过空,不够具体,对老师来说缺乏操作性,似乎随便用在哪个社会活动中都可以;第三个目标过大,不够明确。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应该让他们懂得妈妈爱自己,那自己如何来爱妈妈呢,也就是要联系实际懂得感恩,而第一、第三个目标是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的目标,第二个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的目标,在同一活动中行为主体不一致,目标陈述混乱。

问题二:环节设置低效化

如在一次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中,教学内容是小班音乐《小小鸭子》。该歌曲共有三段,有些教师就设定了在一次活动中全都学习的目标,这对幼儿来说明显有一定难度的,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出现各环节重点低效进行的现象。

这类活动,要求教师不能违背幼儿的学习特点,过于求多求全,而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可先通过图谱重点掌握第一段的节奏句式,第二段可渗透在游戏中学习,第三段视幼儿掌握情况随机而教,可以主要考虑放在延伸活动中。而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则来个眉毛胡子一把抓,范唱时三段一起范唱,画的图谱也是三段一起出示,这让小班幼儿难以接受。最终结果是每一段都成夹生饭,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真所谓“芝麻一大片,西瓜不见了”环节设置的低效化带来课堂效益的低效。

问题三:师幼互动形式化

如在中班语言活动《鹅妈妈买鞋》中,第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带来了个朋友,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接着出示鹅妈妈图,问:“它是男的还是女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而同样的活动,第二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边出示鹅妈妈图边问:“看看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谁?”幼儿一看是抱着花头巾的鹅,就异口同声地说:“是鹅妈妈。”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老师兜了一大圈,提了很多故作神秘而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最后才引出故事的主角,这样的导入是无谓的浪费时间,而第二位老师以简洁清楚的提问导入,把幼儿一下子引入了教学活动中。

事实上不少教师由于时间紧,不能对教案进行精雕细琢,所提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以致于提出的问题空泛笼统、毫无意义,或较难,给予幼儿的待答时间不足,造成幼儿接受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师幼互动尽管频繁却是无效的。

问题四:表扬性评价泛滥化

置身于当今的课堂,“你真聪明!”“你的想法真奇特!”“你真棒!”的夸奖声不绝于耳。教师评价幼儿时表扬声一浪高过一浪,似乎给予幼儿的表扬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即使幼儿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也会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

然而“糖吃多了也腻人”,虽然每个孩子都喜欢表扬,但表扬绝不是多多益善。相反,过度表扬、空泛表扬是有害的,容易导致幼儿心气浮躁,不能深入细致地进行思考。

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觉得必须落实主要环节,让课题教学因环节落实而有效。

一、目标设定的落实

目标设定的落实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确立的教学目标必须是正确的、合理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这里有三层意思:1.目标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可评价,切忌太空太大。3.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二、环节设计的落实

首先,教学环节要紧紧围绕目标。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要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其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个教学活动,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此切入具体的活动,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其次,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切忌走形式。如活动的结尾环节,老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儿老师带你们去干什么,等会儿你们就可以去干什么等,而等活动结束却并没有兑现,这样的结束语不仅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留下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成功的教学结束语,要既能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师幼互动的落实

师幼环节要落实,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有效地提问。教师备课不仅是备内容,备问题,更是备孩子。在备问题时要把内容和孩子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哪些问题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哪些新经验呢?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也要不同。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有点深度、概括性、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幼儿适中即可。在听课时,我们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

有效地引导。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晰,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要透彻,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其次,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有效地应答。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提炼幼儿回答、表述中的亮点,不要总是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之类的笼统评价敷衍孩子,应答要具体,如你补充得更清楚了,你把他们做什么也告诉大家了。对于说不到点子上的回答,教师可引导、指明思考的方向,如是这样吗?如果不这样会怎样呢?这道题是要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