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8: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一语文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

第1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初中生应该了解的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以下来分析下教材中的常见问题。

1、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致谢等

(1)招呼语。 如初次见面,英语中一般会说:“I’ m glad to meet you.”或“I’m pleased to meet you .” 英语中分手时常说:“See you again.”或“See you tomorrow.”英美国家的入见面时往往用 Hi! 或者 Hello! 来打招呼。然后大多喜欢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和兴趣爱好的话题。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热情有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汉语可以说是礼貌语很发达的一种语言。汉语里有“谢谢”、“对不起”、“请”等等,英语里有“Thank you”, Please” ,“I’m sorry”, “Excuse me”等等,汉语里的“谢谢”和英语里的“Thank you”是两个基本相等的词,但使用的场合不尽相同。“Thank you”的使用频率比汉语的“谢谢”要高得多。中国人认为区区小事、求人帮点忙不值一谢,但英语国家则不同,讲英语的人听到别人赞扬,一般说“Thank 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一般比较坦率,他们认为对方的称赞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该接受;而中国人比较含蓄,以谦虚为传统美德,如果像西方人那样直接接受对方的赞美,人们会认为你很傲气或缺乏教养。所以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总是说“哪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呢”、“还差得远呢”。因此,当别人赞扬你的英语好时,不必说:“No, No, My English is poor”,而简单地说声“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就合乎英语习惯了。

(2)称呼语。而英美文化中的基本称谓模式是“称谓词+姓”。比如说“Mr. Green”等。关系比较密切的还可以直呼其姓名,这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性。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老师为 Sir 或 Mr. /Mrs.。见面时可以说“Good morning, Sir /Madam”, 而不应叫王老师为“Teacher Wang”等。语言交际首先从称呼对方开始,有时因称呼不当,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在称呼家庭成员和亲属方面,中国人往往用“大哥”、“二姐”、“三婶”、“四姨”、“张大伯”之类,但这不能套用到英语上。诚然,英美人对长辈称之为Dad、Mum、Mother、Grandpa、Grandma、Aunt、Uncle,但现在也倾向于用名字称呼,甚至对父母或祖父母也直呼其名。要避免使用中国人当作他称、尊称的称谓:叔叔、阿姨,也不可把叔叔译成P.L. A Uncle,把警察叔叔称为Uncle Policeman,叫护士阿姨为Aunt Nurse,这都是不妥的,会使英美人感到莫名其妙。在称呼非亲属关系方面,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称呼比较复杂,比如老王、李奶奶、何部长、司机同志。而讲英语的人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无论对长辈、小辈均可)。

(3)致谢语。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的时候往往用“Would your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要了”、“别麻烦了”等等。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

2、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背景方面。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的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 , 大街上人们都行走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时,努力挣钱;休闲时,尽情享受生活。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赞扬被中国人拒绝,英美国家的人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常谦虚 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老外会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 Thank your 来回答。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推辞一番,一般不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英美文化中,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称赞一番。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差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下列办法将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1、角色扮演法。从课文中寻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 并在课堂上不断操练。如根据教材的内容 , 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 如 : 闲聊、 购物、 电话预约、 送生日礼物等活动 , 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 角色扮演 ” 活动 , 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 , 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准确使用语言。

2、比较法。“狗”这个字在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实可靠。所以“dog”在英语里往往含有褒义,如 love me love dog( 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又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1etter days”( 节假日 )。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意义。但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 引人生气的事 )。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赢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3、阅读法。课外大量阅读目的语国家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进行文化专题讲座,观看外语电影、电视、录像等都可作为课堂文化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第2篇

关键词: 朗读 “预热” “加温” “沸腾”

一、师者困惑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小学原本还能大声诵读、大胆表演的孩子上了初中,竟然越来越不愿开口读书,朗读水平每况愈下。早读更是声若蚊蝇,课堂上齐读尚能有声,但全体表情木然,字字停顿,拖腔唱读,个别朗读时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索然无味。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下达早读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强迫学生读书,但效果甚微。后来索性改为自由朗读,给学生自主安排,这时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在状态,发呆、讲话,效果更加糟糕。朗读为何在初中生中遭此冷遇呢?

二、课堂观察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观摩了初一老师的语文课,并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表现,确实是表情呆滞,情感缺失,个别学生还结结巴巴,顿句都成问题,正如鲁迅笔下九斤老太常说的那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一语道出了学生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初一孩子才刚刚跨入中学大门,朗读的热情就没有了,这到底是谁之过呢?学生对朗读没了热情,就如“鱼儿没有水”一般,如何在文学海洋里畅游呢?

病因解剖:针对上述问题,我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访问了很多学生,在反复思考后,总结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表面上是学生不愿意读,其实是学生已经适应了哑巴语文的学习状态,这一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小学五六年级,面临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过多地以题目训练为主,以求达到提分的目的,而淡化了朗读、诵读这一环节,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朗读水平每况愈下,朗读兴趣也被扼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思想日趋成熟,认为自己朗读不好,担心同学嘲笑,便羞于开口,以至于课堂沉闷、没有一丝活气。其实,正是这种朗读教学的断层现象,让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我们的眼中日渐消失。加之学生青春期特有的叛逆情绪,老师越是强调朗读,学生越是反感,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局面。

带着这个困惑与难题,我深入大师的课堂学习,我发现大师的课堂书生朗朗、学生兴趣盎然,朗读教学占据主导,只是少了教师过多讲解与分析,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课后,我又作了全面的分析,在众多课堂模式的对比中,我总结出这一现象:很多教师的课堂讲解分析和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教师因为担心课时不够、“讲不完”或“讲不透”,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和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若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学生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很难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环节安排上更是缺少老师朗读指导与示范,哑巴式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长期训练出来的。

三、拯救措施

朗读亦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综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问题,我以《羚羊木雕》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例文训练点呈现:分角色朗读第1—15节,要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读出人物复杂内心,读出情感波澜。

当看到这一问题时,我感到疑惑重重,这一朗读训练,远远高出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呢?带着这个谜团,我仔细倾听,认真记录,课后反思归纳出三步朗读指导法,即“预热”、“加温”、“沸腾”。

步骤一:“预热”前奏曲

在我的研究阶段,“预热”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点,以方法指导为手段,有序地展开朗读教学的过程。活动开始,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在朗读技法上作精细化指导,如“重音、停连、语气、节奏、情感”等问题,都一一剖析,并结合例句加以分析,作朗读示范,最后让学生试读。在反复训练中,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自信心也被唤醒。

如:师问:“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这句话怎么读?

一生读后,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答:“内心的胆怯、紧张。”

师微笑着表扬:“你真了不起,可以洞察人物的内心!”

教师的鼓励激发了更多学生的朗读热情,学生纷纷举手,在书声琅琅中我感受到了课堂的活力与灵动。

步骤二:“加温”进行时

“预热”主要是以“散读”训练为主,而“加温”训练的高效实施基于“散读”训练之上。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才能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整合”训练,学生积极参与,动情的朗读真实地再现了这场家庭矛盾,语气、语态、情感把握都很到位。

表演结束后,教师追问:“他们的表演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该如何纠正?”学生点评后,教师肯定了他们的优点,同时指出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您已经给我了”这处该用委屈的口吻读,应区别于“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这句胆怯、紧张的语气,并告诉学生要联系上下文语境体悟人物的内心,以此辨别正确的语气语调与情感。学生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有所顿悟,在巩固操练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升,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加温”即是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在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

步骤三:“沸腾”效应中

“沸腾”效应是一个催化过程,催化学生和文本的理解反应,催化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是朗读教学的至高境界。

在“加温”中,学生对文本理解更深一层,在此基础上,老师又提出更高要求,不加旁白表演,可以加入适当的想象,补白人物内心,配以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这一要求刚出口,学生如炸锅的蚂蚁般喧闹不已,整个课堂“沸腾”了,你争我抢,都想来表演,一个个可爱极了。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同学们之间认真演练,互相提醒,最后推荐一组展示,学生精彩的演技,合理的台词,丰富的联想,折服了台下的师生,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环节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融学生感情和作者感情为一炉,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把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引向纵深,助推课堂的气氛与精彩生成。

在“预热”、“加温”、“沸腾”三步朗读教学指导下,教师完美地演绎了一节动态而鲜活的生命课堂,真正让朗读教学扎根于初中语文课堂。

第3篇

关键词:认知 发现 转变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14-02

作者简介:张来群,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苏州市彩香中学校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距离去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赴台湾考察学习,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考察回来之后,不少老师早已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诉诸笔端,见诸报刊。而笔者一直“懒”得动笔,只等把此事忘掉,再看一看究竟还能“剩下些什么”,因为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下的东西。”

现在看来,“所剩下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张辉诚老师执教的高二语文复习课《孔子之为人》,教者俨然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一位主讲人,纵横捭阖,恣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此,将另文详述)。二是国立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堂初一语文课,一位年轻女教师(老师的姓名已经不大记得了)执教台湾诗人杨唤的《夏夜》。上课时,教师首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然后,把全班分成4个学习小组,各组分头准备之后,逐组到黑板前汇报朗读。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朗读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时而独诵,时而齐读;声音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朗读与表演融为一体;时而运用肢体语言,时而以书本作为简单道具。最后,小组间相互评议,除本组外,分别对其他三组从优点、建议、评分三方面进行评议,还没等第四组开始评议,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

这是一堂未上完的课。就是这堂不太完整的课,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学生“放慢脚步”,在课文里“闲庭信步”;教师不急不躁,“静等花开”。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建构,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而愉悦。

其实,像这样趣味盎然的课也并非是台湾地区的“专利”,在大陆语文课堂上也屡见不鲜。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分别安排了用童声读,用老人讲故事的方式读,用表演的方式读,用角色变化的方式读等,将学生带入用朗读营造出的不同课堂情境中,通过朗读来表达小姑娘的心情,再现小姑娘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课文朗读中通过巧妙的角色变化,达成了体物悟情的深度阅读目标,课上得有声有色。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有的老师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在教学《赵普》一文时,有的老师让学生排练课本剧。在本轮教学时,笔者教郦道元的《三峡》,其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郦道元描绘的三峡之景能保留到今天,如果让你去三峡游玩,你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呢,为什么”;教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让学生讨论:“文中有关过年习俗的10件事中,如果让你挑选一件事参与其中,你最喜欢参与哪件事呢,为什么”;等等。不必多举例,海峡两岸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究其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海峡两岸的语文课堂教学均受到了西方教育理论的滋养和影响。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发现,最近几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重新来袭”,成为影响我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一脉。

一、从“重认知”向“重体验”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教学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练习来完成,而忽视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需要一个从认同到内化的特殊过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学应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新知。

二、从“重接受”向“重发现”转变

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两大类。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结果等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习者是接受者;而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活动等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习者是发现者。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按照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学习方式。

三、从“重知识灌输”向“重知识建构”转变

尽管“灌输”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现实中“灌输”仍然存在。在灌输模式下的师生互动交流往往是“超理智式”的,教师以成人的话语方式,在未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和行为细节进行对接的情况下,给学生分析、讲解一些抽象的、空洞的内容,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表面化地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实现自主建构。

四、从“重急功近利”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生长”即发展,自然发展。教育应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必须从扎根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开始。同时,学生必须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他们在学校不能纯粹地学知识,而应在求真、向善、善美的教育雨露中澄澈灵魂。

然而,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却很难走出“以分数论成败”的怪圈,教育功利化思想的阴霾始终如影随形。我们应尽力去改变教育功利化的现实,至少不随波逐流,因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仅仅是一些语文知识和应试技巧吗?笔者认为不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多的是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虽然教知识、迎考试是现实中不可避免的状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剩下些有用的东西”,激发他们爱上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思考……真正教给他们比知识本身更“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王承绪 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4篇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朝族中学汉语教学的有哪些好处

1. 时间分配更加合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需要抄写题目、知识点、练习题等给学生,这些过程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而此时学生往往无事可干,课堂的效率就降低了,而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事先把题目、知识点写好,上课时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了,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朝族中学的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留下的练习题即便是简单的多音字组词,在学生看来都很难,往往发音不准,如果教师把每个多音字的发音都在黑板上写一遍,那么留给教师指导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如果换成电脑操作,教师事先把每个字发音都标注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发音,再配以声音,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在练习的指导中省略板书,教师就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时间的分配更加合理,教学效率更加高效。

2. 能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提高其口语能力。俗话说“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成文”。这句话生动阐述了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中的作用。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口语已成为学生交流和传递学习、生活、活动信息、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促进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已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研究课题。在朝族中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用民族语言发言时表现的非常活跃,积极主动地发言,老师说:“谁能用汉语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则都低下了头,在课下他们悄悄地跟老师说,我说不好,发音不准,没有好词汇去表达,怕同学们笑话等。而多媒体的运用极大地帮助了我们汉语教师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大纲明确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常听常读好文章,可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语段,开拓视野,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朗读训练中应,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朗读教材。因为朗读教材是专家认真揣摩、精心制作的语言课件,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和文章蕴含的感彩,能帮朝族中学的学生把握好朗读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停顿、快慢,调节和控制语调,丰富说话内容,可以变无话可说为有话爱说,有利于拓展说话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多媒体教材还具有可暂停、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所以利用多媒体强化朝族学生朗读训练,取得的效果要比传统教学取得的效果甚佳。

同时,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进行演讲训练。由于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语言的表达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训练学生像汉族学校的孩子一样在讲台上进行演讲,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演讲时的可感性和可仿性,减少难度。训练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优秀演讲的电视录像,给学生提供范例,结合镜头画面,教师讲一些简单易懂的演讲特点和要求,再让学生模仿演讲,训练吐字发音及语感、语调,结合指导学习肢体语言;然后,让学生独立演讲,可以是备稿演讲,也可以是即兴演讲。

3. 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朝族中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灵感,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和教师展开教学互动。在课前给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进行探讨,或借助电子白板设计一些练习习题、分小组上台前来做。在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在媒体参与的互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共同主动,同是教学的主体。老师主动地备课、上课,准备各种多媒体素材,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生同时也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思考,老师和学生共同促进,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一方面,老师借助媒体启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灵感,活跃思路,随时随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老师进行讨论,老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逐渐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借助媒体,可以增强可感性和可仿性、学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素质。

4. 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能提供大量阅读材料。语文(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功能,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另外,应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如何运用现有的多媒体优化朝族中学的汉语课堂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式,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已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还有一些公司专门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课堂的应用中,与学生认识发展的吻合程度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该如何来充分运用好媒体,如何恰当地用好媒体,真正发挥媒体的功能,起好辅助教学的作用呢?在朝族中学工作这段期间,我发现这不是我们教师的水平不行,而是因为种种其他原因造成的。实际上,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利用教师自己制作的软件或一些现成的软件优化汉语课堂,本人就自己的经验谈一点体会:

1. 从教学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虽然具有传统教学没有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起的是一种辅助的作用,不要误认为是一种全能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无论哪门学科,一般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对于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相反,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难以捕捉,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的内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依赖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最有效,而不是处处滥用。既然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要为了赶时髦,为运用而运用。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有的教师在一堂课里仅使用了几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听课的老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本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2. 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如,有些课件在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时,大量调用一些音像图片资料。某些历史题材的影片剪辑,人物讲话录音、图片文字资料等。适当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过多,就会冲淡教学主题。在不失时机地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朝族中学的汉语教学课上,知识相对于他们都比较抽象,尤其是诗词,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则能将静态的诗词知识动态化,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的课件就不能尽如人意,反而影响了课堂的效果。有的课件,由于制作时未能找到合适的音乐,便凑合着找一段用上与课文本身的感情基调不相吻合,甚至相互抵触的音乐。如忽视了课文的感情基调,只为凑点音响效果,不仅无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反会以音害人。所以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千万不可粗制滥造,不然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美学性。如,在初一年级《天上的街市》一课中,给出一张夜晚星空的图片,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样运用电脑媒体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能营造一种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有一种在夜晚星空中散步的感觉,使学生容易入情入景,体会作者当时写作时的感情。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潜能,强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它的优越性了。但如何真正运用好媒体,发挥它的真正的辅助教学功能,还有待于继续探索、研究。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汉语教学中的弊端

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语文(汉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汉语)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汉语)教育,从而开创朝族中学汉语教学崭新的局面。

1. 过多的使用,限制了想象的空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其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以画面、音乐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就是死记硬背式填鸭教学。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发挥其特点,吸引我们的朝族学生去学习,体会汉语的魅力,积极的运用、表达、想象。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尤其在朝族学校工作的汉语教师一定要认识这一点,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都是一种损害,甚至是扼杀。

2. 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语感”获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在我们众多的朝族学校中,学生很少用汉语进行交流,只有在汉语课上,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会说,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的就差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感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比如一些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了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等多媒体去表现的。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其他科学也不同。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朝族中学的汉语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能像汉族中学的学生一样,为今后接收高等教育打下基础。如今,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现今都变成的学生在朗读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汉语课堂的朗读在呈弱化之势。

3. 淡化了课堂上情感间的交流。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滥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参考文献:

[1]高玉琴.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口语训练[J].小学语文教学,1999(4):25.

[2]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2—102.

[3]苑永波.浅议实现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环境条件[J].中小学电教,2001:18.

[4]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1(8):32.

[5]黄秋生.谈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22—23.

[6]周中云.基于个别化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3:14.

[7]刘育涛,安素平.试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5.

[8]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