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21:57: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二年级奥数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

第1篇

实践形式:家教

时间:20XX年1月6日——XX年1月17日

地点:XXXX市名雅花园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数学、三年级奥数、英语音标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

教学方法:教与学相结合、知识点与习题相结合、音标主要以教读的方法

教学效果:三年级上册的书本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掌握、培养学生一种奥数思维、学会如何去读音标和根据音标去拼单词

下面是实践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这次家教的对象是一个即将进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她九岁。由于在这份家教之前,我请教了一些曾经做过家教的朋友,知道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的重要,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第一天我就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她家,经过与家长的一番详聊,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平常习惯。例如,该小女孩的数学基础不错,但由于她老师所教的题目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希望我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还有她的语文认字能力较差,这表现在拼音的题目上。英语由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所以未够了解等。这些信息对我之后的教学安排都是十分的重要的。她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贪玩,这就是我在整个家教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头疼的一件事情。

由于这个学生具有不错的数学基础,所以我把三年级的书本知识与三年级的奥数结合起来,除了教授她三年级书本的理论知识和课后习题之外,我自己也出来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给她做。实践出真知,经过几天的书本教学,我发现这些对于她来说很简单,所以后来我专于教她奥数。我采取先例题讲述后练习加以巩固的教学模式,分专题来进行。例如“和倍问题”、“差倍问题”、“速算与巧算”、“填运算符号”、“找规律”等一系列专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还没升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文字理解方面未够成熟,这点可以从她做应用题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我必须要花多点时间和多点心思去给她讲解题目,否则一味得教她怎样去做题,得出答案是没有用的!这就是一个小学老师一定要耐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这么多的专题中,算式谜专题是最有难度的,它需要全面的考虑。在教她方法的时候她点头以示明白,但是当她做练习的时候她就不会做了。这点让我思考良久,孩子总喜欢不懂装懂吗?还是我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十分的苦恼!

经过十天的奥数训练,每天两小时,我发现了对于一个才刚刚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奥数其实真的有难度,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我坚持教她的原因其实只是想预先训练一下她的思维,培养那种数学的思维,活跃一下脑筋。这不是在浪费时间,这对于开发大脑是十分的重要的。正如现在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必须要面对一道奥数题一样。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必须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其实最后我之所以停止奥数的教学,是因为这个学生其实真的接受不了奥数那些对于她来说十分深奥的题目。于是我转向专教她英语音标,这我也是征求了对方父母之后才拟定的教学方案。音标是会说英语的第一步。由于她是初次接触英语,所以我每天只是教了她6至8个的音标,每一个音标都有具体的简单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有助于教她怎么利用音标去拼读一些单词。她很快就学会了,这一点让我很欣慰,让我至少感到一点的自豪。

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一个东西,就是教一个小学生,可以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就是说,一个小学生其实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的,那么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方法去激励他们,不仅需要哄的方法,有时候必须摆出老师的架子,否则他们只会无视你的存在。当然也是要适可而止的,最好就是跟学生成为好朋友,那样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对大家都有好处!

第2篇

5月2日早上,南京溧水一名13岁男孩因作业未完成,上吊自杀。而当日中午11点多,南京燕子矶一名初三男生也跳楼身亡,原因也是作业没完成,家长让他别上学补作业。

4月26日晚上,云南一名初一学生在写作业时流鼻血,孩子含泪蘸血写下了“我不想做作业”。

……

近期,媒体报道的好几例儿童、青少年写血书、自杀等事件让所有人触目惊心――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纵容死亡的阴影轻易地吞噬稚嫩的心灵,使这些孩子轻率地对待自己如花般的生命?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且日趋低龄化。更让人震惊的是,据调查,有40.1%的小学生说过“不如死了的好”。

8岁男孩:带我去死

“你带我去死吧。”这话出自一个8岁的小男孩之口,让人惊讶。妈妈把他带到了心理医生处咨询。小男孩虽然刚上小学二年级,却有一身“好武艺”,钢琴已考过八级、英语口语很棒,还是奥数兴趣班的尖子生。父母花了金钱、精力对他进行各种培养,可是,却“吝啬”得连玩耍时间都没有给他预留。整日和钢琴、英文、数学为伴,男孩的情绪明显“感冒”,脑海中时不时跳出不想活的念头。“已有轻微抑郁症。”心理医生提醒年轻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留出玩的空间。

初二男孩沉迷于上网,老是和父母作对,和同学关系处得也不好,诊断下来是品行障碍;一对父母天天督促孩子念书,去学校反而成了孩子最不乐意做的事……“过来咨询厌学的特别多。”在心理医生看来,孩子有厌学情绪可以看做是一种正常的反应,“长期做单一的事,人容易疲劳。”据有关研究表明,100个孩子中喜欢读书的不过10个,所以家长对孩子厌学不要感到奇怪,关键是改变教育方法,寻找孩子厌学的原因,加以引导,学会调节孩子的情绪。

及时注射“心灵疫苗”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专家称,“心灵疫苗”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注射”。

第3篇

自荐信与履历表有所区别,他们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升学自荐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仅供参考!

升学自荐信范文1尊敬的__学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这对我来说,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一直梦想走进我心中的名校——__X中学的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学习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我自己!

我是__小学的一位应届毕业生。母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老师培养了我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更造就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课堂内外拓展的实践、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使我更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不断充实自己,全面发展,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誉。我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其中,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全班排名第四,全级排名第十,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可。

我喜欢钻研奥数,我常常徜徉在数学的世界里,收获着成功和喜悦。我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奥数比赛的奖项,被学校评为“市一等奖级奥数特长生”。我酷爱写作,多次获得学校作文比赛一等奖,并曾在全国中小学师生“北京奥运畅想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我喜欢书法,我还喜欢画画……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已者而搏。__X中学历史悠久,治学有序,管理有方,是我梦寐以求的学习胜地,我非常渴望在此度过我的中学时光。我相信,在__X中学这片广阔的天空下,我一定会成为搏击长空的雄鹰!愿您的慧眼,开启我学习的新旅程。

再次感谢您为我留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自荐书,祝您工作顺心!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自荐人:__X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升学自荐信范文2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我叫__X,是__小学X(X)班的一名学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渴望成为贵校的一名中学生。贵校一直是我的目标,我多么希望我现在就已经在她的怀抱!

这是我的自荐信,希望您能阅读。

自小学入学以来,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在学校,性格开朗的我有很多朋友。六年来,我学会了很多和朋友相处的小妙招,所以能和朋友很愉快地相处,朋友们都说我人缘特别好。在学习方面,我从来是不怕困难的。每次在攻克数学难题之后,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感觉所有的疲惫都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又有继续下去的劲头了。我还很喜欢语文,名人事迹、历史故事、诗歌散文??常常不自觉就陶醉其中。

钢琴是我的爱好。我能弹出很多动听的曲子,这都是刻苦练习的成果。学琴途中也想过付出是否值得,可是一想到这些付出都是让我受益终身的,而且已经开始做了,就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绝不轻言放弃!素描也是我的爱好,虽然没有水粉油画那样斑斓的色彩,但是那些浓淡线条中透出的质朴和幽雅却能让我浮躁的内心彻底平静,不骄不躁,不嗔不怒,是我排解情绪的方式??

我一路奔跑,一路欢笑,用汗水拼着自己的拼图。有失败,有成功,有喜悦,有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努力,不怕艰难,不怕挫折,我一定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拼出一幅别样精彩的画卷。衷心感谢老师您的阅读!

此致

敬礼

自荐者:

20__年x月x日

升学自荐信范文3尊敬的重庆育才中学领导:

您好!

衷心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地的小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是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6年级2班的学生,我的名字叫曾小涵,我出生于2001年8月23日。感谢我母校森林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在他们辛苦的教育培养下,我从一个懵懂幼儿成长为今天多才多艺的少年。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爷爷和父母都是老师。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塑造了我开朗活泼的性格。我爸爸是一个特别开明的男人,我可以勇敢地尝试着去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我的妈妈,是陪伴我最多的人,她会很耐心的去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我从来不怕遇到困难,是个典型的乐天派。我特别喜欢参与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公_识和社会责任感。我非常关注社会民生,热心公益事业,踊跃参加各种捐赠活动,我还参与学校,长期坚持为老战士送温暖。去年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撰写的论文荣获九龙坡区科技创新一等奖。我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我每年都被评为校级“三好生”或者“优秀学生干部”,今年年六一儿童节,我还被评为“九龙坡区优秀少先队员”。我一至三年级我担任班长,四至六年级我担任中队长,我还是学校大队部的宣传委员,带领我的小团队为全校少先队员服务,为辅导老师分忧解难。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为新世纪的合格小公民。

我喜欢读书,看闲书、杂书。《奥秘》、《知音漫客》、我都特别喜欢。小时候我爱读_所有的作品,再大点就看杨红樱的作品。到了后来觉得满足不了自己了,爸爸就开始给我订阅《少年文艺》,《语文报》,读一些古典名著,《红楼梦》我也慒慒懂懂中读了一遍。我想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我的作文也经常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妈妈说,女孩子不光要会写,还要有“才”。所以我没事就喜欢画画、听着音乐哼哼,喜欢边唱边跳,总之,我的目标就是做一个新时代的“才女”。不光要多才多艺,还要勇敢上进,比男孩子更优秀!森林小学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四年级开始,我经常担任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各种现场活动我也经常承担为领导解说的任务。小学二年级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参加了简阳市“”演讲比赛,获得小学组第七名。今年12月在谢家湾小学举行的九龙坡区诵读比赛,我也荣获了第二名。

要毕业了,我很希望能到一个优秀的学校学习,为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对育才学校神往已久,渴望成为育才学子中的一员,开始我的初中生活之旅。今天,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贵校的憧憬,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我知道过去并不代表未来,但是我想勤奋才是成功的秘诀。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我充满了信心,我会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期待被贵校录取,,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此致

敬礼

自荐者:

20__年x月x日

升学自荐信范文4敬爱的老师:

您好!

我叫元元,__年2月19日出生,是海淀区__小学六年级5班的一名学生,再过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要结束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了。今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写这封自荐信,因为我渴望上一个好的学校,渴望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开始我的中学生活。下面,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

我的老家在怀柔山里,通过和农村对比,我深深体会到城里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要优越得多,因此,我倍加珍惜爸妈给我创造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努力学好各门功课。

从小,爸妈就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近6年来的小学生活,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在家做作业,我从来不用爸妈看着,遇到实在不会的问题,我会主动向他们请教。爸妈说,这个习惯对我的中学乃至将来的大学学习都非常有益。这一点,我感到骄傲!

爸妈特别注重我全面发展,要求我学好各门功课,我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思想品德和各门功课的评价都是优或者是的“4星”,我将以全优的成绩结束我的小学阶段的学习。这一点,值得我自豪!

我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担任班级卫生委员,我带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在家里,我还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做妈妈的小帮手,而不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我不做温室里的幼苗,要做阳光下的小树,经得住风雨,茁壮成长。这,同样值得我骄傲!

我特别喜欢看书,兴的事就是爸妈带我去书店,我总是对那些书爱不释手。那些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百科知识、诗词、作文指导等等,我都非常喜欢,爸妈就会一摞一摞给我买回来。做完作业,我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通过读书,我增长了很多课外知识,对我的语文阅读、作文帮助非常大,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__年、__年我参加了全国“春蕾杯”作文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和优秀奖。看到满书架的课外书,体味着从中汲取到的营养,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爸妈注重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在搞好校内各门功课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假期和周六日时间,我根据实际需要上了英语、数学、语文等课外班,这对我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特别是从上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学胡,每天练琴1个小时左右。通过勤学苦练,我已于__年2月通过了九级考试,并多次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通过学胡,锻炼了我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不但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反而对我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点,格外值得我自豪!

当然,近6年的小学生活中,留给我的不光是骄傲自豪,除了甜,也有很多的酸、苦和辣;除了收获,也有很多的遗憾和失落;除了优点,我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我会因为不爱收拾书桌而被爸妈埋怨,我会在他们不在家时偷偷看会儿电视,我会在练琴的时候偷点懒,我会关起房门借做作业时间给同学打电话聊天,我更会因为一票之差没评上“三好生”而偷偷落泪,难过好多天。但我相信,这些缺点和不足都会伴随着我今后的成长而逐渐被我丢弃。从老师对我表扬的评语和会心微笑中,从同学们对我更加的亲近和友好的态度中,我知道自己在不断地进步。爸妈一直对我很严格,但是,从他们慢慢减少的批评和指责、逐渐增多的夸奖和鼓励中,我也更加自信。我将带着这份自信,_完成我的小学阶段,迈入中学的大门。

敬爱的老师,我真的渴望在一个好的学校开始并完成我的中学学习,恳请您接纳我!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努力学习,不会让您失望!

此致

第4篇

我是北京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的母亲。之所以下决心写这封信,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于三年以来女儿所上的北京某重点中学培训班假期反复停课、上课,以及由此女儿所表现出来的强烈反应。

暑假初始,在经历了一年一度的淘汰考试后,女儿终于坚守住了在该培训班继续上课的资格。交过不菲的课时费后,本打算7月某日按照通知去上课,却提前收到老师短信,说接到上级通知,培训班暂时停课,何时重开,等待通知。

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欢呼雀跃。但作为家长,我们深知这是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一种权宜手段,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课。而且,到时候课时减少了,内容和任务却不变,孩子们负担会更重。不过,我多么期望这种几乎占用了孩子所有业余时间的课后班能彻底从源头上取消,而不是“一时打压”与“卷土重来”这种反复交替的消耗战!果不其然,没多久又收到通知,说8月某日开课连上10天。

等到临上课的前一天,又接到学校短信,说再次接到上级通知暂停培训,具体开课时间继续等通知。忍不住感叹,又一轮作秀开始了,培训班一定会在开学后开课的。届时孩子们的负担就更重了!

眼看着女儿在这个过程中从对假期还要上课,无法放松的不满、忧愁、生气到无奈、绝望和麻木,情绪仿佛在地狱和天堂间撕扯转换,作为家长,我本打算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大环境感到无奈,自身又无力挣脱漩涡,只能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可是,女儿最近几番不经意的言谈,让我不寒而栗,再也无法麻木和漠然了。

11岁的女儿谈到了“自杀”,问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的班、做这么多的作业,问我死后是不是就都解脱了!

而这件事只不过起了引爆的作用,我写这封信更多是因为长期以来伴随着孩子学校生活的深入,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感同身受,产生了对目前教育方式、体制和理念的诸多困惑。

先从女儿的具体情况谈起吧。她11岁,就读于市某重点小学,聪明、文静、要强,长期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良好,几乎每年都荣获“全优生”和“三好生”的荣誉。一、二年级时,我们秉承自由发展的理念,几乎没给孩子报任何课后班,女儿校内成绩仍然优秀。

三年级时,我们发现周围孩子都在报读附近或者目标中学的培训班,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上两个或更多中学的课后班,俗称“占坑”。比较之后,我们也让孩子报考了某重点中学的培训班,一直上课至今。每周末上半天的语、数、英课程,假期会集中上10天左右。每学年进行测试,上了规定分数线的继续留读,分数不够的就淘汰。这种测试面向全市同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任何平时没参加过该培训班的学生,都可以报名交费参加每年的测试。可见孩子们面临多么大的竞争和挑战啊!

这些坚持到六年级的孩子们会在第一学期最终角逐该中学实验班的名额。毫无疑问,近千名孩子,大多最终难逃淘汰的命运,无数的周末和课余时间,万元多的消费将统统付诸东流。而值得一提的是,经过5年(培训班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招生)的淘汰,该校的培训班总人数和班级数几乎没减少过,16个班,每班五六十人,让人不免怀疑学校的主要动机在于敛钱。

再谈谈课程本身。奥数、古文、英语,学到如今,我女儿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感到厌烦不已,说老师只负责讲课,几乎不和学生互动,一副反正你家长交了钱、没人请你来、你不来有人来、爱学不学的架势。课本上的知识加上老师毫无热情的讲解,还要求死记硬背,对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枯燥和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校校内的功课负担已经够重了,课后还要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不仅打消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造成了过早的“厌学”倾向,这对于孩子一生是多么的可怕!对于我们社会急需的“创造性”人才是多么大的扼制!

说到这里,您或许忍不住要说:“既然如此,作为家长,何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种培训班呢?两厢情愿的事情,又没人逼迫你去做。”问得好!我也时常这么问自己,很可能大多数家长也会这么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搭上自己的休闲时间接送孩子,甚至一起上课陪读,回家还要讲解、督促,浪费了休息时间不说,还要花费高昂的金钱(一个暑假,单我女儿上课后班的费用高达7 400元。她还算班里上课少的,请一对一家教的更无法计数)。更要命的是,孩子并不喜欢,准确点说是被逼无奈。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最初的回答是: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上好中学、好大学、有好出息。这份心愿有什么错!而且明摆着有重点中学,教育部门又取消了统一的升学考试,几乎堵死了大多数孩子通过掌握校内知识而升入重点中学的路。情急之下,家长们只能想法“锤炼”孩子,让他们掌握各种“本领”,去叩响各重点中学五花八门的门槛。

君不见,每年春节后,一到周末,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家长领着疲惫的小学生游走在各个重点中学之间,从一个考场出来立马奔赴另外一个,走马灯般地让孩子应试。实在不知道那些面容疲惫的孩子感受如何!没有人会问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承载了多少厌倦、无奈、绝望和麻木!

这些还只是“城内”的风景,围城之外,针对每个重点中学的招生做法,各种社会培训机构更是开发出了琳琅满目、专为小学生设计的产品。

比如,我女儿的培训班开设语、数、英三门课程,但由于培训班老师一律采取漠然地填鸭式的教学(每班五六十人,老师也无法做到个性化教学),很多孩子难免课堂听不明白,课后又无处可问,怎么办?别着急,附近就有培训机构聘请教师招募班级,专门针对各个重点中学培训班的课程进行二次讲解。

所谓的“生物链”班级吧!为了提高女儿的成绩,同时减轻我们的负担,我们给孩子报了两科这样课后班的课后班。这样,每周又多了两次课,而我们则要负担更大的开支。据我所知,我女儿班里的孩子几乎都在上着类似的各种课后班!还不算社会上的各种考级培训课程。单是一个小升初,这后面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让人难以想象。连女儿都说:培训班不能停,是因为有很多人会为此失业。

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为了小升初这人生路上的一处小小关口,集中全家人的各种资源(时间、精力、资金、关系),而最核心的因素――孩子的自发、自主、自立、自理能力能因此提高几分呢?我们是不是在塑造着一台台标准的社会化大机器呢?看着那些背负沉重书包、面色疲倦、身心压抑的孩子,看着那些失去了童年乐趣、从小被迫顺从、日渐被压制了各种创造性和兴趣,只知道埋头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们,难以想象我们正在培养出怎样的“机器”来建设我们未来的国家啊!

我不禁要继续追问: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为什么我们整个家庭和社会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这种怪圈而无力自拔呢?我的孩子也在追问:“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课后班呢?难道校内的知识不够多吗?”这样的后果之一是:老师和同学都对校内课程毫不在意,老师讲课时经常会说,“这些内容好多同学都在课外学过了,老师就提几个问题。不会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补习。”而且事实上,老师鼓励孩子去上各种课后班,至少这样会减轻很多自己的教学压力。

我的女儿不知道,其实他们的老师也在业余时间带各种课后班,每天的收入几乎可抵校内一个月的工资。我无法想象,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下,有几个教师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能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以我短浅的目光来看,各种培训班和社会机构的指挥棒是金钱,而能让广大煞费苦心的家长不仅“自愿”交出金钱,还交出自己孩子的诱饵只有成绩,而抛出这一诱饵的则是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

我不知道学校的招生标准是谁定的,我知道的是,各级教育机构的最高宗旨应该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自立、自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转瞬即逝、静止的成绩单绝不能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尺!尤其对于充满想象力、正在培养各种兴趣的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的标尺无异于扼杀他们的成长!

看着我们的孩子,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如今却被各种功利思想绑架,成了傀儡,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逐渐沦为各种利益团体的口号,我再也不想卷入这桩谋害和扼杀我孩子自主、自发和创造性的“阳”谋中了,我想要一个健康、活泼、自信、自尊的孩子,一个能和人与环境和睦共处、并从中终生受益的孩子!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朋友移居国外!我感叹自己的经济无力!我甚至开始梦想有朝一日为了孩子去忍受孤寂的二等公民待遇!不过我也庆幸孩子早出生了几年,至少不用为了进幼儿园在出生前就排队等待!

没办法,我只有一个孩子,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取消各类重点学校,定期调换校长和教师!这封信,我也预料到很可能石沉大海!我心里只有苦笑和绝望!但为了孩子,我宁愿和她一起做梦!

这封信,算是最后的呐喊吧,替我的孩子,也替她的伙伴们!

第5篇

关键词:儿童阅读;去功利化;成人责任

阅读是人类精神成长的阶梯,对于儿童而言,意义尤为重大。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有质量的儿童阅读将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众所周知,由于儿童自主性的缺乏,儿童阅读必然要在成年人的参与及指导下进行,对于儿童的精神成长,成人负有极大的责任。当前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是,成人世界中功利主义盛行,它已被自觉不自觉地带入到了儿童阅读之中,给少儿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了诸多隐患。为此,我们将以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问题为视角,审视和讨论其中的成人责任,希望我们的浅见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一、成人的角色担当与儿童阅读功利化问题对于成人而言,在儿童阅读中,三类人群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是教育者;二是儿童读物的生产和经营者,也即童书作者和出版者;三是媒体从业者。他们的行为对于儿童阅读是否走向功利化,以及程度的深浅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认清每一人群的角色担当,加强责任意识是他们乃至每个成人义不容辞的社会使命。

第一类人群主要包括家长和教师,他们对于少儿精神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他们是站在儿童阅读零起点上的人,是最重要的指导者。就家长而言,儿童阅读的选择权很大程度上被他们所掌控。虽然我们现在提倡儿童的自主阅读,但是完全的自主,在儿童年龄段事实上并不存在,一方面幼童对阅读材料不能作出判断时,家长就是唯一选择者;另一方面,在将一定的阅读自交给孩子时,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上。

且不说购书经费出自他们之手,当他们认定阅读材料不适宜时,往往要行使最后的否决权。这个时候家长的思路和培养方针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然而,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的今天,还有多少家长能在儿童阅读中不为社会功利所动呢?有专家在进行深入的调研之后指出:“父母在给儿童选购图书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总希望儿童读物中富含大量知识和信息,通过阅读能使孩子认识很多字。我们曾经在活动中给家长推荐很优秀的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读物,常听到家长的一句评价就是:太简单了。”[1]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存在,许多家长将孩子的阅读定位于知识数量和速度的比拼,在贪多求快、求“实用效果”的心理下,他们的阅读期待是使孩子成为“天才型”的“小大人”,儿童阅读成为了成人世界的投影。于是真正的经典好书被忽略,儿童阅读规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与家长相比较,教师应该更懂得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但在攀比之风盛行的今天,教师们在长期培养和短期成果之间也常常面临痛苦的抉择。当下,各种层次的学习竞赛层出不穷,以教科书为目标的标准化考试及其成绩,成为教师评比晋级的重要依据。在这种状态下,所谓放弃“与学习无关”的阅读这一类的伪问题甚嚣尘上,许多教师以大量教辅书、范文、题库等阅读材料充斥儿童的头脑,儿童对书本的亲近感往往被中断,而代之以厌恶和疲劳。在现行机制下这是教师成果的必然,甚至也是家长们的期待。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来说,已不是要不要功利化阅读,而是敢不敢抛弃的问题。

如果说儿童教育者受到社会风气和制度设计上的被动驱使,而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功利化阅读,那么第二类人群的社会道德感,则是决定他们在儿童阅读功利化中担负何种角色的重要依据。对这类人群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在儿童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市场利益与道德良知必须很好地加以协调,如果两者发生冲突,市场必须让位于公益。

受市场利益驱动的作者和出版者,在儿童读物的制造上主要会产生两大问题,一是问题读物对儿童的毒害,二是儿童读物的跟风制作,会带动功利化阅读。第一个问题虽然极为严重,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就论题所及,我们关注的是第二个问题。当来到图书市场可以发现,首先,为了社会的一般喜好,现在的儿童书籍即使是中国作品,从名称到内容,洋味都特别重,似乎这样就可以与时代接轨。然而,我们要问的是,时尚倒是时尚,民族性何在?长此以往,儿童今后如何建构中国化的精神世界?其次,某某大全之类的书特别多,打着名著、系列的旗号,似乎一册在手,就可以立刻占据知识高地。

这些书籍虽诱人眼球,但内容大多注水,无论是家长的经济承受,还是少儿的知识接受度上都是有问题的,它给购买者带来的是浮躁阅读。再次,有些书籍中,图画、卡通的部分远远多于文字,虽受到儿童甚至有些家长的欢迎,但是随之而来是浅阅读乃至伪阅读的严重问题。以上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是,为市场的短暂利益所动,迎合的主要是社会功利性要求,不注重研究儿童特点及教育规律,从而使得儿童阅读的功利化,不仅没有在产品制作这个源头被阻止,反而被强化。

除了以上两种人群,媒体从业者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时下所谓流行文化的盛行,与媒体的拉动关系很大,加之现在网络媒体的力量在不断影响着儿童,所以媒体的儿童责任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现在的媒体不仅影响儿童阅读的习惯及喜好,甚至直接面对着儿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除了平面报刊外,上网浏览网页,已极大影响着今日的儿童阅读。据有关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一方面儿童阅读不同程度地受到大众流行文化的影响(如韩流、日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儿童阅读快餐化休闲化的倾向。”另外,“据抽样,小学二年级至初二年级学生中每天上网的约占五成,……38。5%的调查对象甚至表示更愿意生活在虚拟的世界。”[2]总之,当前儿童问题的产生,源头主要在成人世界,当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儿童阅读功利化问题时,要问的是,成人们,你们尽责了吗?你们应如何尽责?

二、起点和终点的关系:终身学习视角下看儿童阅读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达成这一目标,近年来家长们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从当下各种少儿培训班的兴盛中就可以得到证明。为了突出早期学习的重要,某些人不惜宣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功利主义的盛行,使我们在此不得不加以提示的是,固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更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跌倒在终点线外。儿童是未来,成人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将来的成才,人生如果是一场长跑竞赛,他们才不过刚刚起步。

事实上,仅就儿童阅读的问题来说,许多家长的眼睛就仅仅盯着当前的读书状况,而忘了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忘记了儿童规律和知识内在特点。试问,人为催发出来的“神童”,如果不能在成年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出成绩和贡献,这种培养的意义及价值何在呢?在此,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首先,终身学习在儿童阶段怎么实现?儿童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这时候的学习对于日后当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父母们总是喜欢将他们的孩子送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为这样就踏入了成才之路。可以注意到的是,这些培训班主要是一些技能性的训练,大致分为美术、音乐表演等才艺的学习;语言学习,主要是外语培训;还有就是体育训练。这里面缺少的恰恰就是面对文本的阅读。或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外语学习吗?还有作文训练呢。但是请注意,这种培训一般是技术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沉下心来读书。事实上,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就是这样被挤占的,在素质发展的借口下,一种最重要的素质:读书学习的素质正在悄悄退化,

这将极大地制约他们今后的成长。《中国儿童阅读现状》中说到北京某媒体编辑陈川林的例子,“现在的孩子一是没有好书可读,二是没有时间读书。他的女儿正在上小学一年级,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每天下午要上课后班,回到家吃完饭就赶紧做作业,晚上8点半就要上床睡觉。为了保证做作业的时间,已学了3年的钢琴课停了,电视也不让看。周六、周日两个下午学游泳,一个上午学画画,一个上午学英语。她还有多少时间来阅读?”[3]这样的例子是十分典型的,即使剩下的看书时间,也被教科书用去极大部分甚至全部,那么,不读书的中国孩子用什么来起跑呢?又有什么后劲进行后面的竞赛呢?其次,阅读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儿童时期知识发展的意义是为今后打下深厚的基础,所以真正经典的、基础的知识训练是绝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很多儿童阅读材料在所谓素质教育的幌子下,一味求新求变,在贫乏的“创新”思路下,低级趣味及无厘头大行其道,真正具有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的儿童读物反而受到排挤。经典的儿童读物少之又少,甚至传统的经典还被恶搞,如孙悟空、唐僧、姜子牙等成为恋爱高手,加之一些稀奇古怪的脑筋急转弯、玄怪魔法故事等充斥少儿的大脑。此外,在学科知识上追求难度,似乎超越常人的小神童可以呼之欲出,最典型的莫过于以奥数、神奇记忆等为代表的那些所谓高难度的知识书籍,这些超难度的知识耗费了儿童大量的阅读时间,更主要的是,它们对于今后的学习并无明显的持续性作用,除了满足家长以及孩子暂时的虚荣感,并无其他好处。在当下,一方面是少儿培养“阶段性成果”的辉煌,另一面却是成人世界的黯然失色,这种培养模式的效果到底如何,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和最终成就,今天,我们并不需要孩子具有多么夺人眼目的“天才成果”,需要的是平实的基础学习和知识积累,为了明天他们积蓄更大的知识力量,阅读必须丢弃功利,让他们的心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亲近那些千百年来经典的知识形象,广泛地获取最基础的精神养分,这已是家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次,阅读是一件沉潜的事情,静下心来读书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可如今在功利化的社会氛围下,这也成了一件不易办到的事情。阅读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了一种表演,除了前面所说的起点线上的比拼,还有就是现在盛行的阅读秀的危害。例如,现在一些地方让幼儿来参评国学宝宝、英语宝宝等,当这些少儿在摇头晃脑地朗诵经典或者英语诗文时,文本的意义如何已不重要,书本只是活动的一个道具,它助长的是孩子们的表演欲,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反倒远去。笔者就见过媒体中宣扬儿童倒背《道德经》的故事,真正有国学常识的人,是绝不可能同意这样的学习方式的。总之,选秀带来的是心浮气躁,使得浅阅读或伪阅读趁势而上,扰乱的是正常的知识通道。如果家长、教师指望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将来的大师、巨匠,那就未免可笑可悲了。

三、缺失与重建:儿童阅读中的求善与审美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观念中,阅读除了求取知识之外,还有求善和审美的功能,它们大致承担着德育与美育的任务。《礼记?学记》说:“人不学,不知道。”《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映的就是这两个方向上的问题,所以古人才会有“读书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类的说法。

然而,在当下的阅读实践中,书本往往被看做获取知识的源泉,而其本有的教化求善和审美维度被大大弱化。在儿童阅读中,由于家长、教师等功利主义的潜在影响,他们虽能认同求善与审美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被所谓的智育等问题牵引,而难于将阅读或学习中求善性与审美性加以落实。

以求善的德育问题为例,有调查表明,“平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更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4]儿童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精神成长,求善、审美的缺失对于孩子的道德素养和美学境界都将产生严重的制约,既使阅读功能受损,更不利于少儿的精神成长。

按照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本我向自我、超我逐步发展的过程,童年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从儿童阅读的视角来看,好的阅读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逐渐实现超我,建立完善的人格,促进人性的健康成长。

反之,如果在功利化思维下不重视这一块教育,造成精神追求的空白或浅层次,将极大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应该从儿童阅读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德性。当然,儿童阅读需要的是鲜活和感性的人和事,我们就通过一本本书籍向他们展现,在阅读氛围的建构中,让书本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形象和故事,激励他们求善向上、奋勇向前,让他们平稳健康成长。

阅读除了可以激发儿童的德性之光,在培育美的眼光方面也至关重要。在儿童阅读中什么是美的?孩子们或许会说美丽的色彩、漂亮的图画、可爱的卡通形象,等等。

这些当然可以构成美的要素,但它们都是浮于面上的一些形象,如果成人的认识也仅停留于此,在儿童阅读中就会助长浅阅读乃至伪阅读的风尚,成人所具有的引导之责也将由此而缺位。作为成年人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深层次的美,这种美将从简单的好看、快乐等感官刺激中升华出来。这种升华之美首先是前面所论及的,由求善而来的人性之美,它将帮助孩子在阅读中陶冶情操,磨砺心性。例如,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体会到美德为何而美,懂得人类因善而美丽的道理。

在爱国主义的故事讲述中,审视道德的光芒,回味伟大精神的壮美。这种升华所带来的快乐,是将孩子引领到道德的高地,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将意义深远。其次,阅读所带来的美感还应该有一种探索之美,在儿童的眼中,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神奇,他们充满好奇的心会提出无数的问题,通过阅读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地激发出来,不要用大人的高姿态去教训他们,而应该在儿童本位上去和他们共同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

成人的引导,将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探索之美将使童年五彩斑斓,也为他们将来的科学之路搭设了一座美丽的桥,这远比那些奥数的辉煌成绩和少儿选秀中惹人赞许的表演更为意义重大。其实只要我们把眼光放远点,不为时下的功利意识所左右,儿童阅读将成为一件充满魅力的事情,不仅对于儿童,对于成人也是如此。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儿童阅读中的成人责任,成人应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孩子的阅读,既看到起点的意义,更应注重终点的成就,在去功利化阅读中,优化阅读结构,构建沉潜的读书氛围,并应突破狭隘的知识取向,把求善和审美作为儿童阅读的重要目标,为儿童的人格完善和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阅读的功利化倾向[J]。父母必读,2004。(12)。

[2]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儿童发展:〈2005—2006上海少年儿童发展报告〉解读[J]。上海教育,2007,(8上)。

第6篇

你知道AS吗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有怪异的癖好、回答问题好像在梦游、说话喜欢多次重复、情绪不对时还会大喊大叫……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们是低智商的“傻子”、怪异的“病孩子”。

家住重庆的丁丁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他在学校惹尽了麻烦。这使得丁丁妈三天两头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说丁丁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怎么纠正都不行,希望家长能领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次的检查结果让丁丁妈一时无法接受,医生说丁丁的智力有问题,建议家长直接办理休学。

痛苦不言而喻。回家路上,丁丁妈感到周围有无数个声音在嘲笑她―“你生了个傻子”,这仿佛是对她和孩子整个人生的否定。短短一个月,丁丁妈情绪低落,瘦了整整10斤。

但冷静下来,她觉得医生说的也许不一定对。虽然,儿子上课不听话,惹了不少麻烦,但考试成绩一直不错。丁丁妈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有很多的孩子跟丁丁一样,有着鲜明的特征:好动、不听指令、长期处于精神旺盛的状态、语言逻辑性差、没耐心、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肯学、我行我素,但却在某一领域智力超常等等。而根据网友们搜集来的国外医学资料来看,这些孩子们得的病有个洋名:阿斯伯格综合征(以下简称AS)。

AS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如同孤独症一样,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治疗的灵丹妙药。

丁丁妈在网上发现有很多AS孩子的父母甚至从没听说过这个病症,只能无奈地向外界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笨孩子、傻孩子,甚至被拒之于校园门外。难道,这样的孩子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AS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别名:天才病。得了这个病就会变成天才?这还是一种疾病吗?这样的疾病又该如何医治呢?在中国,AS儿童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他们来自火星

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妈妈。她给AS儿子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尽自己所能把孩子引向天才之路。

8岁的康康皮肤白皙、帅气可爱,看上去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明伶俐。但是,如果有人问他:“康康,你几岁了?”他左看右看,沉默不语。你耐着性子再问一次,他仍然目光游离,满腹心事,然后回答你:“8岁。”之后,他不再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而是旁若无人地一边看着书,一边绕着桌子转圈,一直转到你头晕为止。

这个时候,康康妈会很坦然地告诉对方,儿子并不是不懂礼貌,而是他不会与人“交际”,他是个AS孩子。从痛苦纠结到坦然接受,她花了好几年时间。

康康妈和康康爸都是硕士学历,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商人。夫妻俩平时工作忙碌,康康妈直到36岁才生下康康。

两岁之前的康康让人很省心,走路、吃饭不用人教,都是自己摸索着学会。唯一不同的是,康康不太合群、不爱与人交往。比如在小区里,康康不喜欢和同龄小朋友扎堆,而是一个人玩;和他玩捉迷藏,不管你如何诱导,他一定不会来找你。不过,康康却很喜欢在家看书,有时一看就是一下午,这使得他在两岁时就掌握了很多成语,让父母很骄傲。

然而,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康康却惹来了很多的麻烦。他常常跟同学闹矛盾,喜欢用大喊大叫来表达不满;老师要求孩子上课背手,他却总是不停地原地转圈。一次,老师在课上播放音乐,别的小朋友都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有康康在一边撕心裂肺地大喊大叫。

老师实在管不了只好找来家长,对康康妈说:“这孩子不是听力有问题,就是脑子有问题。”

那么喜欢读书的孩子,怎么可能脑子有问题?康康妈虽然不相信,但是儿子确实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举动。于是,康康妈带着康康去医院。在车里,康康妈随意地放着古典音乐。这回,康康没有狂躁,也没有喊叫。相反,他很享受这样的音乐。这一细节,更让康康妈坚信,孩子不是脑子有问题,只是耳朵比较挑剔―他不喜欢流行乐,只喜欢古典乐。

在北医三院精神科,医生先给康康测了智商,100分以上,智力高于普通孩子;再测,医生终于得出结论,孩子有可能得的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但是因为AS被中国医生所知的时间并不长,医生也提供不了太多相关信息。回到家后,康康妈查询了大量国外对AS的研究成果。

她发现,在美国,大约每500个人中间就可能有一个AS孩子。而这样的孩子通常被称为“神童”。历史上许多大师都有AS方面的特征,如爱因斯坦、牛顿、凡・高、莫扎特、康德以及中国的陈景润。

AS孩子有着相似的特征:他们行为刻板、心智往往是同龄人的三分之一、运动协调能力差、说话缺乏逻辑、不擅与人交际……但另一方面,他们通常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特别是在认字、背诗、音乐、艺术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天赋。

原来,康康就像是来自火星的天才儿童,作为父母首先要听懂他们的语言,才能帮助他们完成天才的成长。

几年后,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康康妈心想,要是实在没有学校接收康康,那么让他在家看书,自己教康康学习也挺好的。但是,在咨询了医生后,得知AS孩子行为古怪而特别,进入正常学校学习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

被老师告状是家常便饭

由于康康虽然有方向感,但是因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放学路上很容易迷路。所以,康康妈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小学。可在接受入学考试的时候,康康怎么也不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康康妈知道孩子是知道答案的。结果,自然是被拒收了。

在老师的提醒下,康康妈去北医三院开证明。由于医院当时还无法开出AS证明,只开出了高功能自闭症的诊断证明。持这个证明的好处是康康的考试分数不会被计入班级的平均分,这样就不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成果和整个学校的成绩。所以,学校会降低对康康的要求标准,把他当成一个病孩子对待。但正因为“有病”,康康今后无法上重点学校。

不管怎样,孩子总算进了学校的大门,康康妈松了口气。可刚上学没几天,告状电话便打来了。

老师正上着课,康康突然站起来原地转圈;被老师制止后,他又开始唱歌;再被老师制止后,他干脆走出教室,到走廊里溜达去了。

语文老师给学生们在练习本上打分,可康康给自己打好了分数。老师生气地说:“康康,这个是要老师来打分的。”康康淡定地说:“不用了,谢谢。”

数学老师问他:“一加一等于几?”康康并不回答,而是拿起纸笔,迅速地画出两条小龙作为答案。

一次,上课时,康康又溜出教室,然后走进老师办公室,把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搬到了走廊地上,然后拼成了一个心形。班主任无奈地跟康康妈说:“下课后全校老师都要上我这儿领回自己的东西。我就从没见过这么特别的学生!”

康康妈解释说,康康是个AS孩子,又称天才病儿童。可一个老师的回答是:现在的教育制度,1000个爱因斯坦也要被扼杀了。面对很难沟通的老师,康康妈无话可说。回家后,她平静地问康康为什么上课转圈?康康说,老师讲的课没意思。康康妈又问,那为什么又要把老师的东西摆到走廊里?康康说,我要给老师们一个惊喜!

康康妈笑了,能说康康做错了什么吗?只能说,成人不懂得孩子的心吧。

从此以后,告状成了家常便饭。而康康也因此三天两头被老师赶回家停课反省,短则一天,长则一个月。

转眼到了期末考试,虽然没上过几天课,但是康康妈知道儿子的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但问题又出现了,康康拒绝答题。康康妈又跟老师申请陪考,因为儿子会给自己这个“面子”。还好,学校答应了为康康举行一个学生的考试。两门课程,康康用半个小时就答完了,之后便站在窗边,听树上小鸟的欢叫。成绩出来,都还不错。

让人吃惊的“天才”

虽然在学校里,康康被当成落后分子,但是康康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天分。

幼儿园时,老师教五线谱,康康看了一次就学会了。老师问康康妈:“你是音乐老师吗?”她回答:“我连五线谱都不会,怎么会教音乐?”

于是,康康被送去学钢琴,每天练习15分钟钢琴,每周去老师家学一小时。就是这样,才5岁的康康,许多高难度的曲子,往往一弹就会。

而康康在美术方面的天分也让人吃惊。今年暑假,8岁的康康打了两次网络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然后画出了8本绘画书,他的绘画想象力丰富、画工精细、故事性强,看得人连连惊叹。

康康的记忆力超群,许多知识都是自学而成。两岁时,康康就认识很多汉字和英语单词。幼儿园时康康就可以和妈妈用英语对话,而读书是康康最大的爱好。康康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奇幻世界,比如最近,他开始钻研恐龙。

“爷爷,你说恐龙会吃人吗?”

“当然会啊。”

“错了,恐龙生活在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那时候还没有人类呢,恐龙怎么会吃人呢?”

康康对恐龙的了解大大出乎爷爷的意料,他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能准确说出几十种恐龙的名字。除此之外,他的对话也很独特。

“康康,今天怎么没大便呢?”

“因为食物还没有到达大肠……”

“康康,跟叔叔说恭喜发财!”

“叔叔您听,新年的钟声响了,让我们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康康,学校就在家楼下,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

“我迷路了。我问小树,你告诉我怎么回家?小树没回答我。”

“妈妈,这是康纳龙。”过了10分钟,他又说:“妈妈,这是康纳龙。”再过10分钟,他又重复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让康康妈听着很抓狂,但这就是康康的奇异世界。有时,康康妈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幸运的是,康康有着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天分,将来很有可能成大器;不幸的是,康康是如此与众不同,却注定要生活在一个需要服从的社会。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康康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这对康康来说就足够了。

因为,康康妈曾亲眼见过一个AS孩子差点被“毁”的经历。小区附近有个孩子,经过观察,康康妈发现他是个AS儿童,但父母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逼迫着孩子上了重点小学。他本是个数学天才―才上一年级,就可以做六年级的奥数题。但因为父母把他当成普通孩子来管教,一旦孩子不服从,父母非打即骂。这样下来,弄得孩子越来越自闭,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于是,康康妈总会找机会和孩子的妈妈交流,给她讲AS孩子的特征,讲他们不为人知的天才一面,以及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还好,那个孩子的家长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按世俗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而是顺应孩子特殊的成长规律。

他们需要爱与尊重

2011年9月1日,孩子们开学了。这也意味着,全国各地的AS孩子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康康妈试图让康康学会自己走回家;丁丁妈则担心孩子会不会在学校惹事,如果老师再打来投诉电话,自己只能选择辞职回家。

与之相反的是,山东的嘟嘟妈在经历了一系列“孩子受欺负”事件之后,毅然选择不让孩子上学,自己在家全职教孩子。

嘟嘟妈受过良好教育,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好孩子。除此之外,她给孩子报了小班制的自由创意画画课,参加每周的绘本馆,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散步。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确实进步不小。在她看来,没有人比一个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学校才能给孩子学习社交的能力,家庭教育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而越来越多的AS孩子的家长们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在网络上,豆瓣小组、QQ群、论坛等等,父母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AS儿童,更多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无奈。

一个妈妈说:“我认识一个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妈妈,她的儿子上个月确诊为AS后,学校马上安排了一个一对一的心理老师。但中国的学校目前没有这样的优待,对大多数学校来说,AS毕竟太陌生了。并且,孩子在以分数至上的学校,老师和同学很可能会叫他精神病,遭到周围人的歧视。”

确实,如果教育不当,他们很容易成为王小波笔下的“一片土和一只猪”;而如果教育得当,他们则很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那群人,他们天赋异禀,他们是真正的天才。但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无法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比如单独设立针对AS儿童的学校,或者是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然而,对于“天才病”的说法,很多AS家长并不以此为傲。他们对孩子的期待是,成为一个像别人那样的普通人,不求成为伟大的人,只求别被彻底边缘化。但是这样的期待根本不可能实现,父母和孩子只能更加痛苦。

而真正能接纳AS孩子的父母,才能体会到那种特别的幸福。在康康妈眼里,康康从来就不是一个怪孩子,而是一个“幸福天使”。“他对学习永远都表现出专注专心,有着超强的自学能力;他对人从来不记仇,在他眼里,周围全都是好人;他永远保持着纯真,即使长到30岁,心智可能还是10岁的孩子;他对物质的要求极低,很容易感受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