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8: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毕业教育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形势 主客观因素 对策

近年来,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曾几何时,英语专业还是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可是现如今就读于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却就业前景堪忧。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是由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是客观因素,如高校扩招和培养模式的缺陷,也有些是主观因素,如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工作经验等。针对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展开详细的分析研究,寻找总结形成这一不利局面的种种原因,思考探索解决就业困难的对策,对指导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有着实际意义,同时也有助于高校相关部门更好地完成就业工作。

一、当前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这几年,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用“极为严峻”四个字来描述。每年毕业的英语专业大学生不计其数,而英语人才的就业市场空间有限,导致大量英语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蚌埠学院2011届英语专业的109名毕业生当中,除去考上专升本的学生,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只能屈就于销售、保险等跟英语专业无关的工作岗位,有些甚至至今都没有获得就业机会。大部分兄弟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如此。麦可斯(MyCOS)研究院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总人数位列所有专业之首,商务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失业总人数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九。英语教育专业排在2010年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中的第三位,同时排在2010年薪资较低的十个专业的第九名。麦可斯研究院还把英语本科专业列为2011年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十大专业之一,把商务英语列为2011年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之一。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1]

二、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高校扩大招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各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本专科人数为108万,到了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57万,这个数字为1998年的六倍。扩招在收获了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教育机会等益处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人们所担忧。由于扩招规模过大,速度过快,很多高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都出现严重滞后的情况。高校教学环境和师资水平达不到要求,后勤服务质量跟不上,特别是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落后,不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结果,当初的国家统一给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盛况,变成了如今许多毕业生无法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学无用武之地这样的局面,的确让人感慨万千。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普遍下降。更糟的是,全国范围的英语专业均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无法保障培养出来人才的质量和应有的竞争力。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致力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过分忽视引导学生对其他领域知识的涉猎。这样一来,往往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熟练处理日常生活中中英文信息的传递,而对于有所涉及其他专业的工作则一筹莫展。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当前形势下,市场需要的更多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外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不够宽”[2]。这样的知识构成是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的。随着其他专业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本属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份额受到了程度越来越严重的压挤。

(三)学生自身准备不充分。

除了上述的两个客观原因以外,学生自身主观努力的不够也给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就业市场空间的有限使得竞争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就会被首先淘汰。所以,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把心思好好用在学习上,或是学而不精,那么毕业后的后果将不难想象。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上大学时整日浑浑噩噩,不去博览群书,不和同窗探讨,不常向老师请教都可能成为最终就业失败的导火索。专业知识的匮乏再加上缺乏对目标就业市场的必要调研是英语专业毕业生无法获得满意工作职位的最主要原因。

三、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前的相应针对性措施

(一)了解就业现状,进行相对应的职业规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早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就应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或通过向有相关经验的师长请教的方式对自己所就读的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尽早制定对策,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关于如何具体地收集就业形势方面的信息,前文提到过的麦可思(MyCOS)研究院每年的就业蓝皮书非常值得推荐。其中收集和分析的各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信息是唯一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广泛参考和引用。

对英语专业就业形势有了了解以后,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个详细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职业生涯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3]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能否顺利发展可以说至关重要。大学生应该积极踊跃参与“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既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又可以参考评委老师的意见建议修改自己的规划,使之尽可能地趋向合理。

(二)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个人在英语同行中的竞争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结果与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4]在当今社会,英语像计算机、驾车等一样,已经更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的工具。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因此,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如果想靠英语吃饭,想和公外的大学生竞争,就不得不加倍努力。应当能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这几乎是求职面试时展示自己英语能力的唯一工具,同时也是面试官检验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依据。相关重要证书的获取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科生必须努力拿到专业四级和八级证书,专科生一定要有公外六级和专业四级证书。没有这些证书可能就会被很多用人单位挡在门外。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证书,计算机、商务英语、普通话、导游等证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从总体来看,对英语这样一个专业来说,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未来求职成功与否和工作环境的优劣。

(三)尽可能多地利用实践活动锻炼自己。

“我国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应聘大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将英语与应聘岗位的业务能力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市场”。[5]所以,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专业毕业生还应多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多渠道寻求实践机会,特别是要利用好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契机,积极主动地联系实习单位,报酬低点都没有关系,目的主要是学习经验,锻炼实践能力。另外,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做兼职等方式也能提高业务能力、学习能力,以便今后能够从容顺利地融入到社会中。学生干部能够比一般同学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老师,长期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得到进步。在设法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解决一个个困难的同时,个人能力也会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对自身的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利用做兼职的平台比较早地走上社会,和形形的人打交道,比那种只懂得闭门造车的同学更容易出成绩,得到锻炼。

(四)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培养坦然健康的心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和学生家长来说并没有完成从精英就业到普通劳动者就业的观念转变”。[6]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最终希望落空、抑郁茫然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在就业的时候,他们的情况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好的就业单位不愿意接收他们,而待遇差一点的单位他们又看不上。事实上,可能一个又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正在从他们身边溜走。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就业时建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值。正确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是建立在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以及对自己个人能力加以客观评估的基础之上的。天马行空的幻想是不切合实际的,会耽误就业的最佳时机。此外,在就业时拥有乐观坦然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不怕失败、不气馁、不绝望。对一时的挫折一笑置之,坦然面对,用叹息忧愁的时间来多多反思总结失败原因更能帮助毕业生在下一次面试时获得成功。

四、结语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英语专业大学生不知所措。要想克服将来找工作时会遇到的困难,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冷静地分析影响自己顺利就业的主客观因素,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积极调整心态。只有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从如此惨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麦可斯研究院.2011麦可斯――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EB/OL].edu.省略zt2011/2011jy,2011-06-09.

[2]彭林权.试论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03.

[3]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8.

[4]张鹏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52.

第2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北方学院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500份问卷,回收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为96.4%,调查结果有效。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体、美学生60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发展前途忧虑,46.12%的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37.06%认为就业单位要求高,职位少。16.76%认为就业区域狭窄;21.91%对薪金不太满意。经如上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态度、就业信心、就业单位、就业区域和薪金期望等方面。和在校生相比,对于就业态度而言,“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部分大学生存在“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思想,有些大学生期望就业形势好转,有些表现的茫然失措或者焦虑不安;在就业信心方面,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认为通过不懈努力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对就业形势表现得比在校大学生更加乐观和自信,相反,在校大学生则对就业前景不自信和担忧;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在一些大城市中,外企是大学毕业生最亲睐的单位,其次,“公务员热”继续升温,再次,有保障的事业单位也是大学毕业生比较向往的单位;对于就业区域的选择,北京、上海、广东和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然是大学生就业时的首选,内地边远地区依然经常被大学毕业生忽视;对于薪金的要求,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薪金的要求不如在校生高,在校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值,而大学毕业生由于经历了一些求职的艰辛,所以对薪金的要求比较切合实际。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建及其意义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大学生获得工作机会的能力,即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用人单位进行招聘,须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自我角色定位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考查,不可以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第二层面是大学生入职后,在职场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继续教育、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所以,中国教育系统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大学生就业培养系统。

(一)有利于系统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建是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大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生就业。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做到清醒认识自身,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性质及未来就业方向,帮助大学生查漏补缺,在自己的缺陷方面有所改进,全局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最终大大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就业实力。

(二)有利于高校培养就业指导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建,必须要求各个高校拥有一批专业、扎实的就业指导团队。这个指导团队犹如学生就业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具体情况,提供具有专业化、差异化特征,因人而异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只有当高校能够培养出一支具有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前瞻的就业指导队伍时,大学生就业才能更加如鱼得水,良性循环。

(三)有利于用人单位找到合适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体系实际上是“单位——高校——学生”三位一体的体系,它一方面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有效迅捷地相互沟通,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地有效考察求职者,更加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招聘单位单位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通过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及时沟通,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招聘单位提供的此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如适合便可保留在该单位就业的意向,并向其要求不断靠拢,如不适合则可及时抽身,以便重新寻求适宜自己的职位,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不合适的单位。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不能与就业市场的发展同步,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呈现窘境的主因之一。所以,欲大幅度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各个高校应该主要从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就业市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几方面入手。

(一)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教育与市场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疲态,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紧跟时展脚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着力培养满足职业市场需要的新型实用型人才。各高校要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开展广泛的职业市场调研,认真做好就业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为学校做好就业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应当建立与完善同各用人单位之间长期的、牢固的合作关系,把握招聘单位的用人取向及人才聘用标准,结合用人单位聘用人才的标准,来查找高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革,更新观念。全面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要从高校各级领导抓起,积极推动改革进程。

(二)重视就业市场的需求导向,科学地设置专业和课程

现今,就业市场毋庸置疑是在持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高校必须科学地设置专业和课程,不断优化专业和学科结构,持续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要切实做好新开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体现专业设置的实用性与灵活性,把拓展专业渠道与突出专业特征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就业市场调查,高校应该不断钻研与准确解析用人单位所呈现的人才需求趋势,一方面便于把工作重心放在社会所急需的、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专业的申报和设置方面,合理地增加此类专业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优胜劣汰,逐步地淘汰那些落后于时代、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差、社会需求走低的专业,或适应当前形势逐步缩小此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培养方式等。可以通过深入企业的亲身实践,带回企业所反馈的各项意见,重新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淡化专业界限,努力整合课程结构,才能大大拓宽专业的承载面,使得人才既专且博,适应用人单位的多元要求。

(三)强化高校的教育功能,重视通识教育的培养

通识教育的培养,应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造就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高校必须结合通识教育调整和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培养通识教育的有关课程,针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对传统的四类课程进行改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大学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指导课与形势教育课;二是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心理辅导相关课程,使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品质;三是调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的比例,使学生真正从通识教育课程中受益;四是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力量加强教材的选编工作,积极改革师生考核评价制度,实行科学的、合理的形成性评价。

(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避免大学生就业盲目性

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要形成党政齐抓、上下共管、学工为主、全校协同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加强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让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的方针、政策,又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就业指导活动。二是积极提倡对大学生毕业生进行有益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以及创业能力,使学生树立既是求职者又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的就业观念。三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要不断寻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式方法,而且社会要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鼓励及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降低创业门槛,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业政策和经济环境。

四、总结

第3篇

马丁・特罗,1926年出生于纽约市,并在那里接受了系统教育。1947年,他在新泽西的史蒂文斯技术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学位,从事工程师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系继续深造,并于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1953―1957年,任教于伯林顿学院,1957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系任教,后又于1969年调入该校公共政策研究院,并获得终身教授的职位。1976―1988年,他担任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席,这是美国第一个致力于高等教育政策问题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引起了各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得到广泛传播。

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论”

“二战”之后,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至20世纪60年代末,在校大学生数超过了18―21岁青年总人口的一半,直接引发了高等教育在观念、职能、管理、入学和选拔等多个方面的一系列质变。在这种背景下,马丁・特罗以美国和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开创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他认为,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接纳的学生数只占适龄青年总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当占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当占到50%以上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中,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特性。

在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上,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加会使人们(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和大学管理者)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例如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入学机会有限,人们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出身好、天赋好或者二者兼具的人的特权。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人们开始逐渐将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有一定资格者的权利。而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毛入学率超过了50%,人们会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义务。

在高等教育的功能上,特罗提出,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对学生和社会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统治阶层的人塑造其个性和心智,为学生将来充当政府或学术专业的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虽然培养的仍然是精英,但这是一种在更广范围内的精英,包括所有经济和技术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在于培养专门的技术精英。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不仅培养广泛的精英,更重要的是培养所有的人,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特罗认为,精英高等教育的课程倾向于高度结构化,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更加模块化,其特征是半结构化的课程序列,使课程更加灵活,并且在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而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仍存有模块课程,但课程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并且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所以很难确定课程的要求。

在教学形式上,特罗认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是个别指导,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为个人关系,这与塑造个性及培养精英的核心功能相协调。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教学主要以演说为主,再加以讨论式教学补充,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和技巧。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更多地依赖电视、计算机或其他技术的帮助进行教学。

事实表明,“发展阶段论”是马丁・特罗对现代工业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归纳概括,不仅揭示了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过程,且能够预测高等教育在转变时期将会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高等教育中各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其最大贡献在于,创造性地引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概念,使得后来高等教育国际比较有了一个统一的口径和评判指标,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比性和鲜明性。

注重改革的“模式”论

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论”主要揭示了高等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变化,为人们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提供了一个新视野。而随后马丁・特罗又在对欧美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论”的提出,为后来许多国家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而言:一是传统精英主义派。特罗认为,在民主平等的时代里,那种讲究出身、讲究特权的高等教育观念明显是和时代精神不符的。他断言这种发展模式将很难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大学不能屈服于功利主义和职业训练;二是传统扩张主义派。这种发展模式认为,在不改变精英高等教育的根本方向,或不增加其他类型大学的情况下,大力扩大精英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是可行的。简单说,特罗认为这种单一的增长会导致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和形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从而会带来许多传统高等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扩张结果要么是改革,要么是停滞不前;三是精英主义改革派。这种模式反对在不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原有系统结构下的任意扩张,认为那样会拖垮高水平的精英教育系统。特罗对这一发展模式也不赞同,他认为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已是大势所趋,并且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就必然会下降;四是扩张主义改革派。这一发展模式提出要实现普及高等教育,既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又要改革传统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功能――垂直方向上,高等教育要招收不同阶层的学生,采取民主化的入学形式;水平方向上,高等教育要与社会经济政治需求紧密结合,面向社会为大众服务。显然,特罗正是这一发展模式的支持者。

可以说,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学术人员的价值观,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这是特罗的首创。他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论”的研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代表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四种不同选择。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研究方法,还为发展中国家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多样化参照。

排除困扰的“就业”论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张,传统的就业观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传统的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观念,特罗提出了新的就业观――大学生“改造工作论”,为彼时乃至今天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提供了新的借鉴。

“在改造工作论”中,特罗创造性地提出,大学毕业生所要做的是打破教育与职业结构之间原有的刻板联系。大学生失业并非是找不到与非大学毕业生进行竞争的工作,而是找不到能与他们“大学毕业生”身份和尊严相符的工作。而现今大众高等教育的实现打破了这种联系,大学毕业生可以在不考虑身份、不失去尊严的情况下,从事一些过去被认为是那些只有非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非大学毕业生形成竞争。

大学毕业生从事这样的职业能够提升这个工作的地位,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锻炼能力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而且,与那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竞争,可以给后者施加压力,从而促进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使那些非大学毕业生也能够成功地参与广泛的白领职业。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影响 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我国率一直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快速升级带动了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的需求。目前的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495万,2008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20%,大学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又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10%,达到6ll万(其中还不包括往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数据)。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就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处于“毕业未就业”状态的人数增多,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元钱月薪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等现象,这些都凸显了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生活压力加大

毕业生延缓就业.甚至出现就业重心下移受阻现象。在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多的情况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工作岗位相对减少.并且薪酬水平降低.这就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毕业生延缓就业,即很多原本打算找工作的大学生通过考研和出国等方式进行继续深造.从而暂缓就业;二是毕业生就业薪金和就业岗位要求下移,即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降低预期的岗位目标和降低原有的薪金标准要求,通过选择中低端企业来实现就业。这两个结果都导致大学生毕业后面临较重的财务负担,生活压力因此变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来说,也会在今后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3.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二是政府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向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相应的自主创业政策,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选择自主创业来解决毕业后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可由此在社会上衍生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资料表明,对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而言,尽管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岗位少等问题,但是金融危机这两类人群的就业影响程度却不尽相同,例如从数量上看,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在数量上远大于大学毕业生人数,但基于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前提,农村可以成为城镇就业农民工的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城镇的失业农民工可以在短期内返乡务农或从事农村地区的其他工作,但大学毕业生则不同,因为他们不具备农民工这样的缓冲条件,尤其是对于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窘迫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就必须要找到工作来维持生活。并且,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回升,很多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会使他们的就业状况较快扭转,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困难得多,因为他们普遍并不具备农民工的“快速适应、快速反应”优势,因此,即使经济形势好转.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也同样严峻。

二、从金融危机中寻找就业契机

1.密切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大,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如此,但是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能够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由原来的资源型、粗放型向环保型、节约型和技术型转变,从而提高了它们实现产业加速升级的内在冲动。要完成上述升级和转变,企业会大大提升对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例如,温州科技局在调研中就发现,对于那些强化科研、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它们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对人才的需求量依然保持增长,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生要转“危”为“机”,准确把握产业转移以及企业发展的方向,并从中寻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2.客观面对现实,冷静就业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尽管金融危机会为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更可怕的是学生们自己打垮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放大之后,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即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从而忽略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实上,近期有些企业的经营失败并非真的来源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更多地来源于企业主在恐慌心态下做出的错误决策。这一调查结果对于大学毕业生同样如此,一味盲目的恐慌除了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提供一个借口之外毫无用处,长期下去,只会让学生们更加迷茫。

3.利用缓冲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会因此放慢发展的速度,这一暂时的时滞正好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包括职场竞争能力)的缓冲期。对一些基础性行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些行业还能因此“发热”,例如,国家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后,我国银行业就非常缺乏有经验的金融投资人才,因此,那些能够向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指导的理财师们会变得非常抢手。此外,一些目光长远的企业往往会借行业低迷之际进行人才储备,为今后的反弹暗中积蓄力量,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对自身就业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顺应企业用人需求的节奏,并在缓冲期内不断积蓄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1.响应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对于《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更多鼓励大学生踊跃下基层就业等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这些文件在就业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真阅读和理解这些文件的精神,从而通过这些文件找出新的岗位机遇。

2.树立动态全面的就业观

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增加了难度,这说明很多大学毕业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比较缺乏,责任感还不够强烈、因此,大学生需要转变原有的就业观,树立起“弹性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大学毕业生层面的内在而言,要求大学生从自身发展的愿望和所处的客观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建立良好的心态;从客观环境的外在层面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会出现相应变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将打破人们原来持有的“铁饭碗”观念,人才流动、竞争上岗以及再就业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结合这一背景,大学生需要形成动态化的就业观,即克服原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就业方式上不再追求追求“一次选择订终身”的传统观念,而是要形成“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并且,还应该从循规蹈矩转变为勇于开拓创新。除了自主择业之外,更可以通过自我创业的形式实现自我就业,并能动地创造出新的职业,从而为自己开拓出新的天地。

3.提供就业激励措施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严重的“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此,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政策刺激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达到均衡状态。例如,我国目前启动的“招收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大学生就业政策都很值得进一步推广,政府可以在今后进一步出台倾斜性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我国中西部或广大农村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作,并对响应号召的大学生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

4.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每年的的创业率一般保持在20%-30%之间,而我国仅为l%-2%。勇于创业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且还能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随着我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经济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空间,这就为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结合国外的经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在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固化为一门大学课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新就业观念的培养,例如,可鼓励学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创业作为自己谋职的一条选择途径。

5.大学生就业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联合行动;二是要推进“无障碍就业”。要遵循就业市场的内在规律,通过逐渐淡化和打破大学生户籍制度、干部身份以及用人指标的限制来推进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学生档案管理、户口以及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支持,目的在于通过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流动来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三是要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例如,要加强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总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相关指标的数据库,并对这些信息实行定期制度;再如,还应该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以及信息预警机制;又如,政府可专门设置大学毕业生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并开设专门窗口,对于那些没有及时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失业登记后,再为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追踪和信息反馈机制,把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录入数据库中加以整理,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固化为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能够在今后更好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基于MyCO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公司的《2013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的有关数据,就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就业率、2013年“红黄绿”牌专业、就业满意度、月收入、工作与就业相关度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论析。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论析;MyCOS报告;红黄绿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09-02

MyCOS公司的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评估课题组(CHEFS)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毕业后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职业所需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就业状况、对教育的满意度等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评分。MyCOS公司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MyCOS公司的创建人有18年的在中美两国进行教育和就业研究的经验,采用国际先进的能力分类方法、问卷设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MyCOS公司的在线问卷50%的回收率和73%的问卷完成率的质量是世界最好的,每年的调查抽样及回收问卷均达到数十万份,具有较高的采信度。

本文基于MyCOS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公司2013年的《2013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的有关数据,就我国大学生就业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论析。

1 就业率

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凡在指定时期内届满一定下限年龄,有工作并取得报酬或收益的人;或有职位而暂时没有工作(如生病、工伤、劳资纠纷、假期等)的人;以及家庭企业或农场的无酬工作者,均计算为就业人口。本文中所研究的就业率分为本科生就业率和高职高专就业率。本科生就业率是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比上需要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而劳动经济学中就业率的定义是指已就业人数除去国内外读研的本科毕业人数,需要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本科毕业人数。高职高专就业率是已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数比上需要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也要除去专升本的专科毕业人数,需要就业的人数也不包括专升本的专科毕业人数。

麦可思与腾讯教育频道合作的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有效答卷共59409份,其中硕士毕业生17545份,本科毕业生20988份,高职高专毕业生20876份。调查方式是挂网调查,无抽样及其检验,调查结果仅代表被调查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人群的状态。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有所下滑。

按毕业半年后统计,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是管理学,就业率是92.9%,最低的是法学,就业率是87.2%;同样是按照毕业半年后统计,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学科是生化与药品大类,就业率是93.2%,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就业率是86.7%。

2 2011年-2013年本科毕业生的“红黄绿”牌专业

红牌警告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也较低,而且薪资还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称之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但要除开红牌警告专业。绿牌发展专业是薪资较高、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称之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红牌警告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体育教育、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动画。2011年本科毕业生的红牌警告专业和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有些红牌专业是供求不平衡造成的;而有些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却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造成的,这样就直接导致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企业也招不到岗位合适的人才。201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黄牌发展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美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艺术设计。这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较低,容易失业。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采矿工程、审计学、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与2010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以上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比较高。

201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动画。可以看出,2012年红牌警告专业与2011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201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黄牌发展专业有: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与2011年的绿牌专业相同。

201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红牌警告专业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动画等。这些专业连续三年(2011—2013)都是就业红牌专业。201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审计学。与2012年的绿牌专业相同。

从2011年-2013年的“红黄绿”牌专业中可以看出,连续三年以来“红黄绿”牌专业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说明各大高校在各个专业的招生数量上和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市场需求的信息很难及时的反映到各大高校,而导致高校很难准确的调整各个专业的培养数量;其次就在教育的培养上也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

3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人群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

因2013届毕业生毕业时间还没有满半年,所以无法取得数据,本文就只针对2012和2011届毕业生进行研究。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2012届本科学科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税收监察者、征收人和税收人”,为82%;最低的职业是“零售售货员”,为32%。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职业护士(有从业许可证的)”,为75%;最低的职业是“半导体加工人员”,为30%。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47%,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就业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0%,高职高专院校为44%。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54%,非“211”本科院校为49%。2011届本科毕业生专业中,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54%;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教育学,为45%。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土建大类,为49%;最低的为法律类,为38%。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半年后)最高的职业是警察、建筑师和税收工作者,均为78%;而最低的职业是旅馆服务台职员,为27%。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对石油技工类工作满意度最高,为79%;最低是机床操作技工,为24%。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60%);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43%)。这点基本和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致。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毕业半年后),为57%;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毕业半年后),为36%。

4 大学毕业生月收入

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048元比2011届平月收入均2766元增长了282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2届(3366元)比2011届(3051元)增长了315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2届(2731元)比2011届(2482元)增长了249。

2012届本科各学科门类中,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类专业,月收入为3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927元。在高职高专专业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其月收入为3091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为2439元。

5 总结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其实每年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工慌。这就说明这并不是供大于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造成的就业难和用工荒。企业招到的大学生很难立即上岗,学生也发现在学校课本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很难转化成成果,很多专业的知识更新很快,而课本上的知识却依旧沿用旧的知识,造成了知识的陈旧,学生到了岗位就无法运用。与此同时,观念上错误也是导致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原因。高等教育的扩招,让很多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就导致了大学生数量上的逐年递增,择业就要靠自己的能力了。很多大学生的观念落后,觉得自己读了大学就应该去当白领,不愿意去车间、工地,而对于他们的专业来说是需要他们去不那么舒适的岗位的。而高考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由于不了解,填报的热门专业四年过后可能成了最难就业的专业。所以说大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更理性,在大学期间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更清晰的脉络,只有这样就业才能满意。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4]王文鸽.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和因素分析[J].世纪桥,2012,(5).

[5]2010年就业危险专业预警10大红牌专业8大黄牌专业[J].职业,2010,(16).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第7篇

近日,一名曾经的县理科状元、考入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因大学毕业后没找到理想工作而四处流浪的新闻引发广泛评议。虽然据最新消息,故事的主人公已与某软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

站在就业“十字路口”的大学毕业生们应该反思。“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少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如果这样的就业观念不及时转变,只知道“仰望星空”胸怀理想,不知道“脚踏实地”认清现实,美好的愿望就难免会屡屡碰壁。

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学校应该反思。有的学校单一注重学习成绩,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进而造成部分学生满足于高分考名牌大学,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拓能力等方面却动力不足。再加上目前有些教育内容适用性不强,不接地气,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就业难,这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短板。

社会和家庭也应当好好反思。长期以来,对于“高考状元”和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们,社会舆论多是一片赞誉声,描绘出大好前程,而对于今后前进道路上可能布满荆棘坎坷、可能遇到困难挫折,却缺乏教育和引导,也使得很多年轻人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第8篇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由求大于供转变为现在的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就业困难,而且多数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具有较高的跳槽频率。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课程越发重要。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社会、高校、个人。课程社会价值指的是课程在满足社会物质需求基础上,传播社会意识形态、政治观与价值观等价值理念。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高校通过就业课程指导体系,让学生明确社会需求,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运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毕业生的技能体系,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工作。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二、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指导理念不明确。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初始发展阶段,注重就业率的提高,注重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却忽略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与发展。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设定就业指导课程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不是为了学校声誉,提高自身就业率而让学生不管适合与否都尽快在毕业前后找到工作。没有正确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指导理念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就业课程内容枯燥,模式单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该遵循教育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相关课程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可是目前国内高校就业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学内容全部来源于相关教材,呈现照本宣科的教学状态。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无法理解教师所进行就业指导活动。就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是简单的就业理论知识叠加,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与吸引性。3)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受到传统提高就业率观念的影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出发点就是提高高校毕业班级的就业率,忽略毕业班级学生毕业前的学习状态、择业状态。不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缺乏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有的大学将就业课程设定在大一开学伊始,处于应付了事的状态。有的高校则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毕业前指导。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不能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策略

1)强化培养大学生生存能力。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人生理想与目标,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理想目标。高校就业指导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生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为学生在择业方面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大学时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引导。许多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都会产生迷茫,不能该做什么。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人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2)改革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重视参与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不听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课程的实效互动,推动学生就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增强学生就能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融入学长学姐案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角色互换表现等,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社会调查,通过课程模拟活动,将新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就业知识体系中,实现就业课程知识的迁移,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

3)提高就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素养。教学队伍是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一。新时期打造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需要建设专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就业课程教学队伍,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为其他专业课教师兼职。高校必须树立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具有良好社会观察能力的高资历师资队伍。在加强现有队伍人员的职业素养修养建设,提高队伍专业素养,提高就业课程教学效率与水平。

4)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总体教学计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活动的不断进行,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每个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统一,有的将其作为选修课,有的则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人们重点考虑的重点。就业指导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们需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实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四、总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