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48: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康复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对象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16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18例,对照组398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干预方法
由责任护士在产妇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产妇饮食、伤口护理、恶露情况观察、母乳喂养、新生儿预防接种时间、脐带护理以及产后复查时间,并赠送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卡,提供出院后来电咨询。产妇来电咨询时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提醒复查时间。
1.2.2试验组干预方法
对产妇的健康教育采用健康管理模式。
1.2.2.1人员组成
人员有产科主管医师1名、责任护士2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助产师1名,均为科室的骨干力量,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人员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团队合作。
1.2.2.2建立健康档案
由责任护士在产妇住院期间对产妇作全面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产妇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有无特殊情况、出院后的家属照顾系统、复查时间、复查内容等。并由责任护士讲解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以及产后随访的意义和具体时间。
1.2.2.3电话随访
顺产产妇分娩后第3天出院,剖宫产产妇产后第7天出院。随访时首先礼貌问好,语言亲切热情,尽快消除陌生感,建立平等信任的护患关系[3]。随访内容根据产妇生理特点和易产生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给予产妇相关的健康指导[4,5]。具体随访时间及内容为:①出院后第7天,主要了解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有无黄疸、会阴切开愈合情况。指导产妇保持会阴清洁,预防产褥期阴道炎和泌尿系统感染。②出院后第21天,了解产妇恶露和体力恢复情况。指导产妇做凯格尔运动[6],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DFP)性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为:反复练习缩紧的动作,每次≥3s,然后放松,每日锻炼2次或3次,每次15min~20min,并告知产妇产后避孕知识,按时复诊的意义,提高其保健意识。③出院后第40天,提醒产妇复诊,了解母婴健康状况和需求。如有电话中解决不了的需求,则在第2天由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上门访视。
1.2.2.4上门访视
访视时了解产妇盆底肌训练效果、护理情况(有无急性乳腺炎发生)、心理状态、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解决产妇的健康需求。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1.3评价方法
对两组产妇的复查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复查情况:产后42d了解产妇门诊复查情况,有复诊病例记录视为依从性好。并发症包括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泌尿系统感染、阴道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急性乳腺炎和产后抑郁。诊断依据:①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在出院后第7天电话随访时产妇会伤口仍有疼痛,切口皮肤裂开,需经过医生确诊并处置者视为愈合不良。②泌尿系统感染、阴道炎。3次电话随访中,产妇自述小便时疼痛或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或者有外阴瘙痒、灼痛等不适症状视为泌尿系统感染或阴道炎。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产妇自述有尿液或大便储存及排泄障碍、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障碍等[7]。④急性乳腺炎。3次电话随访中,产妇出现局部肿块、红肿、疼痛(或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3项症状中任何1项或以上视为急性乳腺炎[7]。⑤产后抑郁。至今无统一的判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中制定的标准[8],即具备下列症状的5个或以上,必须具有第1个或第2个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病人自感痛苦或病人的社会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症状包括情绪抑郁、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失眠或者睡眠过度、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疲劳或乏力、遇事皆感无意义或自罪感、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对照组在接受来电咨询或门诊复查时收集资料,试验组在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时收集资料,本研究调查过程中无遗漏病例。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健康管理可改善产妇的复查情况
大多数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出院后,每天忙着照顾新生儿,很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实施健康管理后,通过交流、指导,赢得广大产妇的信任,使产妇认识到产后复查对身体恢复的影响,提高了产妇的预防保健意识,从而提高了产后复查的依从性。本研究与姚叶珊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通过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与产妇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提高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而且扩大了医院产科的影响力,为医院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健康管理可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
1.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为了实现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我们整合高等院校体育部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专科医院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人力资源,利用软件系统(包括基于体域网的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老年人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系统、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拥有体域网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老年人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系统查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态势)的平台作用,根据体域网传感器测量到的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识别出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存在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再由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体育教育讲师主动对老人及其关爱员(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监护人、家属、保姆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即建立面向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主动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1)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开发并应用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系统,不定期对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实时把握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开发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把老年健康教育延伸到老人日常生活,还可以利用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形成健康咨询和健康信息推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2)在健康咨询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生的配合下,软件开发人员对老年人调查问卷结果、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识别出辖区内老年人全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科学设计提供支持。
(3)根据健康素养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结果,针对性设计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对辖区内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体育干预和保健诊疗活动干预;针对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把老人健康风险推送给老人及老人关爱员;利用健康教育问答咨询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还可以通过软件技能培训,让老年人熟悉社区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体域网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助老系统的效能,形成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的合力。
(4)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季节变更、疾病疫情暴发等情况,主动组织并施行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还应关注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家属、监护人、与老人结对的自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发食材搭配禁忌随手查、药物搭配禁忌随手查、肛肠健康卫士等手机应用为老人关爱员提供易于获取的健康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健康宣教使之能够给予老人更高质量的健康关爱。
2.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技能培训四个方面,分别由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咨询师、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本人、老人关爱员、社区工作人员、自愿者等。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社区义诊、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服务、上门宣教和健康教育手机应用等方式。
3.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每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后,都进行健康教育效果问卷调查,再依据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量表评价宣教的效果,识别出老年人在健康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适时安排后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达到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结语
1重视健康体检中心开展的妇科健康教育
实行妇科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妇科医生和护士,以前健康教育主要由护士来承担,而护士群体中大部分是大中专学历,知识结构不是很完善,专业知识受限。从技术层面上讲,妇科医生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21世纪的医学是以促进人的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医生应该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视为己任[1]。提高健康教育的地位需要医生护士的共同参与。
2了解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特点
体检者的职业、年龄、生理、心理状况、受教育程度层次参差不齐,前来参加体检的人群具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为强烈,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好。
3健康教育的方式
以语言交流为主,配以文字、图像、电化教育、集中健康讲座和健康资讯的发送,让参检妇女了解常见妇科疾病发病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4开展健康教育时段
4.1体检前的健康教育
热情接待健康体检者,通过与体检者交谈了解其年龄、月经史、婚育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向体检者介绍妇科检查及乳腺检查的项目、注意事项及禁忌,妇女月经期间,应避免进行妇科检查和尿液、大便标本的留取,要做宫颈涂片者,体检前1d勿行、宫颈塞药冲洗,妊娠或可疑妊娠的妇女禁止做X线检查。介绍检查医生的资历,消除检查者的紧张和不信任心理。
4.2体检时的健康教育
医生在对体检者实施检查操作时,根据个体不同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边做边讲解,如乳腺检查时告知乳腺自查时的正确手法。介绍疾病的名称、发病原因、确诊问题和治疗问题,并宣传注意休息、饮食、定期检查等防病知识和健康行为方式。
4.3体检后的健康教育
体检后为体检者建立妇科检查档案,并将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对相关的疾病防治做宣传,包括预防保健措施及建议。对体检中发现重大可疑疾病者,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健康宣教,做好跟踪服务,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和健康教育。
5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
以“两癌”的防治为主要内容。“两癌”,即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减少两癌的病死率。
5.1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5.1.1了解乳腺癌的发病因素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2],在30岁内少见,45~50岁的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达到高峰,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曾得过的患者再次发生的风险高于常人,直系亲属乳腺癌史,一级亲属有的风险高于常人的2~3倍;抑癌基因,如P53、BRCA1-2等发生突变会显著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②致病因素:月经情况。初潮早年龄小于12岁,绝经晚年龄大于54岁,绝经后出现肥胖或超重;女性从未怀孕或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时大于35岁,其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4倍;哺乳情况。哺乳时间不足半年;激素替代治疗,避孕药的作用。③乳腺良性疾病。④环境因素:农药、电离的辐射等。⑤生活方式:习惯夜生活、高热量、高脂肪、饮酒等。
5.1.2掌握乳腺自查知识
一看二摸三通过,洗澡前、睡觉前、月经完后2~3d,先举手,后叉腰,然后左右仔细照,左摸右,右摸左,手指平移回腋窝。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观察两侧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局部隆起或凹陷、皮肤有无发红、水肿及橘皮样改变,浅表静脉是否扩张,乳晕是否有糜烂,有无内陷或溢液,采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触摸,不要双手捏组织,否则会将捏到组织误认为肿物。
5.1.3做到乳腺癌早期诊断
女性应从20岁开始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查,20~29岁的女性除规律的自查外,应每两年在固定的专科医生处进行乳腺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每年进行1次检查,35岁开始除乳腺自查外,半年到1年1次乳腺查体外,应做1次基础的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后的女性最好每年做1次检查。
5.2宫颈癌的健康教育
5.2.1了解宫颈癌的病因
宫颈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高发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不良的危险包括过早性生活、早婚早育、孕产次数多、口服避孕药、营养不良、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以及免疫因素、遗传易感性等也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5.2.2预防宫颈癌的措施
曾兰是民进会员、南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南宁市智培学校副校长,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近20年来,她执着于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事业,在广西特殊教育系统第一个倡导并尝试对特殊孩子实行“一对一”训练模式,开辟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新途径。
担起家长和孩子的希望
1995年9月,曾兰到南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当特教老师,她是康复中心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特殊教育的对象基本是聋哑痴瘫儿童,对这个特殊的职业,许多大学毕业生敬而远之,甚至连曾兰的父母也不愿在街坊邻居面前提及女儿的工作。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有自己的价值。”从到康复中心工作的那天起,曾兰就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对每一个前来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引导训练他们。孤独症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存在语言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训练就异常艰难,一个字、一个简单动作往往要重复训练数百次。
大部分孤独症孩子的家庭都是支离破碎,许多单亲妈妈白天陪护孩子一起上课,晚上还要去兼职谋生,担子很沉重,可她们看到孩子在曾兰的爱护下一点点发生改变,都欣喜不已。“在孩子父母的眼里,我的形象是高大的,是他们眼中那殷切期望支撑着我,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曾兰耐心艰苦的训练,曾经“金口难开”的孤独症孩子们渐渐都会开口说话了。
无私奉献收获满满感动
2005年,曾兰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中心孤独症康复训练科科长,从此她既要抓好教学又要抓好科室管理。为此,她很少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即便周末也经常加班到很晚。
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到家后也不轻松,家长们有事打电话找到家里来,她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她年幼的女儿生病需要去医院打针或住院,在旁边陪护女儿的基本是姨妈或舅妈,女儿学校开家长会或开展活动,则由孩子爸爸出面……每每提及家庭,曾兰总觉得有愧于丈夫和女儿,但为了让孤独症孩子早日康复,她把对丈夫和孩子的愧疚埋在心里,一如既往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一名学生的父亲早逝,母亲精神失常,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已下岗的姨妈资助。曾兰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这名学生申请到“两免一补”和“彩票资助公益金”两项资助,随后又为其减免一定的训练费,同时发动科室员工给他捐钱捐物,曾兰自己也时常给他赠送衣物等生活日用品。
在曾兰悉心的关爱和照顾下,孩子进步很快,孩子姨妈在孩子出院时激动地给曾兰送来了3双自己亲手用毛线钩织的拖鞋,表示感激。
一位从外地来陪孩子训练的老人,初到南宁时因水土不服,经常生病。曾兰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老人,亲自带老人去看病,天气转凉时还抽空带老人上街买衣服。老人家喜欢找她叙家常,逢人都称赞她。曾兰就是这样对待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虚心钻研硕果累累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曾兰还结合教学实践编写教材,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其中《浅谈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和《浅谈孤独症儿童的口语诱发》等2篇论文,参加2008年南宁特殊教育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坚持家长与老师“互动”是训练孤独症孩子的最佳途径》论文,被摘要入选《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四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并受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邀请赴北京参加学术理论研讨会。
无论工作有多忙,曾兰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看书或上网,了解区内外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的最新动态。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科室里形成了一股积极钻研业务的风气,孤独症康复训练科业务水平也很快走在了区内孤独症康复训练教学发展的前列。
相关热搜:特殊教育制度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学
经过十几年发展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移动学习成为主流必将在各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原因;其次阐述了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一方面论证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通过论文解析出近年的移动学习研究热点;最后分析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以期给研究人员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移动学习研究、实践提供思路。
一、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教育技术:第一阶段的电化教育;第二阶段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属于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并发展为E-learning(数字学习),E-learning迅速改变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第三段阶段是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是网络教育的延伸,属于E-learning的新阶段。应该说移动学习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E-learning的必然选择。
美国新媒体联盟指出移动应用程序和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移动学习(M-Learning)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多主题综合的研究区域,也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2]移动学习在很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应用,但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却鲜有成果,有必要通过文献比较分析,探索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描绘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轨迹,筛选研究主题。
二、移动学习成为主流的必然性
1.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速度不断提高,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平台的移动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发展。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3]它打破了时空障碍,构建了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碎片式学习的巨大需求,开展“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的学习。[4]移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特殊形式,也就是说M-learning是E-learning的子集,其核心特征是4A(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通过实施移动学习进行的教育称为移动教育。所以,E-learning必然发展为M-learning。
2.高速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5]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6]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终端,加上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降低使得用户走向高流量应用。例如视频、语音等在应用越来越广泛。4G相对于3G来说,将更快,更便宜。4G环境下的基于视频等应用程序将更大发展,这些都将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变化。
4G让移动学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其实,在2G或者3G时代已经出现基于云端和客户端的移动学习产品,但是因为带宽、稳定性和费用,影响用户使用。4G网络将促使移动教育爆发式增长。[7]
3.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子集,也拥有E-learning的共有特征:多媒体性、交互性、以学习者为中心。[8]
移动学特征是4A,所以其独有特征如表1所示。
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的E-learning,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这奠定了它在未来学习中重要地位,再加上技术的成熟,使其必然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由于具有碎片化、便捷性等特点,4G网络又促使移动学习向互动化和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及大数据的应用三种趋势发展,那么移动学习软件会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多,所以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会促使移动学习越来越普及。[9]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取得很多成果,如黄荣怀教授的“普适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2008年),此处不一一列举。[10]
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篇名包含“移动学习”或者“移动教育”;期刊为国内教育技术学方面权威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如图1所示,四本期刊上刊发的移动学习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
2010年~2013年,在上述期刊有关移动学习论文共计67篇。下面对这67篇论文的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近四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以期给研究人员参考。
黄荣怀教授将移动学习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理论、支撑技术、应用模式、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如表2所示。[11]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采用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对论文分类。67篇论文两人相同分类的论文是59篇。我们进行信度分析。[12]
相互同意度K为:K=2×M/(N1+N2)=2×59/(67+67)=0.88;
分类信度R为:R = n×K/[1+(n-1)×K]=2×0.88/[1+(2-1)×0.88]=0.94。
其中n为研究人员数,N1和N2分别为分析论文数,M为两人分类论文相同数。
信度为0.94,可以认为论文分类是可靠的,下表为N1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是资源开发,系统开发和应用模式。
(1)理论研究方面:侧重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策略研究;综述类论文比重最大,说明移动学习的关注高,但缺乏一定的创新;也提出一些新的移动学习模型,如高宏卿等人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的移动学习模型;[13]杨文阳等人依据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14]王梦如等人提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15]
(2)课程开发研究:侧重移动学习的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和移动学习环境创设。顾小清等人探讨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及实现;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时有引入主题图(刘俊等,2012),有引入概念图理论(李浩君等,2013),还有认知负荷理论(司国东等,2013);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有采用MANET(郑云翔,2010),有采用接合自然增强现实(李婷,2011)还有基于知识可视化(李亚男,2013)。
(3)应用模式研究:侧重移动学习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实践研究。应用到英语的移动学习,甘文凝等人采用播客技术,曹超等人采用Podcasting技术,刘永权等人采用FRAME模型;有将高等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研究移动学习的成效;有关注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及分析(郑炜,2010,王晓晨,2013)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16]-[18]
(4)系统平台开发:侧重教育不同理论或者理念开发出不同的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有基于专家系统(傅钢善,2010);有基于GSMModem(党小超,2010);基于位置服务理念(王萍,2011);有基于RFID(张豪锋,2012);有基于联通理论(宓小土,2013);有基于强化理论(王嘉琦,2013)。当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开发智能手机APP程序,研究人员开始关注3G和4G网络的程序设计。
四、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启示
1.移动学习研究存在问题
(1)偏重理论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在移动教育可行性、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具体的基层、基础教育关注极少(2013年的“基于云课堂的中学生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开始关注中学的移动学习),对移动学习学科学习效果提高的相关研究尤其缺乏。
(2)缺乏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以“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或“盲”、“聋”、“培智”)作为条件检索,在上述四个期刊中为0篇,仅仅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有《移动学习—未来聋生学习的新视窗》和《聋教育环境下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探究》,为移动学习应用于残障人士提供了个案。2012年12月南京聋人学校经配备了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等教学设施,仅仅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尚未对移动学习理论、应用模式展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该领域以及该群体的关注是微乎其微,而国外早就关注这个群体(欧盟的E-learning项目)。
(3)片面追求技术,实证性案例不足。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做了很多系统、平台或者资源的设计研究,但是普遍缺乏对同一个问题深入研究,这就导致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人员力图将各类高新技术引入,但是匮乏该类技术在移动学习本身应用中关键问题的突破。造成系统数量多,却鲜有如PCS简单又卖座的精品系统。即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鲜有深入创新研究,片面追求技术,缺乏针对性实证研究。
2.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滞后的成因分析
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等都有广泛应用,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而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却悄无声息。[19][20]
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
(1)作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本身存在不足。
智能手机有限的存储容量很难满足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视频音频的存储,特殊教育领域的用户对视频音频需求相对于普通人更大,比如盲用学习系统肯定采用更多音频。
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短,特殊教育领域采用更多的视音频,手机处理时大量数据,更耗电,所有特殊教育人群在移动学习时间更短,否则会出现手机没电的问题。
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应用程序使用过多,会造成处理速度下降而死机,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人群也是障碍。
特殊教育领域能够获得学习资源较少,缺少资料,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移动学习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2)用户群小,资源少,难以产生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最重要因素。抛开各种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单从研发的投入要远超其他领域的。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移动学习系统不胜枚举。如英语单词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除了沪江词典、金山词霸等老牌应用外,还有百词斩、拓词、完美背单词等。移动学习系统获得盈利最主要是拥有庞大用户量,而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不太可能拥有庞大用户量。造成了缺少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料,特殊教育人群更不愿采用移动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3G网络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
目前3G网络的速度虽然能够基本满足移动学习系统的数据需求,但是网络的稳定性对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有较大影响。比如视障人群在使用移动学习系统,肯定下载大量音视频数据、上载音频数据,对网络速度、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移动学习系统的互动环节,视障人群一般采用音频作答,输入法也较多采用语音识别输入法,如讯飞语点输入法,字库是在云端,输入文字时需要上3G网才能输入。在这样的大数据环节下,每月200M左右的数据流量也很难满足特殊教育人群的移动学习需求。
五、4G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
其他领域移动学习的火热,由于硬件设备和网络等因素造成其在特殊教育领域遇冷。4G网络或许给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4G网络高速度更利于音视频的传输。因此,4G网络环境下,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新的机遇。
(1)参考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将其引入特殊教育,将并探索出适合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学规律和发展要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与策略;构建某学科的移动学习内容与资源的设计、分析框架,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的原则和资源共建共享的规范。
(2)将移动学习引入特殊教育,并进行应用实证。例如各学科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基于手机的康复(尤其是语言)训练系统、基于手机的认知评估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等,国内尚属于空白。
(3)将移动云引入到移动学习。移动云是云计算的扩展,即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通过3G、WiFi、4G等无线上网的方式使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采用移动云后,大量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交由云端服务器处理,减少了移动设备工作量,这样就降低了对移动设备性能的依赖性,在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延长了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这样,就能够较好弥补移动学习中的移动设备的缺陷,也就有利于将移动学习应用到特殊教育。根据移动学习需求和移动云计算特点,移动云计算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有三种模式:移动学习,即服务模式(mLaaS)、移动终端增效模式、微云模式。国外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六、总结
移动学习属于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热点。笔者们首先分析移动学习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项目,详细总结了国内近年在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移动学习”的论文,梳理出近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滞后,分析了其滞后的因素,在4G网络环境下,通过移动云计算技术或许能够给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带来新的方向。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围术期;护理;男性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156-02
前列腺增生是人体老化的自然过程,男性在40岁以后前列腺会逐渐增大,而在50岁之后会出现前列腺增生的种种不适症状,前列腺增生晚期患者表现排尿无力,排尿不尽,或者尿滴沥等症状,患者可因受凉、劳累、饮酒等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十分痛苦。本院泌尿外科收治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过筛选均采取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对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本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0月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本科收住TUVP手术患者,年龄为60~90岁,无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1.2 护理
1.2.1 饮食护理
嘱患者食用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以防便秘,鼓励多喝开水,忌饮酒及辛辣食物。
1.2.2 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均为老年男性患者,老年人知识相对缺乏,有的老年人听力障碍,与人交流十分困难,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对手术常有恐惧,焦虑心理。入院后护士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赖,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TUVP手术方法和特点,确保病房环境的舒适。造成患者痛苦的原因常常是环境因素,未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并非疾病本身的症状,舒适的环境是舒适护理的最基本措施,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床单位整洁舒适,光线充足,良好的病友间的人际关系[1];护士用真诚的态度倾听,鼓励患者表达心中的焦虑与恐惧,利用语言与触摸技巧,轻揉患者的手臂与握持其手,给予情绪支持,能使患者减少焦虑与恐惧[2],使患者积极接受手术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1.2.3 引流尿液的护理
1.2.3.1本组患者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有尿潴留,行留置导尿,导尿管常不能顺利插入,患者取侧卧位,垫高其臀部使成30度角,常可插入,个别用此方法不能插入者,先在医生指导下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尽尿液后可顺利插入,此外,还可采用1 mm有刻度钢丝内芯的硬脊膜麻醉导管作为引导管,在向尿道内注入无菌石蜡油,充分全程尿道后,按基础常规护理导尿[3],上述方法若失败后,报请医生行膀胱造瘘引流。
1.2.3.2 尿管护理:集尿袋每日更换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每日2次行会阴护理[4]。
1.2.3.3 患者下床活动时,集尿袋置于耻骨联合下方。
1.2.4术后护理
1.2.4.1 病情观察:老年人因麻醉及手术的刺激可引起血压下降或诱发心脑并发症,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观察有无TUVP综合征,患者如在术后几小时出现烦躁、恶心、呕吐、抽畜、昏迷,严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护士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处理。
1.2.4.2 防止固定或牵拉气囊导尿管移位而导致出血,手术后最初几天通常会出现血尿,第1天会有鲜血,以后逐渐清澈,术后6~10 d避免用力解大便、久坐。TUVP术后1个月内若感冒、酗酒、刺激及活动量增加可致电凝痂皮脱落出血。
1.2.4.3 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1~2 d无腹胀可恢复正常饮食,鼓励协助患者咳嗽、做深呼吸。
1.2.4.4 避免患者受凉,调节好室温,预防患者感冒。
1.2.4.5 膀胱冲洗,术后用0.9%NaCl溶液持续膀胱冲洗1~5 d。①冲洗速度根据尿色而定,色深则快,色浅则慢。②确保冲洗管通畅,若引流不畅应及时施行高压冲洗血块,以免造成膀胱充盈、膀胱痉挛,加重出血。③准确记录冲洗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量。
1.2.4.6 预防感染,患者留置导尿加之手术创伤,易发生尿路感染和精道感染。术后护士严密观察体温及白细胞变化,若有畏寒、发热还应观察附睾有无肿大及疼痛。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每日行尿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及时倾倒引流液,每日更换引流袋。
1.2.4.7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避免腹压增高、便秘,术后5 d内禁用肛管排气或灌肠,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引起前列腺窝内的继发出血。②加强对患者的活动指导,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形成,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5健康教育
本组患者大多不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护士尽量使用日常生活用语、俗语等能使患者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将较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卫生常识[5]。反复多次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出院时并将健教知识打印成册交给患者家属,更重要的是使患者意识到健康行为的益处,使患者不仅达到“知”,更应达到“信”和“行”,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以防并发症的发生[6]。
1.2.5.1 坚持体能训练,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1.2.5.2 术后1个月内不能骑自行车,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保持大便通畅。
1.2.5.3 术后前列腺窝的修复需要3~6个月,因此术后可能仍会有排尿异常现象,要多饮水,定期化验尿,查残余尿量。
1.2.5.4 指导患者肛提肌锻炼,其方法是: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放松括约肌,每日不少于100次。
1.2.5.5 TUVP术后1个月可恢复性生活。
2 结果
TUVP手术与传统的前列腺摘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在围术期密切观察病情,耐心细致、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无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精心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是广大护理人员的职责。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均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恐惧,术后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关心、爱护与尊重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张佩如.林丽君.刘波儿.一位前列腺肥大患者行经尿道内视镜手术全期护理经验[N].现代护理报,2011-04-02(8).
[3]黄赛华,方艳.前列腺患者导尿改良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37.
[4]陈雪峰.周艳萍.导尿管留置、集尿袋更换时间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47.
[5]林琳.健康教育论文的写作与规范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