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我表现总结

自我表现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我表现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我表现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实施对策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面对“学困生”,我思考,我尝试,我探究,我总结;我再思考,我再尝试,我再探究,我再总结。为此,笔者谈谈“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因而苦恼的感情。“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方法又不对头,尽管做了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表现仍然不佳,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取笑产生自卑心理。有了自卑心理,导致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表现为过分夸大比别人差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终日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是“学困生”进步的最大障碍。

(二)逆反心理。在“学困生”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学困生”往往处于冷漠、歧视、嫌弃的环境中,长期得不到周围人们的信任与尊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容易导致“破罐破摔”的思想状态,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用怀疑和敌视的心态对待周围事物,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表现为把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当做“耳旁风”,对老师的表扬不作反应,对家长的劝导感到厌烦,他们不顾场合顶撞老师、家长,甚至还有大动干戈的。

(三)“自我表现”心理。喜欢“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学困生”也不例外。由于“学困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常常自己找机会“逞强”以满足自我表现心理。他们把违纪行为视为“才能”而时时“自我表现”一下。在课堂上纪律涣散,有时故意把课文读错,读出怪声等,搅得老师无法正常上课。课下以强凌弱,找茬打架,不讲礼貌,损坏公物,对老师的批评,情绪激动,头脑发胀,极其反感。

(四)矛盾心理。“学困生”的心理常常是矛盾的。他们有时想接近老师,但又怕讨个没趣;想接近同学,又怕被人歧视;想做点好事,又怕遭人讥讽。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徘徊。

二、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剖析原因,找到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促其转化。我经过几十年的思考,总结出了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是促使“学困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消除自卑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有了自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挖掘出自身潜在能力,在学习中激起热情和力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越多,他的期望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可见,通过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强和升华。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学困生”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优点,哪怕这些优点还不稳定、不突出,仅仅是一点苗头,也要加倍珍惜和呵护,利用闪光点,因势利导在表扬中指出不足之处,发挥其特长,努力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创造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上进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困生”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如:我班一名男生,其父母均是聋哑人,他一向学习成绩差,自认为笨,并以此自卑苦恼,但他却会讲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还会一些的哑语,我发现他每次上体育课都非常活跃,无论是篮球、乒乓球球、多么难掌握的技术要领,他一学就会,跳绳、踢毽也能玩出许多花样。我多次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他并不笨;剖析其学习困难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长期自认为笨的不良自我暗示的作用,另一个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他听了觉得有道理,显得豁然开朗。此后,我在一段时间的课堂上特意为他设计几个提问,每当他顺利答出,我就及时表扬鼓励,逐步帮助他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上课发言更加积极,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班会上他得到了一朵小红花,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也能得上小红花了!”从此,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爱心倾注,消除逆反心理。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爱能给人以温暖、信心、力量。每位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学习热情。正因为灵魂只有用爱的真情来塑造,所以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为其服务,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即使是批评的语言,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乐于接受。“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消除逆反心理,还会把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习。如:我班曾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从小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他打架、骂人、不写作业,经常“光顾”游戏机厅。爷爷、奶奶管教他,他不听,还说:“等我长大了再收拾你们。”我想给他个别辅导,而他不是偷偷溜走,就是躲在男厕所不出来。于是,我多次找机会接近他,经常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心理活动,还从生活上关心他。为了不让他感到孤独,我鼓励同学们与他一起学习、玩耍、共同关心,帮助他。使他深深体会到:老师是和蔼的,是善解人意的。终于,他的心扉敞开了,开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了。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均考到了“优”等。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带来有效的教学质量,所以此文将会讲述到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

一、培养良好的教学态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相当于戏中的导演,主宰着课堂整个过程的运转,课堂是否可以正常运转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条件,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如果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树立课堂氛围可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的重要思想,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富有感性和理性思维,教师对学生的鼓舞和思维感染,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具有亲和力与热情度高的才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去。

二、刺激学生感官,努力表现自我

课堂的主角原本就属于学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我表现的能力,成为课堂上的主体。那么教师应该利用相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场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的活动,学生积极进行提问,不断对知识的追求产生更加强烈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疑问,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经过小组认真探讨和分析问题之后,得出最后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刺激学生口、耳、眼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然后表达自我,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好的记忆,继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就是能够在课堂上“玩起来”,把身体的各个感官都充分活跃,锻炼着大脑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剪报,把课外的知识记录到一定量的练习本上,然后通过总结,把相应的知识做出一份语文知识报纸来,相关的规格教师可以为设计不同的类型版面给学生来挑选,激发学生动手的思维。

总而言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打消学生课堂上紧张、沉闷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追求充满活力,进而吸收更多知识更广阔的视野。

第3篇

【关键词】能力 兴趣 独立 探究 创新

能力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培养幼儿从小具有探究意识,具有独立的探究能力,为他们今后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成为创新型的人才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在美术活动中重视孩子独立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不能忽视的。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过分强调与示范讲解,往往会妨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独立思考及大胆表现。因而,美术活动中应该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作品创作的主人,让他们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我表现、自主探究、大胆宣泄自己情感的活动,从而调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及独立创作的实践能力。

一、激发活动兴趣,培养自主探究

幼儿表现创造的热情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支持。美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对儿童与成人具有不同意义,美术对成人而言,被视为高雅的东西,能提高生活的情趣,然而对儿童来说,美术首先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种自我表现方式其实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究,对于这种探究式的自主表现,在美术创造上往往表现的最大胆和最有活力。他们常常会画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图画。例如,把生气人的脸涂成绿色,用颠倒五官位置的方法画抬头的人。教师不能因这种方法不合情合理而给予否定。相反,应热情鼓励并大力发掘这种幼稚又独特的自主探究技能的表现,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幼儿情感色彩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可以用蓝色画树叶,用绿色画天空,用黄色画大海……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去横加干涉和阻止,而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予以正确地指导。

二、培养能力,自觉探究

1、观察是自主探究活动的起点。美术活动中的观察也是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学《美丽的鸟》的这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去观察各种各样的鸟,在观察中自主探究总结鸟的外型特征,为画鸟做好铺垫。秋季来临后,园内的各种树叶的颜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或黄或绿,或红或紫,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颜色变化兴趣浓厚,于是,我组织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颜色、形状,利用课余采来树叶,在美工课上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究创作叶画,他们通过亲眼观察叶的美丽色彩及奇异的形状,亲手制作出长颈鹿、小兔、小鸟、小马等精美的叶画,真是惟妙惟肖。

2、欣赏是调动自主探究的先决条件。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幼儿感兴趣的欣赏内容。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美术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在欣赏别人画的时候,那种创作探究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使他们蠢蠢欲动,急于表达心中所想。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的欣赏,除了看和说,还有把这种感受用画笔、用色彩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一次欣赏毕加索的《公牛图》后幼儿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看到的人或物用最简单的图象表达出来。虽然幼儿的作品不能等同于艺术大师,但在作品的创作探究中却也能充分表现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的活力。这种能动的再创造过程,会调动幼儿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通过想像,去自觉自主探究创造,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美术欣赏中教师除了选择幼儿的作品和一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充满童趣、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画及手工作品,还可以选择一些容易使幼儿受到感染的成人作品供幼儿欣赏,如,民间工艺艺术品、农民画、中外著名美术大师的作品等。

3、从简单入手,调动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这种诱发幼儿内在潜力的自主探究往往是从简单入手的。只要是幼儿的作品,哪怕是他画了最简单的一截线,当他向你展示时你都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幼儿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自觉自主地探究,去表现自我。在美术活动中,老师不要忽略图形添画这一被视作简单的绘画方式,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激励幼儿添画自主创造新的物体形象,是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又一种体现,如,在圆形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画画太阳、表、盘子、皮球、苹果、车轮、人物头像等。

三、在游戏活动中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美术活动中为了鼓励幼儿探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运用绘画游戏,引导幼儿自主作画。

1、设计问题让幼儿探究绘画。如,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例如:假如太阳消失了,地球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假如地球上没有一滴水,将会怎样?假如这个世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会发生什么?假如决定取消汽车、摩托车,会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启发引导幼儿尽其所能的想出可能的结果,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自主探究,将自己的想像用绘画表现出来。在自主探究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予以一定的指导,在指导幼儿完成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幼儿及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问题,对能力强的幼儿着重求异思维,线条的流畅及色彩的和谐,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表扬,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自主探究中都有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探究活动会促进幼儿的发展。

2、接力绘画。

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以猜拳等随机的方式来确定所画的内容,如人物、风景、动物等,要求幼儿自主探究,每人画1―2笔,连接每一个人画的方向并向下发展,可以夸张,可以想像,用这种方式比赛哪组先完成绘画,教师同时及时鼓励评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此激发幼儿自主探究作画的兴趣。

四、利用儿歌及简短的语言,启发幼儿探究作画

儿歌里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如若我们能将儿歌中所表现的一些现象,一些动物的特点,引导幼儿在琅琅上口的前提下,启发幼儿自主探究作画。如,儿歌“热带鱼”:大小两块三角糕,小糕头顶大糕腰,大糕前面放把刀,刀前有颗黑葡萄。

1、教师可先教会幼儿这首儿歌,并引导幼儿基本了解热带鱼的特点:由大小两个三角形组成,小三角形正顶大三角形的一半的地方,眼睛在头部(即大三角形前)。

2、然后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热带鱼的生活环境和动态。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彩,自主探究创作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4、在此基础上激励幼儿自主探究用热带鱼装饰盘子,设计花布,点缀花边等。

总之,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每个施教者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把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扎实的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去努力培养幼儿独立的的探究创作能力,使幼儿的绘画水平得到提高与发展,也为他们今后在其他领域获得新的知识并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游戏; 数字教育游戏;游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5-0188-02

0 引言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教育游戏已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教育游戏”、“教育游戏软件”、“轻游戏”、“游戏化学习软件”和“数字(电子)教育游戏(教学游戏)软件”等多个概念并行存在甚至不加区分混同使用。凡此种种,无疑会对教育游戏研究与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究其深层原因,归于对数字教育游戏概念理解不足所致。因此,准确界定数字教育游戏,摆脱概念使用的混乱状况是促进其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

“教育游戏”一词在汉语中是“教育”与“游戏”结合而形成的复合式偏正型合成词。其中“游戏”是主词、“教育”对其进行修饰与限制。由此看来,对“数字教育游戏”概念的界定必须依赖对“游戏”概念的准确把握。

1 游戏的定义

1.1 先哲眼中的游戏

在电子/视频/数字游戏出现之前哲学家、人类学家等对游戏的概念作出他们自己独到的解释。哲学家康德从“自由”看待游戏,认为游戏是内在目的并因而自由的生命活动。伽达默尔从自我表现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游戏是以自我表现为根本目的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由的生命活动,还是以自我表现为根本目的的活动,先哲们都承认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并探索其本质及其对人类的价值。但并未提及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的运行机理。荷兰著名人类学家胡伊青加则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胡伊青加在对游戏本质与目的探讨的同时,更是突出概括了其构成因素:自愿、时空、规则、自由、约束、紧张、愉快。

1.2 教育学界对游戏的诠释

在教育史上把游戏与教育结合起来的缔造者是福禄贝尔。在他的论著《人性教育》中认为游戏是一种喜悦、自由、平静、能够和外界平和,同时有第三者能和你起共鸣和同享的活动。在福禄贝尔看来,游戏是一种活动,幼儿时期的学习就是去参与游戏活动。他突出强调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且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在于使幼儿从游戏中学习。

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John V. Dempsey将计算机游戏理解为“由一个或多个玩家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活动含有目的、约束、和结局。游戏的某些方面是规则导向的与虚构的。最后,游戏在很多方面含有竞争,即便是与自己竞争。”Dempsey对游戏的阐释突出强调了游戏是一种活动,也概括了游戏的机制与结构组成。但并未提及计算机游戏是否与现实环境中的游戏活动存在差异。

1.3 计算机游戏界对游戏的分析

美国著名电子游戏设计师Eric Zimmerman将游戏定义为:“为得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有规则的活动。”

1.4 总结

学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对游戏的概念做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游戏对于人类、对于儿童发展与学习的价值,分析了游戏的本质属性;承认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并未提及现实环境的游戏和电子/数字环境的游戏存在的本质差异;部分学者从结构性因素出发对游戏加以解释,这无疑为认清游戏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运行机制提供便利,但是对游戏结构性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或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归纳而出现片面景象。

2 计算机游戏的结构

从活动理论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活动系统,除一般活动系统因素之外,存在着不同于其它活动系统的因素,即驱使主体参与游戏的因素:动机因素。若不存在动机因素,游戏便失去“灵魂”不成为游戏。活动系统因素是游戏的骨肉,动机因素是游戏的灵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茨基提出的活动理论强调活动的社会属性,活动系统因素中存在“群体与分工”,活动系统6因素中只考虑:“玩家、目的/任务、规则、道具”是游戏活动系统的必要因素,不予考虑“群体与分工”二因素,原因在于游戏中有“单人游戏”,因此“群体与分工”因素不应该成为游戏活动的必要因素。

关于游戏的动机因素,学者康德、佛洛依德、胡伊青加、Malone等对其皆有论述。通过对数字环境下与现实环境下的“游戏活动”(老鹰抓小鸡、仙剑奇侠和魔兽世界等)所涉及到的学者们所述的动机因素“自由、自愿、自我表现、满足自身愿望、剩余精力的发泄、控制、约束、紧张/愉快/喜悦/平静、挑战/竞争/冲突/对抗、幻想/想象、好奇、神秘、和结局、交互、独立反馈、表征或故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比较,从中初步得出4个对于计算机游戏的必要动机因素“想象、自由、竞争、独立反馈”,其余均为充分因素。

3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游戏概念界定

游戏活动赖以开展的空间环境存在差异。目前有两类空间环境,现实的物理环境与通过技术手段所创设的数字(视频/电子)三维或二维的虚拟环境。而上述对游戏的解释并未突出阐明游戏活动所依托的空间环境。因此,在概念界定中有必要对“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做出体现,加以区分。

遵从游戏的活动性实质,从活动理论框架出发,在对游戏活动系统4因素“玩家、目的/任务、规则、道具”、动机4因素“想象、自由、竞争、独立反馈”初步分析基础上认为,计算机虚拟环境下的数字“游戏”是指:玩家借助想象在现实或虚拟环境中以道具为中介、以任务为驱动、以规则为导向自由参与竞争,并接受独立反馈的交互性活动。

4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教育游戏的定义

4.1 国内学者关于数字教育游戏的解释

国内学者对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教育游戏的理解与解释,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①教育游戏是软件、教育/学习软件、游戏软件、介于教育软件与游戏软件之间的软件;②教育游戏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环境或具有娱乐意义的学习环境;③教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活动;④轻游戏。综合来看,国内大多数教育技术学者将教育游戏理解为“软件”,对教育游戏的解释强调4个特点:突出其教育功能与意义,然而单纯以此鉴别教育游戏是有失偏颇的;强调教育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而未体现出结合思路;认为游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未能深入探索其内在结构,强调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软件而未对其内容加以认识。另外存在与“教育游戏软件”、“教育游戏”混同使用的现象,存在现实环境下的教育游戏与虚拟环境下的教育游戏混同使用的现象。

第5篇

一、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年龄特点,初中学生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把握得十分准确,同时对时间的把握也应十分严格,教学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在教学过程中,从数量上说,教师要少讲;从质量上说,教师要精讲;从内容上说,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注意给学生想、说、练的机会。优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应克服以下几个传统的教学“误区”:

1.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该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和一题多变。

2.重结果,轻过程。

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

3.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

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中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而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4.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习能力,从而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的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顺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取、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加了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指导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第6篇

摘 要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在校经历,考证、社团活动、双学位、比赛诸多项目纷纷上马。本文在归纳分析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入职期望问题研究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首先在分析入职期望影响因素时,采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在分析在校经历中的各因素与入职期望关系时采用相关分析中的列联表卡方检验分析。研究发现:1.在校经历变量能够较好地被成功因素,学习因素和非关键因素这3个因子解释 2.成绩变量、实习经历变量、比赛、证书及学生社团活动变量是最重要的在校经历变量,他们与入职期望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而,文章运用组织社会化理论观点,以及个人与组织、工作匹配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结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高校的就业培训指导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在校经历 大学生入职期望 关联

一、引言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在校经历,以期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以此预期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签约率不高、新员工毁约流失问题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其中由于“期望落差”产生的待而不签,签约再毁现象层出不穷;当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要面临组织社会化,以往研究表明入职期望,尤其是大学生新员工的入职期望能够对组织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在校经历对不同维度的入职期望产生何种影响能够帮助企业在招聘中有效的预测求职者的入职期望,进而制定合适的企业组织社会化政策,以减少“期望落差”带来的破坏。同时能够帮助高校判断造成不合理期望的原因,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在校经历、就业指导。

二、文献回顾

组织社会化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入职期望(Pre-entry Expectations),指员工在进入企业前对工作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预期。自Weitz首先提出入职期望这一概念后,学者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入职期望的内容和维度、入职期望的影响因素以及期望落差。

对于入职期望的内容和维度,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界定。Poter等人认为,入职期望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工作,还包括更广阔的情景因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企业现实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入职期望包括:①工作期望,包括工作报酬、工作条件、自我发展等方面;②团队期望,包括上级关系和同事关系等内容;③企业期望,包括企业的管理风格、公平性、制度和结构等方面。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由于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在分析入职期望时应同时考虑角色表现期望,新员工入职期望包括平行的四个方面:工作期望、公司期望、团队期望和自我角色表现期望。

对于入职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员工进入企业前的经历对入职期望的影响。例如,Dean等人发现,童年经历、社会定势、个人的职业培训过程以及企业的招聘筛选过程会影响新员工的入职期望;李强等人的研究表明,他人期望、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在校经历以及企业招聘过程对入职期望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其中在校经历是影响入职期望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鉴于研究者远离学生生活,对在校经历的探讨限于成绩、兼职、实习、社团经历,而没有包括因就业压力盛行的双学位、考证、比赛经历,并且缺乏对这些经历的深入探索研究。贾红杰在《关于大学生在校经历与毕业后生存质量的研究》中认为,在校经历能够较好地被成功因素,学习因素和非关键因素这3个因子解释,多数研究已证实非智力因素能较治理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大学生未来生存状态,本研究认为此3因素也是构成影响入职期望的主成分因素,因此入职期望也应能够被此3因素解释,职业自我效能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如下:首先,通过定性研究,选取影响大学生新员工入职期望的在校经历变量;然后,利用大学生对各经历变量的评价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入职期望影响因子;进而选取载荷较大的变量,将变量与入职期望4维度的结果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其关联。下图显示了实证研究方法与框架:

四、 在校经历与入职期望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1.测量变量的选取

在正式调查研究之前,我们针对影响大学生入职期望的在校经历变量的选取进行了定性研究,根据在校经历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筛选统计简历中的在校经历,并通过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得到了22个初始变量,然后由参与者对初始变量进行重要性打分,对以上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和筛选,剔除了6个显著不重要变量,在对此领域有较深研究的2位学者进行深度访谈之后,我们最终又剔除了5个变量,确定了本调查研究的11个测量变量(X1-X11),即入职期望在校经历影响因素变量。

2.数据描述与检验

(1)数据描述。本次调研采用2张问卷,问卷一《新员工入职期望问卷》为现有问卷,来自《企业新员工期望的结构和特点》;问卷二为自编在校经历问卷,包括对在校经历变量对入职期望影响的重要程度打分和客观在校经历调查两个部分。本次调查采用校园内毕业生宿舍边随机拦截形式,调查时间为2010年11月―2011年1月。样本主要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届毕业生,样本总规模为800。

本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过程中,对缺失值处理采用Listwising方法,有效样本量为770。本次调查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我校2011届本科毕业生,在性别、学科、院系等分布上,也与我校情况基本相符。限于文章篇幅入职期望分布基础数据和样本数据不在此列出。

(2)数据检验。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在校经历问卷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n’s Alpha系数作为检验标准,以检测问卷各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经计算内部一致性为0.870,表明问卷的项目十分理想。新员工期望问卷为研究成果问卷,本研究在此沿用。

3.影响入职期望的在校经历因素因子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1个测量变量析取主成分,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为0.000,KMO值为0.89,并以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结果显示,在校经历问卷各个测量变量较好地被4个因子所解释,累计贡献率达到64.14%(见表1)。

在分析各个因子所包含测量变量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焦点小组讨论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我们队这6个因子进行命名与深入阐释。

因子1:“成功因素”因子。因子1解释了最大的方差(29.39%),反映了影响入职期望的最主要部分在校经历。X5(比赛经历)、X6(社团经历)、X7(学生工作)、X8(实习经历)在因子1上有较高载荷,它们最大程度的解释了当代大学生重视的入职必备经历。在就业竞争激烈和对求职者苏浙要求不断提高的就业市场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不认为传统的学习成绩能够帮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认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些非智力因素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它们较智力因素更能预测人的成功,也更能让大学生产生职业自我效能,从而更多的影响入职期望。

因子2:“成绩因子”。X1(学分绩点)、X2(双学位)、X4(四六级成绩)、X3(专业排名)在因子2上有较高载荷。因子2反映了传统的成绩观,认为成绩因素仍然是大学生最应重视的因素,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优秀能够为自己带来竞争优势。但是相比较而言,重视成绩的比例比以往呈下降趋势。

因子3:“认知因素”。X8(实习经历)、X9(兼职经历)在因子3上载荷较高。因子3反映了大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社会、接触公司的经历对其入职期望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在校园内直接接触社会和企业的机会少,在实习和兼职过程中能够深入企业、深入工作,真正地了解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了解了社会现实,这种对社会和企业的认知能够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入职期望,尤其是调整不合理的入职期望。

因子4:“非重要因素”。X10(各类证书)、X11(假期社会实践)在因子4上有较高载荷。因子4反映了学生为提高就业竞争力而采取的盲目努力和学校安排的作用有限的社会实践经历,对入职期望影响有限,但是却是重要的在校经历。目前考证热潮在大学校园内十分普遍,但是多数报考者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并不因此预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不过在问卷及访谈中反复被提及,成为非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入职期望的在各校经历能够较好地由以上4个因子解释和概括,他们分别从自我效能评价和外部信息支持角度形成了大学生新员工的入职期望。因子分析反映了当今大学生重视的“就业必备”经历为各类锻炼自身能力的实践经历,其次是学习成绩,兼职、实习变量能够调整大学生的入职期望。

4.在校经历与入职期望的相关分析

文章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分析,探寻了不同在校因素与不同维度期望的关联。限于文章篇幅,以成绩和工作期望为例。通过对于调研问卷进行收集整理后,我们将成绩区分为较差、一般和优秀三个等级,将工作期望分隔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整理分析结果:

针对调研数据,我们运用卡方分析法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spss16.0对其sig(独立性显著水平值)进行了检验,得到结果如下表(表2):

由表2可知:Sig=0.089(Pearson Chi square),0.172(Continuity Correction),0.120(Likelihood Ratio),0.109(Fish’s Test),均大于0.05。故成绩和工作期望相互独立,即关联程度很低;再选Nominal中的Phi、Cc和Cramer’s V检验维度进行分析。可知:∀= 0. 123,V = 0.122,CC= 0.112,sig= 0.013∈(0.01,0.05),故成绩与公司期望的独立性很低,关联度较高。

与如上分析类似,其余的在校经历(成绩、双学位、社团活动、实习与兼职、各类证书、比赛)与入职期望(公司期望、工作期望、团队期望、自我表现期望)相互间的关联度计算方法类似。最终汇总结果如下表(表3):

通过后期对于这9组关联在Nominal中三个维度(Phi、Cramer’s V与Cc)的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如下。

五 相关结论及讨论

1.研究结论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入职期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影响入职期望的3个在校经历因子,他们分别是:“成功因素”因子、“成绩因素”因子、“认知因素”因子和“非重要因素”因子,这六个因子深层次地挖掘了大学生选择不同在校经历的动因,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在校经历影响入职期望的机制;基于变量与结果的相关分析显示:1.实习兼职经历与公司期望成正相关,与工作期望成负相关;2.资格证书与入职期望的各维度无显著关联;3.比赛经历与社团活动经历与团队期望及自我表现期望呈高度正相关;4.成绩与公司期望与自我角色表现期望呈正相关;5.双学位与工作期望成正相关。

2.讨论

(1)实习与兼职经历对入职期望有认知调节作用

实习兼职经历与工作期望成负相关,与公司期望成正相关。实地的体验会让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条件与现实有差距,进而会降低他的工作期望。

(2)“成功因素”通过效能作用与期望正相关

比赛经历与社团活动经历与团队期望及自我表现期望呈高度正相关。这反映了丰富的比赛经历与社团活动经历有效地锻炼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我表现得到外界肯定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期望及自我表现期望。反映了因子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有着一致性。

(3)“非重要因素”与入职期望没有显著关联

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并不把考证作为自身优势的一项,并且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想为简历撑面子的心态去考证,资格证书与入职期望的各维度无显著关联。大学生应该认清自身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特征,有选择的去丰富自身经历,避免盲目考证热潮。

3.研究局限与不足

文章限于对在校经历变量和入职期望作了相关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探讨了影响机制,但缺乏对变量的回归分析检验其因果关系的显著性。其次,由于条件限制,研究仅在我校发放样本,故样本数据有一定的地域和专业的局限性,无法据此得出更大范围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姚琦,乐国安.企业新员工期望的结构和特点究.心理科学.2009.32(1):197-200.

[2] Li Qiang, Yao Qi, Yue Guoan. The study on newcomers’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pre-entry expectations(in Chinese).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6.9(3):38-42.

[3] Garavan T N, MorleyM. The socialization of high - potentialgraduates into the organization : initial expectations,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Managerial Psychology. 1997.12(2):118-137.

[4] 蔡银银.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乐国安,姚琦,马华维.入职期望与员工离职的关系――期望落差假设在中国情境下的验证.南开管理评论.2008.11(3):104-110.

[6] 马华维,姚琦.新员工入职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07(30)1:79-83.

[7] 朱生玉.大学生实习经历对就业期望的影响.煤炭高等教育.2010.7.

[8] 牛廷立.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分析.

[9] 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第16卷第4期).

第7篇

一、构建高中政治生态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个具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是开放式的,时刻保持着与外界信息的交流;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构建个性化的生态课堂,在师生活动的交流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共同体”是在师生互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师生在共同发展中加强了互教互学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师生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中,笔者感到有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肯定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有效解决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疑惑。笔者尝试生态教学,通过设计提问、共同研讨,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此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感觉成效颇丰。

学生的认知特点告诉我们,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会十分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来处理和解决,所以,构建个性化的生态课堂显得尤其重要。在讲《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这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去了解学校周边有哪些银行及各自的业务,让学生对银行有初步感性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给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时候,有学生突然提出:“一个国家存款额越高,代表这个国家越富裕吗?”笔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该学生的质疑抛给其他学生,学生开展了热烈的争论,正反双方自然生成。最后笔者结合经济生活中著名的“蓄悖论”及先前所学的“生产和消费”的理论知识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这些思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明白了连贯性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表现欲可以激发人的自信心,表现欲是人体现自我价值的表现。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情绪,开展一些班级“对抗性”的生生互动,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的教学中,笔者把全班分为三组,提出问题,要求甲组学生证明社会主义需要市场而不需要宏观调控,乙组学生证明社会主义需要宏观调控而不需要市场。两组学生在辩论中都能证明“需要”而无法证明“不需要”。而丙组学生对甲、乙两组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在甲乙两组的辩论中,教师的提示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相互学习,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高中政治生态课堂所带来的效应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70—01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设置悬念,诱发兴趣

心理学实验证明,兴趣和愉快情绪对认识起着组织作用,而不良的情绪则起着瓦解的作用。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风华正茂、创造才能勃发的闪光年华,只要教师的引导正确、恰当,便能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使他们爆发出无限的能量,为学习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 进行预习,提出问题,甚至布置一两个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学生自觉预习课文,我坚持自己的做法不动摇,就是学生不预习的课文不讲。在我的长期努力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大大增强了。不仅上课这样,对待作业也是这样,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课下可以自由讨论,自习课上还可以小组总结,最后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加以归纳,形成共识,达到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目的。这样,通过设疑、激疑、解疑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不但使学生改变了对语文教学的传统看法,愿意主动学习了,而且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的效果非常牢固。通过一个学年度的实验,学生反应成效显著,印象深刻。

二、 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为90后的新一代,现在的学生参与意识较强,自我表现欲较强,这也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这种表现欲,给学生以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自我表现的成功喜悦中,获得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我的做法是将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与学校的文学社团、校报活动相结合,在每期学习园地和校报《溪源》上推荐发表两三篇优秀作文,并且加上老师的评语。这样的效果比在课堂上讲评作文时朗读优秀作文要好几倍,学生的成功感更强。因为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发表了,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得到了认可。从欣赏范围来说,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校报上发表,读者扩大了,由本班学生扩大到全校学生,还有家长、亲友以及其他的人;从时间发展上看,听觉留给人的享受毕竟是短暂的,而视觉则不然,报纸可以保留,可以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间拿出来欣赏,从而产生一种绵延不绝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强烈,而写作的欲望就如江水一样,永不枯竭。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开始了两条腿走路,阅读写作同步发展,互相促进,越走越快,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