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镇党代会工作报告

乡镇党代会工作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9: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镇党代会工作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镇党代会工作报告

第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决定对2007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本次督查,了解真实情况,查找差距,分析原因,追加措施,确保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时间安排

2007年6月21日至6月28日。

三、督查的重点事项

(一)党建工作情况(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直机关工委、县委党校)。

(二)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11号)。

(三)州县实事完成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11号)。

(四)全县2007年45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4号)。

(五)全县十七大产业发展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十七大产业工作专班及相关部门、乡镇)。

(六)“三大战役”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工业园区、县旅游局、县建设局)。

(七)、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单位:局、综治办、安监局及各乡镇、各部门)。

(八)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建议(责任单位:各乡镇、县直各部门)。

四、督查分组

第一组:负责督查沿渡河镇、溪丘湾乡、东壤口镇、官渡口镇。组长:谭祖锋,成员:覃业东、张孝勇、税锋、侯培军、张世元,车辆:政府办、交通局各1台。

第二组:负责督查信陵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组长:薛昌斗,成员:黄本槐、税世春、向真典、王先银、刘传俊,车辆:县委办、党校各1台。

第三组:负责督查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组长:谭显爱,成员:向秀忠、高云、向贤明、谭明平,车辆:人大办、财政局各1台。

第四组:负责督查县直相关部门。组长:陈正顺,成员:单大礼、汪义柏、谭本华、王祖迁、贾锐治,车辆:政协办、发改局各1台。

五、督查方法

(一)听取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对督查事项的书面情况汇报。

(二)对照相关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查看资料并实地检查。每个乡镇以随机抽样的形式抽查3个村,每个村2个组。重点项目建设必须到现场了解。

(三)各组督查内容有交叉的,分头督查,互通情况,督查结束后共同汇总。

(四)督查组现场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对未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的要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

六、督查要求

(一)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根据督查的重点事项,逐项对照检查,将各项工作详细的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策建议,结合巴政办发[2007]27号文件要求,形成半年工作总结,于2007年6月25日前通过电子政务网报县委办秘书科(联系人:谭先吾)、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联系人:田祚立)。县发改局、县统计局要一并提交重点项目完成情况通报和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2篇

开展定向视察工作的建议

建德市人大:

今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了“效能建设年”活动,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效能建设年”活动要求,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年初xx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近期xx市工商局在全系统开展了《深化实施“红盾工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争创人民满意单位》主题创建活动,并邀请xx市人大对工商工作开展定向视察。这些都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政府诚信、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局在xx市委市政府和xx市工商局的领导下,在xx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很抓干部作风建设和依法行政,先后推行了规范干部行为的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们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干部形象、服务效能、服务质量、公正执法等方面,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局从加强队伍建设,主动接受人大和群众监督的角度出发,恳请市人大参照杭州市人大的做法,对我局开展定向视察,旨在通过人大的定向视察,自我加压,促使工商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依法行政,真正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公正执法、人民满意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现在,我们就市人大对工商工作开展定向视察,提如下建议:

一、视察的人员

建议在视察人员的安排上,是否可以选择一些与我局职能相关的行业如经济建设、行政执法、纪检监察和乡镇等部门、单位的人大代表。

二、视察的范围

建议定向视察在局机关、各工商所和个协、私民协、消协范围进行。

三、视察的内容

建议定向视察的内容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建德市党代会提出的三年奋斗目标,发挥工商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的情况。

(二)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方面的情况。主要是:1、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情况。2、秉公办事,公正执法情况。3、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情况。

(三)队伍作风、效能建设方面的情况。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对待办事群众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建德市委“六严禁”和内部制度、纪律等情况。

(四)重要工作和创新服务方面的情况。

(五)人大认为需要进行视察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四,视察的形式

建议:视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视察每年不少与2次,不定期视察根据需要而定。版权所有

五、视察的方法

建议:视察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听取我局各科所的汇报;二是检查汇报的有关内容;三是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和视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

六、接受市人大定向视察的工作打算

如人大对我局开展定向视察,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邀请人大定向视察工商工作,是工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主动接受人大和群众监督,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切实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准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工商部门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既是形势任务的要求,也是自我建设的要求,更是履行职能的要求。因此,我们将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组织实施,深入宣传发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力度到位、措施方法到位,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精心实施。邀请人大定向视察工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将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搞好工作日程安排,明确目标任务;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充分调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自我加压,加强监督,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围绕中心,抓好结合。围绕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结合起来,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水平,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廉洁自律,树立工商新形象;三是与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结合起来,把人大定向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建议的整改情况列入科所责任目标考核,加强督促检查,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四是与省工商局“红盾工程”系列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四)健全制度,注重长效。邀请人大定向视察工商工作,对工商部门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社会链接,对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认识工商、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推动工商工作必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我局拟建立工商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经常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年底要向市人大上报全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思路。

2、接受执法检查监督制度。在执法检查中,视情邀请人大代表现场参与或开展专项检查。

第3篇

现在,我代表太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九次党代会、区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镇二届党代会的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尽心谋划、扎实苦干,使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健康、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凝聚民心、倾注全力,推进中华民营经济园建设

今年以来,在区民营经济园建设领导小组和镇、村广大干部的艰苦努力下,民营园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月底,完成了启动区内5个村地上物的调查摸底和前期总体投入测算工作。同时,镇、村共同研究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宅基地换楼、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地上物补偿等三个补偿办法和一个总体实施方案。7月份,占地43平方公里的项目总体规划,最终通过了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8个单位顶级专家组成的评审会的审查。11月中旬,园区总体规划得到批复。园区的规划批复预示着43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有了一张金灿灿的通行证,也吹响了园区开发建设的号角。负责园区建设的区、镇、村的领导同志们,以对党和人民、对地区跨越式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决心、勇气,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忘我工作精神,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实现了园区各项工作快速、有序的推进。郭庄子、大村、前河和后河村已就征地及补偿方案履行了民主程序,并一次顺利通过。同时,招商融资工作势头强劲,现园区储备项目10余个,意向投资200多亿元。特别是与汇中置业签订了“中国北方物资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协议书。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谋划,目前,已与相关单位达成了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意向。港中路园区段道路拓宽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沿路拆迁工作有序进行,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

二、狠抓重点、突出特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按照开发新园区,巩固老企业的原则,在加快民营园建设的同时,加快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和各工业小区基础配套建设,镇域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投资4亿元的220kv电站、投资9800万元的窦庄子35kv电站年底投产送电,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以星河集团为代表的相关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影响,沉着应对,稳健经营,为全镇企业发展增强了信心做出了贡献。全镇乡镇企业今年可完成总产值82.56亿元、收入73.31亿元、增加值13.03亿元、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26.3 %、27.1%、28.7%、27.3%;财政收入完成417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32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积极为星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申请贴息,现400万元贴息已经到位,同时为飞龙制管有限公司、天津永兴福利造纸厂、宏远钛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争取技改贴息170万元。骨干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企业达到32个。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大新扩技改固定资产投入,全镇新扩技改及基础设施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39亿元,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实际内资到位资金1.2285亿元,外资累计完成139.1万美元。形成了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洽谈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三、强力扶持、科技兴农,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坚持以产业调整和产业化提升农业,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兑现粮、枣、农机、能繁母猪等补贴,促进农业强盛起来,农民富裕起来。积极推进种植业引进新、特、优品种,鼓励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达到21291.6吨,扩繁优质大豆XX亩喜获丰收。建立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为目标,新建了冬枣保鲜库,组建冬枣种植联合合作社,形成了产、运、贮、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今年我镇冬枣喜获丰收,产量可达300万斤,党委、政府心系百姓,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发动,倾力促销,冬枣收益可达800万元。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业,新建畜牧养殖小区4个。加大动物防疫力度,确保防疫100%。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全镇19个供水站全部投入使用,确保全镇人民喝上安全水。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翟庄子万亩农田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成挖疏渠道88.4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33座,修机耕路13.5公里、新建两座排涝泵站、新打机井四眼、维修农田小型排灌站11处;完成抗旱节水工程1600亩。实施对青静黄、沧浪渠重点险工险段加固工程,提高了河道排沥和防洪能力,确保我镇今年安全渡汛。积极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完成大苏庄、苏家园生态村验收,申报乐福园、鑫园里文明生态小区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的崔庄旅游特色村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部结束,初步具备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农村“四绿”工程,完成9个居住小区绿化工程,面积近3万平米,植树3万余株。高标准实施今冬明春绿化工程,完成荣乌高速太平镇段土地平整,已造林面积420亩,植树4.28万株,明年全部完工,形成连通靓丽的长廊景观带。

四、科学规划、建管并重,提升城镇功能品位

完成了3.1平方公里民营园农民还迁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宅基地换楼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目前,将还迁区纳入天津市第三批小城镇建设挂钩试点镇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总体规划批复已成定局。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争取,我们把宅基地换楼的有利政策,积极引导并对接到中华民营经济园农民还迁示范区的建设项目当中,实现了政策共享。同时,园区的开发建设为示范还迁区的实施将提供资金平衡和农民就业保障,使百姓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穿港路太平镇段翻修拓宽工程上土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1月初完成外运土方工程。翻修3.1公里太沙路,新建镇区2公里雨排。修建2公里窦周公路,对促进太平镇和吕桥镇两地经济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完成镇消防站主体建设。完成镇敬老院新楼主体和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厂收尾和验收工作。完成一、二期国债整理工作和二次土地调查、权属调查工作。积极推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已通过市级验收。高标准完成乐福园、欣苏园绿化、硬化、亮化“三化”工程。城镇环境序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品位进一步提升。

『 1

五、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和谐太平

坚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1797人。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为全镇5056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进一步完善困难救助、帮扶保障体系,全镇共发放临时救济金195900元,涉及336户,843人;为低保户306户,714人,发放低保金936712元,;为五保户98户,发放五保金344625元。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全镇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先后为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灾区募捐款物合计112万元。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村民自治率达到100%;高效、准确的完成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完成了文化部对我镇“全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复审和申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投资160万元建设的苏家园学校多功能厅,主体工程已完成,进入内部装修收尾阶段;更换窦庄子中学2吨取暖锅炉和太二中南教学楼室内供暖设施,改造太二中生化、物理实验室3个;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涌现了荣获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的苏家园学校赵玉红老师。实施稳定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保障重大工程施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任务。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全年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人武民兵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依法行政、注重效能,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建设高素质的机关队伍为目标,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为根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重大事项向镇人大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强化广大干部的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意识。强化行政效能监督和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阳光规范操作,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坚持阳光政务,有力杜绝了各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每项成绩,都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奋发努力的结果;与镇人大代表的支持和帮助,驻镇单位的密切协作,各级干部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太平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向为太平镇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太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城乡一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好镇党委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委的决策,将党委各项部署创造性地落实到政府每项工作中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断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培植新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坚持“发展为要、环保为先”,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给百姓创造一个蓝天碧水的生活空间;必须坚持实干兴镇,敢于突破、善于突破,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在狠抓落实上,全力营造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继承中创新,尊重历史,超越过去,再创辉煌,要善于先进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观念和新实践,有效与我镇实际结合,推进太平实现新的有为跨越。

第4篇

市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发放征求意见表150份,召开窗口工作人员、项目协调专班、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和企业代表座谈会4场次、120多人次,同时中心班子成员之间及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谈心交心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收集行政服务中心及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5类、18条,通过对收集到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归并为5类7条,并制定了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进一步创新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监管,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提了3个方面的建议:

1、要着力抓好窗口建设,工作人员服务要更热情,审批要更快,努力提升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服务水平。

2、要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窗口受理、网上审批范围,强化

“一网式”服务方式,实现网上办公。

3、要逐步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提高办件效率。要将行政服务中心变成真正的便民服务中心,不要让老百姓到服务中心来办事时办不成或办得不完全,而后又让老百姓到主管局到处跑,摸不着头脑。

(二)要进一步提高协调服务质量,更好为全市项目建设、小康建设及经济快速发展服好务。

(三)要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监管,加强窗口部门服务经济工作的监督,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更好规范各单位行政许可、审批程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行政服务提速增效;还要一些部门办事的具体流程。

(四)推进阳光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导。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班子整体素质。

二、整改措施

(一)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工作,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及时清理和取消上级明文规定的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充分授权窗口人员办理。

2、扩大网上审批办件,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不需现场查勘、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和领导集体研究的审批事项逐步实现网上审批。

3、加强行政审批监管,优化服务质量。坚持电子监察和人员巡查相结合。充分应用绩效评估、预警纠错、指纹考勤等功能的结果,按季通报各单位,不断提高办件质量。

4、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坚持半月一次例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继续开展“优胜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努力实现审批大厅“六个零”的优质服务目标。

5、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完善相关制度。

(二)更新服务理念,提高项目协调服务效能。

1、及时调整和组建项目协调专班,明确项目协调任务。对新引进和续建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和办公会议要求,及时组建市级协调专班,督促相关部门、乡镇(处)、村相应成立协调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

2、完善协调专班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协调服务质量。一是严格责任状考核制度,强化专班责任。二是坚持定期办公会制度,提高协调效率。三是坚持日常督察和定期督查制度,促进项目建设。

3、创新项目协调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和借鉴外地征地拆迁成功经验,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当参谋,争取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推行自主拆迁的奖励政策。

(三)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提高窗口民主管理的水平。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强化窗口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按照“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标准,加强对窗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对窗口人员违纪违规的予以严肃查处,不断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的作用,今年对窗口和部门服务质量组织两次评议,并作为部门服务经济工作考评的依据。

2、强化对部门服务的规范管理。继续抓好三大制度,规范服务。一是严格实行《企业缴费明白卡》制度,将覆盖面扩大到40家。二是严格执行“到企业检查收费许可”制度,对未经许可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的,按规定予以通报。三是强化“交事通知单”制度。对经协调工作专班多次协调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以“交事单”形式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并由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督办落实,作为相关单位年终考评的依据。

3、强化对经营者和公众举报投诉的办理。一是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窗口建设,利用举报箱,举报电话,网上投诉信箱等工具,收集群众和客商的意见,实行专人受理,专门登记,专班办理,力求结案率达到100%。二是及时查处企业反映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四是建立市直部门和乡镇处服务重点项目登记台账,实行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评。

(四)转变施政方式,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1、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一是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二是合理确定公开时限,常年性工作要长期公开,动态性工作要及时公开,固定性工作要定期公开。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2、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平台作用。二是不断拓展公开方式。三是进一步规范为民办事大厅的建设管理。指导乡镇(处)为民办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断改进和规范村级便民服务室的管理。

3、进一步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督查力度。加强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日常检查和指导。按照市政府要求,建立监督、整改、反馈机制,组织专班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4、认真执行政务公开各项制度。严格按照政务公开预审制度、告示制度、听证制度、评议制度、投诉和责任任追究制度办事,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五)强化自身建设,树立良好机关形象。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层级管理,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坚持把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努力创建群众满意机关和文明机关。

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查

第5篇

近日,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结束后,我们XXX办事处党委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和全体机关干部大会对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王昆山书记在保定市委的第九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和在保定市委九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了黄恩桥书记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结束时的讲话精神。在和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学习中,每位党委成员都深刻的感受到切实抓好干部力戒思想浮躁、力戒作风飘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现今,XXX办事处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关头,在XX整体发展看好的形势下,作为乡镇一级的领头雁,我们不进则退、小进亦退。严峻的竞争形势、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民的殷切期盼都时刻的督促着我们必须聚精会神、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丝毫由不得我们浮躁和懈怠。当前,全体机关干部队伍总体精神状态是积极努力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干部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群众路线,存在着这样、那样阻碍发展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态度,我处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展开一次“四戒四求”的思想纪律作风的整顿预警教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入手,让每一名干部都从自身开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查摆,对号入座,坚决同浮躁、飘浮、庸俗作斗争。

一、戒"浮"求"实"

"浮"指轻浮,浮躁。一是作风飘浮。浮在机关,眼向上看,不注意扎下去搞调查,不注意听取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导致说话做事、看问题,脱离实际,无根无基。二是工作轻浮。花拳绣腿,贪大求洋,摆花架子。三是思想浮躁。不能定下心来考虑问题,不能沉下身子做事情。四是行动浮躁。一身"浮气儿",心虚脚飘,坐不住板凳。我们要求全体机关干部以上述"浮"病为镜,时时对照检查,提醒自己,切实做到求是、求实、求透。求是就是立场鲜明,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求实就是要把问题摆在明处、把思想扎到深处、把工作落到实处,坚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摒弃浮而不沉、虚而不实的现象;求透就是要把问题搞透彻,切忌马马糊糊,似懂非懂,"满瓶不动半瓶摇"。

二、戒"散"求"统"

"散"指散漫,涣散。一是作风散漫。缺乏组织纪律观念,事业心不强,得过且过,存在"混日子"思想。二是思想散漫。做事不能聚精会神,一会儿站一会儿坐,忽左忽右,忽东忽西,不知所然。三是工作散漫。不能正确处理"一根筷子与十根筷子"的关系,只知守着自己的一摊儿业务,居其一角,不谋全局。为坚决杜绝机关干部出现"散"的这些症状,XXX办事处要求干部们必须做到求专一、顾大局、讲团结。求专一就是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的做好工作,心里想事儿,眼里瞅事儿,手里干事儿,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顾大局就是不仅要干好工作,还要认清自己的工作在全局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不仅要埋头实干,还要抬头看,看整体,看全局。讲团结就是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把劲儿拧在一起,使到一处,发挥最大的效能,迸发出最强的力量。

三、戒"言"求"慎"

"言"指多言,少言,乱言。一是不分场合的乱说话、乱表态,乱传小道消息。二是不敢说话,关键时刻,有想法,有思路不敢表达出来。三是发牢骚,讲怨言,总觉得自己干的比别人多,得到的却比别人少,总对自己现任岗位不满意,认为自己更胜任另外一个岗位。对此,全体机关干部要特别在"言"上下功夫,自觉做到戒言求慎,以慎处行,认清自我,摆正位置,每一句话都要三思而后"说"。不该说时,坚决不说,做到不乱问,不乱说,不乱传;该说时,立场鲜明,掷地有声,言之有物,表述准确。真正把干事创业作为年轻干部的首要任务,切实从实践中得到锻炼,积累经验,提高素质。

四、戒"攀"求"守"

"攀"指攀比,攀附。一种是盲目攀比。拿别人优越的物质生活与机关干部们的相对清苦相比,久而久之,心理失衡,导致随波逐流,摆阔气,讲排场,使自己沦为庸俗化。另一种是友。和谁都是"好朋友"、"铁哥儿们",见到富商心就慌,见到大款腿就软,社交圈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为了防止发生这些不良倾向,全体机关干部必须坚定操守,净化精神,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警惕心。平常心就是要保持头脑清醒,禁得住诱惑,熬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以扎实的工作,出色的业绩,优秀的品质,树立党政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警惕心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特别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操守,把握分寸,不断提高鉴别力,结交能够使自己上进的良师挚友,坚决摒弃那些怀有不良目的的酒肉朋友,戒除庸俗的作风习气。

第6篇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来料加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年来料加工工作,交流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以进一步推动我市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在这个会议之前,召开了全市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市来料加工经纪人有了自己的组织,这将对来料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沈根花同志代表市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协调小组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都同意。同时,会议还对我市*年度先进县(市、区)、优秀女经纪人、来料加工示范基地进行了表彰,庆元县政府等先进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信心

关于*年的来料加工工作,刚才沈根花同志已经总结得非常全面了。从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认为有五方面值得充分肯定:一是工作导向鲜明有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关注来料加工工作,成立协调小组,专门拨出发展资金,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来料加工的扶持措施。可以说,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来料加工是花大力气的,工作导向是非常鲜明的。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领导小组,普遍把来料加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谋划和落实;相关职能部门也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共同推动了我市来料加工的发展。二是发展势头喜人。*年,我市来料加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年加工费突破了3亿元,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925名、从事妇女10万多人,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三是推动脱贫增收成效明显。紧密结合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出台了运费补贴、贴息扶持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扶持措施,吸引了9245名低收入户困难群众和一大批移民妇女、下山脱贫群众从事来料加工,为全市的困难群众脱贫增收、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发展水平提升明显。宣传引导、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我市来料加工业发展面不断拓展,不仅实现了对95%乡镇、54%村的有效覆盖,而且从业队伍的技能不断提高,在许多加工特色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竞争力。全市已创办来料加工企业28家。“全市一盘棋、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各地的“区域特色化、品种多样化、群体固定化”趋势也已日渐明显。五是各级妇联组织工作扎实有效。作为来料加工的发动者、组织者,各级妇联组织面对山区农村地域分散、交通条件差、观念较落后,妇联自身人员少、经费紧张等实际困难,迎难而上,工作踏实,有效地发挥了牵头抓总、沟通协调的作用。特别是各级妇联开展的组团参展义博会、建立联络组织主动拓展市场等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到了广大妇女群众的普遍赞誉。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如各地各部门思想认识、工作力度不平衡,全市来料加工总体上加工技术含量低,缺乏主打产品,产业化水平不高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来料加工的工作责任感,坚定信心,自我加压,特别是对存在的困难,要研究对策,在经费、培训、管理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推动我市来料加工业新的跨越、新的发展。

二、认清形势,找准定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抓好来料加工,必须在思想上对来料加工发展有一个高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工作力度。

(一)要站在推动丽水创业新业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发展来料加工的重要意义。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形成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发展来料加工不仅能促进群众的脱贫增收,更为全市广大城乡群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创业平台,将对激发创业热情、推动全民创业起到积极作用。

(二)要站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发展来料加工的重要意义。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首先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我市来料加工年发放的加工费3个多亿元,已经为10万从业人员带来人均3000多元的年纯收入,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已经足以证明,来料加工在这两个方面都大有可为。同时,来料加工也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许多地方反映,一些村发展来料加工后,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比技术谋增收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助解困好事多了,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善。

(三)要从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发展来料加工的现实作用。从当前情况看,我市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仍然任务异常艰巨,这个群体的就业增收工作是关系民生的一项政治任务。据统计,我市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还有近58万人,且这一群体实现异地转移就业难度大,来料加工所具有的老少兼宜、就业自由度大等就业特点,将是低收入农户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发展来料加工,吸引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参与其中,是当前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一项得力举措。

(四)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市来料加工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切实增强发展来料加工的紧迫感。随着来料加工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区域竞争也更趋激烈。近年来,各地对来料加工都十分重视,金华、衢州等地发展势头强劲,江西、安徽等地的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且对加工费的要求比我们低。这些因素在给我们带来竞争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对待来料加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不能稍有忽视;必须当作硬任务,不能看成软要求;必须加大力度,不能松口气、歇歇脚,要继续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各地来料加工健康快速发展。

三、扩面增量,培育特色,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对于2008年来料加工工作目标,市里已经作了明确,总的目标任务是“加工费3.5亿元、争取3.8亿元,加工者队伍达到11万人、经纪人达到1100人”。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关键是紧紧抓住“扩面增量、培育特色”这两个重点,坚持两手抓,在扩面增量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方面,要“扩面增量”。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要在培育队伍上下功夫。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与加工者队伍建设,是来料加工产业发展的基础。各地要加强队伍发展培育工作,切实加大宣传引导,壮大加工队伍,其中要重点做好两个群体的发展工作:一是对于闲置在家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要通过深入发动、典型示范的办法,让他们参与到来料加工队伍中来,从而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二是要认真做好对低收入农户、移民妇女、下山脱贫妇女等特殊群体的发展工作。市里已经落实了运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各地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措施,将低收入农户、移民妇女、异地转移妇女等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给予扶持。特别是对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要加大工作引导,使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各地要把来料加工经纪人、加工者技能培训纳入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和从业素质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

二是要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随着来料加工的不断发展,加工面要逐渐从城郊扩大到乡村,从近郊村延伸到库区移民新村、下山脱贫点、山区村等,分散到家家户户,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促进来料加工在全市向纵深推进,逐步扩大加工总量,真正使来料加工成为一项“致富工程”。

三是要在拓展市场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市、县妇联驻义乌、温州联络处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工作领域,落实工作保障;在提高义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要加快将业务向周边地区拓展,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杭州、温州、宁波等市场的开发。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大城市的丽水商会中介作用,多渠道挖掘外部市场;要积极参与义博会等各种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影响,争取业务市场。

另一方面,要培育特色。没有特色就难以保持长远的效益,没有特色就没有创造力,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市来料加工要取得大发展、大提高,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注重培育、形成和发展优势项目,增强区域竞争力。具体来讲,就是要“树品牌、求突破、创特色”:

一是要“树品牌”。“树品牌”就是要竭力打造“丽水巾帼来料加工基地”品牌。我市要打出、打好、打响这个品牌,一方面要积极扩大丽水来料加工的外部宣传,全方位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让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丽水来料加工。另一方面,也要十分注重加工产品的质量和诚信建设,强化“诚信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时间是保证”的来料加工信条,培养一批开拓创新、诚实守信、敢于竞争的优秀经纪人,打造一支注重质量、脚踏实地、积极参与的加工人员队伍。今天,全市经纪人协会成立了,协会下步关键是要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引导经纪人之间加强团结、协调、沟通,以更好地服务于全市来料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协会理事,作为全市经纪人队伍的领头雁,更要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和行业规范,带好头、作好示范,为丽水经纪人队伍树立形象、当好榜样。

二是要“求突破”。“求突破”就是要促进来料加工业逐步向创办企业的方向发展,在产业提升上实现新突破。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一些地方已出现“来单”、“来样”加工,部分经纪人还实现了创办企业的转型。但从面上的情况看,我市绝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手工加工,技术含量低,加工附加值也很低。下步只有努力实现产业提升,打造出加工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为此,各地要把产业升级作为来料加工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瓶颈问题。注重培育,主动搭建发展平台;广大经纪人也要树立起“今天的经纪人、明天的企业家”的目标,脚踏实地,不断扩大市场和加工规模,从而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此外,各地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依托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开展招商活动,设法引进扩散型加工企业。

三是要“创特色”。“创特色”就是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加工特色。各地要对已经比较成熟、加工总量也比较大的优势项目,努力加以巩固提高,并注重这些种类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促进加工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努力培育新的加工特色,努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逐步扩大加工总量,形成加工特色。

四、再接再厉,合力推进,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近年来,我市来料加工能取得如今的发展规模,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部门合力推进。今年的来料加工工作会议,也是首次以市政府的层面组织召开,目的就是进一步增强来料加工工作的整体合力和工作力度。对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而言,一是要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高度,从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和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来料加工,以行政拉力带动本地来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考核机制,做好统筹引导工作。二是要形成合力。市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带头履行好职责。市、县来料加工协调小组或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谋划、沟通协调等作用。各级妇联在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的同时,要树立整合资源、借力发展的工作理念。三是要强化督查。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措施,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引导来料加工走上规范化轨道。市促进来料加工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也要根据来料加工进展情况,分阶段、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做好调研分析工作,为全市来料加工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第7篇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市第八次党代会、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大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三件大事”,以“为商服务年”为工作主线,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为重要载体,提高服务水平,依法监管执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各项工作先后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9次批示和市政府发文表彰,道德领域治理工作在全国工商系统现场会上作为代表进行发言。现将各项工作报告如下:

一、__年工作完成情况

㈠以为商服务为主线,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一是为商服务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系统开展“为商服务年”活动,分阶段实施准入帮扶、上门帮扶、园区帮扶、商标帮扶、融资帮扶、合同帮扶、创业帮扶、农业帮扶、行政帮扶九大帮扶措施。印发“为商服务”连心卡,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利用电话、手机、QQ等手段,实现无时差、不间断服务。结合我局制定的工商秘书制度,积极响应省局号召,深入开展“进万企、优服务、促发展”活动,共走访企业3018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近4000个。省工商局、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也先后多次视察我局“进万企、优服务、促发展”活动。

二是商标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加大商标注册、管理、运用力度,申请注册商标700件,“山鹰”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省著名商标26件,首次认定马鞍山市知名商标83件。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在全省的位次由原来的第14位上升至第8位;省著名商标98件,在全省位次由原来的第12位上升至第6位。申请商标国际注册19件、博望机械刃模具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首次认定__市知名商标83件。开展地方特色商标及商标资源调查工作,并由市政府牵头召开地方特色商标资源保护专题会议。5月中旬,我局成功承办了国家工商总局应用综合业务系统申报驰名商标培训班暨商标行政执法研讨会。市政府专文通报表彰市工商局商标工作,并首次把商标发展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中。

三是市场主体发展取得历史突破。全面推进窗口办事“一表通”、“一口清”制度,对于材料齐全、具备条件的项目,实行即到即办;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办理“一表制”并联审批1116件,远程申报冠省名企业名称317个,完成网上远程核准名称271件。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两次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486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674个。今年1-10月新发展个体工商户__户,新发展私营企业2546户、新增注册资本74.9亿元,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保有量首次超过了2万户,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四是五大融资平台助推企业发展。打造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债券转股权五大融资平台,实现准入“零门槛”、服务“零距离”、办理“零收费”。在全省首次开展动产抵押为合同履约提供担保及商品浮动抵押为融资担保。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有效突破,代政府草拟了《全市推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意见》,搭建融资供需平台,充分运用工商数据库为银企双方提供服务。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帮扶支持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截至目前,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02户,出质股权13.62亿元人民币,融资额35.69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63件,为各类市场主体顺利实现融资金额17亿元;帮扶企业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9件,实现融资2350万元;新设小额贷款公司11户,注册资本8.7亿元。

五是红盾帮扶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9户;开展星级农资经营示范户评比工作,对经营行为规范的36户农资经营户授予星级农资示范户称号;组织开展“保春耕、保夏播、保秋收”等专项行动五次,开展8次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测。

㈡以科学监管为目标,着力促进监管方式转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全员全力参战,打赢创建战役。为确保文明指数测评不丢分,全面发动、全员参战、全力以赴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全系统200余名干部奔赴全市5条商业街、21个大型商超、16家大型集贸市场、以及校园周边等100余个备查点,连续多个周末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清查全市各类经营主体2500余户,以七小行业整治为重点,重点检查经营户证照是否齐 全、是否亮照经营以及是否有三无、过期食品销售等。

二是严格监管职责,规范市场主体。深入开展集中年检、上门年检、预约年检、特殊情况延时年检等服务,20__年度企业年检率92%,网上年检率96%。组织开展省、市两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评比工作,申报128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审出198家市级守重单位。开展诚信市场评比,表彰了25个诚信市场(文明集市),3个市??申报全国诚信示范市场。全年开展品牌汽车备案5批共16户,对18户挂有“交易所”字样的二手车企业名称实行变更,帮扶企业建立“五项自律制度”,推广4S示范建设。

三是强化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不断完善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充分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GIS电子地图和3G通信网络,加大食品质量抽检力度,共抽检食品样品765组,合格率为91.4%;积极推广使用票证通系统,618户食品批发户安装了票证通系统,录入台账33.1万条,经营品种37.7万种,票证通数71.9万张。先后开展10次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食品案件397件,案值358万元,已结案317件,案值165万元。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示范乡镇(社区)创建工作,在含山县运漕镇召开了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活动”现场会,含山的创建经验得到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

四是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积极开展皖剑行动,捣毁42处传销窝点,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份,发送短信38万余条。组织开展“双打”行动,查处809件,案值529万元,罚款529.62万元。组织开展4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登记各类户外广告1107件,监测媒体广告148760条次,责令整改各类媒体广告3511件。全市范围户外展示牌公益广告102块,广播、电视、报纸公益广告5405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243所学校周边2175户市场主体进行检查,查处无照经营73户,收缴暂扣“三无”食品51公斤,不良文具玩具45件。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市场整治,检查出版物市场、店档摊点经营户、网吧、游戏室、歌舞厅、印刷复制企业5747户,查获非法出版物29本,非法摸奖卡片500张,取缔黑网吧8户。全面开展整治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项行动,检查各类格式条款合同文本1045份。

㈢以消费维权为抓手,着力促进维权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做好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工作,选派人员赴北京参加20__年央视“315”晚会担任现场热线接听工作,在全系统设立“学雷锋消费维权岗”、“学雷锋12315开放日”。与电信部门合作,将工商移动监管系统与12315平台对接,实现快速定位功能,并开通新航线ECP短信平台,实现与消费者短信互动;利用媒体加强维权宣传,与市电台“阳光生活”栏目联合消费警示。加强消费引导工作,试点启动“3·15顾客满意工程”,成立马鞍山市家装消费指导中心,设立“保险消费维权联络站”;积极开展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消费者评议活动,对通讯服务、有线电视、小区物业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走进社区、老年学校、农村、校园进行消费维权知识培训。指导我市首批6家企业开通网上12315“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平台。全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2551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0.84万元,消费警示、提示9件。

㈣以规范管理为保障,着力促进队伍作风转变,夯实工商事业发展根基

一是道德领域治理典型示范。率先在市直机关启动道德领域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利用局办公楼十楼整个楼层建设道德广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展现传统道德、现代道德、道德模范和工商精神四个主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人讲道德、人人做模范”的良好氛围。举办广告、企业监管、食品安全道德讲堂20余场,参与人员多达 20__余名,全市60多个文明单位代表现场观摩了道德广场和食品安全道德巡回讲堂,《__工商》专题介绍了我局道德广场建设和道德讲堂开展情况,市委书记郑为文高度评价我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并批示要求市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小组办公室全文刊发我局工作开展情况供其他单位借鉴。

第8篇

包河区因宋代名臣包拯而得名。这个5年前脱胎于合肥市老郊区的“安徽第一城区”,自合肥启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以来,汇聚了太多好奇而惊叹的目光。包河区由此真正开始成为“机遇的包河、沸腾的包河、焦点的包河、注意力的包河”。

2006年,包河区首次将自己定位为“全国唯一濒临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区”,提出要打好“滨湖”牌、建设“安徽浦东”,打好“汽车”牌、建设“江淮车谷”,打好“包公”牌、建设“文化名区”。这种把握资源禀赋的发展方略,体现了包河区“独特性发展”的理念。2007年大年初一,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视察包河区,充满期待地说:“看了你们的发展目标,我很受鼓舞!”

毫无悬念的是,包河区将成为引领安徽崛起的“发动机”和“弄潮儿”。正是怀着这种期许,记者于日前来到这片激情燃烧的土地,试图深入解读包河区的决策背景、发展脉络以及美好前景,清晰还原那股压抑不住的勃勃生气。

缘何打造“安徽浦东”

包河区打造“安徽浦东”,有着极为深刻的时代背景、现实考量和长远筹谋。

从宏观层面来看,2005年,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安徽高层欲借“东向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与长三角实现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紧接着,合肥市决策层出台“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而在包河区建设集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高档居住区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新区,正是“141”战略的核心。

2006年6月,包河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滨湖新区建设将成为包河区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天赐良机”面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安徽44个城区之首的包河区,将何去何从,又将以谁为标杆?

在区第二次党代会上,包河区决策层给出了答案,“打好滨湖、汽车、包公三张品牌,坚持因湖作为,打造‘安徽浦东’。”旋即,包河区组织110名干部赴上海浦东新区集中培训一周,深入学习感悟浦东的开发模式、建设品位和发展境界,开启一场干部的“思维革命”。

为什么要选择浦东?在包河区区委书记贺懋燮看来,省会城市和濒临巢湖这种资源禀赋的唯一性,构成了包河区最宝贵、最核心的发展优势,也要求包河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首先打好“滨湖”牌。而之所以要打造“安徽浦东”,是因为浦东新区与包河区有着诸多的可类比性。在功能定位上,浦东承担着国家和上海对外开放“主窗口”的历史使命,而滨湖新区则是安徽与合肥展示奋力崛起形象,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城区”;在区位特征上,浦东滨海临江,包河滨湖依河;在发展层次上,浦东是全国第一城区,包河是安徽第一城区,今天的包河区就类似于16年前的浦东新区。1990年,浦东只是上海东海岸边一个偏僻、落后的小镇,在国内外默默无闻,从社会形态上看,城乡二元结构极为突出,全区仅有0.4平方公里的老工业区,文盲率高达17%;从产业结构上看,以农业生产为主,工商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从经济总量上看,199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60亿元,占上海的8%。相比之下,现在的包河区也正面临着经济社会结构城市化大转型的任务,但同时,包河区的起点又要高于1990年的浦东。因而,包河区打造“安徽浦东”,是一个内含着必然性的选择,所以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赞叹包河区:“我认真研究过当年浦东和现在包河的宏观环境和经济社会结构状况,发现你们包河人真聪明!”

当然,打造“安徽浦东”,并不是说包河区在短期内就要像浦东一样,迅速积聚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借鉴浦东模式,秉承浦东精神,从而让现代、时尚、大气的包河区矗立在巢湖之滨,崛起于大长三角地区。

基于此,包河区开始谋划“三大布局”,亦即调整区划、组建“滨投”、配备干部,构建空间、资本、人才三位一体的生产要素系统工程。

区划之变

2002年,合肥市区划调整诞生的由老城区街道和城市郊区乡镇组合的包河区,“城”与“郊”的融合渐进而艰难,撤“镇”建“街”、“村”改“社区”,这种“换牌”式的变化,并不能彻底打破城郊的体制和制度壁垒,其内在的城郊“排斥效应”,对包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跟进合肥“141”战略,体现滨湖新区的“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使包河区对旧有的行政区划进行新一轮的大调整,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所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的空间、产业、人口、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要素,消弭行政管理体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迟滞作用,已成当务之急。

2006年9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市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合肥要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党代会期间,包河区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连夜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商讨区划调整的可行性方案。据说,会议一直开到了晚上11多钟。

2007年4月,包河区按照“大区划实现大融入、体现大功能”的要求,实施了区划大调整。此轮区划调整,彰显的一大特点是,以明晰产业功能区来划定行政管辖区,从空间布局上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调整后,全区形成了主城区功能板块,介于主城区与滨湖区之间的工业、物流过渡板块,滨湖新区核心区域板块,都市农业观光旅游板块。自此,包河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做精滨湖核心区、做强包河工业区、做优北部主城区、做美生态农业区、做特物流产业区”。“五区”建设,使每个街、镇经济建设特别是主导产业培育的方向都十分明确,充分体现了行政区、功能区的完美统一。

以淝河镇(原义兴乡)为例。区划调整之前,全镇仅有一个拐角与老城区接壤,而且全部土地被分割为三块,其中一块地形狭长,连一个项目都放不下,几年前,镇里约请规划部门帮助做规划,结果人家说,根本没办法做。区划调整以后,淝河镇作为新老城区过渡带,开始与老城区融为一体,发展的潜能也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目前,镇里正拟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打造“现代交通物流商贸区”,可喜的是,规划未出,就有项目开始不断涌入。

而更具探索意味的是,为避免包河工业区管委会背上“大政府”的包袱,包河区在管委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骆岗街道,把大量的社会事务从管委会剥离出去,由街道承担,这种体制安排在合肥市园区中尚属首例。相对机制而言,体制是决定性的。包河区以园区为试验田,实行功能区和行政区两个优势的互融互动互推,以体制创新解脱机制困局,这种“嫁接”一旦在完善和实践中获得成功,必将为全省园区的体制创新提供一个成功的范本。

由此可见,包河区此次区划调整,远远超越了浅层面的形态意义上的调整,而是延伸放大了“空间整合对于发展的意义”,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为产业积聚、能级提升拓展了新的空间,势必将使全区的生产力得到持久的释放。

“滨投”效应

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是包河区前身原合肥郊区的特色。由此积淀的大量资产,由于分散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受产权模糊、管理落后以及部门利益的影响,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和低效使用等问题。如何卓有成效地整合、盘活这些存量国有资产,显得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跨越发展期的包河区,对资金的渴求更为迫切,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已是杯水车薪。

在这些背景下,包河区决策层决定组建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滨投”集团),注册资本为10亿元。2006年12月,“滨投”集团通过了合肥市工商局的核准。据了解,这是合肥市第一家用“滨湖”二字注册的企业,包河区决策层市场意识之敏锐,由此可见一斑。

“滨投”集团董事长张玉轩认为,组建“滨投”集团的意义极为深远。其一,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二,如果没有国有资本的介入,没有统筹“近期和长远、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成片开发,就可能有碍滨湖新区大规划的实施。“滨投”集团介入,它所具有的资本雄厚、政府责任和良好信誉等特质,能够实现有序开发、高水平开发、引领开发;其三,区决策层决策、区国资委出资、“滨投”集团经营的三层组织构架,决定了“滨投”集团必须履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产品的职能。

比如,群众一直呼吁建设一条“宋街”,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规划,但在今年的徽商大会上,该项目却少有投资者问津,这样的项目其实可以由“滨投”集团来开发。又如,包河区108个“城中村”的改造工程,也可以由“滨投”集团来承担。目前,“滨投”集团已经融资6000万用于开发地产项目“滨湖春天”,融资700万元用于“村村通”建设,其中一些资金缺口单靠财政是很难填补的。

组建“滨投”集团,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包河区对传统财政观念的一种扬弃,或者说是一种新的解读,它跳出了“税收才是财政”的认知局限,而是把目光锁定资源、资本、资金,谋求三者的有效整合互动,实现“取之包河、放大包河、投入包河”的良性循环。它同时是对政府财政构成和作用的拓展和探索,用包河区委书记贺懋燮的话说,“滨投”集团将开辟包河区的“第二财政”,相对于保吃饭、保运转、有限的税收型“第一财政”,以保建设、保发展为要务的“第二财政”,具有可持续的融资功能,它的聚资空间可以用一个数学概念来描述:无穷大。包河区政府区长夏向东也认为,“滨投”集团通过“组、盘、融、投”四个工作链条,即组建团队、盘活存量、融通资金、投入开发,将建立起包河区实力雄厚的“第二财政”,破解发展资金的短缺瓶颈,同时,“滨投”集团的组建,釜底抽薪地完成了对国有、集体资产的剥离、重组,铲除了“部门利益化”的温床,大大促进了政府职能的回归。

激活干部

2007年4月至今,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包河区已调整交流了两批干部。从人数上看,总计调整交流145人,约占全区干部总数的40%;从岗位上看,涉及全部的街、镇党政正职和96%的区直部门正职。

如此大规模地调整交流干部,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部分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在任何地方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二,去年区四套班子集中换届、今年实施区划大调整,不少岗位空了下来。其三,部分干部因为年龄因素即将离岗。在包河,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去年的包河区,度过了一段“平稳、不平静、不平凡”的岁月,在省纪委的关心支持下,包河区历经了“大查处、大促进、大发展”的考验,而在风雨波折中,识别教育了干部,也检验发现了干部。大调整、大交流的主客观条件都成熟了。

按照常理,干部的大调整、大交流,势必会带来思想上的大波动。但在包河区,干部调整、交流却进行得非常平静、平稳。为什么?受访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大民主。

何谓“大民主”?在包河区决策层看来,大民主就是“公开、透明、让群众没有怀疑的民主”。以前的民主集中制,总是难免让群众存有“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的疑虑,但在这次干部调整交流中,包河区的理念与做法却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震。

譬如,干部的选拔标准。一是突出强调“德、才、情兼备”,以区别于过去常说的“德才兼备”。贺懋燮认为,“情”就是心情、感情、激情,干部首先心中要有“情”字,要有感恩的心,感恩组织,感恩人民;要热爱这方土地,珍爱这个岗位;要有生发于责任的工作激情。否则,就谈不上有“德”,即使有“才”也是“死才”,最终难免落得怀才不遇。二是注重选拔特点型干部,辩证地看待干部的缺点,只要把握和利用好干部的特点,“每个干部都是可用而不可弃的人才”。

又如,以前,考察组组长一般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担任,现在则改由区委常委担任;以前,一般在本单位考察、提拔干部,现在则把所有区直、街道(镇)的领导岗位拿出来,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海推”、“海选”。

正是由于这些制度安排,在接下来的“大考察”、“大测评”、“大推荐”、“大展示”、“大教育”等环节中,干部们的参与热情、内心激情才真正地迸发出来了。

比如“大展示”。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贺懋燮、夏向东等区领导一连主持召开了区直领导干部、街道(镇)领导干部、女干部和青年干部4次座谈会,实际上相当于4场面试,试题就是“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最想做的一件事、最想提的一个建议”。座谈会上,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政治追求,而贺懋燮每次都作了“触及灵魂、终身难忘”的交心讲话。在“大教育”环节,考察组对每名考察对象的测评情况都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反馈,重谈缺点和问题,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鼻尖灰”。

包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卫国说,这一次干部调整交流,全部实行常委票决制,区委书记也只有一票。“大民主”的目的,更多的在于树立一种正确的、全新的用人导向,更多的在于营造出一种良性的政治生态、政治文化。

比如会风问题。有一次,包河区委将5个会议并到一块开,时间总共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这种“精简”、“效能”的精神不能不令人惊叹。现在,包河区从书记、区长到一般干部,在各类会议上的讲话“都很短”,用稿子的“极少超过三张纸”,“简约成了一种风气”。

包河区的这些变化,看似是干部精神状态的变化,实则是包河人心态的一种演变。现在,在包河区,随处可以听到“新包河人”的定位,即理性而智慧、大气而开明、真诚而善良、正派而正义。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包河人对城郊文化的扬弃,折射出包河人对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期待与追求。这种思想文化形态的深刻转型,对包河区的干部群众无疑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建设“安徽浦东”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三大布局”的突破性意义

“三大布局”,本质上是协调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活生产力的重要举措。通过统筹配置全区的空间资源、资本资源和人才资源,包河区决策层不仅为打造“安徽浦东”扫除了必要的体制机制障碍,更为全方位融入合肥“141”战略埋下了伏笔。

包河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快人一步的发展态势和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这一切无不令人艳羡。区位滨湖、汽车强势和包公文脉这三张品牌,不仅是包河区的比较优势,也是包河区的发展潜力所在。以“汽车”牌为例,目前,全区汽车企业总数达到1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2006年产值近2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特别是江淮、安凯总部都坐落在这里,它们是中国上市公司汽车板块的两面大旗,其中,江淮汽车集团的效益位居国内14家重点汽车集团榜首,为包河区构筑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江淮车谷”乃至中部地区的“车谷”提供了强大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