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二生物选修总结

高二生物选修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49: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二生物选修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二生物选修总结

第1篇

一 教学任务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例如烃的教学,一定要能够举出多种烃的代表物的名称,以及其在自然、生活生产中是否真实的存在,掌握其应用,再例如酸,必修仅仅学习乙醇性质,还应了解其他常见醇、酚以及其物理性质、用途以及一元醇的简单命名。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和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也就是,不应该一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奔着化学反应去,然后就拘泥于典型有机化合物身上。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仅能分析给定的事实,还应该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例如羟基的氢氧键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这样就要求建立化学键的认识,极性、饱和性等。

因此,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认识应上升到用官能团的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来解释、预测反应水平。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 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体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科学教育为大众”等教育理念;完善了课程目标的维度;实现了与课程结构的对应。了解化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系,对教师合理、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设置在于学习有机化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及生产、研究的各个领域。基于此设置意图,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更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目标中就加大关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的相互关系的联系和应用。

三 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开展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世界的进步与化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认真学习也许下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就是他,从而学生们就不会认为他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与生活毫无联系,将来都用不上的东西,也就不会觉得乏味无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教师教学中要围绕这一主线对各类有机化合物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例如:讲到乙炔时,因为之前讲过乙稀,老师可以引导让同学们自己推测出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自行得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区别,重点认识到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氧化、聚合反应。得出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总就出乙炔的用途。通过乙炔的讲解的,得出炔烃因为都含有所以碳碳三键性质与乙炔相似。

三、是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

四、重视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总结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一定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总结实验的规律,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比如做乙醛的银镜反应时,银氨溶液的配置,用何种加热方式,反应中注意的事项,反应后试管的洗涤方法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充分了解学生,事半功倍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存在着如下缺陷:

⑴对各类主要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不牢,容易混淆。

⑵知识网络化程度差,对大型推断题没有思路,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

⑶书写方程式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四 优差生辅导计划

对后进生的辅导方面,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三好生”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我要按照成绩排出了化学后进生和较差生的名单,对于较差生,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多提问,多加注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而对于差生,我则决定利用课后给他们经常补课,经常给他们布置一点任务,利用课前上课的几分钟检查。每天给他们一点任务,完成后大加赞扬,不完成的哪怕留到晚自习结束也要当天过掉。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并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测测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周周有总结。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利用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二)

一、现状分析

1.高二备课组现状分析

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现有6名化学教师,其中3名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其中担任过高三教学任务教师有5名,教学能力整体较强。

2.教材分析

今年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2个年头,化学课程设置上以模块的形式出现,而且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思考、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识等形式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过去教材中很少或未曾出现的,所以对我们几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能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对新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快融入全省的教学氛围中,只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学期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选修部分内容,是高考选考模块,教材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把整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个主题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个主题 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主题学习了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这些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深入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是极为重要的,有其理论的实际意义,更有其实用价值;是核心的基础化学知识,而且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科学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的整体平均成绩较低,从高一学生分化剧烈、平时期间观察,行为习惯表现不如人意,尖子生比较少,给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提升整体成绩比较困难。规范教学要求必须提高课堂效益。学业水平测试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后进生多等客观事实。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加强化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化学骨干教师作用,提高化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使学生形成踏实、严谨的学风,努力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提升,落实好《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

三、工作目标

1.积极落实学前预习、上课学生“动起来”、课后及时整理、及时反馈的要求,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

2.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做好课件的制作和完善工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媒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做到资源共享。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为下学期的化学竞赛获得好成绩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为下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做准备。

5.强化备课组活动有序性、系列化,采用指定与不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全体化学教师教学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坚持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

2.在每一章新课开始之前,由备课组长进行分工,组内老师轮流备重点、备难点、明确新教材难度的把握,并提供详细的教案、学案,为全组成员提供资料,共同探讨,提高效率。当然,虽然任务分到了各个负责主备的老师处,但全体成员都会提前熟悉教材,做出自己的思考。

3.精心筛选题目,适当补充典型例题,精讲精练,力争做到减负增效。

4.做好单元过关和查漏补缺工作,每章完后进行一次单元小考。

5.认真做好阶段考出题、审题、考试阅卷工作及分析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6.结合本年级的现状,对于学习必修化学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要求在本学期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全部结束,剩余时间开始进入高三阶段的复习。

7.每位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教辅用书。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

8.坚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积极探索研究性实验的实施方案。

后附集体备课的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三)

一 教学任务分析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有14个理科班,其中为重点班,其余均为普通理科班,高一时基础比较差,从第一学期还需要一个熟悉和相互适应的过程,希望能尽早进入状态。理科班周课时为4节。理科班第一学期上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学期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2章),学生配套教辅为《名师金典》。

本学期,将以学校教务处工作意见为指导,围绕化学教研组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以及为高三培养化学尖子作好培优工作。

2、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实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发性。书中的一些实验、活动建议,对于大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注意观察在自己周围发生的化学现象,思考和设法进行模拟或实验,大自然将成为无所不在的大课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认识有机化合物”、“烃和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和“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五章的内容。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但本学期主要学习第一章最多到第二章内容。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工作措施

1、 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 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名师金典》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第2篇

【关键词】高考;生物学科;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江苏省生物高考自2008年开始实行等级评定,至今已走过6年,笔者结合前五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对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对今后高三阶段的复习备考以及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试卷结构分析

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学试题,2013年的生物试卷更加成熟。试卷结构基本不变,全卷33题,包括20题单项选择题,5题多项选择题和8题非选择题。试卷考查内容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南,符合《江苏省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生物学科)》的要求。相比前几年的高考试卷,难度不大,无偏题无怪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试卷考点分析

1、 考点分布情况

经梳理,2013年试卷涉及的考点及分值见下表。

2、 考查特点

2.1该试卷注重全面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又突出了重点内容。

根据《考试说明》,试卷考查了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如第一题考查了生物体内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作用,第7题考查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9题考查了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知识点,第24题研究了分解者对小麦秸秆的分解作用,总之试题考点覆盖面广泛,同时也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着重考查。从上表分析来看,与去年相比,试题对必修模块I的考查略多,模块II与选修III考查内容略少。必修模块I中光合作用、模块II中的遗传规律及模块III中的激素调节,生态系统结构依旧是考查的重点,所占比例较大。

2.2该试卷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考试说明》要求以能力立意为导,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2013年考题很好地体现了上述原则。考题多处以图表形式呈现。例如第8、10、24、30题等。其中第8题考查的是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分裂方式。无论图上染色体形态多么奇怪,学生只要掌握三看识图法即可。先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图中1与2、3与4等共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且出现明显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现象,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在后续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由此判断,该题答案选C。该题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对减数分裂过程的掌握情况。再如第33题的第三小题第一空,考查学生将三张图的信息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最后一空则是考查了学生绘制曲线图的能力。

2.3题目背景新颖,理论联系实际

本试卷十分重视与生产生活、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联系,较好地体现了“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例如选择题第24题,考查了不同条件下微生物对小麦秸秆的分解作用,可应用于解决目前苏中苏北地区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如第30题研究了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充分体现了高考“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价值追求!

2.4重视实验考查,突出生物学科的实验属性

从考点分布情况表可以看出本次考试中实验分值占总分27.5%,基本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实验试题大多以实验或科研素材为背景,情景为原创,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除了第5、6、9、14、17、18、21、23、27题考查的是书本实验之外,第28题设计实验探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该题注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除此以外第30题也是设计实验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来看,近年来对实验的考查不再是单纯地“背实验”,而要求学生具有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当然,题目在书本之外,答案在书本之内,无论题目多么新颖陌生,学生还是需要掌握扎实的书本知识,用已学知识来完善或解答相关问题。

三、 给今后生物教学的一点启示

1、 重视教材基础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分析连续6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看出高考最主要考查的还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基础教学,不能为了提起学生兴趣一味地补充书本以外的内容,以牺牲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来获得课堂中的哗众取宠的效果。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更是要注重对知识系统的梳理,不急不躁,稳步推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体系,只有对书本知识的牢固掌握,才能在考场中面对各种情景的问题不慌不乱,冷静分析,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2、 重视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要提高学生实验的综合技能,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课本实验的掌握,还要加强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的学习和掌握。可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一些较为简单的课外的探究性问题,并且用科学的语言来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结论。

第3篇

关键词:果酒;发酵;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35-02

一、实践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1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内容。其中果酒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发酵饮品,制作所需材料多种多样,同时成本也不高,制作并不需要特殊的实验用具或器材,可操作性强,且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因此只要明确实验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

2、学情分析

生物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兴趣。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尝试。传统的酒文化和果酒的保健养颜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制作果酒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果酒制作所需的菌种。

(2)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3)写出果酒制作的实验流程,并分析影响发酵的因素。

2、能力目标

(1)根据果酒制作原理,设计果酒制作的实验操作过程。

(2)参与制作果酒的过程,分析评价发酵的结果,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相关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结合教学条件,采用课上课下即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自学本课题内容;课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及参考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组间口头交流,确定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相关评价及建议;课下学生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观察记录;中期汇报成果,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并实事求是记录观察的现象等进行评价;对实验后期工作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继续完成实验,最终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并进行最终的适度评价。

四、实践活动过程

1、活动前准备

学生自学本节内容;收集有关果酒及家乡葡萄酒制作的相关资料。

2、学生操作及调控

(1)课上: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谈自己对果酒的一些认识;请学生品尝教师制作的葡萄酒。

多媒体展示制作果酒的基本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指导学生根据流程、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建议:如方法、材料及容器的选择、处理;发酵条件的控制;技术咨询(如向家长请教家庭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和过程等)等。

(2)课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准备发酵罐、按照课上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3)中期汇报(发酵7-8天)。

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的进展,对学生能否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否就问题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观察现象、设计的方案是否有独到之处等进行评价。学生之间对中期成果进行评价,对有创新价值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交流。

(4)成果的汇报、展示、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的过程,展示其作品,小组间相互品尝和评价,交流制作果酒的经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完成实验报告。

(5)实践活动延伸。

针对个别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酿酒不成变成醋”的现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解疑和指导,进而引出果醋的制作,并指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果醋的制作。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果酒,并掌握其原理。

实验材料:新鲜水果、玻璃瓶或矿泉水瓶、水果刀、剪刀、榨汁机、纱布、记号笔、75%消毒酒精、塑料手套。

实验步骤:

1、清洗消毒实验用具,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一公斤,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3、将一半左右的葡萄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其余的葡萄用手挤碎(手上套塑料布,以防杂菌污染)。

4、将其装瓶,(将操作3的葡萄浆各装一瓶,但注意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瓶子总体积的2/3),密封瓶口置于实验桌上(室温控制在18~25℃)。

实验记录:

实验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实验结果分析:我们果酒的制作都做得挺成功的,果酒的味道纯正,其中未榨汁的酒味最浓,且有甜味,溶液颜色粉红色,味醇色正;榨汁的果酒酒味较浓,有酸甜味,溶液呈棕褐色。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瓶中的果酒都没有变成醋!

实验误差分析:未榨汁的果酒酒味比榨汁的果酒酒味纯正,可能是搅拌机里有杂菌。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孙万儒,赵占良.《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沈 萍等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校本课程 教学模块 教学方式

一、问题与缘起

(一)问题一:国家课程的先天弱点。

统一的国家课程为了更宏观地保障学习者的基本权利,保障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更具普遍性、权威性,比较科学、准确。所以专家们要科学地研发材,面对全国并且长期策划、反复试验修改,但是,正是这种统一规划与印制的课程与教材先天地带来两项弱点。

1.较强滞后性

我们的世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国家课程的相对稳定性比起时展与科技进步,比起时时更新的网络世界与教师随时可做的补充与调整,统一印制的教科书难免显得“陈旧”,有着难以克服的滞后性。

2.较弱适应性

国家课程似乎可以满足所有人,而又难以满足所有人。在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基点不同,需求不同,态度不同,难以左右逢源,或者以为过易,或者以为过难,或者以为超前,或者以为陈旧,于是不仅无法满足各地区学习者的全面需求,而且难以满足同一地区每位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二)问题二:我校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要求。

自2000年起,我校开始全面启动校本课程工程,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大量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各类校本课程,以求能让学生乐而好学、学而有获,能让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及时与新课程接轨。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并入同一门校本课程,称之为《走进科学》,由学生自主报名,每周四下午三、四两节课展开教学。

校本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必然将教师置于一个从未有过的战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大刀阔斧改革课程内容,照本(教科书)宣科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重新思考教学方式,不然物理课仍是换汤不换药,学生对物理学习仍是不感兴趣,不得收益的。

二、认识与对策

(一)对策一:“瘦身”策略。

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牛顿经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将地球与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又是科学探究里程中的一大丰碑。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实验探究的结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则是理论思维的结晶。物理学革命的标志——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更是物理学上辉煌的成就。这些人物事件支撑起了雄伟的物理学殿堂,是整个物理学的“精华”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对现行物理课程进行“瘦身”,从物理方法和思维的角度,提取“精华”,剔除或删减物理教材中一些偏繁难旧的部分,向学生显示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伟大的方法和思维,向学生呈现庞大物理世界中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知识。

(二)对策二:“还原”策略。

纷繁复杂的物理原理、公式往往使文科班的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很深奥,感到物理学习很困难,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熄灭了学习热情。但同时,物理又是一门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课程,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当把物理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热爱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时,学生必然感到物理知识的亲切,从而燃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所以,可以对诸多复杂知识体系进行“还原”,可以将学术化、书本化的物理知识创设于生活化情境中,以生活中的物理、科技中的物理向学生呈现知识,使学生在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中掌握原理、领略方法。

如将“呼啦圈”引过课堂,请学生亲身转动大小不同、轻重不同的呼啦圈,体会不同,分析摩擦力、向心力与呼拉圈转动是否平稳的因果关系,懂得其中涉及的公式及原理。这种经过“还原”的知识呈现显然比单纯通过解题计算的知识呈现更具趣味性,更具可理解性。

(三)对策三:“整合”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所有学生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都必须完成物理学1、物理2的学习,必须从选修1—1、选修2—1、选修3—1系列中选学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物理课程学习。接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能及今后的职业需求再从选修1、2、3系列中选学若干个物理选修课程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是从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的角度进行整合重组而成的。选修课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涵盖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高二学习的众多内容的选修部分再以三个侧重进行整合重组,分为三类(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侧重技术应用,侧重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供学生选修。

我认为,这种经“整合”成“模块”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灵活性。而从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物理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物理技术应用这三个角度进行知识的整合,有利于理清重组成“模块”时物理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各“模块”间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互补。

三、设计与实践

(一)选择确定教学模块。

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计确定教学内容,需要从这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的安排。所以,我以体现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主导思想设计“科学革命”中心模块,以体现物理学与技术应用的主导思想设计“知识应用”中心模块,以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主导思想融合设计“人文呼唤”中心模块。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的联系,吸纳社会发展中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成果。

1.模块一——科学革命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然而,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应用经过多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的,或者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起误解,以为什么结论都可用数学推导出来,从而失去了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这样的结果使学生不了解科学是怎样来的,时间长了,必然削弱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扼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究精神。

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在我的课里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是一条主线。我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牛顿怎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居里一家的艰难困苦、卢瑟福长期研究阿尔法射线,以及量子理论早期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和磨难。从伽利略、牛顿讲到法拉第、爱因斯坦,讲他们的奋斗历程,讲他们的创造过程。物理学发展史中每一次飞跃,经过了多少准备,又遇到哪些矛盾。当带领着学生循着那些伟大科学家的足迹重返历史时,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后面都隐藏着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以“科学革命”为模块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慷慨的悲歌、胜利的喜悦;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瑰美的科学思想、求真的科学品质。

在教师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后,应特别注意引领学生沿着如下线索开展研究。

(1)为什么会发生?一个物理事件之所以发生,必定有其历史背景和动因。

(2)事件的性质,有何特点?有何意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3)有什么时代特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

(4)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是什么社会因素决定的?

(5)分析人物的特点,他的成功要素。为什么会做出这个成果?

(6)他们是怎样作出成果的,所经的曲折和奋斗历程,以及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这样,每讲一个专题,每分析一个例子,从个例剖析中得到重要的物理知识和有益的启示,这些知识和启示并不是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真实的历史、实际的资料、生动的情景把学生引向历史的场面,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获益。

2.模块二——知识应用

学习物理,总离不开做题目,习题有什么功能?它有巩固知识的功能。但是,我们似乎把习题的功能最大化了,认为习题是应对考试,学得知识的唯一载体。大量做物理习题、搞“题海战术”,必然让许多学生死记硬背许多物理学的定理和公式,埋头苦干一些物理习题,但同时丧失了领略物理学美丽的思维方法,欣赏物理学巨大的现实作用,这使许多学生最为头痛,也使他们丧失了对物理学的兴趣。

所以,在这样的课中,要让学生少做物理习题,将大量的物理问题代以设计“知识应用”模块,将知识隐身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实验的观察,一个资料的搜索,一个故事的聆听,让学生在听、做、查、看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3.模块三——人文呼唤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正在直登天堂,我们正在直下地狱……是的,当今社会每一人都会既有一种幸福感,又有一种危机感,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地富裕起来,但与此同时,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及其他不可再生的资源也以日益加快的节奏被耗用掉。在与“原子能”这把双刃剑和平共处了55年之后,另一把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双刃剑又被握到了人们的手上。所以,如果说100年前人们曾怀疑科学是否会继续大发展的话,那么今天主要的担心则是科技能否被正确利用的问题了。

我们已经意识到,高度专业化的教育,让科学脱离了人文,让人文远离了科学。于是一个人,尽管可能是某种科技(或人文)领域里的专家,却对人类文化的更广大领域所知甚少,这一局限性导致自己专业活动中的短期行为和全局观念的缺乏。著名女科学家吴健雄指出,把人类文化已经长期分裂而造成隔阂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学校校园时重新加以弥合,这是为了避免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出现危机而必须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以“人文呼唤”为模块让学生了解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设计教学方式。

无论如何,高中物理课程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对学生有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1.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文科班的物理学习尤其需要实验。“说千道万,一看了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掌握和深化知识。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设计、制作一些趣味性实验,则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兴趣和求知欲。当趣味实验与厂制仪器实验在课堂上相互弥补、并驾齐驱时,物理课堂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实验中要让学生主体实践,但是实验并不等同于让学生看一看,做一做。实验教学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可动手、可假设、可想象、可创新的开放的时空。所以,实验式教学一般应按以下四个过程进行:主体实验、思考探索、总结探索、想象创造。

以《电的来源》(两课时)为例说明:

第一阶段:主体实验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包扎带、土豆、铜片、锌片、铁丝、铜丝、蜡烛、灵敏电流表、50米左右电线、导线若干

实验内容:

内容一:左手朝上拿住一充足气的气球,右手掌朝下快速摩擦气球,然后让右手掌心放在气球上,松开左手,观察现象。

内容二: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从另一端开始将塑料带撕成细条子,用左手自打结处开始迅速捋带子,观察现象。用湿毛巾轻轻揩一下,慢慢地在张开的塑料细条子从上到下捋一下,观察现象。

内容三:在土豆上插一片事先打磨过的铜片和一片锌片,用导线将铜片、锌片及灵敏电流表串联,观察现象;将一音乐贺卡的电池拆下,接入此土豆电池,观察现象。

内容四:取两段相同的铜丝和一段铁丝,将铁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铜丝的一端绞合在一上起,两根铜丝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一只灵敏电流计的两极上,用烛焰加热铁丝与铜丝的一个绞合端,观察现象。

内容五:把电线绕成周长5米左右的圈,一根线的两股可并联也可串联,接上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两人握住导线两头用力甩导线,观察现象。

第二阶段:思考与探索

思考1:归纳这五种电的电本质。

思考2:这五种起电方式中各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思考3:生活中有与此五种起电方式相似的现象吗?

思考4:说一说生活中有关于这几类电的应用?

思考5:这些不同来源的电有共同之处?

第三阶段:总结探索

总结1:雷电的本质和内容一、二的电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摩擦而造成了物体得失电子。

总结2:这些电的来源虽不同,但它们均具有共同点,如电的热效应,电的磁效应,电的化学效应,电的生理效应。

第四阶段:想象创造

想象1:利用温差电制成热传感器。

想象2:利用水果和蔬菜制成环保电池。

2.讲座

讲座中教师要注意两点。(1)内容精练,点题确切。在充分积累占有相关资料后,要用个例剖析方法,寓教于史,引而不发。一件事往往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令人回味不尽。要把传授知识、科学普及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教师既要有形象资料,又要利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介绍思想的精华,使其生动活泼而又意境深邃。(2)亲切动情,思想交融。在讲课中切不可说教,要像讲故事拉家常一样向学生介绍历史的经过。讲到动情处,确实要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当讲到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时,我往往是带着激情,歌颂他们刻苦钻研,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要把自己也融入这些历史过程中,要让自己首先受到教育,受到激励。

具体实施应侧重于两点: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了解前沿科学知识,了解最新科学资讯;二是锻炼学生的思辨力,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观点做出判断并交流论证。

3.主题活动

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某一知识,组织材料,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运动、参观中参与活动,获得体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场地的开放,不只教室是教学的场所,操场、阅览室、社区、工厂都可成为教学的“另类教室”。既然是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管理和监督。

以《生活中的力学知识》(两课时)为例说明。

地点:操场

阵容:学生席地而坐,围成扇形。

过程:

(1)点球

①教师出示问题:怎样的点球命中率最高?

②学生讨论。

③学生活动:设一守门员,让学生分别以半高球、地滚球射门;多次射门后分别记录半高球和地滚球的成功率。

④提炼知识,得出结论。

(2)呼拉圈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一重一轻两个呼拉圈运动,记录圈数。再让学生用

同样轻重的一大一小两个呼啦圈运动,记录圈数。记录多组数据。

②分析数据,得出呼拉圈的重、轻,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③提炼总结:呼拉圈中蕴含的摩擦力、向心力等力学知识。应选择怎样的呼拉圈?

三、拔河

1.学生活动:二人一组拔河。多人一组拔河。记录参赛人员的体重。

2.分析比赛结果,提炼相关知识。

3.讨论拔河技巧。

4.竞赛。

以个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在团体协作的基础上,比智能、比表述、比技能,在竞争中展示优点,正视弱点。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为了竞赛而竞赛,而应注重赛后分析,交流比赛得胜或失败的原因,提炼其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可分为探索性实验、科技小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几个不同的类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好的课题,所谓好的课题,我认为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有趣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有资源保障的。要注意让学生有自主选题的权利,只有是学生感兴趣的,想研究的课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学生认真完成了课题研究,要将学生撰写的课题报告进行答辩、展示,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公示栏里展出。

根据教学模块,我为学生提供了近20个课题超市,供学生分批选择研究。如有关“知识应用”模块设计了《“香蕉球”的路线是如何形成的》、《足球场上的力学知识》、《小轿车外部研究》、《刀具中的力学原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课题。有关“科学革命”模块设计了《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家的共性》、《物理课本中的科学家的中学时代》等课题。有关“人文呼唤”模块设计了《现代武器与人类的未来》、《噪声的危害与测定》、《核能的利用》等课题。另外,根据某些学生的“文学情结”还设计了《成语中的物理哲理》、《物理与文学》、《历史上的中国物理》等另类课题。

四、效果与影响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

新奇有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个诱惑人去探寻的世界。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功、学习的价值。如有一位学生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说实话,虽然我在高二时选择了理科班,但这个选择其实是很艰难的,因为我实在惧怕物理,但在高二选修课《走进科学》中我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老师的第一堂课就吸引了我。我恍然大悟,原来物理还可以这样学。上次把鸡蛋从四楼扔下去,我也想了一个方案,和同学们一起一试,果然成功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综合能力。

在这样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科技紧密结合,使物理应用于实际,将物理问题生活化,将生活问题物理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一学生是这样评价的:老师为我们讲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小发现、小科技,把生活中很常见但我们难以解释的知识通过很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纯粹依靠物理计算的枯燥方法。老师总是微笑着通过讲故事、做实验、看影片把深奥的道理解释出来,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思考问题,使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三)优化了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促进了学生物理成绩的大幅度提升。

在这样的物理课上,教师特别关注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让学生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大大受益,事实上,从开设《走进科学》的这四年来,我校的物理成绩一直在创造着以三流的生源考出二流甚至一流的成绩的这样的奇迹。特别是最近两年来,我校高三的物理成绩始终能与萧山中学并驾齐驱。

(四)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学校四大校本课程之一的《走进科学》虽然已开设四年多了,教师精心打造的物理“模块”式教学在让学生受益同时,也为《走进科学》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经验教训,为《走进科学》其他两学科化学和生物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推动了整个课程的发展。

五、思考与感想

(一)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

三、四年作为主打军开设校本课程,让我深感学习的力量。为了占有充分的教学资料,往往是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同组教师轮流跑,研究材料,提炼模型、设计问题,每一个过程中都可能会有拦路虎,平时稍有空闲也不敢懈怠,总是想着要去看书,要去搜集信息,不然下节课上什么?怎么上?就是场地的准备,器材的准备也要大花精力。上好一堂自感满意的课,其工作量是国家课程的一节课远远难以相比的。但我又细想,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几年来把校本课程开得越来越兴旺,不就是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吗?我受到科学先辈们的激励,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首先给了我力量。我受到学生对我上课热烈欢迎的激励,他们满怀信心、衷心爱戴令我感动不已。我受到挖掘到的信息材料的诱惑,令我自己也颇受启发、深感兴趣。

(二)这样的物理教学值不值得?

我要说,很值得。试想,当学生离开校园,三年、五年、十年,他很可能会忘了正正规规的物理课,但他可能会记住了有这样一个老师在这样一个课堂让他扔过鸡蛋,让他凭空发过电,让他一板一眼地研究过核能。这就很值得了,如果这能对他们的成长起一点引导作用,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学生受到启发,这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文庠.探秘物理思维.

第5篇

关键词:苏教版;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5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23

化学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由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大家都是跟着感觉、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冷静思考,大家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的背景、体系、要求和评价方式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一、吃透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发动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反思与评价等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迸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相比于传统教材知识点介绍“面宽”但“浅显”,非常适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必修2《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在校园网上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问题做成网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并能列举它们应用实例,师生以此为平台课前进行“互动”;课堂教学中以一个小组的代表介绍三种新能源的利用现状,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并请大家对国家提出的“2020年新能源供应从目前的7%提高为15%”战略构想交流讨论和反思;课后请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积累和课堂的学习交流,书写《新能源利用与开发的设想》研究报告。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启发,各抒己见,个性得到彰现,你追我赶的化学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

二、把握新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前后联系

苏教版必修模块的知识点是面向所有高中生的,它旨在让所有学生在已有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这两个模块学习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整合,并为后来的化学选修模块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纵观整个苏教版必修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法,循环往复,尽管显得有些“零碎”,不成系统,但实践表明这种编排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因此必修模块的教学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现有的认知能力,又要为高二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打下“伏笔”、与下阶段选修模块的教学实现“交汇对接”。譬如必修1中《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第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主要知识如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对物质转化的规律等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均有涉及。故苏教版教材这一节文字介绍精辟简明,学生活动内容翔实丰富,充分显示了苏教版新教材的特点。所以本节课我们不妨课前指导学生复习初中有关内容,形成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生成知识增长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感受分类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归纳、整理化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再如反应速率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简单的生活体验。必修2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了解控制反应条件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它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再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生活和实验中的某些事例,归纳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而对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和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换算、引起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变化的本质原因都是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可见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了必修模块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才不会在不按课程标准随意拓宽、加深,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后面的教学只好“回头重加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三、转变化学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程把“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化学教学的第一要务。这要求广大化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浪潮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模块教学从过去注重知识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也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教师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结合苏教版必修模块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选择新型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新颖化,让化学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多元。如苏教版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们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①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干电池引入提出原电池概念,使抽象概念具体化;②在对比实验组中用电流计指针偏转和电极反应现象直观演示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明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③借助于原电池模拟动画演示电路中电子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动,电极上电子的得失使微观世界的知识形象化,让难学的知识浅显易懂;④让学生动手设计水果趣味电池,让他们切身感受高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⑤巧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发生的故事讲解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让严谨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为了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我们不妨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铜锌原电池中,锌表面也有气泡产生,这与原电池原理相违背吗?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随着这一画龙点晴式问题的顺利解决,学生对原电池原理认识更加深入透析。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之一正迅猛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合理选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除了能弥补常规仪器演示能力的不足,还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成功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比如在苏教版必修1《元素周期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主要元素拟人化,介绍到某些元素诸如原子结构、原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内容时,用鼠标一点其相应知识点就能“动”起来,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学习更加专注,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事半功倍。再如在《离子反应》中,为演示AgNO3与NaCl反应的本质是AgNO3电离出的Ag+与NaCl电离出的Cl-结合的过程,而NO3-和Na+没有反应,我们可以用课件制作出Ag+、NO3-、Na+、Cl-四种离子,用动画演示这一微观粒子反应过程,使学生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本质一目了然,促进他们知识的“建构”。在必修2有机化学教学中采用电脑演示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取代、加成、加聚等反应机理,可以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但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课堂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甚至是严重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情况,它们或是为了突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置内容于不顾盲目使用;或是用多媒体课件完全替代了课堂实验;或是因为有了多媒体,就不再板书;或是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实效性;或是不研究校情、学情,生搬硬套他校的教学课件等,阻碍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精心设计化学习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直接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是通过答题来反映的。目前化学必修模块的教辅用书普遍存在题目综合程度高,难度大,远超教学要求的情况,如果直接使用势必会造成学生费时费力做不好,教师讲评讲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几年的必修模块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发挥备课组教师的群体优势,组织教师在教学要求的范围内,针对学生实际状况,编制校本化的习题,才能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化学情境中,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课前预习中我们不妨用一些记忆型问题,来指导学生预习,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设计少量直接性理解题,来突出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注重应用,又要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少而精”,难度适中,题型全面,有代表性,有时还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如在“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中,在课前预习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①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有______。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③氯水呈现______色,原因是______。

④为什么氯水能漂白有色物质?

⑤实验室使用的氯水为什么要现配现用?

课后巩固习题设计的是:

⑥氯水分别滴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试液的试管,现象分别是

、     ,发生作用的微粒分别是

第6篇

我校实施美育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前期开设的“综合美育课”,从1994年开始至今,学校初步形成了美育教学的持久性研究与操作体系;另一条途径就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学科审美化教学,也称学科美育课。“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我们将之设为全员选修课,所有学生都在高二时学习这门课程。学科美育课共在10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开展,由10位本学科教师轮流授课,每一位学生都能从10个领域去接受美的强大震撼。

学科美育课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点,是学科知识视点与审美视点的有机融合。

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A-TVS)贯于整个美育课程系统的教学实施之中。视点结构教学指以一个清晰的点为基点(视点),将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结构)移入学生大脑,形成相应知识架构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由“视点”向学科内部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延伸,逻辑地形成一个由点出发而层层展开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广阔的开放的喇叭形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视野(见图1)。

以学科知识视点为基础,再与审美视点交融、延伸、建构的学科美育的基本逻辑思路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便形成了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到视点教学和训练、延伸教学与迁移、达标检测教学等完整的教学过程(见图2)。在以往的美育课程或学科课程与教学中,存在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就是在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之间,乃至同学科的不同课堂教学之间,很难构建一种内在逻辑联系,从而让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堂与课堂之间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内在序列和系统。要使得学科课程与教学审美化,前提是课程教学必须富有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

以物理学科为例。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通过实验现象总结自然规律,进而服务于人类的一门学科。基于物理学这样的知识体系特点,我们物理学科美育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实验现象入手,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其中一节物理学科美育课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个审美视点是感受物理现象之美。现象美是指组成了科学主题的那些实体所呈现出的美丽或奇妙的现象。如从日环食、海市蜃楼、人体带电、极光、光的色散等实验现象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现象美,播放上述物理现象的视频和图片,进行简单的实验,引领学生从现象中找到物理规律。

第二个审美视点是理论描述之美。教师引领学生从现象中找到物理规律,提炼出理论,感受物理学的理论描述之美。

体会物理学理论描述的新奇美。科学把独创性定义为一种最高的价值,因为只有通过具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才能进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给人以新奇美。当我们初次接触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理论时,就能体会到这种美感。

体会简洁美。简洁美是科学美的特征之一。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性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物理美的简洁性并不是指物理内容本身简单,而是物理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简洁。

体会统一美。物理研究的是不同事物运动变化多样性中的内在联系和共性,这样就形成了既千变万化又统一的结构美,这也就是科学美中的多样性统一美。例如,描述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概念、定理、定律是各种各样的,表面并不相关,牛顿力学却能把地上的和天上的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的规律都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又把表象完全不同的电、磁、光的运动统一了起来,它们都具有统一美。

体会守恒美。自然界的千姿百态不过是自然界的不变的成分遵照一定的规律重新安排的结果。科学要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找出“不变性”,这便是各种各样的“守恒定律”,如能量守恒定律就体现了守恒美。

第三个审美视点是理论结构之美。如牛顿定律、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等,都散发着物理学理论结构之美的光辉。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先生曾写过一首诗:“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正是这种有关好奇和探索的科学之美深深地打动着科学家,激发他们忘我地工作。学科美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课程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深入探寻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借助每一学科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欣赏并探寻每一学科内在的科学结构美与内在逻辑美。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求知欲望与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美育研究之初,上课说到和谐美、简洁美,总有生拉硬拽的感觉。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站在讲台上,坚定地向学生们发出探究物理之美的召唤了。

美育使学生成了最大受益者,让学生更自觉地追求美的生活和美的人生,他们开始懂得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在美育研究中,教师们实现了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的提升,美育研究和美育实践赋予了他们更强的教学活力。对学校来讲,美育提高了学校的品位,提高了学校的层次,学科美育教学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美育已成为吉林一中一块不可或缺的坚固的基石,每一位一中人都会用自己的坚守让学科美育之花悠然绽放。

参考文献:

①赵伶俐、汪宏:百年中国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6

第7篇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整合;电解原理;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0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02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1]明确提出“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从而把我国化学教学的取向从“知识本位”转向了“观念本位”。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2]。其以具体事实性知识为载体,又具有超越具体知识以外的持久价值。被化学教育研究共同体所承认的化学基本观念主要有元素观、微粒观、能量观、变化观、科学本质观和化学价值观等。这些基本观念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也与物理基本观念、生物基本观念同根同源。

基于教学实践便利性的诉求,我国高中阶段将科学课程人为地划分成了化学、物理、生物和地理等学科。将科学课程划分开来后,人们似乎也努力将其融合起来旨以整合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典型的尝试便是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编制。但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整合常常是形式多过本质,从而导致学生在生物中学了还原糖的检验后,在化学中却不知道怎么检验葡萄糖;在物理中学过电势差与电流产生的关系后,在化学中却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依旧死记硬背。这种由形式割裂造成的思维模式割裂阻碍了学生科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从而导致科学素养碎片化,具体表现为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劣构问题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物理、生物知识的整合支持。基于此,我们以“电解原理”为例来阐明如何整合物理学科进行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三版教科书“电解池”内容构成分析

对三个版本教材中“电解池”内容体系的分析与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明确“电解原理”的学科价值,进而确定教学重难点以及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本内容属于典型的化学概念教学,我们从概念认识、概念发展、概念建构(概念运用)三个维度所选的实验体系或内容体系来比较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概念建构的三个阶段和三个版本的教材均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或内容体系。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说,在概念认识阶段,学生需要从简单的实例中归纳出概念的基本特征。因此,若一开始就做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由于氯化铜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复杂性,将会增加学生思维难度,因而似乎选择电解熔融氯化钠作为起始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氯化钠熔点为800℃左右,致使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实验可操作性不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采用电解水实验作为概念认识的起点。一方面电解水实验是学生仅有的电解模型基础;另一方面,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关系,降低思维难度的同时也贯穿教学始终,一举多得。在初步认识概念后,再让学生分析电解氯化铜溶液,以强化概念建构。

2. “电解原理”内容与物理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电解原理”内容位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从知识类别属性上来说,其属于物理化学内容。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实验方法上也主要是采用物理学中的方法[3]。体现在“电解原理”上,则是运用电场相关知识来推导与解释电解时离子导体中离子的迁移行为,这为化学与物理学电场知识的整合教学提供了条件。化学与物理学整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如图1所示。

电场知识位于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的第一章,课时通常安排在高二上学期,这恰好与“电解原理”教学相契合。结合电场模型,学生会很容易分析出通电条件下离子导体中离子的迁移情况,从而建构起电解原理和原电池概念,在深化化学基本观念的同时,加深对电场知识的理解。

3. 化学基本观念的抽提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典型的概念原理教学,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者对本内容进行了教学研究[4-6],但或是未强调化学基本观念的深化,或是没有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来支撑学生分析和理解电解原理。本内容位于选修4模块,是高中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因此,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原电池概念组和电解池概念组、氧化还原反应、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等的认知要发展到掌握和运用水平层次,相应的化学基本观念也应由此前的低阶层次上升到高阶层次。因此,该内容所承载的化学基本观念及相应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三、教学实录

1. 情境导入,提出研究问题

【情境1】2015年5月,咱们重庆的第一条纯太阳能路灯道路――高新区创新大道开始投入使用。路灯的顶端都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但太阳能路灯晚上才工作。

【问题1】太阳能路灯如何储存太阳能转化成的电能?

【学生】运用手机等上网设备进行“电能”资料的查询,讨论电能可能的储存方式,得出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的猜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查阅资料,培养发现问题和查询资料的意识与方法,为化学问题的提出奠定基础。

2. 拆分问题,形成假说

【问题2】对于太阳能路灯,将电能转化成哪种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较为实际呢?

【学生】分析各种能量形式的储存方式后认为,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于化学物质中,待运用时再通过原电池转化出来。

【归纳】所以,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形成这样的一种假说,太阳能转化成的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通过原电池装置将其转化为电能。

【问题3】目前有什么样的实验事实可以支撑我们的假说呢?

设计意图:将生活问题拆分转化成化学问题,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假说,培养学生根据已有资料形成假说的能力。

3. 收集实验事实证实假说,深化能量观、转化观

【过渡】我们先来看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实验,看从中能否得出一些启示。

【演示实验1】运用魏博士“一分钟电解水”实验装置进行电解水的演示实验,一插电即可观察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问题组4】

(1)电解水的过程产生了氢气和氧气,主要的能量转化情况如何?

(2)如何再次将氢气与氧气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学生】电能转化成化学能了,储存在氢气和氧气中了。可以让氢气与氧气构成氢氧燃料电池,从而将化学能再次转化成电能。

【演示实验2】在电解水的基础上撤走电源后,立即构成氢氧燃料电池,将小风扇与该装置相连,装置转动起来。

【问题5】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化学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进而说明了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于化学物质中是可能的。因而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作为支撑假说的证据。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电解水将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储存在了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中,氢氧燃料电池又将储存在其中的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同时生成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所以这个实验可以作为支撑我们假说的一个有力证据。

【问题6】在科学研究当中,假说的证实是一个实验、一个证据所不能完成的,还有什么样的事实作为证据呢?

【引导】引导学生收集分析钠与氯化钠、镁与氯化镁、铝与氯化铝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其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充实证据。

【总结】因此,我们就可以说,电能确实可以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待运用时再通过原电池装置释放出来,即假说成立的可能性很高。

设计意图: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取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通过让他们分析已有实验基础(文献综述的初级表现形式),感受科学研究中假说证实的证据严谨性。通过直接感受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深化能量观;梳理电解法制备活泼金属的实验事实,深化转化观。

4. 整合电场模型解释假说,深化微粒观、能量观

【问题7】在科学研究当中,运用证据证实假说只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还需要运用证据对假说进行解释。所以,该如何运用以上证据来解释我们的假说呢?即电能是如何转化成化学能的呢?

【提示】

(1)水是弱电解质,会发生微弱电离;

(2)与电源相连后,可认为两电极分别富集了大量正电荷和负电荷;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合电场模型和电解质的电离,讨论后认为氢离子和氢氧根在电场中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定向移向两极,在两极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总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通电之前,会有微弱的电离,从而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在通电之前都是自由移动的。通电之后,我们可以认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导体富集了大量的负电荷,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导体则富集了大量的正电荷,这样一来,两个电极之间就形成电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是带电粒子,因而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氢离子将移向左边,氢氧根离子将移向右边。

【陈述】氢离子和氢氧根到达两个电极上以后,氢离子会结合电极上的负电荷形成氢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同理,氢氧根在另一电极上结合正电荷,表现为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由于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而具有阴离子的特质,被人们称为“阴极”,具有氧化性的离子在上面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由于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而具有了阳离子的特质,被人们称为“阳极”,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在上面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

(1)放电:离子在电极上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阴极:具有阴离子特质,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具有阳离子特质,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陈述】我们可以用电极反应式来表示电解池电极上的反应,这与原电池电极是一样的。

【问题8】如何书写电解水实验中的电极反应式?

【学生】书写出电极反应式。

【拓展】梳理电解池与原电池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问题9】以此看来,太阳能路灯是如何储能的呢?

【学生】白天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过电解池装置储存在化学物质中,夜晚工作时,再通过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照明使用。

设计意图:整合电场模型,从水电离的微观角度来分析解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深化微粒观和能量观。让学生体验用证据证实假说和解释假说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在透彻分析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归纳抽象出电解原理和电解池概念,初步建构电解池模型。

5. 分析电解氯化铜溶液,深化微粒观

【情境2】在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我们会加入一些电解质,可以加入哪些呢?

【学生】硝酸钠、氯化铜、氯化钠、硫酸、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

【问题9】这些电解质的加入,是否会对电解水有影响?如何证明?

【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电场模型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尝试分析氯化铜、氯化钠电解质的加入对电解水实验的影响。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电解质加入后,产生疑问,不知道是哪些离子放电,提出需要实验提供证据。

【问题10】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电解氯化铜、氯化钠溶液中到底哪些离子放电?

【学生】电解氯化铜、氯化钠溶液,如果阳极产生的气体为氯气,则是氯离子放电,阴极产生铜单质和钠单质(后来又意识到钠与水会反应,因而有些小组将其改为产生氢气),则是铜离子和钠离子放电。

【小组实验】小组自选氯化铜或氯化钠来做实验,在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观察记录现象。

【实验结果】汇报结果后学生一致同意阳极为氯离子放电,而做氯化铜的一致认为阴极为铜离子放电。做氯化钠的组检验到有氢气产生,但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是钠离子放电产生的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有的认为是氢离子放电,因而争论不休。

【引导分析】从比较氢离子与钠离子氧化性的角度分析得出应该为氢离子放电。引导写出相应电极反应式。

【问题11】通过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加入的电解质会影响电解水实验,不是哪一种都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多种离子同时移向同电极时,放电存在竞争。

【分析】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性上分析总结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板书】

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 H+(H2O)>Al3+>Mg2+>Na+>Ca+>K+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 >OH->含氧酸根离子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构电解池模型的基础上,整合电场模型分析讨论电解质离子对电解水的影响,感受不同离子由于氧化还原性不同,导致放电顺序不同,从而促进学生对电解原理的深入理解,深化微粒观。

6. 总结归纳

【问题12】梳理研究过程,整理出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呢?

【归纳】首先是我们观察身边的事物――太阳能路灯,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接着我们运用网络工具进行资料查找,在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化学能进行储存的假说,为了证实假说,我们又进行了实验和已有资料的梳理,从而证实假说。接着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实验来解释我们的假说,得出电解原理和电解池概念,也就是形成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过程,梳理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基于课堂而超越课堂。

四、结语

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以学科基本观念的建构为基础,而科学基本观念的建构又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化学、物理、生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且本就同属科学范畴。因而无论哪方面学科观念的建构都需要考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学科整合教学并非指综合课程或综合活动课程,也并非指将三门学科的新知识以主题的形式融合在一堂课上,而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时,应当整合学生已有的各学科知识、方法甚至是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观念,从而建筑完整的科学素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学科之间的联系,更要求在教材编写乃至课标制定时,需要明确建立起学科关联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毕华林,卢巍.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3]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编.物理化学上册(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4] 陈咏梅. 创设层层递进的实验情境,自主建构电解原理[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3):24-25

第8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学习体验室

在信息化已经成为潮流的今天,全面推进教育技术的革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信息化不仅是技术,更是思想、是文化,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革命性的影响。革新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思想,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必需的一场革命。

主体教学是指在教师积极高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智力,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得以发展。我们要努力从学科教学的体验性、自主性出发,着手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以选择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为立足点,让每一位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

一、课程改革下的体验室

在学习上,要使学生认清教学目标和评定成绩的标准,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课程和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途径进行学习,以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并可自定学习进度与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和提供咨询,鼓舞学生个人的创造性。上海、浙江的高考新方案更加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需要历史教学有与之相对应的改革。

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我校全方位地展开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既具有学校个性,又有未来指向,旨在以环境改变方式、以结构改变特质,探索历史学习新生态。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互联网+背景下的历史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包括历史必修和选修课程,主要依托历史学科体验室。学校课程就是针对我们学校历史学科现有的社团、课题、课程、活动等,使之信息化、网络化。具体地说,就是将我们正在开展的国学、寻访常州历史文化、校史研究等活动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国学:社团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力求在现代高效的技术氛围中感悟国学经典,传承优良传统,提升综合素质。逐步建立国学电子书籍、国学微视频、国学微课程,搭建国学的网络学习平台,借助于多方力量开发国学社团活动APP。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在寻访常州历史文化的同时,寻找我们的精神文化内涵。建立从省中学生视角出发的常州历史文化数据库,形成相关系列资源,如学习专题网站、相关研究纪录片、微电影,构建起常州历史文化(省中篇)网上博物馆。

校史:我校具有一百多年的校史,我们将前期校史研究成果总结梳理,促进校史馆升级,把校史融入历史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家乡的情感;录制省中著名校友微电影或者纪录片,制作一定长度和规模的省中纪录片;以高一、高二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元博校史讲解团工作,针对本校学生、外来参观学生、外来交流老师、外宾等等不同参观群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讲解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能量,运用多种手段,量向定制多种学习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力发展的多层次和选择性。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活动之中,更多地体验历史活动的场景和过程,身临历史事件之中。在建设学科体验室方面,研究集中在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形式主要有答疑系统,遵循着能实现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及简单实用的原则,把学习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放到重要地位。

二、体验室的建设思想

教师通过基于“历史学科科学实验室”及历史课程APP的高质量历史教学,将自己的授课过程转化为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在课堂外提前完成对授课内容的学习,而在课堂上则开展讨论和各项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从“今天讲什么内容”变成了“今天做什么活动”,从而实现了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力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体验室的独特功能

历史实验室课程的研发是通过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的融合,为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模式各个方面带来转变,真正做到每一堂课都是根据学生兴趣、认知能力开展的,是有着强大的数据支撑的,是能帮助学生自我定位、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状况从而进行策略性教学的,真正打通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学科壁垒,落实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改革。

体验室会提供系列数据,项目开展前将进行数据调查,从多个维度了解教师和学生历史课程实施现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借助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研究方式,收集在历史实验室推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使用感受,以及历史实验室的课堂形式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后测调查,对比前期调查数据,挖掘历史实验室的推进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影响,为后续课程更好地推进提供数据参考。

体验室形成相关的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可以及时检测形成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仪器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能够反映学生探究的强度和持久度。学生的操作记录可以全部统计在教师端的APP之中,包括学生对软件的探索度、探索时长、最喜欢的视频、人物、书籍等。在历史场景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选择,这些问题选择对于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此部分会由系统统计,展示在教师的APP之中。还可以提供班级整体的表现情况和本校其他班级数据的对比:教师端不仅能提供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数据,还能够提供校内其他班级的数据,方便教师进行横向对比。

四、APP学生端

体验室的重点工作是学生端的APP和教师端的APP。学生端的APP,主要按时下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使用iPad上的历史课程APP自主学习,在必要的时候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规范的学习轨道上M行。对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及时让全班同学参与,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对于争议大的、思辨性强的问题,可以,以时间换取空间,让学习走进课后,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每一单元可以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人物模块、地图模块、史料模块、大事件模块、争议事件模块、讨论模块、思辨性问题、视频模块。每一环节又由若干个子目录组成,如视频模块环节又可以分为历史游戏、经典电影和经典事件视频等,子目录再分为若干个孙目录。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中,历史游戏模块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失业者汤去参加一次集会,听到了希特勒的演讲,产生了心动,准备加入纳粹党。之后参加了军队,到奥地利战争,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这一游戏让学生体验二战前德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从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来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正确的历史观和加深理解历史事件有较好的效果。

子栏目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和制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成就感。设计学生APP要本着简单实用、方便操作、激发兴趣、页面干净、层层深入等原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植入更大的信息量,以提高学习质量。

五、APP教师端

体验室的历史课程APP-教师端(简称教师端)是项目单独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软件,主要用以汇总学生操作历史课程APP过程中被记录的操作数据。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分析功能:学生的操作记录统计、学生的问题选择记录、班级整体的表现情况和本校其他班级数据的对比。

学生在体验室的自主学习,让学习有了很好的体验性,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但学生学得如何,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不足,老师接下来怎么指导学生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在《》一课中,体验室APP上提出了以下研究性学习的问题:(1)你认为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而言,是危害更多,还是进步更多?(2)在英国人看来,是英帝国为了争取同中国的贸易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A.英国人即使为了争取平等贸易,也不得采取战争手段,是否开放是中国的自由。B.中国不给予其他国家平等待遇,因此受到惩罚也无可厚非。(3)对于这场战争,你更认同的是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还是国际法(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构成国际法基础和核心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4)对于对中国的影响方面,是第一次对中国的影响大,还是第二次对中国的影响大?表1是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后留下的学习数据,并提供我校学生的选择情况与北京另一所学校的数据(即北京数据)加以对比,供老师来分析、运用。

表1中的学习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怎么运用这些数据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事半功倍?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上述数据进行了运用和分析。

问题思考1的数据:对中国影响,学生认为进步性更大的比重占45%,危害更大占35%。这说明学生更能从文明史观认识战争对中国的近代化是起推动作用的。学生不是简单地从战争的性质出发,不是简单地从民族情感说事,而是实事求是认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学生对战争后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开始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向西方学习的师夷长技等知识是有所了解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肯定学生这一观点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中国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航向,中国走向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在与北京数据比较中,北京学校认为危害更大的占比0%,进步更大的占比80.95%,后者数据大大超过我校,这又怎么解读呢?通过分析,可能是我校老师年龄结构比较老化,思想相对保守;我校处于相对不发达的小城市,社会氛围相对固化;北京学校的学生对开放的世界更能理解和支持,思想相对开放。但在解读这一数据时,我们还是要坚守唯物史观,全面客观地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角度解读的影响,不要简单地得出是哪一方面的影响多还是少,把更多的一手资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