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路规划设计

公路规划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路规划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路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对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好坏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人和物的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也即道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好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方案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利弊,是否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道路规划网的形成

对于城市道路规划网设计时,对于城市道路来说,由于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性质与功能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口和工农业的集中程度不同,所以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规划也各不相同。城市道路规划网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之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首先就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因此,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必然也是城市规划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运输,提出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方案,确定城市主要干道的走向、等级及建筑红线宽度。根据国内外城市道路规划的经验,城市道路规划一般可分三个层次进行,即远景战略规划、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和近期交通治理计划。要衡量道路规划方案的充分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可行性,必须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才能达到。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大致包括:相对规模、等级结构、布局形态、投资费用等几个方面。对于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应当根据不同等级(标准)的交通设施的相对比重而考虑,如公路网中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所占的相对比重,城市道路网中,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所占的相对比重等。

2 城市道路线性规划设计

以上所分析的是城市道路宏观规划设计,而对于道路的微观规划设计,即对于城市城市道路线性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道路平面线性规划设计和道路纵断面线性规划设计。

2.1城市道路平面线性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中道路平面位置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道路平面线性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道路平面规划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1)道路平面规划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的位置等;(2)道路平面线形标准需要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同时,对于城市道路网规划已经确定了每条线路的走向、各个交叉口的控制方位。对于具体的某条道路平面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以道路中心线为准,按照行车技术要求,详细踏勘地形,调查现状资料,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的直线、曲线及其衔接,确定交叉口的型式,桥涵中心线和其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

另外,对于道路平面线型规划设计中曲线的衔接也很重要,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如何衔接关系到行车的平稳和安全。城市道路中直线与圆曲线可以按照前面的规定直接相接。对于同向道路曲线上未设超高、两曲线所设超高相同,则此两种同向曲线可以直接相连,对于不设超高的反向曲线,一般可直接衔接。若设有超高,则两曲线间的直线距离至少应等于两个超高缓和段的长度之和并不得小于20m;复曲线的两个半径应尽量接近,如R1:R2适宜小于1.5。

2.2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型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中对于纵断面规划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衔建筑立面布置、沿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山坡道路及新建道路的纵断面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清除营运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地确定路面规划设计标高。

2.2.1 规划设计道路纵坡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降雨量、路面种类、行车速度及路上行驶的车辆等因素都有关系。从工程实践效果情况来看,对于路面比较光滑、行车速度较高以及非机动车较多的路段纵坡宜小,反之则可大些;至于最小纵坡,中、高级路面道路可采用0.3%,低级路面、面积较大的广场可采用0.4%-0.6%。

2.2.2 在城市道路纵断面的纵坡度规划设计时,必须注意到有些场合下台出现实际纵坡超过设计纵坡的情况,若设计纵坡取用了最大纵坡,则实际上的纵坡就超过了最大值。因此规划设计时要扣除这个增加的纵坡值。在半径较小的平曲线上,曲线内侧的长度较以道路中线计算的设计里程为短,在曲线两端高差一定的条件下,若中线纵坡达到最大值,则曲线内侧边缘的纵坡必然超过这一最大值;此外,在设置超高的弯道内最大纵坡出现在横坡与纵坡矢量和的方向,一旦纵坡用最大值,则上述矢量和方向的纵坡必然超过这一最大值。

2.2.3 另外,为了有效地确保汽车上坡能力,减少机件磨损,降低油耗以及下坡行驶的安全,应当对较大纵坡路段的长度加以限制;同时为避免忽上忽下起伏频繁的波浪式道路纵断面线型,每一纵坡度的坡长不能太短,—般规定坡道最小长度不小于相邻两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2.2.4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视距良好,以有效地确保行车安全。两个坡向的坡段中设竖曲线改善了行车平顺性,但竖曲线的大小(半径大小)不一样,仍会产生差异较大的结果,凸形竖曲线上坡时不易看到对面上坟的车辆,若此曲线半径不够大,曲线很陡,就很容易发生撞车事故;在凹形竖曲线上,视距一胶没问题,但车辆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若半径太小,车辆机件将受到过大的超载,且进出竖曲线时因离心力的突然出现和消失,车辆常常发生颠滚,这些因素都是不利于安全的。故规定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最小长度很有必要。

2.2.5 道路规划之间需做到关系协调、线型美观。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型规划设计须综合考虑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方面的协调,不仅要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而且要照顾交通条件、驾驶员心理特性以及与环境配合等方面。平、纵、横三者的规划设计标准应统一。平曲线长一些,而竖曲线设置在乎曲线的长度之内比较有利。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半径也应协调,从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其适宜标准为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此外,线型与桥涵、隧道位置亦应配合,一般道路轴向服从大、中桥梁、隧道的定位;而小桥桥位则服从道路走向,等级较高的快速干道,桥位应服从路线走向。

3 结束语

从实践表明,对于道路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道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还要考虑方案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利弊,是否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道路总体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运输,提出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方案,确定城市主要干道的走向;而对于道路的微观规划设计,即应做到合理的道路平面线性规划设计和道路纵断面线性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徐吉谦.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2).

第2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

0. 引言

城市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联系离不开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供城市内行人使用及交通运输,便于居民文化娱乐活动,工作及生活,城市的对外交通也通过城市道路与市外道路的连接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许多优秀的道路设计作品也由此产生,但这一过程同样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当前城市道路设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路线设计方面,路基路面设计方面以及设计使用年限方面等三方面的问题。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和设计进行,针对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本文就城市道路设计人行道,车道宽度,路基路面,路线指标,设计年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科学地改善城市道路设计。

1.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设计,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要使得土地的使用可以充分的满足道路交通运输的需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城市用地的规划,同时还要使得交通业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交通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转速度,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其次,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要同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在一起,道路的建设是为了推动经济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已经慢慢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展公共交通业,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再次,市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要做到安全和方便,要考虑道路未来的使用效果,对于建设的道路一定要同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道路的建设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最后,市政道路的建设要同城市的配套设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市政道路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对绿化设施和景观设施的合理设计,使得道路的建设对城市环境不起到破坏的作用。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要做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的方便,同时还要做到对环境没有破坏。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的关键

2.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中经常会出现路基面层的裂缝,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的施工材料的问题。施工材料收缩情况的出现可以直接导致路基面层出现裂缝。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选择稳定性好、收缩性小的结构作为基层,同时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出现收缩主要表现在材料的含水率方面。在选用施工材料时,一定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严格的测试,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材料的采购。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施工的材料达到施工的含水率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外加剂使材料的收缩性降低,这样对于保证施工的质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措施。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也就说明了出现裂缝的几率就降低了。

2.2控制基层平整度

市政道路的施工中路基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以后的使用也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中,路基的平整度对于以后道路的使用是影响很大的,路面的平整度会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但是进行平整度的控制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基层分别进行控制。在以石灰作为基层的道路工程中,石灰是一种稳定性很高的施工材料,所以在平整度控制方面的要求是相对较低的,具体的施工只要使用平地机进行路面的刮平即可。

2.3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2.4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设置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3. 结语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交通发展的主要表现就是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市政道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主要是对市政道路的质量方面。车辆的不断增多,使得市政道路要承受的负荷在不断的增大,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路面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是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市道路设计角度为出发点,指出了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客观分析,突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能有改进不足,抛砖引玉,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张迎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2.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4.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对路基的整体施工性能还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来进行,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09).

[2]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人性化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城市内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城市与高速公路之间连接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系统对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格局、完善的景观生态、创造宜人的城市外部空间有重要作用,对保护传统城市景观也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司乘人员的心理,通过合理的环境景观设计,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综合环保、美化、历史人文等因素,使城市内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成为自然景观的新亮点,实现公路建设的人性化发展。

一、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形式

现行的高速公路全部是收费公路, 因此就限定互通立交的形式也是收费式型,基本可设计成喇叭型、苜蓿叶型和半定向T 型。苜蓿叶型互通立交适合于两条高速公路丁字相交, 半定向T 型互通立交适合于受地形限制的情况; 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相交则大部分采用喇叭型,这样就保证了一条高速公路上互通立交形式的统一性,具体单喇叭型互通是选择A 型还是B 型要根据交通量和地形来确定。主要匝道(即对向行驶匝道)在一、三象限的A 型喇叭互通立交与主要匝道在二、四象限的B 型喇叭互通立交解决的交通量一样,这样可根据地形,综合考虑跨线桥的长度及排水情况,来确定是选择采用何种形式,达到建造跨线桥梁短,排水防护工程少,经济美观的目的。修建双车道匝道的互通立交在车辆分、合流处,应保持基本车道数的连续性,并应维持车道数的平衡,所以必须增设辅助车道。辅助车道长度在分流端为1000 米,最小为600 米;在合流端为600 米,对主线实施分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辅助车道也可采用分期实施,以减少前期工程的投资。

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必须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结合道路沿线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原则

20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全球变暖、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与环境问题被公认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将它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同等的位置,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庞大的人工构筑物系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绿地中相对面积最大的互通立交绿地应该发挥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缝补破碎的生态板块的作用。景观设计师应该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形成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观,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功能性、安全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主要是用部分匝道连通上下道路,作为入城或出城的主要通道,常以分割车流的方式,避免车流在交叉口形成冲突点。减少延误,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能力。因此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满足诱导行车安全的作用,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

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考虑自然景观资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

4、整体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从高速公路绿地、周边环境、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出发,其规划设计要体现高速公路整体的形象,要在总体规划中确定每个互通立交绿地的定位,明确其性质与功能。此外,每一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在规划设计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考虑城市周边环境、基地状况、植物、地形、色彩、建、构筑物,历史文化等。

三、互通区环境绿化设计方案

1、图案设计

(1)导向性的艺术处理

在互通弯道外侧绿化可适当种植高大的乔、灌木作行道树,强化其外缘的线形,以诱导行车安全拐弯,并使司机、乘人有一种安全感;在匝道两侧绿地的角部,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树丛、树球及三五株小乔木,以增强出入口的导向性。

匝道与竖向路段绿化

匝道走向不同将绿地分隔成不同的形状,如南北长、东西宽,采用南北构图,图案中心向内倾斜,使图案与匝道的曲率保持一致;若东西长,南北宽,采用东西构图,图案中心也向里倾斜,使南北两块动势一致,这样整体感和节奏感明显。由于互通立交区域绿地四周的路面高度有变化, 可依据具体地形条件,将植物配置成在高度上与道路相应的渐次变化,从心理和视觉上,能给人以平顺连续、无高低凹凸中断之感。两侧绿化最好应是同一种树、同一间距,使绿化平缓连续地改善地形地貌,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

桥荫绿地的设计

桥荫绿地主要是指引桥,匝道阴影下的绿地。由于桥荫绿地阳光照射的条件差,适宜种植耐荫性较强的植物,其设计的图案应与立交区域图案相协调。例如,在引桥的桥荫下,可选用十大功劳构成披针形图案,用洒金珊瑚、八角金盘等构成圆形图案,增加图形的变化;在匝道的桥荫地上,可采用马蹄金色彩相近的深绿色常春藤铺满绿地,以保持图案整体的统一。构造物立面造型互通立交不可避免地要设置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这些构造物景观效果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整个互通立交区景观的效果。由于桥梁的规模相对涵洞、通道等的规模要大,故其立面造型也成为互通立交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同时, 对于互通匝道上不同路段的构造物,应尽可能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立面造型,以达到丰富互通立交景观的作用,使得互通在整体上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并对周围的景观起到优化的效果。

2、构造物立面造型

互通立交不可避免地要设置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这些构造物景观效果的处理往往关系到整个互通立交区景观的效果。由于桥梁的规模相对涵洞、通道等的规模要大,故其立面造型也成为互通立交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同时, 对于互通匝道上不同路段的构造物,应尽可能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立面造型,以达到丰富互通立交景观的作用,使得互通在整体上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并对周围的景观起到优化的效果。

总结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环境景观问题,涉及了公路技术、园林美学、环保、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域。因此,需要社会各部门携手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经验,使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为司乘人员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为道路绿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高速公路的人性化规划设计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志军,刘峥嵘。 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型与枢纽型互通立交设计[J]. 广东科技. 2010(02)

第5篇

关键词:低碳办公空间;室内设计;规划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1-0065-01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办公空间的设计是由一定差异的,再我国大部分都是追求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能够体现企业的标志性的设计,更偏向于平面设计,使用的大都是冷色调,只有少数的传媒等行业的公司设计会比较新颖。而国外则是更喜欢开放式、独立性的空间,更注重与软化办公室的环境,让办公室能够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

1低碳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理念

1.1设计理念

在现在的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益,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用简洁的建筑手法,将灯光、空调以及办公家具的适用性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还有,要注意融入几项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秩序感,就是指整个办公空间看上去简单完整。正是因为秩序感的存在才会使得办公室出现一种安静、平和的环境感,而且,秩序感也是办公室设计的一项基本的要素。如何才能够创造出秩序感,主要可以从家具颜色和样式、平面铺设等方面着手。

1.2明

明是办公室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办公室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提不起工作的激情,从而使得其工作效率降低。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办公室要营造出明,利用色调干净明亮的内部环境以及合理的布置灯光,为员工营造一种明快的办公环境。

2规划思路

低碳办公环境是以设计为基础的,利用低碳的设计原理、理念等进行办公环境的设计,包括后期的工作环节也会进行设计,让其能够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低碳办公环境的目的就是让低碳的意识慢慢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从而让低碳成为人们生活的部分之一,使得我国能够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标准。低碳的办公空间应当优先选择建立在自然景观的环境中,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于办公室的环境建设,让生态环境能够融入到办公的环境中,使用这种措施来降低负面的影响。

2.1雨水收集

这个系统主要是将建筑物的屋顶、马路以及广场等区域所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在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后,再进行利用。这部分雨水主要可以用于办公室的绿化景观等,以及洗涤等方面,充分的将雨水进行利用,这样不仅把雨水的资源利用了起来,还做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将我国的淡水资源节约了下来。而且,雨水还能够注入到小区或公园的人工湖等处,在办公空间也可以对植物等绿化盆栽进行浇水使用。

2.2光电

虽然说光和电能源都是再生能源,但使用过度的情况也依旧会产生污染,在加上这部分能源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够使用的,所以,低碳经济不仅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因此,在办公空间中应当使用环保的光电材料以及技术,环保的光电材料种类非常的多,所以,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

2.3呼吸式幕墙

这个幕墙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之所以它称为呼吸式幕墙,是因为两层玻璃之间有一个空腔,然后在利用液压通风系统使得空气能够在里面进行流动。这个幕墙的功能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把“光污染”降低,如果从使用的方面而言,双层玻璃能够有效的隔绝冷风,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只需要将幕墙两端的进排风口关闭,办公空间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温室,这样还能够减少冬季的暖气费用。如果从舒适度而言,呼吸使的幕墙隔音效果非常强,能够为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办公环境,而且并不需要开窗就能够达到换气的目的。从而使得办公室的舒适度增高。还有,因为呼吸式幕墙是玻璃制造的,采光的效果非常好,能够让办公室出现一种原始的自然感,再次促使生态环境在工作人员心中的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办公室的设计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都在提倡创新,所以,办公室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方式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进行的生态办公环境的设计,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办公氛围,还让人们逐渐的适应低碳经济的生活,使得人们在其它的时段也能够自主的进行低碳生活,从而使得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因生态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自然灾害,变相的降低我国应自然灾害受到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包雅馥.浅析室内设计中低碳办公空间的规划[J].电子制作,2013,(19):282.

[2]孙树霞.减少办公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绿色室内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武颖维.现代新型办公空间的室内系统化设计[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化管理

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完成了大量重大工程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工程管理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工程坍塌事故仍然屡见不鲜。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当前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不足。在所有项目开展过程中,虽然使用的是相同的规范标准,但是针对不同的工程管理对象,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最终的工程管理目标。目前来说,我国已经拥有了较为先进的工程建设技术,但是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管理技术体系,基于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构建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将会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案例介绍

某公路工程项目总建设长度为18.9km,为八车道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跨过学校、交通干线、工厂、铁路、公园等工程结构,工程建设难度大,对项目管理质量要求高。为了保证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

2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和管理技术之间联系

公路管理技术指的是将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等多种资源充分整合在一起,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而公路工程建设技术指的是将当前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而实现既定目标。公路工程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对全局的统筹和兼顾,而施工技术则是实现工程管理目标的关键,是对管理计划的执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将管理技术使用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极大地保证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更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化运行,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其实是对于人的管理,通过对工程人员生产力的调动,更好地实现既定的工程建设目标[1]。作为管理技术基础的物质载体,公路工程管理技术其实是工程技术使用的方法,作用于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倘若在此过程中缺乏应用的技术,则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技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不能陷入到技术决定论中,应明确,工程技术仅仅是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技术指导,并不是全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多方面的积极配合,更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活动,因此,通过该视角可以发现工程建设其实是一种技术行为,更是一种管理行为,只有相互之间完美配合才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

3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框架结构

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多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手段都是建设管理技术,从字面理解,其与现代化的统计和预测以及决策的模型极为类似,但是本文中的管理技术是以现代技术的管理思想为基础,进行升华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公路工程的多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技术信息整合在一起,确保相互之间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设定的预期目的的重要管理方式称之为公路建设管理技术)。而技术管理则是对于理论和方法以及手段的完美结合,其属于科学应用过程中建造的重要技术,更是实现公路工程既定目标的重要方式。应正确使用工程世界观和方法论,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参与的所有人员和单位都能够遵循国家所颁布的多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效使用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和标准,通过创新研究,实现完整的管理理念和理论以及方法和措施[2]。以公路建设执行控制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合同化、格式化以及程序化的方式形成工程技术方法理念,是公路建设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工程全寿命精品建设观念和执行控制管理方法论为基础,将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等多种理念充分融入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最终实现系统的系统化和法制化以及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只有确保目标、内容管理、内容执行以及执行手段等多方面的规范和统一,才能够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在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将管理执行理论作为基础和核心管理技术,逐渐形成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对于公路建设管理技术的体系化使用,应当确保所有因素和技术原理的规范化,并保证各种因素相互之间能够规范化和协调化发展,进而确保所有因素都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最终确保该种联系能够更加完美地渗透到公路建设管理体系中。另外,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彻底贯彻疏导和效果控制的体制文化,所有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和技术都不能称之为规范化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4对于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的应用

4.1格式化

项目建设公司的目标管理内容总体可以划分为业主、监理、施工等多种业务,应进一步明确业主和监理以及施工等多个方面的业务内容和自身职责,并按照规范化的方式保证管理内容的执行,格式内容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管理方式的精细化,综合形成规范的管理方式,最终对执行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最终归纳到合同管理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以及管理,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和进度以及安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完美体现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理念。

4.2信息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主要包含外部公开和内部办公以及建设业务信息[3]。通过建立公开网站,应当向社会公开项目建设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并通过办公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组织构架中的事务管理,借助该系统实现构建规范化管理目标中的所有功能业务的网络化操作,提升业务处理的基本效率和管理方式,形成创新、高效的管理理念。

4.3程序化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公司针对施工工艺和管理流程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和执行主体以及职责,并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控制,与此同时,应当充分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形成具体完整的管理程序,最终形成工程实施细则。

4.4管理技术体系的综合应用

在项目工程开展过程中,应当以工程建设的既定目标为基础,提出综合优质工程的整体性目标和工程质量,确保施工的基本安全和工期以及造价控制,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职责。1)进度目标。以有效的进度目标为基础,确保合同化管理的实施,不断推进进度控制及资源配置落实机制、联席办公协调机制以及重点进度督办机制等多种制度的实施,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按时完成所有施工任务。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和技术目标的实现,而质量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质量目标合同化管理和质量执行程序化的管理;而工程技术则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交底和现场质量控制以及优秀经验推广机制,通过一系列运作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将安全监管和个人职责落实到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身上,从而保证施工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3)投资目标。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合理化投入始终是项目投资目标控制的核心性工作,其管理的基本思路便是通过管理实现既定效益,通过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材料管理等多种方式强化合同化管理和创新以节省工程投资。4)公益目标。公益目标的执行控制主要囊括管理创新目标、技术创新目标以及人才教育实施纲要等多种目标。借助管理技术机制的创新目标,能够实现公路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并以该平台为基础,以参与工程建设的多方位支持,并以创新为重要保障,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实现技术的创新。

5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的建设是以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标准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组织管理的制度化、目标管理集成化以及过程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实际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期待通过科学和高效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孟钧.陆洋.余璇.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33(2):43-45.

[2]涂征宇,王孟钧,蒋武军,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运行探讨[J].建筑经济,2013,34(4):76-78.

第7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道路规划设计;道路布局;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9404

由于湿地公园特殊的生态环境,作为公园内部区域和景点联系纽带的道路系统涉及的生态问题比较复杂,自然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之处。它不是以通达性和便利性为主,而是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湿地公园合理的道路规划布局可以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保护湿地生物和环境,同时能够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教育的需要,对于发挥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湿地公园道路规划影响因素

一般城市公园道路系统都会结合公园的景观资源、游客的游赏心理、景区和景点间的联系等因素综合考虑,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然而在湿地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除了上述这些因素,还有一些湿地公园独有的重要因素制约着道路的类型、布局、选线、路网密度控制等。

(一)生态因素

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兼有物种保护的目的。道路建设会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道路是作为景观的廊道而存在的,道路的引入增加了景观的碎裂化,从而破坏景观的稳定性。因此,湿地公园的道路系统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域。这个因素是影响湿地公园道路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公园景区之间的联系和游人游赏行为。尤其是湿地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在珍稀物种的繁殖地及原产地设置禁入区,不设置道路系统进入,切断该区和其他区域的联系,限制人的任何方式的游憩行为,将人类与湿地环境完全分隔,并与湿地核心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将有利于生态恢复和湿地价值的提升。[1]因此从生态因素上看,湿地公园道路的类型、布局、尺度、选线等都需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二)自然因素 

湿地公园内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道路交通提供了水陆和陆路两种形式,尤其是水陆交通为近距离游赏、探索、体验湿地提供了特殊的道路形式,但是受水深、水速、流量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重点考虑水上交通工具的介入对于水体生物环境和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湿地地质条件复杂,道路本身的建设也不能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例如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原是西湖清淤后堆积而成的淤泥库区,由于湿地表层土体为高压缩、低承载力的淤泥,为了保持湿地所特有的地理、生态环境,最终车行道采用了桩基梁板的桥梁结构,而游人步行道则采用了PVC管材的浮式路堤形式。[2]

二、湿地公园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湿地公园的特性,选择性地探讨道路类型、道路总体布局、道路选线等一些做法比较特殊的方面。

(一)道路交通的类型

为减少污染,湿地公园主要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为主,如自行车、电动观光车以及电动船、人力船等,机动车可在局部区域通行。交通方式会决定道路的类型,湿地公园的道路类型可分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两种类型。

1.陆路交通

依据《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一般城市公园园路主要有主路、支路和小路组成。[3]湿地公园的道路系统可参考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和一般公园相比,道路类型的功能和设置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湿地公园主干道的修建造成的生态破坏远大于小路,尺度上应严格控制,可参考一般城市公园主干道的园路宽度作为尺度上限,并且平时应尽量限制机动车的通行。

一般城市公园的道路类型都比较完整,而湿地公园由于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道路类型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上海东滩湿地公园由于内部水系错综复杂,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环境,沿园区局部设置了通车主道路,园区内部没有设置主干道,仅设置了供电动车、自行车游览的道路和步行游览为主的游步道。而作为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上海西沙湿地公园,它是我国唯一一块具有长江口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湿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决定公园内部的道路完全由架空的长达6800米的木栈道构成,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

2.水路交通

水路交通则是完全利用了湿地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有些水域和河道担负生态保护功能,禁止外界交通的干扰,只能在一些具有观光游览功能的河流开辟水路交通,并且根据河流的宽度以及公园景点的位置分布,分为主航道和次航道。主航道连接主要景点,并与公园的陆上道路交通共同构成整个景区的交通系统。主航道可通行稍大型的环保游船,而次航道以人力划船为主。

水路交通的开辟可使游客近距离接触湿地自然风光,是陆路交通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可结合一些水上活动展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辟了富有特色的“渔夫之旅”水上游览路线,游客坐着摇橹船边游览西溪自然风光边参与体验西溪传统的农耕渔事活动。

(二)道路系统的整体布局

1.布局形式

第8篇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思路;珠海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关于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欧美国家称之为国家公园,日本称国立公园,中国等国家称之为森林公园。1969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将其统称国家公园,并制定统计标准,明确须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

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展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意义,或区域内涵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展,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我国对森林公园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如按景观特色分类、按地形地貌分类、按旅游半径分类、按经营规模分类、按管理级别分类等。本文所研究的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属按旅游半径分类中的城市型森林公园,即位于大中城市市区或城周边的森林公园。

2、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项目概述

项目地属珠海市中心城区与唐家湾新城,总占地面积约70.08平方公里,是珠海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核心和城市“绿肺”。公园用地北至北师大和翠湖高尔夫球会;东临港湾大道;南抵梅华路,西与中山交界。广珠城际轻轨和金凤快速路南北向穿越公园。山体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植被种类丰富。区内水库众多,古道、古村、摩崖石刻、佛寺等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山景、海景、城景、水库、古径、史迹都是凤凰山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

3森林公园规划思路探讨与应用

3.1立足场址、科学分析,拟定规划着眼点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模较大,现状复杂。规划首先基于场地调研成果,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综合性评定,并按照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序进行分类、分级。

在该评定方法中,把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每类资源各包括六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表1 珠海凤凰山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定

表2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表3凤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N=M +H +L式计算:

式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

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

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

从凤凰山森林公园各因子评价得知M为14.4、H为7.7、L为7.5,则N为29.6.根据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确定标准,得分29.6,符合三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从对影响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三项要素中不难看出,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整体良好,这与珠海作为全国生态城市相吻合。在评价开发利用条件的因子中,公园面积、旅游使用期及区位条件三项为满分,外部交通相对完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与之相比,内部交通和基础设施则逊色许多,规划首先需完善内部交通,加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三项要素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得分最低。其中以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两项因子尤其低。生物资源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被忽视和破坏,自然森林所剩无几,目前大部分山体为人工林,以低矮的灌木为主,动物栖息地也破坏殆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不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普遍缺乏保护,面临湮灭的命运。若能以此次规划为契机,对生物资源、人文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那么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定会明显的提高。

3.2总体保护,有限开发,寻找效益平衡点

森林公园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将成为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需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利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森林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与保护和旅游者的森林游憩体验的双重目标统一起来。在不破坏自然生态正常运作循环的体系下,发展民众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游憩康乐设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需求。

1)总体保护

作为城市型生态公园,规划应首先对凤凰山森林公园进行总体统筹的保护规划,对四周用地进行严格监管并合理地规范用地性质与用地的范围,有效地遏制森林公园用地内其它开发建设项目的持续增加。此外,对公园内部进行系统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水源保护规划、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防火系统规划、安全防护措施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统一建筑的形式,限制建筑高度,保护山体原有的天际线等。

2)轻度开发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应与区内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整合与共享。旅游管理部门、文化部门和林业部门需要协调合作,通过对公园及附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平衡旅游发展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凤凰山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山体及其周边的景观旅游资源,使其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建设特色性文化景观,提高凤凰山的知名度,以适当的旅游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整合资源,提炼特色,探索规划创新点

3.3.1设置“边界”公园,以界面对话城市

规划通过挖掘公园四周的闲置场地,设立“边界”公园,建立公园与市民的交流沟通平台,最终形成市民开展各种山地活动的场所和休闲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运动的同时体会到自然之美,感悟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打破原有公园与市民生活脱节的现象。

3.2.2提炼用地特色、打造主题景区

1)景观主题:“山海大观、古道寻幽;城市山林,绿色田园”

规划利用凤凰山原有的山海地貌和区内特有的古道资源,在公园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以“山海大观,古道寻幽”为主题营造公园特有的山海特色景观和人文历史景点。在公园的西片区,则利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区内保存良好的古村田园风貌为基础,打造“城市山林,绿色田园”的山林田园景观区。

2)主题景区及各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规划

公园的开发建设借鉴国内外大型森林公园的先进经验,通过分区建设管理模式把公园分成四个游览区,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白沙叠彩景区:该区位于城市中轴线和规划珠海市行政区的北端,现有石溪摩崖石刻景点已形成一定客流,规划将以"色彩绚丽"的植物景观将该区打造成城市中轴线的背景山体、珠海政务区的"后花园",同时也形成为周边居民服务、可供短途登山、健身、休闲的场所。

白沙叠彩景区包括红门楼公园、白沙岭公园、石溪摩崖石刻、大镜山体育公园和香湾公园五个公园。

凤凰揽胜景区:利用古道沿线的古树、古村、普陀寺、烈士陵园、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并加以保护和适当景观展示,规划以"古道寻幽"为主题的游览路线,打造具有珠海特色风情的人文景区。同时利用凤凰山山顶景色开辟山顶公园,近可观山林石瀑、水库风光,远可望海上日出、暮色中的万家灯火。

凤凰揽胜景区包括普陀寺、革命纪念主题园、凤凰顶、凤凰洞和农科奇观(已建成)五个公园。

唐家黉岭景区:森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产业。该区通过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木材加工与利用区、林间间伐与更替试验区等森林体验点的规划,为一些有兴趣的市民及周边大学校园学生、志愿者团体提供认识森林、参与森林维护、体验森林工作与森林资源利用的区域,打造森林科普教育示范园。

唐家黉岭景区包括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森林花园、手工艺制作园和林业体验园五个公园。

金鼎耕读景区:规划整合现有农田、鱼塘、果林等资源,形成以农业观光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池塘垂钓、果林采摘、田间劳作、古村文化,为城市人逃离繁杂的城市生活,酣畅淋漓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体验田园生活趣味。

金鼎耕读景区包括垂钓园、采摘园、赤花山公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农耕体验园五个公园。

3.4动态规划、长效建设,保障规划落脚点

3.4.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城市的上级主管部门应针对凤凰山的行政区划状况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凤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打破凤凰山横跨两区的行政机制,对凤凰山森林公园实行整体性的统筹规划管理。

3.4.2 “各游览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的分区、分期规划建设模式

由于公园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建设资金庞大,其建设工作应在满足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兼顾管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进行分期实施,为远期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持续性公园建设和人性化的公园管理制度逐年分期建设完善公园的各种设施和景点,保证公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本文就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相信经过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作为珠海市城市重要的“绿核”之一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必在为珠海城市发展提供绿色源泉与动力的同时,也为珠海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山林游憩环境和运动休闲场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凰山森林公园将会成为展现珠海特色滨海山林风貌的城市新名片。

参考文献:

[1]兰思仁.国家森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

[2]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吴协保,黄哲,杨楚藩.湖南桃花江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