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教师值周总结

高中教师值周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教师值周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教师值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效率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1-01

高中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进行备案授课时应该格外重视其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数量而忽视了其质量,导致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而对知识不得其解,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教师顺应改革方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1 通过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气氛

通过多媒体技术采取复习回顾——概念讲解——例题讲解——练习的授课模式,让同学们在系统化、图像化以及活跃性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最值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回顾。

(一)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二)函数y=ax+b的性质

教师通过举手提问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教学参与性,通过学生的回答指出复习的重点所在。并且进入下一个环节:概念讲解。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有关函数的定义与性质问题,现在我们来进行二次函数的学习,并且请大家探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什么?

y=ax2+bx+c

教师通过PPT将二次函数的图像画出,运用图像展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这是一个二次函数,有哪个同学能够总结出这个二次函数的性质吗?

学生:二次函数的性质共有3点,首先它的图像是抛物线,其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基本正确,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我们应该从它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增减性、解析式的特点等方面考虑,这样在进行例题学习时才能够更加有效。

2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课堂,十分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不同的组别进行解题比赛,从解题的成果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准备多道例题,让同组的学生对习题进行合理分配,然后规定时间进行解题,对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的时间设置,通过解题时间以及解题类型,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所擅长的题型以及解题速度,在进行后期指导时便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差生查漏补缺了。

例: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求证:平面.

本题考查的是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要证明平面,只要在平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与垂直。

通过教师的习题答案以及解题思路分析,让同学们找出自己解题时的不足,并且根据自己的不足寻找例题进行解析并且交由老师指导。

3、通过教学反思进行高效率教学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不是作出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因此其应该时刻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案进行反思。

(一)反思问题的提出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对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进行一次反思,通过对问题的出现原因,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反思表格

反思表格的制定,是通过学生的评分观察自身在授课中的不足与优点从而进行改正与提高。

(三)反思总结

对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继续应用,对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方式弃之如帚。

结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知识的吸收有应用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与优化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逻辑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压抑下,许多高中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高考分数而进行日常的数学教学,导致数学教学自身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高中学生只有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看待数学问题,通过思考得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系统实现。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是科学的教学活动,当代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所服务的,要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具有普遍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求。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逻辑思维方面得到锻炼。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三角函数的知识时,教师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出一道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分享思考成果,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轮子的半径为1,那么它的三角函数定义变化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得出“sinα=y,cscα=x,tanα=1”这样的结论。这证明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不足,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加强逻辑思维全面性提高的训练,让学生发现表达式简单方法。只有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地关注学生主体的数学需求。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及学习品质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绪。一些学生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越学越糟糕,越学越乱,根本找不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归纳与整合,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自己数学学习方面的漏洞,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体系化的数学知识系统,增强数学学习行为的逻辑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引导学生以模块为分类标准,对不同的数学学习重点与问题进行总结。高中数学可以分为几何、代数、三角函数、数列及向量、导数等几个大的模块。让学生从这些方面出发,总结练习中的错题,总结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特别是在复习阶段,学生拿出自己的归纳总结本,可以高效地复习,减轻应对考试的不良情绪。学生体会到归纳总结的甜头后,会自主开展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两者兼得。

三、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这是众所周知的。要学好高中数学,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轻松地搞定高中数学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对比与分类,对知识进行概括,对数据进行处理,反复验证数学原理,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直观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当数学知识与具体事物或者实践进行结合时,数学知识的难度明显下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借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从生活中找到教学灵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也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中找到一个统计问题安全,像“超市中顾客的购买偏好”或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行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统计的大主题。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分析的机会,让学生在层层推进中步步深入到数学世界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摆脱单身传授知识教学模式,不再培养做题机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才能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理念;自主探究;探索;实验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我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所谓有效教学,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产出(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使公式中的比值量大,让物理课堂更有效、更实在呢?在高中最具规律性且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就是物理,虽然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尽力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但是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可以说,高中学生学起来最苦恼的一门学科就是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施就是指在教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也能够学到并学懂教学内容。为了实现对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使学生的物理水平得以提升并能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本文将就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为了使理论素养得以提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目标,转变教育理念是首要任务。教师一直在传统的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由此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过程都在这样单一对知识传授的注重下被逐步忽略,最后造成的局面往往是教师不停地在说、在做,而学生想得少、说得也少,这样使得双方都很疲惫地在完成物理这门学科,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只有学生学会自己完成学习活动才能够实现成功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自由讨论的场景以及营造听取意见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被充分调动,学生们才敢针对教学内容去大胆地想象、去提问、去思考、去质疑。同时,他们也会乐于展示自我。换句话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掌握时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为了促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达到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探索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目的,这对于学生对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探究能力。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就是“教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的学”这样机械式的教学形式,学生的主体倾向性问题一直是教师所普遍忽视的,这也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长期的教学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普遍认为教师就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再加上现今社会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高考升学率”,造成了“讲授式”教学以及题海练习的局面出现,可以说,这也是现今教师和学生最喜欢也最依赖的提高应试水平的方法,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可取代的优势存在。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情境,注重科学探究与探究式实验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的根本就是以实验为本,实验一直是物理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实验也自然就成为物理教学的基础。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两个主要实验环节。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依据课本要求内容,教师对某些实验进行演示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其现象并掌握其规律。而学生实验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也不过就是些验证性的实验,教师提前对实验设计安排好思路,学生只需按照要求照做就可以了,虽然说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以及规律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当要求学生对其加以应用时,大部分学生会无能为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又怎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所谓的探究式实验教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其中也有通过教师的指导,并通过实验对物理规律进行探索的,以此来获取新的知识以及将其加以应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而准备的知识构建一定是要经过教师的正确启发和诱导,对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问题的情景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都是需要指导学生去留意观察,同时,通过将学生分成个人或者集体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质疑、探究、讨论、表述问题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自主地对探究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技能和方法有一定的掌握。

四、为了实现有效学习,需要对学生思维习惯进行培养

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中需要注重的地方,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这对于物理知识板块的构建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步学会对已学知识在归纳总结时绘出其中的知识关系图,对于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识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学生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探索。

五、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高考 英语作文 写作方法 技巧

高考英语作文着重考察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英语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英语作文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对复杂英语长句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在高考过程中更加出彩。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和相关语法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

一、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特点

首先,高考英语作文更加贴近生活,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相对较小。但其对词汇和英语语句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

其次,纵观近年来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可以发现其题型基本同属于一类。都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语材料或图形,让学生对英语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并结合英语材料对文章进行综合构思。

第三,英语高考作文并没有脱离教学大纲,其主要考察高中生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对的英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等。或者对学生应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

二、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流程

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所占比值比较大,学生要根据其分值对写作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和划分。

首先,学生要根据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英语作文的审题工作,对写作题材和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对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人称问题和时态问题进行确定。

其次,从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炼出文章主题后,要对整篇英语文章的布局进行构思。

第三,文章整体布局构思结束之后,对文章中可能遇到的英语长句进行着重分析,并确保英语句子中词汇和语法应用的准确性,避免其应用不合理,影响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第四,将英语作文中涉及到的重要语句在草稿纸上进行布排,并再次核对其语法结构和连贯性等,核对无误后,在试卷上作答。

学生要格外注重英语长句运用过程中的语法问题。确保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语法知识应用的准确性,避免文章中出现汉语式英语。同时,学生要学会灵活应用不同词汇或者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力求英语语句表达方式的新颖性。也要注重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应用关联词,以提高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例如,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It does us much harm.It is harmful to us.学生可以将其升级为: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 into two.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常用关联词:that is to say;above all;as a consequence;as has been noted等。

第五,对整篇英语作文进行检查,并注重书面工整和整洁,以获得阅卷教师的好感。

三、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1.写作方法。首先,教师要重视精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精读训练,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和不同类型的英语句式。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将其应用到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以拓展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不断积累英语词汇,并对句型和句法的应用技巧进行掌握等。

其次,注重日常写作练习。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大批量的训练过程中提炼有价值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掌握英语知识过程中的灵活度。进而通过高考范文练习,不断提升写作技能。

第三,注重专题训练。高考英语作文类型和体裁比较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专题作文训练,进而帮助学生对该类体裁英语作文进行全面把握,并对其涉及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收集整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素材。

2.写作技巧。首先,议论文。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进行合理布局。对往年高考作文进行总结,议论文一般由开头、中心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要突出文章的主题,中心部分要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论述。结尾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其次,看图作文。学生要明确把握看图作文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背景等。然后对写作题材进行确定,并应用正确的英语语句进行表述。进而对其进行议论或者综述。

四、结语

高考英语作文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其重视度,加强日常训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相关英语知识的积累,以提升英语作文整体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标量、矢量、大小、方向

一、“标量”与“矢量”的重要性

“标量”与“矢量”是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对“标量”与“矢量”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物理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由于“标量”与“矢量”是初中跨入高中的第一个门槛,因此学习好“标量”与“矢量”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若能学好这部分内容,就能起到开好头、增强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的作用,反之,就会给学生留下阴影,影响后面的学习。

二、学生在学习“标量”与“矢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问题一:认为能取负值的物理量就是矢量。常见的有:功、高度、重力势能、电势、电势能等都会取负值,但它们都是标量,此时学生就会犯糊涂,认为它们能取负值,所以是矢量。在高中所学的这些物理量中,虽然学生最后都能说出它们的标失性。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多次出错以及反复花时间死记硬背。

成因分析:使学生形成“能取负值的物理量就是矢量”这种经验总结其实很容易解释。学生一进入高中最先接触到“位移”与“速度”,而这两个物理量都是矢量。教师就利用“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是标量”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来教学生区别标量与矢量。很显然是否有方向不是标量与矢量的唯一区别,除此之外,矢量的加减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标量的加减遵循四则运算,但是,这要等学习到力后,才会遇到。此时学生会遇到位移为负值和速度为负值的情况,教师的解释是“负号代表方向”,由此学生就形成了“矢量的负号代表方向”的概念,若教师不加以说明:“能取负值的不一定是矢量”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如温度。学生的“矢量的负号代表方向”这一经验总结就会变成“能取负值的就是矢量”。从而在学习功、高度、重力势能、电势、电势能等能取负值的标量时麻烦就来了,教师花很大力气才将其纠正过来,而学生也学得不轻松,最终是记住了,但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而且以后一不注意就会出错。

问题二:对“有方向”含糊不清。

我们都会记得这样一个题,在做学生时以及教书时一大半以上的学生在第一次做时都会出错。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不变 B、向心力不变 C、向心加速度不变 D、周期不变

此题错选A的相对较少,原因是将线速度画出来一看就知道了,但是错选B与C的就较多了。除了粗心的原因外,绝大多数是因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 ”而出错。学生都认为它们一直指向圆心,故方向不变。

更有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认为温度,高度也是有方向的,他的这一结论不来源于温度与高度能取负值,而来源于温度取正值时在0℃的上方,0℃与该温度值连一条直线,朝温度计的一端,所以温度有方向。高度也如此。

成因分析:学生不明白有方向不仅指这个物理量方向选择的任意性,还指这个物理量在具体问题时方向的唯一性。即若一个物理量是矢量,那么它就有方向,它的方向朝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如速度,它的方向可以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面八方都行,但是对于具体的一个物体、在具体的一个时刻,它的速度的方向只有一个。而且方向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物理情景及不同的状态。

三、解决方法

1、对于“标量与矢量”的教学切忌“顺带”而过。我们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其实最终学生虽然记得高中所有物理量的标矢性,但是仍然不理解,这是应试,而不是学习知识。

2、重视标量的教学。大多数教师在“标量与矢量”的教学中会不自然的把重点放在矢量的教学上,而认为标量非常简单,不加重视。其实把标量认清了也就等于将矢量认清了,因此花时间讲标量时值得的。

第6篇

众所周知,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作为锻炼和培养高中生良好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之一,要实施好,开展好此项教学策略,其前提就是要在“自主”一词上做好文章,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将高中生“自主”学习解答数学问题特性展现出来。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式”问题教学策略时,要发挥和凸显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特性,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借助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情感因素,让学生能动的参与问探究、解答活动。

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对现实问题的“亲切感”,利用数学知识的显示应用性特征,创设出“从盛有盐的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2kg的容器中倒出1kg盐水,然后加入1kg水,以后每次都倒出1kg盐水,然后再加入1kg水,问:1)第5次倒出的的1kg盐水中含盐多少g?2)经6次倒出后,一共倒出多少kg盐?此时加1kg水后容器内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生活性教学情境,引发起高中生探知解答的“共鸣”,引导进行独立自主开展探究分析活动。

又如在“不等式的表示和应用”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先向学生提出“在解答不等式的表示和应用类问题案例时,一般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此时,教师向学生提供“甲乙两人在同一家米店买米两次,两次来的价格不同,甲每次购买m千克,乙每次购买n元钱的,则甲乙两个人谁的买法更便宜些?”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更加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实施此项策略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学习情感。

二、教授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方法“路数”

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活动的有效实施,其目标和要求就是高中生逐步养成和形成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问题解答总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存在一定的方法性和规律性。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时,要善于归纳和总结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凸显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将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有效指导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上述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要求学生结合该节课教学要求,开展自主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条件,找寻探知解题的方法,学生进行解题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该问题案例的解题过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解题方法的活动,总而是学生在自主解题活动中,既锻炼了实践探知的能力,又掌握解析问题的策略。

三、开展学生探究活动过程的多元评价

高中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受自身探究能力、思维水平及学习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容易在个体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过程中出现瑕疵和不足。此时,就需要教师借助于教学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以及解析过程进行客观、及时的评析,既肯定学生自主探究的“长处”,又指导学生独立解题的“短处”,使高中生在师生评析、生生互评、生生点评中,掌握更加科学、高效的自主探究问题方法,实现自主探究习惯的有效养成。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问题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在解答对于整点问题,在找整点的时候经常把最优解当成离两边界点最近的整点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设置“设变量x,y满足条件如图1,求s=5x+4y的最大值”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基础上,结合某学生解题过程,进行生生评析活动,学生在共通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解题过程中解答该类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及其正确的解题过程,有助于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魅力课堂;构建策略

新时期的高中课堂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风,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新教学观念也逐渐引入高中课堂,逐渐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观,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与学生合作的角色,引导、促进参与学生的政治学习,与学生共同发展、丰富教学课程。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对学生的激励与鼓舞,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老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寻求新突破。本文围绕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政治课,怎样的政治课堂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等问题,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用适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为重视,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作为上课之前的课堂导入,利用这样的导入点引爆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通常在政治课堂上应用的导入主要分为诗歌导入、热点导入、故事导入三点。

诗歌导入主要是指教师以适当的诗歌作为课前导入,例如,杜牧的《赤壁》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发表了对赤壁之战的感想,但是两者的观点是否一致呢?学生在进行探究之后就会发现,杜牧认为赤壁之战所以会胜利,与周瑜等人的机智计谋完全无关,完全是天时借得东风的原因;苏轼则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周瑜等人的运筹帷幄,能够根据天时进行正确的分析运用。学生由两首古诗的不同观点可以轻易地掌握内因与外因哪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哲学道理,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

热点导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入现今的时事热点。例如,教师将近段时间深受人们关注的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全班学生一定会热烈地讨论,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政治中的矛盾普遍性原理提出来,开始分析这一具有争端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政治情怀。

故事导入指在政治课堂上使用恰当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么一个故事:药王一次给病人治病,一位老婆婆向药王买毒草,药王怕老婆婆用错药,所以就卖给老婆婆一把甘草,老婆婆将甘草与鲤鱼一起煮,却将自己的儿子毒死了。药王又有一次将砒霜藏在柜子里,结果他的妻子却误以为是好药,将其卖给了一位大肚子的病人,那位病人却治好了自己的病。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一种辩证法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接收得更快也更感兴趣。

二、课堂教学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帮助学生改变对政治教学的枯燥印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自然,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作用,学生在与现实社会的交流与对话中会逐渐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自发地追寻知识、学习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生活的主题,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与客观条件,营造一定的生活场景,确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主题。其次,要做到带领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具体复杂的生活场景虽然富含着教学主题,但是学生并不擅长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用提问、设疑、辩论等方式展现自己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从不同的侧面配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验证教材的理论,学生在理论中可以真实地感受生活、理论的真实。所以,生活化的政治教学强调的就是真诚地进行教育,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理念与要求,其中解答学生生活中的疑惑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辩解能力,帮助学生总结知识

高中政治教学是否成功主要是学生是否能够培养辩解能力,这一点则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思考问题,能够整理出自己的观念。高中政治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归纳、运用课本以及分析的能力,学生在遇到社会现实问题时要学会用辩解的方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知识掌握程度。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辩解能力,教师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最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产生问题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辩解能力。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要学会创新,按照学生的需求打造更适合学生、更加灵活先进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具体材料与理论观点统一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辩解分析,帮助学生在模拟训练中领会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练习,使学生具备优秀的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由此才能进一步的思考。现代人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教师要用具有思维训练能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讨论、解答中培养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尤其是对所学的知识,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整理、筛选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将最后的结论撰写在活动报告中,以不同的方式在学生间进行交流。最后的总结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活动中的体验与认识,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网络。高中政治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学生要逐渐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利用科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逐渐发掘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丰富的过程与情感体验。

总之,高中政治魅力课堂的构建必须要遵循“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它需要有人进行发掘引导,让我们成为开发者,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品质,张扬学生自身的个性,体现学生自己的价值,这是教育新的追求!

参考文献:

第8篇

新课标改革的实施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现代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在改革的不断深化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参与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进行有目标、有方法、有策略、有特色的教学。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对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新课标

高中物理新课标改革中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进行探究性教学。从当前的教育制度发展情况以及综合对比国内外物理教学模式的结果来看,实行探究引导教学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高中物理学习就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作为物理学科的本质属性,探究教学非常有必要纳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从学生内心激发起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促进高效教学的实现。

进行新课标改革就是要转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高于“传道授业解惑”,达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的境地。学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将枯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定义讲解给学生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让学生全面清楚的理解定义内涵能够独立实现外延的扩展。恰当的引入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定义的同时也调动其主动学习兴趣。为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掌握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重视实验指导

只要教师细心,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都能够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来化单调为生动。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认真关注,在现象背后总结得到结论,跨过本质来发掘准确的概念定义。学生很容易就会进入到教学情景中,记忆深刻也深化内容理解。

例如在讲到高中物理“弹力”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在讲台课桌上演示用弹簧拉动小车前进或者将弹簧压缩迫使小车后退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弹簧发生形变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力产生,进而使得小车能够前后移动。第二个小实验可以是固定小塑料直尺,用手按住一端,另一端放上粉笔头,弯曲后松开即可将粉笔头弹出。这个实验学生们一定有非常熟悉,但是具体内涵就不太了解。此时可以将物体形变后恢复会有弹力产生介绍给学生,自然就过渡到弹力概念。再有,在讲授重力加速度这节内容的时候,提到了失重和超重,学生们不易理解抽象的定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回家后乘坐电梯,在电梯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腿部较重,而在停止的时候会有发轻的感觉。将这种感觉带回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二、穿插类比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都可以采用类比教学法。新课标的指导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类比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类比也能允许学生自我总结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类比方法可以用于导学,将类比作为通向新领域的一座“桥”,从形象理解的国度进入到抽象严肃的土地,进而掌握定义的核心与精髓。

高中物理在讲解电势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同重力势能进行类比教学;在讲解磁感应强度这部分的时候可以类比电场强度内容;电流类比于日常生活中的水流,每一个小水滴都是一个电子,水滴的定向移动就是水流而电子的定向移动就成了电流;交流电也可以同音叉的震动相类比,音叉左右移动就如同交流电知道正负交替。

三、课堂设疑教学

设疑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环节设置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自己主动思考后就能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设置疑问可以将学生带领到教师设计的思维情境,笔者在很多内容讲解中都会采用。

例如在讲解“镜面的全反射”时,可以将大鱼缸搬到教室,同时用一束激光从空气中照射进水里,随着入射角度的慢慢增大,水中的光路也会相应移动。到一定的角度时候水中就看不到折射光了。此时可以问学生:光线跑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消失了呢?学生自身的表现欲望会促使其发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释,最后教师将全反射的定义加以描述就使得学生能牢牢记忆。

四、联系生活教学

高中物理学习有着密切联系生活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课程中需要讲解的内容。教师将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本质归纳导入到联系生活教学法,仿照日常思维的接受顺序来实现定义的“重走路”。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简单理解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讲到“加速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的过程:是逐渐又慢到快的过程,这个加速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不断增加,那个值就是加速度。如此引入课堂,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加速度就是额外加在原来速度上面的一个值。

五、积极扩展教学

物理课程学习的抽象性,学生们都是有了解的。抽象的定理公式能够严谨地表达出科学道理,是数学计算出来的,但是其抽象性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到扩展教学法,将所讲内容的外延扩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具体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理解。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只是笔者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的,事实证明也是高效的。此外的教学方法还有模型分析法、想象分析法、亲身体验法等。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指导精神之下,尽量采取适合学生心理并且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式。教师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直观生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奕江.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