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50: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40名同学,其中男生24人,女生16人。
七(4)班是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班集体,有一支较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有一批好学上进的学生,整个班级班风较正,学风较浓,总成绩在平行班尚好。
由于本班为平行班,班级整体水平居中。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对学生严要求,使他们在原来成绩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争取来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德育工作总目标:
1重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班内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有益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培养出自主自动的班团干部,争创“优秀文明班级”。
3、 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活动模式,成为行为规范特色班,使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为规范明星”,并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人人争做文明中学生。
三、具体工作:
1、加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
(1)根据学校德育计划和学生实际,利用早自习、班会、午自习、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场合和途径,有针对地开展法制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
(2)加大家校沟通的工作力度,作好家访记录,使自己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加强与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本学期对班干部重新调整,各班干部分工明确,让他们明确职责,责任到位。每两个星期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了解和解决班级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加强班级建设,我的地盘我做主。
本学期仍把常规工作作为重点。教室和包干区的卫生、黑板报、宿舍卫生和就寝纪律、个人卫生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体现责任意识,养成集体观念,使各方面逐步规范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使班级成为学生的学园、家园,逐步把多姿多彩的班级生活还给学生,使班级永远充满生机,使之成为“温馨教室”。
4、继续抓好“一帮一”的爱心活动针对“学困生”,由学习委员组织“一帮一”的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对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重新给他们讲一遍,并帮助他们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尽可能多开展班级文体活动。
6、积极参加班主任业务培训,并且自己有意识地阅读相关资料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班主任本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经常与同学谈心,认真批阅学生的周记,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2.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开学初重选班委会,建立以班长为龙头的有力团体,带领全班同学在纪律、行为规范、卫生等各方面取得更多进步;另外,开展以学习委员为龙头的“一帮一”学习小组,帮助督促学习困难的学生。
3.进行各科知识竞赛。每次月考后选出班级总分前5名,单科成绩前3名,进步前5名,并予以适当奖励并通报家长。
4、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利用班、团队主题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
五、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周次
日期
主 要 活 动 安 排
1
2.21-2.27
1、开学工作准备 2、班主任电访
3、开学典礼 4、入学教育
2
2.28-3.6
1、周行规主题:礼貌问好 2、校车接送规范
3、行规训练主题黑板报 4、班主任工作计划
5、广播操强化训练 6、学雷锋活动启动
3
3.7—3.13
1、周行规主题:爱护环境 2、“三八妇女节”感恩教育活动
3、建立团组织 4、温馨教室建设工程启动
5、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一
4
3.14-3.20
1、周行规主题:路队安全 2、班级环境建设检查
3、新生调查、座谈会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二
5
3.21—3.27
1、周行规主题:课间活动安全 2、去东莞敬老院慰问
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4、德育案例上交及评比
5、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三
6
3.28—4.3
1、周行规主题:上下楼梯安全 2、“三月份星级学生”表彰大会
3、学生佩带首饰情况抽查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四
7
4.3—4.10
1、周行规主题:维护清洁、关爱自己 2、世界读书日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清明节扫墓
5、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五
8
4.11-4.17
1、周行规主题:户外活动安全 2、社会实践活动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六
9
4.18-4.24
1、周行规主题:文明礼仪 2、世界环境日教育
3、“温馨教室”评比 4、新团员团课教育
5、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七
10
4.25—5.1
全国英语教育研计会
11
5.2—5.8
1、周行规主题:热爱劳动 2、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
3、“四月份星级学生”表彰大会 4、德育管理案例评比
5、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八
12
5.9—5.15
1、周行规主题:学会感恩 2、母亲节
3、中学生篮球赛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九
13
5.16-5.22
1、周行规主题:文明就餐 2、家长会
14
5.23-5.29
1、周行规主题:认真听讲 2、德育案例评比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十 4、“温馨教室”评比
15
5.30—6.5
1、周行规主题:勤于思考 2、“五月份星级学生”表彰大会
3、世界无烟日活动和世界环境保护日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十一
16
6.6—6.12
1、周行规主题:认真作业 2、学生问卷调查
3、父亲节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十二
17
6.13-6.19
1、周行规主题:守时惜时 2、端午节传统节日教育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十三
18
6.20-6.27
1、周行规主题:善于发问 2、父亲节—感恩教育
3、国际禁毒日教育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之十四
19
6.28—7.3
1、周行规主题:学会合作 2、期末考评
3、“温馨教室”建设工程展示
20
7.4—7.10
1、周行规主题:暑期安全教育 2、德育工作总结
3、暑期安全教育
备注
1、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涉及三大主题: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2、本学期德育三大重点:班主任队伍建设、温馨教室工程、家庭教育指导
3、本学期四次黑板报主题:
3月份文明春风满校园(学雷锋树新风)
4月份读书让生命升华(读书活动月)
长期以来,广大的学校、教师迫切的希望和要求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在座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召开了。首先,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并通过你们,对长期以来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感谢,大家辛苦了!衷心地谢谢大家!
在此,对学校德育工作我想谈几点意见。
一、目前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职责明确。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适时调整充实县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德育工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时成立了学校德育处,各学校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使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章循。
(二)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各学校组建了以德育处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班主任、政治(思品)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全体教职工密切协作,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
(三)*德育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三是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改)》重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倡导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主人”等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准,积极开展“诚信双柏,从我做起”征文及实践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校园氛围;为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延安精神宣讲活动;为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县各中学以“绘制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为主题,开展了“彝州少年,话小康”演讲征文竞赛活动。城区中小学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先进禁毒、防艾、防邪、拒黄、环保等教育;五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我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都不同程度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
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各上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做得还不够。
四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
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
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难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滞后,家长学校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组织和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的责任,大多数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
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内部的德育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全面辐射,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
八是重制度,轻落实。有的学校虽制定有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却忽视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成了摆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九是经费投入不足。德育经费的投入没有体现“首位”地位,“德育基地”、“德育室”、“德育角”等硬件基础建设有待加强;开展*多彩的德育活动经费不足。
二、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什么工作,都有必须明确目标和任务,即工作的主旋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克服了“大而空”的问题后,重心下移,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当前,中小学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工作的主旋律应该是:以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学校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教育局将作具体的安排布署,我这里从大的原则上讲几点意见:
(一)中小学德育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学会做什么人?学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中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做基础这个重点任务,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其中小学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
(二)中小学德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中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及对学生进行操行考评等,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三)中小学德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我县是一个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贫困县,农村、山区、民族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学校情况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在工作要求上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校的工作向前发展。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也要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发展。
(四)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中小学德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德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和措施,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绩。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中小学德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德育工作者中倡导奉献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的工作者都能从自我做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六)县教育局要对全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统筹和领导。一是加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力度,局领导和党委委员要特别关注学校德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好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通过表彰奖励引导学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软、散、懒的学校和反面典型先进通报、批评。
二是从今年起要每年定期(每年___月)召开德育工作会,总结、交流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要加强对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培训提高要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一、构建以德育课为主体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建立纵横交错、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的德育组织体系,是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重要条件。
(一)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学生组成教学德育体系
这一体系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务处为承接,以教师为实施主体。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我要求教务处在教学管理中做到文化课教学结合课程特点,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结合职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
一是改变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育实效;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在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例如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在网络上收集了马家爵这一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马家爵事件,体验马家爵当时的心理历程,教育学生感悟同学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老师呈现案例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使用多媒体,有时由学生表演,有时由绘画展示出来,为学生今后成长起到导向作用,锻炼学生表演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校长―政教主任―团委―班主任―学生社团组成管理德育体系。这一体系以校长室龙头,以政教处、团委为承接,以班主任为实施主体
1.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第一责任人、第一领导者,作用重大。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干劲十足的班主任队伍对学校德育工作意义重大。几年来,我们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学期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但班主任考核与津贴挂钩,而且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大大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每学期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我校在常规教育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课程,赋予德育更多新内容。如,我们每年组织八个主题系列活动:3月开展“沿着雷锋足迹走”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和谐的团体,由小见大,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开展“继承烈士遗志”入团仪式和爱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爱班、爱校、爱社会的情感意识;5月开展“彰显青春”活动,通过校园艺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月开展“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技能,合理规划人生,适应角色转换,顺利上岗;8月开展“迈好职高第一步”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军训、座谈会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九月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10月开展“歌颂祖国”手抄报活动、12月开展纪念“一二・九”活动,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爱国情感。
二、构建以特色校园文化为阵地的宣传体系,陶冶学生情操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我带领教职员工积极探索,以丰富的校园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做到事事育人、处处育人。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多媒体室、校园广播站,发行了校刊《青春校园》,建设了富有特色鲜明的走廊文化,人性化十足的绿地文化,宣传栏、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标志都设置在显著的位置,让学生接触的每一场所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发挥宿舍的辅助德育作用,时时育人。寝室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寝室管理也是德育工作的渗透,是对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一日常规工作,对学生的十项检查常抓不懈。经常举办以寝室为单位的排球、篮球联赛,丰富寝室生活,繁荣寝室文化;以管理寝室的内务、纪律为抓手,延伸至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状况、思想、行为等方方面面,做到天天评分、量分,月月评比,期末总评。每学期根据评比细则,对达到要求的寝室和学生分别授予“文明寝室”和“文明学生”称号;对学生在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规范,并对其表现进行全面的量化评分,把成绩作为班级期末总评和班主任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付出爱心,坚守责任,校园德育建设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全体师生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职业学校育人体系。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双差”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尽最大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每学期我校都开展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从上好每节课、关注每个学生成长进步入手,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育人意识,让全体老师用心体会到: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有了希望,家庭就有了盼头,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所谓“三精四适”,即精细勘察学情,精巧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并使活动具有适情、适时、适口、适度的特点。几年来,我们依据这一原则,坚持对广大学生进行德育系列化教育,所设计和开展的活动,仅去年就有四项被团省委评为“最佳德育活动”。我校德育工作经验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下面重点介绍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作为德育工作者,只有在活动之前,精密细致地摸透学情,确切地把握学生实际,才能使教育引导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所谓学情,就是学生在某一时期所想、所议、所为等。教育者不但要了解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还要注意他们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疑惑和环境上的困扰。精细勘察学情,主要采取行为监督、问卷调查和学情分析等途径。
行为监督,主要指学生课外自发行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一般没有掩饰,较为客观真实。通过对自发行为的监测分析,可初步了解到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
问卷调查,主要指由学校编制的思想动态测试和教师、家长的学情调查。这是进一步探测真实学情,以便准确把握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和困惑点,保证使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指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参加的活动。这是定论学情,也是设计活动的前奏。它的客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实效。
前一时期,部分学生受社会上商品经济的冲击,产生拜金主义思想苗头,有的欲弃学经商,有的欲提前就业。这种倾向曾一度成为学生舆论的热点,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无目标、无动力,学习气氛低落。若不及时引导,部分也将会波及全局,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被动。面对这一客观情况,学校及时设计并组织开展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主题班会、座谈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较好地转变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学生不胜感慨地讲道: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优胜劣汰,竞争激烈,若不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别说能为国为民做出多少贡献,就是在社会上找一个较好的立足点也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学习,丰富自己。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期末抽考,学校夺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吃透学情,才能保证德育活动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学情勘察要精细、具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设计,这是颇费心思的一环。
活动的设计要突出一个“巧”字。“巧”在使活动既能淡化思想教育痕迹,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保证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还要新颖生动、富有乐趣和感召力。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德育;观念
一、分析影响农村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因素
1.学生个人因素
由于农村初中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上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2.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很少能从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或疏于管教及简单说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及习惯的形成。
3.社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农村新生代的初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赶潮流,加之分辨能力不强,于是对新事物就会模仿甚至全盘吸收。
二、德育现状堪忧及构建新教育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成才
1.学校德育工作滞后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越来越感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在传统的做法中,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
2.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改革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①增强育人观念。“观念的转变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首先抓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的运作机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培养学生良好意识行为习惯”德育研讨会,真正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②加强班主任工作。健全班主任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将班级德育状况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及评优的首要依据。(2)转变德育观念,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①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学校强调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②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改变以往德育局限于课堂,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的状况,要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进行培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加大实践环节。(3)注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①优化校园建设,使校园成为理想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的规划力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学校的公示栏精心设计,内容丰富。②成立多个社团、兴趣小组,创建文化氛围。由校团委负责开办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两次播放。学校成立“绿原”文学社,吸纳有写作兴趣的学生入会。
三、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教师学习、实践、反思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共识
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总控着教学进程,直接控制着学生的思维,直接掌握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我校坚持每周组织教师集体理论学习,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2.注重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1)严密课堂组织,严格课堂管理长期坚持抓课堂纪律,学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逐步内化为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务处则对此采取随堂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课堂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2)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达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课堂教学中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提出表扬与批评。最终帮助这些生活在山区农村的未成年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高洋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班庄中学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抓住筹办奥运、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机遇,全面实施“黔江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和“黔江区教育委员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以贴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教育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努力打造官渡中学平安校园、绿色校园、诚信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健康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官渡中学特色的具有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二、工作目标
1、围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这个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在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上要有新成效,在德育队伍和德育网络建设上要有新举措,在德育教育活动组织上要有新思路,在学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上要有新突破。
2、强化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细节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进步。
3、全面开展校风学风建设活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4、建立优美实用的德育网站,使之成为展示班主任、学生的舞台。
三、工作重点:
1、狠抓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加强安全宣传与防范工作,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期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积极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控制为零。
3、切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打造文明校园。
4、启动朗朗读书声,声声香满园工程,努力倡导“人人爱看书,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使“知书达理,好习惯”成为官渡中学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
5、抓好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6、关注学生的生命,认真开展青春期、人口理论、艾滋病的预防、安全、禁毒、心理健康和违法犯罪等教育,倡导师生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
7、继续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教结对工作,完善学校问题学生档案,使工作开展富有成效。
8、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工作机制。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进一步健全德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小组的工作责任心;有阶段、有重点地实施既具有内化功能,又适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开好讲座、搞好系列活动,强调德育实践环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1、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因此要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的举止言行、行为准则,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要把育人放到首位。
2、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
在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一个教育基地,是一个动力源,是一所德育学校。因此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学校对德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打算,重点抓好计划的落实,扎实抓好每件小事,促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九月将组织以“新课改背景下的我们德育作为……”内容组织德育论坛。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组织班队观摩课、专题研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建立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考评制度,实行班级工作的量化管理。各班应继续抓好班集体建设,抓好班内制度和阵地建设,创设自主发展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4、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突破口,创新德育工作模式。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教育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创新德育工作模式,认真做好“学生成长导师制”深化工作,逐步形成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
官渡中学年度秋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动化、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构建全员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着重做好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全面促进校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让更多的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对学生管理做到“严格要求”和“精心呵护”相结合——“严格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精心呵护”就是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育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每一个最微小的进步。“精心呵护”的另一层意思是体现服务育人,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安危冷暖。
(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打造文明校园——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2006年秋,以社会礼仪为重点,以遵守规则为突破口,使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行为。组织文明礼仪示范班和文明礼仪示范家庭的评选表彰活动。组织中小学“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演讲比赛。
广泛开展“与文明礼仪同行,让成长更健康”校园礼仪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师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等活动,展现师生员工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做好文明礼仪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组织“小手拉大手,礼仪进万家”的活动。
(三)、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按照“面向实际,严格管理,贵在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确实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五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敬师长讲究团结
(四)、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继续加强与公安、综治部门联系,共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通过组织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问题生的结对帮教、法律知识讲座等措施,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素养,努力减少违纪和违法犯罪现象,提高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尊重、保护他人的意识。
(五)、积极探索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体育卫生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及反警示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从而逐步形成珍爱生命的教育体系。
要积极引导每位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着力构建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网络,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安全常识、安全制度,增强师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邀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学校将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学生安全教育系列VCD、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六)、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建立和完善教育帮困机制,对弱势群体实施教育援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学习帮困制度、学困生跟踪制度。要关爱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和学习有困难学生,通过结对帮扶、个别辅导、学生导师等多种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
(七)、加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不断提升各团体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积极开办中学生业余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对学生会进行重新改选,强化学生干部的培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类管理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增强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学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实行党员教师联系困难学生制度。
(八)、要继续加强德育大环境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工作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努力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德育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完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制度,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加强道德体验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
(九)、加强体艺、卫生工作。规范学校卫生制度和卫生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抓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教育,落实预防措施,建立健全传染病的登记制度。结合相关的节日,采取不同的载体,进行“爱护我们的眼睛”、“牙齿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远离、预防爱滋病”及青春期卫生等教育活动。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近措施,严格控制近视率和近视新发病率。
(十)、加强网络德育的研究,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鼓励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网上德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学校德育信息化平台。积极参加黔江区优秀德育网站、网页评选活动。
(十一)、积极探索开展德育科研,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学期在抓好德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引导组织全体教师重视对学校德育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和研究。学校定期进行德育专题的研讨,要求班主任撰写学生教育的个案分析,组织召开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充分利用十一五德育课题立项,学校教科研、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准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申请德育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力争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所创新。
(十二)、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努力创设全员育人的整体育人环境,迎接五月校园环境示范校的检查。
1、校园是否整洁、优雅、安静、舒适,校园是否明净整齐,都会对学校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成效。为此,我校把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优雅、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且制定明确的校纪、校风、校训,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展德育教学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要培养高素质社会应用型人才,必须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一名优秀的职业劳动者而言,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已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模式的落后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德育工作还是沿袭着传统的“灌输
式”教育模式,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德育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方面尽快做出变革,以符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工
作的需求。
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结构而言,大部分都是“90后”。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多为独生子女,因受到家长的过分溺
爱,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该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德育素养。同时,因每个学生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个人习惯等因素的不同,给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学校应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校园中德育工作氛围落后
德育工作一个重要的教学因素就是学校的教学氛围。如果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中成长,那么学生的德育工作就很容易开展。因为周围都是好榜样,学生间文明谦让的作风就会在无形中影响自己,不自觉地按照同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相反,如果学生在一个不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也会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最终使自己的德育素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养的社会主义人才。
(三)德育工作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职院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职工往往都是各个班级的
班主任,基本没有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因此德育工作基本都是应付了事,几周开一次班级会议就算了事。各种上交的材料、报表弄虚作假,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变为形式主义。可能学生在听了德育工作的会议后,当时有很大的热情,但是过不了几天热情就会消退。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是困扰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面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
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吸收德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老师,以满足学校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正常需求,为改善学校德育机制提供“硬件”保障,从而打造出一支功能互补、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团队,为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德育教师还应对社会热点话题、难点问题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社会现状具有一定的前瞻能力,以此来带动学校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单纯地读课本,给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德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创新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德育知识。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带领学生参加劳动锻炼
通过劳动锻炼一方面使学生锻炼了身体,还能培养他们吃苦
耐劳的精神,又能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伟大,更能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提升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公益活动
在德育工作中,应多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公益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爱心导路等活动。参加课外公益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体验与动手能力,还能强化他们对社会活动的理解与认知,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德育素养得到相应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是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为
此,首先应加强学校学风建设,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还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开创一些具有特色的社团文化活动,树立学生的品牌意识,让学生领会到学校是积极向上德育教学工作的文化阵地。与此同时,还应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雕塑、科学家肖像、名人名言、校风、校训要求等,以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相应的思想启迪。
总之,考虑到职业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强化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骎,周士敏,李振佳.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2.
健全的中职德育工作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企业一线的人力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虽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德育工作组织松散,机构不健全
在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级德育合作指导委员会。与此同时,虽然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由学校校长负责,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部门主抓,教学部门积极参与,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但仍然由于认识不到位、政策不力以及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许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学校育人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对接的良性互动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德育工作往往偏重于校内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政治教育而忽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职业素养培育。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但仅限于专业上的合作而忽视了育人上的合作,校企合作难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深层次融合。
(二)德育内容传统,方法陈旧
中职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多为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的安排或指令展开工作,内容多为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内容、方式方法等都脱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脱离企业的生产实际。德育内容没有紧扣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设计职业化人才所必备的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生涯规划发展教育为重点的,有系统、有层次、有特色分层递进的德育内容体系;从德育方法上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德育工作的方法及途径亟待创新。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都是以一些常规形式来开展,诸如新生入学教育、在校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顶岗实习安全纪律教育等,基本没有结合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因而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基本得不到解决。
(三)德育建设层面低,缺乏多主体参与
中职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一批人格健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整体上看,中职学校德育合作的层面较低,多远化主体的参与程度不高。中职学校对德育环境的认识局限在校园内,仅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来倡导学生健康成长,没有好好利用企业中大量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具体表现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与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等结合,且缺乏统筹管理;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的协同育人模式运行不畅;中职学校没有坚持德育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没有将校企合作开展德育作为亮点和特色推广。当前,很多学生对有关道德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并且不能做到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道德认知与行为处于分离状态。
二、影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归因分析
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在强化立德育人全过程的同时,也应抓住关键环节,厘清思路,对于目前呈现出的现状问题追根溯源,探寻中职德育工作新思路,形成德育工作科学、规范、精细的新格局。具体来讲,导致以上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政府及学校领导等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政府及学校领导等多方教育主体对德育工作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是德育工作的合作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要政策环境的保障,而在实际中,地方政府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够,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德育工作。近几年,中职学校在较快发展的同时往往只重视扩大招生规模、建设新校区、与高职衔接提高就业率等等,却对学生们的道德教育有所忽略。由于德育建设的深层作用短期内很难显现,许多中职学校领导在观念中就缺失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因而,学校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外在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对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反而降低。
(二)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有限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在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示范性作用。(1)教师德育观念的缺失。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仅注重传授文化知识,或是只关注学生们的考试成绩;(2)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只强调道德知识的学习,不去进行实践,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脱离了实际生活,在德育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也就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三)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道德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对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缺失,自我教育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常以某种强制性方法如批评、禁止或是单纯传授道德知识等来矫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忽视品德内化规律,使得育人过程仍停留在表层阶段;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课堂中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过分强调一致性;与此同时,在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更多的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考取各种从业资格证来装备自己,却忽视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感情,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严重不足。
(四)网络虚拟德育途径的拓展有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媒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网络传媒中所渗透的道德知识、道德评价,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因此,网络传媒必将深刻影响并改变中职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言行方式。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好奇心强,辨别能力不高等原因,如若大量的不良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但目前网络作为虚拟德育工作的创新载体并未得到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没有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因势利导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对校园内部及外部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也并未重视,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也局限在学生日常实习实训中,没有利用网络优势优化信息传递和沟通功能,及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人才规格、岗位要求、用工需求、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等信息。
三、改进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推进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学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与促进就业为导向;把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有机统筹,强化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功能。
(一)完善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
学校应创新德育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化德育工作育人体系。
1.创建自上而下的德育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德育工作的落实。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总负责,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团委具体操作执行,其它处室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领导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德育工作,定期调度、定期督查,随时调整工作策略。
2.创新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机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月”、“安全教育周”、“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法制教育月”、“文明礼貌月”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法制报告会、心理健康报告会和避险逃生演习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就业、创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重视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建设。(1)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德育工作发展的需要,选拔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实德育工作岗位;(2)将班主任工作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将班主任班级管理业绩纳入教师评聘职称和评优树先的考核体系中。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积极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3)重视德育课教师培训。定期安排德育岗位的教师进修培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执行力,努力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德育工作队伍。
(二)创新德育内容与教学方法
创新活动育人德育载体,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导、学、做统一”的育人新模式,着力塑造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中职学生。
1.德育目标具体化、生活化、层次化。学校德育目标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具体制定,使德育工作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如高一年级学生可以实施行为养成教育、礼貌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形成初步德育认知;高二年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等,持续推进德育工作落实;高三年级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教育等。
2.建设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平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测试软件建立严密的德育管理软件系统,心理咨询规范化,档案材料数据化,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心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心灵之声电台,建立心灵港湾栏目及举办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心灵俱乐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导师队伍,班主任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专兼职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和家长参与,班级小导师团队协助的立体队伍。
3.创建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开展班级网页建设,并组织优秀班级网页评选和展示活动,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把握学生的上网心理,密切关注学生的上网动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指导学生正确辨别和运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学校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的网络交流平台,指导和服务学生就业。
(三)规范校园文化与校风校纪
学校文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因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育人载体的有效途径。建设校园文化,要注重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建设环境文化,除此以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社团文化。(1)结合自身特色、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职业性强、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实力;(2)加强智能型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报告会、讲座、发明创造展示等活动,使师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等,提高创新能力;(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校园娱乐活动;(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关注其发展动态,加强引导,推进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之成为活动育人的引导平台。
2.注重引进企业理念,建设管理文化。将行业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运营与管理标准等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每学年联合举办一届技能文化节。运用企业管理策略管理实训室和校内车间,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创新实践育人的有效新形式。通过文化交融来架通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铺设中职学生长足发展的高速路,开通中职学生技能提升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