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地质灾害;模糊综合评价法;危险性;评价
1 概述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较多,既有可以定量化表达的因子,又有只能定性描述的因子,而其界限又是不分明的,各因素在选址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方式也是复杂和模糊的,但它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因此,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有效地进行量化评价,为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2 模糊综合评判法原理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了和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1-2]。
设评价因素集为:
评价结果集为:
首先对评价因素集U中的单因素ui(i=1,2…,m)作单因素评判,从因素ui着眼确定该事物对决择等级vj(j=1,2…,n)的隶属度(可能性程度)rij,这样就得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判集:
该m个评价因素的评价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即是评价因素集U到评价结果集的一个模糊关系,其中rij表示因素ui对抉择等级的隶属度。
给出单因素ui在评价中所起作用大小模糊集(即权向量):
由权向量与模糊距阵进行“合成”,求出评价集:
根据最大单元隶属度原则, 所对应的值,即为适宜度划分等级。
3 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
3.1 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险性评价是在其稳定性和危险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定,并作出初步评价与预测,分为危险、次危险和不危险三级。佛坪县有8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80处,泥石流8处,现将其稳定性、险情、危险性评价结果和预测分析分述如下:
地|灾害隐患点稳定性评价:
(1)评价标准
按实施细则(修改稿)中的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崩塌(危岩体)稳定性野外判别表”将滑坡、崩塌稳定性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三级;根据泥石流易发程度分级标准,将泥石流分为高易发(严重)、中易发(中等)、低易发、非易发四级。
(2)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判别标准,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经过对区内所有的实际调查88处灾害点初步评价,认为目前存在稳定性差的23处、占26.1%,稳定性较差的点64处、占72.7%,稳定性好的点1处,占1.2%。
3.2 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分级标准
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将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级,进行评价。
根据调查统计和评估预测结果,88处实地调查的灾害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灾情或隐患,全部进行灾情分级评价。根据本区地质灾害的灾险情分级划分可以得到,小型的有35处、中型的有46处、大型的有3处、特大型的有4处(FP0014滑坡点、FP0018滑坡点、FP0085泥石流点、FP0096泥石流点),分别占39.8%、51.2%、4.5%、4.5%。
3.3 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
根据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和灾情险情,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次危险和不危险”三个等级。
根据“滑坡、崩塌危险性评价标准”,结合地质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和灾情险情对区内88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初步评价,将全县地质灾害点划分为危险、次危险、不危险三个级别。其中有危险点39处,占44.3%,次危险点48处,占54.5%,不危险点1处,占1.2%。大多数灾害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形,且每年都有新的活动迹象。其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7处,分别为关山滑坡(FP0014)、黄家湾滑坡(FP0017)、兽医站房后滑坡(FP0018)及老气象站滑坡(FP0019)、庙垭沟泥石流(FP0085)、大湾沟泥石流(FP0096)、黄家沟泥石流(FP0109),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处于危险状态,遇强降雨时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今后要加强监测、重点防范。次危险点和不危险点多数变形程度较弱,人工破坏斜坡较轻微或其威胁小,简单治理及部分搬迁即可排除灾害点隐患。此类灾害点还要引起重视,加强监测,防止其向危险的方面演变,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安贵,张志宏,孟艳,等.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谢华,朱学峰.模糊综合评判中几种数学模型的比较[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1(04):5-7.
[3]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陕西省佛坪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R].2007.
[4]汉中地区滑坡办.汉中地区重要滑坡调查报告[R].1992.
关键词:通城;地质灾害;特征;诱因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28-04
1引言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县域内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建房、交通建设及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对原始地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增多。
基于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提供的调查数据和调查报告,利用Arc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通城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主要诱因。
2研究区域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通城县位于鄂东南地区,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处,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开阔,地跨东经113°36′~114°04′,北纬29°02′~29°24′。国土总面积1131.10km2。中、低山占通城总面积12.49%,丘陵占通城总面积的76.38%[1]。
境内侵入岩广泛分布,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等。其次为变质岩、碳酸盐岩。境内规模较大的断裂多呈北东向展布,分布于县境南部和东部地区,北西向零星分布小断层。
通城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7月份月平均气温28.7℃;1月份月平均气温4.1℃。多年(1960~2000年)平均降雨量1554.9mm,年最大降雨量2221.5mm(2003年),24h最大降雨量259.9mm(1995年7月1日),1h最大降雨量81.5mm(1997年5月7日18时)。降雨时间集中在3~8月份,6月份为降雨峰期,12月降雨量最少。
2.2工程地质岩组
通城县境内主要出露岩浆岩及少量沉积岩和变质岩,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境内岩土体可划分为三大工程地质岩类,5个工程地质岩组。
2.2.1坚硬工程地质岩类(Ⅰ)
分布于境内大部分地区,按岩性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岩组:坚硬块状花岗岩组(Ⅰ1)、坚硬层状浅变质岩组(Ⅰ2)。
块状坚硬花岗岩组(Ⅰ1):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岩石致密坚硬、块状、完整性好、抗压强度大,由于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
层状坚硬浅变质岩组(Ⅰ2):由泥质砂质板岩和绢云母千枚岩组成,具轻微变质,岩层呈层状,坚硬致密,抗压强度大,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
2.2.2较坚硬工程地质岩类(Ⅱ)
分布于境内东部、东北部地区,由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组成,按岩性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岩组:较坚硬层状碎屑岩组(Ⅱ1)、较坚硬层状碳酸盐岩组(Ⅱ2)。
层状较坚硬碎屑岩组(Ⅱ1):由粉砂岩、细砂岩、页岩、砂质页岩、硅质页岩和硅质岩组成,岩石较坚硬,层状,易风化,节理裂隙发育。
层状较坚硬弱岩溶化碳酸盐岩组(Ⅱ2):由含磷锰质白云质灰岩、条带状灰岩、瘤状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岩石较坚硬,层状,抗压强度大,岩溶不发育。
2.2.3松散工程地质岩类(Ⅲ)
分布于境内河流低洼谷地,由全新统、更新统河流相沉积物组成,岩性松软、孔隙度大、土质均一,力学强度低。
2.3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随着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县域内的城镇、道路、矿山、水利建设及居民建房等工程活动日益频繁,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城乡居民建房发展迅速。居民建房,特别是丘陵地带依山切坡建房,对原始地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破坏,切坡过高、过陡都成为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2)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在新建道路和已建道路的扩宽、取直过程中削坡填方、开山炸石形成了不稳定斜坡,可能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通城县矿产资源较丰富,开矿破坏山体、尾矿堆积易导致地质灾害发生。
3通城县地质灾害的特征
3.1空间分布特征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于2005年4月至2005年5月对通城县11个乡镇、4个国营林场,全县204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经核查确定地质灾害54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3.1.1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通城县地质灾害分布较为广泛,全县除隽水镇外,其余乡镇均有地质灾害发生。隽水镇为通城县城区所在地,地势平坦,主要为起伏平缓的低丘地或城市建设用地;隽水镇南部为森林公园,植被覆盖良好,故无地质灾害发生。
依据地质灾害规模大小分析,大规模地质灾害两处,分布在研究区域南端黄龙山脉坡度较陡的中山地区和东端塘湖镇坡度较陡的低山地区。在中部地势平坦的地区仅分布小型地质灾害。
3.1.2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地质岩组的面积及发育在该工程地质岩组之上的地质灾害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编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或者临灾时的应急处置反应。
(三)工作原则
以为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体系
为加强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区政府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全区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总指挥长:区政府主管副区长
副指挥长:国土分局局长
成员:区委宣传部、区发展计划局、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分局、建设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农林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以及各镇办负责人。
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协调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分局,办公室主任由国土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区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镇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区应急指挥部或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起草区应急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区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区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国土分局负责做好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指导做好恢复重建的相关工作。
2、区水利局负责指导汛情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处置工作。
3、环保分局负责做好受灾区域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4、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技术力量,做好医疗救护和伤病员抢救工作;监测饮用水,对重大疫情组织实施紧急处理,预防控制疫情发生和蔓延。
5、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打击各种蓄意扩大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行为;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区交通局负责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区域内被毁交通设施进行修复,保障地面交通运输畅通。同时,调配紧急救援和撤离人员及疏散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7、区委宣传部负责及时做好新闻媒体的接待、答复和引导工作。
8、区民政局负责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申请、管理、分配救灾物资并监督使用。
9、区建设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因灾受损的各种基础设施尽快加以恢复,积极参与做好各项灾后重建工作。
10、区发展计划局负责做好重大救灾和应急治理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工作,落实有关方面的项目资金。
11、区财政局负责做好区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资金预算及救灾应急款拨付工作,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区农林局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情的暴发流行;做好灾后农业的查灾工作,指导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自救工作。
13、事发地镇办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灾民的临时生活安置、灾民的转移和应急救助等工作;做好抢险物资和救援工具的供应工作;做好地质灾害现场秩序的维护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三、地质灾害的预防
(一)灾害的监测
各镇办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辖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辖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防灾预案要求,落实专人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在监测中发现危险时,须立即按预案制定的预警方式做出预警信号,通知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按规定的撤离疏散路线向安全地带撤离。
(二)信息收集与分析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料共享。
(三)地质灾害巡查
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
(四)“防灾明白卡”发放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民手中。
四、灾害的报告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发生地镇办应立即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同时向区应急办报告灾情,区应急指挥部接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报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并根据灾害情况,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时机。
灾害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
五、应急响应及处置
应急响应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分为险情应急和灾情应急。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度,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一)险情应急
险情应急指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在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的险情时,即进入险情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镇办,应及时上报区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区应急指挥部要立即派出专业人员(专家组)赶赴现场,与事发地镇办一起进行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
地质灾害险情确定为临灾状态时,事发地镇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进入工作状态,立即成立现场险情应急抢险指挥部,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启动“防、抢、撤”方案,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采取强制措施,组织群众疏散避灾。同时,加强监测预报,有序组织防灾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区应急指挥部应按照事发地镇办和专业人员(专家组)建议,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危险区管制措施,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并安排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实施。
(二)灾情应急
灾情应急指地质灾害已发生,即进入灾情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区应急指挥部进入工作状态,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市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同时,迅速派出由国土分局及有关部门组成的应急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查明灾害类型、规模、成因、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应急防范措施,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将灾情调查报告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由区应急指挥部在灾情发生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并根据需要和部门分工,设立若干应急工作组。各应急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预警监测,划定危险区和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抢救受伤、被埋人员,转移受威胁居民。同时,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及死难者的善后处理等工作。
六、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建立抢险救灾协调工作机制,落实抢险救灾人员,建立抢险救灾应急队伍,要不定期的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办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交通通讯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要加强救灾装备建设,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信息传输工具、应急用品、抢险救灾装备等。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通信与信息传递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三)应急技术保障
国土分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要和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四)宣传与培训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加强群众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
(五)新闻信息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按照《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要求执行。
(六)监督检查
国土分局要加强对各镇办和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责任落实到位。
七、责任与奖惩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八、预案管理与更新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各镇办,应当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镇办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国土分局备案。
本预案由国土分局负责修订更新,修订更新后的预案,报区政府批准。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3年。
地质遗迹资源作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经历并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漫?L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各种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每一个地质遗迹都具有独立的形成演化背景和自身特征,其不可复制的特性使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证据的同时兼赋美学、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等多重价值属性。
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作为建设地质公园的基础和核心工作,是地质公园建设的前提。研究通过“诸暨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项目”,整理了一套较为系统详细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设计工作方法,并提出了项目设计工作中的主要工作难点与对策。
1 设计前期准备
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项目最基础的工作,其工作程度和详实与否,直接影响项目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工作进展的效率。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一则可以使得调查目的明确,工作量设计科学,合理加快工作进度;二来在调查初期就可以对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机理和科学意义作出初步判断,并通过野外调查进行验证和证据搜集,增加项目成果的质量和说服力。
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应在明确项目目的、任务的基础上,首先对调查区进行情况摸底。摸底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区地理位置和遗迹资源分布范围、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其中自然地理概况应包括地区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方面内容。这些摸底工作可为后续工作的合理安排,以及调查工作的分区和调查结论的合理推断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为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基础工作,资料的齐全程度、系统性和对资料的研究深度,直接关系到对调查区地质遗迹资源的了解程度以及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相关资料按形式可分为文本资料和图件资料两类。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收集的有关文本资料主要有:工作区不同比例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工作区矿产调查报告和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工作区区域内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旅游开发等各类相关规划报告;区域矿产开发、地灾防治等各类地质有关地质相关工作方案;区域内以往跟地质有关的相关研究及工作开展文献;区域地质志、文物志和水文地质志等地方志;工作区统计年鉴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相关文本资料。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收集的有关图件料主要有:工作区不同比例的区域地质图、地形图、地貌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工作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区域内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旅游开发等各类相关规划图;行政区划图;遥感影像图;工作区导游图;工作区植被、土壤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资料。
2 项目设计
要掌握一个地区的地质遗迹资源,主要通过调查和评价两个方面,而项目设计则是这两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项目设计是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之上,组织野外踏勘,而后进行设计的编写、评审和实施。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项目的来源及目标任务;(2)工作区的地质地形、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和以往工作程度等基本概况;(3)工作部署;(4)组织管理;(5)经费预算;(6)预期成果等,其中,工作部署是项目设计的关键。
2.1 野外踏勘
为使调查工作部署切于实际,设计前需要对调查区现场的地质和实施条件进行概略了解,因此有必要进行野外踏勘。野外踏勘的主要工作重点在于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点进行踏勘调查,进而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之上对调查区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初步分析和推断。
2.2 工作部署
通过对工作区地质遗迹资源基础资料的调研,结合野外踏勘,在全面掌握工作区情况的基础上,对调查工作进行部署。首先,应遵循“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编测结合、突出重点”的工作部署原则[5];其次,应结合调查区的遗迹资源情况,明确调查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科学合理地设定设计工作量;第三,应根据统计的工作量分布情况,对调查对象进行分区,区分工作的重次;最后,应强调调查中发现,发现后落实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掘新的地质遗迹资源,并投入工作量进行落实,避免地质遗迹资源的流失。
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情况,确定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重要的地质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矿物矿床等;(2)由内外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如河流、瀑布、湖泊、泉水、冰川、岩溶洞穴、峡谷、火山地貌、黄土地貌、丹霞地貌等;(3)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裂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遗迹及发生规律;(4)特色稀有的动植物资源;(5)有观赏价值的各种人文历史景观;(6)当地的经济状况、民俗风情、游客接待能力、环境容量等;(7)当地的区位条件,交通状况;(8)特殊的气候、气象因素及环境因素;(9)邻区旅游资源状况。
对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可采取详查和概查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践中应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调查,可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资料收集和分析、遥感解译、野外调查与验证、样品分析等。
评价工作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参照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多轮打分和修正,最终形成评价结论。
2.3 项目管理
参照一般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办法,将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项目管理内容分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组织管理四个方面。(1)安全管理:地质遗迹资源调查项目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野外调查阶段。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野外调查工作制度。(2)质量管理:项目实施单位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在完成任务委托书工作要求以及项目设计工作量的基础之上,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3) 成本管理: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项目成本管理应是在保证项目实施安全和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控制,经过分析考核,对成本进行优化,科学合理地减少资源浪费。(4)组织管理: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组织管理,主要在于人员和进度的管理,合理的人员和进度安排,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的质量,而且可以节约成本,提高项目设计的可操作性。
3 工作难点及对策
通过“诸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实施,整理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如下。
3.1 准备工作?y点及对策
(1)作为区域性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涉及的遗迹资源类别可能较多,需要收集的资料全面性、系统性可能难以保证,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补充;
(2)资料涉及部门较多,不方便甚至不可能实现共享,且部分资料涉及保密条例,收集困难大,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复杂,应保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耐心地与各部门协调交涉,重要资料办理借阅登记,适时合理利用业主单位协调作用;
(3)到手资料种类繁多、杂乱,一味堆积容易导致思路混乱,影响理解和资料整理研究进度,对此应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分类、筛选和编册;
3.2 项目设计工作难点与对策
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等专业,项目设计中制定目标任务相对容易,但要实现目标,做好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工作部署,真正做到对地质遗迹点的充分调查相对较困难。首先,人员分配要合理,调查小组人员需包含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等专业人员,且需要有较好的基础地质知识基础;其次,调查点的筛选和调查区的划分,直接决定了工作量的大小和分布,需要经多方面搜集资料和信息,并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才能做出决定;最后,由于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内涵丰富,且一般其赋存的环境较为复杂,往往需要科学的鉴定和专业的论证才能真正认识和掌握,因此项目设计中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崩塌;地层;岩性;黄土;模拟;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延长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延河河谷阶地及其两侧基岩出露较高,相对高差比较大,上覆薄层黄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各类崩塌在该县较为发育。
据延长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可知,延长县崩塌较为发育,共71处,占灾害总数的27.1%,从造成的危害程度上看,区内灾害主要以崩塌为主。
1黄土崩塌类型
区内崩塌按物质组成划分可分为:土质崩塌、岩质崩塌和黄土-基岩崩塌三大类。野外调查统计可知:土质崩塌点共45处,占崩塌总数的63.4%;黄土-基岩崩塌4处,占崩塌总数的5.6%;可见区内崩塌以黄土崩塌为主。
1.1 Q3黄土组成的崩塌
这类斜坡主要由纯Q3黄土组成,土质较均匀,大孔发育,发育垂直节理和裂隙。岩性由纯Q3黄土组成的斜坡形成的崩塌在区内分布比较多,多分布于黄土残塬、梁卯边缘,这类黄土斜坡比较陡,多大于60º,坡高不大,一般为6-15 m。
1.2 Q2+Q3黄土组合而成的崩塌
这类斜坡主要由Q2+Q3黄土组成,上部为Q3马兰黄土,下部为Q2离石黄土。土质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该类型崩塌较为发育。此类黄土垂直节理较发育,上下岩性有差异,下部黄土在风化和雨水的冲刷下产生了冲沟和剥落,使得上部临空,易发生崩塌,此类黄土斜坡坡角约60-90º,坡高10-30 m。
1.3 黄土-基岩崩塌
这类崩塌主要发生在上部为Q2+Q3黄土和下部基岩基座的坡体上,斜坡中上部为Q2+Q3黄土,下部T3基岩出露,基岩产状一般为304º∠1-4º,剥蚀面起伏不平,黄土幔覆于基岩之上。这类崩塌主要分布于较深的沟谷两侧,斜坡坡度比较陡,坡高也比较高,黄土厚度20-60m,崩塌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自然高陡边坡和修建道路开挖的高路堑部位。控制面为黄土的垂直节理,主要形成原因为下部的雨水侵蚀、冻蚀和不合理开挖。
2斜坡崩塌稳定性分析
2.1 典型黄土崩塌稳定性分析
以安河乡公路崩塌为例,对典型黄土崩塌做稳定性分析,崩塌位于延长县安河乡后圆村乡村道路旁,地理位置为N36º35′11.8〞,E110º20′5.9〞,为开挖边坡修建乡村道路所形成的土质崩塌,坡高8-15 m,坡向140º,坡体岩性为Q2+3eol黄土,下伏T3砂岩夹泥质页岩,产状为302º∠4º,坡面土体剥坠落严重(图2-1)。用有限差分法(Flac3D)进行模拟,模型剖面采用实测工程地质剖面,资料以现场勘测、量测和记录为主,模型范围与实测崩塌工程地质剖面基本一致(图2-2)。
从图2-3看出,斜坡的剪应变率自坡顶至坡脚先变小再变大,坡顶的剪应变率最大,而坡脚剪应变率增大的原因是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得差值增大;剪应变率高的地方,破坏面发育好,但破坏带相对小;剪应变率低的地方,破坏面发育不好,但破坏面规模大;主破坏面的发展为从坡顶的最大剪应变率处与坡脚处形成一个潜在的剪切面。图2-4看出,斜坡的拉裂破坏为紫色圆圈区域,可以看出斜坡由于黄土中存在节理裂隙,在自重应力和水的作用下,随着坡脚土体开挖,促使上部土体解体直至破坏。通过模拟求得坡体得安全系数为0.75,为不稳定坡体,与实际情况吻合,斜坡自坡顶至坡脚已发生了小块体的崩塌。
图2-1安河乡崩塌
图2-2 安河乡崩塌恢复地质模型
图2-3 安河乡崩塌剪应变率图
图2-4 安河乡崩塌的剪切屈服和拉裂破坏
3结论
1、从物质组成上看域内崩塌类型多为黄土崩塌,黄土-基岩崩塌数量极少。
2、对已崩塌的斜坡进行调查、测绘及土工试验,对黄土崩塌尽可能是模型恢复原状,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值模拟,得出剪应变率、屈服和拉裂最大的区域,求出稳定性系数。通过对崩塌稳定性分析,使得对潜在崩塌稳定状况评价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志新等.陕西省延长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R],2008
[2] 徐开礼等.《构造地质学》[M].北京:地址出版社 ,2006
[3] 周威等.公路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2,04,15
[4] 彭文斌 FLAC 3D实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丹巴县国土资源局 张彬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跃,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道孚县及康定县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丹巴县主城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汇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城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桥1#和2#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城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17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03年,丹巴县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部分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10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丹巴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县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波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县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丹巴县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10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13年,该阶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和县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省、州投入到丹巴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丹巴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丹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丹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县2016-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丹巴县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计划、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若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避险搬迁安置,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免于或减轻受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威胁危害。二是实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对危险性大、威胁群众多、具备治理条件、防治紧迫性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灾情和险情。三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保证地质灾害治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四是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制体制。
移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迄今为止,全市累计搬迁移民94.35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5.37万人),累计完成135米水位线下的7座县城和49个集镇的搬迁,三期156米水位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有序推进,确保了1997年大江截流和2003年蓄水发电通航的需要,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的目标。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从1992年到2005年,15个移民区县GDP由140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1.9亿元增加到783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6.49亿元增加到48亿元。2005年库区工业经济完成总产值322亿元,15个区县中有12个高于全市14%的平均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7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2.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831元/人,上升为11554元/人。
投入力度加大。1993年至2005年底,共有370.46亿元移民补偿资金投入重庆库区的搬迁和开发建设,加上国家用于地质灾害与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库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
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基本建立了与全国同步水平的通讯系统,长期主要靠水运的交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河港口年吞吐量大幅度提高。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逐步完善,辐射能力增强。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为37.3%,一个新的城镇体系正在形成。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有14个区县先后实现了“两基”目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步发展。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主要卫生指标逐年趋好。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文体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生态环保成就显著。库区周边绿化带工程全面推进,截至2005年底,库周完成造林绿化35万亩,库区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1.9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工业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对口支援成果丰硕。对口支援共为库区引进项目1986个,资金16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库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1992年到2005年,库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78元提高到2669元,人均住房面积由22.5平方米提高到33.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4180元增加到2005年的8777元;库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5.46亿元增加到863.17亿元。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路工程建设的影响,是公路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工
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与处理方法,以共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公路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在一条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地质问题,给公路的安全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例如对路基工程的影
响,由于其涉及面广,是一种线型结构物,具有距离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
点,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没有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
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需要架设桥梁,桥梁也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地区的主要工程。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如果不重视好地质条件,就会造成桥墩的
塌陷,从而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同样公路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内涵也很
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
地温梯度等。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
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
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
供良好的条件。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现象是指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
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沉陷、泥石流等,它们既
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公路路基基础、边坡工程、隧道、桥梁等具体工程的安全、
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一)坍塌
坍塌是指岩土突然脱离母体岩壁使岩体出现崩落、滚动的现象。坡面条件是引
起崩坍的根本因素。黄土地区,坡度大于50°是就可能发生崩坍;由松散的的岩
土组成的坡地当坡度大于45°,高差大于25 米的时候可能出现小规模崩坍,高
差大于45 米就可能出现大规模崩坍;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大于50°,
高差大于50 米时就可能发生崩坍。地质构造与岩性也是崩坍发生的重要条件。结
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坍,当松软岩层与坚硬岩层成互层出现时,由于差异
性风化使坚硬岩层突出,临空面增大也容易引起崩坍。施工不当也容易造成崩坍,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过分开挖山体边坡,或在坡脚大量采石取土,使坡脚支
持力减弱容易引起崩坍。
(二)滑坡
滑坡是公路施工中极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特殊的原
因在客观环境内通过重力的作用导致部分岩体沿着软弱带向下滑动的现象。导致
滑坡的具体原因如下:
1、地貌原因
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使斜坡上部的软弱面形成临空状态,上部岩土处于不稳
定的状态,溶剂发生滑坡。河水强烈的凹岸陡坎也容易发生滑坡。
2、地质原因
松散的沉积层,尤其是粘土及黄土浸水后,粘聚力骤降,大大增加了其可滑
性。基岩区的滑坡一般和页岩、粘土岩、泥灰岩、板岩等软弱岩层有关,当组成
斜坡的岩石性质不一,特别是下面是坚硬岩石,上部是松散堆积层时容易发生滑
坡现象。
(三)地面沉陷
地面沉陷是指比较软弱的路基基础,在公路施工或者建成以后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沉降的现象。造成沉降的认为原因主要是路线选址不当或者路基施工不合理。
自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强降雨或地壳变动等。
(四)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由于强降水导致的一种突然爆发的
由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组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改变地表面貌。泥
石流形成的条件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大量水体;丰富的土石碎屑;陡峻的便
于集水的地貌条件(山区盆地等)。
三、公路工程施工中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法分析
(一)做好公路线路地质的勘查工作
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及时发现一些严重的地质问题并及
时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可靠的处理,才能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
保证公路的可靠质量。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
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
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尽量在路线的平纵面优化上下功夫(采用
分离式路基、用桥隧构造物通过、从滑坡体上部通过、半路半桥等),避免高填深
挖,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必要时应增加
技术设计阶段,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进行深入勘察,确定路线可行性。
(二)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公路抗地质灾害的能力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根据大部分地质剖面对致害地质作用的性质、原因、变
形机制、边界、规模、稳定状况、危险程度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如水文、
气候等情况,对预测的危害进行正确评价。当路线经过不良地质区域时,要综合
考虑地质的治理有效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不同方案的的比选。重
点地质防治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必要时可进行工艺试验,因施工
过程中必然对原有地质造成影响,如对岩基的喷锚、抗滑桩。挖排水沟等,不能
因施工的扰动二对变形地质体造成新的破坏,当不可避免时要正确评估施工的扰
动对变形地质体的影响程度,对原有设计进行补充修改。
(三)通过具体施工技术手段防治地质灾害
1、对公路出现的崩坍和滑坡现象,应采用以下两种措施进行防治:
(1)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
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以及采用预应力锚杆或锚索
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通过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
体或土体的强度等。
(2)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损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可以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可在滑坡
边界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或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
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2、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
主要有抛石挤淤法:挖至基础的处理厚度,一般为30cm,快速抛石、整平,
抛石整平稳定后进行砂砾垫层施工,其办法很快解决了公路桥涵的软基处理,提
高了整体施工进度。还有可以用砂、砾石等材料置换或拌入法使软弱地基形成复
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3、在泥石流易发区域,要加强排水工程的建设,以降低其对公路的损坏。
(四)强化不良地质区域的的灾害监控工作
对于建在不良地质区内的公路工程,要根据地质调查报告,确定监测和预报的
重点区域,在每年汛期前对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加强汛期期
间的监测工作,讯后要仔细复查,及时掌握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提高预报的准
确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不良地质造成的损失。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网建设向纵深不断完善。而一条公路的修
建往往需要穿越不同地形地貌的区域,包括一些地质复杂的区域,因受不良地质
的影响,公路工程已经成为地质危害最为严重的建筑类工程之一,防治地质灾害
成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部分。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探索
新技术新方法,为公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东《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8(6).
[2]张雪松《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