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际物流贸易论文

国际物流贸易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际物流贸易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际物流贸易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几条路径,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国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美世顾问等调查中国物资市场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和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成本高、效率低。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5%一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益。

(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

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

2.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降低缺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降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

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武装制造业企业,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中国与美国物流成本的最大差距在于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我国为14%,美国仅3.8%。这反映了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的差距。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物流;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6-0021-02

1 我国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左右,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首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得以确立。“十一五”期间,社会物流需求加快增长,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我国物流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

表1 2001—2011年物流业总额费用统计表(单位:万亿元)

2012年1~7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98.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总体来看,社会物流需求仍然保持适度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专家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年,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如果“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7%,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

表2 2001—2011年我国物流总费用统计表(单位:万亿元)

曲线图

2 国际物流业与供应链环节

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国际物流的运作层次。市场进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直接出口;②当地生产;③合资;④授权生产;⑤外包或合约制生产;⑥管理合约;⑦整合制造和分销。国际物流的复杂程度,直接受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企业的直接出口方式、合约制造方式和全球化运作的方式是决定国际物流的必要条件。国际化经营代表了国际物流的最复杂的典型,因为这其中涉及了企业在资源、生产计划、协调、出口、当地分销、配送等复杂的经营活动。在国际化运作的基础上,可以将国际物流按管理和操作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一种层次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国际物流。

层次一:简单市场交易型的国际物流。企业由于缺少经验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将货物的国际销售委托给专业的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公司,由专业公司负责国际市场的订货处理、单证和运输安排、存货和营销安排、结算和售后服务等。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外贸体制就是这种初级层次的典型例子。

层次二:出口型国际物流。企业发展专业人员来协调国内货运和出口单证等程序,但产品国际运输环节、到达出口地的营销管理、存货管理、发票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仍然由当地的商或配送商提供。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出口的国内环节来增加利润,但产品出口后的风险依然存在,因为国内营销部分与国际市场营销部分的物流过程可能不能有机地协调和结合,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敏感性不强。

层次三:当地市场存在。将营销、存货、配送、售后服务直接延伸到国际市场,这种做法通常称为“当地市场存在”。当地市场运作的方式,往往是由本国的母公司派出管理部门和人员,而不是雇用当地人。当地市场运作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本国母公司政策与派出当地公司的管理是否与地方市场要求吻合。既然管理者是本国指派的,当地市场的运作就会明显带有本国的色彩。当地市场存在与前两个层次的国际操作相比提高了控制能力和对市场反应的敏感性,但对本国的操作依赖性较大。

层次四:当地市场经营。这一层次使本国企业进一步深入国际市场,在当地直接经营,并结合使用当地人才。这种国际物流运作方式将本国的营销、配送与供应链管理与国际市场的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虽然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的理念、技术大部分来自于母公司,但随着当地员工的增加,出口国与当地理念会逐渐融合,但本国的理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层次五:无国别国际物流。无国别化作业在全球范围开展物流运作,建立区域化的总部,协调本国以外的当地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是无国别的,不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物流总部及物流运行机制控制所有的在其他国家的运作的情况,控制所有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物流体系的,是不同国籍的物流体系的组合。

3 我国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弊端

3.1 公路货运业陷于困境2011年,燃油价格高居不下,司机短缺,整体经济低迷,运输需求疲软等方面的因素正在给货车运输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我国,2011年,货车运输业成本增加,每天支出(以6吨货车为例):油费120元,(以每往返一次用油近40升,每升3.19元计算),过路费52元,养路费33元(每月为990元,每月按30天计算,下同),客货运输附加费5元(每月为150元),公路运输管理费3元(每月90元),工商管理费1.00元(每月30元),税收7.67元(每月营业税150元,车船使用税15.00元,城建税10.50元,教育附加税4.50元,个人所得税50元),保险费8.52元(按每年第三者责任保3110元,每年365天计算,下同),年审费1.10元(每年400元),保养费13.33元(每月15.84元,以每车收入乘以6.6%税率计算)。每天拉一车共应支出:运焦炭260.46元,运磷矿257.69元。每天拉两车共应支出:运焦炭328.30元,运磷矿322.76元。还有折旧费、购买车辆利息、驾驶员学习、培训费、办证工本费等未计算在内。燃油价格高涨是货车运输业陷入困境的最主要的原因。

3.2 铁路运输业增长

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对货车运输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铁路运输,在燃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的成本飙升,铁路运输业相对获得了一种“助推力”。“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增长了66%。

表3 2001—2011年物流业各项费用的统计表(单位:万亿元)

4 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措施

4.1 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和服务观念要以系统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转变当前物流管理理念,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实行生产和物流分开的模式,不断优化物流系统的结构,提高管理效能,进而提升物流在服务中的竞争力。在服务观念上,要转变单纯以营利为目标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提供便捷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理念,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物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不断丰富物流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和增值服务,以便我国物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4.2 物流企业应积极融入物流园区和国际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

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影响我国现代国际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力。现阶段的国际物流成本控制中,大多是以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式提高效率,压缩成本,我国近年来建设很多的物流园区和国际物流中心的目的也在于此。[3]物流企业积极融入物流园区和国际物流中心,可以在物流设备、物流速度、通关检疫等方面获得快捷方便的服务,减少储存周期,压缩库存占用资金,控制物流成本。

4.3 完善国际物流的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物流行业准入和从业规范,尽快制定我国物流业的相关法律规定,调解物流各方主体的行为和利益。尽早调查清理地方保护主义的物流法规,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物流体系,以适应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要求。

5 结 论

国际物流业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拓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国际贸易的大量进行凸显了我国现代国际物流的“短板效应”,我国现代国际物流水平的低下已经影响和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找出我国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弊端,并构建和完善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物流管理教学的关键环节,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践性教学和实验基地建设,可以突破原有的固定体系,使之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发展规划和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撰写学术论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术修养和研究能力;以物流管理仿真实验基地为依托,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需要的“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家珉.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物流技术,2010(12):230-231.

[2]赵群,何家蓉.日本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与思考[J].物流科技,2008(2):85-87.

[3]罗尧成,陈敬良,姚俭.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三十 年—— 历程、经验与瞻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11- 14.

[4]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34-36.

[5][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Paul R Murphy,Richard F Poist.Skill requirements of senior-level logistics executives: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1,12(2):73-94.

[7]Paul R Murphy,Richard F Poist.Career preparation of senior-level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executives:educator perspectives[J].Transportation Practitioners Journal,1993,Winter,161-173.

第3篇

[关键词] 国际货运;国际贸易;操作;高校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信息

[中图分类号] F259.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于国际货运这个新兴行业来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国际货运行业需要大量的具备较高的业务操作能力的人才,以逐渐满足近些年来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对于货运行业的高度需求。那么对于即将进入本行业的高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从哪些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自己轻松地进入国际货运行业,并且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呢?我们将从两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1 国际货运操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1.1 人员具备整体宏观调控的业务能力

国际货物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货物种类复杂,各种手续繁多。国际货运操作从接受业务委托开始,便要求进行全程跟踪货物信息,所以要求必须具备极强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国际航空货运出口业务为例,从市场委托运输、审单、订舱、出口报关、出仓、上机信息的确认,到最后的目地国的进口报关、及委托公司签收等各种繁琐环节,每一步骤、每个字母都不能有任何瑕疵和错误,从而要求参与跟单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操作细节,才能完整地完成这单货物的出口运输。并且针对每个目的国不同,所要求的报关手续和步骤也各有不同,对货物的检疫要求也相差甚远。

针对某一单的相同货物,到达的目的国不同,所办出口手续有很大差异,不同的运输方式更是要求有完全不同的单证,海运的方式和空运的方式便完全不同,进口和出口的程序、同为海运整柜和散柜的各种程序差异也甚远。所以要求操作人员具有扎实的货运业务知识和整体调控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每一单货物的运输业务。

1.2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服务行业所需的服务意识

国际货运是发货人、收货人一方和承运人为另一方的两者之间起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这种既需要良好的工作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求从业人员要时刻意识到自己属于服务行业的工作者。

从接受发货人的承运协议之时,就要为发货人的工作设身处地的着想,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要时刻向发货人汇报货物的进展,各种单证处理的程度,与承运人之间有效沟通和处理好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保证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顺利通过。特别是国际货运的整个过程复杂而漫长,各种手续特别繁琐,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单证的处理;以海运为例,要通过多道海关和检疫部门的手续,并且和船舶公司的关系处理也尤为重要,货物是否能在船舶公司截关前2日把所有的单证和检验处理好,是关系到货柜能否顺利登船的关键。综上所述,国际货运行业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1.3 熟练掌握国际物流及国际贸易方向专业英语的口语及书面信函等表达

国际货运业务中自从委托人那里接到委托书开始边要接触要大量的单据,而这些单据都是全英文的格式,填制和审单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完成。国际货运的操作人员在整个货物运输的跟单过程中避免不了要和国外或者香港的委托人、承运人、国外等有语言上和文字上的沟通,并且国外的业务人员习惯于应用E-Mail进行所有工作上的来往,所以国际货运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和商业英语信函的书写能力。

1.4 能够谨慎进行审核和制作各种货运单证的工作

国际货运业务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涉及大量不同的货物运输单证及其他所需单证,填制和审核单证也是国际货运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技能。例如,从接单开始操作人员,就要求客户提供以下单证:(1)运输委托书(2)报关委托书(3)报检委托书(4)报关单、报检单(加盖委托单位的专用章)(5)合同(6)箱单(7)发票(8)商检放行单(9)核销单等各种单证[1],这些单证还是需要审核和协助填写的常规单证,一旦遇到特殊货品,如:瓷器、某些纺织品等或者是危险物品,那么需要的单证和手续则更为复杂。

在现代国际货运中,稍具规模的国际货运企业通常会为委托人提供非常全面的业务服务,这样便会涉及报关、报检、某些产品出口产地证、许可证等都成为操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工作内容。

1.5 熟悉国际贸易进出口相关知识及报关、报检等相关业务

国际货运业为国际贸易业务服务,作为国际货运操作人员,要求委托人办理各种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代收货款、代办进出口的各种单证等,这些都要求国际操作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并且国际货运需要收取客户费用的报价也是相当复杂的,仅海运费就通常分为预付或者到付,包括可能相关的陆运费、报关、报检费、提货费、快递费、电放、更改甚至涉及到冲港费/冲关费等,都是要懂得国际支付结算方式以及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应用;而为委托人代为办理报关、报检等更是国际货运人员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流程,通常由委托人代为办理比客户自报的难度和要求的单证更加精细,所以难度势必也会相对增加,这就对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6 国际货运操作人员要求能够处理应急事故和索赔业务

国际货运在业务中会遇到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故,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处理紧急事故,并且在国际长途运输过程中因为时间长、手续复杂,避免不了会出现货物破损或丢失现象,但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运输方式的不同,处理的方式和不同的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仅关于赔偿责任限额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对于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规定为每千克17计算单位;而《汉堡规则》规定以灭失或损害货物相当于每件或其他装运单位835计算者为准[2]。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通常都订有保险条款,内容主要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成交条件和所使用的贸易术语。例如,按照FOB条件成交,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买方为了转嫁风险,就要自行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按CIF或CIP条件成交时,更要根据买方和卖方投保的不同内容约定而差别甚异[3]。不同的事故原因、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以及不同的贸易方式,要求国际货运的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海运、空运、陆运等运输规则,充分了解每单货物的交易方式,还要懂得我国的对外政策和法律,要按照运输规则、理赔规定还要参照国际惯例,才能更加全面地为公司和客户及委托人作出完美的处理方案。

只有充分了解国际货运行业对操作人员的各方面知识和素质的要求,对于高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来讲,才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平时学习或者社会实践中所缺乏的专业知识,从而以学习和实训上面能够就社会实际要求来充实自己。

2 国际货运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

针对于近些年来国际货运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来讲,通过近几年来的市场调研发现,尽管全国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已达100多家,但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对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国际货运企业是功能性物流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也可称之为是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承担着,在国际物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其需要的也必然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成本核算、报关知识、国际理赔政策、物流专业英语等综合性人才。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近些年来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统计,到2010年仅深圳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就达1万~2万,对初、中级物流人才的需求达10万,全国需求量将近600万。据了解,目前最为抢手的就是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物流操作能力以及整体调控能力的国际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鹏强.国际货运实务[M].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2]孙红.物流法规概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张良卫.国际物流实物[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4篇

论文摘要:物流伴随着贸易的需求而产生,且迅速成长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作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本文就物流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且关注了后危机时代的物流产业与国际贾易的关系,以探讨物流产业如何度过危机以及物流产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微观路径。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我国物流业增加值、货运周转量大幅度下降,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通常把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而GDP的增长又是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三大要素所驱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会引起投资增长率下降0. 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率下降0. 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下降0. 8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率下降1. 7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下降0. 6个百分点。伴随着经济增长,人类进人了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物流也由此伴随着货物流通需求的增加而增长,且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分析研究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持和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

1.物流产业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汪鸣先生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其中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有产业的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垒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 +1>2的功效。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图,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惟一的服务业。

2.社会物流总额构成

物流需求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特别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支持更为明显。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主要由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进口货物物流、再生资源物流以及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构成。明确了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就可以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寻找到明确的视角,为我国物流产业的振兴寻找到合理路径。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动态

I.国际环境分析

国外各大机构都对金融危机以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寻找应急的方案和发展对策。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2008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用来预测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2008年5月至11月初下降了90%以上,这一下降意味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同时意味着对运输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幅下降。世界银行2009年3月30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显示,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 7%,这将是记录在案的首度世界产量下跌;预计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世界贸易额将会下降6. 1 %,制造业产品贸易额的下降幅度更大。纽约联储研究并公布了世界经济增长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有些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年化季率分别为一6. 3 %、一12. 0%和一6. 3 %,下降幅度很大。以上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下降。

2.国内概况研究

何黎明经过调研和统计,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已经产生的不良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王子先认为,受危机打击最重的先行产业是航空、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继续处于寒冬时期,造船、集装箱产业受关联影响。刘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运输、仓储等物流相关企业蔓延,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扩散。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水平、规划、标准都处于萌芽或者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中国抗击全球经济危机的拉动内需、稳定出口和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等措施都需要物流产业支撑;放宽政策限制,让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起来,对于搞活4万亿元投资有重要意义。

3.金融危机前有关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需求而产生的,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物质基础。物流与贸易之间相辅相成,定性的分析研究已经很多,但定量研究还较少。

杨长春以北美、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技术对2001-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具有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但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侯方森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孔原、刘览为了进一步动态分析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动态性,利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性,认为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形成的物流服务贸易被国外物流企业分割,从而表现为我国国内进出口贸易对国际物流业务拉动效应不显著,甚至由于国际贸易结构升级,物流服务要求内涵提升,对传统物流企业带来冲击,短期形成因企业再造给国际物流业务所带来的负影响。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通过国际物流(HYL)的脉冲响应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微弱。

由以上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我国从2002-2009年上半年的净出口总额与我国外贸货物吞吐量—在金融危机之前,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平稳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减少,使得物流需求减少;到后危机时代,物流开始带动贸易的发展。

三、后危机时代物流产业与贸易关系分析

金融危机三阶段理论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和危机恢复期。如果2008年8月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第一阶段的话,那么,G8峰会和“金砖四国”首脑峰会似乎向世人释放了另一个信息:国际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现在应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从现在开始属于走出危机的第三阶段)世界经济该如何跨越失衡发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与贸易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额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也急剧下降。2009年底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 7亿吨,同比增长2. 6%,增幅比一季度明显提高。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输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逐月回升,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显著高于外贸。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6. 1亿吨,同比下降6. 6%,但降幅比一季度减少6. 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4-6月份煤炭外贸进港吞吐量分别增长2. 2倍、2. 8倍和4. 2倍。完成原油吞吐量1. 6亿吨,同比增长6. 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8. 5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炼厂开工率的增加,原油外贸进口数量急剧增长,4-6月份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均超过1 60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 0亿吨,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 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进港吞吐量连续4个月出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铁矿石进口现货价低于长协价,加之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钢材需求快速回暖,上半年的外贸进港量已接近2006年全年水平。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 597万吨,同比下降11.0%,降幅比一季度减少1. 3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的低点后,出现降幅收窄的企稳迹象。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后于5月份重新恢复增长。受外需影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延续了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负增长,但降幅呈现波动减小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仍然可以得出,外贸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的各个阶段仍具有平稳性特征走势和因果关系,但不同的是,在危机爆发期、危机深化期贸易额的下降会带动物流需求的下降,但在危机恢复期,物流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依赖于净出口、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后政府出台的产业振兴政策中,物流产业的振兴作为第十个产业出现,由此也说明,振兴物流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后危机时代振兴物流产业的微观路径

通过对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物流业发展整体趋缓的形势下,寻找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了振兴物流业的微观路径:

1.构建物流运作系统平台,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2009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增加,预计达117. 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加值将达到2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物流运作系统平台(如图1所示),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减少风险,促进产业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利用物流主体与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主体运营效率;应对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针对金融危机导致物流产业资金链断裂的现状,物流金融的作用日趋重要;发展逆向物流使物流产业走绿色物流之路,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以增加企业之间信用,减少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流通速度,并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作用。在物流运作系统平台中嵌人物流信用评估系统,可以使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和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更加直接,过滤掉不符合信用标准的物流企业,使风险的防范在最初阶段就得到了加强。

针对危机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物流产业应急系统。应急物流体系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灾区民心;二是快速抢救受灾物资及各类设施设备,减少损失;三是及时补充物资,保障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四是快速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把物流金融引人物流基础平台,拓宽了物流服务渠道,提高物流产业的服务水平,使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展精益物流,适应需求效率性和便捷性的要求。精益物流是指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系统资源、信息网、业务系统等全面精益化切入,强调消除浪费,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现在的客户需求的效率性和便捷性以及日益增高的期望值,传统的物流服务是无法满足的,这样,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 2.提升航空物流,满足后危机时代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

中国进出口的下降对物流产业产生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航运、港口和国际货代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量从2008年2月下滑,到2009年2月才开始反弹,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后危机时代,各行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在社会流通过程中,物流必须适应商流、信息流的要求,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货物快速、安全、准时、优质地运到目的地。所以,在后危机时代,航空物流的提升成为物流产业能否振兴的又一重点产业。要打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现代航空物流业,就必须有效整合当前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调整客货运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从而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结构。调整机队、航线的关系,发展通用航空和支线航空,突破航空运输业中发展的瓶颈,并从东亚、东南亚区域切人,开拓全球业务,打造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国的航空物流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使其成为物流产业新亮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又是商品的消费市场。所以,农村物流体系具有范围广泛、功能完整的特性。在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时需要既注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注重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员培训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瓶颈就是节点设置问题。在广泛的地域环境中,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做好物流节点规划,发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功能,就可以突破农村物流体系的瓶颈。

4.构建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设立物流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使物流业务得到拓展。从全国范围看,金融业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融资增长速度的滞后是导致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也构成经济发展的瓶颈。故而设立物流金融平台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中小物流企业对金融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此提出设立物流金融平台的理念。大的物流公司由于其资金的充裕供给,物流金融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可为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业务,同时又可以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更加顺畅,如图2所示。

5.挖掘科研创新潜力,为物流产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信息,中国碳排放占到世界总体份额16%,仅次于美国。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概念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节能减排甚至碳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人民福利的真正增长。

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减排潜力最大的便是物流产业,我国物流减排还有极大的空间,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现代物流支撑。发展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

第5篇

[关键词]“汉新欧”;丝绸之路;国际货运

[中图分类号]D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76-02

一、“汉新欧”运行现状概述

(一)重启背景

受货源缺乏、通关繁琐以及运费高昂等多重因素影响,2013年10月汉新欧专列首发之后便陷入停运状态。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武汉市交委协同湖北省商务厅、湖北海关等部门,共同出谋划策,在开通铁路口岸、缩短运营时间、降低物流成本、简化报关程序以及组织货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汉新欧于2014年4月23日恢复常态化运营。

(二)开通“汉新欧”的意义

第一,开通“汉新欧”是鄂博两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性举措。继渝新欧、郑欧国际、蓉欧、粤新欧开通之后,“汉新欧”的开通,在我国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又增加了一位重要成员,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中亚、欧洲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是湖北省以及博州和五师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全方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实质性举措。

第二,“汉新欧”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湖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地位。“万里茶道始于汉口”,历史上,武汉是古丝绸之路集聚中东部货物必经的一个重要节点,过去销往国外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均是先走长江水路运至武汉,再到西安集结走陆路丝绸之路到达国外各地。如今,“汉新欧”开通,与从阳逻港到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的水上通道和武汉直飞巴黎的空中通道一起,在武汉形成“陆海空”齐全赴欧大通道,更有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市企业便捷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借助“汉新欧”等多式联运大通道,武汉将会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第三,“汉新欧”的开通,有利于增强内陆外贸企业竞争力,扩大内陆对外开放力度和规模。“汉新欧”的常态化运营为内陆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物流大通道,增强了内陆外贸企业竞争优势,拓展了对外贸易空间,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同时,有利于国际物流巨头、大企业向湖北聚拢,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竞争能力,加快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四,“汉新欧”的开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产业援疆,促进博州、五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博州、五师是湖北省对口支援地,推进产业援疆是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重点任务。当前,鄂博两地正在按照互动共赢思路加大产业园区合作。湖北省八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与博州湖北工业园、五师荆楚工业园合作日益密切,已经有一大批湖北企业在博州、五师投资兴业;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合作正在抓紧进行。“汉新欧”专列直通博州、五师,为博州、五师产品向西走出去提供了极大方便,为当地物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契机,有利于加快受援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三)“汉新欧”运行情况

“汉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从武汉东西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抵达波兰,全程运行15天。目前,汉新欧运营由汉欧国际物流公司(以下简称“汉欧国际”)负责,该公司由湖北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和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负责组织运输。按计划,2014年上半年,每月开行1~2个武汉至中亚、东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下半年,每月开行2~3个武汉至欧洲铁路国际货运班列。2015年以后,班次将增至每周开行1~2个班列,逐步形成从武汉直达中亚、东欧,辐射西欧的“五定”国际货运班列。

为了有效组织货源、降低运行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湖北省采取了多项举措。在组织货源方面,汉欧国际积极引进合作伙伴,共同组织货源。首先,汉欧国际拿出20%的股份,邀请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集”)加盟,由中铁集负责在国外组织货源;其次,汉欧国际准备与哈萨克斯坦的一家物流公司合作,在新疆阿拉山口设立办事处,为汉新欧提供返程货源。第三,加强与沿途各国铁路公司合作,并在东欧和中亚各设立一个办事处,组织返程货源。第四,武汉市正积极申报“整车进口口岸”和加入“安智贸”,若申报成功,将对组织货源提供更多便利。目前,东风公司、冠捷、武钢已相继向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提出合作,甚至吸引湖南、江苏等省外货源。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武汉市按每标箱进行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重庆、郑州、西安等地。补贴办法五年内保持不变,具体补贴金额根据水运市场的价格变化一年一定,直至“汉新欧”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汉新欧”的运输成本仅高出水运成本的10%,极大地增强了吸引力。在提高运输时效方面,湖北省通过开通武汉铁路口岸,以及加强与沿线海关合作,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便捷式服务,将运输时间由去年的17天缩减为15天,比海运时间节省30天左右。

二、 “汉新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制约“汉新欧”发展的主要是货源问题,特别是返程货源,依靠政府补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从而吸引货源的方式,不符合市场规律,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

三、解决返程货源“瓶颈”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加强市场前期培育

要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积极向国家提出申请,在武汉建立内陆自贸区试点。同时,积极向国家申请一些重要的高档货的进口口岸,如整车进口口岸、红酒进口口岸等。有了这些口岸的特许权,欧洲货物运输过来,报关地方在武汉,自然会促进回程货物运量的增加。同时,还要积极申请加入“安智贸”。

(二)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市场

积极邀请中铁国际多式联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集”)加盟,由中铁集负责在国外组织货源,近期争取在欧洲重要的港口城市设立办事处,组织返程货源。同时,加强与沿途各国铁路公司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共分的模式,吸引国外铁路公司入股共同经营“汉新欧”。还要充分发挥对口援疆平台作用,借助阿拉山口口岸特殊地理位置与作用,组织返程货源。

(三)加强市场分析,制订营销计划

通过具体分析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信息,包括产品结构、运输路径等,积极寻找可放弃海运选择陆运的潜在产品。针对这些潜在市场需求,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合理的营销计划。

(四)拓展双边投资贸易领域

积极吸引中亚、欧洲国家来湖北投资,同时鼓励湖北企业到中亚、欧洲国家发展。

(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

积极开展湖北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共同开辟旅游航线,增开“汉新欧”旅游班列。

[参考文献]

[1]夏文汇,耿进,宋寒.“渝新欧”国际铁路物流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1).

[2]钟峻青.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0,(3).

[3]许菱,李彦青.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物流科技,2011(4).

[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我国物流成本呈现较快增长态势[EB/OL].http://.cn/g/20111213/001110979507.shtml,2011-12-13.

[5]黎艳虹.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决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6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2014年对外投资就超过4.3万亿元。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中国抢抓机遇,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持续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在海外投资、金融、法律、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自从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和2008年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有29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为050262,成为外国语言文学目录下的专业。然而,随着申办学校的增多,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合格商务人才成为一大问题,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要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4年教育部组织编制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我们可以用五个词组概括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功、人文素养、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知识和五种能力: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50学分,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其中专业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00学分或1600学时。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按四大模块设置,各模块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为: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为25%~35%;跨文化交际课程模块为5%~10%;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为5%~10%。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商务话语的特点;如何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能力;如何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要着重系统学习商务专业知识;应对国际商务环境的能力。除了核心课程之外,还可以按选修和必修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和人文社科素养。实践环节涵盖实讯、实践和实习,占总学分的10%~25%,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程活动和涉外商务活动等课外环境中完成。毕业论文重点考查学生商务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可采用实践类或学术类形式,要求符合行业或学术规范,用英语撰写,正文长度不少于5000词。实践类包含项目报告和调研报告。

通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得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各个高校都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比如广外就制定了英语语言类课程+英语文化类课程+(全英教学)商务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平洪,2009)。广外的生源底子好,师资力量强,这样的课程结构非常合理。但对于一些独立学院来说,学生的高考成绩不高,英语基础比较差,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笔者所在的高校正是一所独立学院,下面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

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于2013年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培养涉外企业的国际商务人员,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培养外企的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开设国际经济学、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物流等课程;国际会展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开设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和服务等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个类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课程,共155.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28.9%。公共基础课包含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体育和第二外语。公共选修课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课程,要求在本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共91学分,占总学分的58.5%。学科基础课包含商务综合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英语国家概况、会计学、同声传译、国际贸易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管理学导论、电子商务、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导论、商务英语口译和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和国际会展方向。国际商务方向主要有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礼仪和国际沟通课程,国际贸易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会展方向主要有国际会展概论和国际会展管理与服务课程。实践课程指的是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共19.5学分,占总学分的12.6%,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实训、校内劳动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等。

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高的情况,我系在选择商务英语教材时,尽量选用双语教材,尤其是金融学、会计学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上课时以使学生听懂学会为第一目标,不会只采用英文上课,而忽视学生的基本需求。结合近三年的学生表现来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更广,性格更活泼,更愿意做社会实践活动。

4.结语

根据商英国标的要求,高校应该分层分类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避免千校一面。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应突出本校的专业定位,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独立学院也应如此。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绝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依托外语、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交叉,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与实践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一门复合专业。独立学院的商务人才培养应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Brieger,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M].York:York Associates,1997.

[2]Dudley Evans & 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A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Ellis,M.& C.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

[5]李玲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12(4).

[6]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

[6]汤伟,杨亚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7]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11)[J].外语界,2013(4).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物流管理;课程群建设;设想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在高等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目前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课程设置主要有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学,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商品包装与保养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另外还有实习类课程,包括物流岗位认识实习,物流管理实习,国际物流综合实训等。目前的课程设置从结构上看,基本符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从目前学生的就业情况看,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也是符合市场的需要的。但是,高校对于企业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就业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对对物流管理课程群的建设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加强专业的国际化特色,培养国际化人才。

现在很多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都在外代公司,或者国外的物流公司,因此,英语对他们非常重要,目前,很多的物流管理课程还停留在中文教学的阶段,仅有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双语教学或者全英语教学,我们应该将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作为突破口,逐步把所有的物流类课程都纳入到双语、全英语教学的行列中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突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化特色。

第二,设置物流师,采购师等培训课程,体现专业的应用性特色。

目前在很多学校的物流专业培养计划中已经加入了物流师培训课程,学生通过这个培训可以直接参加物流师的考试,通过考试就可以得到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这对于学生就业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采购师的认证现在刚刚开始,目前开展采购师认证的学校还比较少,如果高校可以将其列入学生物流管理课程群,学生的专业视野将更加广泛,学生就业范围将更加宽泛。

第三,校企合作,做好实训工作。

目前各大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物流实习环节,通过和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配合在学校实验室学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了解物流公司的岗位安排,能够为物流公司制订物流发展规划,在学生学完了物流学课程之后,这一实习可以让学生对物流战略的制定有全面的了解,使学过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国际物流综合实训是一门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的操作性很强的实习,其中包括了营销的知识,物流的知识,国际贸易的知识等等,能够全面检验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前做好工作的准备,因此这个实习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除了以上的实习,在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笔者建议和物流企业合作,让学生有目的得到企业去实习,目前宅急送等公司就有这样的培训基地,实习的学生也有机会可以留在企业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毕业论文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第四、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在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大幅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围绕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形成以仓储和配送管理和国际物流方向为重点的项目化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将“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得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得以完成。

第五,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实践环节,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锻造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奉献”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物流大赛,打造出了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

仅有设想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实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指导和领导保障

高校应该由校长亲自主持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学校职能部门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

第二,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添置、更新教学设备的投入,保证年均设备投入不低于一定的数额,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逐年扩大物流管理图书购置费,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校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第三,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实践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第四,加快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增加并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快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的改革

以课程群建设为重点,以建设精品课程为驱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培植特色课程、校企合作课程,以特色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彰显专业特色。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积极开展考试方法改革。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第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高校应设立实践教学部,各系部设立实训教研室,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从实训、实践、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从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质量监控与评价水平。

第七,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保证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专业课程教材、实训指导教材,推进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建设,保障自编教材、讲义的出版、印刷费用。从教材上对物流管理课程群建设进行保证。

物流管理课程群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应从企业需求的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积极跟踪国内外物流技术发展及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一个先进实用的物流管理课程群,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戴谷芳,刘大为, 财经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 第04期

第8篇

日前,美国易腾迈公司(Intermec)与沙特阿拉伯邮政局签署了合同,易腾迈将为该邮政局的投递部门提供CN3手持移动计算机及插入式IP30RFID手持读写器。

CN3整合了包括GPS在内的4种无线通讯技术,无论邮政人员身处何处,邮政局都能与其通过声音及高速数据传输保持实时联系。整合的GPS系统为邮政人员提供免提的语音导航功能,令驾驶更加安全高效。CN3/IP30解决方案无需其他设备便提供了RFID读写功能。使用新设备后,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将大幅提高。

现代重工快乐体育园地暨希望小学启动仪式在四川举行

4月10日,现代重工快乐体育园地暨希望小学启动仪式在四川雅安市天全县乐英乡幸福村小学举办。现代重工中国区总裁文钟博专程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了解,现代重工在支援5・12灾后重建工作中,在第一时间内捐赠了19台挖掘机并支援工作人员在都江堰重灾区参与援建,后续又捐款700万元设立了现代重工希望工程基金,用于为100所贫困地区学校建立“快乐体育园地”,以及在灾区及贫困地区援建约10所希望小学。4月10日举办的启动仪式正式拉开援建工程的序幕。

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新型交流变频器

日前,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Allen-BradlevPower Flex 750系列的第一款变频器。Power Flex 755交流变频器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可以用于通用电机控制,集成简单并且拥有高性能,能够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Power Flex 755支持多种语言,满足国际标准和规范,适用于卷曲/张力控制、汽车、机械、食品和饮料、原材料处理、冶金、采矿、轮胎和橡胶等多种行业。

UPS启动2009年中国公益事业系列活动

3月31日,UPS宣布全新启动2009年中国公益事业系列活动,计划在今年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提供超过47万美元的无偿捐助。

据悉,今年UPS以助学拉开公益事业的序幕。3月,UPS分别对河北省西柏坡希望小学、通家口八一小学进行捐赠与援助,包括修缮操场、修建食堂、改善学校的饮用水系统以及搭建电脑局域网络等。

沃尔沃集团被授予卓越交流奖

3月17日,在沃尔沃集团总部,瑞典公共关系协会“卓越交流奖”评审团团长MegTiveus亲自将此奖项授予沃尔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森。瑞典公共关系协会此次授予沃尔沃集团这一殊荣,是为表彰其通过系统性评估、后续跟进以及相应培训来“提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

德国代表团参访林德(中国)

4月7日,由国会议员、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官员、大西洋桥梁联合会官员和工商企业界人士等组成的德国代表团对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访问。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林德(中国)的现代化厂房,并观看了林德叉车的精彩表演。

林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暨跨国公司分会会长郭进鹏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并分享了林德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UPS赞助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拉开帷幕

UPS近日宣布,作为高尔夫欧洲巡回赛的官方物流和快递服务赞助商,由其参与赞助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拉开赛幕,北京站赛事隆重开启。

UPS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资深副总裁黎松江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运营为UPS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因此UPS对供应链方面和赛事提供服务很有信心。同时,UPS希望此次赞助能够有利于品牌的扩展。

FPT菲亚特动力科技鼎力支持首届中国汽车发动机产业沙龙

日前,FPT菲亚特动力科技杯2009年度“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项目之一的“FPT菲亚特动力科技首届中国汽车发动机产业沙龙”在京举行。在“节能环保,动力中国”的主题下,围绕“面对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百亿专项资金,中国发动机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传统发动机企业如何面对新能源热潮”等核心话题,共同解读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的政策走向,探讨产业振兴进程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应对战略。

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成立40周年

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成立于1969年,目的在于调查并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40年来,对几千起事故的详细调查成就了沃尔沃卡车独一无二的事故调查信息库。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及权威机关的合作,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采集的相关信息对世界商用汽车安全技术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TNT未来之星”灾后教育援助项启动日

4月17日,由TNT出资援建的“TNT未来之星”希望小学在四川省广元市破土动工,预计将于8月底竣工。

据悉,TNT通过其合作伙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灾后教育援助项目,内容除了参与灾后学校重建项目外,还包括建立30个“TNT未来之星”学校图书室以及设立“TNT未来之星”奖学金。

金雅拓和Precise Biometrics为windOWS集成智能卡与生物识别技术

日前,全球数字安全领域领军企业金雅拓与智能卡指纹解决方案提供商Precise Biometrics推出Gemalto,NETBio解决方案。该创新型解决方案采用Gemalto,NET智能卡和PreciseMatch―on-Ca rdTM指纹生物识别技术,取代安全性能较差的静态密码,以增强企业网络安全,保护在线身份。Gemalto,NETBio的部署和管理简便,并且能无缝地集成到微软Windows环境中。

陕汽支持北京“黄改绿”行动

日前,陕汽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淘汰黄标车、建立“绿色车队”的行动,推出“黄改绿”购车超值优惠支持政策。

据悉,北京有不少于3万辆黄标车需要更新,到9月30日前,北京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的绿标车辆预计达到2万辆,2年后达到5万辆,这将为卡车厂家带来商机。而北京市政府出台的相关补贴政策及重卡供应商推出的促销政策,将进一步刺激“黄转绿”市场的发展。

盖世理生态物流园获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全球首个“杰出”评级

3月30日,盖世理新完工的位于英国北斯塔福德郡的配送中心获得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首个“杰出”评级,该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省30万英镑的运营成本。

该生态物流园区总面积3.55万平方米,建筑的设计融入了多项环保措施,在利用光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建筑废弃物管理和低碳技

术使用等关键领域树立了极好的典型。

博世力士乐“自动化之城”正式上线

日前,博世力土乐“自动化之城”正式上线。其中囊括了包罗万象的力士乐控制系列产品,并描绘了一个快捷、安全和经济地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全景。博世力士乐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满足各种自动化任务的要求。同时,无论是驱动器、控制器,还是基于PC的控制系统,都能准确地在性能和功能方面适应用户的定制要求。第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11月召开

第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拟于11月14-15日召开。今年的年会适逢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有其特殊的意义。目前,会员和相关单位正在组织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年会论文的征集与评审、学会课题报告提交及评审、专题分论坛设立与组织、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申请及设立、第四批特约研究员申请、四届四次理事会等多项筹备工作。

第十六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将办

第十六届国际自动识别技术展览会(SCANCHINA2009)将于8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据悉,SCAN CHlNA2009将结合国内外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国际性、互动性、贸易性等特色,探讨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组委会应企业的强烈要求,将开辟生物特征识别专区及标签专区。

2009中国国际物流节助推物流产业振兴

2009中国国际物流节将于11月18-22日在南京举办。本届物流节将以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多元的活动形式、高端的与会嘉宾、权威的行业视点、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特色,重点举办2009物流全球论坛、第八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09中国物流万里行等核心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发展规划是这届物流节的一个重要主题。同期还将举办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奖颁奖典礼、长江航运国际论坛、制造业与物流业商务对接洽谈会、中国物流招投标大会等10余项活动。

2009第四届山东国际物流展览会9月开幕

2009第四届山东国际物流展览会将于9月22-24在济南召开。本次展会充分突出山东作为物流大省的重要地位,辐射整个北方地区和山东周边省份,同时承接日韩企业的产业专业。展会将与“第四届山东国际工业博览会”同期召开。

2009中国ECR大会6月在上海召开

2009年中国ECR(高效消费者响应)年会将于6月4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ECR与机遇:在挑战中胜出”,来自国际国内知名零售商、供应商、分销商、技术支持商、咨询机构及政府机构的代表将共同探讨2009-2010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的趋势。2009年中国ECR最佳实践大奖也将在当天揭晓。

60.6%

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253亿元,同比增长60.6%,显示出国家加大物流相关产业基础建设投资措施初见成效,对于加快物流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80%

摩托罗拉近期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医疗卫生行业看好移动技术。全球80%的医疗卫生行业lT决策者认为,与2008年相比,移动技术对于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700万

2007年IT产品的耗电总量约为500-600亿度,其中大型数据中心能耗占40%。对此,以富士通为代表的广大IT企业都在探讨切实可行的措施。富士通希望从2007-2010年实现削减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的目标,相当于5亿棵杉树一年间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