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博士研究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填写《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合格和不合格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
[关键词]研究生 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39-02
文科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汇报和总结,它体现了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创新能力的检验。通过基础学习、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设定框架、完成写作、导师指导修改等环节,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猛增长,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有所下滑,尤其是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下滑趋势明显,本文在分析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已经引起社会学者的共鸣,上海学者许纪霖就曾经对目前的研究生做了如下评价: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硕士生则相当于本科生。此评述将研究生的现状描述得十分精辟,得到广大学者及导师的认可。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道德欠缺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思想上的变革。部分学生考研只为了混“一纸文凭”,找更好的工作,因此,科研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挪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中,更有甚者直接找“”论文,此种做法令人心寒。
(二)招生数量剧增,生源良莠不齐
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可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调剂类研究生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跨学科跨专业生源较以前有所增加,导致导师资源、教育资源不足。有导师就曾抱怨:“以前是一位导师每年招收1-2名研究生,现在发展到有些导师每年招收10名以上研究生。”培养难度加大,论文质量自然下滑。
(三)导师本身社会实践不足,指导不力
目前,有些文科类导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及社会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懈怠情绪比较严重,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滑。
(四)论文答辩多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论文答辩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普遍存在论文答辩时间不足,学生陈述论文时间及专家提问时间都在缩减,即便督导发现了此类问题,但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此类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学院、学科在聘请答辩专家时,通常会考虑很多人情和利益因素,尽可能请一些和学科关系较好的专家,答辩时一般不会为难导师和学生。再次,答辩过程中导师始终参与其中,多数专家碍于情面,提问时尽量挑选比较容易的问题,导致答辩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也产生了懈怠情绪,对论文答辩不够重视。
二、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把好生源质量关
学生原有的基础、智力水平决定了论文撰写的能力,因此,把好生源的质量关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学校在招生时,应该尽量避免招收跨专业学生,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更偏重于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专业跨度较大的研究生其论文深度及创新点上有很大局限。另外,学校应该扩大推荐面试研究生的比例,减少优秀学员外流现象。最后,在研究生复试时不走过场,认真组织考核,坚持客观公正。
(二)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德育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熏陶和塑造灵魂的殿堂,学校要注重对研究生诚信教育,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同时,导师也要加强对研究生道德的教育,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导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恪守学术规范的品质。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研究生自入学以来,培养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理论知识学习环节、论文开题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要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以上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1.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导师指导小组要认真确立好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学位课程,做到因材施教。
2.论文开题环节。开题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开题阶段应该认真组织,做好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导师指导小组要根据学生的科研基础及特长,制定出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的论文选题,研究生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掌握最先进的本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本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制定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学院在论文开题阶段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制度,由本学科或本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议小组,对每个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细致的评审及指导,为研究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是为保障研究生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研究生要把论文进度情况、下一步将要完成的内容及现阶段存在的困难进行汇报,由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给予指导。由于论文写作周期较长,学生不宜合理分配时间,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为此,论文中期检查就尤为重要。
4.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体现了本学科、本专业培养的质量,论文在盲审前必须由导师认真阅读,严格把关,对于不达到论文答辩要求的坚决不予送审,绝不姑息。论文在盲审时尽量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审,避免导师、学科联系送审专家。论文在答辩过程中采取导师回避制,尽量排出人为因素对论文答辩工作的干扰。最后,要充分保障论文答辩的时间,硕士研究生陈述论文、专家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博士研究生最少也要达到50分钟。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础,只有导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研究生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完善导师评聘制定。目前,对于文科类导师的评聘硬件条件过低,致使某些导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研究生校外调研,论文写作中只能编造数据。其次,制定为导师提供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的制度。定期为导师进行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可以使导师充分掌握有关政策制度,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及动态,为培养研究生提供有利条件。再次,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研究生第二导师。尤其鼓励聘请生产第一线或应用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做导师,补充本校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避免“一对一”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能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导师,丰富自己的学术水平。最后,加强导师的奖惩机制。目前,对于导师的奖励仅仅体现在对优秀论文的奖励,而对于整个培养环节的激励措施几乎没有,致使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不够重视,学生也是应付了事。对有些不负责任的导师更缺少惩罚机制,导师懈怠、学生缺少竞争意识。因此,加强导师奖惩机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探讨了一些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相关问题,但现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期待着日后能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3,(3):66-67.
[2]关尔群.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指导骄傲是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2):53-54.
[3]王灵芝.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J].中国国情国力.2008,(12):38-40.
1.一名教育学研究生的学术苦旅
2.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某省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研究生专业观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研究生的个案分析
4.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5.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策略——基于价值学视角的审视
6.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个案
7.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8.学科危机与学科突围——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论略
9.教育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研究——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
10.终身教育视野下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11.关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13.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14.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5.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16.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背景
17.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18.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1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0.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协同理论的讨论
21.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2.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23.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4.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方略
25.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26.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27.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反思——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
2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以H大学为例
29.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利弊及策略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30.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回眸:1978~2008
31.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合用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32.护理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33.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案例分析
34.中国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35.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36.从就业视角谈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37.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再解读
38.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SWOT分析
3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40.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下)——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41.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42.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44.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设想
45.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经验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46.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47.“动态培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析
48.关于创建研究生教育学的思考
49.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50.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
51.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几点认识(上)——试论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体系
52.愿景与可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之思
53.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54.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5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56.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
57.就业导向下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
58.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制约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60.基于“发现教法”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例
61.中外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文献综述
62.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查研究
63.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角色定位
64.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原因分析
65.对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思考
66.略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67.办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68.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远程教育培养模式论析
69.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现状及原因分析
70.地方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想
71.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72.思考与展望——浅谈音乐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73.我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以中国期刊网录入论文为例
74.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5.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76.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
77.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集注
78.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H师范学院为例
79.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综述
80.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
8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创新
82.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83.基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考
84.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基于高等教育学专业两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行动研究
85.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其启示
86.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理想、现实与抉择
87.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研究
88.生活即研究:我读教育学研究生期间的感悟
89.科学方法论与《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探究
90.美国教育学研究生院50强
91.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问题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应然构建
93.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94.困厄与出路: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化
95.开拓、创新、求真,科学构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
96.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问题研究——基于中国15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分析
97.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及其实现路径
98.动态学习模式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石
99.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100.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101.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10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
10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104.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105.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
106.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合理抽象的因素分析
107.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调查:理想与现实
108.发挥同辈群体优势 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调查
109.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0.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实践性学习摭论
111.省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
112.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目的的价值冲突分析
113.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
114.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115.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第六届全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交流研讨会综述
116.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117.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障碍及应对
118.职业技术教育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119.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借鉴——兼论职技高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20.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探讨
121.从开题答辩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122.高等教育学专业核心知识研究领域的构建——以研究生必读书目为例
123.暨南国际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
124.师范院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SWOT分析
125.全日制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
126.全国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10年度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127.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究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按医学门类授予学位,分设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将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我国临床医学学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阶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医学学位就遇到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对临床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出现了已毕业的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不能胜任相应的临床医疗工作的问题;二是医学门类学位类型单一,科研型和应用型均授予医学博士、医学硕士学位,这就出现了科研型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许多临床医学专家呼吁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学位制度。由于当时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不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建立,医学界内部对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时机尚不成熟。
(二)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从1984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位设置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法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适当增加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于1986年11月联合颁发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试行办法》(学位[1986]22号),决定把医学门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一类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达到博士水平授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经过几年的实践,普遍认为此《试行办法》是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条有效途径,为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宝贵经验。但由于此《试行办法》受到招生人数的限制,培养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且在培养过程中难以把握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突出问题。
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就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分级、学位授予对象、专业学位与医学学制的关系以及临床医学与医学门类其他学科授予学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和论证。在此期间,为了加速高层次临床医师的培养,1993年原卫生部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教发[1993]〕1号),这是一项全面培养和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培训制度,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有利条件。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关于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为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提供了重要依据。至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趋成熟。
(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阶段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会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草拟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案》,1997年4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该《意见》明确了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及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基本思路、框架和基本内容:医学门类仍设置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仍按先行办法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职业背景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该《意见》界定了“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和学科范围:“医学科学学位”要求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涉及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药学等有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学科,属于这类学科,其合格者均授予“医学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格者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根据不同学科及其职业特点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等;该《意见》确定了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卫生部科教司再次广泛听取意见,并通过“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等文件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1998年2月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8]5号、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综上所述,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为了有效地改变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训练不足及临床能力较差的状况,更好地培养能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级临床医师,满足社会对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有利于与欧美等国家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等交流。
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过程,使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训练;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要求具有坚实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临床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的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指导方式
设置专业学位之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学徒式”指导方式,其特点是研究生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其学术理论水平,适用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和较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根据《试行办法》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般需要18个月时间到本专业以外的相关科室轮转,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而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通常为12个月,所以“协作式”指导方式更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导师与相关科室带教医师的协作指导作用。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导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三)课程学习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知识能力的学习,通过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研究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设置学位课程,多采用“启发式”、“学术交流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来组织课程教学。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的同时,更要突出临床医学的新理论、临床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对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力。
(四)临床实践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通常只安排6个月时间在本学科进行临床实践,如跟随导师查房、看门诊,熟悉了解临床医疗工作的—般过程和基本要求。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般安排12个月时间跟随导师在本学科专业临床工作实践,安排18个月时间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轮转。因此,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时间较长,轮转科室较多,使得他们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得到有力的保障。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材料整理与归纳、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般是导师科研基金项目的子课题,是对本学科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或新技术的实验研究,要求做出具有理论学术价值的创新性成果。论文质量标准体现为学术性和创新性。而“专业学位论文与科学学位论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应用价值。没有应用性,只是理论探讨或机理研究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以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分析过去及现在的临床工作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六)质量评价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一般采用“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的办法,比如:严格的开题报告审查制度,学位论文所解决的学术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而临床能力考核和答辩则是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方式。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每一个临床科室轮转培训时要进行出科考核;在完成所规定的临床科室轮转时要进行阶段考核;在完成临床专科培训时要进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答辩。只有通过临床能力毕业考核的研究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按照《试行办法》的要求,把考核和答辩贯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医学教育观念逐渐被终身医学教育观念所替代。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是由三个性质不同而又互相连接的培养阶段组成,即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本科生)以医学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定位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毕业后医学教育(研究生)以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为主要培养基地,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养两个阶段(美国统称住院医师培训),医学院校毕业生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接受最基本的临床技能和各种专科临床技能训练,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如内科和外科等,考核合格后获得医师执照并具有行医资格;只有经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申请继续参加专科医师培养,专科医师培养定位在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专科,也可根据技术难度和培训条件分为初级(三级学科/专科,如胸心血管外科学)、中级(亚专科,如手外科)和高级(专病,如脊柱损伤)专科培养。经专科医师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专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是执业医师/专科医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医学教育阶段,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在美、日、韩等国,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是非常紧密的。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MD)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医师资格考试的前两部分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完成,第三部分测验在毕业后的1-3年内进行,通过者才能获得行医资格。在法国和新加坡等地,医学生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是融为一体的。法国的医学院学生在完成了6年的学习后,凡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凡进入其他专科培训(5-6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就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其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医学生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的住院医师。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特色是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辟了一条培养高学历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学生和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在职临床医师,分为临床医学硕士和临床医学博士二个级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解决原来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由于缺乏临床能力的培养到工作岗位后临床医疗工作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且将极大地调动临床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推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造就高素质临床医师队伍、提高医疗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研究生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特点是通过研究活动使其在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入钻研的精神[1]。科研能力表现为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独立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并且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将难以做好科研工作[2]。少数民族研究生在培养教育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如何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难度。同时,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社会经济等原因,在各方面与其他地区存在差距。因此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已成为关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人才对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人文、地理等特色非常熟悉,民族地区科研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该地区的科学事业发展。
2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特点和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入学基础不同,培养考核方式相同
新疆的少数民族研究生多来自于新疆各地州,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低,少数民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未开设英语课程,加之汉语为非母语,使得部分学生汉语、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薄弱,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学习吃力,压力很大,常常会缺乏自信。目前使用统一的培养方案、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部分民族学生将会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加重思想负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达到统一标准,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外语上,弱化了专业学习,结果导致基础不扎实、专业不牢固、能力无提高。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汉语或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保证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因此,对于不同基础的研究生应因材施教,制定适当的培养方案。
2.2培养观念陈旧、形式单一,考核制度不科学
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是长期困扰导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难题。以往只注重培养理论讲授和动手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本科教学水平上。这种落后的观点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科学,不能保证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真正提升。少数民族及汉族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即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研究生论文的评审和答辩,重点放在了学位论文的评审和毕业答辩上,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往往不被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更多的是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实践环节[3]。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被外语过级考试和占据了研究生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因而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因为学校尚无相关考核指标,所以也往往被导师以及学生忽视。
2.3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课题的机会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对科研兴趣不大
课题研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的主要途径,对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汉语水平有限,于是很少有机会参与课题,其中大多只是挂名,并不实际参与课题研究。个别导师由于教学、临床、社会工作繁忙,对研究生指导不够,没有完全尽到培养指导的责任。个别学生对科研不感兴趣,不是为了学习科研方法和培养科学素养而来,仅仅是为了文凭而来,有些研究生只是被动的完成规定学分,以过关达标为目的,对于探索性、研究性内容不感兴趣,对于从事的研究工作只是被动接受,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很少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很多研究生从未参加过或者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活动,使得学术交流没有形成一种习惯,没有成为一种必要的学术生活制度。
3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3.1重视品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重视品德培养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将其培养成为有理想和有良好品德的社会优秀公民,重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要注重引导少数民族研究生树立能够超越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基础之上的博爱精神,使得各民族研究生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中能够共同进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和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骨干的力量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2注重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一致性
针对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生技能培养及知识结构提升,培养其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汉语言沟通能力和英语的读、写能力,能主动运用已掌握的科研手段,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独立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4]。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3.2.1选择研究的课题
对于刚从大学生活中进入研究生生活的学生来说,选择科学而严谨的课题并非易事,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首先建议其大量泛泛地阅读,培养好的阅读文献的习惯,其次,在导师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延续性的研究或者在临床实践中寻找和发现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再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前景[5]。
3.2.2研究方案的设计
建立完善的开题制度,在开题阶段学生需通过完成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公开答辩等,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团联合审核。锻炼和提高了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使研究方案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3.2.3课题的执行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少数民族研究生之间,少数民族研究生与汉族研究生之间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团队意识。各民族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各民族学生取长补短,更多的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建立学生定期向导师学习、汇报的制度,使导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指导的机会。
3.3改进培养方法、个性化施教
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与个人能力培养,提高少数民族研究生适应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将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于其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考核制度,在研究生学习的三学年中,对于理论课学习、中期考核和硕博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标准,真正做到个性化施教。同时在个性化施教的培养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关怀和帮助,可每周定期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成立学习沙龙,针对少数民族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问题、科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开展帮扶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难处。
3.4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基础知识的加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与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钻研科学的能力。
3.5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投入
鼓励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奖学金的评定制度中应加大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多元素考核标准,使更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科研产生兴趣。应当将科研能力评价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建立大众化科研培养系统,以此作为大学生评选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免试推荐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条件,以此来激发少数民族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3.6导师在少数民族口腔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加权余量法圆形隧道 权残方程 内力计算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 言
水力工程涵洞和铁路隧道等工程广泛采用着圆拱形结构其合理计算应遵循与周围地层共同工作原理.不计弹性抗力的自由变形方法 ,原则上可用于松软地层中的隧洞分析,然而,鉴于松软地层含义的相对性,如预先认定不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计入假设的弹性抗力方法 ,则由于该抗力不尽符合共同工原理,所得结果将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把周围地层的连续弹性抗力仅简化为若干法向弹性支承反力的链杆法,则需将结构分割较多的直梁单元才会有较好的精度,而这将使各项工作量加大;重要的是该法还没有也难以考虑切向弹性抗菌素力的作用.加权余量法在我国正日益广泛地被引入结构分析领域[4, 5] 由于其原理统一,计算简便准确、,并容易在计算机上实施等优点,为同时考虑法向和切向弹性抗力时地层中圆形隧道的合理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图1示地层中单位厚度圆形隧道结构的计算简图,承受竖向荷载qV、水平侧向茶载qH(θ) 、自重G和水压力或灌浆压力ρ0(θ)等主动荷载的作用;结构、荷尔蒙载均为正对称,顶点O为坐标原点,RH为计算半径,h为壁厚,H为顶点水头,rs为水的容量;上部两侧各为45°范围为不计弹性抗力的脱离区.脱离区的范围与结构在qV、qH(θ)以及G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状态有关,一般只能用迭代法逐次接近;根据大量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该脱离区一般约为2×34°-2×45°, 我国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推荐2×45°,故本文将此值作为已知条件引入计算简中.
从图1中截取微分单元RHdθ(图2),其中w(θ)为法向位移;V(θ)为切向位移;kw w(θ)、kV V(θ)分别为法向、切向弹性抗力,kw 、kV分别为法向、切向地层弹性抗力系数;各项荷载、抗力及结构的弯矩M(θ) 、剪力Q(θ)和轴力N(θ)均为以图示方向为正; rh为钢盘混凝土容重.
可忽略轴力产生的切向应变:
由于结构对称,故只需对右半部分进行分析,在=0和θ=π处应满足如下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
三、伽辽金权残方程通式及内力通式
设法向位移试函数
= s°(m)sin(mθ)Amcos(mθ) (10)
满足式(9)所有边界条件,并使C=0
由于qV在θ=π/2处和弹性抗力在θ=π/4处出现间断性,故将式(10)代入式(8)所得残函数有3种形式:
在0-π/4子域:
式中:
s° (m)=m5-2m3+m; s (m)= s° (m)+ ƒ(mkw+kv/m)(12)
取权函数集Wj(θ)=cos(jθ)(j=1,2,3,…,n),相应其任一项的全域伽辽金权残方程为
WjRIdθ= Wj RI1dθ+ Wj RI2dθ+Wj RI3dθ=0(13)
将式(11)代入后,注意到(图1):
qH(θ)=0.5(qH1+ qH2) -0.5(qH2-qH1)cosθ,
sin2θcos(jθ)dθ=[sinθ+sin(2+j)θ]/2,
qH(θ)sin2cos(jθ)dθ=( qH1+ qH2)sin2cos(jθ)dθ-( qH1+ qH2)×(sinθcos(jθ)dθ+sin3θcos(jθ)dθ);
(2)p0(θ)=rs(H+ RH-RHcosθ),=rsRHsinθ,
cos(jθ)dθ=rsRHsinθcos(jθ)dθ.
于是得到全域伽辽金权残方程(式13)的通式:
(s° (m) sin(mθ)cos(jθ)dθ+s(m)sin(mθ)cos(jθ)dθ)Am
=ƒ(-2rh+ rsRH)sinθcos(jθ)dθ+ƒ( qH1-qH2)( sinθcos(jθ)dθ, (14)
(j=1,2,3,…,n)
式中:
sin(mθ)cos(jθ)dθ= (15)
将对应于各权函数Wj(j=1,2,3,…,n)的权残方程依次组合并写成求解Am的矩阵形式为:
Am=[Km,j ] Tj (16)
当选定试函数项数m后,权函数项数即一定(j=m),所以, Am的系数矩阵[Km,j ]和荷载项列阵 Tj 均可预先由式(14)列出供实用;划去相应的行和列,它还可以用于项数小于m的情况.
由式(6)、(3)、(1)分别列出内力 通式为:
在求0-π/4域的轴力时,应令km=0;求π/2-π域的轴力时,应令qv=0。
计算表表明,试函数取至8项已有较稳定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兹列出m≤8相应的式(16)、(17)的具体生生世世[见附录式(18)-(22)]以便实际使用.
四、算例
图3岩层中钢筋混凝土圆形隧洞结构,RH=1.35m,h=0.2m,EI=1.69×104kNm2,rh=24.53kN/m3,rs=9.18kN/m3,qv=333.43 kN/m,H=10m, kw= kv=1.96×104 kN/m3 .计算其内力。
解:取m=1-8,由式(12)算出s°(m)和s(m),汇同其它已知值由式(16),(18),(19)解得
将Am代入式(20)-(22)即得各项内力值(表1).表中还列出了目前常用的假定地层抗力法(O.EByraeba法)和自由变形法以及本法不计切向弹性抗力( kv=0)的结果,以资比较.
参考文献
[1] 范钦珊工程力学2005年.8月
[2] 王焕定结构力学2006年.8月
[3] 计志也,泥浆中空蚀特性研究.第三届全国空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
[4] 陆力,固液两相流中的空泡溃灭研究.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研究生论文,1988年.
[5] 黄继汤,空化现象研究中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清华大学学报,1988年第29卷第5期.
作者简介:
这是一段感动异国他乡的父爱传奇:中国女留学生李箐在挪威即将研究生毕业时,却因车祸不幸成为“植物人”。其父对爱女永不言弃,不仅成功将女儿唤醒,而且精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千方百计支撑起女儿前进的信念。李箐在父亲的帮助下,大脑逐渐恢复了功能,通过努力终于获取硕士学位。这对坚强父女在挪威创造的“中国奇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外国人,甚至连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都特招李箐为该校博士研究生……
父亲特殊“留言”唤醒植物人女儿
李箐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排行第三,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李箐从小就聪明伶俐,是全家人的骄傲。1994年,年仅16岁的李箐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199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1999年,李箐参加了托福考试,很快就接到了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全额奖学金。
距离挪威首都奥斯陆700公里之外的卑尔根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大学则是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学之一。李箐在异国他乡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知识,转眼到了2002年,这年夏天李箐就能取得卑尔根大学的硕士学位了。这时,李箐不仅收到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名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还和男友订了婚,美好的前程和幸福的明天都在向李箐招手。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却彻底改变了李箐的命运。
那是2002年1月17日早晨6时55分,李箐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打算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验。就在她准备穿越斑马线的时候,一辆违规行驶的汽车突然从对面疾驶而来,把李箐撞出十米开外。李箐当即就不省人事。几分钟后,急救直升机把李箐送到了霍克蓝医院……
生理残疾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心理的残疾。
望着浑身插满了管子,完全靠机器维持生命的李箐,医生无奈地告诉前来看望李箐的中国留学生同学:李箐很有可能永远醒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母语唤醒法刺激她大脑深处潜藏的记忆。李箐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因为签证问题,一时不能赶到挪威。于是,中国留学生们就用中文的语言环境每天轮流跟昏迷中的李箐说话,给她阅读中文报纸杂志。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李箐仍然昏迷不醒。
随后,李箐的母亲和姐姐赶到了挪威,她们一遍遍地呼唤着李箐的乳名,但李箐依然没有任何反应。专家给李箐下了诊断书,认定她的存活率仅为3%,即使能活下来,也只能是一个植物人。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信息很快传到留守在国内的父亲李文纯耳中。李文纯此时已年过花甲,听到妻子的哭诉后,恨不能马上飞到女儿身边。但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清醒理智,女儿身边有很多亲人可以照顾她,自己要做的是在国内为女儿寻找治愈的希望。他开始四处寻医问药,最后,北京一位脑外科专家告诉李文纯,要想唤醒植物人的意识,最好是让植物人最亲近最信赖的人每天在她耳边呼唤。
既然有1%唤醒的希望,李文纯决定尽100%的努力,他知道李箐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就是他了,自小李箐就把父亲当做偶像,最听父亲的话,发誓要超越父亲。可现在自己不在女儿身边啊!李文纯突发灵感,何不把自己想对女儿说的话录成磁带寄到挪威呢?
李箐生日这天,李文纯在录音机前对李箐说:“女儿,爸爸叫你呢!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在叫你,你听见没有,你能给爸爸打个电话吗……”“女儿,我会很快到挪威来看你,你说过要带爸爸游遍挪威,爸爸一直在期盼这一天呢。你别睡觉,别睡那么久,醒来和爸爸说说话。”录完两盘录音带后,李文纯马上用国际快递寄到挪威。
一天,当李箐的母亲打开丈夫新寄来的第43盒录音带播放给她听时,她惊奇地发现女儿的双眼竟然睁开了。
父亲的声音居然唤醒了女儿,李文纯决定立即飞往挪威。当李文纯赶到霍克蓝医院时,发现李箐烦躁不安,并用英语胡言乱语。原来李箐虽然苏醒了,但她却不会说母语,第一语言竟是英语。李箐清醒过来后,见自己脑部受了严重伤害,半个脑袋都坍塌了,面孔极其丑陋,是重度伤残病人,她开始自暴自弃,尤其是只要一看到亲人就非常激动。
李文纯恰在这时赶到!他给李箐的康复带来了奇迹。
慈父“设谋”扬起女儿奋进的风帆
见到父亲,李箐果然平静下来。但很快李箐的态度再次恶劣起来,开始故意为难父亲,把手边的东西摔一地,不和父亲说话。每次李箐发脾气,李文纯就默默地走出病房,等女儿平静下来,他再回来,慢慢收拾,然后像没事一样,继续照顾女儿。渐渐地,李箐再也不忍心伤害年迈的父亲,接受了父亲的照顾。
虽然李文纯在医院精心照顾李箐,但她的病情丝毫不见起色。最后,医生下结论说,李箐存在着严重的语言和肢体活动障碍,从此将失去工作和自理能力。医生无奈地告诉李文纯,李箐再躺在医院治疗已经没有意义,应该出院到康复中心进行锻炼。
几天后,在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的帮助下,李箐被转到卑尔根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李箐得到了包括医生、理疗师、动力疗法师、心理学家、语言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在内的全套的治疗和服务。
然而,在康复中心,父女俩依然很艰难,由于李文纯既不懂挪威语,也不懂英语,与人交流非常困难,有时想出去走走,也没人会和他说话,每天只能守着李箐,有什么事情还得请当地留学生帮忙。而李箐的情况仍然糟糕,她除脑伤外,左膝髌骨韧带损伤,不会走路,说话口吃,不能与别人正常交流。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对自己越来越失望,脾气也愈来愈暴躁。一天,李箐找裤子时突然情绪失控,将衣服扔到地上,椅子掀翻,冲着李文纯大喊:“你为什么赖在这里不走,你走……”
李箐不断发脾气,让李文纯心里非常难受,为了让女儿安静,李文纯经常在走廊上溜达,只有等女儿睡熟后,他才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守护女儿。一天,李文纯刚出去吃完午饭回到医院,刚走到李箐的病房门口,发现李箐手拿铁丝在触弄电源插座,被电流击打得痛苦不已。李文纯上前紧紧拉过女儿,大声对她说:“孩子,你可不能寻短见啊!你有个三长两短,爸爸也不想活了!”为防止女儿再次自杀,李文纯决定留下来为女儿的生命护航。
令人欣慰的是,李箐用渐渐康复回报着父亲,她慢慢学会了走路、吃饭。
李箐的病情引起很多同学的关心,大家纷纷来电来信问候他。接到同学的来信,一开始李箐非常高兴,但渐渐地,她一接到同学的消息,就情绪低落了。原来,在病床上躺着的这几年中,李箐的同学们正在世界各地建功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她却成了废人一个,李箐深受刺激,因此,刚刚被唤醒的激情再次在李箐的心中黯淡下来。李文纯知道这次的挑战更大,光靠他一个人鼓励李箐已经不够了,他必须发动请求更多的人来帮李箐。李文纯获取了李箐同学的电话后,逐一打电话给她的留学生同学,说明李箐目前的身体现状,并与他们一起商讨如何让她尽快康复,投入到新生活中去。
收到李文纯的电话,同学们都万分震惊。很快,一封封电子邮件,一个个问候电话开始从四面八方飞到李箐的身边。同学们赞誉李箐顽强与生命抗争的精神,称赞她是留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李箐要好的男同学,在这时给李箐写来了爱慕的情书;和李箐昔日竞争激烈的同学,也打电话来向李箐挑战,希望她能康复起来,只有她才是竞争的对手……
刚开始,李箐还将信将疑,可一个又一个口吻一致的电话和电子邮件,李箐开始相信了。让李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持久……她开始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急切地想尽快回到同学们中间去。
女儿学位证书中写满如山父爱
2005年4月,凤凰卫视在获悉李箐与生命抗争的消息后,派记者来到挪威拍摄记录片。李文纯在凤凰卫视记者的陪同下,带李箐再次来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在医院里,大家都为李箐的迅速恢复感到惊讶。医生欣喜地告诉凤凰卫视的记者:“李箐的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可喜的提高,她能恢复成今天这样,99%都归功于她伟大的父亲啊。”
李文纯闻言,老泪纵横,自己的心血和努力被证明是成功的。李文纯希望下一步帮助李箐恢复智力,他向有关专家请教,挪威著名的康复专家告诉李文纯说,大脑伤残者智力恢复拖的时间越长,康复的速度就会越慢。李文纯根据专家的建议,看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为女儿制订了一套全新的“教育”方案。
在李文纯一步步的引导下,李箐的智力恢复得非常快。但有时候,李文纯分明看到李箐眼睛里流露出焦急的眼神,李文纯明白,在女儿的大脑里同样存在着一种信念,她希望自己早日康复,追赶上昔日的同学们。
为了让李箐恢复智力,李文纯想出了各种办法,他带李箐到挪威著名的智力发展中心进行语言训练;带李箐看许多提高智力的书籍和电影……有一次,李文纯带女儿到卑尔根大学进行体能恢复锻炼,他惊奇地看到李箐在大学里心情非常舒畅,离开校园时还恋恋不舍。或许只有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李箐才有可能迅速恢复记忆。于是,李文纯决定带李箐到学校去旁听。
李文纯每天都带着李箐奔波在各个教室中,中学的课程学完了,李文纯又带着李箐跳级到高中部。在知识的海洋中,李箐的智力恢复惊人,她很快就超越了班里的同学,一次比一次跳级。然而,到了大学,李箐的学习遇到了困难。大学的教程,不但李箐听不懂,李文纯也听不懂,李文纯只好每次都厚着脸皮找中国留学生借笔记,请他们教自已,然后再回来教女儿。六十多岁的老人重新学学内容,其困难可想而知。但为了女儿,李文纯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他认真做好女儿的“勤务兵”,一点都不敢懈怠。
李箐也非常听话、刻苦,她明白如今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起来也是劲头十足。
经过长达3年的刻苦努力后,2008年7月,经相关专家测试,李箐的智力已恢复到研究生水平!听到结果,李文纯和女儿紧紧拥抱在一起。6年了,从医生宣告李箐是植物人到今天整整6年了,那个聪明、让家人骄傲的李箐又回来了,为了这一天,父女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奇迹真的在李箐身上出现了。
虽然智力恢复正常了,但李箐知道这并不是她的目标,她要突破自我,创造奇迹。很快,她就将研究生学位作为他攻克的目标。在挪威,研究生入学容易、毕业难,要想获得研究生学位,必须要经过多名专家反复认真的考核。
2008年10月,李箐撰写的研究生论文在专家的严格审核下,终于获得通过。时隔6年后,李箐得到了失而复得的硕士学位。李箐重获学位的消息在挪威传开后,很多人都被李箐与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感动了。
挪威一位记者采访李箐:“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取得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成功?”李箐深有感触地回答:“被厄运笼罩时我也曾悲伤地哭泣,可眼泪不能让我站立。生理残疾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心理的残疾。而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让我树立了人生的信心。”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合作导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101-05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它不仅包括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改革,还应包括培养模式的改革。关于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少学校在尝试建立“双导师”制。早在2007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就提出,研究生的培养要发挥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鼓励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作为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倡导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度联合培养研究生。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年聘请了近40位商界精英为该院MBA社会兼职导师,这些社会导师将与校内名师一起指导100多名MBA学生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山东大学也颁布了《山东大学实施双导师指导研究生暂行办法》,决定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实行双导师制。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与加工专业与上海宝钢合作,聘请上海宝钢业务与科研骨干为该专业的合作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南开大学在MBA培养中也聘请有学识、有经验、有业绩的成功企业家和管理者作为合作导师。当然,还有很多学校在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模式。本文对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模式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 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模式产生的机缘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研究生就业的讨论,我们知道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就业率越来越低。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数量太多,据统计,全国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23人上升到2007年的十多万人,人数增长了448倍。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292所,2005增长到559所,2007年全国已有603所法学院系,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数十万。而在1977年刚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仅招收200多人。招生规模逐年增大,然而社会需求并没有急剧增长。就业率低不代表专业冷门,从这几年的研究生招生来看,法学专业报考的学生人数与录取人数在高校专业设置中都处于前列。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招收法学研究生的学校,平均每个研究生导师每年至少招收3名研究生。法科研究生招生热、就业冷给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很多严峻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扩招与导师数量不足的矛盾。随着近几年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导师数量也有所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扩招需求。一个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是正常的,二十几名的也常见。这样,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提出了挑战。此外,导师还有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每年指导如此之多的研究生,如何保证培养的质量,这是很多学校正在面临的问题。
第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够。这几年有一些学校在试点缩短研究生学制,法学研究生学习年限仅为两年。一年就将课程学完了,紧接着就是安排论文开题与写作,时间特别紧迫,第一年还是新生,第二年就是毕业生了。加上现在就业率低,就业难度增加,很多研究生更多关注就业。这样,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系统,那就不得而知了。更何况,在法学研究生招生中,有一些学生是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的,对于这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就更让人怀疑了。
第三,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矛盾。尽管研究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与其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是成正比的。在现行的法学研究生培养中,有这样一种倾向,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学科性质来讲,法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来得以体现。近几年的就业率低与法学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低下不无关系。
第四,导师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作为研究生导师起码应具备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对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状况有所了解,并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教学生如何学习、研究与实践。但是我们也发现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导师,知识已经很陈旧,科研也多年不做,对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不甚了解,加上指导学生数量众多,这样的导师如何能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呢?也不乏这样的导师,他们在自己的专业学科中不断钻研,对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很多,但缺乏指导能力,不知如何指导研究生。
上述情况都难以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为此,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应吸纳国内外优秀资源,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多方吸纳人才,特别是充实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精英,形成多元化、高学术含量的专兼职导师队伍”[1]。也有学者认为:“建立合理的导师引入机制,建设兼职导师队伍,既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数量扩张的需要,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2]山东大学2006年专门出台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遴选办法(试行)》,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二、 “合作导师”模式与“导师组”培养模式
现在各高校探索的“合作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所产生的“合作导师”一般是校外或是本专业研究生导师以外的人员,它并不是指在校实施研究生培养的本专业的其他导师组成员。
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点的设置是按照二级学科的专业点来设置的,如法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法学理论、法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二级学科,从而形成该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研究生招生就是按二级学科专业点来设置招生指标的。应该说,一个专业点的招生应至少具备3位研究生导师,有符合研究生培养的师资梯队。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点的设置必须具备“导师组”这样的基本条件。比如,我们设置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至少得有3个从事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同时应有其师资梯队,从而保证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点来讲,该院现有5位导师,专业研究方向有法哲学、民间法、法律方法论、立法学、法律经济学,不仅如此,我们还有除导师以外的师资梯队,不仅保证了专业课程的正常开设,而且能充分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组”培养模式很多国家都在采用。在美国,研究生不只有单一的导师,“每个学生注册后都有一个指定的论文委员会进行指导。这个委员会由3到4名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教授组成,其中一名是主要导师”[3]。在英国,虽然学徒制的研究生教育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一些学校尝试建立研究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培养[4]148。
研究生培养的“导师组”模式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研究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但是在课程教授上一位教师并不能完成所有该专业培养计划所要求设置的课程,对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整体上、系统地把握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而不是只陷入自己某一个专业方向的知识。同时,这种一个专业多方向的学科知识也是我们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所必需的。二是开拓学生的思维。“相同的研究生教育,在不同的导师指导下,学生得到的收益是千差万别的。”[5]虽然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起主要作用,但是在“导师组”培养模式下,一个研究生可以得到多位导师的指导,取长补短,收益很大。
如果说研究生培养的“导师组”模式是对“单一导师制”模式的有益补充,那么,“合作导师”制则是尽可能地拓宽研究生培养的外在资源。只不过,“导师组”模式是研究生在本校获取除自己导师以外的其他导师资源,“因为指导小组的环境一般是一个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环境,多数学生希望可以指望利用小组其他人的资源,补充从导师处未能获得的资源”[4]148。而“合作导师”模式则是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更有力地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比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组”模式,“合作导师”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的资源更多种多样。比如说,一般“导师组”培养模式偏重课程的讲授,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如果吸收来自实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研究生合作导师,那么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以法学专业来说,它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主要是为公检法等实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但“导师组”成员因为都是本校本专业的教师,理论知识、研究能力可能较强,但对法律实务缺乏有效的指导,而聘请实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可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践基地以及进行法律实务方面的指导。聘请国外的研究生合作导师,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国外资源,加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因此,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合作导师”模式相结合,唯有如此,才是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的必然选择。
三、 合作导师的产生、类型及保障措施
“合作导师”的聘请面向什么样的对象呢?山东大学的规定明确了合作导师聘请的范围:“我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开展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工作的需要及与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厂矿企业、大型医院和艺术团体等的合作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聘任校外研究生合作导师。”见《山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遴选办法(试行)》。
那么合作导师如何产生或聘请呢?各个学校的做法有所不同,但大致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学校规定“合作导师”的名额及基本条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另一种就是由各个学院甚至各位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推荐一些人选,由学校根据一定的条件选拔产生,也有可能是各学院自行聘任,学校予以认可。
当然,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各个学校的规定可能有所差异,但“一般情况下,一名合格的导师应具备四项基本素质,即有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切实的指导能力和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6]。具体来讲,合格的合作导师应具备:
第一,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或者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以法学专业的合作导师来讲,一般应是法学专业毕业的从事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人员,具备最起码的专业知识。
第二,具备“指导”的能力。有了知识还不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合作导师”也是导师的一种形式,导师重在“导”,导是引导、倡导、教导,对学生的专业研究、实践能力等有一定的指导性,能够完成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指导功能。
第三,具备一定的德行素质。从事理论研究指导的“合作导师”自己要具备一定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责任感,并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在实践部门工作的“合作导师”,应具备从事某一具体实务工作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并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当然,因为合作导师的类型有差异,在设置不同类型的合作导师条件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聘任条件。那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设置哪些类型的合作导师呢?我们认为,因为不同专业的性质,可能对合作导师的类型要求有所不同。通常有这样的几种类型:
1. 实践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所谓实践指导型的“合作导师”主要是指那些来自于具体实务部门能够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合作导师”。一些学科实践性较强,如法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这种类型的合作导师可以从公检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他们从事具体的法律实务工作,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 实验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所谓实验指导型的“合作导师”主要是指那些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实验条件较好的实验室,能够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指导的“合作导师”。这种类型的导师主要是满足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需求。一些学校因为实验条件受限,那么通过聘请某些或某个实验室的人员为合作导师,不光能提供优质实验条件,还能够切实指导学生做一些高难度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课程讲授型的“合作导师”。课程讲授型的“合作导师”主要是指那些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着研究专长的本专业的权威人士或专家学者。现代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但是在某些学校因为师资队伍的缺乏或导师组的不健全,有些课程无法开设或开设的水平不高,因此,为了满足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这些学校可以尝试聘请一些课程讲授型的“合作导师”,专门讲授一门或两门课程,以弥补本校师资力量之不足。当然,有些时候,为了达到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目的,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国内外本专业的专家学者作为“合作导师”,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场或几场前沿讲座。
4. 论文指导型的“合作导师”。论文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是指能够对研究生的论文提供指导的专家、学者或其他人士。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一个导师指导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研究生在一些学校已成为常见现象。但由于研究生数量过多,导师无法对每位研究生进行细致的指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聘请一些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做出成就的学者、专家作为合作导师,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当然,在研究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因为导师研究领域与方向的差异,对某一个课题研究或了解不多,聘请对该课题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作“合作导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然而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合作导师”制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有:
其一,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实施“合作导师”制培养模式以后,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要作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课程的设置、社会实践学分、实验课程与时间的安排等。
其二,培养经费的保障。实施“合作导师”制度培养模式,需要相应的培养经费的保障,如购买实验器材、指导教师学习实习的路费及其物质补贴等其他花费。虽然实施“合作导师”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同时也需要增加相应的培养经费,才能切实保障这项制度的实施。
其三,合作导师的考核机制。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合作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聘请合作导师的学校应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待遇与精神奖励措施。同时,应建立合作导师的定期考核制度,“要发挥双导师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大工作考核力度。要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对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定期考核”[6]。
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导师”模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今天,它为解决当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国传统的导师组培养模式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方式,然而它仅限于研究生专业知识、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视野以及专业研究生思维上有重要意义,但对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仍有不足,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多元化需求有效结合,“合作导师”模式则无疑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当然,在实施这种模式时,学校要对合作导师的指导素质与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性质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多元要求,我们可以确立“实践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模式、“实验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模式、“课程讲授型”的合作导师模式以及“论文指导型”的合作导师模式,学校及学院应尽可能为合作导师开展工作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从“合作导师”模式在山东大学实施的效果来看,它还是有着广泛的前景以及普及实施的意义的。而且实践也证明,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在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实践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上是一种机制创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契合了当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创新要求与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 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1133.
[2] 马革兰,连 漪.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3164.
[3] 张记龙,李飞跃.中美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措施比较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984.
[4] 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冉盈志,汪寿阳.科研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721.
[6] 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9193.
A Probe into the Mode of “Cooperative Supervisor” in Cultivating Postgraduates
WANG Quan-sheng, CHEN Guang
(School of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Weihai 26420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