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房屋结构设计论文

房屋结构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房屋结构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房屋结构设计论文

第1篇

1.1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

使用寿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多数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受到使用功能的改变、火灾、地基不均匀沉降、超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寿命缩短的很严重,而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正好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

1.2增强房屋建筑耐久性

房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可以从结构上使建筑物耐久性得到加大。

1.3提高房屋建筑抗震性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的发生为社会发生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地震频现,因此在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应该对抗震性给予充分重视,结构加固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既有房屋建筑稳定性得到大大加强,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而更好的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2我国房屋建筑施工加固设计的使用现状

2.1房屋建筑施工加固技术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同时密集化与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尚未形成相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进行体系建设。正因为房屋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完全依靠传统体制,这样会使产业升级技术的更新换代受到影响,或者产业升级速度太慢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市场创新受到影响,加上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在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创新实践和运用,这样才能对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进行有效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很容易会不适应实际的市场需求,加上一些新的技术成果容易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进而不能及时进入到建筑施工之中。

2.2建筑施工技术与理念非常落后

科学的理论与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建筑行业中也是如此,企业领导、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与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从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来看,很多企业领导者、项目负责人不重视施工技术、材料的创新性,严重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程建设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始终沿用着传统的思路,不重视引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在理念与施工上不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施工企业严重忽视了建筑技术在创新工作上的重要性,以上这些因素是造成房屋建筑创新性缺乏的重要原因。

3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几种加固设计技术

3.1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在建筑加工施工中十分常见,这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加固施工的时间比较短、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需要加湿、外观损害比较少等,因此不能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但是因为加固技术的效果主要由建筑结构胶的质量所决定,所以粘合的材料与施工水平都会随建筑物的加固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一般来说这种技术经常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薄弱部位以及受拉区的静态固件中使用。

3.2增补受拉钢筋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中一些受力集中的地区,使受拉钢筋得到增加,利用这种方法对梁体结构的承载力水平进行改善。在这样的过程中,增补钢筋和既有梁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可以利用全焊接与半焊接等方式来实现。在二者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干法外包与湿法外包两种方式之间进行灵活的选择。

3.3外包型钢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用型钢外包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四角上,这样一来原来的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干式与湿式两种外包方法,一般来说湿式外包型钢法比较常用,这种方法可以使结构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外包型钢法的受力非常可靠,同时施工方法也非常简单,但是需要用到的钢材量非常大,同时加固施工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一般房屋建筑的加固不会使用这种方法,而选择将这种技术用在建筑物梁、柱等位置上。

3.4碳纤维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树脂胶结合擦聊将碳纤维板粘贴在结构的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结构承载力得到提高,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它的强度比较高、材料的重量比较小,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对材料腐蚀等问题进行考虑,此外适用的领域也非常广,施工材料价格比较低,因此成为现代结构加固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加固技术。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耐高温性能并不强,一般来说要求在温度环境60℃以内使用,否则就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

3.5预应力加固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施加预应力的钢绞线、钢拉杆等对结构构件承载力进行提高,它是一种集加固、卸载以及改变结构受力于一身的加固方法。因为受到荷载与预应力的双重作用,使拉杆出现了轴向拉力预应力偏心受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构件的抗弯能力得到了增加,同时外荷载效应得到了减少,最终使结构受弯变形的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施工机具设备与工序,并要求在60℃以内的温度环境中应用,否则就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

4结语

第2篇

论文参考文献真实规范的写作可以方便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学术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文献信息,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对这一学术问题研究的程度。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欣赏。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烽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思路优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497-497.

[2]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283-283,286.

[3]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313-314.

[4]周翱.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10-710.

[5]梁辉辉,杨鑫.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390-390.

[6]伍后胜,庞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18):114-114.

[7]朴洪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4,(7):145.

[8]刘立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7):208-208.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世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2005

[2]陈肇元,土建结构工程与耐久性[M].2003

[3]杨云峰.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4]王建军.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N].伊犁日报(汉),2006

[5]董心德,叶丹,张永平,蔡世连.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念[j].中国产业.2010(12)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杂志

[4]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5]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

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六个特点,并介绍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万栋,建筑面积达到2亿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深圳地王大厦81层,高325米;广州中天广场80层,高322米;上海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另外在南宁市也建起第一高楼:地王国际商会中心即地王大厦共54层,高206.3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作为土建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基本原则。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一)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二)侧移成为控指标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qH4/8EI)。

另外,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的出现、侧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否则会产生以下情况:

1.因侧移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尤其是竖向构件,当侧向位移增大时,偏心加剧,当产生的附加内力值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导致房屋侧塌。

2.使居住人员感到不适或惊慌。

3.使填充墙或建筑装饰开裂或损坏,使机电设备管道损坏,使电梯轨道变型造成不能正常运行。

4.使主体结构构件出现大裂缝,甚至损坏。

(三)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四)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昧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高层建筑重量大了,不仅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震剪力大,还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对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从而造成附加弯矩更大。

(五)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六)概念设计与理论计算同样重要

抗震设计可以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部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在一定的假想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的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去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在设计中把握好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

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

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4)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是由若干个巨柱(通常由电梯井或大面积实体柱组成)以及巨梁(每隔几层或十几个楼层设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层楼高度)组成一级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它只是将楼面荷载传递到第一级框架结构上去。这种结构的二级结构梁柱截面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平面空间。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结构体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也可应用,如薄壳、悬索、膜结构、网架等,不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等四种结构。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第4篇

关键词:砼小型空心砌块墙体,裂缝

 

砼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普遍会发生开裂现象,再加上外墙面渗水和隔热效果差,也影响到这些墙体材料的应用,本文归纳各种裂缝状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几项主要了防裂措施与大家讨纶。

1.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小型砌块的干缩变形问题

一般生产小型号砌块的厂家,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虽存在产品强度偏低的质量问题,但墙体开裂很少发生在砌块本身。为了加快推放的周转场地,提高产量,砌块在厂内仅静置几天就售出,施工单位缺乏材料管理把关,使砌块砌筑后易发生很大的干缩变形.

1.2屋面温差应力问题

平屋面保温隔热层性能差,或是屋面隔热层放到最后施工,层顶温度高,而屋面下墙保温度低,上下温度差到20-30゜C,使屋面系统产生了剧裂的温度变形,加上屋顶墙体轻,墙体自重产生的正应力小,使之引起的砌块的摩擦力也就小,而在门窗四角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在产生较大的约束力的部位如接近房屋顶端1-2个开间的屋檐下墙面或在窗口角出现斜裂缝,或在屋顶梁底与墙体梁面处出现水平裂缝。

1.3施工问题

砂浆饱满度不够,厚度不足。

1.4砌体的构造措施问题

如房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没有按相应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就削弱小型砌块的抗裂性,易造成裂缝。

2.对照有关技术要求,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2.1设计和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建筑设计平面布置应规正,布置均匀对称,应采用合理结构措施,加强地基及圈梁的强度,增强基础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协调能力,用以提高建筑物整体性的抗侧力能力。

2.2提高砂浆的粘结性能

宜采用较大灰膏比的混合砂浆,可优先采用聚物砂浆,提高砂浆和粘结强度,增强其弹性模量降低砂浆的收缩性,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2.3要严把材料关

小型砌块生产后养护龄期不足28d的不得使用小型块严禁浇水砌筑或先温润再砌筑,天气干燥时可稍喷水湿润,不得使用饱和水的小型砌块,雨天砌块和已砌墙体应遮盖防雨。砌体施工中砌筑工艺应合理,做到灰缝饱满,错缝搭接,小型砌块孔肋相对,对于承重墙小型砌块,粘土砖等不同品种不得同层混砌。论文格式。论文格式。

2.4减少屋面温度变形的影响

在屋面板施工完毕后,应抓紧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对现浇屋面,要加强顶层屋面圈梁,并在屋面板或圈梁与支承墙体之间采用隔离滑动或缓冲层做法。论文格式。对预应力多孔板屋面,要注意,做好屋面板与女儿墙之间的温度伸缩缝。在平屋面的适当部位,要设分格缝。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门式刚架,适用范围及结构形式,材料选用,风荷载,支撑布置,保温隔热

 

0 前言

近几年,门式刚架房屋在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利用,这种房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适用,适用范围包括工业厂房、库房、值班室、车库等建筑,主要形式见图1。结合近几年的工程设计,谈一下门式刚架房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适用范围及结构形式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简称门式刚架规程) 第1.0.2条指出门式刚架结构适用于主要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无桥式吊车或有起重量不大于20t的A1~A5工作级别的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房屋钢结构设计。

门式刚架的跨度宜采用9~36m,高度一般为4.5~9m,当有桥式吊车时高度不宜大于12m。

实际工程设计时,由于工艺专业要求或其他条件要求,门式刚架房屋的高度可能超过规范限制,或吊车起重量超过20t,此时已经超过门式刚架规程的应用范围,应按照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

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体系中,屋盖宜采用压型钢板屋面板和冷弯薄壁型钢檩条,主刚架可采用变截面实腹刚架。主刚架斜梁下翼缘和刚架柱内翼缘出平面的稳定性,由与檩条或墙梁相连接的隅撑来保证。

2 材料选用

2.1 规范规定材料选用,及基本设计规定

门式刚架的主要承重构件应采用Q235B、C、D碳素结构钢或Q345B、C、D低合金高强度钢。

在抗震区,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由于单层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自重比较小,设计经验表明,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一般不需做抗震验算,当为8度及以上时,横向刚架和纵向框架均需做抗震验算。

对轻型房屋钢结构,当由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控制设计时,尚应针对轻型钢结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构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采用螺栓连接;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连接处宜加腋以提高该处的承载力,该处附近翼缘受压区的宽厚比宜适当减小;柱脚的抗剪、抗拔承载力宜适当提高,柱脚底板宜设抗剪键,并采取提高锚栓抗拔力的相应构造措施;支撑的连接应按支撑屈服承载力的1.2倍设计等。

2.2 经济性比较

进行工程设计时,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进行结构经济性比较,保证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比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一榀刚架(高度为13.28m,跨度为66m),在满足受力条件下,采用Q235B钢材时,单榀刚架的重量为12.39t,采用Q345B钢材时,单榀刚架的重量为10.52t;按江西地区的报价,Q235B钢材的造价为5000元/t,Q345B钢材的造价为5550元/t;这样,采用Q235B钢材时,单榀刚架造价为6.2万元;采用Q345B钢材时,单榀刚架造价为5.84万元,经过综合比较材料选用,采用Q345B钢材比较合理。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设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对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优化结构方案,可为业主节省一定投资。

3 风荷载计算

3.1 规范选用

轻型房屋钢结构的风荷载,是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以下简称荷载规范)为基础确定的,当柱脚为铰接且刚架的1/h小于2.3和柱脚刚接且1/h小于3.0时,采用荷载规范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进行刚架设计偏于安全;而在其他情况下,按门式刚架规程计算偏于安全站。设计时,应注意区分以上情况,避免一律采用门式刚架规程设计,影响结构安全。

3.2 参数选用

参考国外规范,按门式刚架规程计算风荷载时,基本风压值应乘以综合调整系数1.05。

设计刚架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应分别按四种受力模型取值,既端区封闭式、端区部分封闭式、中间区封闭式和中间区部分封闭式,在不同位置及是否封闭状态下,刚架体型系数取值是不同的。许多设计者往往仅取中间封闭区计算,而忽略其他位置的刚架验算,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时端区受力可能更大。此外,房屋布置天窗或有高低跨时,体形系数应严格按规范取值,不得混淆取值。檩条设计也有同样的问题。

4 支撑布置

门式刚架房屋应设柱间支撑及屋面支撑,支撑可采用钢管、角钢、槽钢、圆钢等截面形式,支撑布置除应满足门式刚架规程第4.5节要求以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4.1 带吊车结构

刚架跨度大于18m且设有起重量≥16t的吊车时,宜在刚架端节间增设纵向支撑。当吊车起重量为20t时,宜在牛腿顶标高处沿纵向刚架柱外侧之间设型钢水平系杆。

4.2 无法设柱间支撑结构

对于无法设置柱间支撑的低矮门式刚架房屋(如车库),宜在纵向刚架之间设置刚接型钢梁,保证纵向稳定。

4.3 增设分配梁

当山墙抗风柱位置不在屋面横向支撑节点附近时,应在支撑交叉点处增设分配梁。

4.4 柱脚锚栓

计算设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上拔力时应记录柱间支撑产生的最大竖向分力材料选用,这是门式刚架规程第7.2.19强条规定,但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对于设吊车或者其他水平荷载较大的房屋,柱间支撑产生的上拔力较大,如果不计入,可能会造成锚栓被拔起的严重后果。

5 保温隔热

屋面和墙面的保温隔热构造均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屋面保温隔热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1.在压型钢板下设带铝箔防潮层的玻璃纤维毡或矿棉毡卷材;若防潮层未用纤维增强,尚应在底部设置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织物等具有抗拉能力的材料,以承托隔热材料的自重;

2. 金属复合夹芯板;

3. 在双层压型钢板中间填充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隔热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1. 采用与屋面相同的保温隔热做法;

2. 外侧采用压型钢板,内侧采用预制板,纸石膏板或其他纤维板,中间填充保温材料;

3. 采用多孔砖等砌体。

6 结语

还有其他问题,如刚架在施工中应及时安装支撑,严格执行规定的安装顺序;柱脚底板下面的每根锚栓,应设置调整螺母,校准后进行二次灌浆;底板的连接、柱与牛腿的连接、梁端板的连接、吊车梁及支承局部悬挂荷载的吊架,不得采用单面焊等,不再一一例举,希望以上问题能对读者今后的设计起到有益作用。

参考文献

[1]CECS 102: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2]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第6篇

关键词 :轻型钢结构 门式刚架 优化

Abstract: the door frame is typical of light steel structure, it has to save material,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thus as the current domestic industry workshop of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light steel structure. The door fram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teel structure with ordinary compared both consistency, the door frame characteristics of lies mainly in its nod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oor frame design of som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bring up for the designers

Keywords: light steel structure the door frame of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3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我国钢产量的不断提高、种类不断丰富。彩色压型钢板生产的迅速发展,为轻型刚结构房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轻型钢结构房屋具有跨度大自重轻,费用低,施工迅速,施工污染环境少、造型简洁大方,以及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工业厂房、仓库、展厅等工业与公共建筑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

1 门式刚架的形势及特点

钢架结构是粱 、柱单元构件的组合体,是柱与直线型、弧线型、 折线型横梁钢性连接的承重骨架体系。其形式种类繁多 ,在单层厂房及仓库中,应用较多的为单层单跨,双跨或多跨的双坡门式刚架,它可根据通风 、采光的需要设置天窗 、通风屋脊和采光带等 。

门式钢架的整个构件横截面尺寸较小,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空 间 ,从而降低房屋的高度 ,减小建筑体积 ,在建筑造型上也较简洁美观,其次,钢架构件的刚度较好 ,其平面内、外的刚度差别较小,为制作 、运输 、安装提供有利的条件 。

1.1门式钢架 的结构形式

门式钢架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按构件体系分,有实腹式与格构式 ;按横截面组成分 ,有等截面与变截面。实腹式钢架的横截面一般为H型 ,少数为z型 ;格构式的横截面为矩形或三角形 ;按结构选材分 ,有普通型刚、薄壁型钢 、钢管或钢板焊成 。

1.2门市刚架的特点

(1)采用轻型屋面,可减小梁柱截面及尺寸,可以降低房屋的高度,从而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减小建筑体积,在建筑造型上也较为简洁美观。

(2)在多跨建筑中可做成一个屋脊的大双坡屋面,为长坡面排水创造了条件。中间柱可减少横梁的跨度,从而降低造价。中间柱可采用钢管制作的上下铰接摇摆柱,占用空间小。

(3)跨度较大的钢架可采用改变腹板高度、厚度及翼缘宽度的变截面。

(4)钢架的腹板允许其部分失稳,利用其屈曲后的强度,即按有效宽度设计,可减小腹板厚度,不设或少设横向加劲肋。

(5)竖向荷载通常是设计的控制荷载,由于结构自重很轻,地震作用一般不起控制作用,使结构设计大为便捷。

(6)支撑可做的较轻便,将其直接或节点板与钢架相连。在非抗震区也可采用张紧的圆钢。

(7) 结构构件可全部在工厂制作,工业化程度高。结构单元可根据运输条件划分 ,单元之建存现场用螺栓相连 ,安装方便快速。基础简单,土建施工量小。

2 轻型结构门式钢架设计要点

2.1合理跨度的确定

厂房的跨度主要由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决定。如何确定经济跨度,在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去的基础上,应根据厂房的高度进行确定。通常,在柱高、荷载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厂房的跨度,刚架的用钢量增加并不显著,而且这样可节省空间,降低基础造价,节约的成本较为客观。通过大量计算发现当檐口高度为 6米 、柱距为 7.5米 、荷载不变的情况下 (恒载 0.4KN/m2,活 载 0.5 KN/m2 ,基本风压 0.4 KN/m2,无吊车),跨度在18~48m之间的刚架单位用钢量 (Q235―B)为18~35kg/m2; 当檐高为 12m时(其他情况同上 ),跨度在 18~48m之间的刚架用钢量 (Q235―B)为 25~40kg/m2,当檐高超过 18m时,宜采用多跨刚架(中间设摇摆柱),其用钢量较单跨刚架节约 16.7%左右,因此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选择方案时,应选择较为经济的跨度,不宜盲目追求大跨度 。

2.2刚架最优间距的确定。

刚架的间距与刚架的跨度、屋面荷载、檩条形式等因素有关 ,在刚架在跨度较小的情况下 ,选用较大的刚架间距 ,增加檩条的用钢量是不经济的,因此从综合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确定合理的柱距才能既节约钢材,又能使设计真正作到定型化、专门化、标准化以及轻型化 。从而推动门式刚架轻钢房屋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经过大量计算,笔者发现:随着柱距的增大,刚架的用钢量比例是逐渐下降的,但当柱距增大到一定数值后 ,刚架的用钢量随着柱距的增大下降的幅度较为平缓。而其他如檩条、吊车梁、墙梁的用钢量随着柱距的增大而增加,就房屋的总用钢量而言 ,随柱距的增大先下降而后又上升。―般情况下 ,门式刚架最优间距应在 6―9m之间,柱距不宜超过 9m,超过 9m时,屋面檩条与墙架体系的用钢量增加太多,综合造价并不经济。

2.3确定科学的结构力学模型

轻型门式刚架的形式多种多样,柱脚和基础通常做成铰接,多跨刚架的中柱多采用摇摆柱。但当柱高较大时,为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的柱顶位移,柱脚宜做成刚接,多跨刚架的中柱与横梁的连接也宜采用刚架,多跨刚架的中柱与横梁的连接也宜采用刚接,多跨刚架宜做成多坡,较为节省钢材。门式钢架一般采用实腹式变截面和柱来适应弯矩变化,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除腹板高度变化外,厚度也可根据需要变化;上下翼缘可用不同截面;相邻单元的翼缘也可采用不同截面。因此,影响整个刚架用钢量的因素有上翼缘的宽度、厚度 ;下翼缘的宽度 、厚度 ;腹板的厚度;构件大头 、小头的高度 ;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互相影响,互相不独立。柱通常为楔形杆件,楔形柱的最大截面高度取最小截面高度 的 2~3倍为最优截面,门式刚架腹板主要以抗剪为主,翼缘以抗弯为主,在无振动荷载作用下,可充分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分析构件强度和稳定性,将构件设计成为高而窄的截面形式(最小截面高度宜取跨度的 1/45~1/60,截面高宽比一般为 3~5),PKPM系列软件的 STS模块截面最优化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按照构件内力来调整内力来调整尺寸,经过试算确定重量最小的截面。这种方法不但计算次数少,而且可以人工干预截面优化范围,快速的得到比较理想的截面尺寸。构件的平面外稳定可通过设置隅撑来保证,为使结构具有可靠的整体稳定性,纵向通常设置由十字交叉圆钢组成的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同事,应在柱顶和屋脊设置刚性杆。在实际工程中,当屋面与檩条连接可靠时,可利用型钢檩条兼做刚性杆。有条件时,檩条可设计成连续檩条,檩条平面外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拉条。

3 结束语

随着门式钢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提高钢结构工程设 计水平显得日益重要。对越来越多从事轻型房屋钢结构上程设计工作的从业人员 ,除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了解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安装工艺 、现场环境和相关情况,更深入地理解和 掌握规范 ,只有通过精心和合理的没计 ,才能使轻型房屋钢结构得到更大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l】樊永华.门式刚架设计应注 意的 问题[J]PKPM新天地,2008(3):25 27.

【2】《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2006年第二版:203

【3】《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2004年1月第三版:413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 张严方 性别 女 出生年 83.12 职称 助理工程师

论文题目 关于工业厂房设计中轻型门式刚架的优化 文章编号

单位名称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邮编 710082

基金项目编号

第7篇

关键词: 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不稳定性;四方形转换三角形;横向三角体式房屋;纵向三角体式房屋;确保生命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可想而知的,每当听到某地、某处发生地震时,首先最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安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再次证明了“夺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这句老话。但是当人们发现震区的很多住房竟然破碎到如此程度时,仍然感到震惊不已。大地震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如此严重,使得平时被很多人忽视的住宅结构抗震设防问题再次被尖锐地摆在国人面前。但四川汶川地震的震害也再次表明,很多结构设计合理、抗震措施到位的住宅,还是能经受住地震考验的。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目前人类尚无有效的办法来阻止它的发生,但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我们应该可以做到的。为此,我反复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把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从多角度、多方位融入于房屋建筑结构上,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一、在保留传统的房屋外观和房屋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在房屋建筑中让“四边形”构件转向“三角形”构件。 (1)、在科学论证好的地面上,挖掘一定的深度,按设计尺寸,用钢筋混凝浇灌出基础圈梁,以房屋内部的间数为单位,在四边形的圈梁中间浇灌对角的一根斜构件,让一个原四边形的地圈梁变成两个三角形的地圈梁,形成一个稳固的房屋底座,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失稳。(2)、在每一层楼层板面的四方框架内根据房屋空间大小,对应基础部分的横、纵过梁中间用钢筋混凝浇灌斜梁,使一个“四边形”的圈梁,变成两个“三角形”的楼层圈梁。 (3)、在房屋的四周墙柱中间也同样用钢筋混凝或用钢板之类的材料斜置于两柱中间,使之成为三角形构件。 (4)、在房屋内部装修上,利用三角形稳定性进行设计,比如房间的隔墙可采用对角装修,减少楼层板面的承受力及增加墙壁的稳固性。(5)、在房屋窗户的形状上进行改造。一幢楼房的窗户一层层、一排排相互对称排列在房屋的墙面上,大多是四方形结构。这些或多或少的“四边形”结构的窗户,在一幢楼上就隐藏着或多或少的不稳定性。当地震发生时的摇晃瞬间,房屋内在力的流动会使整幢房屋的无数个四边形窗户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导致房屋变形、开裂。因此,笔者建议不管什么结构的房屋窗户应该建造成三角形状,因为三角形的稳定性要比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好得多 。

二、 改变传统方形结构的建筑框架模式、让房屋的整体结构呈“三角体”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三角体”的类型,如等腰“三角体”、“直角三角体”等等。房屋的整体构造可以采用横向三角式和纵向三角式。⑴、横向三角式。周围的三面墙为垂直向上,屋顶可以建成“平顶三角式”或“三角斜面式”。整个房屋结构由周围的3个柱子和中间一个柱子组成,在楼层板面再建造对角交叉的3根大梁。房屋空间人们可根据生活需要进行装修,房屋外观式样如左模拟图①。

⑵、纵向三角式,如右模拟图 ②。优点是底宽上窄,重心均衡,基础到房顶形成金字塔形状。房屋整体结构由纵向、横向的构造件组成的“笼子”。房屋基础部分的三角形中间同样用交叉的地圈梁构成一个稳固的基础底座与房屋的出面部分紧紧地连在一起,就像一个物体放在一个平台上。笔者通过模拟实验,在同样的地质条件,同样的建筑材料,同样的施工质量的“三同”条件下,建造“四方体式的房屋”和“三角体式的房屋”,其抗震效果是“三角体式的房屋”优于“四方体式的房屋”。

三、利用楼群的三角组合,增加房屋的稳定性能

在房屋建造前,应对房屋用地进行科学的整体布局规划,相邻房屋相互协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楼与楼之间可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组成三角形楼群(园区)。由三角体式的房屋三幢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楼群。基础结合、楼角结合、三楼之间“”空间,可为休闲绿化区,楼顶可设计成“雄鹰

展翅”式的太阳能屋棚或其他式样的“三角大楼”。因为常言道:“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所以三角形楼群的科学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震效果和预防暴风的功能。如右模拟图 ③。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为了防患于未然,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建议:在房屋建筑上,把三角形稳定性原理,科学、全面地运用到房屋建筑的主体上,要大手笔的设计、大刀阔斧地改进,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在地震多发区或设立示范区建造“三角体”式的标志性样板房,为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抗震防灾安居品牌。

附:三角形楼群组合平面草图

大院心或建一幢高楼

小院心小院心

公路或 街道

参考文献

《上海房地》2008年第09期 《住宅结构抗震性的思考》作者毛京广;

第8篇

关键词:既有建筑 加层改造抗震性能 计算模型

Existing buildings with light steel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bstract: layer for steel structure is now gradually spread of form of houses with layer and transformation, in such aspects as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ecurity than concrete structure has more obvious advantag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layer for steel structure,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with light steel structure puts forward my own view.

Key words:existing buildings Add layer building

seismic performancecalcul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 A

既有建筑加层改造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房屋加层改造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各地都纷纷展开加层改造的实践。既有建筑增层改造后既美观大方、装修考究,又风格新颖、立面错落有致,具有时代感。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房屋增层工程实践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独具匠心的工程,其中部分加层工程统计见表 1.1,

表1.1部分加层工程实例

序号 工程名称 原建筑 加层建筑

1 保定市电力学校综合楼 4 层砖混 1层门式刚架结构

2 北京京西宾馆 2 层框架 1层钢框架

3 新乡百货大厦 4层 4层组合网架架

5 郑州某大学食堂 2层框架 1层刚框架

6 保定电力学校学生宿舍楼 4 层砖混 1层门式刚架结构

7 华北电力学院教学楼 4 层砖混 1层门式刚架结构

8 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办公楼 6层框架 增至12层

既有建筑轻钢整层结构的优越性

钢结构加层是目前逐步被推广的一种房屋加固与改造形式,在技术、经济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较混凝土结构具有明显的优点:

(1)钢结构建筑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加工工艺以及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所以可大大地降低造价。同时由于安装简单迅速而节省大量的施工费用,有效地缩短了工期。并使企业或开发商得以更快投产见效,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2)钢结构加层形式多样,建筑内部空间宽敞,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又可灵活布设各种工业管线,且可以保持原结构的布置不变,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采用钢结构加层在施工期间不影响旧房屋的正常使用,避免了由于施工带来的旧房屋的停止使用,造成的经济损失。

(4)采用钢结构加层不需要购置新地,很好地节约了土地面积,大量节省了征地费、拆迁费、减少住户搬迁的安置费。

(5)抗震性能好相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重量轻,且具有很好的延性,能够很好地吸收地震能量,有效地减小了地震力,从而保证了房屋结构的安全。

(6)相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建筑基本上没有建筑垃圾产生,施工过程中噪音污染微小,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基本上不产生影响。同时钢结构建筑便于拆卸、回收,可实现重复利用等优点,这些都完全符合国家对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及理念。

既有建筑轻钢整层结构在我国的研究概况

随着增层技术在我国房屋增层与改造中的应用,与之相关的技术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先后成立了“中国老教授协会全国房屋加层改造技术研究委员会”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委员会”等学术团体[1],使加展改造工程的经验交流、学术研究日益活跃。

目前我国针对混凝土结构上部加钢结构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

(1)袁文章,何小燕[2,3]以北京某医院的住院楼加层为背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进行钢结构加层的整体结构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整体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公式,并在下部为14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一层钢结构的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2)吕凤伟[4]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连接节点。对比三类加层连接节点:锚栓生根加层节点,焊接生根加层节点,增大截面生根加层节点。通过拟静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钢框架加层的加层节点、抗震评估和设计方法。

(3)张 涛,王元清,石永久,麻建锁[5]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顶部加两层纯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反应谱分析。计算表明,由于加层后结构周期加长,整体框架的底层层剪力变化较小。而且加层设计的同时应进行抗震加固验算,并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整体结构的耗能减震设计。

(4)王元清,宋 锋,石永久,钱晓键[6]通过建立空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采用隔震技术的跃层加层框架的动力特性,并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及其相应的非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得出: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能够明显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橡胶隔震垫的水平刚度和阻尼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大。

我国轻钢增层结构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建筑轻钢结构增层在国内逐渐获得广泛的应用,显示出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设计方法也不够完善,对其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房屋钢结构加层技术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着如下关键问题:

国内外对钢结构加层结5构的破坏机理、抗震性能、抗震薄弱环节等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由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所组成的混合结构的破坏机理、抗震性等都还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仅靠一些相关行业标准,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

(2)由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阻尼比如何取,还缺乏一定的研究。不同的设计人员取值不同,取值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因此就这种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如何取值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3)钢结构加层后如何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协同工作也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为促进轻钢增层结构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加大对其研究的投入,采用钢结构加层后整个混合结构的整体质量、刚度、周期、阻尼比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应该对整个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规律。

结论

在加层中要尽量减少对下部建筑物和地基的影响,钢结构加层作为一项新型的加层技术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青睐。但目前我国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工作性质、破坏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还不透彻,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因此必须大力加大对其研究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骆甜.轻钢加层结构的地震分析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2] 袁文章,何小燕.北京某医院住院楼钢结构增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 ( 8):103~104

[3] 程河山.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顶部钢结构加层体系受力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 州大学,2009

[4] 吕凤伟.混凝土框架顶部钢结构加层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 东南大学,2009

[5] 张 涛,王元清,石永久,麻建锁.钢筋混凝土框架顶部钢结构加层的抗震性能反应谱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200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