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义诊通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社会保险费稽核管理办法》和区、市、县相关政策规定,经研究决定从2008年3月20日起到2008年5月31日止,对2008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大额医疗、工伤保险费进行征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大额医疗保险费:
1、2008年度基本医疗保险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个人应发工资总额的8%(个人征缴2%,单位6%)比例征缴,缴费基数和人数以2008年预算数为主,单位专管员持工资发放表到县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进行核算核定后,办理征缴费手续。企业以2007年度自治区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按时缴费。
2、已参保单位因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全员竞聘、人事制度改革等原因造成参保职工缴费中断,允许以个人缴费的方式续保,核定缴费为自治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8%的比例征缴。
3、2008年度基本医疗保险费实行一次性征缴,各缴费单位于2008年5月31日结束缴费。从2008年6月1日起对未及时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单位,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和《社会保险费稽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按日加2‰的滞纳金,逾期三个月仍不缴纳者,按有关规定办理。
4、各参保单位在填报名册时,务必注明新增、调入、调出人员,否则,所发生的问题由用人单位自行解决。
5、退休人员退休时间截止2007年12月31日,以男年满60周岁、缴费年限满30年,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缴费年限满25年,并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的人员,按退休人员对待,对未达到缴费年限的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补缴;对提前办理退休,提前离岗休养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请长假和长期病休人员个人应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代扣代缴。
6、2008年全县大额医疗保险费与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时征缴,征缴标准为每人每年43元,并详细登记,在职、退休人员分类造册一式三份,报医保中心两份,不得遗漏。同时,上报一份12月份的单位工资发放表。
7、医疗保险人员信息的登记核对工作由单位集体办理,具体事项请报送表格时由各单位医保专管员向具体业务员咨询。
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基本医疗保险收入户开户行
农业银行**县支行帐号:
建设银行**县支行帐号:
二、企业工伤保险费
1、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04]53号、银政发[2004]49号文件精神的规定;全县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含中央、区、市属驻**各企业)从2008年1月1日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必须全员参加工伤保险,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原企业要注意重新登记续保、防止断保。于每月20日前上报人员增减变动情况,逾期不报的单位,其基本人员信息、缴费情况都以上月为主。
【摘要】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本文主要就肋痛的病因病机分析和肋痛的辩证治疗以及肋痛的辨证分型护理,对肋痛做一些研究。
【关键词】肋痛 辨证治疗 辩证护理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循行两胁,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两胁。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外感湿热等病因,累及于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即可引起胁痛。其具体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1.肝气郁结若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肝气郁结胁痛,日久有化火、伤阴、血瘀之变。故《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肤胁肋痛。”
2.瘀血阻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郁气滞可以及血,久则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闪挫,恶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故《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
3.湿热蕴结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
4.肝阴不足素体肾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均可使精血亏损,导致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成胁痛。正如《金匮翼•胁痛统论》所说:“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在临床上,胁痛以右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者,其病多与肝胆疾患相关。检测肝功能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属各类肝炎,检测血清中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毒指标,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分型。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以作为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依据。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检测血中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初步筛查肝内肿瘤的参考依据。
但是,中医治疗的着眼点并不像西医治疗针对具体病灶和靶点,而是着眼于整个患病机体,针对患病机体所出现的症状进行干预与调整。一些时候,我们是不能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解读中医的,中医的谛造者和传承者们,以其高超的智慧,创造并且丰富了一系列认识和干预(治疗)人体软件系统病变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辨证论治。
而要辨证治疗,就必须注意把握其要点。
1、辨外感和内伤胁痛 外感胁痛,起病较急,大多为湿热病邪侵犯肝胆,临床多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且多同时并见恶心、呕吐或黄疸等症状,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弦数。内伤胁痛,起病较缓,无发热,恶寒等表证出现,多由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或肝阴不足等引起。
2、辨胁痛性质 胁痛病性有虚有实。若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时痛时止,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多属肝郁气滞,气阻络痹所致;若胁痛以刺痛为主,部位固定,入夜痛甚,或因跌仆闪挫所致者,为胁络受损,瘀血停着,若胁下可氧及块,触之坚硬者,多为气滞血瘀,瘀滞积久不散所致;若胁痛重着,痛有定处,触痛明显,伴口苦心烦,胸闷恶心,发热烦躁,或目身小便发黄,为湿热着蕴肝胆所致;若右胁痛如绞,痛彻肩背,或伴黄疸、发热或呕吐蛔虫,多为砂石或蛔虫阻滞胆道,病属湿热;若出现胁肋掣痛,心急烦躁,口苦,尿黄,则为气郁化火;若胸胁胀痛,右胁痞肿,纳差,舌淡,苔白滑,脉弦迟,则为肝郁夹寒;若胁肋隐痛,心烦口干,伴头晕目眩,舌红少苔,则病属阴血亏损;若胁痛隐隐,但绵绵不绝,疲劳后可使疼痛加重,按之反较舒适,多属血不养肝,络脉失养所致;若胁肋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则属阳虚,肝络失养。
3、辨胁痛病位 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胁痛之病位主要在肝胆,但常与脾胃和肾有关。胸胁疼痛,不论一侧、两侧,呈胀痛、刺痛,或灼痛、坠痛、隐痛,或痛如刀割,痛彻肩背,位均居肝胆二经;但若胁痛伴嗳气频作,恶心呕吐,胃脘胀闷则为肝气犯胃,病位在肝胃;胁痛若伴肠鸣,腹胀,便溏泄泻,为肝逆乘脾,位在肝脾;若胁痛牵引腰背,呈坠痛、隐痛,悠悠不休,遇劳而发,则由肝及肾,位在肝肾。
其次,胁痛的基本治则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对实证胁痛,据邪之不同而予或利湿解毒清热,或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等祛除邪气法之主,则经络得以通畅。对虚证者,以扶正为主,阴阳气血俱充,阴平阳秘,气血调达,经络自得荣养。虚实并见者,据虚实之轻重、缓急,补泻兼施,或以补为主,补中有通,或以通为主,通中兼补。
另外,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病人多数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而发病。对胁痛病人采取以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为主的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护理。
3.1 气滞型 临床症状为胁肋痛以胀痛为主,痛及肩背,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纳呆、嗳气、口苦咽干、恶心欲吐、不发热或微热,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滑或弦细。治法:舒肝理气。护理:调情志,开导劝慰病人少忧郁、勿恼怒、心平气和、豁达开朗则肝气条达。饮食有节,不宜饱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腻之物,戒酒。可针刺阳陵泉、中脘、太冲、胆俞穴,恶心呕吐加合谷、内关穴。口苦病人让其多漱口,或用银花、麦冬泡水代茶饮以清热生津。
3.2 血瘀型 临床症状为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胁肋下见有块。舌质紫暗,脉沉涩。瘀结停滞,积久不散渐成块,舌质紫暗,脉沉涩属瘀血内停之象。治法:祛瘀通络。护理:慎起居,防寒凉,局部宜保暖,适当活动,以利活血,忌忧郁。饮食宜少量多餐,忌寒凉、辛辣、腻燥之品。针刺配合艾灸。
3.3 湿热型 临床症状为胁脘持续绞痛,阵发加重。腹肌紧张、拒按、恶心呕吐、口苦口干、恶寒发热、身目发黄、溲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肝利胆。护理:嘱病人卧床休息,注意观察体温、血压、舌苔、脉象、神志、肤色等变化。胁脘绞痛,可针刺胆俞、足三里、阳陵泉、合谷穴等,或用阿托品注射液0.5~1mg,度冷丁注射液50~100mg肌注或穴位注射。如需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3.4 肝阴虚 临床症状为肋胁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养阴柔肝。护理:注意休息,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宜营养丰富、偏酸甘、血肉有情之物。忌辛辣、油炸、煎烤食品。保持情绪稳定,勿忧思焦虑。
笔者在临床上常常会见到许多儿童出现花剥苔,多见于有胃肠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以及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因患呼吸系统疾病及某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的缺乏而来求诊的病例也不少。
祖国医学认为,热性病而见花剥苔,多为阴伤津亏所致,有的患儿病愈后3~4个月,阴津得以恢复,花剥苔可自行消失。若小儿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儿童花剥苔并非都是因“阴伤津亏”、“胃之气阴不足”引起的。“胃气上潮通以舌”、“有胃气而生苔”,苔乃胃气之熏蒸而成,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因五脏之寒热虚实而使舌苔发生剥脱,故应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衰弱之角度找原因。笔者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结合每个患儿的体质及临床表现、舌象的局部变化综合分析,给予辨证治疗。
在辨别舌象的局部变化上,首先辨舌苔的剥脱,应与先天性剥脱加以区别。先天性剥脱是出生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舌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其次要根据舌质的色泽、舌苔的厚薄及颜色加以分析辨证。笔者在临床上将儿童花剥苔常分为阴液亏损、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胃阴不足、气阴两虚等几型。现分述如下。
阴液亏损:表现为口干唇燥,毛发干枯,无光泽,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淡、苔少花剥,脉细。治法:滋阴养液。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脾胃虚弱:表现为形体偏胖,面色萎黄,纳呆腹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有剥脱,指纹色淡或脉沉细。治法:益气健脾消食。方药: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炒麦芽。
湿热内蕴:表现为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苔黄腻剥脱,或苔前部剥脱,后部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三仁汤加减。
胃阴不足:多为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表现为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胃。方药:增液汤加味。
气阴两虚:表现为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盗汗,唇舌干燥,手足心热,平素易感冒。舌淡、苔薄呈花剥。治法:补气养阴。方药: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临床所见花剥苔兼有腻苔者,常常病机比较复杂,需较长时间的治疗。若痰浊未化,正气已伤者,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法及药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采用蒙医温针仪治疗观察组,采用蒙医传统温针治疗对照组,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总有效率上,两组均举得了良好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在治疗之后的症状与体征上,两组较治疗前有着明显变化(P0.05);在针眼大小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论:在治疗风湿寒性膝关节痛上,蒙医传统温针与蒙医温针仪均有着显著的疗效,但蒙医温针仪的治疗效果明显好很多,其有着简单的操作、可对温度进行自主调节,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蒙医传统温针蒙医温针仪风湿寒性膝关节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4-01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是指人体在受到风寒湿邪后所引发的以肌肉和膝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遭遇寒冷天气抑或天气出现变化病情就会加重是此症状的主要临床特点,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以及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疾病。蒙医温针疗法是常规消毒治疗穴位之后,在皮肤当中迅速扎入银针,通过加热针柄区域来治疗疾病的传统方式。为了探讨与分析蒙医传统温针与蒙医温针仪治疗风湿寒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68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源自我院于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风湿寒性膝关节痛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在20到69岁之间,平均为42.3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蒙医传统温针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使患膝充分暴露出来,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利用蒙医温针仪进行治疗,在指定穴位把银针刺入关节腔当中,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刺入的深度,一般来说25-40mm是标准刺入深度[2]。在银针柄上套上蒙医温针仪并插上电源,对温控旋钮进行调节,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到30mA的区域当中,20分钟之后把温度调到0mA,再过5分钟就可以把针,对针眼用紫药水进行消毒,14天为一个疗程,一周进行1次;对照组采用蒙医传统温针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使患膝充分暴露出来,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把蒙医传统温针刺入制定穴位之后,在针柄当中穿入0.5cm的艾绒卷并点燃[3],等到燃烧之后起针,一周进行一次,疗程为2次。
1.3评价标准。症状消失,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功能活动,理化指标趋于正常,说明治愈;主要症状消除,患者基本恢复了关节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工作与劳动,说明显效;症状减轻,有轻微关节痛,恢复了一定的关节活动,说明有效;与治疗之前相比,症状没有变化,说明无效。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共有36例治疗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共有35例治疗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1%,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对比。通过有效治疗,两组的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好转(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2。
3讨论
风湿寒性膝关节痛主要是以软骨缺失以及变性为主要特点的关节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出现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疼痛。在蒙医学当中,风湿寒性膝关节痛被划归到“希腊乌苏”以及“和如何”当中,其是一种关节肌肉肿胀与疼痛、遇到寒冷天气症状加重以及压痛等的常见病[4]。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提升而增多。本研究采用蒙医传统温针与蒙医温针仪治疗风湿寒性膝关节痛,结果显示两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92.1%,差异不显著,说明了这两种治疗方式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而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恢复情况上,两组的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好转(P0.05),但观察组的针眼大小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黄胜光,谭宁.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诊治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01):64-65
[2]哈斯巴根那,道日娜.蒙医温针治疗风湿寒性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12):10-11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及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给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疗效为3个月。
结果:原发性痛经组和单纯性肥胖组患者在体重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使用“肝脾同治”针灸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单纯性肥胖及原发性痛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异病同治 应用效果 原发性经痛 单纯性肥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7-01
在临床上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分别属于妇科和内科,以上两种并给予针灸治疗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为了探讨异病同治在针灸临床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痛经和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进行同治,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者98例和单纯性肥胖患者90例,年龄范围在18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3.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单纯性肥胖患者排除其他并发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则是发生肥胖在先,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在后出现痛经候症,经过临床诊断单纯性肥胖又符合痛经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均给予两组患者耳体针结合疗法进行治疗。针灸穴位选择太白、章门、脾俞、蠡沟、三阴交、公孙、太冲、期门、肝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配穴则选择关元、气海、水分、中脘、中极、次、地机、膈俞,耳穴则选择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三焦、肝、胆、胃、脾等。
针灸时间每次为30分钟,每隔1日施针一次,应以泻法为主,加强刺激强度,背俞穴应用平补平泻法;耳穴用埋藏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进行固定,每天按压3次,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3天后更换一次。两者同时进行,一个疗程为1个月,所有患者均给予3个疗程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痛经症状评分:无痛0分,经期及前后伴有小腹部痛5分;腹痛明显且伴随腰酸疼痛、坠胀、恶心呕吐,疼痛每增加一天,具有以上症状数目加分,每增加一项加0.5分;腹痛难忍、冷汗淋漓、坐卧不宁、昏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虚脱患者,根据以上症状加分,每一项加1分。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选择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
2 结果
比较针灸前后两组患者肥胖变化情况,详情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肥胖程度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上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症状有多种不同,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称为“同病异治”;而不同疾病还可表现为相同性质的症候,选择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称为“异病同治”。在临床上关于同病异治的报道较多,而异病同治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本文便研究了使用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和原发性经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从脏腑理论说,肝藏血,主疏泄、恶抑郁、喜条达;脾统血、喜燥恶湿、主运化。脾统血和肝藏血、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肝脾两者功能相辅相成,在人体气血运行、消化吸收、冲任调节、水液代谢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病理学上可看出肝脾相互影响,即为脾病传肝、肝病传脾。肝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而行使胞宫行气藏血的功能,气滞血瘀、情志不遂,血行失畅,便为“不通则痛”的痛经。脾主运化,统摄血液。脾气健运,血旺调经;脾虚气弱,健运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冲任失养,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冲任气血不盈。单纯性肥胖患者是因先天禀赋素虚、少劳多逸、饮食不节等原因,长时间患者脾胃功能失去调节作用,聚湿生痰、运化失司,便相继出现脾虚症候;反之患者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损伤脾气,也可变为肝郁、脾虚症候。相关研究学者认为此种类型的患者应该虚实兼治,有一定的侧重性。原发性痛经在治疗过程中以冲任气血、调理胞宫为主。临床遵循急治标、缓治本,即经期期间应行滞化瘀、益气养血、缓解疼痛为治标,平素审证而治本,肝郁严重的患者重在进行调理气血、行滞化瘀、疏肝理气,而针对脾虚严重的患者应侧重于祛湿化浊、健脾益气。同时因患者为肝脾同病,故应该选择肝脾共同治疗的原则。
综上所述,原发性痛经患者和单纯性肥胖患者均可出现肝郁脾虚症候,且根据异病同治原则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的过程中坚持肝脾同治,在虚实夹杂情况下,区别虚实轻重,审查肝郁或者脾虚症候轻重,针灸疗法既有肝脾同治主穴,还有针对性的侧重治疗,随着症状的变化加减配穴治疗。本次试验中两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镇痛和减肥具有双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彬彬,刘志诚,徐斌等.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3
[2] 张新普.灸治阴虚内热型疾病探源[J].中医杂志,2011,52(7):622-624
【关键词】猪场;免疫;免疫失败;误区
1 猪场免疫失败导致毁灭的经过
2010年3月,罗平县九龙镇以洪村委会一外出打工农户从外地打工凑集了30余万元资金回家兴办了一个200余头养殖规模的养猪场。办厂之初到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乡镇畜牧站进行了项目申报和技术咨询,但只咨询到一些简单的生产管理技术,就以为已经掌握了一全套养殖技术,之后在建厂规划、生猪上栏、厂区消毒、隔离、观察、实时免疫等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完全不知道巨大的风险正在向该猪场逼近。2010年6月建厂结束,上栏了60头LY二元杂交母猪和110头DLY三元杂优质商品猪开始了养殖生涯。上栏之后,在不了解该批猪具体免疫情况的前提下,到县畜牧兽医局随便购买了几种国家招投标采购的联合疫苗进行了防疫注射,根本没有考虑购买单苗进行单病种预防免疫,且在进行猪瘟猪肺疫联合苗注射时,因按规定剂量进行注射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由于不懂免疫反应的原理而造成了恐慌,之后的口蹄疫、副伤寒、圆环、蓝耳、黄白痢等预防注射时剂量按规定的减半进行,虽未出现免疫反应,大不知已留下隐患。2010年11月,该猪场的商品猪开始发病,1个月后,该批商品猪死亡殆尽,少数母猪也零星发病,2011年1月,母猪死亡58头,至此,该猪场宣告毁灭。
2 预防免疫操作技术存在的误区
事后通过调查了解,导致该猪场毁灭的原因主要是消毒未形成制度化和预防免疫技术操作失误两大方面的问题。
2.1 消毒
消毒在养殖上看似不重要,其实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一些猪场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误入以下歧途:一是消毒药浓度配比不准确,达不到消毒效果。二是消毒不到位、不彻底,留有消毒的死角地带,达不到消毒目的。三是消毒不同步,使病原菌有扩散和传播的机会而达不到消毒效果。
2.2 预防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2.2.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他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2 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2.2.3 在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免疫不规范或操作错误是猪场的最大隐患,诸如疫苗稀释不规范、运输保管不严谨、免疫注射深度、注射位置不准确,甚至如上所说注射剂量不规范等都是导致养殖场遭受损失甚至毁灭的重要因素。
疗法独到治痛迅速彻底
三步诊断一步治疗安全无痛苦
大针疗法和外敷中药渗透、推拿按摩、射频治疗、手术和内服中药这些疗法都不同,这源自大针疗法的治疗理念。中医讲求经络运行,经络畅则病痛除、百病消,发生疼痛,一定是身体内部经络受阻导致的,针灸的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直接或间接的打通受阻的经络,使得气血运行正常。大针,是一种古老的针灸疗法,出现要早于毫针,也是我国传统中医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从治疗机理上讲,毫针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进行一种相对缓慢的调理性的治疗,这种调理是相对缓慢的,患者的体验往往不是十分明显。而大针则不同,由于针体比较大,治疗时直接在患者病灶部位的肌筋之间运行,将紊乱的经络直接“拨”正,强通经络,因此,被称为“强通法”。俗话说:“通则不痛。”因此,大针疗法治疗疼痛效果是最好的,也是最彻底的。
在刘小辉医生处,大针疗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实现了诊断、治疗一体,因为从诊断到治疗只需四步,所以刘小辉将其命名为“四步病灶排查法”。通过叩击、十字定点、疼痛分型鉴别确定病灶未知,然后下针治疗,四个步骤下来,患者没有强烈痛感,下针后一般治疗5-10分钟,就可以下地活动了。大针治疗后,患者一般还需修养半月,作为恢复期,也是观察期,半月过后,如果症状消失,说明疼痛痊愈,患者身体机能已经恢复正常。
重症顽疾一次大针即见效
辨症施治免除患者手术苦
胡国付,安徽省肥东县龙山镇人,是一名建筑工人,今年46岁。经朋友介绍来到刘小辉医生处,来诊时不能走路,是家里人开车送过来的。经诊断,患者腰3、4膨出,腰5骶1向后突出0.56cm,部分椎小关节增生。胡国付患病已经有三、四年了,先后治疗过很多地方,贴过膏药、做过正骨,但效果都不明显,疼痛反复发作,最近天气转凉病情加重。刘医生为其做了一次大针,他回家休息了13天后来复查,当时能自己走路已经完全没问题了。这次来复查,他还带了一个叫刘玉才朋友过来。
蔡传道,今年58岁,肥东县杨店镇人,患有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走路拖行。之前两三年,他四处治疗,已经花了两三万元,不见病情好转,这些天正准备做手术。赶巧,他通过朋友了解到刘医生处的大针疗法效果很好,确定来试一试。来诊后,刘医生在患者腰3腰4横突尖处做了一次大针。治疗后,患者回睡觉就感觉不到疼痛了,难得睡了一个好觉。蔡传道自述自己有十多年的病史,膏药、针灸、吃药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可就是不管用,最后无奈只好打算手术。现在一般的股骨头坏死手术要7、8万元,好一点的技术更要10多万元。这次没想到刘医生的大针疗效这么好,他决定坚持在这里治疗,直到康复为止。
效果好欢迎大家来考察
学员开店半月患者齐称赞
大针疗法的效果好,可很多人并没有亲眼看到,所以总有不明白的地方,为了打消读者朋友们的困惑,刘小辉医生诚邀广大读者(患者)上门考察,也欢迎暗访。如果是自己身体有这方面的疼痛,那可以先治疗后学习。大针疗法在本刊推广以来,已经先后培养了多名骨病医生,有很多在当地都干的不错。
王铭鑫,今年28岁,河南南阳人,之前在电镀厂里打工,工作辛苦赚得还少,而且没有出路。一直以来,他就想学点真本事,自己创业。自《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上推广大针疗法以后,他觉得这个疗法很特别,就每期都关注着。今年9月到10月,他来到刘小辉医生处学针疗法,学习期间,看到有很多当地患者在刘医生这里治疗,效果都不错。学习结束后,王铭鑫回家筹备开店,现在他的骨病门诊刚刚开业半个月,就已经有6、7个患者了,而且患者们对治疗效果也都十分满意。谦虚谨慎的王铭鑫每天都给刘医生打电话,询问治疗中出现的问题,有了师傅的指导,王铭鑫也做得更有信心了。
相关链接:
治疗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肩周炎、膝关节积液肿大、椎管狭窄、韧带钙化、骨化,坐骨神经痛、偏头痛、颈肩综合症等骨骼肌肉病变引起的疼痛病症。
刘医生处患者众多,为了方便患者治疗、保证学员学习质量,每期学员限额3名,每月1号、15号报到,先到先学,学期半个月。学员学习都在门诊,边学习边实践,毕业后学员可视个人情况在门诊实习,直到熟练掌握技术为止。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大针疗法,刘医生现传授学员看CT片方法,本方法和普通医院方法不同,便于快捷诊断。学员要求人品端正、有志从医,学习费用3500元,可帮助学员办理全国通用的终于针灸医师证,同时赠送目前国内各类骨病疗法视频资料和价值不菲的三维立体解剖软件!
特别提示:为了让学员能够学到更多的中医特技,刘医生处还传授正骨技术、超微针刀、古溪针刀、平衡针灸和八字疗法等特色疗法。
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刘小辉专业腰间盘突出
联系电话:18956084086(拒回短信)
0551-7282585
【关键词】 机械通气;镇痛镇静;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23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LI Jie-feng, XU Xian-wen, WANG Yan-bing, et al. ICU,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under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were taken as study subjects.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s of retained tubes and rationality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Numbers of retained tubes had influence on rationality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 in patients. Conclusion Sedation evaluation and daily awakening are necessary for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under analgesia and sedation treatment, so as to avoid slight and overdose of sedation. Maintaining quiet environment,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circulatory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monitoring on nervous system can provide ideal effect in sedation treatment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algesia and sedation; Risk factor; Prevention measures
由于心理、气管插管、有创操作、预防意外拔管、人机对抗等因素, 应该给予ICU患者镇静、镇痛剂进行治疗, 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1]。本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结合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个人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ICU在2011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68 例, 女 52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7岁, 平均年龄(57.4±5.3)岁。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留置管道的数量, 将其分为两组:>5组和≤5组。两组分别有患者62例和5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持续镇痛镇静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患者留置管道数量与镇痛镇静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1. 3 观察指标 根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对上述两组患者疼痛进行评分, 并采用Ramsay分级进行评价[2], 同时评价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单向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P
2 结果
2. 1 在>5组患者中, Ramsay评分1级患者有3例, 所占百分比为4.84%, Ramsay评分2级患者有30例, 所占百分比为48.39%, Ramsay评分3级患者有29例, 所占百分比为46.77%, 而在≤5组中, Ramsay评分1级患者有2例, 所占百分比为3.45%, Ramsay评分2级患者有48例, 所占百分比为82.76%, Ramsay评分3级患者有8例, 所占百分比为13.79%。>5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高于≤5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在>5组患者中, 发生意外脱管(拔管)3例, 痰堵窒息3例, 坠床0例, 该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9.68%, 而在≤5组中, 发生意外脱管(拔管)8例, 痰堵窒息3例, 坠床2例, 该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41%。>5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5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预防措施
①在危重患者中, 药物的分布容积和清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低容量血症、器官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和血脑屏障受体敏感性改变、大量治疗药物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等[3]。ICU中镇静药物常通过静脉给予, 如持续滴注、注射。长时间的用药很容易造成药物的过量甚至积聚, 因此, 及时对用药进行调整有利于避免药物积聚现象的发生[4]。②大剂量或大约超过7 d持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阿片类镇痛药以及丙泊酚治疗后, 如果立即撤药有可能会发生戒断症状, 因此患者的撤药应该系统逐渐的进行, 避免戒断症状的发生[5]。③需要对其进行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 特别是白天, 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患者恢复一定的认知[6]。④密切监测肺部情况, 按需进行纤支镜吸痰治疗, 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湿化, 加强气道管理。⑤特殊管道多(例如深静脉穿刺, 头部引流管, 胸腹腔引流管, 血液净化管道)的患者, 必须做好约束工作, 避免意外脱管的事件发生[7]。
4 小结
作为一种高风险药物, 镇静镇痛剂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2]。一方面, 如果镇静镇痛过浅, 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分泌的增加会加快心率, 同时使患者血压升高和氧耗增加, 最后有可能发生意外拔管的现象[8];另一方面, 如果镇静镇痛过深, 则使患者咳嗽和吞咽功能受到抑制, 对分泌物的排出造成影响, 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最后有可能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9]。因此, 对于ICU机械通气进行持续镇静镇痛患者, 需要对其进行镇静评估及每日唤醒, 避免镇静过浅或镇静过度, 保持环境安静, 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管理, 加强神经系统监测, 使镇静治疗达到目标效果,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朝宗, 廖宝玉, 郑思光, 等.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34):34-35, 37.
[2] 李孝锦, 康焰.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镇静镇痛肌松策略.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5, 4(2):154-157.
[3] 刘德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l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6(6):24-25.
[4] 陆蓉. 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痛镇静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3(23):2148-2149.
[5] 武欣, 谷涌泉, 王春梅, 等.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在ICU 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作用比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9(5): 691-693.
[6] 单红卫, 杨兴易, 陈学云, 等.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咪唑安定的临床意义探讨.医师进修杂志, 2011, 24(9):41.
[7] Farina MLA. Multicentre study of ICU drug vtilization intensive care. Br J Anaesth, 2011, 63(2):125-132.
[8] 郑瑞强, 刘玲, 邱海波.严重感染的镇静和血糖控制等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17(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