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8 15:51: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低碳环保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至今仍没有开征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环境税,一些具有环保目的的税种实际上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并且在现行税种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政策缺乏整体性,互不衔接,无法形成共同作用、系统协调环境问题的体系。另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针对性,影响了环境税收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导向性。
二、国外完善环境税收推动低碳经济的经验
(一)英国
英国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家庭能源节约法》,之后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治理的方案,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先驱者。英国主要的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包括:(1)全国性开征气候变化税,针对工商业和公共部门使用的燃料征税。(2)规定新建房到2016年都要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并且给予绿色环保住建筑税收优惠。(3)出租房要缴纳环保税。从2008年开始,出租房屋前,必须要对出租房屋的能耗级别进行评定,并缴纳200英镑的环保税才能获得为期三年的房屋出租许可证。
(二)日本
日本对于新能源(核能、风能、垃圾发电等)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能源保护方面一直是非常重视,多管齐下实施了多项财税政策。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各项环保措施以及引进的环保设备给予大额补助。并于2011年对石油煤炭税附加征收碳税;并且增加了税收减免项目:使用指定的改进能源利用率的设备可享受7%的税额减免或是按设备标准进价30%的特别折旧。
(三)丹麦
丹麦从1992年开始进行全面的环境税收改革,对家庭和企业同时征收碳税,范围包括:天然气,汽油和生物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且于1995年引入了一个由碳税、二氧化硫税和能源税组成的新税。将企业的耗能按用途分为三类:生产、照明和供暖,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征税,增加了企业在能源环境方面的税负,同时也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此外,丹麦还对垃圾、机动车、废水、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及农药等16个税种征收环保税。近年来,丹麦的环保税收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促进了经济增长,还使得能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十五年间减少了6.3%。
三、我国完善环保税收体系的启示
(一)细化税收优惠的内容
要细化补充环保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借鉴他国的经验,全国性开征环保税。对于企业和居民的不同行为进行区分,分别制定优惠政策。对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的企业给予退税或补助。对于企业购进的环保设备采用比一般设备更为优惠的计税方式和折旧方式。倡导绿色节约,对于使用环保材料,购买低能耗家电、以旧换新的居民和个人给予补贴或政策返还。
(二)引进新税种——碳税
学习丹麦的经验,引进碳税。碳税是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分不同级次所征收的税。它具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指向性。降低二氧化通碳的排放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过碳税的开征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近期主要是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征税,如:煤炭和成品油、垃圾处理、农药等。对于这些项目所涉及到的行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使节能减排能有一个明显的效果。长远来看,则是要将环保税收政策体系化,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三)建立专门的环境税收体系
论文关键词:安置区,环保节能,低碳社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工业规划区和大型厂矿企业相继增多,因规划和项目建设涉及环保搬迁的村镇需要集中安置,在具体的搬迁工作中不仅需要解决经济适用、功能完备等问题,如何做到环保节能与低碳减排也是集中安置区设计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1建设低碳安置区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据统计,国外低碳城市能源消费38%来源于居住用能,33%是各种商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用能,交通用能占到22%,而即便是在伦敦这样的大都市,工业用能也仅仅占到城市能源消耗的7%…。因此可以看出,居住社区用能在城市的能源消耗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而搬迁安置区的建设往往在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方面考虑较多,将低碳理念注入到安置区的社区规划、建筑设计、社区管理中。
2安置区设计的环保节能
安置区的设计要提倡节能、节地、节材,并建立起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安置区的生活污水要采取经济适宜的生化处理方式,处理后的出水可考虑尽量循环使用,尽量少排放,绿化、道路清洗及其他冲洗用水采用二次处理后的污水,以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型的安置区可形成区域内的小社区,该社区应具备生活、交通、环保等综合功能。
3国内外低碳社区案例
3.1弗班——德国可持续社区的标杆
德国弗莱堡市郊的弗班区被誉为德国可持续社区的标杆,弗莱堡享有“欧洲太阳能之都”及“欧洲环境之都”的美誉,也是全球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之一。
弗班社区在节能减排、减少交通、社会整治及创造可持续邻里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经验,例如:1)使用80%木屑及20%天然气的高效热电联产再生能源装置提供弗班区的供暖系统,通过好的隔热及有效的暖气供应大约可减少60%的CO,排放;2)提倡“生活不须有车”的交通概念,减少了35%的车辆。与此同时,社区提供各种替代的运输方式(例如共乘、便利的大众运输);3)通过弗班论坛负责的社会工作,居民可参与更多的社区活动,例如创造合作社商店、农民市场及邻里中心等。
3.2上海崇明东滩生态社区
上海崇明东滩生态社区项目涵盖社区总体规划、生态发展、可持续能源、废弃物管理、绿色建筑、交通规划设计和建筑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的规划理念包括:
1)碳中和(CO零排放):热能和电力通过风能、生物能、垃圾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板直接获得,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2)绿色建筑:最高建筑仅有8层,采用环保技术,屋顶草坪和植物为天然隔热层,可储存雨水用于灌溉;3)绿色交通: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自行车、清洁能源公交车(燃料电池)、水上出租车,市内建有不受机动车干扰的独立的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任何地方到附近公交车站步行不超过7min;4)绿色基础设施:社区建立了集水、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社区内80%的固体废弃物实现了循环使用。
4低碳社区的发展探索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的城市最佳案例选择了国奥村,这充分体现了首都对建设低碳社区的勇气和决心,游客参观完之后,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国奥村这个中国首个成熟的绿色环保社区汇集了30多项环保技术,北京的城市最佳案例选择了国奥村,原因是:1)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可以从污水处理厂排人河道的再生水中提取温度能量,为建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能源;2)景观花房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生活污水集中至景观绿化花房,利用动植物的食物链建立起一个水体生态平衡系统,使生活污水得到再次利用,成为小区景观用水;3)这里的窗户中问都是中空的夹层,里面充着惰性气体,惰性气体能降低传热效果,同时窗户外层还有能够隔热防紫外线的膜,从而提高窗户的隔热效果;4)国奥村卫浴设备采用了“复用水”技术的洗手盆和坐厕一体化的产品。洗手盆内有特殊陶瓷阀芯,采用双档节水,防烫伤设计,有效节能减碳,并将洗手盆的污水经过过滤处理储存在坐厕水箱当中,内置自动清洁系统去除细菌和异味,坐厕比传统3/6坐厕节水25%。上海世博会国奥村的入口采用北京古建筑特色的门楼设计,而事实上,谁也想象不到,如此漂亮的展区竞多是建筑废料制成。国奥村用实际的案例,向世博游客展示了一个可以实现、并且很快就能跨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低碳社区案例。
“不久的将来,可能在上海也会有国奥村的项目。”国奥村负责人表示,奥运会留下来的并非只有精彩的赛事,更多的是奥运精神倡导的人、社会、城市及自然和谐相处,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推广与共享。
5结语
当时在建国奥村时,很多地方许多人都不理解。比如在选址上,要求附近有多少公共交通设施,提倡用本地的建筑材料等,其实这些要求是鼓励公众多用公共交通,少开车,用本地的材料也是为了减少运输时的碳排放。应该说,国奥村的开发使得我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更新。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低碳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一)通过苏教版教科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了《空气质量的改善》的知识,学生明白了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物有SO2、NO2、PM10、PM2.5、CO等等,并结合P2表1-1认识到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有巨大的影响。课前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大气污染的资料,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初步懂得减少污染的措施,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温室效应等相关知识,还收集一些与本地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件。然后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讨论,提高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和观念,让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低碳环保事业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习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的知识,学生明确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与再利用的意识。教师针对有机垃圾、危险废物、可回收垃圾,特别是对后两者的危害和再利用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又节约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从而达到低碳环保教育的作用。
(三)学习了《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的知识,学生明确了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使用有利于低碳环保。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同时也是许多能源的来源。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的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质能是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这些知识的获得,有助于学生对低碳环保意识的认知和提升。
(四)学习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知识,学生明确了金属腐蚀的现象以及防护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金属腐蚀造成如桥梁、建筑物等损毁甚至倒塌这类的新闻、图片的课件和视频,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从而理解防护金属的重要性,更主要地是学会了珍惜使用金属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二、在化学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低碳环保型实验,借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从中渗透低碳环保教育
(一)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如教师进行“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实验操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可以上下移动的铜丝代替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选此实验既可以做到药品使用量少,又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从而尽量减少多余的二氧化硫生成。用碱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沾有碱液的棉花,有利于防止二氧化硫的泄漏污染。
(二)实验完毕后的废液,教师要指导学生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如实验中使用的酸液、碱液、重金属盐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都不能直接倒入水槽中,而应进行回收处理。这样既做到节约药品,又能做到不污染环境。
(三)在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的性质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如“氯气的性质实验”、“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师可结合课件或土豆网视频来演示,这样实验过程更加清晰、形象,效果更加明显,又做到低碳环保。
(四)对一些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如“钠的燃烧”。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按课本及参考书中介绍的方法,实验过程中会损坏很多玻璃管或蒸发皿,如选用石棉网,实验后的石棉网也不能再次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为此,在实验中改用铝片做实验器。具体操作:把铝片剪成方形,折起四边成小盒状,将一绿豆大小的钠,吸干煤油后放在铝盒中,将小铝盒置于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钠很快便可熔化、燃烧。本实验现象明显,冷却后取出燃烧后产物,将铝片清洗干净擦干以备后用。实验的改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端正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节约能源、药品原料的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低碳环保观念。
三、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低碳环保教育的引导,引领学生自觉参与低碳环保活动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能源消费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23-01
1 引言
本文选取江苏省镇江市为例研究城乡居民对能源的选择以及对能源的产品的消费,本文认为不同的能源消费选择不仅能对能源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落实。居民对于能源的自主性选择消费一般分为以照明、炊事、取暖制冷、交通等为主的直接消费和以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等为主的间接消费这两种形式,本文侧重于能源的直接消费。
2 能源消费阐述
能源消费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即这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总量以及各种能源的消费比重。一般来说,能源的消费量都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能源的单位使用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能源也会促使能源消费量增速的减缓。
3 镇江市城乡居民能源消费现状
本文所说的居民能源消费主要指生活能源的消费。生活能源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现阶段我国生活能源占能源消费量基本维持在10%的比例。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城乡居民的能源消费差距会逐步缩小,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家用电器的使用,这样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由此造成近年来居民能源消费水平的大幅上升。
3.1 镇江市的区域地理位置概况
镇江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是南京都市商圈的核心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镇江市经济发展迅速,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52元,相比较2012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相比较2012年增长10.7%。中国社科院将镇江排名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38位。
3.2 镇江市的样本调查分析概况
3.2.1 数据来源
本篇论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资料数据,结合问卷调查与面访的形式对城乡之间的居民能源自主性消费差异进行分析。总计发放300份问卷,150份在城市发放,150份在农村发放。其中,回收有效城市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96.7%,回收有效农村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92%。
3.2.2 数据样本分析
(1)样本家庭特征。
关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调查,总体来说,城镇居民所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由我们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城镇居民所受的初中教育及以下仅15人,占城镇调查人数10.35%,而农村初中及以下受教育人数为83人,占农村调查人数60.15%,农村远远高出城镇一半以上;城镇居民本科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为98人,占6759%,城镇高于农村的3.62%。
(2)样本的家庭收入特征。
由所搜集到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人均年收入。城镇居民10000元以下仅仅8户,所占比重为5.52%,而农村有35人收入在10000元以下,占样本比例25.36%;而在中高等级的收入中,城镇居民年收入比重也远远高于农村人口,20000~30000元的年收入区间中,城镇居民有55人,占比例37.93%,而农村仅24人,占比重为17.39%。
(3)样本能源消费理念及种类。
①对能源的消费理念调查。
随着我们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能环保的能源消费理念,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节能环保,而不仅仅是经济实惠。其中,城镇居民较倾向于节能环保,有92人选择了这样的消费理念,所占比重为63.45%,农村也有53人选择了节能的理念,占比重38.41%。
②能源消费种类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主要看来,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电能和液化石油气都是日常能源消费的主要产品;而城镇居民用天然气的较多,占比重70.34%,农村有的地方不接入天然气,自然就用不了;但是大多数都用太阳能;而煤炭及制品却少有人用,无论城镇还是农村,所占比例都较少。
4 镇江市城乡居民能源消费对比性分析
本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和乡村能源消费自主性差异,在被调查的城乡居民中对电能的使用为100%。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化差异扩大,大部分农村都没有接通天然气管道,导致有些农村没有天然气的选项,更多的是液化石油气与生物质能;而城镇居民在用气放也是以液化石油气为主与天然气为辅相结合,液化石油气在被调查者占比率为91.03%。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由于城市居民经济基础较好和城市空间的局限性太阳能使用的居民占比率为42.76%;在农村居民中,太阳能主要以太阳能热水器的形式加以利用,因为其经济环保几乎被大部分农村居民使用其占比率为90.58%。
5 总结及政策建议
5.1 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通常,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将引导我们的资源消费,对于居民来说,能源的选择性消费也将更多。可以在农村加大对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增加农村居民对液化石油气的消费量,减少煤炭及生物质能的使用,以优化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其次,也可以适当的将天然气引入部分农村,带动农村的能源新的变革。
5.2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仅提升了环境质量,而且还低碳环保。应该要鼓励能源企业创新,提高清洁能源的研发及能源的利用效率,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清洁能源的推广,不仅能使相关的产业得到发展,还带动了镇江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5.3 大力宣传节能环保,鼓励低碳生活
以政府为主导向广大城镇居民宣传节能减排,举办有关节能环保的讲座倡导城镇居民低碳生活。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让节能环保观念深入广大居民内心,逐步形成节能意识,自主的去注重节能环保,选择低碳生活。
5.4 因地适宜,合理利用农村资源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农村依然在大量使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不仅热值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会加重雾霾天气的形成。政府应该因地适宜,考察农村的资源利用情况开展沼气池的相关建设,不仅可以供气,还减轻了部分生物质能燃烧的危害,可谓一举两得。政府在此过程中可以为农户沼气池建设及后期使用方面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以解决农户在建设及使用沼气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补贴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法;低碳经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转变
低碳经济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时期出现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模式可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能源,并且具有清洁、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发展低碳经济,其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全球出现的气候变暖现象以及自然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能源的使用机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在这期间,也会影响到国际经济法中的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并且对国际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国际经济法能够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适当地进行改革,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一、低碳经济贸易与国际贸易法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无论是从国际上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上来看,都在为缓解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从此也不难得出,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政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衡量低碳经济的标准也越来越多,例如碳足迹、碳标签等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法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大潮,也积极地参与到变革的潮流中来。碳标签的对低碳环境的衡量,是一种新型标注形式,它是将所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的这个阶段内,所排出的碳量标注出来。然而,碳足迹则是通过它的大小,来体现产品在整个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碳足迹越大说明碳排放量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全球变暖的现象就会越明显,自然,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二)低碳贸易与自由贸易化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的贸易交流应该是自由平等并且没有任何歧视的。但是,受到低碳贸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往来的进程。碳标签的出现影响了非关税贸易的政策,成为了在贸易之间经济自由往来的障碍。由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在测量碳足迹的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所以,就必须要从发达国家中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测量碳足迹的技术,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成本上的优势。同时,发达国家也在利用各国之间技术上的差异,在用自身高端的科技来压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正常往来,在破坏国际自由贸易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上的歧视。
(三)国际贸易法的变革
近年来,国际贸易正在逐渐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在低碳理念与国际贸易自由往来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可以利用国际贸易法来进行调节,但是,在国际贸易法进行调节工作时,也需要自身的不断变革与进步。首先,在制定《京都议定书》以后,明确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对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所应该履行的责任。并且,一些发达国家也不能利用各种手段来对高端的环保技术进行垄断,发达国家有义务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传授给发达国家,实现国家之间共同拥有,并且共同建造低碳环保的经济局势。第二,发达国家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低碳经济贸易的标准,给发展中国家留有一些能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促进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进程,让低碳经济逐渐转变为国际间进行贸易交流的核心。
二、跨国低碳经济投资与国际投资法
跨国的低碳经济贸易可以在向国际上其它国家进行资金投资的时候,利用低碳经济的投资方式,这样的投资方式,无论是在针对本国对外投资还是国外对内投资上,都会达到良好的投资效果。目前,就碳投资的热点话题而言,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侧重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态能源的保护和一些环保产品的制造。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投资法产生的影响,就拿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大量的三资企业加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都是以产品加工的贸易为主,然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特点正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加之我国是贸易大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在国际投资法当中,各国的国内立法也被包含在其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严格控制碳排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也不断地出台各种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管理手段。例如,碳排放的交易机制、单独的碳税收取制度以及对一些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企业进行整改,甚至对一些问题严重的企业进行取缔等等。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实行低碳经济方面就仍需加强,并且改变以往的投资方式以及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渠道,同时,也要对那些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在进驻本国市场时提高入驻的标准。其一,禁止发达国家中带有高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到本国市场,从源头上控制碳污染转移的现象发生。其二,鼓励那些具有清洁环保能源、低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本国市场。其三,加大自身的科技水平,研发新型环保的低碳能源,与此同时,也要创新思维,多方引进对本国低碳经济有益的外资企业,让它们融入到本国市场的发展中来,并且能够互相交流制造新能源的研发技术以及使用方法,共同努力减轻经济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
在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国际的投资法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经济模式以及理念上的转变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以往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控制了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时所带来的碳污染,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以外,国际投资法的改变,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绿色、健康,改变了发达国家将碳污染排放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税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向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国际税法势必会受到全球经济变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它们会为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对产生化石能源的需求标准,与此同时,也会将国内的碳排放量企业进行重新的分配,把碳排放集中区域的一些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此来减轻国内的碳排放压力。同时,也加强了国家之间工业生产的技术交流,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在企业转移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国际上的税收问题。然而,在国内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针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例如征税、补贴等等,这些政策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国内的税收问题带来影响。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国际税法也随着这种经济体制的形成,依据生态能源、自然资源、碳排放量等因素制定了碳税率以及纳税种类,并且,一些与之相关的税法内容也依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整。碳税率通过对一些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区提高税率,以此来抑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规定了为碳排放提供的交易市场体制,分别为国际排放交易、联合机制、清洁发展等。其中国际排放交易主要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针对碳排放的制定机构要求进行碳经济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联合机制则是指发达国家之间互相进行技术上的交流或者碳排放量的分担来降低碳排放量。清洁发展,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通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的帮助,来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能够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改善整个节能环保工作的流程,改进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逐渐形成,在国际金融上对于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市场也在发生的转变,各项金融法律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当前,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这种经济形式也在逐渐促使国际经济体制向环保、循环经济迈进,金融的投资方向也更加注重于发展低碳排放、清洁新型能源。在投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新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国际金融无论是从法制上还是从市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乐于投资一些低碳环保的企业,银行也发行了一系列的碳经济衍生品,比如碳期货、碳证券、碳基金等。在国际低碳经济的市场当中,银行具有对碳经济信贷资金的约束以及配属的责任,其中碳基金就是整个金融交易中的主体,它承担着一定的金融价值,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碳金融与国际金融之间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密切,这样一来,相应的国际法律也要进一步完善。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应尽快组织修订环保法,开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组织制定及修订工作。加快民用建筑节能、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加强节能及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颁布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修订高耗水产品限额标准,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加强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查处。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在“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指标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外,可在水污染中增加氨氮、磷,气污染中增加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并根据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及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对节能减排实行分类指导。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应遵循大部门制的思路,对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和减排的管理职能要相对集中,并提高监管能力。
3、完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采取市场定价形成机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应理顺发电价格和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取消电煤计划内价格,加快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垃圾发电的政策;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促使业主主动治污减排;建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提高排污权的使用效能。
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及早出台燃油税,研究出台环境税,积极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要从投资引导向税收调节转移,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尽快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完善相关投资政策。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国家应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倾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流域、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流域及相关区域污染减排的能力和主动性,促进流域、区域间的和谐发展。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完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长控制和落后产能的退出政策,形成落后产能适时退出、先进技术及时推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
4、强化科技,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相关范文论文: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车船税改革思考
【摘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日益严峻,给车船税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汽车市场和尾气排放的现状入手,对现行车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车船税改革的政策建议,旨在增强车船税的调控功能和导向作用,以引导汽车业朝着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
关键词:低碳环境 食品包装 设计 绿色特征
检 索:.cn
2010年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孙大文院士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提出了“低碳食品体系”的概念,即包括生产、加工、包装消费在内的各个主要环节建立具有最小温室气体输出的经济体系。其中食品包装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产量大、普及和更新换代快的特点。目前,绿色食品包装设计是包装设计的主流,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如何系统地对食品包装进行绿色设计,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已成为食品包装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认识食品包装设计的绿色特征是保持食品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注重环境保护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要求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废弃、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对环境无害或危害甚小,其评价按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环保标准进行,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选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工艺过程,从设计上应保证用户在使用该产品的全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只有允许的微小污染,并同时保证产品在报废、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最少。
目前,我国突出的环境污染是与食品有很大关联的“塑料垃圾白色污染”问题。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保证商品使用、卫生和安全性能完好的前提下,在生产过程必须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进行食品包装,例如纸质包装材料、资源广阔的竹类包装材料、“零度包装”包装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回收,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另外,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功能化、环保化及简便化的包装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发展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保鲜效果好、易降解、节约能源、安全、卫生等特点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将是今后的重点。
二、材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低碳环保时代,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资源的消耗量,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使用减量化技术(即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遵循“小就是美”,“少就是好”的原则,特别是稀有昂贵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的种类和用量。
长期以来,我国包装设计十分注重提高品牌吸引力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造成了产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例如,中秋节的月饼礼盒,其包装多数制作精美,材质各异,造型繁复,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节后其回收处理却成了棘手的问题,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加大了回收的难度和成本,一些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等)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设计师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类问题,进行包装设计时在保证产品包装使用功能的同时,不仅要严格依据美学法则做到构图布局合理,包装形象新颖独特,色彩鲜明且有感染力,造型美观而实用等,而且选材方面必须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友好性。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及法规来规范包装设计,摆脱包装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
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满足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前提,并且具有如下优势:(1)保证实现用户要求的全部使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2)先进科技可以减少环境污染;(3)可避免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浪费;(4)由于环境也是生产力,先进工艺的应用会直接或间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加工行业,能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因此,使食品包装设计具备绿色特征必须要因地制宜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加强应用研究和管理,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及健康
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首先必须考虑的是食品的安全问题,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制造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上均采用先进、有效的安全技术,实现产品安全本质化,确保用户或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尤其是作为保证食品安全及卫生重要手段的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更是得了广泛的重视。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时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以及材料表面的涂层材料,合格包装容器设计及材料的选用,首先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并使食品本身的水分、成分、品质等特性不发生改变。其次,由于包装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会向食品发生迁移,合格的包装材料不会破坏到食品的卫生。再次,与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相关食品用工具、设备也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及健康。除此之外,包装上的图案、文字及色彩的运用由于对消费者的心理会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这方面的安全性设计也不容忽视。
五、人机工程学和设计美学结合运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将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美学相结合,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机和谐性和美的外观特性,使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感觉舒适、轻松愉快、误操作率小,具有最高综合工效。
(一)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或单纯的形式美等单一性因素所决定的,它是与材料的发现、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自由创造,以及自然的任何过程中形成的自身审美能力等多种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是这些因素的统一。包装设计将材料的选用、结构和功能的定位、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等方面都考虑在设计的范围内,必须符合科学技术的规律及使用功能。因此,对设计美的评价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来考察[8]。
(二)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人机工程学可以为食品包装绿色设计提供有关人和人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设计依据,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指导设计,为设计出来的绿色包装更为科学、合理、适合人使用,能够把一切可能给使用者造成危险或不便等方面的因素消灭在设计的过程中。因此,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进行人机分析,涉及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中的功能、成本、材料、工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形态和色彩等各种因素。
六、具备可拆卸功能及方便使用和运输
良好的可拆卸性在现代生产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分支。具备良好的可拆卸性设计的产品可大量、可重复利用零部件,避免浪费及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是否具有良好可拆卸性是衡量一个产品绿色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七、适应市场需求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随市场的发展而变化,设计制作成本达到最低,让消费者愿意买、买得起、用得起,甚至报废时扔得起,即具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最小的全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八、拥有多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产品从其产生到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而报废的时间过程,而绿色产品则拥有多生命周期,这是与传统概念的产品相区别的一大属性。普通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本代产品从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即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阶段。而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但包括本代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部时间,而且还包括报废或停止使用以后、产品或其有关零件在换代或以后各代产品中的循环使用或循环利用的时间、简称“回用时间”,即从“摇篮到再现”的所有阶段。
结语
绿色食品包装设计是全面实现绿色产品各基本特征的设计,确保了环保要求和材料、资源、能源最优利用或重复利用等方面的并行设计,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
注释
1 张建华:《绿色产品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绿色设计理论体系》,84~85页,《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4(28)。
2 李新:《新型食品包装材料:零度包装》,89页,《中国包装》,2002-3(22)。
3 黄家莉:《果蔬包装材料研究进展》,111~113页,《包装工程》,2010-1(31)。
4 黄胜文:《格力空调包装设计在低碳环保时代中发展》,19~20页,《中国包装工业》,2010-11(191)。
5 宋萍:《包装设计评价体系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6 韩维生:《板式家具的绿色特征》,66~68页,《陕西林业科技》,2002-1(141)。
7 樊永祥:《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管理状况及对策分析》,342~345页,《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4(18)。
8 陆家桂:《设计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周莉:《关于人机工程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2.开展多彩活动。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节水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等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提高活动成效。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主题班会、演讲、板报、橱窗、手抄报、绘画、微课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要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总结,不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