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30 10:4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品质量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口罩;过滤性能;监督;抽查
1监督抽查结果
目前,我国非医用口罩采用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和GB/T30008—2020《儿童口罩技术规范》等标准。各省市监督抽查主要按照上述标准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数据汇总如表1所示。
2监督抽查结果分析
2.1主要质量问题
由表1可见,口罩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过滤效率与防护效果差,次要不合格项目为口罩带强力、细菌过滤效率、头带、通气阻力等。口罩的过滤效率是指口罩罩体本身的过滤能力,与其制造工艺、所用材料有关;防护效果是指防止有害物质从口罩滤材透过或从边缘进入继而被吸入人体的能力。除了与口罩本身的过滤效率有关外,防护效果还与口罩的整体设计等因素有关。过滤效率是口罩能否起到防护效果的关键指标。熔喷布是产生过滤作用的主要部件,其过滤效率决定了口罩的过滤效率。根据传统的过滤理论,拦截、惯性、扩散、重力沉积和静电等效应决定了材料的性能[2],熔喷布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包括以下方面。2.1.1熔喷布的纤维直径和厚度颗粒物的拦截、惯性、扩散作用与材料纤维的直径、滤材的厚度有关,直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材料的拦截、惯性、扩散吸附作用越强;纤维越细,滤材的平均孔径越小,过滤效率越高。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颗粒物被拦截吸附的概率也相应提高。在纺织行业,直径较小的纤维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同时,也会对产品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熔喷布厚度与材料的成本直接相关,厚度增加,成本也随之增加。2.1.2静电驻极工艺对于粒径小于1.0μm的粒子,滤材的物理拦截作用并不理想,而病毒附着的飞沫或粉尘颗粒直径的中位值在0.3μm左右,通过减小纤维直径和滤材孔径等方法提高物理拦截作用,可以增强小粒子的过滤性能[3]。然而,粒子越小、质量越小,静电的吸附作用越强,采用一定方式对滤材施加静电,可以大幅度提升滤材的过滤效率。静电驻极是采用高压放电等方式使滤材附带较为持久的静电电荷,通过对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化处理,使熔喷非织造布表面带上电荷,形成驻极体,在静电作用下,对亚微米级粉尘粒子的捕集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而且过滤阻力不会增加,静电作用越强、越持久,熔喷布的过滤效率越高、越持久。然而,驻极需添加驻极介质,且驻极工艺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将过滤效率提高至95%以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熔喷布成本,而是否采用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布是决定口罩过滤效率的关键。2.1.3口罩结构过滤效率决定了粒子穿透滤材的性能,而口罩的密闭性可以影响粒子穿过口罩和面部结合部位的性能,对口罩的防护效果同等重要。立体形状的口罩能够较好地贴合面部,使其相对于平面口罩具有更好的密闭性能。另外,口罩的大小也是影响口罩密闭性能的因素,设计不合理、不适合国人面部特征的尺寸或形状也会降低口罩的密闭性能,进而降低防护效果。戴有刚,等:基于监督抽查结果的非医用防护口罩产品质量问题分析2.1.4鼻夹、耳带的质量人的面部具有一定的立体特征,鼻部的曲线较为复杂,使口罩与鼻部实现良好的贴合是一项挑战。口罩采用的是具有一定塑性的鼻夹,可以提高口罩的密闭性能。质量较好的鼻夹具有良好的塑形性能,易于调整为合适的形状,以贴合鼻部立体形状,并且鼻夹的形状具有一定的保持能力,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密闭性能的降低。耳带的作用是将口罩固定于面部,如果耳带缺乏弹性会使口罩与面部产生间隙。过短的耳带会对耳廓施加过大拉力,进而降低舒适性,而过长的耳带固定作用较弱,因此,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弹性保持率、长度合适的耳带是提高口罩密闭性能、提升口罩防护效果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数据指出,在佩戴口罩的状态下,当口罩带张力保持在15N时,口罩的防护效果与舒适性可以达到最佳状态[4]。
2.2质量的时间变化
将质量抽查结果按时间统计,绘制合格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制作合格率的线性回归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根据2020—2021年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市场口罩的质量水平整体呈先下降后不断提升的趋势,且2020年4月至7月处于质量低点,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2.2.1市场主体发生变化在疫情暴发前,口罩作为非抗疫物资,主要由专业企业生产,其质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疫情暴发初期,口罩的需求量增长近百倍,除了原口罩行业的企业外,大量的服装、轻工业等行业企业开展了口罩生产,这些企业在口罩的原料、工艺、质控、标准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生产工艺较不合理,使口罩在设计、粘合、耳带焊接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质量控制的缺失使大量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环节,过滤效率不达标问题凸显。随着疫情常态化,企业的产能不断提升,逐步占领市场,使初期涌入的跨界企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进而被淘汰,口罩质量随之提升。2.2.2原料供给不断完善疫情初期,各生产资料十分匮乏,原料、设备等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优质的熔喷布原料十分稀缺,劣质原料仍有较大的市场。随着疫情的持续肆虐,大企业和国家资源的不断投入,特别是熔喷布生产能力的释放,推动了原料由稀缺向充足的转变,熔喷布价格逐步下降,劣质原料失去获利空间。供给侧的变化对口罩市场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2.3市场监管不断发力口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物质,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总局、各省局、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公安、消费者协会等部门也加大案件查处和消费者权利保护力度。违法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不断增加,市场行为不断规范,产品质量随之不断提升。口罩质量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由无序暴增到充分发展的优胜劣汰过程,更是国家加强社会资源配置、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督的结果,产品质量连续小幅提升,市场中的口罩质量整体提升。
2.3质量的地域差异
图2统计了我国各地方省市2020—2021年口罩抽检合格情况。其中,北方省市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等省份,西部省市包括贵州、甘肃、四川、青海等省份,东南沿海省市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等。2020年,在全社会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东南省市凭借上下游产业配套、技术和经济优势,口罩质量相对较好,而北方和西部城市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限制,质量相对较差。随着2021年疫情常态化,在防疫物资供给充分的情况下,防疫物资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不同区域的质量水平趋于一致。因此,各地口罩质量处于较高水平的稳定状态。
3建议
3.1生产
在原料生产方面,必须使用先进驻极工艺生产的熔喷布,保证过滤效率达到要求。采用可塑性鼻夹和具有一定拉伸性能的弹力耳带,保证口罩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在口罩加工方面,应注意口罩的设计,采用立体设计有利于提升口罩的密闭性;采用合适的压烫温度等工艺,可以增强口罩与绳带连接处的断裂强力。
3.2消费
在消费者方面,人们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口罩,要注意口罩的合格证明与生产信息,关注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对当地口罩监督抽查的结果,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监管与宣传
政府及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注意对市场流通口罩质量的监督抽查,如有不合格产品,应对其采取下架整改等措施。一方面,应保证市场中流通的口罩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口罩标准应用的宣传和引导,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口罩的质量水平。
4总结与展望
2020—2021年,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过滤效率与防护效果不达标是非医用防护口罩的主要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监管的引导下,口罩产业不断规范化、专业化,口罩质量不断提升。相信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标准化引领的作用不断发力,作为防疫重要物资的非医用防护口罩质量将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沐晖.口罩行业热度不减专业市场空间大[J].新产经,2020(4):56-59.
[2]戴有刚,左保齐.静电纺丝非织造过滤材料研究进展[J].产业用纺织品,2008(7):1-6.
[3]黄景莹.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henomena of multi-management and ineffective management in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hich bring big agricultural quality problems. China's entering WTO mak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as to fa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erce competi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machinery , but als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in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analyzed, and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农机;质量;问题;措施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quality;problem;measure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02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承担了超过50%农业劳动量,是广大农民劳动中不可短缺的重要生产工具,它对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1农机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
农机产品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现农机市场上的主要质量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安全性不强很多农机产品生产者不懂标准、质量、安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品粗制滥造,致使很多安全防护装置不合规范。
1.2 工艺性差数量较大的农机生产者仅具备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差。同时为了争夺市场,降低成本,放松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在生产工艺中减少工序,设备老化,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等,致使农机产品质量差。
1.3 服务性不完善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销售者要对农机产品质量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很难解决“三包”问题。
1.4 说明书不规范按国家标准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使用说明书要明确标出产品用途和适用范围,并根据产品特点和需要标出主要结构、性能、型式、规格和正确吊运、安装、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和贮存等方法,以及保护操作者和产品的安全措施。但很多农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缺东少西,用词含糊,不符合标准,完全不能正确指导用户使用。
2原因分析
2.1 从生产销售者方面(1)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采取用旧件拼装,私自改装以劣代优,减少工艺工序,仿造名牌等方式,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一味追求低价抢占市场;在销售活动中,他们又采用了代销售回扣等不法手段促销,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占据了农机市场的一个较大的份额。(2)从观念上,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沿用老一套的营销和质量管理方式。一些生产厂家既无检测仪器,又无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无能力改良产品性能,不以产品质量来挤占市场。
2.2 从消费者方面(1)贪便宜。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农民的农机购买能力还是比较低,于是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以价廉为首选。(2)无鉴别能力。因为知识缺乏,信息不灵,农机朋友对农机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以及适用范围不了解,也弄不清生产销售单位的情况,对整个农机市场产品无法作比较。(3)维权意识差。法律意识谈薄,是制约农机投诉少的原因之一。
2.3 从政府管理部门方面(1)缺乏宏观上的规划与指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农机产品的管理和发展也要有新的探索和创新,现农机市场因为缺乏专业的宏观调控,显得有些零乱和盲目。(2)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农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农机生产销售的技术难题和管理手段的改进,各农机的技术标准与选购,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广大农村的弱点。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培训和引导。
3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的对策
3.1 生产销售者要参与市场,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素质,扩大发展,走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生产销售者要走出“闭门造机”的模式,尤其要克服单一的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做法,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也就是生产销售者首先要变“为我”为“为人”,要先为消费者着想,围绕生产产品的功能与质量为广大消费者发挥作用,从而来赢得用户、赢得市场,最后实现利润。
3.2 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到选好机、用好机、管好机、护好机、选好机在购买前要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用好机。在使用之前要熟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其产品技术要求及操作要领、保养方式等,有疑难问题要及时请教农机技术人员,不要盲目操作。管好机。在保管机具时要注意保养,以免人为损伤,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购机发票,三包凭证,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产品检验合格证等。
大卖场因其规模大影响广,被国家质量和质检机关注意的程度自然也很高,其产品质量控制相对来说是比较规范和严格的,但这并不意味就没有商品质量事故发生,作为卖场而言一旦出现商品质量事故,会第一时间通知供应商来处理,这个时候供应商的态度和处理的速度就决定了大卖场下一步的行动和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海大公司是一家做保温器具的专业厂商,其产品一贯以质量过硬深收顾客的信赖,著名的A卖场也很重视其产品,可是偏偏就在其拳头的保温瓶上发生了事故:一位客人被烫伤了脚,Ⅱ度烫伤。在接到A卖场客服部门通知其速到现场一同处理的电话后,足足过了三个小时以后,海大公司的业务员带了产品的合格证到了A卖场客服部门,一进门客人的家属就愤怒的骂开了:“卖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拖拖拉拉不当回事?” 海大公司的业务员把产品的合格证拿出来证明不是产品的问题,是顾客自己使用不当造成的,等的毛焦火辣的客人那听得了这话,指着海大业务员和A卖场客服部员工就破口大骂不依不饶,更要命的是那个年轻的海大业务员越听越上火,竟然跟顾客对骂开了,事情一下子就闹得不可收拾了,连110都来了。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吗?顾客把海大公司和A卖场告上了法庭,索取20万的赔偿,当地的报纸纷纷报道,还引发一场“顾客的生命安全谁负责的大讨论”沸沸扬扬!A卖场呢?不仅把海大公司所有的产品下架,还扣押了其三个月的货款,并要以违反合同质量条款罚款1万块,还保留诉讼的权利!海大公司不仅失去了占据其总销售50%的A卖场,其他终端的销售也一落千丈,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其实这只是一起很普通的产品质量事故,处理得这样实在有失水准,我们来看看其在那些细节上出了问题:
首先重视度就有问题,没有把出了产品质量问题当作大事,刻不容缓,必须马上处理。在思想上就漠视,自然导致处理的不当,员工的重视度跟老板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时间拖的太长,让顾客觉得是在逃避和敷衍,情绪会更不好,拖的时间长短和事情处理结果是成反比的,拖的越长越错过处理的黄金时机。
三是处理的人员有问题,发生了质量问题,客人的反应肯定是很上火很愤怒很多抱怨的,这个时候耐心倾听温和安抚比什么都重要,冷淡、反驳、甚至对骂是绝对不能的,当然顾客在那种时候说的话都是很难听的,谁听都不舒服,容易发火,所以年轻的毛头小伙不适合单独处理,建议供应商应该有一个年纪偏大点性格温和能说会道的大婶专门负责与业务员一同处理质量和客诉事故,相信事情的把握要好的多。
四是处理的程序有问题,不要一开始就争论是谁的责任,这样有推委逃避的感觉,只会把事情闹僵,应该是先安抚情绪,积极的登门看望、送医院付药费,平静下来后再陈述事情经过,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意向,基本上绝大多数客人是讲道理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别有用心的顾客,这时候该找消协就要找,该检验就检验,陪他玩,但是不能让别人在态度上抓小辫子。
同样的,在责任的归属上也尽量不要跟大卖场有激烈的争论,齐心协力把顾客的事情处理好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供应商和大卖场是一条线的,共同面对的是顾客的投宿,不要自己先在底下咬上了,不然还怎么能以一个共同的姿态处理事情呢?只会让事情恶化。其实,大卖场最怕的是质量事件无休止的纠缠对名誉造成的影响,供应商主动承担责任把事故处理好,多体谅卖场,看起来吃了面上的名亏,其实暗里是可以得到好处的,就看供应商怎么去平衡了。
可以说供应商的态度决定了大卖场质量事故最终的处理结果,总结出来就是三句话:
“全员要重视,态度要诚恳,行动要积极”,这样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可以策略性的把坏好事。
这里就要提到供应商的危机预案处理系统,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对企业有影响的负面事件,这个时候如何应对就显得无比重要,因为处理不善的连锁反映是难以预料的,事先对可能的危机事件做完整的预案系统,就能沉着应对了,借助策划和媒体的力量还坏好事,好好的做一把广告呢。
供应商如何制定预案系统?简单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发动全员
制定危机预案系统不是老板一个人事情,是需要全员参与的,将危机预案系统建立与员工收入挂钩起来,调动全员积极性,也推动后期的落实.
要搜寻案例,
根据当前的经营状况及以前的所发生过的事故案例,或者是眼见过其他同行发生过的相关案例,大家还得要集思广益,放开想象力,推测可能有那些会发生的事故。
编写解决方案:
对已发生的案例的处理情况做出总结与评定,并进一步进行修改,对一些尚未涉及的案例,也可以充分的分析论证,制定安排出较为妥当的解决方案。
解决的基本程序: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汽车后市场达到万亿元规模,汽车保有量后市场规模节节攀升。
汽车后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该如何挑选产品?在这个传统品牌和新晋品牌、自主品牌和进口品牌、原厂配件和第三方企业配件相互竞争的复杂环境里,消费者能放心消费吗?
作橐患易ㄗ⒂谏唐酚敕务对比测评的机构,《消费者报道》从2013-2017年已测试的7个汽车后市场产品种类,59款产品,数以千计的检测数据中分析我们正面临的汽车后市场产品质量情况。
行车纪录仪、机油、刹车片、汽车破璃膜……从59款产品整体的检测结果来看,汽车后市场产品的质量现状以不良居多,“问题产品率”接近半数,达到41%,“质量良好率”为58%,没有产品获得本刊的优秀评级。
国标缺位衍生产品质量问题
《消费者报道》对比测试数据库显示,制动液和机油两类产品的整体质量较好,所有检测产品均达标,但行车记录仪产品100%出现问题。防冻液、汽车玻璃膜和刹车片产品的质量情况也不容乐观,问题率达到或超过了送检产品的5成。问题产品中,防冻液和刹车片的问题类型为“安全性问题”,其他则属于“功能性问题”。(如图1)
和世界其他知名的第三方商品对比测试组织一样,《消费者报道》并不仅仅满足于用国标来对产品作出达标与否的评价,7款问题产品中,行车记录仪、汽车玻璃膜、防冻液等均无国标规范。而汽车后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标准规范的缺失。
防冻液参照了发达国家标准;行车记录仪是一个新生产品,国标还未跟上;而对于汽车玻璃膜行业,2016年新出的国标可以说是一个遗憾。这份由汽车玻璃膜企业参与制定的国标,其试验检测对象为贴膜玻璃(即玻璃膜和玻璃共同组成的合制品),并非只针对玻璃膜。
国标缺位会衍生出很多消费质量问题。如果企业针对国内外消费者实行区别对待,那么我们将面临无标准可依的情况。一款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不符合当地标准的防冻液,到了国内,转身一变贴上“进口”标签能大行其道。
国标缺位还会造成市场竞争乱象。行车记录仪行业因为缺失相对应的国标,企业对产品性能的把控“自成一派”,也降低了产品上市售卖的门槛,市场上存有大量鱼目混珠的产品。
汽车玻璃膜即使测出不合格,又面临到底是玻璃不合格还是玻璃膜不合格的两难境地。
价高并不一定质优
第三方对比测试让产品回归质量本身。《消费者报道》对比测试数据库显示,汽车后市场的“品牌效应”、“广告效应”和“价高质优”等均有所被打破。
比如,号称“欧洲第一品牌”的Remsa(耐磨土)刹车片是所有送检产品中唯一摩擦系数不合格的;3M宣称是世界上首个获得汽车玻璃膜专利的企业,其产品在全部4个检测项目中,最好的成绩也仅排在第三名,其余均为倒数一二名;3M的汽油清洁剂还出现了破乳性不达标的情况。
另外,价高者质优这一规律也未必见得都奏效,物美价廉也确实存在。本刊列举了汽车后市场5类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的排名情况。(如图2)
数据显示,5W-30机油、0W-40机油和行车记录仪遵循“价最高质最优”的规律;汽车玻璃膜则刚好相反,价格最低的美基品牌汽车玻璃膜却是“质最优”;汽油清洁剂的最佳品质则是在价格排名第三的BP品牌。
此外,从59个汽车后市场产品的检测结果来看,很难发现一款各方面性能均优的产品。
以制动液测试为例,美孚品牌制动液在干平衡回流沸点表现优异,然而在湿平衡回流沸点和蒸发性能表现均较差。
【关键词】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环境下,企业及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这一激励竞争的背后其实是核心竞争力的比拼,要想保证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还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因为产品质量最终要作为企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在市场上与其它企业及产品进行角逐。标准化被认为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化水平高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以航空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例,与国外航空产品相比,国内航空产品的问题就在于质量不高,确切的说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无法保证每一件航空产品的质量;在当前国外航空产品生产企业觊觎国内市场,想方设法进入与占领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下,提高国内航空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势在必行,有必要进一步推行“航天行业标准化”,加大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力度,旨在短时间内提高国内航空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一、航空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一)短期内有效提高零部件产品质量 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不同于其他类型产品的生产,它多属于尖端技术,具有产品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可借鉴经验少等特点,一旦研制成功转入产品生产就面临着较大数量的需求,要求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度和生产的成熟度;生产工艺、操作的标准化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与稳定产品的质量。
(二)缩短产品的试制与生产准备周期 航空零部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库存数量有限,如有零部件需要又是非常紧迫,即生产时间有限,要求要不断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效率;需要的是成熟的零部件产品还好,而一旦需要改进,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必须要进行试制,试制及生产前的准备都要占用大量时间;而标准化生产体系一旦形成,就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试制及生产准备周期。
(三)夯实与提高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标准化水平高低被认为真正体现了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标准化也被认为是产品成果及先进经验保存和传递的最有效手段;标准化体系一旦形成,产品质量及企业生产水平就不易受到人员素质、人员离职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已有生产能力的真正固化,对进一步夯实与提高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提高航空企业的生产效益 航空零部件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带动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以及良好的产品社会信誉和企业社会形象。同时,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也有助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责、权、利”的明确及产品生产问题的准确确定和解决,做到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高度统一、协调、有序。
二、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一)优先采用成熟产品的生产标准 标准化生产管理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的生产技术、原理、方法来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之前必须保证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性;因此,优先采用成熟产品的生产标准,也就成为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先借鉴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化成果,也许同类产品中没有标准化生产可以借鉴,那么可考虑其更小的零部件构成,因为一个非标准结构整件,其可能是由许多标准零部件构成的。
(二)引进与应用国外先进产品标准 通过与国际知名航空企业的交流,尝试引进国外相关航空零部件生产标准,在经过必要的消化吸收后应用的国内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中,前提是保证引进产品生产标准的成熟、安全、可靠。国内企业引进国外产品生产标准应用失败例子不在少数,并且多是因为可靠性不足,导致最终的失败。在产品生产标准可靠性设计方面,以日本质量工程学家田口玄一发明的“三次设计法”最为著名,国内航空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引进国外相关产品标准时,可以考虑利用“三步设计法”来检测相应产品生产标准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加速与强化产品研发的标准化 新产品是企业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新产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背后研发方法与生产技术,谁掌握了新产品的研发方法,谁就拥有了新产品。因此,加速与强化航空零部件产品研发过程的标准化,对航空零部件产品生产企业牢牢把握住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航空零部件新产品研发的标准化,应该贯穿于新产品的计划决策、情报调研、新品试制、验证、确认和投产各个阶段;是实现航空零部件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开端。
(四)加强标准化实施的监督与检查 制定或者引进标准的目的是实施,只有标准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这就需要对相关标准实施情况予以监督和检查,变传统的事后整改为事前控制。以航空产品中的惯性器件设计为例,由企业产品标准化主管依据事先制定的产品设计标准化大纲对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的检查和抽查;要求在一个设计阶段结束后,要先有设计主管按照标准化大纲要求对产品设计进行自检,然后再由企业产品标准化主管进行检查、验证,对不符合标准化大纲要求的要予以限期整改,并在整改后再次依据标准化大纲进行检查、验证。
(五)尝试建立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 一套完整的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主要由生产标准、生产方法、生产设备及产品质量检测方未能、设备等构成。为了保证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质量,要求在制造技术上要科学、在方法上要先进、在质量检测上要可靠;如果只是实现上述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中某一部分的标准化,不可能保证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质量,最终还是要从构建完善的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入手,因为体系一旦形成,就不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而真正实现航空零部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参考文献
[1]王璐,于冠龙,马永强.浅析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
原告在起诉书中称,因美国圣犹达公司生产的心脏起博器产品多次出现质量不合格问题,致使其被迫三次安装起搏器,身体元气大伤,故请求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判令被告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原告诉称,四年来,因起博器质量问题,年届65岁的他被迫三次安装起搏器,多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元气大伤,至今未能恢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非常不好。由于起博器连续两次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正常起搏,不仅给原告造成了极大身体损害和精神伤害,也给原告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同时,完全打乱了原告及家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使原告家人承担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原告认为,被告中国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原告安装心脏起博器,在该产品多次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仍坚持使用该产品,造成了原告的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圣犹达医疗用品(香港)有限公司作为质量有问题产品的销售者,应当承担本案责任;被告美国圣犹达医疗用品公司作为质量有问题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本案责任。故原告向北京西城法院提出起诉,请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1吉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吉林省通过实施和推广行畜牧标准化生产,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依法监管和专项整治畜产品质量来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畜产品安全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
1.1兽药监管
全省兽药生产企业100%通过兽药GMP复验收;兽药经营企业100%通过兽药GSP验收;兽药每年完成农业部下达和省级配套的650批次的监督抽检和420批次的残留监控任务,饲料每年完成2500批次监督抽检任务。力争全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2饲料监管
饲料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其中饲料产品营养性指标检测合格率达95%以上,安全性指标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1.3畜产品监管
全面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监管,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肉蛋奶等主要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造成畜产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2.1饲养方式不规范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还是畜牧业发展阶段,表现为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生产不规范、产品不标准,达不到规模化工厂生产的要求。
2.2药物残留比较突出
据我省兽药监察所通报的全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结果显示,添加安定、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品的检出率居高不下,而且添加违禁药品的品种不断增多,问题较为突出。
2.3动物防疫体系落后
当前我省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且出现梯队断层现象。此外,基础设施较差。表现在机构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这些对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尤为不利。
2.4动物疫病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禽流感、口蹄疫、动物疫病的防治形势仍较为严峻,不仅由于动物对某些传统疫病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原体的变异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增多,使动物疫病发生呈现回升态势。
3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对策
3.1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
一家一户的传统饲养方式,不利于良种、技术的推广,投入物品的控制及疫病防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更利于畜产品安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奖励政策,一方面鼓励发展企业化经营为主的规模化养殖场,另一方面选择养殖基础较好的区域,组织分散养殖户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小区,只有规范养殖场和小区建设,才能保证实现最广泛的畜产品安全。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完善兽药管理制度、搞好兽药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兽药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一是加大培训兽药执法人员力度。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查处等制度,提高兽药执法监督效能。三是编印兽药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资料,为兽药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提供学习材料。四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不断改善兽药行政执法手段和装备,提高办案工作效率。
3.3加强宣传,规范养殖行为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等大力宣传,加强兽药、饲料等畜产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使用常识普及工作,引导广大养殖户加强安全自律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要求使用安全的饲料、兽药,规范养殖行为,减少和避免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4强化对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监控
1)加强对饲料、兽药、添加剂、消毒用品等生产企业的监控要求,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要符合规范,从原料开始对生产环节全程进行控制,相关标签符合要求,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督促畜禽养殖企业建立用药、用料记录,实行审查和认可制度。2)加强生产监控。仔畜的引进要符合相关规定,以防引进质量不佳带有疫病品种。加强对圈舍、用具、环境卫生的管理,减少畜禽发病概率,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定期对畜群做抗体监测,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并按规定严格消毒,控制活动范围。3)加强加工及流通环节监控。严格执行屠宰、加工资质认证制度,认证内容包括选址、水质、人员的健康、投入品质量控制、环节保护等,逐步规范屠宰、加工企业的从业资格,推广机械化、规模化屠宰。对活禽流通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对异地销售的畜禽一定要严格检疫,对屠宰、加工后的畜产品,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管,防止加工后的畜禽产品二次污染。
4结束语
千百年来,传统小农经济分散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代代相传,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造成很多不便。如,难以形成对种植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也难以形成市场化、规范化的收购加工体系,导致农产品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消费市场。同时,农民对现代农业无公害技术的掌握不够,缺乏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有资料显示,我国每1hm2土地的化肥施用量接近欧洲的3倍,导致化肥、农药在土壤中累计残留量是惊人的。同时,现代医学表明,环境污染因素在致癌因素中占到80%左右,其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占环境因素的11%,而我国使用的农药品种大多都是有毒的有机物。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胎儿畸形率逐年上升,与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密切相关。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环境面临重大威胁,工业排放物与生活垃圾以及农业投入品(如地膜、农药等)造成耕地土壤、灌溉水源、大气环境等农业生产环境交叉立体污染严重。同时,农业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体系、安全标准体系、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执法体系、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很容易形成管理真空。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较弱,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在布局、数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较大,检测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并且缺乏科研的足够支撑,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监测评价工作尚未制度化。质量认证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各认证机构执行标准不一,通过认证的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行政部门、监督检验部门和分析实验室。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与检验检疫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同时,应该成立专业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疫、认证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检验机构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合理布局机构分布,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覆盖面广、检测标准化高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需要调整农业科研重点,从提高农产品产量转移到保证其质量安全上来,如何处理农业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将是今后科研的一个重要命题。要大力推广清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开发有益于农产品安全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以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产品可追溯制度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追踪农产品进入市场各个阶段的系统,有助于质量控制和及时的产品召回。通过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使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从而可以保证消费者享受到安全产品,也有利于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进一步完善“三品一标”体系,有利于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农业部已绿色食品各类标准126项,地方配套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400多项;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分别占到30%以上和20%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绿色食品新的生产主体,其数量和产品数已占绿色食品总数的15%左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全国约有1600×104hm2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原、林地、水域受到监测和保护,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截至2011年,全国已建成61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接龙头企业1650家,带动农户1925万户,每年增加农民收入超过10亿元。“三品一标”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要尽量选购经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保证基本的安全需求。“三品一标”农产品在管理上实行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制度,其产品质量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规定了更高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质量安全水平,可以放心购买。
本文作者:李双均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