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1 16:24: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复习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复习教案

第1篇

宜以“探究教学”作为本专题内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题),进行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最后获得知识和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课题),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课堂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从氯气的制法迁移应用设计溴的制取,并从氯气能将Br-、I-氧化为单质Br2、I2的性质设计溴和碘的制备。

(2)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力目标

(1)综合实验能力(溶解、蒸发、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气体制备、滴定)。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

(1)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在实践(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并分享成功。

三、教学重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四、教学难点

(1)溴、碘单质实验室制备的设计

(2)加碘盐中碘酸盐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和有关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展示一幅大海图(上写大海啊,母亲!)

教师导语:

有人说大海哺育了生命,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学生简单讨论后,教师略为点评。

展示表格:

海水中元素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对照表。

教师:

可见海水中元素的组成与古今人体中所含元素的成分相同,且含量相关不大,这是生命来自大海的一个重要证据。从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海水是无机盐的宝库。

一、卤素单质的制备

问题1、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能否采用将海水蒸干来制得较纯的食盐?

师生讨论归纳:

食盐

海水(蒸发、浓缩、结晶)

食盐

展示我国古代煮盐图。

问题2、如何从食盐制取氯气?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Cl+2H2O2NaOH+Cl2+H2

实验室制法:2NaCl+MnO2+2H2SO4Na2SO4+MnSO4+Cl2+2H2O

问题3、如何由溴化钠晶体制取液溴?

师生讨论归纳:

工业制法:2NaBr+2H2O2NaOH+Br2+H2

实验室制法:2NaBr+MnO2+2H2SO4Na2SO4+MnSO4+Br2+2H2O

问题4、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制备单质溴,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

师生讨论归纳:

根据下图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Ⅰ)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装置(Ⅰ)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

(3)装置(Ⅱ)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4)为防止溴蒸气对橡胶的腐蚀,装置可作如何改进?

ⅠⅡ

问题3、海洋中的海藻和海带能从海水中富集碘元素,如何从干海带中提取碘晶体?

师生讨论归纳:

残渣

干海带海带灰海带灰悬浊液滤液(含I-)含碘的水溶液含碘的有机溶液晶体碘。

萃取,分液蒸馏

思考问题:

(1)上述实验中用到那些仪器?

(2)萃取剂要满足的条件是?

(3)如何进行萃取和分液操作?

(4)本实验的蒸馏中为什么用水浴加热?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问题4、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问题5、食盐中加入的碘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

碘晶体(I2)

大胆猜测碘化物(KI、NaI)

碘酸盐(KIO3、NaIO3)

1.检验是否含I2的实验方案:

(1)溶于水所得溶液是否有黄色?此法若I2含量很少可能观察不到。

(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滴加淀粉试液是否出现蓝色?此法简单又灵敏。

用(3)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I2。

2.检验是否含碘化物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是否产生黄色沉淀?(此方法中生成的AgCl沉淀会对AgI沉淀中观察发生干扰)

(2)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层是否呈紫红色。

取NaCl溶液和NaCl与KI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模拟Cl-存在时对I-鉴别的干扰。

用(2)方法实验演示,结论不含碘化物。

3.检验是否含有碘酸盐的实验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实验演示,结论含有碘酸盐。

投影展示一包加碘盐,阅读包装袋中的说明。

问题6、如何定量测定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

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碘盐,溶解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然后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KI+Na2S4O6

实验演示,含碘量的定量测定。

2001上海:30.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

碘酸钾。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扩展:

化学放大:对微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酸性介质中先用过量Br2将试样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盐,加热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假定萃取率为100%)。分去水层后,用联氨(N2H4)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层中(N2H4+2I2=4I-+N2+4H+),再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写出上述过程中未给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试分析经上述步骤试样中1molI-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若将上述“化学放大”法进行测定时,准确移取25.00mL含KI的试液,终点时耗用20.06mL0.100mol/LNa2S2O3溶液,请计算原试液中KI的物质的量浓度。

[小结:

本节课研究了氯、溴、碘的制备和加碘盐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从中我们要学会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实验基本操作的组合和在新情境中知识的迁移。

第2篇

二明确内容和竞赛规则:

内容: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第四回合——检验你的应辨力

竞赛总规则:

第一:123小组为红队;456小组为蓝队。红队与蓝队进行pk。

第二:pk时遵守课堂纪律,纪律分占总成绩的×××。

第三:学习知识第

一、比赛结果第二。

比赛的口号:团结、尊重、信任、守纪

三比赛内容:

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内容:

必答题:

a组: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入胡天。

②秋风箫瑟,洪波踊起。

③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

④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⑤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组:

①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②路转山回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征篷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⑤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抢答题:

①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②剪不断,是离愁,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安得广夏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夜来南风起,五月人倍忙。田家少闲月,小麦覆陇黄。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一)补充上、下句: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隔江犹唱花。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b组: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

②,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拄杖无时夜叩门。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抢答题: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②,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诗前4句或后4句,或词的上片、下片,或整首诗

比赛规则:

此环节全是抢答题,答对一题+4分,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2分。对方队员补充正确+2分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上片

②陆游的《游×××村》的前4句诗

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后4句诗

⑤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整首诗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我们常说“几个人在一起,—定有人可作我老师的”可用《论浯》中哪句来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担忧与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组:

①《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夜雨寄北》中我们常用形容好友相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思念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游×××村》中哪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极言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山峰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抢答题: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破阵子》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的语句是可怜白发生!

⑥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写人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⑦《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⑧《蒹葭》中表现季节和时间变化的句子是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写作者悠闲生活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⑩《望岳》中哪两句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第四回合——检验你的应辨力

比赛规则:

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赛,红队和蓝队各三人。互为对方选题,每道题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各队尽可能的在草稿纸上写出更多的答案,答题者必须在两分钟内说出五句含该字的句子方可获胜。每答对一句+1分,如果答题方不能回答完整,出题方可以补答,每答对一句+1分。多答有附加分,多答一句加1分。

如:请说出诗句中包含“三”字的句子。

第3篇

识记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回顾鞍钢和宝钢两大钢铁企业的区位选择,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联系、工业分散。②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难点: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金昌(38°N,102°E)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一个工矿业城市,被誉为我国的“镍都”。

板书: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提问:在茫茫戈壁上,我们这儿的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怎么会建设金川公司呢?(答案略)

板书: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市场、劳动力、政策、科技、动力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学生活动: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答案略)

教师讲述: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其中少数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大。主导因素不同,形成不同的工业类型。如: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板书:2.工业类型(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①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哪种导向型工业?(印刷厂、面包厂、饮料厂、石油化工厂、电子装配厂、家具厂。)②鞍钢、宝钢的区位条件与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讲述: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板书:3.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图片展示:北京、伦敦钢铁工业布局。(工业企业布局深受盛行风向的影响)

学生总结:大气污染城市工业企业布局的三种情况。(略)

图片展示:金昌工业企业布局。

板书: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教师讲述:以金昌为例说明:工业联系一工业集聚一工业地域一工业城市。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复习工业地域形成的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地域按形成的分类。

学生总结: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两种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略)

易错点提示:①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工业城市。②列表对比发育程度高和发育程度低工业地域的特点。(略)

提问:有协作关系的企业都会形成工业集聚吗?(不会,也可以形成工业分散。)

学生活动:①福特汽车产生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②福特汽车公司遍布全球,形成跨国公司,根本目的是什么?③福特汽车公司为何有意向在南京规划建设汽车组装厂?

过渡:从历史发展来看,金昌属于哪种性质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

展示地图:世界和我国工业分布范围。

学生活动:①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及我国东北部辽中南工业区属于新工业还是传统工业区?在地图上指出其分布的地区。②指出传统工业、新工业区在我国分布的地区。

过渡:对我们金昌有借鉴作用的工业区是哪儿?

板书:三、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

教师讲述: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退原因和整治措施。

练习巩固:读图完成问题。(题略)

第4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追本溯源寻其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常在一句的末尾用“。”断开,叫做“句”。在语意未完而又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做“读”。

(二)方法指导:

拿到一段文字,该如何断句呢?

步骤一:通文意。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步骤二:求方法。

1.借助标志性词语。

标志性词语可分为:句首标志词、句末标志词、对话标志词。

(1)句首标志词又分为:

发语词:文言文中“盖”“唯”“夫”“且夫”等作发语词,作用是领起句子。

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感叹词,文言文中常见的感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

例如,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关联词:文言文中常见的用于句首的关联词有“然则”“岂独”“何其”“奈何”“于是”“故”“然而”“然”“是以”等词,或表承接,或表转折,或表推论。

例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名词代词:

文言文句首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吾、余、予、尔、汝、若、君、子、公、乃、其、之、彼、或、莫、足下、寡人、臣、仆、愚、妾。

文言文句首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

文言文句首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胡、曷、安。

例如,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时间词:文言文中这些时间词“今”“后”“是时”“既而”“方今”和“皇帝年号纪年”“天干地支纪年”等,常放在句首。

例如,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

(2)句末标志词:

文言文句末的标志词一般是语气词,有也、矣、焉、哉、乎、欤、耳、耶等。

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对话标志词:

文言文中体现对话的词语,有曰、言、云、谓等。

例如,古人云以地事秦。

2.借助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指文言中相对凝固的词与词的搭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借助修辞手法。

古人写文章讲究修辞技巧,常用对偶、对比、排比等修辞,关注到修辞现象,有助于断句。

(1)对偶:文言文中运用对偶很多。往往内容相对,词语相对。

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对比:对比常出现在古代议论性散文中,可根据前后语意的对比来断句。

例如,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

(3)排比:其特点就是结构相同,字数大体一致,一些词语常重复。

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顶真:首尾蝉联的特点。

例如,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步骤三:细检查。

做完题目回头看,根据要求仔细检验查,看是否通顺,是否合理。

例如,飞至孝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益敬服。(《宋史 岳飞传》)

步骤四:方法总结。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

2.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根据要求仔细检查。

备考提示: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步骤五:检测练习。

用“/”给下列语段断句。

第5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

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判断牌、选择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哪些运算性质?”(指名回答)

(板书)

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

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除法的性质

结合律

分配律

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板书: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

(二)复习五大定律

1.提问:这些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字母公式。)

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没错举“√”,有错举“×”,并指出错误所在,改正过来。

投影出示:

(1)(43+25)×4=43×4×25×4

(2)(700+1)×68=700×68+68

(3)153×(220+57)=153×220+57

(4)45+(54+55)=54+(45+55)

(5)63×8+37×8=(63+37)×(8+8)

3.小结:我们运用这些定律时要注意正确。

(三)复习两大性质

1.提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性质?你能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c≠0)

强调除法性质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数c不能是0。

2.做一做:在等号后面的横线上填数,里填运算符号。

(1)157-(27+68)=157-27_________

(2)3214-537-463=3214-(537463)

(3)(945+63)÷9=945÷________63÷

(4)156×102=156×(100_______)

指名一人做胶片,其他同学做印好的练习片子,然后投影说结果,并说明根据什么性质。

(四)积、商的变化规律

1.提问:我们在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时,还学过积、商的哪些变化规律?谁还记得?

(1)投影: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____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____倍;或者,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________。

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体现。)

投影说明:

(a×10)×b=a×10×b=a×b×10=(a×b)×10

(a÷100)×b=a÷100×b=a×b÷100=(a×b)÷100

(a×10)×(b÷10)=a×10×b÷10

=a×b×10×10=(a×b)×1=a×b

(2)投影回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___________的倍数,_______________。

问:你能联系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定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吗?(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关系,这也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

说明:整数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只有除法的性质略有变化,a,b都要能被c除尽。)

2.练习。

口答:

(1)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原来的积就____________倍。

(2)把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____________倍。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里填运算符号。

①3.6+0.85+6.4+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53-1.64-0.36=_____(______0.36)

③7.8×5.3+7.8×4.7=______(__________)

④4.2÷0.7+2.8÷0.7=(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总结

我们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主要是为了应用,使计算简便,而且要灵活运用。

(六)课堂练习

1.选择题:(投影出示,学生举选择牌。)

(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得到的差[]。

①增加5

②减少5

③不变

(2)对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分别应用了()知识。

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6×8)=6×(25×8)=6×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4)×(48÷4)=100×12=1200

应用了()知识。

①积的变化规律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③乘法结合律④乘法分配律

⑤乘法交换律

追问:哪种最简便?

2.简算,在片子上完成,指名两个同学用胶片做。

①1.25×2.5×64×5

=1.25×2.5×(8×8)×5

=(1.25×8)×(2.5×8×5)

=10×100=1000

②5.8÷0.7+0.42÷0.07+40÷7

=58÷7+42÷7+40÷7

=(58+42+40)÷7=140÷7=20

集体在投影上订正。

(七)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上得很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注意应用我们所学过的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提高效率。

第6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的面积单位换算,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整理知识点,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即建构面积的知识网,发展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面积计算中的铺地砖问题,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

决面积计算中的铺地砖问题。

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准备:课件、小方片、面积单位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一下。

板书课题:面积的复习

同学们想一想关于面积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生说师板书)

二、回顾整理,建构知识体系

(1)什么是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2)面积单位及换算

师:你能说出关于面积单位的哪些知识?

①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③哪些物体的面积大小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④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你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

面积的计算及应用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如何推导?

三、巩固基础

深化理解

师:看来关于面积的知识点同学们已经整理的很好了,那么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吧!

第一关估一估

图①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请估一估,图②和图③的面积各是多

少?①

第二关算一算

2.下图是一块贴了正方形瓷砖的墙面。每块正方形瓷砖的边长是4分米,这块墙面的面积是多少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第三关想一想

3.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彩纸,可以剪成多少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

4.我们班宣传板上要张贴优秀绘画,宣传板长18分米、宽10分米。每张绘画作品边长3分米,一共可以贴几张呢?

第7篇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窗体底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

2、让学生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

3、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已有认知的引入,呈现新的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及能力,发展数感。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的生动有趣,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举例说明

2、回顾整数的意义

(1)追问:-1、-2…是整数吗?

判断:

A、自然数都是整数

B、整数就是自然数

C、负数比0小

D、负数都是整数

(2)排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个级、万级、亿级各包括哪几个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填空:()个一千是一万;一亿里面有()个千万;320000是由()个万组成的;49个亿、49个万个49一组成的数是()。

3、回顾分数的意义个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谁来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样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填空:(1)把8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桃,每份是8个桃的()() 。(2)某班学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4、回顾小数的意义

(1)举例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你认为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5、回顾百分数的意义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负整数

说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比较合理。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83页的第1题

(1)学生填写在书上

(2)你是怎么想思考的?

0.5=12

2、3.7元=()元()角

0.45时=()分

4000千克=()吨

200秒=()分()秒

3、完成84页的第3题

先说说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数量的多少

3、课后完成84页第4题

说说每题中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是怎样划算的?

“1311”“08”“012”“A5128766”“06”“225548”“0523-3651193”等是编号,其余都是数。

第8篇

[关键词]复习课学案导学;必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65-01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复习课的要求

学案导学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通过整理考点知识,架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复习内容的认知水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梯度化的问题、练习题的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学习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案教学的缺陷,实现因材施教

学案是由教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发放给学生,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辅工具,有利于达到师生双向交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案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可掌控的范围内,把一部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学,并明确自己要学什么,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二、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教案化

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但是有些教师搞不清教案与学案的区别,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设计,设计的内容过于传统,完全就是教案的翻版或是教案与学案的混合体,根本体现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2.导学过程形式化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制作的学案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不能坚持在课堂教学中长期使用,只是在公开课时充充门面,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些教师存在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活动导学的现象,探究得不够深入,导致学案设计的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将“知识问题化”误解为“知识习题化”,结果把课堂变成学生对照课本合作找答案,师生对答案的场所。

(二)对策建议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课型,并不是简单的复述课,课堂的主角依然是学生,整个复习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师本”向“生本”的转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二是“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2.教师应提升学科素养,胜任“导师”的角色

导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编剧和导演。要胜任“导师”的角色,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涉猎各领域的知识,增强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开发和整合能力,不断提高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以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3.把握学案编制的原则,设计高水平的学案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