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疗信息管理部门

医疗信息管理部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1 16:24: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信息管理部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疗信息管理部门

第1篇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的医疗安全保障部门,是全院污染物品及无菌物品集中的科室,担负着医院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是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危。同时,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高风险的行业,对人有生命危险的事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特别是我国实施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以来,要以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实无菌医疗器械在清洗消毒、配置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回收、下送下收等每个环节都无懈可击,以可信性、可靠性证据证实自己无过失或无过错。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新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医院手术器械包消毒规范有了更明确的质量管理追溯规定。不过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医院在消毒供应流程中,消毒供应室的各环节业务还处于原始的手工记录,这样就存在着记录信息不完整、记录不及时、记录信息随意性、可改性、不准确等弊端;对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的各科室不能有效地追溯、控制、掌握动态;对工作人员的责任不明确;对各时期供应量无法进行系统分析;对可靠性数据收集不全,不能达到绩效管理;不能给医院核算室提供有效成本核算。

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正是根据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医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发的。系统使用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通过对RFID系统的使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科学化、责任明确化;可随时随地对再生医疗器械处理的全过程实行质量追溯控制。

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的法律依据和设计要求

1. 法律依据

中国现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机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10.1、2、3-2009)3个卫生行业标准,它们都对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要求。

2.设计要求

(1)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

此时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该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检测结果等,并存档。

当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不合格的所有灭菌物品。同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原因。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该灭菌器才能正常使用。如果灭菌失败,消毒供应中心应该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

(2)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

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和记录保留期应≥3年。

(3)灭菌标识的要求

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实现目标

1. 管理目标

系统通过对无菌器械包再生流程人员管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科室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更加准确。通过无菌器械包再生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层实现了无菌器械包再生流程可视化,使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最终实现对整个流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2. 经济目标

系统通过重复使用RFID标签达到对无菌器械包再生流程成本控制,通过无菌器械包再生流程信息化的方式杜绝无菌器械包使用过程中过期或丢失造成的浪费,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

3. 扩展目标

给HIS系统及其他大型系统提供接口,实现全院系统数据共享。确保软件的扩展性,并给其他监控系统预留了接口。医务部、护理部的主管领导可及时从HIS系统中查看无菌器械的供应情况和科室使用情况。

4. 性能目标

一套智能化、人性化、安全完整的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

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和应用流程

1.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

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要求为每个器械包配带一个RFID标签,负责采集和存储器械包流程各个环节的属性信息,内容包括器械种类和编号、数量、包装人员编号、包装日期、器械包类型等等。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器械包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曲线,随时查询现有器械包的存放位置,统计、分析器械包的使用情况,了解到该器械包的相关信息,包括流程中各个环节相关人员,明确了责任。

2. 供应室对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流程

回收流程包括回收(清洗)、打包、消毒、发放等四个环节。在各环节中,医务人员主要通过手持机和台式读写器来完成对数据的读取和存储功能。

(1)回收环节

供应室回收护士凭卡登陆系统,而要归还器械包的科室护士则凭科室卡和器械包上的RFID标签确认信息,待回收护士核实确认后可完成回收。

(2)打包环节

包装室器械包配包护士从器械室取来工具与器械包牌,然后与打包护士分别刷卡登录系统,并对所配器械包的包牌进行扫描,系统自动记录人员及时间等信息,便可送往消毒室进行消毒。

(3)消毒环节

器械包消毒后,消毒护士凭卡登录手持机的消毒系统,系统会根据消毒锅上标签核实其消毒是否合格,若合格,护士即对器械包的标签进行扫描(将合格信息写入标签)并自动记录各信息。

(4)发放环节

供应室护士持手持机到各科室完成当天发放任务,各科室护士刷卡确认器械包种类及数量等信息,核实无误后完成发放。

第2篇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流程改进

电子病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近30年有了革命性的发展。硬件计算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价格大幅度下降。医院的信息系统应用的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在这种条件下,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业务处理效率,辅助提高管理水平已经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进行论述。

一、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临床检验信息管理,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医嘱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医师的医嘱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计算机系统。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等处置单,减少核对的工作量和差错。同时将医嘱信息通过网络传往收费处代替手工进行自动划价,传往检查科室代替手工申请检查项目。医嘱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

(1)医嘱数据的输入与核对处理。

(2)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检查申请和医嘱病历的自动生成处理。

(3)根据医嘱、治疗单、检查申请、护嘱生成每天的收费记录处理。

(二)护理信息管理 计算机护理管理系统,一般由护理信息、护理管理和护理支持等三个子系统组成,应用于护理管理、护理实践、护理科研与教学及其它护理活动领域。

1.护理信息子系统:是在搜集大量医疗信息的基础上,按标准化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要求整理成护理信息。护理信息主要包括:

(1)护理分级记录。

(2)病人状况记录。

(3)入院护理记录。

(4)出院护理记录。

(5)病房护理记录。

2.护理管理子系统:完成护理活动中对护理资源管理、护理人员管理以及护理实践中的文秘等工作。

3.护理支持子系统:用于责任制护理,辅助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以及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关的医疗信息等。主要包括:

(1)辅助护理诊断。

(2)辅助制定护理计划。

(3)检索各种医疗信息。

(4)护理科研。

(5)护理教学。

(三)临床检查信息管理 临床检查有各种形式的结果,但归纳起来有6种类型:

(1)定性结果。

(2)数值性结果。

(3)文字结果。

(4)图形结果。

(5)图像结果。(6)动态图像结果。临床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计算机采集、存贮、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记录。充分发挥出辅助诊断治疗的作用。临床检查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医疗中的问题,同时也为收费等管理工作提供了原始数据。临床检查信息系统通常由:申请处理、结果采集、报告生成、结果存贮与传送和结果查询等几个部分组成。

(四)临床检验信息管理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1)检验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由计算机将这些申请单传往检验科室。

(2)标本采集与编号处理。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并对将进行的检验项目进行编号。

(3)检验与结果数据采集。将检验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

(4)检验结果的传输。

(5)检验工作登记。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根据这些记录进行自动划价并传往收费处。

(6)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通过计算机记录下质量控制的数据,使检验科室能够随时掌握检验设备的工作情况。

(7)检验结果的查询与打印。

(五)医学影像信息管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管理是医院辅诊检查信息管理的一种。但由于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比一般文字信息大几个数量级,这给医学影像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主要是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有很大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用的计算机设备性能也越来越接近专用设备。因而医院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来建立一个功能较强、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需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包括:CT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核医学检查图像、X光图像等。

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的各级领导通过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实施对医疗、护理、行政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医疗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因此在医院管理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可归为二类:一类是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应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经过计算和统计分析,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因此,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及综合分析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二)医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对这些重点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

(三)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提供优良的医学期刊信息服务也能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业务技术建设发挥作用,医学期刊是医学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道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交流,而且在医院业务建设上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影像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贮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纪实,也有特殊病例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及科研指导上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军出版社,1998.

[2]徐忠艳.医学期刊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8,11.

第3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建设 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01-01

1 需求管理地位分析

需求管理指以系统化方案呈现,采用方式为取得、组织与记载,同时其不断变化也使客户与团队进行方案变更,并与其产生同时性的过程。需求管理终极目标是在与客户交流协作基础上,确定系统应用功能具体范围值,做到客户需求满足的最大化。其在医院信息建设上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影响着系统进程与工程质量。

医院与医疗设备提供商展开有效合作受到需求管理的影响,有调查显示,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医院表示提供商在产品需求与服务水平上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百分之二十的医院表示医疗产品不符合用户要求。

软件自开始就应具备需求分析功能,其贯穿于软件存在始终。进行软件设计最重要的是抓住用户需求导向,信息化建设带繁杂性与不稳定性,这使得应用系统交集用户需求时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当然,这也对软件实施增加了不小的考验。

2 需求管理进程分析

需求管理带有复杂的过程,如需求的采集、需求综合分析、需求明确、需求更正管理、需求的追索等,在此过程其决定环节的是需求明确与需求更正。

作为软件需求开发的首要解决问题,需求的采集即提供商与用户一起探讨需求计划,实地查看医院工作场所,明确医院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日程。

需求综合分析即提供商对问题的解决分析,提供商以客户问题为导向,设计出功能范围,如输入、输出关联。这决定着软件功能开发。

需求明确指软件商与用户进行磋商,软件文档达成一定的书面合同,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需求更正的管理指需求如需更正需按一定流程进行,反正其因无规则变更产生软件失效。

软件的追索指软件商对用户使用软件情况进行后续的服务,使软件能跟上用户业务的需求。

各个过程并不是单一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交织,只是在阶段上有所侧重的差异。如软件初始阶段,需求的采集与综合分析占主要;使用阶段需求明确则地位明显。

3 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管理问题分析

3.1 医院需求模糊不清,目标错位。医院内部部门繁杂,无法由单一部门对整个医院的需求进行定位分析,在需求描述方面,造成了需求界限模糊,定位不准确,无法采用信息技术需求分析,进而双面难以达成一致。研究显示:高达40%―65%的软件缺陷是在需求分析定位上产生的,45%的软件重修费用中就有85%重修由需求定位模糊造成。在产品使用后重修成本比在定位分析阶段的维护成本高达八十多倍。所以,需求综合分析定位阶段至关重要,开好头对整个软件应用有促进作用,双方必须进行有效分析,对软件功能、用途、操作流程等要深入沟通,对最后的系统验收也要达成一致。

3.2 医院需求不切实际,无法满足。科技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医院为了主观认为科技含量越高,业务效果越好。进而对需求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在厂商组织产品参观时,医院方由于参观时间短,了解产品浮浅,没具体分析本院情况,提出需求。信息管理部门如果不回复,则会引起许多问题,不切实际的效仿,财力的巨大浪费,效果不明显。

3.3 软件商需求管理混乱。许多软件公司忽视用户需求管理规范化,管理混乱。通常是由经理或研发人员以预测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忽略了建立专职部门的要求。其实,医院内部机构庞大,仅靠经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软件并不是满足某一个部门,而需要多部门协同修改。在修改上,软件商过于保守,工程员不敢修改,研发团队知识面狭窄,研发入口单一,对医院需求一叶障目。所以,软件商在软件产品上裹足不前,无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4 需求管理实践

4.1 需要多部门协同讨论。信息管理部门经常会收到各部门需求,有时难以达到统一的决策,应进行多部门协同讨论,对需求进行整合,如操作难题则教与方法、程序故障则维修等。

4.2 加强反馈制度的建设。对需求反馈有效解决是需求管理主要环节。信息管理部门应及时的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解决,降低需求投诉,快速的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

4.3 要重视软件终端用户意见。终端用户是系统最终接触者,也是实际操作者。系统内部设计是否合理他们不在意,系统流畅度与工作效率的提升才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终端用户是系统改进的最佳途径。

5 结语

需求管理并不是软件商个人职责,医院用户也应该对需求阶段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医院应切实深入了解部门信息,切合实际情况提出要求,积极探索出需求管理有效途径,做到双向努力,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林利,蔡名利.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医疗装备,2010,23(7):46-47

第4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医疗事业也随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医院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必须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才得以实现,另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确保医院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首先,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提升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优化了医院业务流程,使信息传递效率得到了提升,实现了信息在医院内部的高度共享。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医院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对医院建设、运行及管理等各项成本进行精确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帮助医院降低成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医院成本进行核算,再通过其中的数据分析软件分别对各部门的成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科学的成本预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快速识别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对策。所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医院工作效率提升及运行成本降低的目的。

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医院管理

(一)确定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目标

医院应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首先,应确定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目标,按照医院实际情况与需求划分医院网络,对医院网络流量展开密切监测,针对每个网络区域设置相应的访问及操作权限,通过上述手段来预防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实现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在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管理,这也是保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靠性的前提要求。要想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就必须确保所有信息管理设备的稳定性及医院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提升医院网络对于各种系统的兼容性,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时,可以实现快速修复的功能。另外,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得到充分的系统支持,因此必须针对网络系统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全面监控医院系统运行的所有环节及过程,定期对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因突发性数据丢失或盗取等现象为医院带来的风险。

(三)确保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

医院应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面向外部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类医疗讯息,实现医疗信息及医疗资源的共享。另外,还应不断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使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能力得到提升。

(四)强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内容。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工程,必须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来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另外,医院应尽快重视医院信息技术人才匮乏这一问题,采取相应举措进行改善,例如组建医院内部信息化管理队伍,从外部引进一部分信息化管理人才,并在医院内部选拔一批工作人员往信息化技术人才方向培养,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来开展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五)强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性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也是其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之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可以充分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及智能化的要求,但是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一旦缺乏完整性,则会对医院自动化办公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完整性,确保数据整合与运用的有效性。另外,医院网络信息的集成性建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初期,就必须充分考虑后期使用要求,将现代化医疗技术以及设备中的相关内容整合进系统中,帮助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它有效推动了医院信息建设工作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受到网络复杂性及不安全性等特点的影响,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难点需要不断去探索和突破。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医院管理工作虽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医院也必须根据医院实况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在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后全面推行。

作者:严红岭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凤红,蒋艳红,侯慧卿.医院药械采购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方法分析[J].河北医药,2010

[2]安明杰.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

第5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渐繁荣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医疗就诊压力日渐增多。为了进一步缓解我国公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政府部门加强了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无论在数量以及规模上都出现了一定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医院在职人员的数量也日渐增多,而各单位为了优化医院在职人员的管理方法,加强了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以及医院管理效率以及服务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的医院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故而过多的重视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设备的优化,忽视了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以及管理,故而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开展缺乏科学的依据。本文基于此,主要论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该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并寄望以此为基础为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在人事管理方面提供经验借鉴,继而实现了整个医疗卫生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打造出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医疗救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救助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医疗需求。

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对于医院人员的合理安排以及运用,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确保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由此降低医院成本,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市场日渐完善,而其医疗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会遭遇到较为严峻的竞争环境,而其为了带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需要做到人尽其才。为此,就需要医院加强对于人事档案资源的重视,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人事档案资源不仅蕴含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还对医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以及见证。作为最真实的历史材料,档案资源能够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增强管理的科学性以及积极性,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医院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

目前,我国的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档案资源的利用,进而促进管理工作以及质量的提升,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关于医院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为人事管理提供依据。医院管理部门借助档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基础全面分析、了解医务人员知识水平及能力状况,进而由此实现对于医院人才的科学、合理的挖掘。不仅如此,档案资源的利用能够为人事管理提供依据,确保医院人才的配置更加合理、科学。

促进人才考核工作的开展。作为社会民生工程,医院事业在发展的过程往往具有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为了确保该目标的有效完成,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入职员工的技能以及素质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保障其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带动各项效益的取得。

一般而言,在进行医院人才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医院一方面需要定期举行资格考试进行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择,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各类工作资料、学历证明等文件进行评定。基于此可以得知:完整的医院档案能够促进医院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由此规避因为学历造假等状况而导致的问题,继而由此促进考核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的稳步提升。

完善医院薪酬机制及激励机制。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作业的开展,医疗机构的医院薪酬以及激励机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医院往往依据员工的入职年龄、学历、职称及相应岗位进行薪酬的评定,而相关工作开展的依据就是医院档案。

基于此可以得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促进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并为医院员工薪酬保障提供了有效依据。实现医院的稳健发展。

医院档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在借助档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以及医院档案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导致相关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关于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为了确保档案资源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获得高效的运用,需要医院的有关部门加强对于档案资源的整理以及分析。但是有关研究发现:我国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就业人员的素质低下,无法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培训,故而导致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思想以及模式落后的状况,无法有效的促进新时期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并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的医院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将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分开操作,进而确保各项作业的顺利开展。事实上。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有助于各部门职责的划分,但是往往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分离,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缺乏档案意识,不能够主动的借助档案资源进行人力资源的考核以及管理,不利于各项作业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不仅如此,医院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故而导致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中存在重经营、轻档案的局面,从而使得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也不利于医院的正常发展。

档案运用管理制度不完善。基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医院在档案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医院在利用档案管理资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完善,进而导致档案信息出现诸多的不完善,进而促使相关资源的整体性较为缺乏,不利于管理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强化医院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和利用的措施

为了确保医院档案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运用,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对于各类措施的运用,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促进医院档案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需要管理单位以及人员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就是管理部门的领导层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依据实际的管理状况科学构建起档案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及时的对档案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并促进多方共享,最终实现了档案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

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从而以此为基础促进管理、利用效率的提升。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医院的管理部门强化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意识,并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确保该资源信息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完整性、原始性等特点,因而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分系统进行构建,并掌握行政管理系统与人事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最终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分析。此外,医院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合理的分析。作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人事科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整理分析人事档案信息。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需要进一步提升人事科在职人员的能力以及水平,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起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使其在选才、育才、留才等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78-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分析、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卫生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社区卫生信息化技术人员短缺、素质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正是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

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市场调研

为了解目前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我们对湘潭地区的多所卫生医药单位、基层社区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卫生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目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以促进我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及能力

目前,我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五类,如表l所示,请参与调查者选择其认为重要的选项(可选多项)。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侧重于卫生信息的采集、检索、归类和分析等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以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医院信息流程学知识为基础。

1.2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该重点学习的课程

目前我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四类。计算机类课程(7门):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网页制作、网络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JAVA程序设计;医学类课程(1门):临床疾病概要;卫生信息管理类课程(2门):卫生信息管理学、病案管理;工具类课程(1门):卫生统计学。请参与调查者选择其认为重要的课程(可选多项)。

由此可见,多数人认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应该以卫生信息管理类课程(卫生信息管理学、病案管理)为主,计算机课程也要合理开设,但医学类课程和其他工具类课程不宜过多开设。

1.3卫生信息管理岗位工作任务

为了解目前卫生信息管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项目组设计了“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的调查选项,请参与调查者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选多项)。

由此可见,卫生信息管理岗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计算机和网络运行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病案管理。

1.4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为了解当前社会环境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问卷中设计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调查选项,请参与调查者选择其认为正确的项目(单选),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由此可见,多数为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

经过调查发现,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有病案管理员、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员、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维护员、医院行政人员等。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能力、病案管理能力、数据库管理能力等。总而言之,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建议

2.1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侧重于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基础知识,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病案管理技能和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分析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协助卫生信息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进行科学管理,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医学科技信息中心等单位从事病案管理、医药卫生信息的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可以担任医院病案室、医保科、医务处、统计室等部门工作,也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2.2课程设置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能力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开设应该以网络为核心。根据我院目前的开课情况,建议继续开设卫生信息管理学、病案管理、l生统计学、网络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类课程要合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网络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继续开设,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不宜过多开设,同类课程可加以整合。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要,目前我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由计算机教师转型而来,没有在医院工作的经历,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因此,应当安排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老师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聘请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到学院担任兼职老师或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更好地与实际工作衔接。

2.4教学模式的改革

(1)产教研相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情境实训室,使学生的实训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近,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相关机构 档案信息 利用与效果

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步入到大数据阶段,档案信息是引领和支撑未来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很多国家和地区业已开始建立和完善“网络数字资源”管理平台,且逐步投入使用。不少档案管理部门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设计和实施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系统化档案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和体系。本文重点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的具体利用和实际效果,以表明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利用方面的具体效果。

一、纸质档案信息应用的局限性

当前不少相关机构在从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同时采取了纸质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模式,而且逐步将相关机构的所有住院病历转化为相应的信息数据存储形式.在此过程中,我国卫生部提出了档案的具体保存时间,比如相关机构必须保存患者的住院病历时间最短不能低于30年,保存门诊病历的时间不得低于十五年。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相关机构的设备档案、人事管理档案、科研成果档案、基建档案以及行政文书档案等,需要占用相关机构相当大的档案存储空间。如果需要运用这些档案,查询起来非常麻烦,不易于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且容易出现发霉、烂掉等问题,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利用的优势

当前相关机构档案管理已经步入到大数据时代,亟需转变相关机构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我国广大相关机构必须积极地面对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总结和分析相关机构现行的档案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充分地把握充分地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笔者看来,大数据技术拥有显著的优势:极大地增加了数据存储的信息量、需要采取复杂的信息管理手段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能够快速地进行通信和查询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等全方位地管理相关机构的档案信息和数据。在这种背景下,它能够进一步提升相关机构档案管理部分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信息化档案的运用,为相关机构提升档案信息的运用水平和信息管理打造优良的条件。相关机构处在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逐步转变自身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

它可以有效地推进相关机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稳步破除相关机构不同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部门制约和限制,可以打造开放、兼容的档案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化处理和操作,可以为不同部门使用、查询、共享以及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地发挥相关机构档案信息自身的资源价值。

三、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的应用效果

(一)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分析诊断中的运用与效果。

首先是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分析诊断领域中的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医生对比临床数据,做出临床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比如,相关机构可以借助医疗设备,在患者身体上安装不同类型的管线,同时获得患者的多种身体素质的数据,每一秒钟心电图仪器都会出现大量的数据读数,然而相关机构通常情况下仅仅保留和利用极少数数据。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都可以表征患者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这些数据和其他患者的身体数据候,或是分析归纳相应种类的患者的身体数据,挖掘其中的差异与共同点,从而找到更合适、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

其次,要分析病人档案,对远程病人进行监控。有效地共享相关机构其他患者的医疗和诊断信息,在患者转院前实现分析和研究病患的档案和病历,将病人的医疗保险数据集以及临床记录汇总起来,对其做出高级分析,增强医生的科学决策能力,预先设计出前瞻性强的诊疗方案,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的生命,稳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压缩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更好地降低病患的治疗成本。

(二)大数据技术在病情预知中的运用与效果

在分析和研究相同类型的患者的具体行为与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时,应该利用大数据技术,扎到相关病情频频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高级分析,研究病人的具体档案信息,有效地确认哪些人群易于干扰某类疾病。举例来看,高级分析能够被用来识别和确认哪种类型的患者易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使得这些人群尽可能早地认可和采用预防型的医疗保健方案。患者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从之前就有的类似的疾病管理规划个方案中找到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三)档案信息存储的扩容压力较大

当前相关机构档案部门面临着较大的数据收集难度,息存储的实际扩容压力越来越大。大数据体现出信息规模和数量大,存在着多种数据类型的具体特征,受到了相关机构独特的大数据环境的强烈影响,在收集和录入档案信息时通常要耗费极大数量的财力和人力,而且还要对这些档案信息和数据实施针对性分析与分类管理,鉴别多元化信息和数据的真伪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档案信息数据管理模式,达到有效搜集数据的目的。

四、结语

从上文分析来看,当前已经处于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为了有效地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和管理能力,必须积极行动起来,稳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管理者应该努力钻研和运用档案信息的先进管理知识和技术,尽可能地增强收集、检索、储备、开发档案信息的水平,逐步强化档案管理能力,提高利用档案信息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尹培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6).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安全技术 网络设备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42-01

1.引言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作为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它的安全性、稳定性是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随着医院网络规模的日益庞大,业务日益复杂,尤其是在门诊子系统以及检验子系统的运行,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相应速度、安全保密等方面要求更严格。

2.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资源管理混乱

由于计算机软件资源的管理,并不是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是由许多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导致计算机软件资源可以随意被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的用户,可以随意下载盗版软件进行安装,当计算机运行缓慢或出现问题时,直接对客户端更换操作系统;此外,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得该类部门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信息,例如:报废、更换等,这种情况的存在对医院信息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威胁。

2.2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具备防火墙,但是由于病毒更新速度非常快,一般都会在防病毒更新程序未更新之前出现,而医院用户大部分都是使用本机超级用户登录系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所有操作,由于用户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低,一般情况是病毒入侵计算机或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时,不知道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防范,从而导致计算机被病毒侵袭,从这一点看,给予用户访问计算机权限的过大,会导致网络安全隐患越大。

2.3 信息管理部门成了救火队

对于医院而言,登录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所涵盖的用户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计算机安全直接取决于使用该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由于医院大多数用户对计算机系统如何防护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主要体现在不能及时完成计算机操作系统补丁程序的更新,不能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定期体检,这种情况使医院信息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造成了资源浪费。

2.4 用户操作错误

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也存在一部分用户喜欢对计算机进行设置,由于对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充分,又不具备较高的访问系统的权限,在这种情况下对计算机进行设置,经常会导致自己或其他使用该计算机的用户不能正常登录系统,例如:变更本机的网络设置,导致本机IP地址与其它计算机IP存在冲突,不能登录;此外,计算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意的操作也会导致不能正常登录,例如:清理文件过程中,将计算机系统文件清除等。

3.解决方案

通过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会发现造成计算机安全威胁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并没有得到规范的使用。对于医院信息管理部门来说,维护信息网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计算机用户不具备维护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使用规范的技术手段来强制规范用户,从而保证信息网络安全

4.网络基础建设

4.1 物理网络

保证医院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物理网络,服务器角色配置是否完整,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物理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是使用了2台以上的服务器,且在核心三层交换机上为网络服务的服务器群建立1个单独VLAN(虚拟网络),并且为这个单独的虚拟网络配置合理的子网IP地址。

4.2 文件服务

配置文件服务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分别为:

(1)能够利用网络为计算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位置来进行文件存储操作;

(2)能够对计算机上的共享数据信息进行快速访问,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能够提供足够的存储容量,来满足文件存储的实际需求,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4)满足预期目标的易用性、安全可靠性方面要求;

(5)投入成本低,方便维护;

(6)具有数据丢失检索功能;

4.3 文件共事

对于医院来说,需要以较低的成本、安全可靠的模式来完成文件的查询、共享和存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计算机使用的用户能够及时、准确地查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源。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共享数据信息的安全,只有被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访问。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取消“默认共享”,设置为用户、部门等共享,其中,共享文件服务器需要在信息管理部门的中心机房内进行统一管理。

4.4 存储与备份

保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作业的连续性,是比保证系统硬件设备安全更加重要,实现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快速访问和扩容是未来发展的需求,医院实施文件统计进行存储、备份,需要具有较高的速度、可靠性和良好的扩展性。

对于医院信息管理来说,对文件数据进行备份,是保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安全的基本手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SAN的方式来组建系统的存储网络,且可以选用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单独的磁带机、小型磁带库产品就能完成对数据备份基本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包罗,沈韬.《2006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分析与发现.2007年华南地区医院信息化网络大会论文集.

[2] 王华峰,吕庆文.立足特色学科培养医院信息化人才明.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102-104.

[3] 单既祯,刘会霞.北京地区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与思考.中国数字医学.2008,3(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