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1 06:35: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懂得了合作比不合作好的道理时,道德就产生了。同时,道德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与经济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讲道德并不是不言利,正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要求,因此,有的学者把道德看作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一时利益的一种行为规范”。
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制约,来自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能否以“非零—和”代替“零—和”的博弈模型,从而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人类的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新的道德伦理观基础上。因此,探讨经济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呼唤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建立一种为人类持续发展而约束自己的新道德精神,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是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放大和延伸,二者的分界和区别只是体现在涉及范围、内容和评判坐标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合作博弈的复杂性等方面。如果说,传统道德把凡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就看成是道德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所持的伦理道德,则要求在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构建的道德规范主要有:第一是平衡原则,即人们进行一切经济活动决不能局限于局部利益,而应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生态后果,努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第二是恒久原则,即克服对待自然资源唯利是图的态度,在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上,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第三是洁净原则,即要求任何个人和群体,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对已造成污染要尽快治理,恢复大自然洁净的面目。第四是群体原则,即要求人们要有一种反映群体生态环境利益的道德意识,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使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其目的在于把价值观、权利观、伦理观推广到自然界中,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规则和规范。
2人自身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出发点和归宿
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是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就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而特别关注那些迄今为止缺乏这种能力的人群。
对于贫困,不仅要认识到贫困的表现,而且要重视贫困的成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贫困的本质,才能有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贫困和环境恶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尚未解决温饱而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基本上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我国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中,贫困实际上是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实际上,贫困地区的人对于环境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是相当清楚的,他们对当地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生物量竭泽而渔的行为,不是出于无知和不顾后果,而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本能反应。然而,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只能便原本贫穷的地区和人口进一步贫困化。这就是贫困导致环境破坏,环境又进一步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本质。
虽然贫困的原因与相对不利的资源环境禀赋有密切关系,但贫困的本质原因还在于人本身的贫困,在于人的能力的贫困,即人文贫困。具体表现为:①与人力资本相关联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陷入极端的缺乏状态。②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程度低、缺乏安全感、社会性歧视。③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一种含义中,贫困意味着一些基本能力的缺乏,使得陷入这种状况的群体不能很好地履行必要的生产、生活职能。其含义是包括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发明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因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因此,要想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本的策略在于注重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培育,注重人的发展能力。
法国学者佩鲁于1983年发表的《新发展观》一书中,通过对“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也展现了对人的关注。他认为,增长应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发展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其含义有:关注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强调结构的变革和演进,而结构的这种演进过程,又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都有机遇获得效力和能力”;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其终极目的。应当说,这种发展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3哲学观念的更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永恒话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得以长期存在的现实选择,在哲学理念上体现了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的整合。所谓理性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它追求的是“是”,它侧重于客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它更多地关注什么是“能做的”。而所谓价值的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要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所追求的是“世界应是什么样的”,它所侧重的是主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更注重的是什么是“该做的”。
就传统发展观而言,更多的是坚持了理性的原则。在近代机械世界观和二元论的基础上,近代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对立的;人是世界的主人,是自然界的掠夺者和征服者,自然是人的奴仆,是僵死的、机械的,可以还原为数宇,毫无内在价值可言;凡是人们所期望的,就是能够实现的,这种理解虽然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且驱使着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人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未来的危机。可以说,人类今天所普遍面临的生态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从前未曾有过的人文危机,就其直接原因来讲都与人类理性的过分张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或者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忽视了价值原则,忽视了什么是“能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它给人类带来的深刻的反面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从事理性及其对象化活动时所作的价值预测和期望,这是人类始料未及的。因此,实现理性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整合已经不可避免,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正是这一整合趋势在现实中的反映。
如果说,哥白尼发现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那么,我们现在也应该承认,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同样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曲格平,1995)。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能动的因素,但是人作为自然的人,它只能在生态规律的制约之中生存,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如果不顺乎自然规律,人就会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目前出现生态危机的责任在于人,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责任不在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地区,责任在全人类。因此,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态度就应该是:树立全球生态意识,共同承担责任,共同解决危机。这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思想根基。
4经济制度的安排——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体制的建立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个人决策与公共选择之间的安排问题。一方面,个人决策与市场机制不能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因为,人们更关心资源的现在价值而容易忽视其未来价值,加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是始终具备的,以及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资源如此,对生物圈、大气层这样的整体资源来说尤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集体行动和公共选择;另一方面,在政府参与决策的情况下,由于受利益集团的影响作出的决策可能不会反映公众的根本长远利益,并且政府与私人相比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执行政策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也难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甚至会造成比个人决策的场合更大的损失。在这两种情况下,为矫正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各自的不足,就需要一系列机制,把两个决策主体的缺陷抵消,同时将两者的优势互补。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消费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外部性那里找到经济学原因。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和冲突。所谓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外部性进行交易的市场。无论是外部负效益还是正效益,都是一种超出交易之外的外部效应。如果某种被人们关心的东西不能通过市场的时候,市场反映出来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比如,草原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一般是发达地区,却未对上游赐予的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经济落后亟待脱贫的上游不得不将产权不明晰的自然资源以不计后果的方式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才可能与发达地区通过高效生产管理和完备的资源配置体系降低了成本的产品竞争。换言之,由于生产效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结算做得不好,所以,上游地区为了不吃亏,为了发展一定会以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结果,处于经济高位势的发达地区因为同时处于生态低位势,不得不饱受环境之苦。
现展是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态、经济、社会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可以概括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三种可持续性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发展。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性的经济定义,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指发展不以伤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保障人类发展的长期利益或后代人的持续收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定义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戴维•皮尔斯,1996〕
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一种误解,譬如,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只注重人类发展未来的长期利益,而不关心当代人的目前利益或经济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事实绝非如此。可持续经济发展,虽然说着眼是要解决当代的发展与后代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但要从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优化社会总资源配置,从而解决好当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形成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保证人民群众目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供给能力,这就把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以便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后代人的需求。因此,经济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要求国民经济系统保持它的产出水平等于或大于它的历史平均值的能力,是个产出没有负增长趋势的系统,而且经济增长既重视数量增加,又重视质量改善,还要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力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的变异性较低或最低,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为基础。因为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运动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有作为主体的人,作为客体的环境,这两者都是以生态系统运行与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
同时任何社会生产,不论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以至人类自身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建立在它的生态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和健全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生态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现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践也已证明,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性的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不以牺性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也不以牺性经济增长为代价片面强调生态发展,而是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建立起协调互促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经济在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必须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指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今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多因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至少不削弱这种发展能力。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社会可持续性问题的中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这些正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目标,而且,这些也只有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因此,可以说,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可持续经济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它与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三种可持续性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起动力和保证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人类经济活动才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当然,经济可持续性对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着主导性的调节作用,它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为实现和保持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创造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在三种可持续性相互作用的协调互促过程中,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最佳模式是物质、人力、生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
可持续经济发展,顾名思义包含二层意义:一是要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所以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经济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也就是保护社会总资本存量的非减性,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可以认为是可持续的。因此,从社会总体上,保持总资本存量非减或有所增殖,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总资本是指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即实物资本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方才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必须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
(一)三种资本的划分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上一次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和过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把经济发展过程看成纯粹是由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规律支配的,而不受那些支配着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和发展规律所制约的封闭体系,不重视经济活动和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将生态发展过程排除在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之外。这种传统的、狭义的、不完全的经济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它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把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而是将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成是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资本运动过程。因而生态资本运动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之外。
和传统经济学相比较,作为现代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进来,把作为人类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从而把现代经济运动看成是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有机整体来研究经济运动的规律性。80年代后期以来,对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从探讨生态与经济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深入到研究不考虑生态的经济带来极不经济的后果,尤其是脱离生态资本运动的社会总资本运动带来的非可持续性的恶果。这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转变。现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把生态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总资本运动研究的范围,确立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应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的理论。这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也是把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看成为物质资本积累,甚至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唯一源泉。虽然说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看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因素,而且有非经济因素,除物质资本外,还有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自然因素等。
尤其是柯林•克拉克认为,物质资本积累只是经济增长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且不是一个关键因素。他曾明确指出:“我相信,种种情况已经摧毁了一个至今流行甚广的观点,即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够积累的速度”。(1937)但是,从总的来看,西方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是崇尚“物质至上”,把物质资本的作用估计过高。因此,从18世纪中叶以后,物质资本决定论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经济增长的传统因素作用逐渐削弱,而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特别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的作用日趋突出,使西方经济学家不得不开始同忽视活劳动作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决裂,从物质资本决定论,转向重视人力资本,甚至提出了人力资本决定论的观点。其中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为创始人的人力资本学派,论证了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征、投资和收益等问题,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人力资本学说所提出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理论,使经济增长理论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转变,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向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转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现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性尖锐问题,其中资源和环境等生态问题已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今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现代生产力,必须走以生态生产力为基础与经济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发展之路。因此,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发展的状况相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这就使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认识到生态资本或环境资本对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资本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制约因素和基础性决定作用,从而形成了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种资本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重要表现。如果说,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社会资本就是物质资本的传统资本理论模式,是理论上的一种前进。但这种进步仍然没有克服传统经济学只是从社会经济体系内部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来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及其规律的缺陷。而生态资本理论的提出并把它纳入社会总资本之中,形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资本理论,则是将人们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及其规律性,这就完全克服传统经济学缺乏生态观念,基本上不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的根本缺陷,正确地、如实地反映了现代经济运动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再生产运动的真实全貌。这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为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三种资本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转移
1•物质资本是通过人在经济活动的投资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从它的实物形态来看,物质资本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对机器设备、库存及工厂的经营投资,居民住房建筑投资,对道路、机场和城市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等。
2•人力资本是通过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投资所形成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即对人力的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主要表现在:一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二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智力、技能、经验、健康、组织、管理水平及综合各种生产要素、创新技术的能力等;三是人力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主要依赖五个方面的支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流动及其家属迁徒的支出、在职工人的培训费用支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支付的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它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视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看作现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成为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3•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但这样说并不能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资产是“大自然的恩赐”。这是因为,在现代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是“天然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那种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改变的“天然的自然”,在当代的世界里可以说已经是为数不多了。因此,只有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样,在多数情况下,生态资本实质上是人造自然资产。所以,生态资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能够直接进入当前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资源环境,即自然资源的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指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各种生态因子为人类生命和社会生产消费所必需的环境资源;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价值,这是呈现出来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至满足人类精神文明和道德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现代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就越要求优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的整体有用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因而生态资本存量的增加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日益重要。
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不管经济社会形态如何,任何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环境系统。因此,经济社会系统的社会物质财富来源于自然生态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将自然物质变换成适合人们需要的经济物质,这既是物质财富不断形成和增加的自然过程,又是价值不断形成和增殖的社会过程。所以,人类经济活动把生态资本变换成物质资本,增强人类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才能使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得以维持并不断发展。然而,物质资本不断增加,就要消耗生态资本,生态环境质量也会下降,尤其是枯竭性的资源存量就会减少。但是,这些生态资本存量的减少,可能还没有全部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所消费掉。这就是说所消耗生态资本的一部分可能以利润或投资转化为物质资本积累起来了。这种积累包括用于职工培训、技术革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智力投资,形成人力资本;或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经营投资,形成物质资本;或用于恢复维护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投资,转化生态资本,以及用于替代石油、森林等人造自然资产如水能、风能开发和人工森林营造等方面。还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推动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人力资本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和维护生态资本存量起着重大作用。很明显,三种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转化的。
(三)三种资本共同增殖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但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发展背景各有差异,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就有所不同,因而三类资本组合的状态也各不相同。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低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在正常情况下,一些国家必然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尽快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是毫无疑义的。尤其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使我国进入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历史时期,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基本国策与关键措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直接目标是驱动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实施科教兴国就是要切实地把我国现代化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增加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因此,认真实施这三大战略,从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能够保证三种资本共同增殖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三类资本组合状态,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物质资本(km)增殖,人力资本(kh)增加,生态资本(kn)增殖,这样三种资本共同增殖就会使总资本(k)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的增长,即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lm′+kh′+kn′([′]表示资本增加,[-′]表示资本减少)。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理想模式和最佳形态,也是我们经济活动所追求的高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2)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生态资本持平,社会总资本存量也是随时间有所增长,也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社会总资本存量可表示为:k′=km′+kh′+kn,这是三种资本组合的低级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所必需达到的三类资本组合的目标模式,可以称为弱强度经济可持续性。
(3)物质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增加,而生态资本减少;但前二者增加量多于后者减少量,那么,社会总资本存量是增加的,至少不减少,保持总量持平或增加,可以表示为:k′或k=km′+kh′+kn-′,这是三类资本组合的失调形态,是我们经济活动要尽力防止和避免的不能确保可持续性的状态。然而,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生态资本转换为物质资本,使社会总量资本持平或增加,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称为“弱可持续性”。我们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社会总资本持平或增加,这只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有人说得好:“财富总量在替代意义上的持衡或增加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或者更确切地说,并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潘家华,1996)
因此,我们必须加上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才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这里至少有两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第一,生态的不可逆转性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许多自然资产的开发利用都具有不可逆转性,如物种消失、湿地开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功能发生了不可恢复的损害等,这就使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在实际上不可能补偿这类自然资产的减少。因此,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应该尽量避免对生态资本存量的不可逆转性的破坏。同时,生态的不可逆转性还使某些至关重要的生态资本无法或至少是很困难通过建立其它资本形成来补偿。第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一方面给现代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这些国家劳动者素质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恶果,使全球性生态资本急剧减少,造成当代人类靠挪用后代人的生态资本过活。然而,从发达国家的社会总资本来说,却是在不断增加,至少没有下降。但是,这种靠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性的,或至少是持续性不够的,因而才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现在,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反思,明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道路,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社会总资本持衡或增加的条件下,保持生态资本的非减性,力争达到三类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经济要求体制、技术和生态的创新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影响社会总资本增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分析起来又很复杂。但在诸因素中起直接的、长期的、主要的作用因素,应该是劳动、资本、体制、技术、生态。这些因素是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社会总资本存量增殖,确保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得以发挥其功能,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制度创新理论,无论是对历史上的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是对当今中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的实践,都有很强的解释力。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主要就是由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即变革现存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就说明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还要指出的是,从可持续发展来说,能够保证经济可持续性的经济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域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使之都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共同增殖,从而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使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它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试制和生产过程、规模生产、技术扩散、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过程。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也是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在本质上是经济创新。只有在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技术创新才得以实现。所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科技发明创造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新市场的开拓,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取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是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而进入生产过程,使它和生产紧密结合,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因此,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运动的基本方式,也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就不断引起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扩大与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上看,科技进步与创新确实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而技术创新则能够不断地、长期地推动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生态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生态创新是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生态化,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完整过程。它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创新是人们有目的改变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系统,使生态环境系统愈来愈社会化,越来越显示其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经济活动,虽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去改变自身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即不仅改变无生命的环境,而且改变生命有机体,还能改变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使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二,人类的经济活动,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指导下,不仅是能够改变自然生态,而且能够创造新的自然界,引起环境变迁,使大自然不断增添它原来没有的东西,即将原来纯粹的自然界或称第一自然界越来越多地变成“人工的自然界”或称第二自然界。这样,一个个人工生态系统遍布大地,使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进化与发展。
第三,生态创新还越来越是经济社会生态化运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再生产各个环节愈来愈生态化,越来越显示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功能。在当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采用清洁工艺、少废无废工艺、生态工艺,进行无公害生产,并能使用“无废料化设备”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使社会生产过程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市场、绿色营销;实施绿色战略,开拓绿色科技,建立绿色银行;加强绿色教育、发挥绿色法律的作用,推动绿色消费运动的迅速发展等都是生态革命即生态创新的内容。
第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经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归根到底还是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使之发生形态的变化,生产出适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经济产品。因此,生态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研究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创造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确保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生态创新的根本目标是要增加生态环境系统运转的生态资本,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转化功能,提高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转化效率,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及其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因此,生态创新是实现现代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现代经济及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四)三种创新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生态创新纳入现代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就很自然提出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各自在这个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并运用它建立制度、技术、生态创新的三位一体的可持续经济运行理论。在这个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中,三种创新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着现代经济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准确地揭示了现代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制度演变———科技进步———生态改善之间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的联系,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保障作用和科技的主导作用,而且突出了生态在现代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对此,有必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这就从哲学高度上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根据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的理论,我们完全可以说,技术创新较之制度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所以,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以发挥与实现,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
1.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可持续”和“发展”。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消耗产生环境污染,所以二者在概念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资源或环境范畴上又是对立的。持续的发展要保证社会不断进步,涉及当代,也涉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应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均衡的经济发展为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动力,综合的社会效益为目标。
2.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不管是力学的、物理的,还是化学的、生物的),当外界条件达到某一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分子,会自动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会形成一种互相协调的作用,从而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普利高津为了说明系统是如何与外界相互作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因而引入了熵的概念,熵在热力学中是作为系统有序程度大小的量度,熵越大,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对于一个非平衡的孤立系统,它的熵总是自发地趋于极大,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最大熵值的平衡态。
熵变化dS出两项构成:第一项dse是通过系统边界的熵的传输,第二项dsi是系统内的熵产,因此有关系式:
ds=dse+dsi (1)
所以,由式(1)不难看出:开放系统的熵不仅可以增加而且亦可减小,有了一定的负熵流后,才会有负熵产生。这意味着只要给系统以足够的负熵流,系统将维持有序而不趋向更混乱;如果继续增大负熵流则系统的熵变dS还会小于零,即产生负熵。负熵是作为系统有序度的一种量度,其物理含义是:负熵增加,意味着事物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是进化的标志。
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研究系统有序化问题的重要理论,它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被运用于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地球这个系统,它是一个开发的系统,与太阳和其它星系无时不在地进行能量交换。为了维持现在的有序结构或者发展成为更为有序的结构,需要大量的负熵流,这些负熵流一部分来自太阳能和其它星系,来自其它星系的能量很少,可以忽略,以后只提太阳能;另一部分自来地球自己,就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这部分能量是地球千百万年储存的化石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还有核能和地热能。
2.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1 地球上可用的自然能源。按文献提供的资料,地球大气层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1.73×1017W,此能量的30%左右以原来的波长(短波)反射回去,约有47%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层和地表而所吸收,使其温度升高,然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回宇宙空间。只有剩下的23%的太阳辐射能达到地球表面,成为风、气流和水波的原动力,形成气候,并造成水文循环。只有总量的0.02%(4×1013W)的能量通过植物和其他的“生产者”机体中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系统。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作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和动物的机体内,在有利的地理条件下经过数百万年转变成煤、天然气、矿物油等,构成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储备。因此,不难算出人类赖以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能源有多少,以现在的开采速度,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能开采多长时间。
2.2 自然资源利用与热力学定律的关系。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然系统,在其内部的物质运动和转换都要受到热力学定律的制约。植物和其他的“生产者”机体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系统,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这些化学能量的大小,依靠地球上的生物系统的大小和种类。人类可以通过大量种植植物等实现这一过程,当然也可以通过砍伐植物等减少这一过程。另外地球上经过数百万年转变成煤、天然气、矿物油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负熵流。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看作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依赖于持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输入来维持其有序结构。输入的是负熵流dse,输出的是熵产dsi。当输入与输出相等时,系统的行为保持不变,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社会经济维持原态;当输入大于输出时,自组织系统便自发地形成新结构,新结构的形成,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当输入小于输出时,系统的部分结构便会遭到破坏,自组织系统便会减少输出,从而进入负平衡稳定态,社会经济倒退;如果系统的输入远小于系统的输出以至使负平衡稳定态难以维继,或者输入输出停止,自组织便会死亡,其原有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形态将消失于周围环境中,即走向与周围环境相平衡的状态,社会经济将士崩瓦解。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污染。比如蒸汽发电过程,锅炉燃烧燃料(煤、油、或者天然气)放出热量,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热量被水吸收,锅炉中水被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继续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变为动能(电能)。我们看到在利用能源的同时,电是排放废物产生废热的过程。发电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各个方面。在工业化时代之前,社会发展缓慢,资源相对丰富,较小的污染,对社会发展影响较少。而现在高度的工业化社会,大量废物对环境极大的危害,比如二氧化碳CO2在大气层内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的火量排放形成酸雨,严重的危害着自然资源,造成现在看到的环境污染。而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在自然资源这些负熵流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环境污染和一些消耗这些带来的熵产。
3.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为了能够长期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技术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利用的能源总量不变。通过减少利用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能源转换的最大效率。科学进步的历史说明,每次遇到能源危机,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过去更困难,如果说以往的技术进步建立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层而,现在可改造的技术越来越少了,这样也对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在的任务是找到不可再生资源的特代能源,或者提高低能质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太阳能的利用技术,太阳能具有很多优点:储量丰富:分布普遍:无污染等。缺点就是能流密度低。随季节、气候、昼夜的变化而变化等。
3.2 废弃物的可再生性和可处置性。减少排放,对排放的物质和高熵能源再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现在人们采取很多的措施,像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炼铁需要大量的焦炭提取铁水中的氧,焦炭被氧化变成一氧化碳CO,若一氧化碳CO直接排放到火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可利用化工过程将之转化为甲醇或二甲醚清洁燃料,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能耗下降,吨钢成本下降。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旅游系统;草原旅游;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草原旅游是指依托草原自然资源、草原文化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由于草原自然资源的极端脆弱性,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极易造成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市场短期利益驱使和外来人动增加,也极易造成对草原民族文化生态的破坏。只有从系统的视角去剖析草原旅游发展的特性,才能够发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进而探索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这正是本文要努力做的一点尝试。
一、草原旅游系统及其内部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系统性特征,系统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构成了系统内部矛盾,使其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做自组织演化。旅游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基本功能是发挥各构成要素作用,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使旅游系统得以存续和发展。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导致其演化过程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旅游系统发展演进的系统特性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应在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结构分析,认清构成要素的客观属性和作用关系,以便找到影响旅游系统演化的外生变量和内在逻辑,从而探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草原旅游系统的构成
草原旅游系统是指以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为核心吸引物,以各类相关旅游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主体为构成要素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企业、居民和游客,它们是系统内经济社会活动主体;其五类核心子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旅游供给系统、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居落系统和社会制度系统,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利益交汇,共同组成了复杂的草原旅游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企业是指在草原旅游地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各类经济组织,包括草原旅游景区(点)企业、旅行社、旅游购物店等,这些企业构成了草原旅游的市场供给系统;居民指草原旅游地的常住居民,主要是草原原著民,他们多属少数民族与草原有最深的经济、文化联系,是草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民俗的传承者,也是草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居民及其居住环境构成了草原旅游的居落系统;游客是到草原旅游地从事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他们构成了促使草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需求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是草原旅游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没有草原就没有草原旅游,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完好与可持续性,就没有草原旅游的可持续性。社会制度系统包括与草原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产权关系、产业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它们对草原旅游系统内各活动主体产生了约束与激励作用。
(二)草原旅游系统内部关系
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要求草原旅游系统各活动主体和子系统之间,在草原生态系统和社会制度系统约束下,实现目标相容与彼此协调,并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好稳定,以实现旅游活动与草原生态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草原旅游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草原旅游系统内部关系是否协调。所以,草原旅游系统内部关系包括企业-居民、企业-游客和居民-游客三类核心关系。
1.企业-居民关系。企业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经济组织,草原旅游地的各类旅游企业都是在旅游经营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或者以此为主要发展目标,这是由企业属性决定的。当然,这些企业的发展既依赖草原生态系统,又对草原生态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经营目标和行为方式是草原旅游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居民与草原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如果依靠牧业生存,居民是草原的“依附者”,并对草原有最强烈的利用或保护意愿;如果不依靠牧业生存,居民是草原的“相关者”,彼此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当企业在草原旅游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就与当地居民产生了直接的利益关系。一方面,企业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居民为旅游企业提供草场、原材料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支持,双方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共同目标下形成“利益共同体”关系;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会产生废弃物、噪音,以及因不当开发而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进而损害当地居民切身利益,由此造成彼此利益冲突。
2.企业-游客关系。企业与游客之间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只是追求的目标不同:企业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而游客追求旅游体验价值最大化。当然,如果双方不信守合同,也会在旅游活动中发生利益冲突。企业和游客因为草原旅游活动而产生经济关系,并且都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总体来说,在草原作为公共资源或者为当地居民所有的情况下,企业和游客都没有关心和保护草原的直接动机。如果社会制度系统约束不利,就极易发生企业和游客在追求各自效益(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利用草原资源,使草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即发生所谓的“公地悲剧”。
3.居民-游客关系。对草原旅游地居民来说,游客是短暂的外来者,二者之间是“主客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旅游活动组织得当,居民与游客之间不会存在利益冲突,居民还会在此过程中增加收入、开阔眼界,游客也会获得深刻的民俗文化体验。但是,如果居民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将民俗文化过度商业化,就容易失去本民族原有的民俗文化魅力,而变得功利至上,乃至会粗制滥造、欺客宰客;同时,如果游客过多,致使生活资源紧张、物价上涨、环境恶化,或不顾当地居民禁忌等都会造成“主客”矛盾,这些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由此可见草原旅游系统涉及到各活动主体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复杂的内部关系,企业、居民和游客彼此之间既有可能目标相容、利益一致,也可能目标冲突、彼此矛盾。所以,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使草原旅游系统内部各活动主体目标相容,惟其这样才可能使草原旅游所依赖的草原生态和草原文化得到良好保护。
二、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对草原旅游系统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必须在认清草原旅游系统各活动主体本质属性、追求目标和内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制度系统进行约束与激励,惟有协调彼此关系才能引导其实现“相容性”发展。
(一)制度模式
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模式,包括基本产权关系和经营组织形式,这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
第一,必须扩大企业与居民利益共同点,通过产权制度建立具有草原生态保护目标的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这就要求企业和居民必须对草原拥有长期产权。(1)草原为居民所有,居民亦是企业所有者,居民即可以直接经营旅游企业,也可以入股的形式组建股份公司来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和企业属于利益共同体,都有最强烈的草原保护意愿,彼此之间具有最大共同利益。(2)草原为居民所有,企业向居民长期承包草原经营权,双方的草原保护意愿也比较强。但是,企业意愿明显弱于居民,容易产生矛盾。如果居民入股企业就会增进共同利益、减少彼此矛盾。除此之外,如果居民和企业对草原不拥有长期所有权或经营权,就不可能存在保护草原的稳定动机,旅游经营活动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而所有关于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号召和理念宣传都显得苍白无力。
第二,建立完善的草原旅游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这一制度体系包括《草原法》《旅游法》《产权法》《环境保护法》等各项相关法规和政策,它们以对企业、居民和游客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发生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以保护各方合法利益,避免造成草原生态破坏,维护公共秩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缺少有力的监管制度系统,就会使产权保护不力,短期逐利行为必然造成大量“公地悲剧”现象,激化草原旅游系统内部矛盾。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草原旅游法规不健全、缺乏系统性,且草原产权制度不合理等,已经成为引发草原旅游外部不经济现象的重要制度性原因”(李文杰,2013)。
第三,草原旅游必须有当地居民(牧民)的参与,否则将失去草原旅游的文化之魂。居民的参与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最理想的方式是居民将草原所有者、旅游经营者和文化传承者角色集于一身,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旅游地居民(牧民)权益,避免使其丧失草原“主人”地位,草原生态才有最忠实的守护者,草原文化才有最稳固的传承者。
在我国草原集体所有、牧民承包经营的制度安排下,因为承包期足够长,牧民实际拥有草原经营权、收益权等产权,完全可以实现“三位一体”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需要当地居民(牧民)在拥有草原经营、收益等产权前提下,具备足够的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是,产权、资金和管理条件不成熟,是内蒙古等草原旅游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发挥引导职能,通过法规和规划鼓励牧民将草原长期承包给企业,并以入股企业的形式参与经营,这样可以解决牧民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的问题,可以看做一种次优的“三位一体”模式。除此之外,任何模式都难以实现草原旅游系统要素目标相容、彼此协调,也难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模式
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是指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功能的分区和空间布局方式问题,可以根据草原资源特点分为依托城市型开发模式、规模集聚型开发模式和独立点状型开发模式。依托城市型以草原景观为宏观背景,将游客主要活动限制在城镇,最大限度减少对草原的破坏;规模集聚型在远离城镇、生态较好的草原,开展规模化经营的草原度假旅游;独立点状型是在草原核心区以分散的接待点形式,开展旅游经营活动。
有的学者认为前两种模式比较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草原生态破坏,降低开发经营成本,第三种模式虽然在内蒙古等地最为常见,但由于成本高、破坏大、监管难,只能作为补充(钟林生等,2005)。事实上,三种开发模式本质上是旅游功能布局和规模不同。从对草原生态影响角度看,并不能简单地断定哪种方式先进或者落后。因为无论哪种方式,游客都要与草原接触,都要在草原开展旅游活动,即便是依托城市型开发模式,虽然游客食宿等活动集中在城镇,但是在开展草原观光、娱乐等活动时,如果旅游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致使游客超载,也会造成草原生态恶化。
不论哪种开发模式,能否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的关键在于,草原旅游系统内各活动主体的行为模式,在于居民(牧民)、企业和游客是否在保护草原的前提下目标相容,而这取决于草原旅游的制度模式。只有建立“三位一体”的草原旅游制度模式,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才能共同关心和保护草原生态,才能保持草原牧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才能使其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游客看到的才是美丽真实的草原,领略到的才是最纯正的民俗文化。因此,在“三位一体”的草原旅游制度模式下,根据草原资源特点采取适宜的开发模式,才是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结论
草原旅游属于由草原、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草原生态系统、旅游供给系统、旅游需求系统、社会制度系统等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推动整个系统进行着动态演化发展。草原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草原旅游系统内部各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活动目标是否相容。居民(牧民)集草原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和文化传承者于一体的制度模式,是最理想和可行的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旅游地政府应该根据草原整体开发规划要求,利用社会制度监管系统,在适宜发展旅游的草原旅游地积极引导和监管草原旅游系统各活动主体,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制度模式,因地制宜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多种开发模式并存的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文杰.旅游开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
Research on the Grasslan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System Theory
WANG Han-xiang1, ZHAO Hai-dong2
(1.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7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70,China)
1.1单一林权模式我国森林资源的控制权基本上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这种林业产权结构的单一性,造成了部分森林资源的低利用率。
1.2采育不平衡,利用率低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采取多种措施,但我国的人均绿化面积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部分地区数据显示森林的面积还在不断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年采伐量远远高于森林年更新量;另一方面是采伐森林的利用效率低下。
1.3缺乏有力监管林业资源管理不够和不到位,也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在林业资源的使用上,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在森林使用上钻了法律空子,造成大量的人为破坏。
2做好林业管理的措施
2.1转变林业观念,发展生态林业首先需要转变旧的林业发展思想,把安全林业建设、文明林业建设和生态林业建设统筹为发展林业的战略思想。其次需要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改变传统的“林业发展经济”的旧思想,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全面树立人类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新观念。
2.2增强监护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完善的林业建设监管制度是实施可持续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实行全面的管理责任制度,采取限额采伐管理责任制度,依靠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加工,完善林业部门的监管制度;其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采伐超限额、毁林造房屋等行为,坚决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林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且责任到人,达到对林区监督和管理的目的。
2.3加强林业资源培育森林资源是发展当代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林木生产的周期长、易破坏、恢复难的特点,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的基础和物质基础,如果想要保证林业健康稳定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对采伐后的林区进行规范的林苗培育,及时扩大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并且提高林业的质量。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优化林业结构,发展生态林业林业产业结构能否优化,极大关系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它在满足当代人类林业资源需求的同时,也能保护好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有针对性的开展林业工作。如采用科学管理模式,以林为主,同时结合农业,多种经营的林业发展管理模式。又如建立经济果林或苗木基地、采用林花结合、苗草结合和果林结合以及其他多种形式,使造林规模化和多样化,同时有效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3.2科技兴林,提高林业竞争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实现林业资源的永续发展,就必须依靠高科技。利用高新科技,开展对良种壮苗和优良树种结构培育,提高培育造林的质量,以信息技术和现代的生物技术为主导,充分运用先进的高新技术,着重改善现有的林业资源技术,并且改进与之相关的技术整合、集成和配套等。充分全面地利用科技的进步,转变传统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来发展经济模式观念,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依靠科技,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不断深化林业的体制改革对林权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时,必须坚持“谁有、谁造、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充分激发和调动林权所有者的热情和积极性,精简程序从而促进林权证的办理和发放工作。同时在林权明确的的基础上,尽量地放宽树木、森林和林地的使用权,允许人们依法进行对其合理的转让和流转。以科技为核心,通过实践对旧林业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全新的林业科技体制,使林业的管理工作更合理、现代、精确和科学,不断促进林业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和顺利开展,进而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力。
4结语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循环经济;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财务管理工作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探讨重点在于企业资金的筹集、周转、控制等等微观层次问题。而现代财务理论则着重于企业价值与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关系问题的定量分析。在企业中,经济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而财务管理则是企业通过对投资、融资的决策,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框架
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决策,主要由投资决策、 筹资决策、特殊财务业务决策等。
1.财务总体决策理论
财务总体决策顾名思义,是从财务管理全局出发,对企业的投资、资金筹资以及企业的利润分配(股利分配)等问题的总体决策,确保企业的这三大重要问题互相配合,实现企业资金的可持续发展、业主财富的最大化。其中,由于企业的投资以及筹资存在着互动关系,因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2.投资决策理论
投资决策理论可以分为长期、短期投资决策理论。长期投资决策一般是指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决策,主要实现方式是净现值法。这种方法需要对资金的成本率进行估算,而资金成本率的估算工作又涉及到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以及有效市场理论,所以说,筹资决策与长期投资决策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而短期投资决策,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投资的决策,其中包括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现金以及有价证券等。
3.筹资决策理论
狭义筹资决策只是指长期、短期筹资决策。在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上来看,股利(利润)分配之后盈余公积金也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可以把股利分配看做是企业的长期筹资决策。而广义的筹资决策不仅包括长期、短期的筹资决策,还包括资本结构决策、股利(利润)分配决策。其中,筹资决策最容易受到外部因素,例如金融市场的影响,而筹资决策也直接关系着股东财富。就目前研究热点来看,资本结构决策、股利政策占有重要的地位。
4.企业财务管理特殊业务决策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的特殊业务决策是指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一些财务管理工作上没有经常发生的业务,例如企业的重组、并购、破产以及清算等等工作。
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本质
“活动论”、“关系论”、“活动+关系论”,是目前财务学界关于财务本质的三种主要认识。其中,“活动 +关系论”不仅包含了“活动论”的有益内核,也吸取了“关系论”的合理性,是一种全面的、本质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实际上是一种对进入了生产领域的原始资源、可回收资源的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而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财务管理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经济资本和生态资本之间的错误配置。所以说,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生态资本,其投入与收益,都往往是在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资金权利以及责任得以形成。因此,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实质,是投资者以未来的经济资本、生态资本的合理跨期配置作为基础,以追求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目标。从投资主体上看,是投资者,从资本的配置特点来看,是跨期配置。因此,无论是资本配置对象、还是资本配置活动、配置主体,都是在价值网络内进行活动。
三、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企业价值的创造,主要是经济资产以及生态资产的驱动,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则是在此背景下,通过价值网络的分析,以及核心资本价值创造模型的分析,利用公司财务理论,分析企业的财务状态,并在状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划以及评价,以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的追求目标。因此,就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来说,其基本理论框架包括了经济资本、生态资本的涵义、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假设、财务原则、财务职能以及财务内容;而其应用理论结构,则包括了财务行为选择、财务状态评析以及财务评价三部分。
以循环经济财务本质的要求以及其机制原理作为依据,进行财务系统设计。
首先,对循环经济的财务目标进行界定;其次,根据确定的财务目标,进一步确定财务内容以及财务职能。在设计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财务系统进行运行工作的环境是相对复杂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财务系统进行运行的规律,以及财务目标要求、财务环境,对财务运行的基本前提进行提炼,也就是财务假设和财务原则。由此,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结构得以构造。
从循环经济的财务基本理论结构的顺次来看,还应该以技术角度作为切入点,对财务状态评析、投资以及融资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在这里,财务状态评析是作为财务评价以及财务行为选择的基本前提而存在的。如果企业的价值网络发生变动,将会直接导致资本系统跟着发生变动。由于经济资本、生态资本两者本身就具有资本转换规律,因此资本系统出现了变动,也势必对经济资本以及生态资本的价值创造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从整体上看,对循环经济的财务状态进行评析,也就意味着对企业价值网络、经济资本以及生态资本的价值创造模型进行评价、判断、分析。其中,财务状态的评析,对财务行为的选择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不同的财务行为将会导致不同结果的产生。循环经济财务评价,作为一种提供反馈信息、确保财务系统运行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完成了循环经济财务应用理论结构的构造。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财务管理理论,国内外的学者研究成果不计其数。而可持续发展中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造,应该在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国情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进行运用,以其科学性、实效性、合理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
一、引言
专业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整体性、相关性、相对独立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为了促进专业持续均衡和全面发展,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论文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框架。
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史的机会成本的综合,表现为蕴含在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先进的生产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和生产能力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人力资本的积累必然带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变革。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来看,提高人力资本的含金量,能够加快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均衡和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与就业发展。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也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激励劳动者积极工作、创新,接受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改善自身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促进人的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提高,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当前,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促进高职专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他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社会、经济、生态和自然的持续发展为前提,追求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社会资源和人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全新世界观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和创新。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科技、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担负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第一线人才的重任。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在专业建设中,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高职专业发展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职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影响高职教育的环境因素、内在因素、专业发展规律及其关联性,是现在与未来、局部与整体、质量与效益以及职业教育与国家、社会、家庭等关系的协调统一。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适应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为高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如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则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明确教亦多术的原则。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政策应着重“充分发挥民主精神,普及全民,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实用科学。”
许多国外教育家的理论也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精辟阐述;法国教育家朗格朗“终身教育”的科学论断等。这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系统论
1968年,贝塔朗菲在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系统是许多要素的集合,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但又不是所有客观事物的总和。因为系统除了从整体上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之外,它还体现了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动力学是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提出的一门基于系统论,涉及信息论和控制学的综合性学科。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积累反复的关系,这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决定着系统工作过程和结果,体现了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协调统一。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从高职教育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实现专业的整体功能。如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动态跟踪不同行业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凸显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从高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实现基地建设等方面全盘考虑,多渠道齐头并进,在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绩效论
1987年Richard Swanson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就是一个不断通过雇员的能力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Benefit和Tate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的策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环境、工作任务、人员和动机都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其运行效率,实现成本和效益的协调统一。绩效技术具有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实践性和效益性等特点,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理念刚好不谋而合。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事业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办学效益不太重视,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专业建设效果欠佳。将绩效技术引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为专业制定可行的优化策略,提高高职专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科学的绩效观,研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制度,寻求专业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其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专业调整和实施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论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将为促进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保证,对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 廖荣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夏淑华(1978-)女,湖南常德人,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教学系统,信息隐藏,数据加密技术.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等正面效应,另外一方面伴随着森林植被破坏、旅游地垃圾、文物古迹破坏、景观污染等外部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严重阻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源在于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的不合理。
2外部性理论内涵及其历史沿革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它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1]。按影响效果分,外部性分为负外部性以及正外部性,负外部性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正外部性则反之。
本文主要研究旅游业的负外部性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旅游负外部性是指旅游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而未付出任何补偿[2]。
2.1国外研究历史沿革
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家基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若干外部性问题的理论思考。国外方面,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首提外部性理论[3];马歇尔(1890)提出“内部经济”、“外部经济”的概念[4];后来,庇古在马歇尔的基础上提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指出外部性理论的实质及其解决方法即“庇古税”[5];科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无需政府干预经济交易,市场是最有效的,形成了科斯定理[6];此外,鲍默尔和奥茨于1988对“外部性”进行了全面的概括[7]。
国外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很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相关研究,代表有Peter Johnson and Barry Thomas在《旅游研究与政策回顾》中阐述旅游业环境破坏问题,涉及外部性和其中的公共物品理论;William等的《简介:旅游业替代形式的出现》、Emanuel的《推动替代形式走向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教训》也提及了外部性或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综上研究,主要是以结论性的判断为主,没有深入展开论述。
2.2国内研究历史沿革
国内关于外部性的文章主要是对其理论和概念的阐述和研究评介,最深入的也只是对外部性内在化提供建议[8~11]。在旅游外部性研究中,魏小安,冯宗苏(1993)[12]《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匡林(2001)[13]《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分别提及了外部性或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旅游经济外部性的表现、特征等内容。
3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性及其危害
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负外部性集中变现为产业过度依赖旅游业、旅游业盲目扩张与超前发展以及旅游外汇的漏损[14]。
对社会的影响,以古镇古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商业化严重(比如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现在面临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传统文化的丧失)、旅游目的地社会道德的污染。
对环境的影响,负外部性对环境的影响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生产外部性主要指开发者与建设者进行旅游开发所带来环境的破坏、景观的污染、目的地文物的破坏;消费的外部性则表现在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游客对景区环境的污染(比如以初期形式――烧烤出现的农家乐对旅游资源破坏大、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流量大(由于一个旅游景区的基本容量是恒定的,人流量过大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基础设施的破坏)造成景区拥挤等问题。
4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性及其危害的原因
4.1根本原因:产权的不清晰
经济学认为:无论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可归结为对以外部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新的产权界定问题。而一旦确定谁是新权利的拥有者,即对外部性设置产权,那么就不再有所谓的外部性,外部性也就被内在化了[2]。
产生外部性的根源在于对旅游资源产权的不清导致了市场运作的失灵;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旅游资源本身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这导致了旅游资源又是一种公共资源及物品;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公共性的特质必然导致旅游主体对旅游资源的滥用,这样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就产生了。对于旅游者来说,需要支付才能欣赏到美景,但他们买到的只是观赏权,而不是所有权。因此,滥用公共物品招致了拥挤、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
4.2其他原因
4.2.1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不合理
每年的黄金周各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这除了节日人们集中出游之外,还与旅游生产者对景区开发与规划不合理有关。多数景区以“游客”为中心,简单的依靠人流的增加推动其门票收入的提高,但是在人流量集中的时间,人流量的过度集中会造成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破坏,这就带来景区的整体体验感与可看性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活动的外部不经济。
4.2.2可持续发展观需要深入人心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摒弃了传统的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的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不愿从旧的生活方式走出来,无法改变环境意识的浅薄,以生态旅游为例,一般消费者所认为的生态旅游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对环境的保护,以至于出现随手扔垃圾,乱涂乱画等行为,这些行为都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旅游业发展外部性内化的措施
5.1根本措施――对旅游产权制度进行创新
我国目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鉴于此,旅游资源产权也应该多样化,这是促进旅游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2001年四川省将四姑娘山、三星堆遗址、碧峰峡等旅游地经营权有偿出让,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位旅游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笔者认为比较核心的世界自然或文化资源,应归国家所有,其他旅游资源可以安排私有权。同时要注意对私有权的约束,以免其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多种形式并存,产权主体之间互相促进,既实现旅游资源的合力开发与保护,又最大化了经济效益[14]。
5.2其他措施
5.2.1准确量化旅游环境容量
在转让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之前需要科学地测算旅游地环境容量,因为在许多生态比较脆弱的旅游资源地,由于开发者旅游驱使,其追求游客在量上的扩大,后果是脆弱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地的环境退化,旅游体验的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旅游地旅游容量测算的方法以及模型,但是这些方法与模型缺少透彻的理论解释以及相关经验数据作为支撑,致使对旅游地地域容量研究较多,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较少,构建合理的现代产权制度,必须科学地对旅游地环境容量进行测算,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2.2国家干预
国家政府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对外部性行为进行干预,使得外部性问题内在化到发生负外部性行为的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效益中,从而解决市场在旅游资源有效配置方面的失灵问题[14]。国家干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政策干预。这一政策主要是按照市场规律,通过税收、收费制度、补贴等政策,调整相关行为人的行为,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价格方面的变化,将外部费用计入他们的实际成本,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一致,促使他们改变行为方式。
(2)行业管制。通过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来约束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实行发放牌照制度,即旅游经营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政府发放牌照后方可进行经营;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旅游企业可勒令进行改造,如未及时改造可吊销其牌照。
(3)法律手段干预。政府应加强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首先,对旅游企业而言,需要建立严格的旅游开发许可证制度、对旅游区内的环境标准量化、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区域管制;对旅游区而言,可以规定最多提供的床位数、最多的旅馆客房数和旅馆建筑高度、根据环境容量确定日最高游客数量、限制进入旅游区的车辆数额等。其次,对消费者而言,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有义务,对于随意破坏景区环境和资源的游客,除了教育外,还要进行一定的处罚,以约束其不文明行为。
5.2.3社会道德约束
无论是现代产权制度创新下的市场交易还是公共支出的制度,都难以完全克服针对外部性的客观存在,为弥补制度作用的不足进行社会道德教育以提高人们在道德上的自律对于负外部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强化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市场解决负外部性的能力;社会道德约束不仅是约束自己,而且教育人们超越个人利益讲究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