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6:26: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杜甫的诗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杜审言; 杜甫;儒学传统 ;诗学传统 ;诗歌艺术;影响
众所周知,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后人常常评价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这让人不免思考他身上是否汲取了其祖杜审言的诗歌营养。现从家风、家学以及诗歌家法等方面来探讨杜审言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 家风、家学承袭
(一) 儒学传统的影响
杜甫在《进鵰赋表》中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反映出杜甫出生在一个富有儒学传统的家庭。杜甫家族的儒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他的远祖杜预。杜预是晋代名臣兼名儒,并且还是《左传》研究专家。杜甫曾在《祭远祖当阳君文》中,称颂先祖:“《春秋》主解,稿隶躬亲。呜呼笔迹,流宕何人”,并起誓:“不敢忘本,不敢为仁!”。对于祖父杜审言,杜甫更是推崇备至:“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1]。杜甫对于儒学的信仰直接承杜审言而来。杜甫的《进雕赋序》言:“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先臣就是其祖杜审言,杜甫对杜审言的崇敬,加上主动的学习,使得杜审言的儒者思想在杜甫身上潜移默化,更加奠定了杜甫对儒学的信仰。
儒学传统渗透到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其诗歌思想感情层面的深沉因素。青年的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入世思想。如果说这只是盛唐时代背景下的诗歌所特有的感情基调的话,那么经历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后,杜甫所感受到的就不再是繁盛,而是衰败与离乱。此刻他将原先入世的积极意识转化成深沉内敛的忧患意识,这也符合儒家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主张。
面对国家危难,他痛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而一旦大乱初定,他又狂喜得流泪,“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面对人民疾苦,杜甫更是施以“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这种情怀表现为一种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思想。杜甫的人道主义不同于孔丘、孟轲那样俨然以救世主自居,而是包含着一种利他主义精神。杜甫在“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惨境况中,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仅体现在国家人民身上,还体现在自然界万物中。杜甫曾说过“一重一掩吾肺腑,山花山鸟吾友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这种亲近自然,与自然为伍的情怀极大地丰富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代表作品有《病柏》《枯棕》《病橘》《瘦马行》等等。“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是源自于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
无论前期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还是后来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都是根源于儒学传统的历史传承。杜甫诗中渗透出来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感本源,正是来自于儒学的传统涵养。清论批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可见“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儒学品格才是杜甫诗歌催人泪下的人格力量之所在。
(二)诗学传统的影响
杜审言是初唐着名诗人,和崔融、李峤、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杜审言极负诗才,尝与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杜审言的文才在当时文坛的确享有盛誉。宋之问曾评价其诗风:“惟灵昭昭,度越诸子,言必得俊,意常通理,其含润也,若和风欲曙,摇露气于春林,其秉艳也,似凉雨半晴,悬日光于秋水”,并肯定了其“度越诸子”的地位;另外陈子昂也曾云“杜司户炳灵翰林,研机策府,有重名于天下,而杜秀于朝端,徐、陈、应、刘,不得劘其垒,何、王、沈、谢,适足靡其旗,而载笔下寮,三十余载,秉不羁之操,物莫同尘,合绝唱之音,人皆寡合”,给予了杜审言诗歌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杜审言的历史地位。
杜审言的诗名多多少少给予杜甫一些自信。杜甫在《赠蜀僧闾丘师兄》曾言:“吾祖诗冠古”),在《武宗生日》中有“诗是吾家事”,在《同元始君舂陵行》中有“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一方面可见其自豪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杜氏家族是以诗学传家的。杜甫在《壮游》里云:“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可见他早年所学主要是诗赋与书法,受诗学传统的影响。
从杜审言身上传承下来的诗赋之学,影响到杜甫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杜甫的一些诗,叙述夹议论,有“小雅”的因素,有赋的铺排技巧,散文的句法,形成一种“以文为诗”的特点。杜诗采散句入诗,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避免了近体诗因为格律束缚所造成的板滞。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将一种狂喜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用一些口语化、通俗化的词语,如“忽传”“ 初闻”“ 却看”“ 漫卷”,尾联更是采用了流水对的方式,使诗歌仿佛散文一般,感情流畅自然,毫不受律体的束缚。能够将律诗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这是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
然而杜甫的“以文为诗”不只是停留在词句的散文化上,还表现为意兴的有机结合,感情的一波三折上,如《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云:“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首联诗人情感从悲秋—自宽—尽欢极尽转折变化,才刚落笔就笔锋急转,为全诗奠定了悲中尽欢的基调:颔联才叙写了尽欢之貌,颈联就以“蓝水千落”“玉山高并”这样的哀景起兴,传达出诗人心里的落寞之情;尾联则是由景及人,以自然的不变来反衬人的多变,现在能做的就是“醉把茱萸看”,这一细节动作将诗人心中强抑的惆怅之情托胸而出。众所周知,“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杜甫儒家涵养的体现,“顿挫”则是他诗歌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而这恰恰正是杜甫“以文为诗”的诗歌句式与手法的表现方式。
杜甫所受的诗赋学传统的影响,开启了“以文为诗”诗歌表现手法的一种转变,这是杜甫在诗学传统影响之下的发展。杜甫在文学思想上主张:“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里的“亲风雅”就是杜甫诗学传统的证明,而这里的“转益多师”也包含他所尊崇的祖父杜审言。
二、 诗歌艺术手法的影响
(一)首先体现在诗歌的意蕴风格上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曾言:“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这表现了他的审美理想更倾向于壮美之境。而在杜审言现存的四十三首诗中,其中有一部分写得气魄宏大,营造出雄浑壮阔之境。杜甫《八哀诗》中就曾借大诗人李邕之口评价祖父的诗作:“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递”, 其中“鲲鲸喷迢递”的气象,与杜甫所追求的“鲸鱼掣海”的审美趣味相接近。
比较杜审言《登襄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可知,两诗颔联同是写楚之地貌特点,杜审言的“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是写象,但后者气势更为庞大,境界超然。原因在于杜审言诗作于被贬流放之际,诗人通过楚山壮阔之景,来反衬他个人仕途失落的怆然情怀;而杜甫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因此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除了写象之外,更象征着国家的战乱危机。所以较之前者,杜甫诗意境更为高远雄浑,感情更加深沉博大。但是从观察角度上看,两人都是由高处俯视,从构思方式上都是表现水势的壮观,很显然前者是后者借鉴的范式。对此,明人胡震亨曾指出“审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可谓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审言在诗歌风格上对杜甫的影响。
(二)其次体现在词句的吸收,句法的运用以及章法布局上
关于祖孙二人在句式上的相承,宋·王得臣有此言论:“杜审言,子美之祖也。则天时,以诗擅名,与宋之问唱和。有‘雾绾青条弱,风牵紫萝长’,又‘寄语洛城风与月,明年春色倍还人’这句。若子美‘林花着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又云‘传话风光更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虽不袭取其意,而语脉盖有家法矣。”杨万里也持同一看法,他认为:“今观必简之诗,若‘牵风紫蔓长’, 即‘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句也;若‘鹤子曳童衣’,即‘儒衣山鸟怪’之句也;若‘云阴送晚雷’,即‘雷声忽送千峰雨’之句也;若‘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即‘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之句也。予不知祖孙之相似,其有意乎?抑亦偶然乎?”。这些都说明了杜甫在诗歌的遣词造句上直接摹仿乃祖之处。除了直接地采祖父佳句入诗外,还承袭了祖父诗歌的句法特点。比如杜审言的“雾绾青条弱,风牵紫萝长”,将隐喻的因果关系倒置,不说雾笼柳丝,却言柳丝绾雾;不说风拂藤蔓,却言藤蔓牵风。 像这样的关系倒置在杜甫的诗歌中也常常运用,如《日暮》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本该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又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的“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也是把因果关系倒置。
不仅字句的吸收、句法的运用,就连整体章法上也有相类的。如杜审言的《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雾濯清辉苦,风飘月影寒。罗衣此一鉴,顿使别离难。”而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闰中只独看”,“看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等句,分明化用祖父的诗句,在情境与意象上都很接近。对此近人易孺表示:“今予读其《和康五望月有怀》一首,有‘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之语,尤于工部‘香雾云鬟’、‘清辉玉臂’一联,有消息相通之妙,其余气韵胎息,恍若符合者,开篇皆然。”很显然,这里杜甫的《月夜》乃是取法于其祖。
(三)最后体现在诗体上,尤其是五律的影响
杜审言在诗歌上的最大成就是对律诗的定型和形式的革新作出了贡献。杜审言极力追求近体诗格律的精密化,宋人陈振孙就曾在《直斋书录解题》中云“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以平侧失眼为忌,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除此之外,他还追求体势的严整化。这在杜审言的五律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他的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旧思欲沾巾。”全诗严整雄浑,句律精切,其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在用字讲究,一个“出”和“渡”字既生动地描绘了客观景象,又突出了主观上吃惊的心理,表达了诗人见到早春的惊喜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将其推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这种“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10]的五言律对杜甫五律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说《登岳阳楼》,一个“坼”和“浮”字既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又象征了国家大厦将倾的危机。此诗被胡应麟推为“盛唐五言律第一”,这样看来初盛唐的五律第一分属祖孙二人,就在于二人之诗在气势风格上的共通。
除了五律之外,杜审言在联章体与排律方面,给予杜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一点许多学者已做了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参考文献
[1]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四[m].中华书局.2004?.134-135
胡小石.李杜诗之比较[a].杜甫研究论文集[c].中华书局.1960.226-227
欧阳修等新唐书杜审言传[m].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195
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全唐文》卷二四一.中华书局?.1983.206-207
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陈伯玉文集》卷七. 上海商务印书馆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2334-2335?
宋王得臣.麈史·诗话部. 见于《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十册.大象出版社.2003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为少陵野老,是唐代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作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这种对国家深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不仅有着史诗般的纪实性也体现着浓郁的“沉郁”美学风格和特色。杜甫主要的经典作品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即唐王朝有盛转衰的拐点之后。他主要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热爱天下百姓,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宏伟的抱负,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牺牲,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和强烈的大爱于天下的情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沉郁指的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内容所蕴藉的意味,指的是哀怨郁愤、充满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的一种审美形态,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而顿挫指的是“法”,即组织作品的章法,即作品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组织架构等一些表达。历数杜甫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又蕴含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感情深沉忧郁、悲壮凝重;表达方式又含蓄蕴藉,深挚又曲折婉转。杜甫对祖国前途有着深深的担忧,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深的挂念,所以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宏大。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在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后期作品,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字就是“孤”。如在《登岳阳楼》《将晓二首》《孤雁》等诸多作品中作者有“老病有孤舟”“垂老孤帆在”“孤雁不饮啄”等这样的诗句,为何诗人频频写到“孤”,并以各种单只或单个的意象入诗,这很值得我们去沉思。
杜诗中的“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寂寞”。当然,某些时候它在诗中的意思是“孤独”,那是从字面的解释来看。然而从更深层次来说,诗人不停地在诗中写孤独的雁,孤独的船,其背后是“寂寞”在作祟。在这里,我们引入对二者的心理学解释: “寂寞(Lonessless)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特色时,一种主观的不愉。”“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而相对于相对于寂寞这种主观感受,孤独(Aloneness)则是“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①。由上述两个概念来看,我们可以轻松得出关于杜诗中的“孤”究竟是哪种状态。诗人没有离群索居,至少还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它不是一种“客观状态”,而称之为“寂寞”,正是由于他的社会关系缺少了“某些重要特色”,这种重要特色的消失造成了他个人内心的不愉受。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其社会关系不外乎交友、入仕,与家人、与故乡的关系这几种。从杜甫在西南一带漂泊的时期来看,他生活中所缺少的正是其向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想入朝而不得,想归故乡又无所依靠。他漂泊西南的一个原因就是投靠亲友或亲戚,所以与朋友的交往在其生活中是不缺乏的,因为携家迁移,故与家人的关系也是不缺少的,他所欠缺的正是上述所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罗勃特・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关系为基础,而区分出两种类型的寂寞,‘情绪型寂寞’乃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社会型寂寞’则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尤由朋友或同事等网路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便会发生”②。依据上述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把杜甫的寂寞定义为“社会性寂寞”,原因是“因孤独而缺乏归宿”。从这儿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杜诗中频繁出现“孤”这一词汇了。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汇来概括杜甫的这种心理状态,即“归属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杜甫的内心世界,是潜在的,可能诗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种寂寞的感觉来源于他内心对于归属的渴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人离开他熟悉的环境和人群后便很容易产生,而杜甫长期作客西南,这一状态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突出,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诗人寻找归属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诗人并不只是寻找一种归属,人所需求的归属感有多种,依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需求。杜甫远游西南,自始至终是携家远游,而不是像其他诗人那样独自远游,这种情况说明诗人有对家庭生活的需求;他怀念故土,牵挂故乡的弟、妹,说明他有对故乡生活的需求;他念念不忘“长安”,在诗中反复提及君主和朝廷,说明他有对政治生活的需求。而且诗人在作品中提及自己时,标记的身份永远是“客”,这不仅是一种事实,还包含诗人隐于诗歌的深沉而强烈的“归属意识”。下面针对诗人可实现的归属――即内心对家庭的依恋而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这一方面展开论述。
杜诗中有很多关于家庭、妻子、儿女的描写,这其中自然有儒家关注家庭、家庭观念深重的原因在其中,但如果细读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诗人不仅仅是出于传统的儒家观念而关心家庭,还有很多是出于情感的需求。比如他很多作品写了对子女的关爱,对妻子的愧疚,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杜甫为了追随君王,不顾生命危险奔赴行在,也是在安顿好了一家老小之后。乾元诗人弃官携家迁徙,从此几乎不曾与家人分散过。当诗人不在家人身边,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动荡时期,诗人写下了很多关于家人的作品,如诗人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还在惦记着州的妻子和孩子,并创作了很多相关的作品,如《遣兴》《一百五日夜对月》《忆幼安》《春望》《月夜》等,写到“双照泪痕干”的妻子、“聪慧与谁论”的孩子,内心充满对妻子感激的“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等。这是战乱中的杜甫和他的家人。
为了逃避战乱,同时也为了生存,杜甫携家在西南一带不停地迁移。诗人说他的生活是“因人作远游”(《秦州杂诗二十首》)的生活,这是因为杜甫弃官后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生计,他只好去投靠那些可以给自己经济支援的朋友们。战乱时期生活艰难,诗人活得也并不潇洒,所以他屡屡在诗中提及无米无钱,生活难以为继,需要朋友或官员接济。如《戏简郑广文虔兼苏司业源明》《佐还山后寄三首》《奉赠李八丈判官》等,诗中嘲讽自己如“穷辙鲋”“丧家狗”,多亏朋友接济,生活才得以维持。他常常为讨得一点酒钱、一点稻米、一点果蔬专门写诗寄给朋友,虽然外表看来文雅,实质却是如诗人所说的,如同“穷辙鲋”一样,如“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堪闻霜薤日,重惠意如何”等。杜甫的这些努力归根到底是为了经营和维持家庭。他愿意为了家人的温饱放下尊严,所以我们在杜诗中从未看到诗人因拖家带口而发出的任何不满和怨恨,相反,诗人更多表达的是愧疚。他与家人同甘共苦而不愿离去的背后折射出诗人内心强烈的归属意识,这意味着一部分精神家园的存在。
在四川成都和夔州的一段时期,是诗人和他的家人生活相对平静也相对闲适的。他苦心经营浣花草堂,学习管理百亩农田,去严武幕府做幕僚,从他的这些努力和坚持可以看出诗人所承担起的对家庭责任。他的作品时时演绎家庭中的悲喜,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成都几年的生活,杜甫获得了难得的快乐和满足。而这种满足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家庭。因为仕途无望,于政治上他几乎无快乐可言,而他的家庭,让他内疚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来自内心的安逸和幸福。而只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的时候,他才会得到归属的满足感。如《江村》《飞仙阁》《奉赠射洪李四丈》《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等作品都是涉及家庭,并表达对家庭和妻子愧疚的作品,如“叹息为妻子,我何随汝曹”“飘飘愧老妻”等;当然也有欢愉之作,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让人体会到家庭带给杜甫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又如《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等,都可以看出杜甫对家人的关爱及他从中得到的满足感。
注 释:
①② David O.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版,第356页,第360页。
[参考文献]
[1] [明]王嗣.杜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 施鸿保.读杜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 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 .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0]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 陈贻.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 莫砺峰.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 张明非.唐音论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4] David O. 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A].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
[1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6]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7] 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 傅庚生.杜甫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0] 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M].北京: 中华书局,1964.
[21] 李志慧.杜甫与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 唐君毅.文化意义与道德理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我简直受不了他了!结婚之前,我们相恋两年。我本来有男朋友的,但他半路杀出,把我“抢”了过来。我之所以选择现在的男友并不是他条件有多好,要说条件,他肯定不如我的前男友。我看中他对我的爱,他的求爱信是血书!他说小时候,母亲有外遇和父亲离婚了。他和自暴自弃的父亲一起生活,他非常渴望得到真正的爱,直到遇到我,他的人生从此不同。
我这人有点儿傻,当初就被他不要命的追求感动了,和他结了婚。结婚刚一年,我就后悔了,他杜绝我和一切男人的接触。下班稍晚,他就打无数个电话过来,如果不接,他就找到我的单位。此外我还发现他经常查看我的手机,看我QQ记录。我们单位外出旅游,他坚决不许我去,为此我们大吵一顿,他第一次打了我。虽然后来他痛哭流涕地向我道歉,但我觉得他还是有些嫉妒过头了。
不错,我有时很喜欢他那么在乎我。但现在结婚后,我觉得自己没有了人身自由,这么过下去只有无穷尽的争吵。同事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个男人这么在乎我还抱怨,她们的老公都玩得不归家,哪像我老公天天在家做好饭等我回去。我知道他对我很好,但他好得让我无法接受了!有时我想,我简直成了他的私人物品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武昌 静云
静云:
嫉妒很像爱,但不是爱。你很喜欢有人非常爱你的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要足够“刺激”才能让你真正动心。这说明你对爱的感知度比较低,你对爱的态度是需要对方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证明,于是爱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其实,当面对两个男人的角逐时,你把浪漫和刺激作为衡量的标准,最后当然是更疯狂者赢得胜利。
对你而言,这场竞争已经告一段落,但对你老公而言,他的比赛远未终止。因为他知道,你是被“争取”过来的,如果有比他更厉害的角色,说不定你就会被“争取”过去。于是他就“只能”继续疯狂下去,用嫉妒的行为来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种嫉妒恐怕和他早年在亲密关系中受到的创伤有关。那些常吃妻子醋的男人,你可以在他和母亲的关系上找到根源。
也许因为他曾被父母严重“抛弃”过,当他重新面对亲密关系时,他想要牢牢地控制住这个新的“父母”,以防自己再被抛弃。这是心理上的“刻舟求剑”,虽然现在的船已经不在原地了,但他还是忍不住要在现在的船上寻找答案。
关键词:诗歌解读 丰富性 考场命题 冲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确有裨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在的思维空间,他们品读摘录、思考交流,常常在无所依傍的环境中“无所畏惧”地解读,所以往往能独辟蹊径。这些解读根植于文本,或立足语言章法,或针对情节立意,或酌情拓展延伸。即使仅只针对文本内容一项,学生的解读也能不拘一格,甚至独树一帜。
在自由的写作训练面前,这些“积极”的思考能无一例外地“迎合”考试要求,变成考场成就。但奇怪的是,这种“阅读加评点”的开放式做法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考场得分。以对《滕王阁诗》的课堂解读和考试为例:
考场命题:请赏析《滕王阁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设置:尾联以物是人非、江水滔滔依旧的对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从答案的设置上看,手法(对比)、内容(“物是人非、江水滔滔”)、情感(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都是得分点。
学生心中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他们的解读“五花八门”。
学生阅读赏析1: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追问滕王去处,与前文滕王阁的盛况呼应并对比,以“长江自流”作答,看起来答非所问,其实这种悲观与《赤壁赋》中“客人”问曹孟德“而今安在哉”的悲观如出一辙。都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命运的无法捉摸。
学生阅读赏析2:诗歌的尾联完全没有必要探讨“滕王”的去处,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滕王不可能和长江一样永恒地存在下去。那么,像长江一样永恒存在,就值得骄傲吗?如诗中所写,也不过是“空”自流而已。在王勃看来,生命短暂固然可叹,但假如只能和长江一样,在“空流”中自耗生命,恐怕后者更会叫他不能忍受。因此,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一方面希望自我勉励,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建功立业。这也符合王勃年少自傲的经历和性格。
学生阅读赏析3:尾联承接上文关于时空的联想,进一步追问“大人物”的命运。作者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悲观地感叹还是及时的自我勉励,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滕王阁序》中,有作者感怀身世的悲观,也有怀才不遇但绝不自我放逐的豪情。
以上三个学生的解读,也都是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尾联进行的阐述。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手法上,有说对比的,但对“对比”这个手法的分析与参考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对手法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不曾提及的“联想”“呼应”“设问”等,至于对情感内容的阐述,也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参考答案,有的则与参考答案几乎没有关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所谓的“悲观”只是表象,而“自我勉励”、“及时奋发”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
这些解读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们的思维也各有支点,能自圆其说,他们参考了王勃的身世,考虑了文章的构思,甚至剖析了“表里”的关系。但单从得分上看,显然并不理想。
类似的“莫须有”的“丰富解读”,在我开展的“古代诗歌自由读”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同学们对“泪”这一感情基调没有争议,但在具体解读诗歌内容时却各有各的妙招。
以“不思量,自难忘”为例:对“不”和“自”的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解读,一是“不敢轻易想念,是因为(往事)太难忘记”,一是“不必刻意想念,自然难以忘却(往日共处的时光)”。同样是说“难忘”,却有一正一反两种解读。
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学生在解读“应不识”时,一种理解为“应该认不出”,另一种则认为是“应该不会结识”,这也就造成了两种解读:一是“即使现在见面,(妻子)看到我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也应该认不出了”,一是“即使回到从前初见的一刻,我应该不会再选择结识你,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我独自想念你”,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念,解读的方案小有差异。
都对!这是我的结论。
我们在总结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常常将学生不能得分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看懂”,即未能揣摩出关键词语的信息,未能把握住诗歌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阅读案例来看,诗歌本身精炼的语言给了读者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对语言的揣摩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难说他们的哪一种理解是错的。学生们“看懂”与否,在考场上的标准只有“参考答案”而已。
大量的思考和解读在相对自由的写作命题面前,发出了微妙的“正能量”,在“老态龙钟”的诗歌鉴赏主观题面前不仅没有效力,“多心多情”的解读方式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以江苏卷为例,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情感主旨类、表达技巧类、语言风格类加上默写,所选诗歌基本以唐诗(主要是律诗)宋词为主,设计分值是10分(2014年调整为11分)。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的命题并不能反映出“鉴赏诗歌”的实际需求。
首先,优秀的诗歌不论题材、体裁,都能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而古诗词的“诗性”绝不等同于散文的诗性,所以仅仅提及所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是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语言魅力的。翻看近年的诗歌鉴赏题,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音韵的宽窄平仄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命题形式和散文小说几乎没有区分。学生在阅读时把诗歌读成散文,在品评时对音韵绝口不提,着实令人担忧。
其次,既然是鉴赏,那么就该鉴出个“美丑”,赏出个“优劣”,但考场上的“鉴赏”都是“歌功颂德”的伪鉴赏,学生只是人云亦云的歌颂者。真正的鉴赏者,是像汪曾祺笔下的“叶三”,虽不明理论,但捧着一颗真心,品出百般“真”情。不少看起来“开放”的命题,其实也只是“假开放”:给出一句前人的经典评价,问学生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谁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往前人的评价上靠。前人的评价不过就是为作品“作注”,现在我们又来“为注作注”,这样拾人牙慧,哪里是鉴赏之道?更培养不出伟大的读者。
第三,很多同仁责备学生笨,没有“看懂”诗歌内容。其实,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角度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也不一而足。学生鉴赏诗歌不是警察探案,要让学生写出“不离谱”的答案,应该给出更多的背景内容、字词解释和作者信息。要让学生将时间花在“鉴赏”上,而不是“理解”上。不应该让诗歌鉴赏沦落为文言翻译。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与伟大的读者相遇,当初创作的努力才能不被辜负。已经被界定为不可超越的诗歌盛世,实在不需要再多的锦上添花;已经在文学领域功成名就的诗人们,需要的恐怕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赞颂,而是理性地阅读和批评。
只能用心去感受。但是幸福感不能凭空而生,与人的精神追求有关。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就像一棵清楚自己的枝干应该向何处蔓延的大树,知道自己如何吸取充足的养分,怎样蓬勃无尽的生机,于是能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而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只能随波逐流,只能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个没有追求的教师,幸福就像空中楼阁。只能感受到披星戴月地上班,幸福是什么?看不到摸不着。辛辛苦苦地备课,充满考试成绩的压力,只能做着“如果我不是教师”梦,并觉得那一定就是自己想要得生活。所以,教师要有精神追求,有了精神追求,自然会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自然会有奋斗的动力,会有坚强的意志,会主动地学习,深入地思考,辛勤地耕耘,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他相信,只要迈步,路就会在脚下延伸;只要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前进,就能体会跋涉的快乐,进取的幸福。此外,教师还要有健康的心态,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幸福第二招:在阅读中成长
必须要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必须饱读诗书。俗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史使人明智,教师的通俗称号是教书先生”作为一名教师。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是教师给自己打开的一扇心灵的天窗。透过这个看不见的窗口,教师可以欣赏到来自人类优秀文化的风景,可以远隔时空聆听到无数大师的教诲,可以触摸到人类真善美的心跳…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人格魅力。书是教师给自己深掘的一口清泉。可以给教师的心田以甘甜的滋润;可以让教师的水源鲜活不断;"天光云影共徘徊"啊,还可以让教师心灵的世界里摇曳生动的风姿…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自然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一位人格美好的教师自然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所以教师要学会在阅读中成长,幸福感才会与日俱增。
幸福第三招:在写作中提升
可以周游列国,通过博览群书。可以与名家对话,心中必定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如果我能提起手中的笔记录下心中所想,当我再次翻看这些繁杂的笔记,就能回忆起当初的这份感动,为自己的成长而喜悦。作为一名教师,日常生活中会看到各种学生的故事,都会有所感触。也有时会突然想出某种特别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稍不留神,这些灵光就会渐渐消失,就像我从未遇到过。可以通过写作来师梳理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师不就某个具体的问题深入思索并写成文章,那么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就可能是肤浅的写作会迫使教师对问题作全面的彻底的思考,从而丰富和深化教师的认识与思想。这样,教师就可以站在思想高处,可以高屋建瓴,可以游刃有余,可以无往而不乐,可以给自己的心灵逐渐建起一座幸福的大厦。
幸福第四招:在实践中超越
【关键词】个性化 就业指导 深度辅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25-02
深度辅导工作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生成长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深度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借助深度辅导更好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如何通过就业这一普遍关注的话题,更好地提升深度辅导工作的效果,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 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在全体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全面、全程地开展。数据调研是针对处于大学第二学期、第六学期的在校学生开展的,调查发现,有33.2%的同学认为开展就业指导应从第一学年开展,有33.9%的同学认为应该从第三学年开展,而在全体参与调查的一年级同学中有45%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从第一学年就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与此同时,认为在第四学年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学仅占总样本数的7.9%。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无论从学校的育人角度还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就业指导工作都有必要在全体学生中全程化开展。这正是我们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重要原则。
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深刻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督察工作方案》中为深度辅导规定了四项原则,即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对深度辅导的正确开展作了总体规划并提出了总体要求。
二 运用团体辅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是开展深层次辅导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深度辅导工作(包括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深入了解同学们的个性化就业需求需要综合运用团体辅导与个体深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借助主题班会、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等平台针对班级同学组织开展与就业相关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教育等团体辅导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同学们充分互动、增进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了解发现同学们的发展意向与当前需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意向差异寻找不同个体彼此之间的共性,将团体辅导对象进一步分解归类成有相同发展方向的辅导单元(一个学生宿舍的人数,5~6人为宜)。
在开展辅导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后,也就基本掌握了每一位同学的现实情况,我把这一阶段的辅导方式定义为微团体辅导。另外,这种微团体辅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些同学有着相同的发展方向、存在着类似的困惑,又具备各自的经验与优势,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与成长。
三 面对面交流是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第一选择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深度辅导的开展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从面对面交流、打电话、发短信到电子邮件、MSN、QQ,再到现在大家熟知且常用的微博、微信,我们的深度辅导工作早就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地开展起来了。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选择什么方式才是同学们最乐于接受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组织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尽管现在处处有网络、人人用网络,但无论
本文得到了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编号:YETP1513)
是大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大三年级的学生,有九成同学选择了面对面交流的这一最为传统的方式,与此同时选择基于网络进行交流的同学仅仅占到全体的一成,而此类同学多为性格较为内向且与周围人沟通交流较少的同学,这类同学也恰恰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面对面交流是开展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的第一选择。
四 整合力量、全员育人,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掌握了就业指导与深度辅导相结合开展的原则,明确了开展的最佳方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探索,就是由谁来组织、又由谁来开展这项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深度辅导效果更加明显、就业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呢?
以往,无论是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深度辅导工作都是由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具体开展实施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是最为了解的,这是优势,这也基本保证了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现在辅导员老师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每天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来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很多辅导员都不能带完完整的一届学生就离开了工作岗位。班主任老师也多是以兼职为主,教学科研工作较多。因此,过分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开展这项工作已然不太现实。我们需要整合力量、贯彻全员育人之理念,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针对“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个角色来寻求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这一问题,我们也对调研对象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结果有42%的同学把“学长、朋友等过来人”作为了第一选择;而首先会想到找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同学则分别占到了20%、17%;两者加起来也才只有37%;而选择任课教师的同学总数最少,只占到了3%;其他的同学则把网络作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通过以上数据结果我们发现:(1)朋辈的影响教育效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的,我们应该积极组织高年级学长、毕业校友与同学们广泛交流成长经验,通过推选朋辈辅导员、校友导师等形式,让他们融入到深度辅导、就业指导工作中来;(2)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需要继续踏实努力工作,增进与同学间的相关了解,获得更多同学的信任;(3)任课老师掌握了很多行业内、专业方面的资源,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和帮助。一方面,我们需要任课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关注同学们的成长;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与任课老师积极沟通,拉近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距离;(4)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平台、新媒体通讯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与服务。
五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探索
个性化就业指导本身就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发现深度辅导与就业指导二者之间具备着很多的相似性,二者目标一致,同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完美融合可以很好地为高校育人工作服务,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和可能性。
附表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类型 团体辅导 微团体辅导 个体辅导
辅导方式(平台、载体、方法) 以就业指导课、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为载体 以宿舍为单位,或以相同类型(具备相似的问题与困惑、相同的发展方向)的同学为单位开展面对面交流 针对不同同学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以面对面交流为主,辅以线上交流的方式
工作
实施者 辅导员、班主任联合组织,将朋辈辅导员、校友资源融入其中 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朋辈辅导员 按学生之所需全员参与
参与
学生数 20~30人 4~8人 1人
辅导
时长 90分钟左右 20~30分钟 根据实际情况15~30分钟不等
交流
内容 学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求职策略等 较为明确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西方各国;政府采购制度;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29-02
一、西方各国政府的采购制度
(一)英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英国是世界上建立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在17世纪,英国就在政府内部初步建立了政府采购的制度,英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其显著的特点,其基础是政府的政策指导,对于采购预算的控制、个人责任的约束以及议会的全程监控。“政府各部门的采购都在政府政策指导下进行,除了控制政府支出外,其他合法的种种专门采购方式都被视为不必要。”[1]而政府部门所受到的预算监控并不仅仅止步于国会,财政部也会根据每个部门预算的不同来制定收入和借贷,“对各部门未来三年内的供应资金提出‘供应估算’,而下议院要通过投票来批准供应估算,这笔资金就是未来三年度政府部门采购资金的来源。”[2]
由于“个人责任控制”的原则,在英国,政府的每个部门都会有一名来自议会的官员,这个官员来对公共财政的恰当使用负责。该官员保证公共资金运用的合理,而这名议会派遣的官员必须关注《政府采购指南》和《采购实施指南》。[3]而且,“在英国,政府的采购行为受议会的全程监督,而议会的内部则设有‘公共支出委员会’进行监督。”[4]
(二)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政府采购立法的国家,“在1761年,美国颁布了《联邦采购法,开始以立法的形式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规范,而美国的政府采购机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则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5]“美国联邦政府的政府采购分为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自行采购两种组织形式。”[6]“在美国联邦政府当中有一个专司政府采购的机构——联邦服务总署,下设有供应服务中心来负责较大的项目和工程的采购。”[7]“设在白宫办公厅的联邦政府采购政策办公室(OFTP),作为白宫办公厅的一部分,它只是政府政策的制定机构,不负责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的事务。”[8]
由于联邦制的架构,州政府内部也设有自己的政府采购机构,而这些州政府中的部门也通常自己雇用顾问机构,他们根据已经有的州或联邦法律和市场具体情况向州政府的采购机构进行意见指导,从而完成采购的工作。
美国的政府采购不仅有着来自政府机构设置的支撑,“而且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了接近4000个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联邦政府采购政策办公室》和《联邦采购条例》为核心的法规法系。”[9]美国的政府采购基本属于联邦立法的范畴,“美国联邦政府采购的相关立法主要有《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联邦采购政策与办公室法案》、《联邦财产管理法》、《联邦采办政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10]这些联邦政府层面的法规成为美国关于政府采购的基本法规,而政府采购的规章制度主要是政府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对于政府采购行为的一些特殊限制,使得政府机构能够更加详尽的执行。
(三)澳大利亚的政府采购制度
在澳大利亚政府的集中采购行为中,主要有三种形式,也就是公开招标、选择投标和单一来源这三种方式。
公开招标的方式是指,采购部门在政府招投标的网站上相应的招标信息,然后由有意愿参加招投标的供货商发出招投标的申请,参加投标的政府部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所有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的标书,然后进行选择。
而选择招标则是政府的采购部门对所有的潜在供应商发出招投标邀请,受到邀请的供应商则对采购部门提出标书,进行选择。
单一来源的采购是指政府采购部门只邀请一个供应商参与相应的采购活动,前提是采购活动必须符合“物有所值”原则。单一来源采购只能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没有收到投标的申请、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没有符合最低要求的、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情急需而又没有事件进行公开招标的,没有可替代品而只有一家供应商时、从原来的供应商处获得零配件或其他软件支持等。”[11]
澳大利亚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平较高。“其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采购人员趋向专业化。第一类是政府派出的采购专家,负责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的工作。第二类是政府采购部门的具体操作人员。第三类是政府采购物品的使用者。”[12]其次,政府采购部门进行常规培训,采购部门通常与专业的采购培训机构相互合作,对新入职和在职的人员进行培训,并根据其工作的不同性质和相关需要来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三是行业协作的官方化。
二、西方各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势
西方各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想对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来说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西方各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健全且机构较为完备,预算控制严格
以美国为例,从1761年制定《联邦政府采购法》以来,在200多年的政府采购实践中,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关于政府采购,从联邦到州和地方政府的法律和规章体系,规定了基本的政府采购原则和精神。其中,“1979年美国律师协会编纂出版的《州和地方政府采购示范法》最为典型。”[13]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的法律,在这部法律中,还详细规定了地方政府在进行大规模的招标时,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按照招投标和合同规定的原则进行等。
美国在联邦政府机构的层面,设立了联邦政策采购办公室。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虽然并不负责具体的采购业务,但是将其设立在白宫办公厅中已经充分突出了联邦政府对于采购工作的重视。
英国的预算控制是指“议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预算,而在政府预算当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关于政府的采购预算,而这些资金的使用当然需要随时接受质询。”[14]
(二)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普遍较高
以澳大利亚为例,政府部门提出采购计划之后,要由联邦政府派出的采购专家来制定,并执行计划。而且采购的具体过程也由政府采购部门的专门人员来负责,促进了采购过程的专业化和人员的职业化。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还非常重视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根据采购人员的不同工作需要设置不同的类型的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销售人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15]
很多西方国家对政府采购人员都有相关资格的要求,“如美国等称为采购合同官员。采购人员的资格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条件和职责,级别的获得和晋升则必须通过考试。”
三、西方各国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立法,形成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
虽然在2002年我国颁布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政府采购法》,并将其作为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实行不久,在很多地方还很不完善。
“在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中,有很多的概念没有明确,比如在政府招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政府采购法》中指出建筑工程应该列入政府采购的范围之内,但是在我国的《建筑法》中,也指出了建筑与工程等相应的管理权限。”因此,“我国的《政府采购法》的制订并不是政府采购范畴法律制定的终结,而仅仅是个开端,应该根据西方政府采购立法中的先进经验,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对各地、不同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法律。”例如,根据中央政府机构与地方政府机构工作的不同,同样的,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对于采购的范围、性质以及特殊的程序也应当予以规定,而这些规定不仅应该来自成文法律,也应当由国防部制定相关的规章来规范。
无论是来自中央政府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与国防部制定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等最终都应当与《政府采购法》一起构成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推向更加法制化的轨道。
(二)完善政府采购的机构设置和预算监控
根据《政府采购法》中的相关规定,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层级在中央政府是财政部,其职责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而在各地方政府中,主管政府采购的部门则是地方上的财政局,这些地方上的财政局在政府采购业务上受到财政部的指导。
在采购机关的设置上,在中央的财政部,下设政府采购办公室,而在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政府采购中心,但是我国的地方采购机构设立当中很多地方并未将二者分开,而是合并在一起,这就使得地方上的财政部门参于到了采购过程当中,成为了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的部门,面对这种情况,设立相对独立的地方采购机关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组织架构,必须独立于政府的财政机构之外,这样采购人员才能够相对独立的发挥作用。“因为在采购体系中,存在权力寻租的行为,这种寻租表现在政府官员利用对手中资源进行调控的并由此为基础来谋取私利,而且作为被管理者的政府采购中心为了降低采购中的限制和标准等,取得更大的权力,从而会出现事前寻租。”
“虽然我国的《预算法》中,明确了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监督,政府采购属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当让也应该在接受监督之列。”而这并不能完全杜绝在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尤其是政府采购中心同地方财政局之间的寻租行为。作为主管部门的财政局应当采用国外预算监督中的经验,制定多年度的,滚动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可以涵盖三年或者五年期的范畴,制定的预算计划应当有对更大的公共利益负责的可靠性。因此,完善预算监督作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善的重要方面应当受到重视。
(三)提高政府采购机构人员素质,强化培训机制
对于政府采购人员的要求是其不仅仅要作为一个政府公务员或者行政机构工作人员,并且要懂业务,要懂得如何进行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由此可知,“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集政策性、知识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于一身的系统工程,需要采购人员掌握全面的知识。”而事实上,我国政府采购机构的从业人员对于在市场上进行政府采购所需要的诸如招标、合同条款和其他的商业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现代的政府采购制度来说是必须弥补的缺憾。介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政府采购机构的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于政府采购机构的人员要进行常态化的培训,在国内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机构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邀请相关的有资质的市场培训机构、有较高资历的市场专业人士前来参与培训。使得机构工作人员在培训中不仅仅得到了政府采购的相关知识,并且学到了很多市场行为中必不可少的相关经验与技能。同时,“要建立注册采购师制度,强调采购师执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从而通过专业化的资格证书考试来选报相关高素质的政府采购人员,能更好地贯彻“物有所值”的采购原则。
参考文献:
[1][3]杨占武.各国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J].财政研究,2004,(06):12,37.
[2][14]郑福彩.英国、德国政府采购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财税,2003,(03):33,31.
[4]白留杰.英国政府采购的法律制度[J].中国政府采购,2007,(10):41.
[5]杨朕宝.美国政府采购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政府采购,2011,(03):17.
[6][7][13]李浩文.美国政府采购制度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D].国际关系学院,2006,(05):33,43,131.
[8]葛敏敏,王周欢.美国政府采购之机构设置与采购流程[J].政府采购,2005,(17):28.
[9][10]葛敏敏,王周欢.美国政府采购制度之法律体系与基本原则[J].政府采购,2006,(12):37,42.
[11]才宏远,李大程.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制度借鉴[J].中国政府采购,201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