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6:26: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创新教育方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22-001`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诗歌,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涵义,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赏析诗歌,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能够快速的把握诗歌中关键字、词、句
古代诗歌都是经过诗人的反复凝练而成的,在诗歌的字词之间可以说凝结了诗人大量的心血和考虑。学生如果能够快速的找出诗歌中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来赏析诗歌,更容易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以诗解诗”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提高学生在用字、词以及句方面的能力。
例如:《诗经》里面诗人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的关键字词为“苍苍”和“霜”,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更快速的融入到白露苍苍这样凄美秋天的景致当中,还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的心境也同样是凄凉的。将诗人当时的思念之情和寒霜浓重的凄凉景象更加形象的融合起来。换句话说,诗人这种困在相思当中不能自己的心境,是借着这样凄美的秋天景致烘托出来的。再例如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来自著名的诗人杜甫,整首诗当中“潜”和“润”两个字就将整个春天幽静的雨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除此之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自于著名的诗人马致远,虽然字数很少,但是将九个名词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足以让我们联想到深秋的傍晚那种淡雅的景致,虽然诗歌当中没有用到一个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美好的景象,但是将这九种景物巧妙的联系起来真的叫人连连称赞。
二、将自身融入到诗歌营造的图画情境当中
虽然有些诗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却是经久不衰。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中,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目的。可以说诗人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设置一些情境模式,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历程,例如图画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当时的自然风光,音乐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爱情这个主题虽然一直备受欢迎,但是以学生目前的年龄还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例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德写过一首名为《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诗,在这首诗当中诗人重新定义了爱情,那就是爱情是朴素的,是自然的。在讲授这首诗之前,我先为学生们介绍了诗人在创作这首诗之前所处的历史背景。23岁的裴多菲·山陀尔德在参加一次舞会的时候,邂逅了一个伯爵的女儿,名叫森德莱·尤丽娅,尤丽娅非常的漂亮,有着美丽的大眼睛,身材更是好的没话说,而且个性方面非常的率直天真,裴多菲在第一眼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时就爱上了她,可是富有的伯爵却无法接受一个没钱没势的穷诗人,想让他把女儿嫁给裴多菲是完全不可能的。裴多菲在现实的压迫下觉得非常的痛苦,于是经过了半年之后,写下了很多的关于爱情的美好诗歌,而《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在讲解诗歌之前先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感情经历,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诗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更多的内容,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写景的诗歌,教师可以真实的将诗人所要展现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然后再把美好的情境跟诗歌所要营造的意象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在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
比较鉴赏法通常是将一些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品存在很大不同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还能够将更多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更多,学到更多。学生可以在同中求异再到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歌所营造的情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利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其他事务方面进行正确的比较,通过概括的手段、抽象的思维来逐渐提高学生各项综合水平。比如说,《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教师可以将《沁园春·雪》引入进来通过两首诗之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其他的技能。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沁园春·雪》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回忆和讲述,让学生在对比之后说出自己更加喜欢的一首诗,讲出喜欢的原因,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教师还可以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词句、意境等找出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分析这些美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即使学生目前在创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稚嫩的,不过这种比较鉴赏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理清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在创作方面的兴趣和自信。
总而言之,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再现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将学到的诗歌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卢翠兰.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中国农村教育,2005,(05)
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高等教育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并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体制,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所建立的是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暴露出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和视野较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差。
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过程中,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应首先主动接受创新教育,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以符合创新教育的需求。
1.1应建立新型教育理念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重视过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深刻地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和内涵,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1.2要有“博”与“专”相统一的知识结构基础
掌握?F代教育理论,熟悉理论创新的方法,并能有意识地引进移植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对学生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启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
1.3应勇于在教学改革中走新路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有特色的、因才施教的教学模式,勇于探索和创新。
1.4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
如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热爱创造性学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等。
1.5应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中青年时期是实现创新突破的峰值年龄。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有利于中青年优秀人才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的外部环境。鼓励和支持他们在科技前沿领域和重大战略方向上独立进行创新研究与发展工作。学校和各级领导应注意发挥激励机制的效应,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拼搏奋进,尽早脱颖而出。
2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2.1积极培养创新人才
一方面强化“创新”教育的观念,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知识结构从内容上说包括: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主要学科和相邻学科的前沿知识,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一般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并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突出“创新”。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掌握足够广度和深度的知识是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根基,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对相邻学科知识重视不够,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引导工作,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加以改善。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开设有关创新方面的课程,建立各级创新协会,吸收有创新兴趣的学生,定期举办校际创新比赛。
第三方面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并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2积极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
一方面重视多途径的实践教学,抓住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特别要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尤其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全面锻炼和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强调所选课题的前沿性、方法的新颖性,结论的实效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并不断提高其层次。
2.3科研方面应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
与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台、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区域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4积极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学生
一方面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开阔学生视野。首先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其次是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然后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改进现有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拓展学生视野,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抱着批判、思考的态度学习,不盲目崇拜权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中与众不同的疑问和与众不同的观念。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改变过去“唯分数为准”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重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新评价体系。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医学研究生;创新途径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面向理、工、农、林、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性质看,它是哲学的重要分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辩证过程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教育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功能。[1]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科技观,而且在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本门课程统一使用郭贵春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年版)。包含绪论和五个章节,分别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这本新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结合时展的实际,贴近理科专业实际,侧重文理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蕴含了党十集体智慧的凝结精神。
在2013年以前,各个高校的《自然辨证法》课程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可供选择的版本丰富多样,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四层内容体系上编写得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核心主线和内在逻辑结构。但是,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不够深入浅出,理论性太强,案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2]
许多医学院校选用《医学辩证法》作为参考辅助教材,采用由国内多所医学高校联合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医学实际,注重医学临床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存的教科书版本较多,选用教材丰富,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的教材可选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内容抽象,与医学实际脱节,即使有部分医学案例,但内容陈旧,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不能及时反映最近时期的医学前沿问题,大多数案例资源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导致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
1.2大班教学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自然辨证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课教学方式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难度,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难以采用研讨式、PBL教学法等课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课堂管理时感到异常棘手。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自然辩证法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3考核问题。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普遍,可由教师推荐论文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有的教师采用课题调研方式,将自己的课题分配到班级,吸纳部分科研水平优秀的研究生进入课题调研组,将研究任务细化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针对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并不是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独力完成的,而是以应付的态度采用过度抄袭的方式完成论文。通过与多个学校的交流与对比,发现课程论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质量和效果甚微。2009年在我校的本课程论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学生上交论文存在过度抄袭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网上打印论文,连原作者的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都来不及删掉就上交给老师。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过度偏重,认为自然辨证法是选修课,平时忙于科研或实验,没有时间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考前应付式地上网抄袭一份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严格,许多学生的抄袭作业通过考核,会导致多届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松懈,进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单一的考核形式及结构不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达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
1.4学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学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没有实际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在这种“实用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从心底里接纳自然辩证法课程,旷课的学生较多,上课时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的现象不少,课堂参与不积极,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
1.5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数量少、教师专业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3]理论讲授的模式存在着单向性和机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讲授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半部分时间,学生的参与活动较少,主动获取、形成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被忽视。授课内容抽象单调,形式和手段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无法进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原因。大部分教师的学科背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在联系医学实际时存在医学知识的储备不够深厚,医学理论的功底亟待加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有足够的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吸引力,让这门课程凝练出“精彩一课”的效果。
2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创新途径探索
2.1利用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贴身化。即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增添兴趣与效果。进一步展现自然辩证法原理与工学、医学及军事等具体学科领域契合的意义。主张在示范教材参照下,自主选择教材。[4]密切联系医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医学与哲学融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为了突出医学技术的特色,可融入《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其他人文类的课程加以整合。编写全国“一本通”的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个学科专业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则成为各个高校任课教师的热切期盼。[5]
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了三个特色:一是紧密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将《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内容融会贯通,渗透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设计中,更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思想角度新、教学专题性新、案例资源新,突出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医疗技术伦理方面,不仅要跟学生讲清其内涵,还要讲授其主要内容。在医学高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谨防“医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2.2优化教学设计:一是内容结构的设计,打破教材的逻辑结构,贴近医学专业实际。如在讲授技术观时,整合有关技术伦理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最优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角度,思考“技术决定论”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探讨医学技术价值、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性及现代医学技术伦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医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明确,医疗服务是终身职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奉献给社会。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查找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精选趣味性的图片,如讲授远古时期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的膜拜,运用一些国内外的古代巫医图片配图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从未了解过,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升了学习注意力。精选一些给学生带来极大思想震撼的视频资料,通过正反对比手法,使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才是一种精美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每一专题都设计“影视推荐”栏目,将新近的、优秀的、典型的节目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自然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拓展。
三是分组讨论设计,一般来说,单个问题提问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把问题分化成多个小问题,实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结合医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与专业背景密切联系,有助于医学背景的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相互交叉和渗透。如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自然观在历史上对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影响;收集资料讨论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的表现及现实意义。在讲授科学本质时,组织学生辩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的;谈到技术的价值和伦理时,引导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福还是祸。
2.3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自然辩证法》教材涉及创造技法的内容很少,我们结合医学创新案例,多方面介绍医学创造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飞跃。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7]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课程论文题选、推荐书目、优秀影视等科研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方法论的教学中,突出方法论教学的哲学特色,把各种具体的医学研究方法归入医学思维方法范畴,通过医学假说和医学发现与探索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深刻揭示各种思维方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4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期末考查”模式,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组成;分组讨论占30%,按照自愿原则组成10人小组,自主选择讨论主题,上交讨论报告和记录。期末考查占50%,实行开卷考查,出题方式比较灵活,重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分组讨论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本学期的考核创新机制的实践,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上交的小组讨论作业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在蕴含着医学与人文、医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特点。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在技术上的高度发展纵然给人类传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从重视医学院“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医学本身,而是在医学科学化后的一些副产品和现代社会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医学家,仅仅凭借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需具有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增加人文知识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医学大家的介绍、医学发现和发明、药物研究的相关历史等案例,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人文探究,促进科研思考。
自然辩证法可以从“仁心”和“仁术”两方面来提高医
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精神贯穿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以鲜明的人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应给科学技术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如果说医学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有失偏颇。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内容讲授时,引入医学的价值有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能彰显医学的真谛?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人学” ,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艺术,“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探索医学难题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如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还包括体恤和减轻痛苦。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如何将一般原理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教材的创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突出医学高科技应用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呈现出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优秀成果,甚至还呈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医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实际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学科互补,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张 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05(1):38-41
[3] 徐治立,刘 敏.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105-108
[5] 张宗明,张艳萍.结合研究生专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9):97-100
论文关键词:triz发明原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保障上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总体状况还是不能尽如人意,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创新意识差。高职学生习惯于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都很缺乏。二是创新能力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关键有三点:(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远远不够。目前,我院倡导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法,既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2)创新型教学队伍不成熟。教师大部分是从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经验不足。尽管一些硕士、博士具备创新实践的经验,但将创新实践内化为教学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却不足。(3)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院系各级领导及教师对创新教育还仅停留在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许多途径开展工作。而且,课堂教学创新永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但是,这种层面上的教育过程,并不能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创新的技法及创新的规律。triz理论在科技界盛行,为创新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系统的方法。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创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此理论是从250万份专利中仔细研究、寻找规律、总结分析而得出。许多技术问题可以利用其他领域或相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得到解决,也就是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寻和有法可依的。
triz的经典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8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矛盾矩阵、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ariz创新问题解决算法、科学与技术效应库等等。其中,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揭示了一项技术或某一产品如何遵循规律在历史中发展和演变的,为技术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最终理想解则通过抛弃客观条件,以理想化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保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偏离目标。最终理想解应该是有用功能最大化,有害功能最小化,而不是用传统的折中法去解决问题。40个发明原理则是阿奇舒勒总结专利的精华部分,也是triz理论应用最普遍的部分。发明创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物理矛盾是指系统中某一参数既要求向正方向运动,又要向反方向发展。如飞机的体积既要大,保证容纳旅客数增加;同时飞机的体积又不希望大,会有成本问题和动力问题等。这就是很简单的物理矛盾。物理矛盾的解决通常采用四大分离原理,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一般是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技术矛盾就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阿奇舒勒将工程参数作了横向—纵向排列,横向表示恶化参数,纵向表示改善参数,纵横交错的方格表示建议使用发明原理的序号。其他的理论,不再作逐一分析和解释。理论体系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细致的理论体系,并成为技术人员解决创新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这样的思想指导了许多发明创造的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triz理论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践
笔者认为,triz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点主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
“教”具有双层含义,既是指“教师”,又是指“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施教者,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入学习理解triz理论,掌握创新技法;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阵地,直接决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程度。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中怎样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一般以专业课渗透triz理念,选修课和社团课系统学习triz方法论。
“学”同样也有两个意思,既指“学生”又指“学习过程”。学生作为受教者,接受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需要发散思维,甚至需要“异想天开”。同时,系统学习triz理论时,更应耐心品味,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包括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实践”。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既在创新思维上得到训练,又在创新方法上得到提高。
下面以我院的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为例,谈谈具体的实践经验。
作为一个全新的triz理论体系,教师大都还不是很熟悉。于是,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工作:(1)营造学习氛围。通过请省内科技创新专家以及校内专家教授做讲座,全员普及triz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培训骨干教师。暑假安排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参加“triz理论培训班”和“创新方法培训班”。最近,又请美国ieg集团的创新顾问对我院triz团队的所有教师集中培训。高密度的培训,使我院的triz授课队伍的水平和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3)组织课堂教学。2009年9月,首先在几个专业试点开设了选修课的小班教学。2010年3月,选修范围进一步扩大。(4)指导学生实践。个别教师已经开始用triz理论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triz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实现理论的真正价值。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原则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探索启发式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现代启发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启发式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启发式教学,目前学界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者往往从实证的角度加以研究,而不太重视运用人学原理对启发式教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运用人学原理——主体性原则作为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对启发式教学加以探索。
一、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其核心是突出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要包括能动性、自主性、意识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哲学意义上讲,它主要有三种规定:
其一,把人看作价值主体,既重视人的理性因素又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其二,重视人的主体间性,突出强调人的社会性。从主体活动范围上说,每个社会主体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强调主体间性其实质是强调“大家”的主体性;其三,应把实践看作是主体性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实践能动性角度去理解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具有意识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的主体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兴趣动机、思维方法、情感体验各方面的全面影响。
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不断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两个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不但要创新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倾注爱心。与学生一起共同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
启发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能使他们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快乐中渴望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进而主动学习。启式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离开学生的积极主动,这一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启发式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所谓双向互动,即教学过程的主体间性,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启发式的互动,不是机械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更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这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启发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理念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条条框框的理论,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实践结论,让他们自觉地把这些实践结论与所学有关知识理论加以对照,这样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兴趣,锻炼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能力,在这种启发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还能获得许多高于书本的知识,这样既能“温故”又能“知新”。启发式教学需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主体性原则主体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容易接受教师的“启”,学生的“发”也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主体性原则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2005年9月10日,总理在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和方法的改革外,还要做三件具体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并指出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
(一)理论意义
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启发式教学实现的可能性。孔子日:“不愤不启”,怎样让学生“愤”,可以说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使学生发生疑问,然后查出他们疑难的地方,接着再调动他们开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诱导他们从许多方法中选出更好的方法,最后加以验证,如果不对,就换个法子,如果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简单地说,这就是“愤”,“愤”就是揭示矛盾,就是在学生大脑皮层中建立起兴奋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性地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揭示被认知对象隐含的矛盾,让学生在发现这些矛盾时就会觉得兴奋,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容易调动起来。这样也就容易达到启发的目的。
主体的意识性和实践性是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基础。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承担者,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乍为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教师,是能够自觉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项教学原则,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原则,是可以通过多种教学理念、多种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它可能是被赋予了问题情境的问答与讨论,也可能是在轻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创设了启发的情境,渗透了启发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启发式教学的充要条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火把与火柴”的关系,教师教的方式通常是“点燃”、促进和帮助,学生的学是探究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学生就是上帝”。教师固然有视学生为上帝的态度,以学生为中心,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但教师不能消极地坐等学生主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自己的上帝。因此可以说,能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启发式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和谐的主体间性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取向。人类的主体间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启发式教学要体现的和谐的主体间性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互动,它是一种良好的交往关系,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灵感的进发,能够让师生通过互动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在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及团队合作氛围,这是启发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趋向。
(二)现实意义
1.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实现自主创新。从我国的教育教学目标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可以更好地创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拥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探新、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外部条件。在“专制型”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因恐惧而产生被动学习的态度,思维也相应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导致师生互动渠道阻断,使得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无平台可依,从而失去启发式教学展开的条件。与“专制型”的课堂氛围相对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则完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又充分重视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是自信的、主动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师生交流是平等的、和谐的,这为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改革;人才培养
一、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乐观自信的态度与个体独立性
富于创新力的人,首先具有高度的灵活程度、自信心、坚持力、自尊感,以坚强的毅力和不 屈的精神去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诱发灵感,达到成功。其次,具有不墨守陈规 、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独立自主、不怕失败等品质。个体独立性指不依赖于他 人而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指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独立性和研究的 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包括学习、知识的应用等方面所需的各种实践动手能力等。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在已有知识、概念基础之上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包 括:一定的逻辑学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 的前沿知识。其作用在于知识的准确应用、大容量知识联系、多概念组合递推、逻辑关系建 立、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意识。
(三)责任感与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人才应具有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只具 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其创新成果才具有社会意义。团队合作能力是创新性人才必备的一项 素质。如果没有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使有创新 思维,其创新成果也不容易产生。
(四)具有想象力、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重要的意识 支柱,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 联系,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实践能力和技巧,是实施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主要差异
审视传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所塑造、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有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刻 苦学习的精神、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在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 足: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相对固定;教学中表现为以教为主,教师主动 ,知识由课本和教师传输给学生的单向过程;教学模式为基本原理的阐述加经典例子的阐释 ,得一串串“绝对真理”性的结论让学生“套”;考核注重对知识掌握和“绝对真理”的应 用,轻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考核。这种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迷信书本知识和教 师,使受教育者被动地、僵化地接受知识,极大地遏制学生的创造思维、个性发展和创新能 力的发挥。
创新教育是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点,改革旧的教育模式中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 机制相对固定,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在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 的独立人格以及不同的独特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方法
(一)注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以开发他们的潜力、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新意识引导下,产生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充分 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学生在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 实践以及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过参与、探索、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其感受在创新活动 中知识本身及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创新过程和方法,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学习中研究,从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意志和战胜挫折的精神;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 去发现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尽力让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使学生亲身感受 其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二)高等学校创新教育重在教学计划、方法、内容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
第一,优化教学计划,加强课程的整合。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和和实践 课 的比例,基础课打通学科大类,鼓励学生文理交叉,理工交叉选课,学科纵横交错,理论和 实践紧密结合,以拓宽学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改善学生知 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坚决摒弃“填鸭式”的简单灌输,实行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 和 讨论式教学方式。同时加强外语、案例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引导学生 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对已有的观点、结论、理论提出怀疑,鼓励学生 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思想观点,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信 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逐渐掌握提出新观点的方法。教学中不 但要教会学生接受知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自学能力,明确 学习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培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
转贴于
第三,教学内容要具有学科前沿的先进性,并增开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新思维可以通过训 练 获得,创新能力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只有具备各种知识,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信 息,才能在创新中取得新的成就。
第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将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多为学生提供综合性 、 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及其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尽力减少验证性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尽量淘 汰单纯的专业训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多开展学科前沿讲座,真正地而 不是形式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 鼓励学生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和跨专业(学科)选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 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自己选题,自己 组织讨论,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完成设计,鼓励学生走产学研结合道路。达到使学生掌握扎 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创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教 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 结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即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和经验、具有创 新素质、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特见解。
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致力于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手段创新的有机结合,积极推 进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影响和启迪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不 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 互启发、相互激励,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环节,多在“敢问、会问、善问、解答”中下功 夫,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要在很好地传授 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实践教学中的 知识认知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要在适度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思维能力,认识学科本质。
(四)改革学生的考核制度
考核学生的本质不是鼓励学生超越别人,而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改革过分注重对 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轻视甚至远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在考核结构,将学生平时创新 思维的良好表现计入考核总成绩中;在考试形式上,推行教、考分离,开卷和闭卷考试、口 试、论文、专业设计、实际(实验)操作、综合性研究、项目策划与设计等多种形式;在考 试内容上,考查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用开放性题目,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鉴方法上,不仅注重答题结果,应注重考核学生解答 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对思路新颖、有独到见解、有创新 、有新意的答案给予肯定,并附加奖励分数。通过上述考核方式和激励机制可多角度、全方 位的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专业能力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教探索,2006,(05).
[2]张振刚.论创新教育的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3).
关键词:美国教育;工程教育联盟;EEC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09-03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工程工作和科研的重心转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种转变为重新设计工程课程,扩大与工业的联系,以及使有能力的尖子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新的机会。1989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在贝尔蒙特召开本科工程教育紧急会议,会议围绕建立一个协作组以开发新的课程整合计划、吸引与保持具有广泛背景的学生、发展与产业界的联系、扩大本科工程教育的范围进行探讨。NSF斥巨资开发了若干工程教育联盟(Engineering Education Coalitions,EEC)项目:Ecsel和Synthesis(1990),Gateway和Succeed(1992),Foundation(1993),Greenfield(1994),每个项目由不同特色的大学和学院组成一个联合团体,目的是激发美国大学在工程教育本科阶段进行大胆、创新的系统改革,成为工程教育领域中的改革主体。
一、美国工程教育联盟(EEC)项目概述
在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中,EEC项目涉及的范围最广,实施的时间最长,取得的成就最大且影响最为深远。2000年,NSF委托斯坦福研究中心(SRI)对EEC项目的改革成果及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估,SRI从输入、输出、结果、影响四个方面完成了《工程教育联盟进展》报告[1]。为了支持2020年工程师规划项目,国家工程学院(NAE)委托德克萨斯A&M大学Jeffrey Froyd教授对
EEC项目进行回溯性总结与研究[2]。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针对各个联盟内部改革项目的微观研究。
综上所述,对在美国实施较为成功的EEC项目的研究必定对我国工程教育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描述的基础上,从期望、方法学、系统改革的视角透视EEC项目改革。
(一)基于期望的视角
1.聚焦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训练和测评方面,传统的美国工程教育主要偏重工程科学与数学分析,轻视工程实践训练;作为“回归工程”运动产物的EEC项目必将超越传统,聚焦于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联盟开发了许多基于学生团队的工程设计项目,把它们作为第一年整体课程和个别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是联盟的另一个重要目标,目的是使学生在本科课程和将来的职业中,能够将知识熟练应用于新环境。每个联盟都在第一学年中设计了许多课程整合试点项目,并在这些试点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将联合学习团体、学生团队和主动与合作学习运用到课程整合中[3]。
2.鼓励越来越多的非传统群体参与工程教育。EEC项目的另一个期望就是使美国的非传统群体,像白人女性、非洲裔、西班牙裔及原住民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联盟的高校主动提高工程教育的起点,向K-12教育系统渗透工程教育,普及工程文化,使中小学生理解工程专业,并为其今后在大学正式接受工程教育奠定基础[4]。针对白人女性和少数民族“成功励志”(success efforts)项目:伙伴指导项目(peer mentoring programs);暑期联结计划(summer bridge programs),为学生从高中平稳过渡到大学提供支持;学业成就项目(academic success programs ),用于提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对学业成就起关键作用的社交能力。
(二)基于方法学的视角
1.工程设计教育。工程教育联盟提出,将设计贯穿于工程教育全过程,沟通各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有效地养成工程师的认知和做事方式[5]。ECSEL联盟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与试验,通过校际协作和联合攻关,将设计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比如,纽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开发实施了一种以设计为基础的新生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提供贯穿于本科教育过程的、以设计为基础的、循序渐进的教育经验。MIT四个工科系在ECSEL的资助下,分别开发出新的课程计划或若干门相关课程,包含工程设计的课程达10门之多。
在1997年的ECSEL研讨会上,MIT教授L.L.Bucciarelli对ECSEL联盟的工程设计教育模式作了系统总结:第一,将工程设计的各要素融合到课程体系中,实现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第二,围绕工程设计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学生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设计任务来学习工程设计;第三,从一年级开始接触、理解设计,使学生较早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素、过程和步骤,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为进一步培养设计能力打下基础[6]。
2.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EEC项目开始时,联盟高校就认识到发展学生联系多学科概念能力的重要性。大量的第一年课程整合试点项目得到了执行,并发展了积极的、经验性学习环境和学生团队。比较著名的课程整合项目有:Gateway联盟的E4计划(Enhanc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Engineers),Foundation联盟的IFYCSEM计划(Integrated First-Year Curriculum in Science,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和FYIEC计划(First -Year Integrated Engineering Curricula)。
例如,IFYCSEM计划是由Foundation联盟资助的Rose-Hulman理工学院开发的一系列旨在推动跨学科建设的课程改革成果:课程由跨学科的教师小组联合开发,成功地整合了微积分、机械学、工程静力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图学与工程设计等不同学科;创造了师生互动的持续改进学习模式,师生互动通过常年运作的一个教师小组和学生小组共同工作;通过合作学习、团队训练、大二学生指导等措施形成了支撑学习的氛围;帮助教师和学生跨学科整合和应用知识;通过接触计算机工作站与软件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7]。
3.工科教师发展。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计划者、实践者和建设者,是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因此,工程教育联盟尤为重视作为工程教育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的改变,促使工科教师反思并改善有关学习和教学的认识。在项目进行的中期,以SUCCEED为首的所有工程教育联盟成员都启动了针对工科教师的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FD)项目[8]。
SUCCEED针对20世纪90年代教师退休大潮的到来和新教师的增加,开发了一系列新教师发展项目:新教师适应项目、新教师辅导项目、新教师教学和研究发展项目。通过新教师发展项目增加了新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设计和学习理论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改变了教师接受学科专门化培养却缺乏教学准备的现状。之后,SUCCEED进一步设计了未来教师发展项目,围绕将博士研究生培训成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新教师,使他们具有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职业能力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为他们成为新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系统改革的视角
1.推广机制。工程教育联盟采用网站、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等方式传播改革成果。第一,项目网站是非常好的信息存储库,可以提供联盟工作的相关信息;第二,定期召开工程教育研讨会,使与会者交流研究项目成果和分享最佳的实践经验,为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研究人员创造联系的机会,并加强对工程教育创新的宣传;第三,压缩那些整合具体教育创新成果的概述;为教师在短暂的宝贵时间里了解工程教育创新提供了机会。
2.工程教育文化。随着EEC项目的关注点从课程开发转移到推动系统改革方面,工程教育文化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整个联盟对于文化变化的特点和实现过程还没有清晰的理解。研究者认为,与那些简单警告语如“研究受奖而教学却没有受奖”,“教员需要了解更多的教育研究和方法”相比,文化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比预想的要更复杂、更微妙,改革的创新模式不足以应对文化改革带来的挑战。因此,联盟呼吁为工程教育的系统改革而开展“对话”。
二、美国工程教育联盟(EEC)项目评价
EEC项目已经使参与联盟甚至没有参与联盟的高校工程本科课程得到很大改进,同时也提高了工科学生的保持率与多样化。但是,鉴于成本问题和缺乏对改革成果的数据支持,NSF在21世纪初停止了对所有工程教育联盟的资助。一些工程教育专家对EEC项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美国工程教育改革借鉴。
(一)对未来工科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致力于投身工程教育的年轻人在工程教育联盟高校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是他们在工作时的两倍;一半以上的见习教师奖(Apprentice Faculty Grant,AFG)获得者都曾经在联盟高校接受过教育与培训,并且大约63.2%都被联盟高校所雇用;1/3的NSF CAREER Grant受资助者目前受聘于联盟高校,占所有工程教育计划的15%[9]。
(二)促进了工程设计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半数以上的教师在他们所教的课程中,逐渐地“少量”或“显著增加”工程设计(56%)和团队合作(52%的关注)。EEC项目对于工程教育变革具有重要而独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实验方法、项目管理和使用现代工程教学技术等方面,课程变化是其中最大的影响[10]。
(三)为推动工程教育作为一门严谨性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EEC项目早期的关注点是大学新生的课程以及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和其他主动性学习活动进行跨学科整合。目前,学生和课程的改革仍占主导地位,但逐渐增加了对教学评估、教师发展和研究上的投入,且通过期刊论文的引文分析发现,2005年开始掀起对EEC项目及其论文的回顾性研究[11]。
三、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但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结构和水平却难以适应当前形势,改革势在必行,而美国EEC项目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行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以项目为依托,促进工程教育改革的协同创新
工程教育联盟以开发合作项目为依托,要求联盟成员高校改变传统为追逐各自局部利益的博弈行为,淡化高校组织机构之间的界线,进行充分沟通和广泛的信息传递,达成共识,促进工程教育改革的协同创新。就我国目前工程教育改革来说,高校普遍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既缺乏改革的信心与热情,也缺乏改革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我国高校通过工程教育改革项目结成战略联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不仅是竞争实力的增强,而且使人才质量得到最大提升。
(二)注重反馈和有效的宣传,促进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传播与分享
每个联盟都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参与项目的所有人,调查结果表明:联盟高校开发了许多课程,发展了新的教学方法论,采用了适合本科教学的新技术,制订了教师发展计划以及课程评估计划等。EEC项目的各项成果在非联盟高校进行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实施,研究者也将自己的感受和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工程教育研究的学术会议上交流探讨。另外,联盟通过网站、博客、在线交流等作为宣传手段,借以扩大改革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来说,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改革效果的评估以及师生、企业的反馈,另一方面,高校间要建立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引领全国工程教育的发展。
(三)以工程设计教育为主线,探讨走向整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EEC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工程教育范式,学校开发了跨专业、跨系、跨校的课程整合,学生在大一、大二就接触工程设计,获得了接触真实工程实践的机会。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依然巨大,工程教育偏重理论,缺乏实践,难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工程教育必须重组基础课体系,压缩、削减自然科学基础课时,浓缩和简化有关基本内容,突出其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工程设计”为纲,以强化工程基础为目的,合理配置自然科学知识,以综合工程为主,配置有关课程。
参考文献:
[1]http://nsf.gov/pubs/2000/nsf00116/nsf00116.
pdf.
[2]http://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11338
&page=82.
[3]Al-Holou,N.“First Year Integrated Curricula
Acros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alitions.”Front-
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1998.FIE’98.28th
Annual.
[4]D.Denton.Engineering Education for 21st Centu
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Eng-
ineering Education,Jan,1998.
[5]顾建民.发达国家工程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1997,(3).
[6]Bucciarelli,L.L.,“Learning By Design―What Have
We Learned,”Proceedings,1998 ASEE Annual Confe-
rence,ASEE,1998.
[7]Froyd,J.An Integrated,First-Year Curriculum in
Science,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Innovative
Research in the Classroom.Proceedings of the
1993 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Atlanta,
Georgia,9-11 August,1993.
[8]Rebecca Brent,Richard M.Felder.A Model Program
for Promot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Colleges of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999 Annual ASEE
Meeting,ASEE,June,1999.
[9]Adams,R.and R.Cummings-Bond,“Career Trajectori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Where are They Now?”
ASE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04.
[10]Lattuca,L.R.,P.T.Terenzini,and J.F.Volkwein,
“Engineering Change: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C2000,”ABET,Inc.Baltimore,MD
2006.
[11]Borrego,M.“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 a Rigorous Discipline:A Study of the Publi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问题;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其根本特点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复合型人才。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高校承载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一、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工作起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以“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启发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欠缺,学生早已习惯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被忽视,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被压抑,毕业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对人才的要求。
2.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我国长期以来按照苏联模式发展高等教育,在高校内部对应行业、产业部门来设置专业,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专业设置注重求全求多,未能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盲目设置社会上相对热门而自身优势不明显的专业,从而产生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缺乏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由于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占了很大比例,必修课程比例普遍过高,选修课程比例相对较低,且可供选择的课程数量不够,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过小,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不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3.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足够的专业实践训练
实践环节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环节,实践能力是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对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存在实践教学体系薄弱、工程训练强度不够、参与科研机会缺乏、实践内容陈旧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4.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严进宽出的学籍管理制度导致学生竞争意识的缺失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一定级别和数量的论文、课题、经费,完成规定的教学、实习等工作量,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紧密相关,造成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却是高度依赖于内容有限、形式单一的学科考试成绩,这无形中强化了重知识记忆,轻实践应用的应试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由于我国高校录取学生的唯一依据是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所谓“一卷定终生,一分定终生”。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没有严格的淘汰制度,只要在校遵纪守法,即使成绩平平,也能顺利地拿到毕业文凭。严进宽出的学籍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导致了学生竞争意识的缺失。
二、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应确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由强调共性要求向注重个性发展转变,由培养“知识型”学生向培养“创新型”学生转变,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授学生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但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应从制度、目标、观念上深化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规范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由被动性学习向研究性、探索性学习转变,由专才培养向创新型通才培养转变。
2.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特点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知识的掌握不是单一的学科,而应具有综合性、融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向课程的综合化、平台化、多样化、弹性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建立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型课程体系。
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专业课,适当压缩公共课,扩大基础课,形成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含选修课)三大课程的梯形课程体系结构。具体安排为:首先,统一安排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再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基础课,并在大类下区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其次,把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进一步将选修课细化为公共选修、专业选修和辅修专业选修或系列课程选修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应含创新方法论、专题、学科前沿等课程。再其次,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设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提供学生课外自主实验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要求工科学生每年必修一门学校统筹安排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推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卫星通信、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学技术正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可将学科前沿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技术信息迅速地充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课堂教学应采用多媒体课件为主、黑板讲授为辅的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引入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以学习知识为基础,以训练思维为中心,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构筑完善的创新知识体系。
(2)双语教学。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应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英文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高校在教学中采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推广双语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开展双语教学,师生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做到专业与英语的贯通、工程与理论的贯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则与国际相关专业直接接轨,能更快地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4.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则为高校师生参与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是一个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公共平台,它具备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开放型创新实验室以学生的自主实验和自主探索为基础,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开放型创新实验室的开放形式应为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人员、指导教师、创新项目等所有资源的全面开放。学生可根据白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确定创新项目,组建创新团队,选择指导老师,自主设计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案。通过创新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及在创新团队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工程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科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结束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承载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目前,我国产业正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口,对工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创新型工科人才。因此,高校工科教育应该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洁,论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16-118.
[2]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3]易自力.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难题与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