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1 16:26: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挖掘教材 人格魅力 创设情景 自主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目标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具体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素材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有着深入并且广泛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挖掘其中德育内容的能力。数学学科,不比其它的科目,它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所以蕴含在其中的德育素材都是比较隐蔽的,这就要求老师将其挖掘出来,进而展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首先,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真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为我们祖国有如此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除了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数学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充分关注身边的数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让同学设想全国、全球每年所用垃圾袋的数量,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这时,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受到了环保教育,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懂得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

四、充分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会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2篇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很多数理化教师所忽视。他们认为德育是班主任或文科老师所要做的事,而理科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与思维的训练。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学校里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无论哪个科目。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数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列趣题》、《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秦九韶和数书九章简介》《笛卡尔》、《散发着数学芳香的碑文》、《对数的功绩》、《亚历山大时期的三角测量》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二、在数学教学训练中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始终要求人们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在数学教学中,应着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必改,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正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数学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所以要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联系教材相关内容,适当加以展开,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动力。。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所以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及时渗透德育教育。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他们在自尊中受到德育教育。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结合 意义 策略

一、 前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整个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拓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便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从此,小学数学的培养目标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它不再仅仅的局限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更为鲜明和突出的变化时,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更加的紧密,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的数学课堂正在用自己独特的知识魅力对广大的小学生进行的德育的教育与熏陶。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新课改的要求。

古人说“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德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热爱社会主义,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向学生充分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比较,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学会科学的数学方法,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门充满着智慧与乐趣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集体主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是无可替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充分结合将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具有数学学科中渗透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爱国主义等高尚情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在此关键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更加需要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与正义,也离不开对于全体公民的德育教育。小学生在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密切相关。而小学数学的独有学科特征正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沃土,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的教育,加强对其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思想熏陶。这些精神和思想已经成为当今的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地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科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到科学技术因素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的需求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些精神和素质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有所突破的重要基础素质。

另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得我们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甚至人类已经开始认为强大的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难题。甚至在生产力第一和科学技术第一的今天,已经出现了科学道德的沦丧与荒芜,人文价值追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的不再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离不开一种健康的思想和强大的道德支撑。而小学数学教学便是加强学生这方面认识的极佳素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的穿插科学家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对于人类的热爱,对于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科学道德精神。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促进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以及改善当前科学道德的重要途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现状也促使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小学数学的德育教育功能,也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是小学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因此,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正处于一个很艰难地时期。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学数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我们必然应该选择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充分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也是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门充满了德育教育因素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前景,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小学数学中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进行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科知识的讲授,还可以用极富教育意义的教学素材为德育教育提供材料来源,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长期任务。它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完善实施过程,全面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四、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教学环境。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结合教学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和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二)优化教学内容。

虽然我们一致认为小学数学中渗透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很明显的呈现在课本和教材当中的,这些素材需要教师的充分领悟与挖掘。这项工作便需要广大的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及时地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德育教育素材与因素。例如,在古老的中国,我们的先人便提出了勾股定理这一重大的理论发现。这一教学内容便可以渗透出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之,小学的数学教材基于起德育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设置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紧抓教材,润物无声的做好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力争做到潜移默化。

(三)联系生活实践。

德育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在空洞的说服和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中我们应该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很多东西对于他们来讲是很抽象的,我们不能在空洞的教学素材和无形的德育教育之间徘徊不前,而是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教育具体化,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更加有形的认识和更加具体化的标准。

五、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发展前景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其德育教育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中我们应该注意实效性和有用性,绝不能够蜻蜓点水,应付了事。

接受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主体都是人,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以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和发展人。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必然会回归到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上来。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因为这种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在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选择必将会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想;辩证

一、科学思想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坚定科学信念,学会科学思想方法,面对与已知的科学知识不相符的一些“新闻”,应该保持理智的头脑,可以亲手实验、验证,或查阅文献资料,或求教于有关专家、专业人士。

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数学中的应用题和一些数学模型,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计算,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2.介绍我国的数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杰出的数学人才及他们取得的数学成果。数学发展史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数学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他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实数与虚数),量变到质变(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变化得出不同的圆锥曲线)、运算法则的互逆关系(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认识世界。教师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掌握学情,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新授课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强调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注重实验和直观,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数学中应多“授之以渔”,重视思维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强化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教会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3.教学中充分借助“动”和“静”的相对性分析问题,比如“移动中看空间图形”。参变量的选取大都是根据运动的需要设置的,这些体现动与静统一的思想在函数、三角、复数、数列、解析几何等数学的各个分支上举不胜举。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应用。

4.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做好解题后的总结和思考。

5.重视数学训练中的“纠错”训练,让学生解题后自学做好小结。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进行一些开放性的教学尝试,如增加“研究性课题”“学写小论文”等。

四、意志品质、道德品质、价值取向

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仅靠政治课、班团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是不够的,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把握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1.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数学概念的形成,结论的推证,问题的求解,引导学生经历困难、挫折,培养学生学习上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2.道德情操的培养。利用数学应用题,如市场经济情况,税收问题,时政应用题,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通过应用题的背景及计算的数据,使学生明确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可通过数学应用题中的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如市场经济情况、人口增长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税收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等。

4.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数学的美。利用数学中的对称美、比例美、简洁美、浩瀚美、巧妙美、深湛美、模型美、精确美、普遍美、悖论美等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学中蕴含的美。课件中,可以插入一些音乐、美术等有欣赏价值的、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乐曲、图片,从而使学生明白,人的美并不是要穿名牌、讲打扮,万事万物都有它内存的和外在的美。美需要发现、体验、感受,不必去刻意地追求,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又有高尚的品德,是每位数学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贵在适时适度、日积月累、巧在潜移默化,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无病。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以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师德渗透德育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德育过程主要是情感陶冶及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注重自身的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师表美”,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学生会由此而受到教师精神的吸引和感染。教师上每一节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采取各种直观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很愉快,而且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心灵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数学教材中,德育思想难以被学生理解,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统计改革开放60年以来各行业的伟大成就。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中接触到圆周率时,可讲述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小树立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开展“中国数学家故事会”,培养学生对数学家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黄金分割率”时,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符合黄金分割的事物,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所体现的美的规律,从而让学生通过数学发现美。

三、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有效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采用启发性教学,做好教学的导演、助手等角色,提倡并组织合作学习。在数学中,对于很多规律和定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和发现去得出结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思考,形成科学推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力的形成。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一起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既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又要对小组目标关注,从而使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集体意识的环境中学习。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强烈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城市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科学的统计和计算,并以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主题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能引起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效地进行了环境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于数学教学当中,既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得到全面性的发展。

一、借助数学教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是,在农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因此,在授课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学会用数字来告诉学生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急需我们从自我做起。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

重性。

例如:在教学有关“四则运算”的知识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某地区可耕种面积为50万公顷,但由于荒漠化的原因,现在只有30万公顷的可耕种面积,请问多少公顷的可耕种土地被荒漠化?

在教学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这样的一道试题:某地区原有鱼类约280种,由于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等多种原因,现在约剩下250种。请问,比原来大约减少了百分之多少?

在创设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情境之后,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逐步让学生认识到若是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多

年之后,该地区将全部成为荒漠,没有可以耕种的地方。鱼类种类的减少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教师展示相关数

据,让学生在数据的展示中感受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立足数学教材,搞好课堂法制教育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法律对他们来说有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其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时,我向学生出示了100元、50元、20元及10元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进行传阅,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引导学生总结出各个人民币中都含有“国徽”这一图案。随之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大大的国徽,并顺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我国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等等,使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白有关人民币保护的法律法规,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借助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要融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德育水平,进而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胡明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J].中国教研交流,2009(5).

第7篇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书育人”的意思是:①既教书,又育人;②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③教学以育人为最终目的,育人以教学为基本途径。”数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分数更是数字的一种常见形式。在如今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教师与学生眼中都只有分数,而没有德育,认为数学只是一些定理公式的堆积与应用,枯燥而乏味。结果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通过规范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二、数学课堂的有效形式

要将我们的学生培育成“四有”新人,我们教师就要做到“四有”教师:“有情”“有意”“有理”“有效”。

“有情”就是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关注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只有以情感人,才能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有意”就是教师无论是在设计教案,还是在上课,甚至评估时,都要有效。

1.讲一些数学史。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著名德国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为了坚持这一发现而被抛尸大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2.联系实际,关注社会。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的切入点。如在教授科学记数法时,可首先告诉学生100粒大米约重2.5克,接着说全国大约有13亿人。假如每人天天节省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紧接着又提出假如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学生又继续用计算器计算,最后得出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大约223年。此时学生都惊奇地叫起来,平常看起来的这么一点点,通过积累,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数目。这时,我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这样,通过自己计算,再给他们讲积少成多,积水成河的道理,使他们熟悉到,现在生活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也要注重节约,不能浪费。有时教师可以自己或让学生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题。如在上函数这一课时,我正好看了新闻:《广西最大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万亩良田面临绝收》,于是我以下面方式导入:2010年3月22日桂林市遭遇了50年不遇的重旱,青狮潭水库的水位持续下降。原来正常的海拔水位是225米,蓄水量为6亿立方米。刚刚测量的海拔水位是213.6米,已经降了11.4米。青狮潭的“死水位”是207米,目前距离这个“死水位”还剩6.6米,只有一步之遥了。若水位每天下降0.3米,设下降天数为x,水库的水位为y,那么y与x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计算如果一直不下雨,多少天后,水位将达到“死水位”。学生算出33天,学生通过计算明白了缺水的严峻性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上完这一课后,我让他们出一期“节约用水,保护母亲河”的环境小报,并放在学校橱窗进行宣传。又如,在学习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现编一些联系生活且有意义的题,比如抗震救灾等。

三、有理才谈数学方法

“有理”就是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数学习题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这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由于各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就有自身特点。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发掘教材内蕴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透艺术,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在教学时不应只停留在通过逻辑推理把题讲透上,更应该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比如化归思想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将代数问题化为几何问题,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等。实现这种转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入法以及化动为静、由抽象到具体等转化思想。另外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主要还有对应思想,整体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学思想反映着数学概念、原理及规律的联系和本质,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数学思想方法教育贯彻、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要使学生真正具备有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通过几堂课就能达到,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持之以恒,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就一定会日趋成熟。

第8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

1.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很多:①设悬起兴法。②创情境,扫障碍。

2.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增强自信力,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梯级式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顺利完成本梯级的学习任务,此时教师应进一步改革考查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达标后,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也得到巩固。这样,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通过这样帮助他们消除怕学、厌学,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

二、疏导学生的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1.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学生对教师一般性的按部就班,或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根本听不进去,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老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一下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容忽视,根据他们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待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维护他们心里那微弱的“光”。

3.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三、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提高德育的可行性,增强渲染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肯定要重视德育渗透。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2.在数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