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健康课教案

心理健康课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1 16:27: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健康课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健康课教案

第1篇

三年级:

1、学习目标。(1)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2)摆正自己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3)掌握学习技能,克服自卑,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4)能集中精力,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人格目标。(1)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2)学会观察别人的优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3)懂得宽容待人,与他人真诚沟通,并体谅他人。(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标。(1)了解消费常识,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管理钱财的初步能力。(2)培养处理日常班务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级:

1、学习目标。(1)增强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会调整学习情绪,具有良好的进取心。(3)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懂得与他人交往应遵循的准则,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与亲人、老师和同学相互沟通和交往。(2)能向别人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焦虑,争取别人帮助(3)能谅解别人的不足,在老师与家长地指导下,学会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标。(1)增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五六年级:

1、学习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习技能,灵活掌握学习方法。(2)能及时调整学习情绪,克服考试紧张心理。(3)能自觉集中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能在成绩面前,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具有较强的自信心。(2)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别人的不足。(3)能理解别人,真诚待人。

3、生活目标。(1)培养生活中的独立自主能力。(2)进一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实施途径的工作目标:

1、使学生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达到优良水平。

2、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以及创新人格,具有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编写更适合小学年龄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4、探究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6、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模式。

2、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编写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二)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4、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创新、能创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对待人生。

2、帮助个别学生克服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3、做好个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管理。

4、出版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

1、提高现代家庭教育质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

2、针对问题家庭开展心理咨询。

3、探讨新形势下现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探讨理论培训的方式,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5、构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

2、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3、引导小干部自觉在同学们当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会遇事的处理方法。

(六)小学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具有自尊、自信和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胜任教学,与学生、家长、同事有良好的关系。

3、具有广泛兴趣、果断、机智,有领导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诚、热情尊重学生,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五、研究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各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类型:

1、应用研究 2、个案研究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各子课题实施方案,成立各子课题研究小组。(2)组织课题开题会,广泛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各子课题组长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研究阶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课题全面展开研究,完成阶段性研究目标,及时写出阶段研究报告。

(2)各子课题完善研究档案,整理研究成果。

3、结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课题进一步实验研究,并写出实验报告,总课题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完成总课题实验报告。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组织专家鉴定结题。

(3)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推广。

七、成果表现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活动课教材及教师用书

3、校刊及研究论文集

4、个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锦

八、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陈新能

副组长:谢绪友 张晓毛 叶仕红

成 员:黄明芳 刘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华 伍邵华

周进良

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谢绪友

副组长:刘 芳 周进良

成 员: 朱 莉 陈雅琴 张 艳 瞿利云 徐晓云 许小丽

第2篇

授课班级:255班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但也找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视频案例;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与实现 

 

 医学院之教学离不开病例,军事学院之教学离不开战例,法学院之教学离不开法学案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也离不开心理案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心理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件的有效体验和分析,来厘清各种心理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般课堂中呈现的是对信息作了有选择性加工的文本案例,其真实性往往受到怀疑,而且,文本案例都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理性陈述,不利于学生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再加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尝试用视频的形式去真实生动地呈现案例,因此,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选择及其应用显得十分必要。 

一、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价值 

1.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情景 

教师呈现文本案例时形式单一,要么通过自己的讲述(声音),要么通过文字(案例文本)这两种形式进行。而视频案例提供的材料却非常丰富,包含声音、图像、动画、色彩等多种形式,具有空间的、动态的、情景化的、可视化的特点,给人以生动、真实、立体的感觉。此外,视频案例本身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很重要。学生真实的心理问题通常是模糊、复杂、情绪化的,这些非言语信息很难用文字表现,视频案例则可以捕获真实情境下的大量细节,可以更好地揭示心理问题的模糊性、复杂性和情绪性,同时也弥补了文本案例可被节选和选择性加工的不足,增加了案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有利于学生获得内隐的知识 

视频案例有利于学生获得内隐知识。所谓内隐知识是个人主观的经验与策略,具有很强的情境特殊性,这种知识往往隐含于实际生活中,无法剥离出来,也很难通过文字、程序或图形进行传授,主要是通过接触真实情境下的实际案例获得。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案例,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表征,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概念框架去反复观察、反思和分析同一个案例,挖掘其中的内隐知识,建构自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形成实践经验。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视频案例的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心理有关的典型事例,有些还可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虽然经过编辑,但都源于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对这些案例自然希望得到较为权威的解释与信任的心理分析,好奇心与内驱力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视频案例本身是集声音、形象、动画、颜色和文字等于一身的结合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交叉运用,这比起传统借助听觉和感悟的文本案例获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分析与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实施视频案例教学,除教师要认真选取案例材料外,学生作为案例讨论的主体,必须充分作好课前准备,以便在获取案例信息之后能较为准确地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教师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适时中断,让引导性的讨论和分析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而且视频案例可以重复播放,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了条件。 

5.为学生提供向专家学习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并不是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可以随时向专家请教,特别是高层次的专家。并且专家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默会的、动态的,如果离开自己的实践背景而去模仿专家的行为,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视频案例中专家介入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作为心理专家给予当事人直接的诊断与帮助,为观看案例的学生提供观察和分析的参照;作为观察者对案例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在案例中作为讨论者与学生进行实时或异时交流,拉近专家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这就向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向专家学习的机会,是学生习得专业性很强的心理知识与经验的有效手段。 

二、心理视频案例的选择 

为了有效实现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价值,教师必须对之慎重选择。 

1.视频案例的选择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所选取的视频案例既要满足播放的软硬件支持、清晰度等要求,又要达到心理案例的常规标准: 

(1)典型性 

所选择的视频案例应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能反映心理事件与所适用的心理原理的对应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是要教给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视频案例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将在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这个案例学会在类似情境中如何应对冲突、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真实性 

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案例的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要完整如实地介绍,不能凭空想象。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涉及到个体的隐私,因此在选择和制作视频案例时,教师应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稍作改造,用面具遮挡或给当事人脸部打上马赛克,并对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等内容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3)问题性 

案例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包含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视频案例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有关,以便学生从中获得启迪,培养其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时效性 

这里的时效性也可称为时代性,指选择的视频案例能够反映时代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选择视频案例时,要考虑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选择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交友心理、情感心理等。 

2.心理视频案例的选择 

(1)利用已有的视频材料 

教师可以从公开发行的电影电视网络节目中挑选合适的案例材料,这些视频几乎都是基于真实的案例制成的,具有现实性、客观性。例如,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幸福魔方》,山东卫视的《打开你的心结》等节目素材,其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是一档现场个案访谈栏目,讨论了许多关于亲子关系、青春期困惑、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当事人的自我陈述,有讨论,有专家的分析和点评,是非常合适的视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使用。 

(2)用情景剧的方式自制案例 

心理辅导的文本案例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组织学生编写脚本,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小品或小话剧为主,通过情境重现和角色模拟将这一案例中的心理问题或者冲突场景呈现出来。情景剧式的案例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能很好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还能够表现人际交往和冲突中的种种细节,加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设备在生活中日渐普及,视频制作、编辑软件越来越“傻瓜”,教师和学生们的多媒体制作技能也越来越高,这些软硬条件的具备为师生自导、自演、自拍、自制心理视频案例提供了方便。 

    三、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现 

1.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视频案例的组织实施 

视频案例的运用分三个阶段进行: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延伸。 

(1)课前准备 

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上述原则选好视频案例。每个学生也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第一,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作全面而重点的预习;第二,针对预习内容思考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些心理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本人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些现实问题,应如何运用这些心理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 

(2)课堂操作 

视频案例可以用于导入或讲授新课,甚至是课后拓展延伸,无论是哪种教学设计的运用,教师都要就本视频案例的内容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进行师生互动。互动的内容主要是:第一,对案例有何看法;第二,视频中的主持人或嘉宾或当事人是如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三,从视频播放中能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互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从实践来看,笔者主要采用如下形式:第一,“沙龙型”,围绕视频案例的主题展开讨论,对视频案例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弄清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最后总结应如何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案例难题的规律性知识;第二,“记者招待会”型,由学生当“记者”向教师发问,再由教师解答,通过一问一答使学生了解视频案例的精神实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法庭辩论”型,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由教师或者一部分学生当“专家”,通过双方辩论,把双方所持的观点暴露无遗,教师作好记录,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评判,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第四,“演讲”型,由学生登台演讲,阐述自己所持的观点及其理由,其他同学加以评判,通过比较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用几分钟时间作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总之,教师的总结与评述主要是看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合理,分析方法是否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3)课后延伸 

有些学生对播放过的视频案例饶有兴趣或仍不甚明了,这就有必要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电子邮件、电话,或者约定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既可以师生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只要学生有兴趣交流下去,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创造条件,直至其弄明白并有收获为止。面向全班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写小论文等形式,对案例讨论的意见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 

2.应用视频案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由于播放视频占用了一定时间,播放结束后还要进行讨论,如果还是按传统的方式授课,课时就会显得紧,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2)保持教学与视频的互动 

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主导地位,通过视频适当地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而达到互动的教学效果。如果不加选择地过度使用,将课堂变成视频播放的展台,就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另外,运用视频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惟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视频而使用视频,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交流,应该从中设计师生课堂交流的环节,使案例成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强梁。 

(3)视频案例的应用是分析不是模仿 

第4篇

[活动内容]小学一年级教材《和朋友相处》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懂得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了解哪些行为会破坏友谊;知道怎样做才会受别人欢迎。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和朋友相处要真诚、礼貌、友好、关心、体谅。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

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和朋友文明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难点]懂得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朋友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课间休息时,老师看到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一起捉迷藏,有的在一起跳绳。是呀,我们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有时就会和朋友闹矛盾,甚至失去好朋友。那么,怎样才能和朋友友好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和朋友相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在课间和朋友的快乐玩耍,知道生活中朋友的重要性。)

二、故事启发

1.教师讲《孤独的熊猫》的故事。 (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想问小朋友几个问题。

2.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熊猫会很孤独?

(2)为什么熊猫交不到朋友呢?他做错了什么?

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3.给找坏习惯。

师: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下面哪几个圆圈装着熊猫的坏习惯呢?说说为什么要选它。 (略)

教师小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像这样乱发脾气,没有礼貌。否则到时候我们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节中去体验坏习惯给自己交友带来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找寻熊猫的错误,也借此提醒他们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三、交友游戏

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请几位小朋友跟我一起示范一下,没有请到的小朋友先跟着音乐拍手唱歌,好吗?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用刚才老师的方式和这些老师交个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和别人交朋友时要有礼貌,并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朋友。)

四、问题讨论

1.课件呈现问题。

(1)同学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脚。

(2)组长发新书时,把一本脏的书发给了同学。

(3)做作业时同学忘记带笔,在那没有事情做。

2.4~6人为一组讨论,如果是自己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让学生按讨论的结果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三个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五、自我反省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把他们当作你的朋友呢?

2.你还想和谁交朋友呢?你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他们有哪些优点?

3.你觉得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吗?他们喜欢你吗?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喜欢你呢?

教师强调:通过学习,有的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有的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缺点,知道别人为什么不和自己做朋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小结:要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意见吧!

课件呈现:1.真诚微笑2.热情大方3.关心体谅4.礼貌友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让同学们喜欢自己。)

六、舞蹈

师:因为有许多朋友让我们感觉很幸福,老师今天也交了很多朋友,哪些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

放《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幸福快乐。)

[点评]

朱燕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和朋友相处》一课教案设计较好。首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符合教材规定的内容,更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其次,作者使用导入新课、故事启发、交友游戏、问题讨论、自我反省、舞蹈结束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陌生感,就是在交友的美好时光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三,教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核心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以舞蹈和音乐结束,显得十分轻松,学生还留恋在愉快的交友活动中,有难分难舍的感觉。

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能备出和上好这种目前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接受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实属难能可贵,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我们期待的目标健康发展。

点评人:冯耀,贵州省赤水市教研室

第5篇

【关键词】Web;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89―03

一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成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构建一个功能性强、互动性好、易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种科学、先进、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对预防、排查、预警、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庆师范学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始建于2009年,是安庆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建构一个先进的、通用的、面向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拓展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入。

二 构建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标

构建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旨在运用网络技术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网络化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和处理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信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传统的教育手段改变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登记、建档、统计、查询等工作,建成一个质量高、效率高、信息化的教育与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家、年级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机制,以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其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看,它既面向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家、年级心理辅导员,为他们提供心理学知识、学术论文交流,心理教案参考,心理咨询手记、国内外心理教育动态报道、学生心理档案等资料;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心理教学视频、心理阅览室、心理测试,提供心理学专家主持的个别咨询和专题讲座等。

其次,从服务功能上看,它是一种自主、自助式的心理教育。对想获取心理学知识的同学,有心理教师的在线课堂及相关资源;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有专家主持的在线辅导;对想深入了解自我的同学,有心理测评及分析系统;对想参与朋辈交流的同学,有参与式网上互助平台。

第三,从服务内容上看,既可查阅各类心理学资料,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心理辅导课教案、咨询手记,心理书刊、音乐、心理影视等。又可进行互动交流式心理辅导,心理状况的自测及结果分析。还可了解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

三 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及功能

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基于Web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等三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化平台构成,每一信息化平台都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服务内容。其结构可用图1表示:

1 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

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是整个体系运行的基本保障,此平台会以大量的“存储”为基础,以动态网页、心理黄页、搜索引擎和大量链接作为技术支持,扩大“虚拟库存”,以方便“用户”各取所需[3]。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

(1)资料类服务。资料类服务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方便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即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网,为大学生获取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开辟新途径。具体来讲,资料类服务有以下内容:①心理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心理教师教学的视频、课件、教案、训练内容等。②心理书屋。主要包括有关心理学的著作、文摘、资料、研究动态,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各种有益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心理学科研究动态。③心理调适方法。针对大学生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传授预防、调适的技巧和方法,使大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或预防。④优秀心理影视。介绍优秀的心理影片,使学生们通过观看积极健康的心理影片,加深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以及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完整把握。⑤心理健康讲座。请心理专家或心理教师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解决自我管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交友恋爱、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⑥典型个案研究。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使具有相同心理体验的学生获取相关的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调适技能的迁移,对其自行缓解轻微的心理失调具有一定的帮助与启发,以便及时地把心理困惑消灭在萌芽状态。

(2)检索类服务。检索类服务是一个具大的“虚拟库存”。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知名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排行榜。主要介绍、引导学生浏览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健康服务类网站,使学生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维护的知识。②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包括全国各声讯台的咨询电话、精神门诊的地址、电话和部分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③设置动态网页扩大链接面。整合网络心理资源,分门别类地把心理学的各类网站、网页综合起来,方便大学生自由选择。

(3)自便式服务。设置搜索引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搜索项目,内容自便。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极具个性化的服务平台。

2 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学生通过网络上的交互平台,与朋辈群体、心理教师、心理专家进行毫无顾忌的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得到及时的指导,及时缓解、减轻、消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困惑,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参与式互助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点―点互助模式。这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上个体服务模式。主要是针对个性化问题开展的服务。既包括点-点朋辈互助,也包括点-点专家引领。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E-mail、QQ等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利用网站设立咨询服务台,由互助组成员或专家轮流值班,进行在线个体咨询辅导。

(2)点―面互助模式:这是BBS技术支持下的论坛和社区建设。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BBS技术支持下的主题论坛和社区建设。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等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生活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倾向性心理问题,开设论坛主题或开辟主题社区,让学生有选择的进入论坛,如果对该主题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讨论,如果不感兴趣,还可以退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关心某一主题的学生群体,也就形成了同质性团体。通过网络交互式论坛,同质性团体中的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二是BBS技术支持下的自由论坛建设。在此不设主题,不须注册,完全随机,给参与者以充分的自由,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渠道,一个自言自语自助的机会。

3 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

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学校建立分级管理的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有特殊测量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性、高质量的心理测量及分析服务,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其进行生涯设计及人生发展提供参考。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心理健康测量与分析。该平台融合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通过让用户选定心理量表和特定问卷,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答案测定其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其中,模型库中包含基于各种心理量表、问卷及其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建立的模型, 数据库则包含用户填写的量表、问卷的结果,以及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建议。决策支持系统组织协调多模型运行输出初步测验结果。由于人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基于模糊逻辑分析框架的心理量表的测定往往只能反映问题的某个侧面,并且缺乏对非结构化问题的处理,不够完整与准确,因此必须建立心理量表之间、典型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通过建立推理知识库, 由专家系统测评得到更为全面可靠的结果[4]。心理测评专家服务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该平台能为首次登陆用户建立普查档案。适合高校每年对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普查建档。高校利用各院系的学生机房、微机实验室,统一组织新生登陆注册。注册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及常规心理测试,前者包括一般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状况、学习情况、身心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心理困难等方面,后者包括基本心理量表的测试结果。系统能够对档案各项内容实施单项查询与组合查询、统计并输出结果。该系统的实施既可方便检出存在明显心理倾向的学生,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跟踪式咨询服务。

四 反思

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空界限,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问题的预警功能,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将大大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网络维护、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因此,学院在使用和推广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同时,如何扬长避短、趋利弊害是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玲,缪盛.基于网络的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7,(6):42-46.

[2] 张兰生.“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验研究阶段报告[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36-38.

[3] 龙朝阳,刘琴,易菲.基于Web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平台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3-65.

Construction of Web-bas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

――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SONG Zhi-yingFAN Li-gang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01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se network technology to manag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 constructed the system of Web-based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system integrated store-style self-service platform, participatory mutual service platform, and intelligent-styl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service platform. By using this syste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Moreover, the system will raise th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informationizational level of the education.

Keywords: Web;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第6篇

    一、试卷评讲之前,教师不要带着情绪找学生谈话,首先要结合试题内容和学生答卷的正误情况,冷静地分析自己教学方法上的成功与失败,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考试的结果与考试无关,只能与你的教学有关。

    考试结束后,首先要对试卷及每个小题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填好测试情况记录表,明确矫正要点,然后根据测试情况写好试卷分析、矫正课教案和查缺补漏训练习题。具体表格如下:

    班级

    考试范围

    考试时间

    大题号

    小题号

    得分率

    出错人数

    主要问题

    通过填写测试情况记录表,教师应找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错最多的题目,仔细分析研究教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查找原因,寻找对策。

    二、评讲试卷时,首先要表扬一些进步较快的学生,把考试的成功之处归于学生,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试卷中失分较多的地方,教者要勇于自我批评,把教学不成功的责任归于自己,去掉学生心理上的压力。然后根据事先写好的矫正课教案,认真上好试卷分析课,仔细分析讲解解题做题的方法,不能只注重答案。还要有针对性提问重点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之中。因为考试出误的学生对此刻的讲解特别关心,特别注意,教者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教学。

    三、试卷评讲之后,再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动机,结合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将学生历次的考试成绩做一次对比,首先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失误,检查自己是否有“教不严,师之惰” 的现象;是否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否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否真正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模仿者,教师是学生言行的一面镜子。从学生身上能很清楚地发现我们教师的影子。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思想教育工作能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找学生谈话时,教师如果用刻薄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学生,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毁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考试结束后,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渴望得到教师的安慰。这时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这种心理,教育的结果就会走向反面。教师应当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知识等方面,分类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找准与每个学生谈话的切入点。抱定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和颜悦色地与学生交谈。诚恳地指出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体验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心理咨询,用“爱”来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第7篇

为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督促学校教师按学校各年度各学期工作计划,完成各阶段的德育工作。提高我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我校特制订近阶段的德育措施并纳入年中考核。具体如下:

1、各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缺席。否则于该学期中酌情扣分,并要补学有关内容。

2、教师绝不能参与社会上的黄、赌、毒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违法活动。否则,按情节的轻重予以必要的处分。严重者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3、各班主任必须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班计划。

4、各班要围绕《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

5、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操行评定等,各班主任要按要求依时做好有关的工作。

二、德育工作总目标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重点,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工作要点

(一)落实常规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学校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教育活动

1.少先队工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结合学校教育活动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①加强队干部的培训,实行干部轮换制,使其人人都有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

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中队会。

③抓好少先队小家务,办好班级黑板报等,抓好文艺队的训练。

④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大力表彰好人好事,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

2.班主任工作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干部教师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德”教育成果,继续在全校开展“学十佳、讲三德、做传播文明使者”系列教育活动,

①抓好阵地、健全制度。一是“三德”教育工作具体有专人负责。二是采取“三德”教育活动与党员学习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把“三德”教育的全部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中。

②做到时间、人员、效果落实。一是坚持学习日制度,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文件,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为文明创建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三德”教育内容,便于大家学习,让文明知识深入人心。三是建立学习制度,对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进行登记,保证教育学习不漏人。

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措施。一是要重视“三德”教育活动,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二是要适时组织“三德”活动推动学习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以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三是要求每人都建立学习笔记,学习情况将纳入年度工作考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①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使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主要从心理理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两个方面着手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②建立后进生档案,深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关注他们学习、生活、成长与进步。并填写相关记录。

4.抓好家长学校工作

①开好家长会,举行两次以上家长会

②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

(三)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开展常规评比和竞赛。

2、继续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巩固文明礼貌教育成果。

3、强化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学生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保护学校环境。

4、做好班会记录,使班会时间专时专用并有实效。

5、做好班级每周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并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期末进行表彰。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养成教育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班队工作计划;

2、开展班级环境布置(评比);

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班队会评比);

4、召开1~2年级家长会;

5、迎三八感恩系列教育活动;

6、“三德”教育精神座谈会

四月份: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1、召开班主任例会(差生转化);

2、优秀德育活动课教案评选;

3、召开3~4年级学生家长会;

4、更换一期黑板报;

5、开展师德学习交流、演讲活动;

五月份:爱国主义教育

1、开展“爱我校园”演讲比赛;

2、召开3~6年级学生家长会;

3、手抄报制作评比活动;

4、开展“我爱祖国”学生征文活动;

5、三德学习交流;

六月份:法制、安全教育

1、班主任工作例会;

2、评选优秀家长,总结会;

3、布置一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黑板报;

4、组织学生观看一次关于交通安全的录像;

5、“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演讲比赛;

七月份:

1、班级工作总结;

2、做好德育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第8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体育 保健课 运动处方

我国《体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自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实施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中放宽体检标准,学生群体中体弱、残疾的人数不断增多,体育保健课的开设就成为在校特殊群体的必修课,也是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院自2005年开设了保健课,主要是太极拳、保健气功、保健穴位按摩等课程,以保健学、生理学、健身气功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结合医学院校自身优势,尝试采用以医疗保健、体育疗法、心理教育和运动处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院大一、大二年级保健班病残弱学生76名。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二、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目标

我院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目标是:讲授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运动处方,对学生进行恢复锻炼指导,增强学生体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恢复和提高身体运动机能,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调控能力,提高学生对康复保健课程的认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最终保障无法正常参加体育选项课的学生顺利结课。

三、体育保健课模式实施步骤和运动处方的制定

1.体育保健课模式实施步骤

(1)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新学期学生选课分班过程中,学生根据身体状况选修保健课,根据学生提供的医学检验证明,进行初步的健康分类评估。然后,在病残弱学生进入保健班后,再次发放健康状况调查表,建立保健班学生病历档案,以便详细地了解学生病残身体情况。

(2)对身体素质进行等级划分

对病残弱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评估,按“伤、残、病”性质分为“损伤型”、“残疾型”、“病症型”三大类。其中,“损伤型”主要病症是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损伤等;“残疾型”主要病症是先天性残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症型”主要病症是心脏病、高血压、手术后遗症及各种内脏器官病症等。我校2005年以来参加体育保健班76名学生中,“损伤型”13人,占17.1%;“残疾型”27人,占35.5%;“病症型”36人,占47.4%。这些学生不能与正常学生一样上体育课,如果勉强跟正常班上体育课,既达不到健身目的,也影响了该科目的成绩,重修的现象也较多,对其学业造成了影响。

2.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1)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配方

根据病残弱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配以医疗保健即医院用药治疗为主和体育疗法即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气功、瑜伽、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练功十八法、推拿按摩等手段,并根据不同的疾病、病情,选择疗法与强度。如慢性膝关节炎,以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足三里、梁丘、悬钟,三阴交等穴位的针灸治疗,太极拳练习等。

(2)根据体质情况配方

根据病残弱学生体质情况,采取健步走、毽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广播操、徒手操、跳绳、游戏等体育锻炼方法。如速度、耐力、力量素质较差的病残学生,配以:①健步走:50m快,50m慢,重 2~4组,强度以心率110~130次/min为宜。②持续跑:800~1000m,强度以130次/min为宜。③力量练习,俯卧撑6x3组,原地纵跳6x3组。

(3)保健课运动处方的实施

根据教学大纲和病残弱学生具体情况,我们在2年共4个学期课教学中,前3个学期以体育疗法主,运动处方为辅,最后一学期以运动处方为主,教师辅导、监督为辅。体育保健课时间为每周两节课共90min,在完成大纲要求、基本技术、技能学习的前提下,30min实施运动处方,由教师监督完成。课下我们根据病残弱学生身体情况,要求他们体疗每次不少于20min~30min,身体素质练习每周2~3次。

四、体育保健课考试项目、内容、方法和标准

体育保健课考试内容应全面反映体育保健教学的效果,反映学生对体育基本理论、康复、保健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及康复效果。

考核项目与内容:体育理论和实践。体育理论部分:基本理论和保健理论;实践部分:广播操、徒手操、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气功、瑜伽、八段锦、练功十八法、推拿按摩点穴法、常见疾病防治法、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跳绳等。每学期酌情选择以上考试项目和内容。

考核方法、标准与成绩评定:体育保健课每学期都进行考试。理论部分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统一命题、闭卷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30%;实践部分每学期的考试以2―3个项目为宜,进行两次考试,以最佳一次的成绩记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30%;学生康复效果评定,每学期由校医院出示证明、教师观察考核认定、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来综合打分,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20%;学习态度、锻炼意识、课堂表现,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10%;出勤情况是体育保健课学生成绩评定重要的依据之一,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10%。

五、结论与建议

康复保健课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项目广泛,与病残弱学生的主体需要紧密结合,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兴趣选择和个体差异。通过对病残弱学生实施运动处方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健康状况水平、保健处方知识、运动素质水平等,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指导病残弱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通过康复保健课程,病残弱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健身理论和方法,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了自己的疾病,掌握了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本课程实践教学部分能够改善和恢复肢体和心理上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立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运动处方在保健体育课中的教学与运用,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基础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健身理论知识,有良好的讲授、组织能力,学校应有专职的保健教师。

体育保健课的考核在全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评分标准,各省、市、各高校可根据本省、市、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项目和评分标准进行考试。对保健课教学要有严格的检查措施,以保证备课教案、授课内容、教学进度等能够符合既定的要求,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登高.体育科研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刘海平,腾青.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