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01 16:27: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诗经中的爱情名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第1篇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蒹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中主人公执著的追求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蒹葭》这首诗的学习奠定学生鉴赏诗歌和领略美的能力。诗的语言最凝练,最具音韵美,欣赏诗歌佳作能使我们感受诗人各具特色的情思和文采,同时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1.2.2能力目标

(1)理解“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以及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作用。

(2)理解“在水一方”这一意象,从而体会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1.2.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重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相关的《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无论是其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还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极具代表性,对后世的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兴”“重章叠句”也是教学的重点。

1.3.2难点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要借助它来表情达意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体味意象,最终感悟诗人所营造的意境。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进入中专,对于语文学习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时展的因素,普遍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趣不高,想通过本次课引起学生读诗、读古文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引出话题,让学生回忆所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的经典名句,并由诗引到歌,播放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让学生来品味是何种情感。一曲结束后,告诉学生如此动听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来源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课文《蒹葭》。情感表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创设情境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3.2了解“六义”,初识经典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教师小结。确定重点诗经“六义”。

3.3朗诵全诗,感受韵律

(1)教师播放示范配音朗读。意在疏通字音,并加强情感的

渲染。

(2)学生朗读,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心体会诗中的感情基调。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也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为感受诗歌意境打下基础。

3.4感悟经典,畅谈影响

设置问题:“经典体现在哪些方面?至今仍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而此题答案的设置涵盖了我所要展开的所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全答出来,但也不是全然不会说。经由刚才对《诗经》的介绍,相信她们能说到“兴”,从书中的注解还能提到“在水一方”这一意象,还能讲到重复,反复,对于“重章叠句”这一说法不中亦不远矣。在教师小结的环节中,先肯定大家的表现,再把我后面要展开的内容PPT出示。

(1)兴

(2)重章叠句

(3)审美观念――含蓄美

(4)揭示一个哲理

3.5走近经典,历久弥新

这一环节,是对上面学生讨论的强调与补充。重点讲述“兴”和“重章叠句”。

(1)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结合课文:他物,自然景物。

诗中的景:季节(时间):秋 清晨 微凉

色调:冷色调

朦胧、凄迷

景中的情:求而不得,淡淡的惆怅(重章,焦灼,执着),清冷,寂寞

情与景:借景抒情、景中藏情,环境渲染、情景交融。

对后世的影响:

①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②在后世散文中的运用

③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2)重章叠句

因“兴”详细讲述了第一章节,余下两节,学生自读,通过讨论得出余下两小节同第一小节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不同中看出时间的推移,作者情感的变化及情感的加深。

也由此对“重章叠句”做出解释。

对后世的影响: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重章。

(3)审美观念――含蓄美

这点学生并不能提到,由老师展开。

①朦胧的意境和情绪: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心中的“伊人”形象,最后教师总结历来对于“伊人”内涵的多种理解。即对诗歌主题的概括。最后引申到“在水一方”这个意境,结构是“追求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③对后来文化和中国主流价值、审美观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揭示一个哲理

人人追求目标,但失败是一种人生常态,成功者凤毛麟角,要享受过程与追寻的痛苦。

3.6布置作业

布置课的相关作业。

4.创新与特色

4.1切入点新颖

《蒹葭》传统的切入点是以“三美”为主,本堂课的设计从经典二字切入,探究经典的传承和历久弥新。《诗经》原名《诗》,因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为《诗经》,风是《诗经》的经典,而《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因而从经典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切入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4.2更注重探究手法的一脉相承

4.2.1在探究兴的表现手法时,从三个层面展开。

(1)“兴”在古诗中的表现通过交流“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以葵起兴,最终表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情感。

(2)在后世的许多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都映衬着人物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当下开学典礼上领导的演讲中,经常会说道:“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4.2.2在理解重章叠句这一表现手法时,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加强对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体会。

比如: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的重章。

紧密联系下的语言状况阐述,诸如:“爱你,我爱你,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相比较之下《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更显得含蓄雅致。

4.3对内涵的探究更深刻,对学生的成长更具指导意义

第2篇

[关键词]等待 闺怨 情景交融

王国维先生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然而不管是哪一代的文学,总是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会有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乡愁:比如等待。

本文所要谈到的三部电影就是拍摄这样一些永恒的话题。《我的父亲母亲》讲述唯美的初恋,《那山那人那狗》讲述委婉的亲情,《暖》讲述感伤的乡愁。三部电影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待。《我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长久的等待之后,相守一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在爱上了乡邮员父亲之后开始了一生的等待,等待常年在外,总是奔波在山区送信路途中的丈夫《暖》中的暖儿经历了两次无望的等待,那位信誓旦旦的井河在和她一起荡秋千的时候绳索绷断,导致了她的残疾,却终究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无奈之中美丽而残疾的暖儿嫁给了一直爱她的哑巴。

等待,成为了三部电影最美丽的背景氛围,以故事的外延形态存在,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在“等待”二字上找到了落脚点。

一、“等待”主题与“闺怨”传统的默契

若要提到等待,尤其是女子的等待,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闺怨文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闺怨诗词数量很多,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些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其中王昌龄直接以《闺怨》为题,写下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句。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见诸于《诗经》。《诗经》305篇,其中《国风》中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的,由劳作、行役、婚姻、家庭而衍生出来的闺怨诗占了不少篇目。如写弃妇的《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写怨恨的《{)风・柏舟》等。出自《诗经・王风》中的名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不正印证着所有在等待的这一头苦苦盼望的痴情女子的心态吗?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也是以一位“与君生别离”的女子口吻来诉说别后的思念与忧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唐朝大诗人都写闺怨,杜甫笔下“三别”中的《新婚别》就是离愁的名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以这些闺怨诗的意境来观照这几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传统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审美取向依然是这两位导演的选择。

《我的父亲母亲》中几次告别的镜头,年轻的母亲眼中流露出来的担忧与伤心,让人想起“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的古诗。(聂夷中《古别离》)

无论是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影”,还是李益笔下的“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都能让我们想到那位无数次站在桥头等待郎君的乡邮员妻子。月光下,她的身影与古人笔下那些痴情女子幻化成一体,共同吟唱着关于等待的柔情。

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或者乡邮员的妻子都是纯情而痴情的,为了有情郎从一而终的等待,追求生命中爱情世界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烟雨小楼上,痴痴望着流水落花,梳着一头烦恼丝的暖儿,在害怕拒绝与遗忘的岁月中慢慢绝望,而这样的景象竟在八百年前就被文人收在笔下,且看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当井河为自己的负心而忏悔的时候,他站在雨巷中哀伤地对暖说“暖儿,我对不起你,我忘了你……”暖倔强的抿了抿嘴巴说,“你没有,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的确,苏轼的名篇《江城子》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暖与井河虽然不是生死相隔,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那些曾经荡漾在秋千上的笑声与情话,永远都回响在心头不可能忘记。暖守在故乡,腿瘸了只是她的肉体残缺,心中两次为爱受伤,等不回有情郎才是生命中的残缺。

与批判负心郎,比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类闺怨诗有所不同的就是《暖》这部电影选择了一种“哀而不怨”的传统美学标准。更凸现了导演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电影开头两人十年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暖对于负心人井河有抵触的情绪以此造成了情节上的悬念,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两人平静而略带忧伤地在暖的家中见面,与暖的哑巴丈夫还有小女儿一起渡过一天的温暖时光之后,两个人都变得温和,这种温和的情绪更加深了落寞的感触,这就是“哀而不怨”的审美境界。暖是在等待的命运中不太幸运的一位,可是在那些寂寞的岁月里,她一如既往地在无情的河流中梳洗着自己的美丽,哀愁的情绪在她的眼波中荡漾,却极少对命运的怨恨,很显然霍建起追求着一种让人更加心生怜爱的美丽。

闺怨诗词往往以其意境动人,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而打动人心,因此在千百年之后,许多名篇名句依然脍炙人口。在众多永恒的话题中,“等待”总是显得那么绵长而充满着忧郁的美丽,等待又往往与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等待远方的恋人,等待迟归的子女,等待知心的朋友,等待会意的理解……等待,在千古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痴情缠绵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温暖执著的手势。

二、情景交融的拍摄感人至深

如果说三部电影都在“等待”这一主题中继承中传统审美,那么在影片拍摄中,便都成功的利用了电影的影像手段,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境界。

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纪念》;《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而《暖》改编自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三部小说都是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但是各有一种情绪弥漫在其中,从这些作品中,张艺谋发掘出了初恋与爱情的美丽;霍建起发掘出了父子亲情的传递与乡愁的永恒话题。

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其中的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文字语言细腻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往往会显得叙事性不强。但是两位导演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张艺谋是摄影出身;霍建起是电影美工设计师出身,在如何用影像表达情绪的方面,两人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正如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景,景必有我之情感,在导演使用的诗情画意的镜头中,在唐宋诗词一般的意境中,清纯、或者哀愁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泼洒在银幕上,让观众被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电影制造的如空气 一般的情绪与气氛所包围。

《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在湖南西部,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最美的就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山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滋养了山里人的纯朴,也滋养了电影作品中的父子亲情。绿色是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正如走上这条路的父子,老乡邮员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新乡邮员第一次走上这条路,父子第一次同行这条路,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转换,时而是为了工作的交接,时而是为了家中的事情谈心。穿行在山林中的乡邮员父亲,平凡真诚并且执着,与一片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结合在一起,正是一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导演用影像把古诗词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霍建起拍摄《暖》的时候,把小说中本来属于东北高密的故事搬到了夏天的安徽。烟雨笼罩中的徽派建筑一派灰黄,那是承诺被辜负的失落与寂寥,也是绵延不断的乡愁带给人的感伤与淅沥。粉墙黛瓦的江西婺源,小桥、流水、人家。不要说荡起的秋千有多么浪漫,那上面的恋人有多么美丽,即使是痴恋暖的哑巴也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等待,他在等待所有人的放弃,当小武生与井河都放弃了之后。他的等待竟有了收获。

在张艺谋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相识在一片金色的秋天,等待在一片皑皑的白雪中,而象征着热烈情感的红棉袄,就在嫩黄的山景与雪白的山路上奔跑。那座乡村小学堂,总是用仰拍的镜头,穿过几株白桦树,小学堂显得高高在上,母亲心中的学堂就好像西方油画中的教堂,那是母亲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整部影片在拍现实场景时全用黑白两色,拍回忆的画面时却是斑斓的彩色,当下场景中的故事以父亲的葬礼开始。过去场景以儿子从一张照片引发的回忆开始讲故事,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束,爱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升华,所以这一反传统的色彩基调使观众的感受在一开始就跟随着影片,走上了一位乡村小教师最后的路程,走进一段唯美青春的爱情。

三、结语:等待让人间充满温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与《那山那人那狗》中,在等待的这一头,总是有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等待的那一头,总是联系着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或者乡邮员,乡邮员为乡亲们传递着情感与亲情,乡村小学教师为乡亲们传递着知识与文化。

乡邮员的妻子站在桥头,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站在路口,所不同的是,乡邮员的妻子在离开山里之后,开始了一辈子的等待,她的一生都在送别、等待与盼望之中:乡村教师的妻子在殷切的等待,痛苦的盼望之后,换来的是一生的相守。

乡邮员的儿子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乡村教师的儿子说,“在母亲最后等到父亲的那一天,又穿上了那件红棉袄,从那一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

第3篇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 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梅花。属抒怀类意象。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属抒怀类意象。《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属抒怀类意象。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黍离。属抒怀类意象。“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 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1)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 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 路,如今长满了青 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第4篇

[关键词] 花;词;词语;赏析

漫步诗文长廊之中,凌寒的梅花,幽香的兰花,粉红的杏花,艳丽的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洁净的荷花,高雅的丁香,淡雅的桂花……扑面而来,让读者流连忘返,顿然忘却尘世的烦恼。

元月初始,梅花绽放,唐张谓《早梅》诗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当然是梅花初开傍溪桥的意境。而罗隐的“暖气渐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则昭示了二月杏花的神韵,梅花过后,春意闹枝头。三月桃花照流水则更有一番神采。“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令人赏心悦目,真是“人面桃花”!四月令行,蔷薇懒卧篱墙,别有风韵。“锦窠花朵灯丛醉,翠叶眉稠袅露垂。”柔情蜜意,令人难舍。五月榴花妖艳烘。韩愈诗曰:“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使人忍不住喜上眉梢。六月荷花铺满池。欧阳修《渔家傲》里“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的句子,让人顿生捧之在手之意。七月凤仙展俏颜。正是蝶舞蜂戏时节,凤仙花开,吴仁璧怜吟《凤仙花》:“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八月里来桂花香。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读之不由得心生绮思。九月霜浓,黄菊傲放,重九登高,岂不快哉!黄巢梦想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十月芙蓉千般秀。白居易诗:“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冬月天寒,水仙凌波而渡。杨万里诗云:“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腊月腊梅报春来。冬末春初,花黄如腊,清香满宇。陈与义“一花香十里”不是夸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尤为动人。

将人拟花,源自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何其美丽!反映到俗语里可以称得上花团锦簇。“试看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葬花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等。

花之名,花之形,花之姿,花之色,花之骨,花之香,花之神,反映到词语里,更是愈加可观可赏。

首先,比喻男人者有之。花花太岁,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天花乱坠,浮夸吹牛的人。黄花晚节,晚年操守、德行好的人。

其次,比喻女人的。花娇柳亸,形容妇女妩媚轻盈的姿态。月貌花容,说女人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月闭花羞,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她们的容颜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交际花,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解语花,比喻胜似花朵般美丽的女子。而“叶瘦花残”,则比喻为衰老的女人。残花败柳,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再者,比喻爱情。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花前月下,恋爱的场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拈花惹草,男人引诱和女人。花残月缺,比喻夫妻感情破裂或离异。

其四,比喻景物。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琪花瑶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其五,比喻艺术。百花齐放﹐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粲花之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粲花之舌,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镜花水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落花无言,比喻诗的风格典雅。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其六,比喻行为或场所。步步莲花,女人走路姿态轻盈柔美。花言巧语,虚假而动听的话。花里胡哨,浮华,不实在。花团锦簇,五彩纷呈,十分华丽的景象。寻花问柳,寻找不正派女人的行径。花天酒地,沉迷于酒色之中的腐朽肮脏的生活。花花世界,泛指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眼花雀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银花火树,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玩花招,施展某种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5篇

一、增强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只要用心体会,情感就会受到感染。《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他为了维护国家,拒绝与秦国换地,大义凛然,不畏,敢于牺牲,与秦国作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并准备拼死刺杀秦王,直至同归于尽。他的大智大勇和宁死不屈的行为,终于折服了秦王,最终胜利地完成使命。唐雎这种维护国家领土的尊严,必然会感染到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起民族的责任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着不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至今鼓舞着多少志士仁人。诸葛亮在《出师表》流露出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效忠心愿,他在准备北伐曹魏出兵之前,给刘禅写下了这篇奏疏。诸葛亮为了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最后病死于军中,年仅五十四岁,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这种爱国热情,一定会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荡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诗人的心中涌起,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荡涤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摒弃那些曾经对家乡、亲人的麻木,找回那份纯美质朴的情感。亲情便是那丝丝缕缕的牵挂。《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象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

古诗文的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亲情美、风景美,爱情也很美。《诗经》中的《蒹葭》描写的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个清秋的早晨,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可伊人却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隔雾观花、朦胧缥缈之感,爱却因为这“朦胧”和“距离”更显得动人。现代的中学生,个性张扬,容易浮躁,古诗文的文化精髓,可以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有了这种真、善、美的心灵,他们的心理才会更健康。

第6篇

一、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在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令人难忘。往往让人们摒恶从善,净化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再有,小学语文阅读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来源。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在单元课后穿插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

第7篇

关键词:诗文造园 意境美 人文美 爱情美 自然 沈园

中国古典园林举世闻名,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而位于水乡绍兴的“沈园”也是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沈园又名沈氏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在考古挖掘的基础上修复,分为“东苑”“南苑”和“古迹区”三部分,并于1963年确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沈园古朴素雅,保留了当时的曲池假山、门窗墙垣,是绍兴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一场凄美爱情,以及一曲千古绝唱的《钗头凤》,更是使历代文人反复吟唱、无法忘怀,这使沈园具有不同于一般古典园林的更为丰富的人文魅力。而沈园历经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一、沈园的审美内涵

(一)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陈从周先生在观赏园林之后就曾发出感慨,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1](P13),而沈园具备这种特点。当我们踏入沈园,款款而行,留恋于山水花草之间,欣赏各处的美景建筑时,能够感受不同的意境。在“问梅槛”,我们会发现四周栽种的大多都是梅花,这与陆游喜爱梅花不无关系。而若是在冬末春初时节,恰逢梅花开放之际来到沈园,就会被园中傲然开放的梅花所折服,赞美梅花高洁、不畏艰难的品格,想到诗人陆游“仅方可化身千亿,一枝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的铮铮傲骨和不屈的品格,更不由自主地吟诵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又如沈园十景之一的“半壁亭”,被称作“残壁遗恨”,暗指南宋朝廷未能收复失地。在此观赏景色,仿佛透过时间长河置身于南宋时期,看到陆游因朝廷偏安一隅,无力收复北方失地时发出的深深叹息,而产生悠远的意境,这忧国忧民的一幕在心中更是久久不能褪去。

在欣赏自然山水时,能借助其形式美升华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因此置身于沈园,不仅要靠五官去品味园林的古朴素雅,更要用心感受和领悟沈园所具有的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沈园东苑又叫“爱情苑”,苑内有一个心形水池,名为“琼瑶池”(取自于《诗经》名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此苑内有一琴台,位于高台之上,游人行至此处,视野豁然开朗,可四望此苑,并产生高山流水般的音乐诗意的空间意境。

而在沈园修复时,很多景观都是利用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故事来营造氛围的,这样使游人在游赏之中,因身处于这样的环境而有所激发,产生联想、想象,便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时空感受,从而营造出意境,产生强烈的美的感受。沈园占地很小,大致一天的时间即可游览完,但却是“江南十分美,绍兴九分九”美景的高度浓缩。在沈园门口,游人会被一块奇特的石头吸引眼球,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本身就长得十分巧妙,好像一颗心,但中间却又仿佛被人用利剑一把劈开,在流血、哭泣,然而却又没有完全分离,似连非连,就如陆游和唐婉之间的感情,并未因分离而完全消失。这就是沈园著名的景观“断云石”,也是因在绍兴当地的方言中,“云”与“缘”十分接近,不免使游人生出一丝惆怅之感,为唐婉和陆游之间这样感伤的结局而叹惋。

(二)人文美

在游p沈园时,不仅为其自然景观所产生的悠远意境打动,更要欣赏其丰富的人文美。园中采用大量的匾额、书画题记、碑刻,被人们称为“连理园”的南苑,得名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是为更好地了解陆游生平而设立的纪念馆。陆游一生爱梅,非常喜爱梅花,该园的“香袖亭”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亭为攒尖六角亭,有七朵梅花悬于顶上,地面铺有“冰梅纹”,中间放置着梅花石桌,庭外栽植着松梅若干。游人于此亭中深刻感受到陆游爱梅之心,及其孤高雅洁的志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及“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一)。这两篇都是咏梅的佳作,《卜算子・咏梅》中诗人以梅花自喻,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而其二是陆游在梦中游历沈园,悼念妻子唐婉的作品,不仅能看出诗人喜爱梅花,更突出表达两人之间的凄美感情。诗句十分悲切,当游人到此处时,感受这氛围,难免触景生情,发出万千感慨,不仅为其品格,更是因其爱情。

园内所存的书斋、吟馆、轩亭,实则是读书吟赏挥毫之所,八咏楼、冷翠亭、春水亭等建筑内也留下许多诗篇。如陆游所写的《沈园绝句》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诗句大意是:随着时间流逝,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沈园也样如此,不再是原来的那座园子。今日再一次游览在那令人伤心的桥下,水波粼粼,依然碧绿如初,而当年我是在这里看到南惊鸿一瞥的侧影,如今已不再能够看见。游人仿佛在游经此处,见到了唐婉那美丽的侧影。而在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赏后,大多也留下了作品,清代周晋嵘《沈园》:“池馆荒凉转瞬中,断云幽梦总成空,闲情一阕传钗凤,往迹千年感雪鸿。鬼唱秋坟红豆记,人寻坏堵碧纱笼,寺桥春水流何故?我亦踟蹰立晚风。”还有近代的《题放翁读书图》:“别驾生涯似蠹鱼,简编垂老未相疏。也知赋得寒儒分,五十灯前见细书。”这些作品现今一直挂在沈园的一座长廊上供游人观赏品味,感受当时的文人游经沈园时为陆游和唐婉之间的凄美爱情而伤感、惋惜的复杂感情。

(三)爱情美

沈园因唐婉和陆游的爱情悲剧闻名于世,更具审美内涵。陆游和唐婉原是神仙眷侣,但因唐婉无所出,陆游就被母亲逼着休妻,两人虽已分离,却仍难忘当时的美好生活景象。“孤鹤轩”内有一副书法家钱君陶先生书写的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赋予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这可以说是对陆游与唐婉之间的爱情非常恰当的概括。亭的背面,一池秋水,无限凄凉。据说唐婉也是在一个秋天抑郁而终的,这是否是唐婉泪眼的摸样?池内的残荷是否也是因爱而败?而向南数步,有一石墙,上面更是题刻着千古绝唱《钗头凤》。游人立于此处注目良久,不忍离去。

上阕“红酥手,黄T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追悔莫及,悲痛万分。唐婉闻之,也是感慨万千,心如刀割,一病不起,不久,终因难遣心中愁怨,郁郁而终!病中,心意痴迷的唐婉,提笔和了下阙:“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全词记录两人的相遇,表达眷恋深情,游人见全词,感慨万千,唯有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正是这些感人至深、千古绝唱的诗篇,令人感伤、流泪的爱情故事,才使沈园不仅成为纪念诗人陆游的地方,更是人们追求爱情、执着爱情的寄托地。在这里,曲廊上挂着相携而来的恋人们的只言片语,这是他们的海誓山盟,他们希望在陆游、唐婉的邂逅之地,能够吐露爱情的赤诚。这样挂满许愿牌的长廊,唯有宋城情人桥、九华山上的连心锁可比。因而如今的沈园,其实早已成为了有情人的聚集地。

二、审美特色

作为我国园林的典范,沈园以其特有的审美韵味、人文内涵,体现出了独特的“诗文造园”的特色。

(一)诗文造园,师法自然

古典园林,很多都是“文人园”,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园内布局多有诗文的痕迹,而道法自然,既指园林的总体布局要合乎自然,又指每个景象要素之间的组合合乎自然规律。

现今的沈园在考古的基础上修建,就是按照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故事来增添景物,进行园林建造的。例如有“孤鹤之鸣”的“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等,都是仿宋建筑,以便突出沈园“爱情之园”的特点,这也使沈园成为“诗文造园”的典型园林。而在院落布局上,沈园内部三个“园中之园”各自的景观组合均以山水为主题。各园之间相互呼应,形成映照,表现更多的美景。园内的景物的布置,呈现向内“聚合”的状态,即面朝水面而造所有建筑,景物的高度上也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种造园手法在“东苑”最为突出,也是园林建造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手法“内向性”。[2](P3)这使游人在观赏景物时,拥有更丰富的美感。

(二)山石池水,展现自然

沈园因处于水乡绍兴,多为平原,少有丘陵地貌,因此园内地形平坦,起伏较小,园中多用山石景观来营造出山林幽深静谧般的意境。元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在入园口,放着一块“断云石”,因陆游所写的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而得名,“断云”又与“段缘”因相近,而石头中间断开,却又相连,不愿分离,正与陆游、唐婉的爱情悲剧相契合,向入园的人们诉说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东苑,又被叫做“爱情园”,因此园内的山石,大多采用太湖石,其山体灵巧秀丽、玲珑剔透,仿佛象征着陆游与唐婉之间细腻多情的爱;而南苑为陆游纪念馆,则多用黄色斧劈石,其形状修长、刚劲,隐喻着陆游那铮铮傲骨、不屈不折的品格。通过山石各自的特色来烘托各苑的主题,使游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不仅能关注、鉴赏那丰富的自然美,更能品味和体会各苑所突出的主题,表现的文化之美。

(三)树木花卉,点缀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通过树木花卉来点缀自然,沈园亦是如此。在“钗头P”墙面四周种植梅花,不仅因陆游酷爱梅,还因其呈现的景象,梅花的开花季节在冬季和初春,春风乍起,落英缤纷,与“东风恶,欢情薄”所表达的诗意相符。而在园内种植的花木中,品种样式最多的就也是梅花,这与陆游一生爱梅是分不开的。在种植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使梅花的形与神、境与意都与四周景象相容,以此表现自然、点缀自然之美,使游人能够欣赏不同的景观。

(四)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亭、台、楼、阁、轩、廊等建筑在园林建筑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宋代园林建筑,就形体而言都并不大,其数量也不多,因此沈园内的所有建筑也都是与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状态相吻合的,同时这些建筑与各部分也都是自然相接的,以此来达到游人欣赏园林时的“看与被看”的效果,使沈园能体现出一种自然、古朴、素雅的艺术特色,并使游人在移步换景中欣赏不同的景色,以达到的观赏审美效果。例如“孤鹤轩”使游人在轩内能够看到园内不同角度的景观,而在轩外看,又作为景观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园内的建筑,在观景的同时,自身也作为景观的一部分,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连,不是独立存在于园内,以此达到顺应自然的作用,使游人能欣赏不同的自然景观。

师法自然,展现自然,点缀自然,顺应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所在,更是主体与客体达到自然审美终极目标“天人合一”的天成境界。艺术美将其体现为“物我合一”的艺术目标,强调艺术表现的自然而然,艺术模仿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3](P21)并且在景物、建筑的搭配上也都体现出“诗文造园”的特点,有着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故事的痕迹在其中。

三、结语

沈园作为宋代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典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颗明珠,不仅因其独特的园林布局,而且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关。沈园见证了不朽的爱情史诗,其文采雅致的景观名称,千古绝唱的诗词,使沈园不愧为以人文美为特色的江南园林。我国现代古典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在其名作《说园》中提到:“园之传,赖文以存,园实文,文实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P64)沈园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浅析沈园的审美内涵和特色,认识到江南古典园林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是其特有的美感和特色,而中国园林建筑不仅在技艺上具有世界高超的水平,其观赏价值也十分巨大。

注释:

[1]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8篇

一、品味语言

1.品味人物典型语言,了解人物性格及情感。

曲词或宾白中有些语言直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如《长亭送别》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和叛逆性格。《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叫声屈动地惊天”的呼喊、对天地鬼神的怒斥、感天动地的三桩誓愿等曲词,都表明了她异常强烈的悲愤之情和反抗精神。

2.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戏曲语言经常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了在感情折磨下的心力交瘁;“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运用了夸张兼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泪”和“青衫”两个典故,形容伤心之至。这些语言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于一体。

戏曲善于化用名句,也擅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俊语。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活泼爽利。例如,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易“叶”为“花”,移入“端正好”一曲,组合成一幅新的暮秋图,切合剧中的情景和离人的心绪。“收尾”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是对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再创造,极其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所承受着的感情重压。

戏曲语言通俗,多用口语。《长亭送别》“叨叨令”一曲中,“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把口语化的儿化音与叠音形容词用排比句巧妙组合,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情别绪写得哀哀切切。

二、鉴赏艺术手法

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古代戏曲往往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以超现实的想象,使之一一应验,表现窦娥的冤屈之深重、反抗之强烈,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牡丹亭》中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梦中的爱情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使全剧充满瑰丽奇幻的浪漫色彩,同时也是对封建礼教极大的讽刺。正是这些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主题逐步深化,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2.寓情于景,景为情设。

古代戏曲继承了古代诗歌情与景结合表情达意的艺术传统,使写景抒情成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长亭送别》被誉为情景结合的典型篇章,就是因为作品中情与景达到了“交融”的境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她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戏曲作家描写剧中人眼中的客观环境,是为抒发剧中人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景为情设。因此,借景传情一直为历代戏曲作家所重视。

阅读训练1

牡丹亭・游园(节选)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①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②,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吩咐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旦)好天气也!

[步步娇]袅晴丝③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④。(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⑤,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

【说明】“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杜丽娘受到《诗经・关雎》的启发,在春香的鼓动下,违背父母、塾师的训诫,私自到后花园赏春。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她觉醒了。

【注释】①乱煞,缭乱之意。②炷,燃烧。沉烟,指沉香,一种香料。③晴丝,在春天晴日常看见的虫类吐的游丝。④没揣:不料。迤逗:,引惹。揣、迤,都是当时的口语。彩云,指式样美好的发髻。菱花,指镜子。⑤朝飞暮卷: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这里形容楼阁的壮美。

【探究练习】

1.“没揣菱花”三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不超过30字)

2.下面是对[步步娇]这支曲子的赏析,请判断正误。

①这支曲子既直接描绘人物的外貌,又通过描绘她梳妆打扮时的动作,来展现她的情趣。()

②“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句明写春景,暗写春情,寓春情于春景,情景水融。()

③“闲”字直接修饰“庭院”,既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特点――寂寞和烦闷,又反映出主人公在“闲”的深闺中生活得闲散无聊。()

④“没揣”“迤逗”是当时的口语。口语的运用,不但使生活气息更加浓厚,而且活脱脱表现了杜丽娘那种娇羞的神态。()

⑤从这支曲子的唱词,可以体会出戏曲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的特点。()

3.[步步娇][皂罗袍]这两支曲子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可从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分析)

4.杜丽娘和春香游园即将回去时,春香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而杜丽娘却是一句“提他怎的”,并唱“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这表现出了杜丽娘此时的情绪________,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阅读训练2

哀江南(节选)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探究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翡翠丹墀粉黛笙箫

2.[沉醉东风]一曲写老艺人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故宫,从中我们可以想见故宫昔日的繁华。请找出能体现(或写出能想见)故宫昔日繁华景象的富有色彩的词语:____玉柱、____泥墙、____琉璃瓦、____窗棂、____墀,而现在这一切已全湮没。可见这一支曲子主要是通过____手法表现今昔差异。

3.作者写“直入宫门一路蒿”,联系以前学习过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诗句,分析一下“一路”一词有何表达作用?写蒿菜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蒿菜”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

4.请选出对[折桂令]鉴赏分析有误的一项()

A.从这一曲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秦淮十里水盈盈,夜半春风送美人”的景象:绿水画舫,游人如织,舞榭歌台,笙箫彻夜。但现在,国家亡了,歌女逃了,游人不见了,看见的只有窗户上迎风飒飒作响的破纸,秦淮河里夜打空城的潮声。此曲融情于景,景物描写中饱含今非昔比、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

B.“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新红叶”几句景物描写,点绘出秦淮河景色美丽而色彩鲜明的特点,从中也透露出作者为美景所动的心情。

C.曲词写的正是深秋时节,开日,霜叶红时,却只见“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笼罩在这里的是无边的寂寞。

D.这支曲子描述的是沉默,蕴涵的是仇恨,表面上是一派寂静,内藏的是火一般的激情。是谁惊破了温馨的美梦?是谁践踏了六代繁华,这是作者没有提出而读者自然要问的问题。

参考答案

《牡丹亭・游园》(节选)

1.拟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杜丽娘因为春情摇曳,梳妆时无限娇羞的情态。

2.①×②√③√④√⑤√

3.(1)绘景抒情,妙合无间。如“袅晴丝”三句;(2)语言典雅浓丽,委婉含蓄。如“良辰美景”二句。

4.孤独、怅惘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哀江南》(节选)

1.翡翠,形容绿色。丹墀,宫殿阶上之地叫做“墀”,涂以红漆,故称“丹墀”,是臣子朝拜皇帝的地方。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笙箫所奏的乐曲。

2.白、红、(澄)黄(闪光)、翠绿、丹;(色彩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