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6:27: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动物谚语 词源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50
1 引言
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后来被传播到了美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受到文化发展冲击的同时,也不断地演变、进化,从而使英语语言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谚语资源也随之丰富起来。特别是其中动物谚语,它以形象生动、意境逼真的特征成为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英国动物谚语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2 英汉动物谚语所展现的社会和人民生活
谚语总是以民族为立足点,依附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因此英国动物谚语与爱尔兰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密切相关。”
2.1 日常生活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因此谚语也经常反映人们的生产活动内容。在语言文化中,出现的谚语动物里包含多种动物,如牛,马,羊,鸭,鸡,鹅,狗,猫等。于是动物谚语也被升华用来影射世俗事物。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而在汉语谚语中有很多是以农业为题材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文中也有跟农业相关的谚语,如Change of pasture makes fate calves.“要得牛犊肥,需要换块地。”由于英国是四面环海的国家,英国人早期的生活很大程度依赖于海,他们常用鱼来比喻人,比如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 net.“抓到篮子里便是菜。”There i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由于中国古代多战事,马是人们的逃命的工具和人们的朋友,于是含有马的谚语很多,如“又要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马靠鞍装,人靠衣装”等都带有褒义。由于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认可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英语谚语:Better 10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在中国文化里,狗是令人痛恨的,是令人鄙视的动物,常和“卑鄙、恶劣”连在一起。“赶狗入穷巷,招手回头一口”和“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啃好骨头,有功者受赏。”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狗学不了新把戏; 老年人很难适应新事物。”Every dog is valiant at his own door. “狗是百步王, 只在门前凶。”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昵的成份,如猫有九条命。形容吉人自有天相,西方人也喜欢猫,并将猫养为宠物。但是黑猫却让西方人心生恐惧,特别是英国人,他们将黑色的猫和童话当中的女巫联系在一起,用来比喻恶毒的妇人,假若在漆黑的夜晚,外出遇见一只黑色的猫,就预示这个人会在短时间内遭到厄运。而英国古老的传说中也常常将恶魔化作黑色的猫。因此,猫常常用来比喻邪恶的、狠毒的妇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 “猫总是藏起自己的爪子――知人知面不知心”,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黑暗之中猫都是灰色的,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差不多。”A gloved cat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猫,老鼠抓不到,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When the weasel and the cat make a marriage, it is a very ill presage. “黄鼠狼和猫结亲,不是好事情。”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2 宗教在动物谚语中的反应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贯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英国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而汉族的宗教传统主要是佛教,我们不难看到连动物谚语中都有佛教留下的痕迹,如:佛口蛇心;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
2.3 来自寓言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常被赋予西方文化的第一源泉,因此英国文化与其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英国谚语中的许多典故都来自《伊索寓言》等,比如说Scylla和Charybdis常被用于展示两个恶魔形象,前者是一个有着六个头的怪兽,后者是旋涡魔鬼,scylla和Charybids意味着一对危险,所以“0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avoid Charybids”意思是一个人刚离开十只手的魔鬼,却遇上六头怪兽。与中文中的“才出狼窝又入虎穴”有异曲同工之处。Don’t 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勿杀鸡取卵,因小失大。”(源于古希腊寓言)
3 结语
动物谚语以通俗的比喻等的修辞手法表现深长的意义,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各民族根据自己的好恶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里我们针对英语语境中的动物谚语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外语言文化和其文化背景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读出他们孕育古老的民族文化信息,同时,可以进一步加深国内外文化的交流,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和了解这些语言,这也正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1892.
[2]董爱智,宋铁琛.从英汉谚语的简单比较看中英文化差异[J].商场现代化・理论探析,2005.
[3]李玉平.英语习语及其文化源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习语 文化 翻译
英语习语(idioms)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可谓语言翻译者的一大难题,如何在形似与神似,本国与异域之间寻找平衡,确实是翻译者难以逃避的。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严复在他的《天演论》中说:“译道三难:信、达、雅。”忠实准确,指的是透过一种语言去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纵览中外翻译史,直译与意译之争均赫然在目。争论的实质可用一句话概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文的表达形式问题。直译与意译相互联系而无绝对界限,旨于忠实传达思想。
一、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的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相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例如: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有的习语的形象、比喻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比较生疏,但由于其在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或明显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或者历史背景,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A cat has nine lives则可译成“猫有九命”,armed to the teeth直译成“武装到牙齿”,The Trojan horse译为“特洛伊木马”。
二、意译
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改造法
这种方法既达意又紧贴原文。比如,One swallow dose not make a summer.原文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又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应采取意译。
2.对联法
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习语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直译“天有不测风云”会使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如意译成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读者就能一目了然。
三、直译加注法
有一些习语,直译后虽然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这时可使用直译加注法根据原文增加那些无其词而含有其意的必不可少的词。通常译文可先直译其字面意思,再点出其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例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可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可加注“纽卡索是英国的煤都”。又如,The planners were busy by passing the Gordian knot.计划的制订者为躲避戈耳迪之结――棘手的问题而忙得不可开交。
汉语习语中也有大量类似的例子: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因此,译为Dongshi,an ugly woman,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就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如:
(1)没良心,狗咬吕洞宾,不是好人心。You ungraceful thing! Like the dog bit Lu Tung-pin―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
(2)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A married daughter―spilt water(outside wealth).
四、意译并加注
在意译中,为提高原语习语传递的信息度,可采用意译加注法,对原语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以提高文化交流的程度。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译文中“忠诚正直”是对原文习语“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的意译,为了中国读者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可加注释。注:to eat no fish的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表示“忠诚”。To play game和 to play fair(规矩的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为人正直”。
本文对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及习语翻译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最能体现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仅反映出其迥异的价值观念、生态环境、风俗习惯,记录了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而且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心理和观念形态、社会和经济形态以及自然环境。从习语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要努力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在进行习语翻译时要做到“形似和神似”,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2]张蓓.关于英汉典故翻译中的宗教文化问题[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摘要:在语际翻译过程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究益译本《红楼梦》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与缺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塑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同时,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画卷。英译本《红楼梦》(杨宪益等译,以下简称杨译本)较成功地把原文的风貌展现给了译文读者。然而,由于原作者与原文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文化信息的缺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杨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为例,简要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与缺损。
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际行为。郭建中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主要的任务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现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和介绍《红楼梦》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既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又要保持并传达原文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极其困难的。从传递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杨译本较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杨宪益所说:“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中国文化遗产的问题.还涉及到重视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灵魂,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他们的乐与悲,爱与恨,怜与怨,喜与怒。”E2]由于译者对原文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杨译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文化观念、价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应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殊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结构。一般来说.歇后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或两个语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陈述。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语具有幽默、含蓄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用来烘托人物,使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翻译中,杨译本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翻译。
例1:那个宝玉是个‘丈二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们糟蹋。
译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ohtersbutnoneon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hisownloomstopsy-turvy.
此处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来做歇后语(丈二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宝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战斗性。这在他对待丫鬟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斥责。该歇后语的使用。表现出宝玉随和的性格。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用明喻生动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既说明了宝玉的随和个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现了封建制度里森严的等级。这与原文的思想内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
译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thenovelShuiHu,LiKuiwasa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来做歇后语(李逵负荆——赔不是)。宝钗知道宝黛二人口角,宝玉赔不是;又是黛玉问她听了什么戏,所以才答出这句话来讽刺他们。宝钗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现得一览无遗。同时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李逵最敬爱宋江,宝玉最爱黛玉,得罪了自然会赔不是。译文在翻译中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传达了出来,点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说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关系。
例3: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又是何苦来呢?
译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来做歇后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旧时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这里代指婢女。芳官虽然身为优伶,但不亢不卑;赵姨娘变为等级高的奴才后,拿着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从芳官的回答中,我们可体会到封建等级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套译的方法.把歇后语的下半部分进行直译,同时采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语言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在英语表达中没有对应的“梅香”,所以译者采用了具有译文文化色彩的一个俗语“allbirdsofafeather”。同时,英语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从上述几例可看出,杨译本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典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并力求在不损害原文风貌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传递。这种努力,说到底,也是把中国文化里的独特语言现象介绍给译文读者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的工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损
顾嘉祖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态。”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传统观念、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其他的文化因子;这样,在把一种言语文本转化为另外一种言语文本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缺损。下面,再以杨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为例,来看看文化在翻译中的缺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特色信息的缺损,历史文化信息的缺损,社会习俗文化信息的缺损,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损。
例1:我哪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
译文:“I’mincapableofrunningthings.I’mtooignorant,bluntandtactless,alwaysgetitngholdofthewrongendofthesitck.”
此处的歇后语用了“真”和“针”的谐音,把动宾结构词组“认针”转换成偏正结构形容词,只有在汉语语言里才有这种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把棒槌当作针”本身就是一种很笨的行为,在此照应前面提到的“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充分地表现了她伶牙利齿,反映机敏。在翻译中,作者采取了意译,避开了原文所具有的语言上的特点,只把歇后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虽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人物的谈话内容,但语言特色信息在传递中却缺损了。
例2:好啊!这会子都还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译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台打撒手儿——当看客”。原文中贾琏管理荣国府好比打擂台,要应付各个方面。打擂台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西方有拳击运动与此相似,但文化内容不同。杨译本在处理这个歇后语时,采取了意译,但没有把封建社会这个大“擂台”中独特的中国文化行为传递出来,这样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没有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译文:“You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htatfeedsyou.”
传说吕洞宾是中国道教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关于他和八仙的民间传说很多,可以说,他是中国最具民族性的宗教文化——道教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但吕洞宾这个人物及其中隐含的“道教代表人物”的内容却未能表达出来。同时,在中国文化里,把歇后语的施动者比喻为狗,具有侮辱性,而把受动对象比喻为吕洞宾,则有尊敬的含义,从而表达出一种“好——坏”的对比。在译本中,“吕洞宾”所传达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无法完全反映出来,文化信息是不完整的。
关键词: 谚语 文化沉淀 认知与翻译
谚语总是简练的,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被认为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用简单通俗但却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寓意,使作品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融会贯通,既能立意鲜明,又能美感兼具。然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谚语的翻译却是一件棘手而又必要的工作。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讨论,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一、谚语的文化沉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和结构的改变问题,更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源语的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达到思想文化的交流目的。
在《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讲:“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去拿罢了。”这里的“长安城”承载汉文化中历史性文化意义,“长安城”符号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稍知中国历史便可知晓的,具有汉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特征;而在英国农村地区也有一句古话:London streets are paved with gold.意思是说伦敦到处是金子,到伦敦去的人都可以发财。同理,该语符中亦承载了众所周知的英国政治、经济的文化意义。为达到最大近似的交际目的,英国翻译家霍克斯(D.Hawkes)在翻译上述谚语时正是用了这个句型:Over there in the city,the streets are paved with money just waiting for someone to go and pick it up.(D.Hawkes,1986)《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引用的谚语“登高必跌重”与英谚“The higher up,the greater the fall.”形意也基本相同。这种翻译既保存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又能非常准确地解码作者的用意,使读者真正了解原符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下从谚语的来源视角深入剖析谚语的文化内涵。
(一)源于自然客体引发的思想内容。
从谚语的形成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感悟启迪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是忠诚的象征。法国大革命时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看到的人愈多,我愈欣赏狗),虽带有戏谑口吻,但却表露出对狗的赞美和喜爱。这种感情从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可以看出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never bark in vain.(老犬不空吠)。同一思想理念汉语则说“老马识途”。Every dog has his day.而汉语则说“凡人皆有得意时”。在英语里以狗指人很普通,听者也不会把它当作侮辱性的言语而产生不快。在汉语文化里情况则相差很多。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急跳墙”、“狗胆包天”、“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等。这里可明显看出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惯对谚语喻体选择和认知的影响。
(二)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引发的思想内容。
在谚语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既吸收了源于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也融合了各种寓言典故的精华,并用这些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哲理引导后人、教化后人。
1.源于历史故事
一部分谚语形成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并逐渐被推而广之,被后人用来指代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意义的情况,且逐渐融入该语言的文化中去。例如:Someone’s name is Mud.(遭人厌恶讨厌;声名狼藉),源于美国总统林肯被刺事件。刺杀林肯的约翰・威尔克斯・布什(John Wilkes Booth)在刺杀总统后的逃亡之中摔断了一条腿,马里兰州一个名叫缪尔・亚历山大・默德(Samuel Alexander Mudd)的医生为他提供了治疗。美国人民为此感到无比悲愤,默德这个姓氏也被当作丑恶的代名词进入美国口语。meet one’s Waterloo (兵败滑铁卢),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普联军打得惨败的历史事件。现在这个谚语普遍用于形容某人遭遇惨败的情形,不再局限于战争,而是承载更多的社会一般意义。
2.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说明社会的普遍意义和哲理,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如:The grapes are sour.(酸葡萄;可望而不可及之物),源自《伊索寓言》,说的是有只狐狸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却因无法爬高而够不着,最后它只好垂涎欲滴地望着架上的葡萄说:“The grapes are sour,and not at all fit for my eating.”现用来比喻某人极想获得某样东西,但无法到手,只好聊以。同样源于寓言的还有:blow hot and cold,源自《伊索寓言》,原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意为“动摇不定,反复无常”;pull the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源自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的著名寓言《猴子和猫》,原意“火中取栗”,比喻替别人冒险;fish in troubled water,源自《伊索寓言・渔夫》,喻“浑水摸鱼;乘乱图利”。在中文中也有许多为众人所知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例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掩耳盗铃;黔驴技穷;杯弓蛇影等。
二、谚语的认知与翻译
从文化、符号、审美的认知共性和异性三维上认知谚语的思维转换和重视,本人认为谚语翻译的微观处理大致可归化为三个步骤:1.认知其文化内涵;2.译意、译味;3.文化补偿。
(一)认知其文化内涵。
谚语翻译需认知谚语语符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意韵,并涉及两种文化价值三维的认知比较、喻体的改变和读者文化审美心理接收的认知等。
1.宗教文化
在汉谚和英谚中都有很大一部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谚语。例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困潦倒);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等。在文学作品中翻译这些谚语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例如,《红楼梦》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虽然在英谚中有含义大体对应的谚语,但由于God是基督教里的用语,而中国人多信奉佛教,如果硬搬过去,必然有点差强文意,不符合原文的文化内涵,与下文的“菩萨”也不对应,损害了原作特有的汉文化中佛教文化色彩。因此,《红楼梦》的英语译者把其中的God改成Heaven,译文变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D.Hawkes, 1986)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译文虽只改“God”为“Heaven”,但这一词体现了译者的匠心独具。
2.风俗习惯
习俗乃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演化而得来,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这时候译者不得不取意轻形,以译味译神的思维统揽微观的操作,以求保留原作的风貌。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与“Love is blind.”。
“Love is blind.”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它含有看不清情人缺点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中,西施代表的是理想的恋人,是美的化身。两者语符承载和反映了中英文化认知和审美心理细微的差别。考虑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和读者群体的文化习惯审美依恋的差异,翻译时只可轻形译味:The fairest is in the lover’s eyes.再例如:to be/get on one’s high horse,本义“骑在高头大马上”,源自古代封建贵族骑骏马抖威风的虚荣习惯,亦做to ride/to mount one’s high horse,用来比喻 to act as if one is better than others(自命不凡),to be proud and scornful(目空一切),to appear overbearing(目中无人)。对于这类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谚语,译者翻译时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其语符背后的文化蕴涵,轻形重义,以符合汉文化的语理语性和认知心理,重现原文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二)译意、译味。
王佐良先生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
在中英谚语中,存在着一小部分无论从形式和文化喻义上,从认知和读者心理感受的视角审视都是相对应的,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认知上存在着共知共核,这是跨文化交际的cornerstone(奠基石)。
如: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不能伺二主。
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Of two evils choose the least.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相当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译者应从“形而上”认知文化内涵,从两种文化、语言中能最大可能得到等同的文化信息。
1.套译
即在保留原有喻义的前提下,套用译语比喻来代替源语比喻。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杀鸡取卵);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
2.译意、译味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多时候没有相似的比喻可套用,此时,只有尽可能译意译味,虽丢失原作的文化色彩,但若保留其“神、味”,亦是佳译。例如:The fox preys farther from 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不到黄河不死心(Stick to/Never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等等。
3.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所谓文化缺省(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郭建中,2000)。谚语蕴涵着大量的语符之外的文化信息,特别是那些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等的谚语。如果仅基于语符层面上的翻译,外国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一个有限的文化缺省的信息,或者根本无法解读认知。此时,在微观“形而下”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注释法来达到对文化缺省的补偿。例如:“叶公好龙”,Lord Yeh’s pretentious fondness of dragon,注释:Lord Y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谚语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认知、思维和审美意识。要将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个性的谚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使之最大可能的物质符号化重现,必须充分认识到该语符之外的文化、语言艺术和美学信息,以“形而上”的思维方法论认知其译语和源语的认知,审美上的共性和“形而下”的异性。从谚语和源语读者的心理感受的天平上进行“形而下”的语符重现,“信”于“形”又不唯“形”,在微观操作中重意,重味轻形。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5]曾自立.英语谚语概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包通法.文学翻译中美学信息的解读、比较与转换.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8).
[7]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山穷水尽”“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历史上航海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drinklikeafish(豪饮),tomisstheboat(错失良机)、allatsea(不知所措)。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二)历史典故
从一定角度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赔了夫人又折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其特定内涵,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出自希腊神话),arrowofCupid(丘比特之箭,出自罗马神话)。
(三)习俗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西方人视龙为凶残肆虐之物,应该消灭。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另外,中国人还敬奉天神,如“天经地义”“谢天谢地”“天无绝人之路”等。中国历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诅咒一个人时人们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ThankGod或Godblessyou。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英语中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如fingeronthewall(不祥之兆),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真心行善,不求回报)。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英汉习语并成功地进行英汉习语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英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二、英汉习语互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因此,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用奈达的话说,即是“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另一方面,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主要方法是: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to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纸老虎(papertiger);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waterinabamboobasket)。
直译的好处是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是,如果直译太多或直译不当,则容易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或莫名其妙,甚至引起误会或错误联想。如: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猪八戒倒打一耙(Toputblameonone''''svictim.)“黄河”和“猪八戒”等词汇都含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直译,外国读者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以“功能对等”的方式翻译才能在东西方读者中引起与愿意相符的感受。
(二)直译加解释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和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合适的注解才能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例如aDonJuan(唐璜,意为风流浪子),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纽卡索——英国一产煤中心),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东施效颦(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estroy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
(三)等值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彩。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或感彩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习语翻译就可以采用等值互借法,或称同义习语套用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源语的形象、风格,又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如burntheboat(破釜沉舟);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turnadeafearto(充耳不闻);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
(四)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如askeletoninthecupboard(家丑)、逼上梁山(beforcedtodo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speaking)、毛遂自荐(tovolunteerone''''sservice)。
张玲: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这种方法还适用于那些运用具体、浅显的比喻来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理,且语言生动诙谐的歇后语。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可译为waitandsee,“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译为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
三、结束语
英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英汉习语也不是不可译的。虽然习语翻译特别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信息的习语翻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论文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英汉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和语言特色的不同。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广泛,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习语,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语的形成。对习语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英习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习语,即习惯用语, 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一种语言,习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比研究: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打捞等。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等。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等。
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而“西风”常是贬义词。“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称赞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因此对中英地域差异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2. 习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上。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虽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的水手) 等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此看来,汉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与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了解其文化意象将可能引起误解。可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意象是非常必要的。
3.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习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 历史典故背景
英汉习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喀琉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入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地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
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语“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语 “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这些谚语都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习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习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形似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习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习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习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习语差异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论文集)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 英汉多功能词典 [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1997.
6. 秦秀白.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 [k]. 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现代汉语词典 [k].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