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管理工作计划

建筑管理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7 15:1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管理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建筑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

1、工作压力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将压力理解为个体与所处环境的不相适应由此产生的各类不良生理及心理反应。自压力一词进入社科类领域,就被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门类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广泛研究,因此对压力的定义也各有侧重,主要有压力刺激论,压力反应论,压力主体特征论以及压力交互作用论等几种理论。

2、建筑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压力的起因,也是进行工作压力研究的基础。工作压力源可以集中在工作的物理环境,也可以延伸到物理环境以外的其他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工作压力源会与具体行业特征相联系,具体到建筑行业来讲,建筑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压力。社会公众的认知度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等的质量监督日趋严格,建设规范、施工工艺标准等文件陆续出台,这些因素无一不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加剧了建筑企业员工为适应社会变革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2) 建筑行业压力。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工作环境相对舒适的其他行业,往往员工的工作地点都在建筑项目上,劳动强度较大,户外作业任务较多。并且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男性占绝大多数,员工性别比例不协调,难以形成互补和谐的工作氛围,员工压力难以在内部纾解。

(3) 建筑企业压力。建筑企业性质多样,近几年也常有公司改制、企业兼并、企业变革等等各类战略调整方案出现,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企业人动,造成建筑企业人员流动,岗位稳定性差,加剧了建筑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

(4) 人际关系压力。建筑企业员工背景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员工组成一个建筑项目的团队,若员工个性特征与领导风格相冲突,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上下级矛盾。另外,团队内部也存在竞争压力,加之建筑企业员工不善于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很难避免来自人际关系里的压力。

(5) 家庭生活压力。房贷车贷、子女入学、父母养老、夫妻关系,牵扯到员工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都会造成员工的家庭生活压力。家庭生活压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并会转移到员工的工作中去,因此这也是建筑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二、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综述

1、员工帮助计划的内涵。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Association,EAP)起源于美国,最初用于解决员工酗酒、吸毒和不良药物影响带来的心理障碍[1]。目前对EAP最权威的定义是“企业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服务项目”。EAP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免费提供的短期心理治疗,帮助其处理影响工作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家庭关系问题等,还包括企业咨询诊断、员工培训和健康知识讲座等。EAP通过对员工的辅导、对组织环境的分析,帮助员工解决那些可能会影响他们健康、幸福、绩效和成功的问题,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员工帮助计划的起源与发展。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企业注意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其他药物滥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员工绩效和企业发展,那个时期的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酒精依赖不是疾病问题而是精神或道德问题,于是企业聘请心理学或者精神病学的专家帮助解决这类问题,并成立了职业酒精依赖项目(Occupational Alcoholism Program,OAP),这也是EAP的起源和雏形。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二战后的美国出现了很多的社会变动,员工的酗酒、吸毒、药物滥用等问题依然严重,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精神抑郁、家庭冲突、工作压力、法律纠纷、意外疾病等各类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OAP的服务内容也随之扩大,更加丰富多面。

EAP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逐步扩大帮助解决员工个人问题的范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内容涉及职业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工作生活平衡、裁员心理危机处理、灾害性心理问题干预、人际关系处理、婚恋关系、亲子教育等各个方面,帮助员工从复杂纷繁的个人问题中解脱出来,提高个体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员工压力,维持心理健康水平。

3、建筑企业实施EAP的要点。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为达到最优的成本控制和效果保障,企业可以选择外部EAP专业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在具体服务内容上,可以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 优化工作软环境。工作硬环境是指员工可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物理环境,如办公场地。与之对应的工作软环境指企业的人文氛围,如管理理念、员工关系等。建筑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基本都耗费在工程项目中,鲜有时间坐办公室,可见更多影响员工绩效和投入的是工作软环境。EAP咨询师可以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建筑企业员工对工作氛围和上下级关系中的问题和需求,做好与企业管理者信息对称的纽带,协助员工寻求个人最满意的工作软环境。良好的工作软环境可以使员工身心得以舒展放松,从而减轻压力负担。

(2) 实行差异化服务。建筑企业员工个体特征差异明显,不同个性特点的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舒缓压力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要求EAP服务要针对具体对象提供针对。例如,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建筑企业员工,在心理辅导上要给予不同的引导方向。对学历偏低的员工,可以引导其需求向高层次发展;对高学历的员工,可以帮助其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以便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第2篇

2014年是我县确定的“项目突破和生态创建年”。县住建委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管理”并重,大力推进实施“突破县城”战略,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完善思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更好的服务招商、承载发展、普惠市民,为全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用心谋划,突破项目。

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____年研究确定了10项城建重点项目。其中,商中河综合整治、市民文化体育中心片区建设项目、城区东部排涝沟污染整治由县成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住建委,办公室主任由委领导同志兼任。

商中河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正式吹响自新兴街至污水处理厂全线9.85公里的建设号角,计划总投资1.7亿元,今年重点对富民路至长青路段2公里,南外环至新兴街2.6公里实施综合整治。

市民文化体育中心片区建设项目标志着城市中心城区“两心”布局中旅游文化办公中心的正式启动,整个项目共计投资10亿元(____年投资9000万),项目核心区占地50公顷,包括文化中心、体育场馆、办公服务建筑、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市民广场。今年主要完成征地130亩,搬迁面积9000平方米,完成彩虹路、田园路、府东路道路基础建设、桥梁主体建设及附属管网敷设,开工建设部分公建项目。

城区东部排涝沟污染整治是县委、县政府统筹城市防汛工作,确定实施的环城河美化、亮化工程,投资830万元,治理总长3468米,建成后将成为城市东部市民休闲健身的风景廊道。

集中供热配套工程着手实施,投资2170万元,购置脱硫除尘设备、环保在线检测设备、热计量远程管理系统各1套,换热站自动控制与调节设备15套,进一步提高供暖管理水平。

青年路、兴隆街及商中路节点排水系统提升,投资380万元,将完善商中路与富民路、青年路、银河路3个节点排水系统,改造提升青年路(兴隆街至田园路段)和兴隆街(明辉路至富民路段)排水系统,改造快车道路面5500平方米,铺设管径为1米的雨水管线2530米,砌筑雨水检查井90座、雨水收集井100座。

商中路绿化节点提升工程,进一步亮化、绿化、美化城市发展轴线,计划投资120万元,对今朝绿地、文昌绿地、弘德街节点、316线节点及人民公园进行提升改造,重点进行草坪更新、花灌木栽植及景石安装等,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

宝源街西段、弘德街东延线、新银河路东段完善工程开工,重点配套建设雨水、路灯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实施青年路东段与兴隆街南段综合整治,全长共计990米,对道路快车道进行冷再生及沥青罩面处理,让城市道路更加顺畅,方便市民出行。

依法行政,强化监管。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审批,强化监督检查,大力加强政务环境建设。

不断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完善中心城控规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全面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有力推动城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打好规划基础。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和规划项目跟踪管理制度,严把规划审批关和执行关,工程项目规划监督覆盖率保持100%。定期对在建的建设工程进行跟踪管理,发现违反规划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加强住房和房地产市场管理。不断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房地产行业形势,积极构建分工明确、高效廉洁的管理体系。突出开发资质、商品房预售、预售资金监管、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等关键环节,定期不定期的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巡查,严厉查处和打击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分工明确、高效廉洁的房地产管理体系,完善公开、集中、透明的管理体制,确保房地产开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严格遵照执行《城区绿地养护管理办法》和《城区绿地养护管理考核标准》,对618万平方米园林绿化进行了精心养护。强化绿化工程质量监管,对施工单位管理的园林绿化,针对苗木的成活、补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实行周检查、旬评价、月考核、季 总结制度,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

强化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对21座桥梁、23条(共62公里)城区道路、38个道路标识牌、135公里雨污管线、2420个雨污井盖和2300余杆路灯,每天巡查2次,加大维护维修力度,及时维修、更换、增设雨水检查井和井盖,修补城区道路,确保市政公用设施作用。汛期调研城市防汛,研究制定应对突发状况措施,对易积水、易堵塞、排涝不畅的河道沟渠进行集中清淤,确保城市安全度汛。以“零污染、零差错、全面提升、争创一流”为目标,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附属管网泵站安全运行,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100%。不断加强燃气安全宣传和监督检查,培训燃气管理人员,发放安全用气明白纸,确保供气和用气安全平稳。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管理;实践应用

Abstract: in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fter two basic concept, this paper wi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the building's entire process in strategy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management;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在建筑行业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怎样把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建筑管理中去,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管理的常规应用

信息技术管理,其基本定义为企业应用合理有效的办法,对管理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加工、储存,并用以帮助企业进行发展决策的管理。在当代,信息技术管理主要指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单就建筑施工管理来讲,不但要解决需不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极大进展,硬件设施在存储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使其普及变为可能与必然,而软件开发的进展让这种可能与必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信息的沟通及处理与计算机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经济一体化管理,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网络让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极大变化,而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信息系统来明确建筑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可以让业务工作实现顺利交接与进展,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尤其是提升合作水平。伴随市场的成熟,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化工作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给发展建筑行业指明了方向。那些与建筑单位自身管理方向相一致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是很容易为市场所接受的,它可以给建筑管理提供研究与发展的系统支撑。

二、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

建筑信息管理指经由各系统、各工种、各数据的科学管理,让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有效方便地实现搜集、储存与应用。当前,信息技术管理不断产生与发展新型产品,对建筑企业自身既是一种激励,也是无形的挑战,如果建筑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潮流,及时采纳与应用新型信息技术管理,就极容易被同行业的其余企业所赶超,进而有遭到淘汰的危险。为应对这种挑战,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建筑管理信息技术对外发包的办法,而外包这种形式,其关键是要对系统进行理性分析,掌握合理的节奏与齿度,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外包,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而哪些只能在企业内部运行,以保证工作的便捷性与商业机密的可操控性。

在建筑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很多,而工作效率始终上不去的落后局面,充分利用起计算机的大存储量、快传送,实现高质量、准确、快速的自动化建筑管理工程应用,树立起建筑行业在管理上的先进性、自动化、规范化、现代化办公形象与办公意识。而在硬件配备上,应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的工作素质与先进思维,让其有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态度,管理办公条件进行全面改善,为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我们明确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后,还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注意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海量的数据筛选处理,在其中找出创新动机,实现构想方案的最优化。第二是信息技术要同建筑业务作紧密的融合,让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优势转化为建筑企业在业务中的优势。第三是建筑管理信息化讲求的是团队协作,而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化软件应当把这种优势继续传承下来,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时,要逐渐培养以建筑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标尺、以集体协作为半径的工作队伍。

三、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认识与核心技术

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上网查资料,收邮件。而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监控、流程协调、业务管理、资源统筹上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实测工程成本、工程变化、提出工程预警等方面,很多企业也均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各企业水平不一致,差距比较大

因为思想意识与经济实力的区别,一些效益好、规模大的建筑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较高,而经济效益一般,规模小的企业受到思维的局限与经济实力的制约,不愿意花精力与物资返岗入到信息技术中来。

(三)志门的软件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发

从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来看,还很缺少专门的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同国外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外进口的软件又同我们国家的实际建筑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有效利用。

四、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型建筑管理同计算机技术、建筑管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都有着紧密联系,它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众多地产商的重要发展手段,一些相对比较特殊的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建筑自身的智能化,比如珠海机场、北京的名人广场、还有位于深圳的罗湖商业中心等。而上海金贸大厦、人民银行总部等建筑,更是智能化建筑的经典。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一千五座智能型建筑。

建筑管理扩而广之,则是城市管理。数字城市综合运用到了网络、虚拟仿真、多媒体、GIS、遥测、遥感等多项技术,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机制完成信息化自动搜集,并实施监测管理的动态化,与辅助决策的技术化。为了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建设部业已充实调整了组织机构,制定印发出了新的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要点以及数字化城市工程等两项规范。当前,用更为先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武装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的工作系统,应当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以两方面的工作来保证建筑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要在硬件和软件上一起下功夫。如果单纯注意建设系统硬件、门户改造,只在建筑企业管理标志物上下功夫,那就会走入到错误的发展道路上去。我们在注意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开发与人员素质调整。为了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我国建设部已经作出调整、优化提升了建设部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能,制定了建设领域工作信息基本要点。 数字化城市工程已纳入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中。当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企业管理信息规范系统,摆在第一位的应当是实效性。

我们了解到,推进建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本身也是对建筑自身的一种功能性改造,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然过程,这说明了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这其中,进度控制的重要性需要着重说明,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关键工作的工作进展情况,各项目的制约关系情况等,再以网络技术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编制出更为合理的次一步骤进度工作计划。从资源分配、材料预算、人工设备清单等角度导入数据,生成系统而又可以细化的实施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总结:

信息技术业已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费用结算、工期进度等多方面,而管理的不完善仍是我们当前急需改善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引进、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要积极进行探索研究,才能把建筑管理信息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少勇.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8(4)

[2] 刘红生.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N].赤峰学院学报,2007(12)

[3]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

第4篇

1.1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面临最为突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管理体制不完善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在国内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纯粹以节省开支为目的,采用减少工程部门管理人员的薪资,裁员的方式,致使工程管理人员缺少。却忽视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工程部门人员身兼数职成为了普遍现象,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项目管理工作问题时有发生,却长期得不到解决,管理质量得不到保障,而其根本性因素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长此以往,相关管理工作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管理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1.2忽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不仅它体现在建筑行业上,还运用到电力、水利、能源等,而建筑工程企业面临全新发展的机会。从深层次上来说,管理工作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在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发展计划的有效制定。然而,一些建筑企业,没有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一味承接建筑项目,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全面性认识,这也是管理过程中问题频繁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工程质量低且建设和成本相对以前较高。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的收益和工程进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建筑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工程管理引起高度重视,全面认识管理混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3没有对工程核算引起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核算工作也见解影响着建筑企业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部分中标建设企业在获得招标后筹建阶段,一味执行工程建筑计划和保障工程施工进度,没有充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要保证工程进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而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建设的核算工作,工作核算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长此以往,直接作用于整个工程的完成效率和建设效益。而其根本性原因是没有对工程核算引起高度重视。

1.4忽视工程质量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加剧各建筑行业的竞争,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只有正确审视自身各方面因素,才能够筹集更多资金,来吸引更多的项目投资者。其中不乏,部分企业与其它建筑企业进行竞争,事前承诺缩短施工周期,加快工程进度。这种只注重片面的做法,应当以工程质量为前提条件,才能够全面掌握工程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建筑质量不合格,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未来发展,也危害整个建筑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安全。建筑企业只有充分审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工程质量管理为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质量,而不应纯粹的以施工进度或者施工周期为目的,最终才能够服务于企业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2.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必须找出行之有效的方式与方法。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从整体升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完善承包工作中各项工作制度,必须强调以实际情况为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应当对企业内部和建设项目等加强管理,这样有利于发现其内在潜力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建筑企业献言献策。从深层次上来说,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其作用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也能够实现规范建筑企业承包工程项目这一目的。再者,在费用支出管理方面,应该充分依照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对费用支出详细记录,才能够准确掌握各项费用的支出,为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发展计划奠定基础,当然这些都应当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前提条件。

2.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建筑工程企业水平的提升需要以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为依据。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形式,传统建筑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以全新的理念来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突破原有思想的束缚。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全面认识和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的思想基础之上,结合企业优势,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最终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实现质的飞跃。

2.3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之前,其重要性因素是把握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的高低与原材料有直接关系,必须使用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原材料或者对原材料进行招标等形式确定材料的质量,与此同时也不能够携带材料的验收工作。根据企业预期制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验收制度也就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再者,对以往容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加强监督并对其重点检查。当然也要确保主体结构的质量。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这些方面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才能够根本性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其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也奠定条件。

(1)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控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建筑安全管理过程贯穿着建筑项目由施工到竣工的始终,其以一个动态的形式存在,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这个环节中,安全是第一要素,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联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有其自身体现的迫切性。只有充分明确安全职责,尤其是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责任心强、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来担起安全管理的重担。

(2)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全面把握建筑工程施工控制,能够实时了解施工进度,对其存在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同时也是承保方能够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的前提条件,也是顺利验收和完成建设目标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预先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列入到计划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 问题 措施

工程建设管理是指以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各项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管理工作。积极且有效地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功能,能够使工程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更易实现,对提高项目建设整体质量而言也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针对当前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施工管理者积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对各类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能够更加的稳定与有效。具体分析如下:

1 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施工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当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整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知识水平,特别是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施工安全的经验掌握不足,安全意识比较单薄,专业技术落实力度不够,再加上施工方缺乏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责任培养工作,因此导致安全建筑管理停留在表面,缺乏强制性的监督措施。

第二,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建筑材料的不合格同样是造成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整体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工程建设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旦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则将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第三,过分重视施工进度,轻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均是施工管理所需要关注的内容,两者之间如何平衡是值得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当前,为了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水平,更多的将进度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部分施工顺序不合理的颠倒,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衔接处理不当,最终诱发大量的施工质量问题。

第四,安全管理困难重重:一方面,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还比较单薄,多工种同步视同条件下危险系数较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民工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责任意识不佳,导致施工活动中的安全风险相当大。

2 解决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措施

第一,需要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当中,质量监督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当前,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执法力度不严,导致质量问题屡禁不止,恶性事件的发生率长期居高不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安全事故的产生,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就需要施工技术负责人做好对整个项目质量的负责工作,对业主方以及设计方的意图进行充分评估,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展开现场施工功作业。同时,技术负责人员还需要在责任范围内,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以便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了解,以达到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安全性的目的。

第二,需要重视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施工双方前期所签订的合同文件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最主要依据,其质量体现在包括工艺、材质、以及维护保养在内的多个方面当中。特别是在对关键工序或重要单元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及时解决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下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同时,进场材料,特别是保管时间较长的材料需要定期对其质量进行抽查,认真对待因管理问题而造成的施工质量不当问题,并积极处理,以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三,需要重做好对施工工序的验收工作:在施工作业开展前,需要由工程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标准化的质控标准与工作计划,在施工实施中,严格按照该质控标准对工序质量进行全面 检验与控制。同时,施工方还需要做好自检工作,配合监督单位的抽检,以达到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通过质量检验的方式,对于不符合质控标准的部分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加强管理力度的方式,确保施工管理的透明性。只有在上道施工工序完全验收合格后,方能够进入对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中。以此种方式,能够使施工工序的整体质量更加的理想,避免片面追求施工进度而对项目建设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四,需要做好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基层员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上普遍低下的问题,需要施工方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解决农民工安全教育质量不佳的问题。其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现场绩效考核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制度,并将其与员工薪酬挂钩,以提高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力度。

3 结束语

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对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内容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施工管理者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展开管理工作,使管理的效果能够更加的理想。同时,还需要以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创新,以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更加的长远与有效。

参考文献:

[1] 冯玉,宋岩飞.浅谈项目成本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4):276-277.

第6篇

关键字:质量监督;模式;问题;对策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lso a rapid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have been expan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e rol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Key words: quality of supervision; mod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一、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还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百年大计。”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对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

1、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督。

2、制定质量监督工作方案,质量监督工程师对负责监督的工程项目,依据工程建设项目各方责任主体 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的特点 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及有关文件等,编制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3、抽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质量行为,核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或资格,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有关质量文件、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

4、检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抽查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抽查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并辅以科学的检测手段,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

5、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重点对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列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6、组织或者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定期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7、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三、当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立法不完善

目前,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程等,为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了一些主要的依据。然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并不太强,且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许多条款在语言的表达上不够具体和明确,有的条款侧重政策性,但可操作性差,有的条款没有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制定,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对整个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进程形成一定的困扰。

2、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执法方面的问题

在立法工作中,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诸多不足,相关实施细则也并不完善,导致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执法方面遇到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结合当前建筑市场还没有达到有秩序的进行,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差,从业企业及个人执业能力、诚信度、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使得目前在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现象仍然存在。

3、监督质量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问题

从1984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决定在全国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史了。在此期间,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并不绝对,还有少量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然存在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设备相对滞后以及勤政约束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4、社会对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存在着误解

社会各界容易把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于一般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质量监督机构问责,造成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谁监督,谁负责”的现象,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

四、针对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立法建设

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才能有效地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建筑法》等的法律法规,建筑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的实施办法,提高建筑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层次,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规范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做到对参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据可依。

2、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力度

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一定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全面推广监督检测手段等。建筑工程质量工作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所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在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时应认清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改革在我国面临的紧迫性,探索监督体制改革思路与对策,更好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应给与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工程建设尤其是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严格履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转变质量监督方式

随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规定再次明确参建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是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不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重点对工程的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抽查,基本明确了监督管理的内容,监督的方式是抽查监督,而不是所有部位、所有行为的监督。改进监督方法,应以抽查监督为导向,避免大、全、模糊,应根据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质量监督工作实际随机进行抽、巡查。实行垂直及交叉抽、巡查,检查人员不固定,部位不固定,以点盖面高效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没有高素质的质量监督队伍,就很难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多使用各种仪器做参考,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对有怀疑和认为有必要的部位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用数据说话,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做到科学公正。

5、做好宣传

定期监督工作动态,与新闻媒体建立联系,做好普法宣传,明确参建的建设单位等是责任主体不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和主要责任人姓名”的规定,引导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

同时,对工程建设的违法违规企业、个人、事实情况进行通报,增强质量监督的震慑力,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6、做好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最后,重点做好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把竣工验收关,重点对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和未经监督验收的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五、结语

质量建设是建筑工程的永恒主题。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监督质量管理需要与建筑业的发展实现同步,当前的质量监督质量管理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进步,应结合新形势,加强质量监督建设,加以改革和创新,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

[2] 黄彤军.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圈,2007.

第7篇

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一二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30%以上;三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20%以上。

2、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30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3、杜绝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淘汰的吊车。

4、死亡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5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

2005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5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四、加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办法

拟于2005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多发事故和突出问题

2005年专项整治的重点在制度建设,完善建立安全技术方案论证,在严格执行标准和技术方案,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做文章,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是强调各方责任的落实,重点落实审批、验收、检查等责任制度。二是看有没有方案,对土石方开挖、深基坑支护、地下暗挖工程、降水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超重吊装、脚手架工程等技术方案是否有论证、审查,论证审查的技术方案不得擅自随意变动。三是施工、监理严格验收检查,特别是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上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标准规范的落实。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项目管理

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体制存在着许多不足,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不断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监理需要转变为工程项目管理,这也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建筑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管理单位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从满足和超过项目业主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在工期、投资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使业主获得最大效益。 项目管理主要有下列工作:第一,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工作过程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是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和期望的。 其主要过程是:收集各方面信息制定汇总成一份连贯、一致的计划书,通过规定的工作实施计划,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第二,质量管理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以提高各相关单位、人员满足质量标准的信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第三,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及目标确定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必须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细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或人。 确定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标准。 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综合管理部门及时收集信息,分析、调整、控制,以各子项目的目标实现保证总体目标实现。第四,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可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确认过程所需时间、制定进度计划,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绝不能仅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工程项目的全部条件的进度。 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能源介质供应,生产人员、技术、物资准备等等。第五,投资控制及费用管理根据资源需用计划及价格测算所需资金,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分配到各单项工程和各项工作之中。 从工程项目设计开始就应严格控制,限额设计,通过控制设计变更和减少承包商的索赔,达到投资控制的目标。

2、建筑工程监理的不足

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进程,是一个从局限到扩展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在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但是随着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建筑市场国际化、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建设监理企业原有的工程监理服务水平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业主多样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需求,自身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需要相关各方加以转变和改进。第一,我国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狭窄,不能有效保证项目的全过程实施。我国工程监理服务建设的初衷是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现阶段的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大多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方面,而对于前期勘察和设计阶段的监理任务却很少涉及。而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对整个项目质量和成本的保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我国的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在执行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强制的监理行为,这都使得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十分狭窄,不能有效的保证项目的全过程实施。第二,存在工程监理认识误区。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是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体制和机制不配套,监理的三控的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以质量监理为主。有些单位甚至认为,聘请监理工程师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政策。前期监理的缺失使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如今的工程监理是属于施工队伍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与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有很大差距,而且工程监理企业中,专业监理人员的数量和量远远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第三,工程监理企业取费标准不规范,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工程监理制度在中国实行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但是工程监理企业的取费标准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很低,并且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恶劣行为。由于目前的一些工程监理业务没有完全推向整个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垄断行为,因而有些工程监理企业通过低价竞标的方式来取得工程项目的监理服务,以获取利润。这就造成了 1^理企业以中低价承揽工程项目,并且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来拉拢客户的恶劣行径,为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第四,工程监理缺少高水平人才。自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以来,监理费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低价竞标更是压低了工程监理费,有的项目工程监理费甚至未达到标准费用的 1/3。过低的监理费对工程监理行业和监理人员素质造成了不良影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和管理能力强的人才都不愿意从事监理行业。部分高水平人才即使愿意从事这一行业,也可能会因监理企业无力常年聘用而成为临时工,只是在有项目需要时被聘用,一旦项目完成就不再被需要。

3、分析建筑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区别

3.l 监理企业政策不符合监理制度施行的原义

监理制度的推行本意是改革原有建设管理模式, 推行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在计划经济影响十分顽固的15年里,项目法人不肯将投资、进度、合同管理放权给监理人,既然法规规定必须请监理,只有质量管理一项了。由此形成了对质量工作“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的定式。之后的一系列管理条例、文件都十分突出监理对质量负责。

3.2 监理企业的项目管理与真正意义上的有一定差距

目前监理企业良莠不齐,有挂靠的,有出租资质的,有低价抢业务的,也有视监理工程为儿戏的。这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因而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凡大型工业项目,业主方也都要组织一套班子来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高智能人才进监理公司无法发挥作用。长此以往,除少数有实力的监理公司外,将被社会所淘汰。

3.3政府管理部门把工程项目管理分成条块

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在体制改革中已有很大突破,但各自站在不同角度了一系列规章, 硬是把一个工程项目管理肢解成一块块。如:资质管理规定使监理企业无所适从,没有业绩不增项,没有资质不准越级,那么到底鸡和蛋是什么关系?一个大型工程项目要涉及各种资质。 只能有一项资质承接一业监理,所谓甲级资质可跨行业往往行不通。

4、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监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工程监理需要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进行转变,这样可以使企业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学冬,从百年大计看当前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