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6:2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印刷工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陈广学,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杞县,1983年本科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地图制图与印刷专业。后又分别在西北大学和郑州信息工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02至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陈广学便开始从事地图制版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他所参与完成的地图彩色缩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首创感光撕膜片的单浴冲洗方法,使中国在这个领域上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寒风刺骨的冬日,他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测绘着每一寸土地;酷热炎炎的夏天,他关在闷热的研究室里,细数着枯燥的数据。但对他而言,寒风吹响了他前进的号角,烈日照耀着他前进的道路,陈广学深知自己掌握的数据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他自己所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当年地图制版工艺变革的推手,首次发现并提出单浴冲洗中的超加和作用机理,研制成功的“GS-II型正性重氮感光撕膜片”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而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先驱。
作为第一发明人,陈广学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专利授权3项;主持完成“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地图数字成像印刷系统”、“多功能无银胶片自动冲洗设备”、“异同像混用重氮复制胶片”等十多项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
华丽转变 创建印刷专业
2008年,陈广学以特聘教授身份调入华南理工大学,担任轻化工程系主任,负责“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的创办。开始了他传奇的行业转变之路。
陈广学认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必需要在学生培养和专业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才能在学校站得住脚跟。他将专业定位在培养从事产品包装印刷装潢和纸品研究与开发、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输送可造之才。
他详细制定新专业“印刷与包装工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他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色彩学、印刷材料及印刷适性、制版工艺原理、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图像处理、数字印刷技术等专业内容,还要懂得计算机排版技术、包装工艺等技术。
陈广学非常重视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新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谋划了在印刷包装及复合材料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到相关院校、研究机构、设计院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等工作,或到国内外经营制浆造纸及印刷包装材料与机械设备的公司从事经贸等就业之路。
陈广学教授主持完成“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筹备和申报工作,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正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个新的专业。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化工程系,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潜心专研 深掘印刷科技
在主持轻化工程系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广学还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调入华南理工以后,他先后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研究”、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挥轻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体系”等课题研究。
在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围绕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被EI检索的论文就有20多篇。2011年,他的《基于高保真颜色再现的色域拓展方法研究》刊登在《包装学报》。陈广学等人针对高保真颜色再现的需要,研究了多种拓展目标色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于新显示技术的色域映射方法、改善纸张表面性能和采用多种数字印刷纸张、采用超过四色的高保真印刷方式等。
陈广学等对多种扩大目标色域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影响目标色域拓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软件方法与采用硬件方法对色域拓展的机理和效果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根据高保真颜色再现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拓展目标色域。对于基于新的技术的色域拓展,通过新的映射算法,能够实现色彩在不同标准下的转换,并能够充分利用目标色域的全部色彩空间;对于基本高保真数字印刷输出的色域拓展,可采用纸张、油墨、加网方式和设备等的综合方法,提高颜色再现的效果。
陈广学等人的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色域拓展的新方法,使颜色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陈广学还主持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2011年,陈广学等发表其课题研究成果《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在文中,陈广学先介绍了水性油墨的基本成份和特性,并通过水性油墨与常规溶剂型油墨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优势以及在未来包装印刷发展中的地位。
文章着重分析了凹印水性油墨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其在使用性能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着色力、附着牢度以及光泽度等方面,甚至超过了溶剂型油墨的性能。而且,水性油墨本身是一种环保型油墨,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但是它依然存在油墨干燥速度慢,干燥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文章最后总结,水性油墨的开发符合市场要求,也能适应市场要求。他认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在印刷材料上必然需要环保型的凹印水性油墨。
凝聚团队 重产学研合作
通过调研,陈广学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印刷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数码印刷飞速发展,并以其高效节能、可变数据等特点成为印刷行业的大热门。他认为,传统印刷有十多个环节,只能大量印刷,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而数码印刷只要输出数据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输出数据和数量灵活多变,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今数码印刷的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垄断,以致国内90%的数字印刷机都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虽然国内有少数拥有数字印刷自主研发设备的公司,但是国内数字印刷行业的研究人才依然紧缺。
关键词:书籍;五感;设计;影响;推动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99-02
一、引 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2年4月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的调查成果。调查结果显示,在2012年间,数字化阅读率呈快速增长的势头: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结果同时指出,七成以上的国民仍然偏好纸质读物阅读。更令人惊喜的是,有11.8%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
必须承认电子书对人类的阅读习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纸质书所拥有的那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是无法被电子书所取代的。在很大程度上,阅读并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一本装帧精美、制作考究的书籍,会给人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不同层面上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而这都是电子书所无法给与的。书籍设计者能否准确地把握上述“五感”,进而在书籍的设计、制作中融会贯通,将对读者在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取舍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正如著名书籍设计家汉斯・彼得・维尔堡指出:“一本书籍的贵重感不仅由它的精神价值,不仅由它讲究的设计,而且也由人们的感觉来表示。”
二、书籍五感的由来
书籍五感最早由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先生提出,他说:“书籍五感是设计思考的启始。”即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再简单地为了设计而设计,书籍被设计者从各个角度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质感。在国内,图书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对“书籍五感”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实践。正如他在《翻开――当代中国图书设计》中提到:一本书应当是体现和谐对比之美的,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五感之阅读的舞台。
书籍五感理论从最初提出到今天被图书设计界所公认,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关于这一理论的理论研究仍稍显不足,但是在图书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应用,为图书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养分。
三、书籍五感的不同体验
读者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与图书进行交流沟通、产生互动的过程。即,书籍并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信息的载体,更是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方面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有感情的静物”。以下,对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感所带来的不同体验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视感
就外形而言,书籍是印刷后的纸张或者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机六边体。它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以某种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刺激读者的视觉。而这种设计形式早已不是那种以绘画式的封面和永远不变的正文版面为基本点的装帧所能涵盖的。
正如吕敬人先生所言:书籍设计应该是包含着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各级文字、图像、饰纹、空白、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三次元的有条理的再现。书籍的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设计者从封面、书脊、内文版式等各个方面入手,层层深入,引导读者以连续流畅的视觉流动性进入阅读习惯。在视觉流的构建中,图书设计者一方面需要注重“虚实结合”,处理好“虚与实”、“实与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形神结合”,处理好书籍外形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听感
翻书的过程中是会有声音的。杉浦康平先生在《从“装帧”到“图书设计”》一文中提出,“翻动书页,纸张会发出声音。字典纸的响声是哗啦哗啦的尖声,而中国古代的宣纸如同积雪发出一种微弱的沙沙声。可以发现各种书籍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用书甚至可以演奏出音乐。” 当今时代,各类企业对心理声学均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保时捷汽车的制造商投入了5%的研发成本到新品引擎声的声学设计中。而另一项调查证明,当听到开启弗伦斯堡―比尔森啤酒瓶所发出的“嘭”的一声时,40%的男性都会感到口渴难耐。
翻书的声音同样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书籍设计者完全可以通过对纸张类别、克数、开本、油墨的控制使书本在翻动时发出符合阅读者心理的声音。吕敬人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真正的聆听是心灵能读出书中的声音――作者的心声。书籍设计者真正领悟书籍的内容,进而对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帮助读者达到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倾听作者的心声。
(三)嗅感
书籍是会有气味的,这种气味可能是纸张的气味,也可能是油墨等印刷材料的气味。“书香”的说法自古即有,目前普遍公认的说法是:古人为了防止书籍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用樟木制成书箱来存放书籍;或用樟木片、芸香草放在书籍的间隙中。久而久之,当书的主人打开书箱、翻阅书籍时,就会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但是,这种独特的香味是否给读者带来了某种特殊的阅读体验,进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化学的芳香分子能够唤起人类大脑的反应,这主要是由于嗅觉器官鼻子和大脑海马区的共同作用。随着印刷工艺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印刷油墨中会添加安全的芳香剂,制成芳香油墨,这样印刷出来的书籍会发出有不同的香味,可供选择的香味有水果、花草、食品等。目前,在儿童书籍的印刷中,上述芳香油墨得到了广泛使用,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但是,在除了上述书香气外,在书中还有另外一种需要读者去用心感受的香气。也就是说,完美的书籍设计和内容转化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气味,向读者传递。这种气味使读者超越了上述可以描述的香气,达到了精神世界的更高一个层次,使读者得到了更大的精神满足。
(四)触感
触觉是人体除了视觉外,第二敏锐的感觉。读者的触觉被书的大小、轻重、材料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着。材料的使用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它是书籍物质形态的承载体,并以自身的质感表达出强烈的倾向性,诱导读者对图书产生深刻的印象。
当今时代,随着印刷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印刷材料的更新换代,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设计中去,UV、覆膜、烫印、磨砂、镂空等等,可谓是日新月异。在书籍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材料与工艺技术的美感,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给读者以最美好的触觉体验。当然,激发读者触觉的最高境界决不仅仅是读者拿在手中的书籍的感觉,它更是一种印象与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并产生共鸣。
(五)味觉
按照欧美完形心理学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单个知觉体验的产生,可以直接导致其他的知觉体验。就如看见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嗅到菜肴所散发出的气味时,食客即使没有真正去品尝,也会在心理上对菜肴的味觉做出判断和感受。具体到书本的设计来说,读者在体验上述四感的过程,同样可以在味觉上产生相关的反映。
但是,这里的味觉更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一种品位感。它既是对书中内容的品味,也是对书籍设计理念的品味,品味书籍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等等不同的精神元素。正如杉浦康平先生所言“多元与凝聚,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都不要独舍一端,明白融合的要义,而产生出更具涵义的艺术张力”。一本好书,一定是在上述四感的基础上,升华到让心灵得到陶冶的“品味”的雅境。
四、书籍五感与纸质书的发展前景
显然,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感对书籍设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图书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以偏概全,对其中的“某几感”给与了过高的关注,而忽视了“书籍五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随着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品味的不断提升,能够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将是书籍设计者所关注的核心。
不可否认,当今时代,人类的阅读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电子阅读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但是,书籍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方面给人类带来的愉悦体验,并不是电子书所能够给与的。只要书籍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理念创新,坚持从书籍内容出发,就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读者心理的好书,发挥电子书所无法取代的作用。但是,那些仅有好的材料和工艺,但缺乏整体设计构想的书籍,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其四者,才能为良。”
参考文献:
[1] 李婕.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2011(6).
[2] 黄彦.多元化阅读格局下的纸质书籍设计的策略[J].中国出版,2012(12).
[3] 刘高磊等.汉字字体的演变与印刷术的发展[J].美与时代(中),2010(8).
[4] 潘群.书籍装帧设计美感建构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J].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选最佳论文,201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校;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02―02
一、中国包装设计教育现状
1. 中国现阶段高校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规模
据教育部2008年统计,全国有近900所高校开设艺术类专业(目前还有所增加),在校生113万人,占文科类在校生10%,其中包装专业和艺术设计学科接受包装设计教育的在校生20多万人,每年要有2万左右毕业生走向社会,而从事包装设计人才只占毕业生的极少数。另从中国包装联合会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70多所大学设有包装专科,每年培养包装专科毕业生约3500人。以上数据表明,高校培养的包装设计专门人才,仅从规模上讲还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2. 中国现阶段高校包装设计人才培养形式
由于包装设计具有较独立的学科特点和行业特点,目前国内高校在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可分为三个层面、两种类型的专业教育。三个层面即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国内一些高校有独立设置的包装专业或方向,有三年制,也有四年制的,其中含有包装工程、包装设计等方向,有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可称其为“包装专业型”教育;另一类是大部分高校在相关专业中开设包装设计课程,有一定的辅助课程支撑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可称其为“包装专业课程型”教育。
3. 中国现阶段高校包装设计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各高校包装设计专业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教学成果和创作成果突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艺术设计等专业转行而来,一部分人并没有经过包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缺少包装设计行业实践经验。还有部分学校出于增强实践教学或临时补充教学空位,聘请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担当课程,设计师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又缺乏教学经验,这种现状势必造成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先天不足。
4. 教学与实践脱节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现阶段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条件等多种因素所限,一些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训练仅限于“纸上谈兵、照猫画虎”的教学形式,未能形成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模式。学生不能直接深入地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发展规模、生产状况、产品生产决策过程、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理念及市场营销、消费心理、购买力、区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导致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和接受相关培训。
5. 艺术类专业发展过热,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良莠不齐
这一状况突出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基于学科分布的考虑,在办学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拓展艺术学科,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艺术类专业在一些高校游离于学科主体,只图表面充其数,但实际不投入或投入不足,专业教学处于维持状况;三是由于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专业知识老化,使得一部分毕业生走向社会凸显“营养不良”;四是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不利于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创新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所谓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对包装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亦是对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并能够产生创新成果的包装设计专门人才。
1. 整合优化专业教学课程
包装设计具有既独立又交叉的学科特点,不论是“包装专业型”教育还是“包装专业课程型”教育,都应该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为着眼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的应用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为目标定位,并基于国际、当代和未来人才的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构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首先应考虑的是构筑综合知识体系,搭建课程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课程资源。包装设计课程体系应围绕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课程平台构建:一是文化公共课课程平台,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理论等人文学科;二是专业基础课课程平台,包括造型基础、设计表现技法等;三是设计基础课课程平台,包括形态构成、设计基础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四是专业设计课课程平台,中外文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印刷工艺、书籍设计、包装工程、商标与标志设计、摄影基础、广告摄影、企业和机构视觉形象设计等;五是综合选修课课程平台,包括绘画、雕塑、美学、建筑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六是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包括市场调研、包装机械、印刷工艺、包装材料、包装流通等;七是社会实践与创新设计训练平台,包括课题项目训练、顶岗训练、学科竞赛、社会招标等。以上各个平台既有层次之分又有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交互的课程体系,并以提高课程质量为原则,培养高素质的包装设计创新人才。
2. 改革实践教学,引人工作室模式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实施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学成果。教学工作室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训地,工作室可以将社会项目、科研课题以教学实训和社会服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可以说工作室是课堂的延伸,是教学的拓展,是通往社会的桥梁,是项目实践的平台,是学生观念、意识、能力提高的途径。因此,在实践环节设置上引人工作室式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它比传统的实践教学拥有更多的自和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
3. 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实战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学实践是提升教学应用的必然环节,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是理论与应用的桥梁,实践是使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达成共识的必由之路,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安排学生到企业、设计实务部门顶岗实习,将靶场变为战场,将虚拟变为现实,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年级引人不同难度的实际项目进行训练,以应用性课题,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产生创新成果,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使追求创新成为自觉行为。
4. 强化毕业设计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
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学生成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毕业设计既是检验教学最后一关,也是通往社会的第一关,既是升华,也是融入。目前,一些学校的毕业设计质量有下滑的趋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受学生就业的冲击,学生心神不定,学校管理不到位,任由学生支配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时间,使学校最后一道质量关口垮塌了。因此,把握与监控好毕业设计这道关口,加强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升华,使学生顺利地过渡与转换到准工作人员。
三、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包装设计创新
创新要素在经济、技术、社会学、建筑学以及文化艺术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并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力不断增强。包装设计创新是经济的需要,是文化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石万鹏先生在2010年世界包装大会上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深化创新与合作将作为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动力。把创新包装和创意包装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强调创意包装,即要大力培养和壮大优秀的包装设计队伍,充分发挥包装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人为本,把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
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包装设计创新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能等诸要素的有机整体,绝不能割裂开来。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包装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训练,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加强实践,勤于动手动脑,加大创新实验,产生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创新人才也需要通过多方资源的投入和相关机制的设置,在课外进行兴趣激励、技能培养与项目锻炼,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育人环境。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树立适应新时期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出持续、和谐的包装产业创新生态链,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益于未来的包装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体制剂 药用塑料瓶 包装设计 患者体验
检 索:.cn
Abstract :The author aims at the design status of solid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plastic bottles in the market recently. There are three shortcomings in it:1.the homogenization of phialophora type 2. visual design elements no plentiful 3.The use is not convenient. The author research from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HYPERLINK "http:///ergonomic" \t "_blank" ergonomics and HYPERLINK "http:///design%20psychology" design psychology.Then summarize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id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plastic bottles: 1.safe 2. (no) accessibility designs 3.increase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Keywords :Solid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Plastic Bottles, Package Design, Humanization
Internet :.cn
包装设计服务于人,它需在保护商品的同时给使用者带来最大的方便,尤其是药品的包装,它所面对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病患者,他们更需要方便快捷的、温馨体贴的设计来方便使用及安抚情绪,从而对康复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本文针对药品包装的一种形式――药用塑料瓶中的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展开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患者体验的角度提出一些构想,希望对该瓶的设计起到一点方向性的帮助。
一、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定义及适用范围
药用塑料瓶是通过注射――吹塑工艺成型用来盛装各类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的一种塑料瓶。它密闭性能优良,能对所装药物起到有效期内安全屏蔽保护作用。[1]据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要消耗掉超过100亿只药用塑料瓶。药用塑料瓶已经成为了医药包装行业创新发展的标志,不断有新型材料的药用塑料瓶成功上市。并且,全球对药用塑料瓶包装的需求量将以每年百分之四点三的速度递增。其中中国由于迅速扩大的药物生产能力,其药用塑料瓶包装增长速度位居首位。[2]
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是专指装载包装固体制剂的药用塑料瓶,固体制剂包括片剂、散剂、胶囊、滴丸剂等,由于散剂的特殊性多用薄膜直接包装故不在此篇论文的讨论内容内。
二、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设计现状
药用塑料瓶在针对固体制剂的包装上具有很大优势,质轻、耐用、阻隔性好、易成型、形状多变、成本低廉、一次成型后可不经清洗烘干既可直接用于药品包装,恰恰迎合了药品对包装的需求:防潮、抗震、防腐蚀等等,这正是在药品包装发展史中塑料瓶取代玻璃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目前市面上固体制剂的另外一种包装形式――泡罩包装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步增加大有赶超塑料瓶的趋势,这与药用塑料瓶设计中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可见在保证其功能不丢失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一)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设计的共性和差异
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通常选用聚酯为主要原料,药用聚酯原料的特性用于瓶体吹塑的聚酯(PET)原料为饱合线性热塑性聚酯,主要应用机能指标为:特性粘度(IV)应控制在70~85ml/g,使吹塑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与透明性。大多药用塑料瓶瓶体的形状、颜色、质感包括打开方式都比较相似,瓶体形状多为圆柱体,颜色多为白色,瓶身光滑质地,螺纹盖和扭开盖等都得到了应用。瓶身视觉设计比较简单,多为一些文字和关联性不强的图形的拼凑。在差异方面,有的药品会根据自身需要和方便患者使用选用方形或椭圆形的瓶体,对于一些对遮光要求不同的药品,塑料瓶的颜色及厚度会有一定区别。
(二)药用塑料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瓶型同质化
通常来说,药品的包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药物的安全是药品包装首要考虑和着重强调的,从而使得瓶型的造型设计被忽视导致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瓶型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谷维素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的培菲康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以及三株中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六味地黄丸这三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不同药效的药物都使用了圆柱体的药用塑料瓶,除了体积大小有区分外,其余都几乎同出一辙,并没有根据自身药物的特殊性而设计出方便患者使用并能体现药物特点的瓶型。
药瓶的体积与形状决定了受众持握药瓶时的使用感受,同质化的设计降低了该感受。对于圆柱体的药用塑料瓶,当其横截面直径过大或过小就会导致患者持握时的稳定感及舒适度下降,通常只有使其横截面直径大致大于等于人手围合直径的48%到110%左右,才可产生最舒适的持握感受并保证药瓶在手中的稳定性。(图1)。鉴于目前市场上药品的规格来看,过大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可是有很多小体积药瓶包装的药物如培菲康牌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云鹏牌的谷维素片的药瓶的横截面直径都小于手围合直径的48%,这个是由药品的大小和数量决定的,所以只有通过药瓶形状的改变来满足受众需求,就像仲景牌的补中益气丸包装设计,它没有使用圆柱体瓶型,而是选用将长边变为向外突出的弧线的非常规长方体瓶型,在保证药瓶容量不变的同时提高人手持握的舒适度与稳定性。并且根据我国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10000-88)中的数据不难看出,随着人年龄的增加,手的长度也随之增大,也必然导致手的围合直径也会变大,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药物的药瓶横截面直径要略大于普通药物的药瓶。
2.瓶体视觉设计元素单一
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可以通过产品包装形式得到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除了需要在瓶体的结构造型以及功能方面给予关注,还必须得注重包装的视觉设计。
由于患者对药品功能性过于的关注,从而忽视了包装视觉因素给自己的帮助,也使得设计人员对该方面的疏忽,导致现今市面上的药用塑料瓶包装的图形、色彩、文字等都略显粗糙和设计感不足(图1),很多药品仍保留着八九十年代的设计,明显脱离了时代。
图形,有的包装干脆省去图形的运用,而只采用大量文字信息,殊不知图形的视觉印象和长期视觉记忆要大大强于文字,一个好的图形能最直接最形象的传递出药品信息并打动患者达到心理慰藉的目的;色彩,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医院墙体颜色多为浅绿色,因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情绪不稳定、冲动、敏感等等,而浅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从而保证正常治疗;文字,文字的字体、大小、排版与图形的结合都对整个画面起着决定性因素,还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正确性,不准确的文字设计可能会对患者理解服药方法产生偏差,导致误服、漏服、错服的现象。
3.使用不便捷
许多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的设计没用充分考虑到患者使用时的特殊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受众需要不同的设计来方便使用。老年患者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握力下降,运动神经和敏捷性降低、耐力和平衡力减弱、视力和听力等身体机能整体的下降会促成他们的耐力低下、东西容易掉落、难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缺乏平衡感、动作迟缓。[3]所以老年患者常使用的药物的药瓶设计应针对他们身体机能的特性在瓶身上添加纹路增强摩擦力,对瓶盖进行创新改造使其更易开启并在取药时更易控制数量,药品信息使用大号字体易于阅读等等。
三、基于患者体验的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设计要素
(一)安全性
1.材料的安全性
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塑化剂的使用,塑化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增塑剂,它的使用可以增强塑料产品的柔韧性并使加工过程变得简单,可是当它超标使用时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和促使女性早熟。并且塑料瓶材质的稳定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不适宜的材料可引起活性药物成分的迁移,吸着,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品失效,有时还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2.对药品的保护
药用塑料瓶应具有防光、防潮、防腐蚀、抗震等作用,能阻隔外界物质,防止药物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而使其药性受到影响,也需适应多种运送方式,以免药物在运送过程中因受到撞击或震动使其损坏。
(二)(无)障碍设计
1.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领域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物理的无障碍、制度的无障碍、信息的无障碍、心理的无障碍,我们通常谈到的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产品和设施两方面内容。[4]在药品包装里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面对老年人或残疾人以及手脚不方便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在阅读药品信息和取药、服药过程中的困难要远大于常人,简单操作易于理解是他们的主要诉求点,他们需要通过轻松的方式取药服药,所以排除服药过程中药瓶给其带来的障碍成为重中之重,瓶体和瓶盖的设计要使他们可以轻松持久的握住药瓶的同时还能方便的控制取出药物的数量,对于控制取药数量方面笔者尝试针对市场上的维c片做了一个包装设计实验(如图3),该包装不仅在防潮、抗震、防腐蚀方面有卓越表现符合固体制剂的包装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便于控制瓶内药物数量的取出。该塑料瓶分为内瓶和外瓶,内瓶由PP材质制成,外瓶则由透明PET材质制成,内瓶与口香糖直接接触底部有一圆孔,外瓶内径略大于内瓶将其包裹,外瓶底面中心有一中空圆柱体上有一圆形有药片承托功能的塑料盖,通常情况下该塑料盖安放在中空圆柱体上,当需将内瓶取出时可拔下塑料盖。当非取药状态时,内瓶置于外瓶中,外瓶底面中空圆柱体穿过内瓶底面圆孔到达瓶盖。该药瓶取消了传统瓶盖的概念,而是在原本瓶盖中间位置挖一圆孔,该圆孔体积微大于一颗药片的体积。由于内瓶可以上下移动,所以当内瓶向上运动过程中,瓶内圆柱体与瓶盖中间圆孔分离,瓶内药片自然堆积在承托面上,由于承托面积决定了承托药片的数量,当内瓶下移后其余药片跌落至瓶底,而仅剩一颗药片留在承托面上,当承托面回至瓶盖圆孔处,此时就可取出食用。相信在固体制剂药用塑料瓶中做此设计将大大方便取药,最重要的是将瓶盖体积设计为略大于一片药片但是大大小于两片药片的体积并将具有承托功能的塑料盖的表面积与瓶盖圆孔面积相对应即可。
2.障碍设计
障碍设计是无障碍设计的一种特殊部分,[5]障碍设计是充分建立在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与物的关系,运用“人―机”关系进行的产品设计。[6]所谓的障碍设计就是增加患者在取药时的难度,使其不易获得药品,这种设计方式主要面对儿童这一受众群体,针对他们自身特点:对服用药物基本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服用药物、不清楚药物服用剂量等,并出于安全考虑需要让他们与药物保持距离并阻断一切和药物接触的途径,以免让其误服药物对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由于固体制剂外形与儿童喜爱的糖果外形有一定相似性,加之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使他们对药用塑料瓶产生兴趣,所以需要具有障碍设计的药瓶保证其安全,在瓶盖上增设需要一定开启难度的装置减小儿童开启的可能性避免其误服药物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3.增强患者治愈信心
针对不同类别的患者,药用塑料瓶应在瓶体形状、图案、颜色、质感等方面具有差异,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该如何设计,同一种药物可以应对不同受众具有不同的包装,尽量去迎合受众的心理诉求,让其对服用的药物和包装产生喜爱之情,增强患者对该药物的治愈信心,一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二是可以让该品牌从众多的同类药物中脱颖而出有利于企业形象树立。
如儿童服用药物的塑料瓶包装的形状可以卡通化,让其充满可爱的情趣;图形相对活泼,多元化,具有趣味性;色彩鲜艳。以此来降低儿童患者对药品的抵触情绪。而老年患者服用的药物的包装要迎合老年人的心理特性:孤独、无助甚至有时出现的绝望情绪,让其能通过药品包装对药物产生信心。
结语
药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健康时与其可能鲜有接触,可在病患期间,药品却必不可少。当我们与药物接触时首先是触碰到它的包装,通过包装取药服药,所以药品包装的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使药物的包装在功能方面尽量去方便受众,还要在精神层面给病患者带来帮助,在心理上加强他们康复的信心,使药物的治疗达到更好的疗效。
注释
[1]孙怀远. 药品包装技术与设备[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67.
[2]杨震,胡方.浅谈药用塑料瓶的发展[J].塑料包装,2009(6):15.
[3] 王向阳等.基于消费者心理的药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7,28(2):158-159.
[4] 王小荣, 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5] 李晨晓,无障碍设计[J].包装工程,2007,(3):134-135.
[6] ]苗蕊,无障碍设计与障碍设计――浅析老年人专用产品的两个设计要素[J].商场现代化,2009:7.
参考文献
1 杨震、胡方,浅谈药用塑料瓶的发展[J].塑料包装,2009(6):15.
2 罗小聪、李斐、纪彬,药品包装设计的换位思考[J].包装工程,2008(12):157.
3 陈玄哲、徐平、白金龙、刘金鹏、夏航、冯文军,老年人群体特征下的药品包装人性化设计研究[J].科技向导,2011(15):18.
4 孙怀远, 药品包装技术与设备[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67.
5 王小荣, 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6 熊晨,基于障碍设计的儿童包装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1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苏南地区;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312-0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高校图书馆就开始向社会开放,如今,美、英等欧洲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都把向社会服务明确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服务发展的方向。
一、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苏南地区的经济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它的经济高速发展赢得了全球瞩目,目前,苏南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0%左右。但是,自“十五”发展时期以来,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遭遇到市场、资源的双重约束,生产总量扩张与效益下降的状况同时存在,环境破坏状况不断加剧等。如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无锡国土面积是新加坡的10倍,但土地产出效益只有新加坡的5%~10%,“十五”期间,无锡经济增幅达15%,年均用地却高达8万亩。这既是产业水平的差异,更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1]。《2007长三角蓝皮书》指出: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缺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进,主要表现为促进苏南地区创新发展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严重缺乏,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相当稀缺,创新发展的协作体系不够完善等[2]。特别是作为经济发展创新前提和基础的高等教育,其所蕴涵的自主创新动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很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从2007年开始,苏南地区以全球视野谋划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那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融入世界经济。
二、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内读者的现状
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国高校云集、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图书馆也随之成为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大都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中,服务对象大都限于校内师生,这与学习型社会提倡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模式相距甚远。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力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3]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一方面是图书馆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的借阅量逐年递减,尤其是2006―2009年,每年递减率达到20%。另一方面是图书馆馆藏在逐年扩大,每年以生均4册书的速度递增。然而同时图书馆队伍却不断扩大,人均工作量越来越少。现在很多高校由于连年扩大招生,收藏的信息资源从种类到数量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而校内读者的阅读需求跟不上,大量的信息资源被“束之高阁”,浪费了高校每年投入的大量购书经费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三、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苏南地区稠密的公路、水路和铁路网把苏南五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截至2008年3月,江苏省共有高等院校图书馆113所,苏南地区占有78所,占69%;其中 “211”工程参建院校图书馆10所;“985”工程参建院校图书馆两所。这一地区的南京市有高校图书馆43 所;其中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之一的南京大学图书馆,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江苏省西文图书采编中心的东南大学图书馆等一批国内和省内知名的高校图书馆;除此之外,苏南五市还有遍布城乡,学科专业齐全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38所[4]。
(二)丰富的馆藏资源
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都在百万册以上,有些甚至达到近五百万册;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也在50万册左右。目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都使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有面向全省高校重点学科的外文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的保障系统;有高校图书馆联合采购的方式和建立本地镜像的方式,面向全省高校图书馆提供网络服务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提高了全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水平[5]。
(三)人力资源的保障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扩大提高,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现有图书馆员培训的同时,还不断引进各学科各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全馆有正式员工93人,其中包括图书情报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中高级职称近50人,17人具有硕士学历。从学科专业分布看,涵盖有文、理、工等各学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四、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设想
(一)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首先,应以优化本馆纸质文献资源为基础,严把采购关,保证文献资源质量,围绕本校重点学科和当地经济建设需求,合理配置中外文期刊资源。其次,重点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本着适用的原则,作好信息资源的分级开发,为苏南地区的用户了解使用文献信息提供有效的导航途径;编制系统的文摘、书摘等,方便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取舍;注重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系统化的开发,使用户快速了解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历史回顾、学科进展和发展展望等。合理建立与该学科相关的成果数据库、论文数据库、题录数据库、人才数据库等,并通过各类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整合系统,建构统一检索平台和分布式检索系统,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及本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6]。
(二)建立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优化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9年,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达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但高校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仍不尽如人意。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要为当地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加强建立苏南地区高校联盟:即结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状况、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客观实际,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求,建立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数字信息资源协调化、集成化体系,协调资源采购方案,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解决好信息资源分散性与经济建设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切实加强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下的联合编目、跨库检索、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和数据库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快信息交流与反馈速度,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下的资源共享。
(三)丰富和完善特色馆藏,满足用户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也必须走特色化道路。如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可以立足于该校拥有的七十多年传统的船舶海洋工程资源特色,一方面积极参与所有船舶海洋工程行业的产学研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费服务或押金等信用方式,向苏南地区所有船舶海洋工程方面的科研团体和个人用户开放。高校图书馆为了便于管理,可以采用读者信用等级认证,有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社会服务。再如,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河海大学图书馆,和无锡市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特色馆藏的江南大学图书馆,以及遍布苏南城乡的各级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拥有特色馆藏条件,拥有地域环境优势,更应该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采取行业组织的合作化方式,努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建设[7]。
(四)创新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多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作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创新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多渠道的文献信息服务。第一,落实学科馆员研究专题科技查新和定点跟踪服务。根据本学科研究的专业方向,及时跟踪动态信息,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的科技查新,预测本研究专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资源的代查、代借、代复制以及电话E-mail、QQ、MSN、BLOG预约跟踪服务等。第二,利用网络导航,保障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将本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及时链接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站点提供的最新进展与成就的信息,如相关机构、专业协会、学科专题网以及学专业人士创建的优秀博客等。第三,加强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合作,从图书、数字文献设备、人才队伍等方面,支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要根据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需要,设立图书馆员培训基地,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优良的人力资源,帮助基层、公共图书馆系统培训图书馆业务骨干,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焦然,徐机玲.苏南经济为何有较强的“抗震性”[N].新华日报,2009-08-19.
[2]王荣华.2007年:创新长三角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22.
[3]张红燕.关于高校图书馆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的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84-85.
[4]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图书馆大全[M].石家庄: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458-555.
[5]赵乃.电子期刊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26-227.
论文关键词:社会信息化;波拉特比重法;江西省;信息化水平测度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将纳入到这个经济体系中。在各地(各省)的竞争中,信息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的竞争内容。信息竞争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其基础离不开社会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先后出台的信息基础设施方案有美国投资4000—5000亿美元的NII行动计划,欧共体的“欧洲传输网”,日本的“戴维斯”计划等等,我国也开始了一系列“金”字工程。为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信息经济规模和结构进行了定量测度和评估。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全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或各省市的社会信息化的测度也在积极开展。1986年上半年,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1982年中国经济信息规模进行了首次测度。此后,广州市、北京、江苏、天津、湖北、吉林、西安、陕西、河北、宁夏、安徽、南京、辽宁阜新等省市先后对其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其中,北京、广州、江苏、湖北等省市进行了多次测度。
虽然江西年人均收入不足800美元,然而,近年来江西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开放步伐显著加快,全省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良好势头。2002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而2003年比上年增长13%,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因此,江西完全可以采用“产业结构前倾”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经济的跨越式、超常规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在资源紧张、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实现江西经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一个大台阶的一条捷径。
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促使生产力现代化,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结果是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为了加速江西信息产业的发展、确立信息产业政策和行动方案,首要问题是要弄清自己的信息经济规模、结构和信息化程度、水平,这就必须从宏观角度进行定量测算、分析评估,避免以主观推断和抽象论证作为依据。因此,对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的测定,对于政府在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产业的科学管理,制定适宜的信息产业措施等方面提供参考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比较流行的信息测度方法有两种:一是美国波拉特比重法,二是日本信息化指数法。由于波拉特比重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科学性较高、国际影响和国内通用性较强、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且对于研究宏观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结构及其他产业部门问的内在联系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本文采用波拉特比重法对江西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一、波拉特比重法简介
波拉特比重法首创性地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将信息行业分离出来,以定量方式测算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在整个经济部门的比重和变化。该法的核心内容是将从事信息活动的部门从原混杂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分离出来,独立组成信息产业,即将整个经济分为农业、土业、服务业、信息业四大产业。依据“经济活动的产品和信息服务是否直接进入市场而成为商品”,将信息产业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两大类。第一信息部门是指所有直接面向市场为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或部门。按照波拉特的划分,第一信息产业部门包括:知识生产与发明业、信息的分配和传播业、风险管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市场调查和协调业(市场信息和广告业等)、信息处理和传播业、信息货物和商品产业、部分政府活动(邮政部门、教育机构)、信息活动支撑设施等行业。第二信息部门是指政府或非信息企业为了内部的经费创造提供的一切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了测算信息部门的就业人数,波拉特归纳出五大类属于信息劳动和信息服务的职业:(1)知识生产和发明者(包括科技人员、金融人员、律师、医生、法官、计算机专家、设计师等);(2)知识的分配和传播者(包括教育工作者、艺术家、作家、记者、图书馆人员等);3)市场调查和协调人员(包括信息收集人员、调查人员、计划管理人员等);(4)信息处理和传输人员(包括秘书、邮递员、电影放映员等);(5)信息设备劳动者(包括印刷工人、计算机操作人员、电信工作人员等)。信息部门就业人员的统计,关键在于识别信息职业。识别的标准和一般原则是:根据信息劳动的程度而不是职业类别,即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的来源是什么。换言之,职工的工作主要是与信息的生产、处理或分配、交换有关,就应划为信息职业。最后,利用两个宏观测算指标来实现具体测量,即:①信息产业部门增加值与GNP的比重;②信息产业中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儿。
二、江西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情况
我国的统计指标体系与美国的统计体系存在差异。为了便于和国内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本文测算时采用国内常用的变通方法。
第一信息部门增加值变通计算:在《江西统计年鉴》的数据基础上,识别并选出信息职业和信息行业构成第一信息部门,再用收入法测算第一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按下面公式计算: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
=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考人数×(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值)。
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法”测算,江西省2003年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7.82%和2.53%,信息部门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0.35%,信息劳动者总数为362.57万人,占全省社会劳动力总数的16.72%;2002年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8.54%和2.57%,信息部门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1.11%,信息劳动者总数为312.15万人,占全省社会劳动力总数的14.65%;2001年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9.31%和3.75%,信息部门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06%,信息劳动者总数为304万人,占全省社会劳动力总数的14.79%;2000年第—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0.11%和2.28%,信息部门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2.39%,信息劳动者总数为311.45万人,占全省社会劳动力总数的15.11%(见表一)。考虑到统计数据的误差,总体上江西2000-2003年的信息化水平基本持平。
三、对测度结果的分析
按照国际常规,信息经济初级发展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是信息经济起步阶段,其规模是: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NP的15%一25%左右,信息部门劳动人数占劳动总人口的10%~12%。第二是信息经济的“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NP的25%~40%,信息部门劳动人数占劳动就业人口的15%~30%左右。在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NP的40%以上,信息部门劳动人数约占劳动人口的30%~40%以上。其中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20%以下,工业人口占30%~35%左右,服务业人口占20%~30%。根据以上标准,江西省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欠发达的起步阶段,临近起飞阶段。与部分发达省区相比较,信息化水平只相当于上海、北京八十年代中期信息化水平(见表二)。从第一信息部门产值来看,江西省直接向社会和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和部门规模较小,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从第二信息部门产值来看,江西第二信息部门的产值尤其偏低,“准信息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弱小,社会信息化程度低,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化服务应有的作用和倍增效应未能发挥,以利用信息资源为主的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活动在社会经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够。从信息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者总数所占比例来看,江西社会信息化发展主体潜力不足,从事直接生产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信息产业人员尚未形成大军。
四、对策与建议
一个地区的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发展规模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经济越发达,信息经济、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就越大,信息化水平也就越高。由此可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总体上,2000年一2003年江西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其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类似,处于欠发达之列。要从根本上加速信息化进程,必须加速江西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但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的倍增效应,我们应该形成以信息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机制。针对江西眢睛,我们认为江西省在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方面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活动、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都是基于计算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上海、广东等地比较,江西省的公用信息基础设施、用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终端还很薄弱,省政府在加速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将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重点建设。
2.加强信息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
信息产业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有信息搜集、处理、研究、传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经济、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目前,信息机构拥有一定量掌握了电子、经济、管理、图书情报等技术人才,但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的人才很少,这与我们过去没有培养信息服务业专门人才的院系和专业有一定联系。现在不少院校设置了适应当前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的系,其专业课程也作了调整,但这仍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职培训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面地培训和造就一大批信息产业所急需的人才。